尺寸链原理及应用

合集下载

尺寸链概率法计算

尺寸链概率法计算

尺寸链概率法计算【实用版】目录1.尺寸链概率法计算的概念与原理2.尺寸链概率法计算的步骤与方法3.尺寸链概率法计算的优缺点分析4.应用实例与实践经验正文一、尺寸链概率法计算的概念与原理尺寸链概率法计算是一种基于概率论的尺寸链计算方法,它通过对尺寸链中各环节的公差进行概率分布分析,计算出各个环节的尺寸链概率分布,从而预测产品的尺寸分布。

该方法主要应用于机械制造、电子等行业,为生产过程中的尺寸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二、尺寸链概率法计算的步骤与方法1.确定尺寸链:首先需要确定产品的尺寸链,即产品尺寸与各个组成零件尺寸之间的关系。

例如,产品的长度、宽度和高度等尺寸与组成零件的直径、长度等尺寸之间的关系。

2.分析公差:分析尺寸链中各环节的公差,包括增环和减环的公差。

增环公差是指组成零件的公差之和,减环公差是指产品尺寸与组成零件尺寸之间的公差之差。

3.计算概率分布:根据公差分析结果,计算出各个环节的尺寸链概率分布。

这需要用到概率论中的正态分布、三角分布等知识,将各个环节的公差转换为概率分布。

4.预测产品尺寸:根据各个环节的尺寸链概率分布,预测产品的尺寸分布。

这可以通过概率论中的累计分布函数等方法实现。

三、尺寸链概率法计算的优缺点分析1.优点:(1)简便可靠:尺寸链概率法计算方法简单,只需要进行公差分析和概率分布计算,便可预测产品尺寸分布。

(2)适用性广:该方法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尺寸链,无论是线性尺寸链还是圆周尺寸链,都可以使用该方法进行计算。

2.缺点:(1)计算精度受限:尺寸链概率法计算的精度受到公差分布的离散程度和概率分布的选取等因素的影响。

(2)对公差分析要求高:在计算过程中,需要对公差进行详细的分析,这要求工程师具备较高的公差分析能力。

四、应用实例与实践经验在机械制造行业中,尺寸链概率法计算被广泛应用于轴类零件、齿轮等产品的尺寸控制。

通过该方法,可以有效地预测产品的尺寸分布,为生产过程中的尺寸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尺寸链计算例题及习题

尺寸链计算例题及习题

尺寸链计算例题及习题在工程设计中,尺寸链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计算方法,用于确定各个零部件之间的尺寸关系。

尺寸链计算旨在确保产品装配和功能的可靠性,减少设计误差,提高产品质量。

本文将介绍尺寸链计算的基本原理,并通过例题和习题来深入理解。

一、尺寸链计算的基本原理尺寸链计算是基于尺寸和公差的理论,通过将各个零部件的尺寸和公差进行数学运算,确定其装配尺寸和公差的合理范围。

尺寸链计算涉及以下几个重要概念:1. 基准尺寸:每个零部件都有一个基准尺寸,用于确定其相对位置和尺寸关系。

2. 公差:公差是指零部件尺寸的允许偏差范围。

公差可以分为上公差和下公差,上公差表示允许的最大偏差,下公差表示允许的最小偏差。

3. 拉链原理:尺寸链计算中经常使用拉链原理,即将所有零部件的尺寸和公差按照装配顺序进行连锁运算,以确定整个装配件的尺寸和公差。

二、例题解析下面通过一个例题来说明尺寸链计算的具体步骤。

差如下:A的基准尺寸为100,公差为±0.05;B的基准尺寸为50,公差为±0.03;C的基准尺寸为80,公差为±0.04。

装配件的要求是各个零部件之间的间隙不得大于0.1。

请计算整个装配件的装配尺寸和公差。

解题步骤如下:1. 确定装配件的基准尺寸。

根据拉链原理,装配件的基准尺寸等于各个零部件基准尺寸之和,即100+50+80=230。

2. 计算装配件的公差。

根据公差的加法原则,装配件的上公差等于各个零部件上公差之和,下公差等于各个零部件下公差之和。

上公差=0.05+0.03+0.04=0.12,下公差=0.05+0.03+0.04=0.12。

3. 检查装配件的装配间隙。

装配间隙等于装配件的上公差减去基准尺寸和下公差减去基准尺寸的差值的绝对值,即|0.12-230|+|-0.12-230|=0.12+0.12=0.24,小于要求的0.1,满足装配间隙要求。

根据以上计算,装配件的装配尺寸为230,公差为±0.12,满足设计要求。

尺寸链计算和公差叠加

尺寸链计算和公差叠加

尺寸链计算和公差叠加尺寸链计算和公差叠加是机械工程学中常用的一种计算方法,它以度量尺寸计算构造元件和机械设备的相对位置为基础,可以明确指定每个元件和机械系统的定位要求,从而满足设计性能计算要求。

尺寸链计算可以分为直接尺寸链计算法和公差叠加法两种形式。

本文针对这两种方法进行深入分析,分别介绍其原理、特点、应用场景以及计算步骤。

一、尺寸链计算法尺寸链计算法是用于定义机械设备空间布局的一种工具,它采用位置坐标系统来定义各种机械元件的相对位置。

它的原理是在构造的三维空间中,用空间坐标表示机械元件的坐标位置,然后通过一系列计算步骤,根据不同元件之间的相对尺寸计算出其他元件坐标位置。

它的计算特点是:计算结果准确,不受尺寸变化的影响,可以有效地计算出构件的空间布局,简化设计过程,降低设计的复杂程度。

在机械设计中,尺寸链计算法可以实现从草图到实物的直接构造,从而更加方便、快捷地进行机械空间布局设计。

二、公差叠加公差叠加法是另一种常用的计算尺寸构造元件位置的方法,主要用于计算机械系统中多个元件或构件间联合运动和固定位置之间的精密位置关系。

它的原理是根据尺寸度量结果,利用公差叠加法计算出实际尺寸度量值,从而确定每个构件的定位位置。

公差叠加的计算步骤也比较简单,可以根据公差值进行循环叠加,以计算出机械设备的定位位置。

不同于尺寸链计算法的计算结果准确,公差叠加法可以根据实际公差值调节各元件的精度。

三、尺寸链计算和公差叠加比较尺寸链计算法和公差叠加法都是机械设计中常用的一种计算方法,它们都可以实现机械设备空间布局的计算,从而满足设计性能计算要求。

但是,二者也存在一定的区别。

首先,它们的原理不同:尺寸链计算法是利用三维坐标下的相对尺寸,根据计算公式计算出其他元件的坐标位置;而公差叠加法是根据尺寸度量和公差叠加参数,计算出构件的定位位置。

其次,它们的计算结果也不同:尺寸链计算法的计算结果准确,不受尺寸变化的影响;而公差叠加法可以根据实际公差值调节各元件的精度。

尺寸链原理及应用

尺寸链原理及应用

第五章尺寸链原理及应用在机械产品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根据某一部件或总的使用性能,规定了必要的装配精度(技术要求),这些装配精度,在零件制造和装配过程中是如何经济可靠地保证的,装配精度和零件精度有何关系,零件的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又是怎样制定出来的。

所有这些问题都需要借助于尺寸链原理来解决。

因此对产品设计人员来说尺寸链原理是必须掌握的重要工艺理论之一。

§5-1 概述教学目的:①尺寸链的基本概念,组成、分类;②尺寸链的建立与分析;③尺寸链的计算教学重点:掌握工艺尺寸链的基本概念;尺寸链组成及分类教学难点:尺寸链的作图一、尺寸链的定义及其组成1. 尺寸链的定义由若干相互有联系的尺寸按一定顺序首尾相接形成的尺寸封闭图形定义为尺寸链。

在零件加工过程中,由同一零件有关工序尺寸所形成的尺寸链,称为工艺尺寸链,如图5-1所示。

在机器设计和装配过程中,由有关零件设计尺寸形成的尺寸链,称为装配尺寸链,如图5-2所示。

图5-1 工艺尺寸链示例图5-1是工艺尺寸链的一个示例。

工件上尺寸A1已加工好,现以底面A定位,用调整法加工台阶面B,直接保证尺寸A2。

显然,尺寸A1和A2确定以后,在加工中未予直接保证的尺寸A0也就随之确定。

尺寸A0、A1和A2构成了一个尺寸封闭图形,即工艺尺寸链,如图5-1b所示。

图5-2 装配尺寸链图由上述可知,尺寸链具有以下三个特征1)具有尺寸封闭性,尺寸链必是一组有关尺寸首尾相接所形成的尺寸封闭图。

其中应包含一个间接保证的尺寸和若干个对此有影响的直接获得的尺寸。

2)尺寸关联性,尺寸链中间接保证的尺寸受精度直接保证的尺寸精度支配,且间接保证的尺寸精度必然低于直接获得的尺寸精度。

3)尺寸链至少是由三个尺寸(或角度量)构成的。

在分析和计算尺寸链时,为简便起见,可以不画零件或装配单元的具体结构。

知依次绘出各个尺寸,即将在装配单元或零件上确定的尺寸链独立出来,如图5-1b),这就是尺寸链图。

尺寸链图中,各个尺寸不必严格按比例绘制,但应保持各尺寸原有的连接关系。

尺寸链原理及其应用

尺寸链原理及其应用

尺寸链原理及其应用一、引言尺寸链原理是指在一个系统中,各个组成部分的尺寸之间存在着特定的比例关系。

这种比例关系可以用来设计和优化系统,提高系统的效率和性能。

尺寸链原理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如机械设计、电子电路设计、化学反应等。

二、尺寸链原理的基本概念在一个系统中,各个组成部分的尺寸之间存在着特定的比例关系,这种比例关系可以用数学公式来表示。

例如,在机械设计中,轴承内径和外径之间的比例关系可以表示为d1/d2=k,其中d1为内径,d2为外径,k为常数。

三、尺寸链原理的应用1. 机械设计中的应用在机械设计中,利用尺寸链原理可以优化机械结构,并提高机械性能。

例如,在齿轮传动系统中,齿轮模数和齿数之间存在着特定的比例关系,在设计时可以根据这种比例关系来确定齿轮模数和齿数的取值范围。

2. 电子电路设计中的应用在电子电路设计中,利用尺寸链原理可以优化电路结构,并提高电路性能。

例如,在滤波器的设计中,电容和电感之间存在着特定的比例关系,可以根据这种比例关系来确定电容和电感的取值范围,从而优化滤波器的性能。

3. 化学反应中的应用在化学反应中,利用尺寸链原理可以优化反应条件,并提高反应效率。

例如,在合成有机物的反应中,反应物的摩尔比和反应时间之间存在着特定的比例关系,可以根据这种比例关系来确定最佳的反应条件。

四、尺寸链原理的优点1. 提高系统效率利用尺寸链原理可以优化系统结构和参数,从而提高系统效率。

2. 提高系统稳定性尺寸链原理可以保证系统各个部分之间存在着协调一致的比例关系,从而提高系统稳定性。

3. 提高设计效率利用尺寸链原理可以快速确定系统各个部分的参数范围,从而提高设计效率。

五、尺寸链原理在实际工程中的案例1. 汽车发动机设计中的应用在汽车发动机设计中,利用尺寸链原理可以优化发动机结构和参数,从而提高发动机的性能和效率。

例如,在汽车发动机的气缸直径和行程之间存在着特定的比例关系,可以根据这种比例关系来确定最佳的气缸直径和行程。

尺寸链及公差叠加分析

尺寸链及公差叠加分析

尺寸链及公差叠加分析一、尺寸链分析1.尺寸链的定义尺寸链是指从设计图纸上的一个尺寸到最终产品尺寸之间的所有加工步骤和测量环节所涉及到的线性关系。

2.尺寸链分析的目的尺寸链分析的目的是通过对产品加工和测量过程中的尺寸关系进行分析,确定各个环节对最终产品尺寸的影响程度,从而指导产品设计和制造。

3.尺寸链分析的方法尺寸链分析的方法可以分为数学模型与仿真模型两种。

数学模型是通过建立各个环节的几何学关系和物理学模型,对尺寸链进行数学求解和计算。

仿真模型则是通过计算机软件模拟各个环节的尺寸变化和公差叠加,预测最终产品尺寸的变化情况。

4.尺寸链分析的应用尺寸链分析可以应用于各行业的产品设计和制造过程中,特别适用于高精度和高要求的产品。

通过尺寸链分析,可以找出制约产品尺寸稳定性和精度的关键环节,优化设计和加工工艺,提高产品质量和性能。

1.公差的定义公差是指设计标准中规定的准确尺寸值和允许偏差之间的差值。

在产品设计和制造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存在,产品的实际尺寸可能会有一定的偏差。

公差的作用就是规定产品的尺寸变化范围,确保产品在设计要求范围内。

2.公差叠加的定义公差叠加是指产品加工和装配过程中的各个部件的公差在装配后的累积效应。

当多个零件装配在一起时,每个零件的公差都会对最终产品尺寸产生影响,这些影响会叠加在一起,导致最终产品的尺寸变化。

3.公差叠加分析的方法公差叠加分析的方法可以分为几何方法和统计方法两种。

几何方法是基于几何学原理,通过计算公差区间的重叠情况,确定最终产品尺寸的变化范围。

统计方法则是通过数学统计的方法,分析各个公差的概率分布和随机变化规律,预测最终产品的尺寸分布情况。

4.公差叠加分析的应用公差叠加分析可以应用于各个行业的产品装配和检测过程中,特别适用于复杂零部件的装配和高精度产品的制造。

通过公差叠加分析,可以评估产品的装配质量和稳定性,优化装配工艺,降低不良品率和维修成本。

三、尺寸链与公差叠加的结合尺寸链分析和公差叠加分析是两个相互关联的工程实践。

尺寸链的原理与应用

尺寸链的原理与应用

尺寸链的原理与应用1. 尺寸链的概述尺寸链是一种用于管理和控制物体尺寸之间关系的技术。

通过建立一系列连接,使得物体的尺寸能够相互影响和传递,从而实现自动的尺寸调整和适应性布局。

尺寸链在图形设计、UI设计和前端开发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2. 尺寸链的基本原理尺寸链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建立连接关系,将物体的尺寸属性进行传递和关联。

根据物体间的依赖关系,可以将尺寸链分为以下几种类型:2.1. 父子尺寸链父子尺寸链是指将父容器的尺寸属性与子元素的尺寸属性进行关联。

当父容器的尺寸发生变化时,子元素的尺寸也会相应地进行调整。

这种尺寸链常见于响应式布局中,用于实现自适应和弹性布局。

2.2. 兄弟尺寸链兄弟尺寸链是指将同级元素的尺寸属性进行关联。

当一个元素的尺寸发生变化时,其他相邻的元素也会受到影响,从而实现整体布局的自动调整。

兄弟尺寸链常见于平铺式布局和流式布局中。

2.3. 链式尺寸链链式尺寸链是指将多个元素的尺寸属性进行连接形成一个链条。

当链条中的某个元素的尺寸发生变化时,其后续的元素也会相应地进行调整。

这种尺寸链常见于导航栏、分页器等需要自动调整布局的场景。

3. 尺寸链的应用实例尺寸链在实际开发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面以几个常见的实例介绍其具体应用:3.1. 响应式布局在响应式布局中,尺寸链被广泛应用于实现自适应和弹性布局。

通过建立父子尺寸链,子元素的尺寸会根据父容器的尺寸自动进行调整,从而使得页面能够在不同大小的屏幕上呈现出合适的布局。

3.2. 平铺式布局平铺式布局中常使用兄弟尺寸链来实现项目的等分布局。

当一个元素的尺寸发生变化时,其他相邻的元素也会按比例进行调整,保持整体布局的一致性。

3.3. 导航栏导航栏通常使用链式尺寸链实现自动调整布局。

当导航项的尺寸发生变化时,后续的导航项会相应地进行调整,从而保持导航栏的整体布局美观。

4. 总结尺寸链是一种用于管理和控制物体尺寸关系的技术,通过建立连接关系,可以实现自动的尺寸调整和适应性布局。

汽车制造工艺学(4).pdf

汽车制造工艺学(4).pdf

汽车制造工艺学
第四部分 尺寸链原理及应用
二、尺寸链的形式
按尺寸链的几何特征和空间位置分类
直线尺寸链 角度尺寸链 平面尺寸链 空间尺寸链 按尺寸链的相互关系分类
独立尺寸链
并联尺寸链
按尺寸链的应用范围分类
装配尺寸链 零件设计尺寸链 工艺尺寸链
汽车制造工艺学
第四部分 尺寸链原理及应用
按尺寸链的几何特征和空间位置分类
(2)缺点:会造成加工困难。在封闭环公差较小、组成环环数较多时,对组成 环必须规定较小的公差,从而造成加工困难,增加制造成本。
(3)应用:主要用于封闭环公差要求较小,组成环环数也较少的尺寸链,或者 封闭环公差要求较大,组成环环数相对稍多的尺寸链。
零件的工序尺寸呈规律分布
如:正态分布
组成环数越多,极限尺寸相遇的 概率越小
按尺寸链的相互关系分类
独立尺寸链
并联尺寸链
独立尺寸链是指所有组成环和封闭环只属于该尺寸链, 不参与其它尺寸链组成的尺寸链
汽车制造工艺学
第四部分 尺寸链原理及应用
按尺寸链的相互关系分类
独立尺寸链
并联尺寸链
并联尺寸链是指由若干个尺寸链联结在一起,尺寸链 间相互有影响的尺寸链。
公共环:若干个尺寸链构成并联尺寸链时,其中一个或 几个环共属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尺寸链。
增环:是指该环的变化引起封闭环作同向变化的组成环,即该环增大(或 减小)时,封闭环也随之增大(或减小);
减环:是指该环的变化引起封闭环作反向变化的组成环,即该环增大(或 减小)时,封闭环则变小(或增大);
组环成环
增环
A1
减环 A2
A0
封闭环
汽车制造工艺学
第四部分 尺寸链原理及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尺寸链的基本概念
• 一组互相联系且按一定顺序排列的封闭尺 寸的组合,称为尺寸链。
• 把若干零件的尺寸或一个零件上的若干尺 寸按一定次序排列而形成的封闭图称为尺 寸链图。
发动机曲轴第一主轴颈与轴承装配在一起,轴向间隙C0是设计时确定的装配 精度,它取决于主轴颈长度C1,锁止垫片宽度C3、C4以及轴瓦宽度C2。这 几个尺寸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画出一个图来表示,如图所示,这就是尺寸链
轴向间隙C0、主轴颈长 度C1、锁止垫片宽度 C3、C4、轴瓦宽度C2
零件设计尺寸链
• 全部组成环为同一零件的设计尺寸所形成 的尺寸链。
• C1、C2、C3是设计给定的,即为组成环; 而C0是由C1、C2、C3间接确定的,为封闭 环。
• 在零件尺寸链中,标注的尺寸为组成环, 未标注的尺寸为封闭环。
直线尺寸链
• 全部组成环平行于封闭环的尺寸链,也称 为线性尺寸链,是尺寸链的基本形式。
按构成尺寸链各环的几何特征分类
• 角度尺寸链:封闭环为角度尺寸---①全部 环为角度尺寸的尺寸链;②或者组成环既 有长度尺寸又有角度尺寸,而封闭环为角 度尺寸的尺寸链。
按尺寸链的作用分类
• 装配尺寸链 • 零件设计尺寸链 • 工艺尺寸链
装配尺寸链
• 全部组成环为不同零件的设计尺寸所形成 的尺寸链。
组成环又可分为增环和减环
• 增环:尺寸链中,某组成环的变动将引起 封闭环的同向变动,则称该环为增环。
• 所谓同向变动,是指组成环增大,封闭环 也增大;组成环减小,封闭环也减小。
• 减环:尺寸链中,某组成环的变动将引起 封闭环的反向变动,则称该环为减环。
• 所谓反向变动,是指组成环增大,封闭环 也减小;组成环减小,封闭环也增大。
• 画尺寸链图时,各个尺寸不必严格按比例 画出,但应保持各个尺寸原有的联接关系。
尺寸链的组成
• 尺寸链中的每一个尺寸或角度量称为环。 • 分为组成环与封闭环
• 封闭环:尺寸链中封闭环是由组成环尺寸所决定 的,因此,它的存在依赖于组成环而间接形成, 在零件加工或机械产品装配过程中,最后自然形 成(间接获得)这一尺寸。
尺寸链原理及应用
• 在机械的设计、制造过程中,普遍存在着 尺寸链问题,它最初是由机器装配过程发 展而形成的。在把零件组装成机器的过程 中,也就将零件上有关的尺寸进行了组合 和积累。由于零件尺寸不可能制造的绝对 准确,或多或少总会有误差产生,因此, 在装配的同时也就会有误差的综合和累积, 累积后形成的总误差将会影响机器的工作 性能和质量。这样就形成了零件的尺寸误 差和综合误差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由这 种相互影响关系逐渐发展形成了尺寸链的 基本原理。
• 以后,尺寸链原理逐渐发展,在产品设计、 制造、装配调整以及试验和检验等各个生 产阶段中,每个阶段都可应用这一原理对 产品质量进行分析。因此,明确尺寸链原 理并熟悉掌握尺寸链的分析和计算方法, 可以把机器的设计、制造、工艺装备的检 查和调整,以及装配试验等各个环节相互 联系在一起,采用综合控制误差的措施, 有效地达到机器产品的性能指标和精度标 准,保证机器的质量。
零件设计尺寸链

工艺尺寸链


直线尺寸链

按构成尺寸链各环的空间位置分类
平面尺寸链
空间尺寸链
按尺寸链间相互关系分类
独立尺寸链 并联尺寸链
串联尺寸链
按构成尺寸链各环的几何特征分类
• 长度尺寸链 • 角度尺寸链
按构成尺寸链各环的几何特征分类
• 长度尺寸链:封闭环为长度尺寸---①全部 环为长度尺寸的尺寸链;②或者组成环既 有长度尺寸又有角度尺寸,而封闭环为长 度尺寸的尺寸链。
C1、C2、C3为减环;C4、C5为增环
尺寸链的分类
• 由于尺寸链的构成随各种机械产品的结构 或零件结构不同而有所差异,用尺寸链来 解决问题的目的不一样,并且应用场合也 不一样,因此,尺寸链有各种不同的分类 方法。
Hale Waihona Puke 按构成尺寸链各环的几何特征分类
长度尺寸链
角度尺寸链

装配尺寸链

按尺寸链的作用分类
增环与减环的判定
• 分析与计算尺寸链时,首先判断尺寸链中 各组成环是增环还是减环。
• 在图中各环尺寸标注单箭头,箭头方向沿 着封闭图形的一个方向流动,包括封闭环 在内与组成环一样标注(可以在封闭图形 内画出一封闭回路,并在回路上标注箭头 或是方向,然后尺寸线箭头标注沿该方向 或反方向进行)。
• 凡是各组成环尺寸线箭头方向与封闭环尺 寸线箭头方向相反的,为增环,方向相同 的,为减环。
平行度 2 ,则前端面C与轴承座孔轴线Ⅰ间的垂直度 0 被间接获得, 120 在加工
过程中形成了由位置公差构成的尺寸链。
尺寸链的特征
• 一、封闭性:按一定顺序排列,最后封闭 • 二、关联性:任何一个尺寸变化都会引起
其它尺寸的变化 • 三、至少由三个或以上的尺寸组成
尺寸链图
• 把若干零件的尺寸或一个零件上的若干尺 寸按一定次序排列而形成的封闭图称为尺 寸链图。
工艺尺寸链
• 全部组成环为同一零件的工艺尺寸所形成的尺寸 链。
• 工序尺寸C1、C2是加工中直接保证的,为组成环; C0是间接保证的,为封闭环。
• 在工艺尺寸链中,直接保证的工艺尺寸为组成环, 间接保证的工艺尺寸为封闭环。
按构成尺寸链各环的空间位置分类
• 直线尺寸链 • 平面尺寸链 • 空间尺寸链
封闭环
• 由其它环间接形成的环。它是一个特殊的 环,今后谈到封闭环,一般以A0、B0、C0 表示。
• 一个尺寸链中只有一个封闭环。 • 特点:其它环的误差必然累积在这个环上,
因此封闭环误差是所有各组成环误差的综 合。
组成环
• 尺寸链中,除封闭环以外的其它环都称为组成环。
• 或着说,对封闭环发生直接影响的那些尺寸和位 置关系称为组成环,它是由加工时直接得到的, 是由其本身的制造条件独立产生而存在的,不受 其它环的影响。因此,是由该加工设备和加工方 法而确定的。
C2尺寸已加工完,在加工A面时,要保证两个尺寸C1、C0,但由于C1的尺寸 精度高于C0,因此,加工过程中,C1尺寸是直接加工得到,而C0尺寸是间接 得到的。
C1、C2、C0形成一个封闭尺寸组合,即为尺寸链。
成位置公差尺寸链。
制造过程中,分别保证前端面C与平面B间的垂直度 1 以及平面B与轴承座孔轴线Ⅰ间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