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碱习题
中药化学《生物碱》重点总结及习题

生物碱的碱性强弱与pKa的关系:pKa<2为极弱碱,pKa2~7为弱碱,pKa7~11为中强碱,pKa11以上为强碱
3.影响碱性强弱的因素
(1)氮原子的杂化方式:SP3>SP2>SP1
四氢异喹啉(SP3pKa9.5) 异喹啉(SP2pKa5.4) 氰类(SP 中性 )
③碱性极弱的生物碱(酰胺类生物碱)和酸生成的盐不稳定,其酸水溶液用氯仿萃取时,生物碱可转溶于氯仿而被分离。
表10-2 生物碱溶解性规律
水 酸水 碱水、甲(乙)醇、 苯 乙醚 CHCl3、 CCl4石油醚
亲脂性生物碱-+-++ (++)-
亲水性生物碱++++--
生物碱盐 ++-+--
※两性生物碱、酰胺类生物碱、内酯型生物碱:既可溶于酸水,也可溶于碱水中,其余同脂溶性生物碱。
二、旋光性
大多有旋光(不对称碳原子或不对称中心),且多呈左旋性。通常左旋体的活性大于右旋体。
三、溶解性
1.游离态 指大多数的仲胺、叔胺类生物碱,多为亲脂性的,极性较小。
2.盐 为离子型,极性大。
生物碱盐溶解性规律:
①无机酸盐的水溶度大于有机酸盐的水溶度。
②无机酸盐中,含氧酸盐的水溶度大于卤代酸盐。
③卤代酸盐中,盐酸盐的水溶度最大,氢碘酸盐的水溶度最小。
附注:用方法二分离时,应采用多缓冲纸色谱(分配原理)进行先导分离。
* 碱性弱的生物碱易游离(脂溶性,易于CHCl3)。
** 碱性强的生物碱易成盐(离子型,易于水)。
(2)利用生物碱的极性(溶解性)差异分离
分子结构的不同 极性的差异 对特殊溶剂的溶解性能不同而分离
中药化学练习题:第十章生物碱

1.大多数叔胺碱和仲胺碱为()性,一般能溶于(),尤其易溶于()。
2.具内酯或内酰胺结构的生物碱在正常情况下,在()中其内酯或内酰胺结构可开环形成()而溶于水中,继之加()复又还原。
3.生物碱分子碱性强弱随杂化程度的升高而(),即()。
4.季铵碱的碱性强,是因为()。
5.一般来说双键和羟基的吸电诱导效应使生物碱的碱性()。
6.醇胺型小檗碱的碱性强是因为其具有(),其氮原子上的孤电子对与α-羟基的C—O单键的б电子发生转位,形成()。
7.莨菪碱的碱性强于东莨菪碱主要是因为东莨菪碱(),其次是因为()。
8.生物碱沉淀反应要在()中进行。
水溶液中如有()、()、()亦可与此类试剂产生阳性反应,故应在被检液中除掉这些成分。
9.生物碱的提取最常用的方法以()进行()或()。
10.将总生物碱溶于氯仿等亲脂性有机溶剂,以不同酸性缓冲液依pH()依次萃取,生物碱可按碱性()先后成盐依次被萃取出而分离,此法称为()。
11.用吸附柱色谱分离生物碱,常以()或()为吸附剂,此时生物碱极性大的(),极性小的()。
12.Hofmann 降解反应的必要条件是(),其次是()。
而vonBraun反应可直接使(),不要求()。
13.不同类型N上质子的δ值大小,酰胺(),脂肪胺(),芳香胺()。
14.在生物碱的13C-NMR 谱中,生物碱结构中氮原子()产生的吸电诱导效应使邻近碳原子向()位移。
15.麻黄碱和伪麻黄碱因其为()不能与大数生物碱沉淀试剂发生沉淀反应,故常用()和()鉴别之。
16.元胡中主要含()型和()型异喹啉类生物碱。
17.小檗碱一般以()的状态存在,但在其水溶液中加入过量碱,则部分转变为()或()。
18.阿托品为莨菪碱的()。
19.莨菪烷类生物碱都是(),易水解,尤其在碱性水溶液中更易进行。
如莨菪碱水解生成()和(),而东莨菪碱水解生成的()不稳定,立即异构化成()。
20.区别莨菪碱和东莨菪碱可用(),此时莨菪碱反应生成(),而东莨菪碱反应生成()。
生物碱习题与答案

生物碱习题鉴别下列各组生物碱1. A.莨菪碱 B.东莨菪碱 C.樟柳碱2. A.麻黄碱 B.伪麻黄碱甲基麻黄碱3. A.吗啡 B.可待因(化学法)4. A.吗啡 B.可待因(光谱法)5. A.阿托品 B.莨菪碱(物理法)6. A.小檗碱 B.山莨菪碱7. A.苦参碱 B.麻黄碱8. A.士的宁 B.马钱子碱比较下列各组化合物Rf值大小,并简要说明理由。
(1)PC:甲酰胺为固定相,甲酰胺饱和乙酸乙脂为展开剂。
(2)TLC在石蜡溶液中浸过的硅胶板,展开剂为石蜡饱和丙酮。
(3)缓冲PC:展开剂为氯仿-甲醇(1:1)。
(4)硅胶GTLC:展开剂为氯仿-甲醇-氨水(7:1:),比较①苦参碱(A)与氧化苦参碱(B);②汉防己甲素(A)与汉防己乙素(B);③莨菪碱(A)与东莨菪碱(B)问答题1. 写出下列生物碱或母核的结构式:①东莨菪碱;②小檗碱;③麻黄碱;④苦参碱;⑤汉防己甲素;⑥吲哚里西啶类;⑦喹喏里西啶类;⑧吡咯里西啶类。
2. 大多数生物碱为何有碱性其碱性强弱和哪些因素有关3. 比较四氢异喹啉与异喹啉的碱性强弱,说明N的杂化方式对生物碱碱性的影响。
4. 比较麻黄碱、去甲麻黄碱及苯异丙胺三者的碱性强弱,说明诱导效应对生物碱碱性的影响。
5. 为什么空间效应和共轭效应可使生物碱碱性减弱,而分子内氢键作用却使生物碱碱性增强6. 试从分子结构分析莨菪碱、山莨菪碱、东莨菪碱、去甲莨菪碱和樟柳碱的碱性强弱。
7. 生物碱沉淀反应在中药化学成分研究中有何作用若用生物碱沉淀试剂检识提取液为阳性反应,能否说明一定含有生物碱8. 简述提取生物碱用的酸水提取-碱化-亲脂性溶剂萃取的方法。
9. 简述生物碱醇提取-酸化-碱化-亲脂性溶剂萃取的方法.10. 用亲脂性溶剂提取生物碱时,为什么要先用碱水润湿药材11. 在用氯仿等溶剂从碱水中萃取生物碱时,先加氯仿再碱化好,还是先碱化再加氯仿萃取好为什么12. 利用溶剂法从中药中提取水溶性生物碱选用哪些溶剂为什么13. 雷氏铵盐沉淀法的主要操作步骤有哪些用方程式表示。
生物碱-习题

第九章生物碱[学习要求]掌握1、生物碱碱性大小的影响因素2、生物碱的提取分离方法3、生物碱的鉴别方法熟悉 1、生物碱的分类特点2、生物碱成盐过程的特点3、离子交换色谱法的原理了解1、生物碱类化合物的结构鉴定方法[重点内容]1、生物碱类化合物的基本结构类型:肽类、有机胺类、杂环衍生物类还包括吡咯衍生物、吡啶衍生物、莨菪烷衍生物、喹啉衍生物、异喹啉衍生物、吖啶酮衍生物、吲哚衍生物、咪唑衍生物、喹唑酮衍生物、嘌呤衍生物、甾体类、萜类生物碱。
2、生物碱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①多数生物碱呈结晶形状态, 有的则为非晶形粉末,少数是液体,绝大多数生物碱呈无色状态, 仅少数具有高度共轭体系结构的生物碱显出种种颜色;②绝大多数仲胺和叔胺生物碱具有亲脂性, 易溶于苯、氯仿、乙醚、丙酮、醇等有机溶剂,生物碱的盐尤其是小分子的有机酸盐和无机酸盐多易溶于水,而难溶于有机溶剂。
不同的酸与不同的生物碱结合生成的盐,具有不同的溶解度,季铵类生物碱由于碱性强、离子化程度大、亲水性强,故较易溶于水;③生物碱都具有碱性,因为其分子中氮原子上的孤对电子能接受质子而显碱性;④生物碱的旋光性易受PH值、溶剂等因素影响。
3、影响碱性强弱的因素:生物碱的碱性强弱与氮原子的杂化方式、诱导效应、诱导-场效应、共轭效应、空间效应以及分子内氢键形成等因素有关。
①杂化方式:生物碱分子中氮原子孤对电子对处于杂化轨道中,其碱性强弱随杂化度升高而增强;②诱导效应:氮原子所连接的基团如为供电基团则碱性增强,如为吸电基团基团则碱性减弱;③诱导—场效应:使生物碱的碱性降低;④共轭效应:若生物碱分子中氮原子孤对电子成p-π共轭体系时, 通常情况下,其碱性较弱;⑤空间效应:若生物碱的空间环境不利于氮原子接受质子,其碱性减弱;反之,则碱性增强;⑥分子内氢键形成:若生物碱分子结构中氮原子附近存在羟基、羰基等取代基团,碱性增强。
4、生物碱类化合物的鉴别方法:①沉淀反应:大多数生物碱能和某些酸类、重金属盐类以及一些较大分子量的复盐反应,生成单盐、复盐或络盐沉淀。
《中药化学》生物碱练习题及答案

《中药化学》生物碱练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有关生物碱的论述,正确的是(A)。
A.含有N原子B.显碱性C.自然界的所有含N成分D.无色2.生物碱不具有的特点是(D)。
A.分子中含N原子B.N原子多在环内C.具有碱性D.分子中多有苯环3.具有挥发性的生物碱是( D)。
A.吗啡碱B.小檗碱C.苦参碱D.麻黄碱4.生物碱在植物体内的存在状态多为( B)。
A.无机酸盐B.有机酸盐C.游离状态D.苷的形式5.有关生物碱性质叙述不正确的是(D)。
A.多为无色结晶B.多具苦味或辛辣味C.多具旋光性D.多具挥发性6.具有莨菪烷母核的生物碱是( C )。
A.甲基麻黄碱B.小檗碱C.阿托品D.氧化苦参碱7.属于异喹啉类生物碱的是( D )。
A.东莨菪碱B.苦参碱C.乌头碱D.小檗碱8.氧化苦参碱在水中溶解度大于苦参碱的原因是(B)。
A.属季胺碱B.具有半极性N→O配位键C.相对分子质量大D.碱性强9.水溶性生物碱通常是指(A)。
A.季铵碱B.叔胺碱C.仲胺碱D.伯胺碱10.某生物碱的碱性强,则它的(C)。
A.Ka大B.Kb小C.pKa大D.pKa小11.下列生物碱碱性最强的是( D)。
A.伯胺生物碱B.叔胺生物碱C.仲胺生物碱D.季铵生物碱12.决定生物碱碱性最主要的因素是( A)。
A.氮原子的杂化方式B.诱导效应C.共轭效应D.分子内氢键13.就生物碱分子中N原子未共用电子对杂化方式而论,其碱性顺序为(A)。
A.sp3>sp2>spB.sp>sp2>sp3C.sp2>sp>sp3D.sp2>sp3>sp14.影响生物碱碱性强弱的因素中,能使氮原子碱性增强的是(A)。
A.N上连接斥电子取代基B.N上连接吸电子取代基C.N的邻位碳上连接苯环D.N的邻位碳上连接乙酰基15.若将中药中所含的生物碱盐和游离生物碱都提取出来,应选用( B)。
A.水B.乙醇C.乙醚D.氯仿16.用酸水提取生物碱时,一般采用(C)。
A.渗漉法B.回流法C.煎煮法D.连续回流法17.提取生物碱盐不选用的溶剂是(A)。
生物碱习题剖析

3 生物碱的碱性与哪些有关(1)氮原子的杂化类型:随杂化度升高而增强;②诱导效应:氮原子所连接的基团如为供电基团则碱性增强,如为吸电基团则碱性减弱;③诱导一场效应:使生物碱的碱性降低;④共轭效应:若生物碱分子中氮原子孤对电子成P-兀共轭体系时,通常情况下,其碱性较弱;⑤空间效应:若生物碱的空间环境不利于氮原子接受质子,其碱性减弱;反之,则碱性增强;⑥分子内氢键形成:若生物碱分子结构中氮原子附近存在羟基、羰基等取代基团,碱性增强。
4.生物碱类化合物的鉴别方法①沉淀反应:大多数生物碱能和某些酸类、重金属盐类以及一些较大分子量的复盐反应,生成单盐、复盐或络盐沉淀。
如与碘化铋钾试剂的反应;②显色反应:用于生物碱的冠色试剂很多,它们往往因生物碱的结构不同而显示不同的颜色,Mandelin试剂(1%钒酸铵的浓硫酸溶液);③成盐反应:绝大多数生物碱可与酸形成盐类,但不同类型的生物碱与酸成盐的形式不同,主要有:季铵生物碱的成盐反应、含氮杂缩醛生物碱的成盐反应、具有烯胺结构生物碱的成盐反应、涉及氮原子跨环效应生物碱的成盐反应。
5.生物碱类化合物的提取一般从天然药物巾提取总生物碱通常采用溶剂法、离子交换法、沉淀法等提取分离方法。
①对于脂溶性生物碱可采取酸水提取法、醇类溶剂提取法、亲脂性有机溶剂提取法;②对于水溶性生物碱可采取沉淀法、溶剂萃取法。
6.生物碱类化合物的分离对于生物碱的分离通常分为系统分离与特定分离。
一般的方法是先对总碱进行初步分离,将性质相近的生物碱分成几个类别或部位。
然后再按各成分的碱度、极性或功能团的差异分离生物碱单体。
①总生物碱的初步分离:根据总生物碱中各成分理化性质的差异,可将其初步分离为强碱性的季铵碱、中等强度碱性的叔胺碱及其酚性碱、弱碱性生物碱及其酚性碱等几个部分;②生物碱单体的分离:利用生物碱碱性的差异、利用生物碱极性的差异或生物碱盐的溶解度差异、利用生物碱特殊官能团、利用色谱法进行分离。
有机化学含氮有机化合物、 杂环化合物和生物碱练习题

有机化学含氮有机化合物、杂环化合物和生物碱练习题一、单选题1、下列化合物中的碱性最大的是()A、二甲胺B、甲胺C、氨D、苯胺正确答案:A2、下列化合物不能和苯磺酰氯发生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是()A、三乙胺B、叔丁胺C、苄胺D、二乙胺正确答案:A3、能与亚硝酸作用生成难溶于水的黄色油状物的化合物是()A、甲胺B、N-甲基苯胺C、苯胺D、三乙胺正确答案:B解析:仲胺会发生这样的反应4、与亚硝酸作用能放出N2的化合物是()。
A、伯胺B、仲胺C、叔胺D、以上都不能正确答案:A5、下列化合物可以和重氮盐酸盐在低温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偶氮化合物的是()A、苯酚B、苯甲酸C、甲苯D、氯苯正确答案:A6、芳香族重氮盐酸盐在下列条件下不会放出氮气的是()A、水溶液,加热B、Cu2Cl2/HCl,加热C、Cu2CN2/KCN,加热D、苯胺(中性或弱酸性),低温正确答案:D7、下列化合物中的碱性顺序从大到小的排列正确的是()a 、乙酰胺b 、邻苯二甲酰亚胺c 、尿素d 、氢氧化四甲铵A、a>b>c>dB、d>c>b>aC、c>d>a>bD、d>c>a>b正确答案:D8、下列化合物能发生缩二脲反应的是()A、尿素B、乙酰胺C、CH 3CH(NH 2)COOHD、H 2NCONHCONH 2正确答案:D9、下列碱性最大的是A、吡咯B、吡啶C、氢氧化四甲铵D、苯胺正确答案:C10、下列亲电取代活性最小的是A、吡啶B、吡咯C、苯D、苯胺正确答案:A二、填空题组成杂环化合物环状结构的原子除碳原子外,常见的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
这些非碳原子被称为_______。
根据环的大小杂环化合物可分为_______杂环和_______杂环;根据稠合的环数目杂环化合物可分为_______杂环_______杂环。
正确答案:第1空:氧第2空:硫第3空:氮第4空:杂原子第5空:五元第6空:六元第7空:单第8空:稠。
第九章生物碱类习题9)答案

第九章生物碱类一、填空题1、吡咯的碱性(小)于吡啶,是因为吡咯型氮原子P轨道上的(未共用电子对)参与(共轭体系),导致碱性(减弱)。
2、酰胺型生物碱由于(酰胺)键的(P-Л共轭)效应,所以碱性(弱)。
3、生物碱的沉反应一般在(酸水)中进行,常用的沉淀试剂有(碘一碘化钾),(碘化汞钾),(硅钨酸)。
样品中某些杂质如(蛋白质)、(鞣质)、(多糖)等也和沉淀试剂发生沉淀反应。
4、多数生物碱有手性碳或不对称中心而呈(旋光性)性,且多为(左旋)。
一般(左旋)性生理活性显著。
5、分离生物碱单体时,可以利用生物碱的(碱)性或(极)性差异分离,或利用生物碱盐的(溶解度)不同分离,或利用生物碱(特殊功能基)的性质进行分离。
6.生物碱的碱性由来是N原子,其碱性强弱以PKa 表示,PKa 大,碱性越强。
7.从碱水中分离季铵碱除了用正丁醇萃取外,还可以将碱水调到弱酸性,采用(沉淀)法分离。
8.混合生物碱溶于氯仿,依次用不同pH的酸液由高到低依次萃取,所得生物碱的碱度由弱到强。
9.用亲脂性有机溶剂提取生物碱时,如果以氨水润湿药材,再用有机溶剂氯仿提取,可将亲脂性生物碱类提取出来。
如果以稀乙酸溶液润湿药材,再用有机溶剂氯仿提取,可将非生物碱留在原料中。
二、单选题1、生物碱在自然界分布最多的是( C )A、单子叶植物B、裸子植物C、双子叶植物D、菌类2、在植物体内大多数生物碱存形式是(D)A、游离状态B、无机酸盐C、络合物D、有机酸盐3、生物碱沉淀试剂碘化汞钾与生物碱产生沉淀为(C )A、黄色B、棕色沉淀C、类白色沉淀D、橙红色沉淀4.生物碱沉淀反应宜在(A)中进行A、酸性水溶液B、95%乙醇溶液C、氯仿D、碱性水溶液5.生物碱不具有的特点是( C )A. 分子中含N原子B. 具有碱性C. 分子中多有苯环D. 显著而特殊的生物活性E. N原子多在环内6. 生物碱碱性最强的是( D)A. 伯胺生物碱B. 叔胺生物碱C. 仲胺生物碱D. 季铵生物碱E. 酰胺生物碱7. 生物碱酸水提取液处理常用的方法是( B )A. 阴离子交换树脂B. 阳离子交换树脂C.硅胶柱色谱吸附D. 大孔树脂吸附E. 氧化铝柱色谱吸附8.碱性不同生物碱混合物的分离可选用(C )A. 简单萃取法B. 酸提取碱沉淀法C. pH梯度萃取法D. 有机溶剂回流法E. 分馏法9. 生物碱沉淀反应的条件是(A )A. 酸性水溶液B. 碱性水溶液C. 中性水溶液D. 盐水溶液E. 醇水溶液10.溶解游离亲脂性生物碱的最好溶剂为( D )A. 水B. 甲醇C. 正丁醇D. 氯仿E. 苯11. 常用生物碱薄层层析显色剂(C )A.硅钨酸B.碘化铋钾C.改良碘化铋钾D.碘-碘化钾E.雷氏铵盐12.在除去脂溶性生物碱的碱水中,提取水溶性生物碱宜用( D )A.酸化后乙醇提取B.乙醇直接从碱水提取C.丙酮直接从碱水提取D.正丁醇直接从碱水提取13.以pH梯度法分离生物碱,其分离条件确定通过( B )A.多层缓冲纸色谱B.甲酰胺为固定相纸色谱C.聚酰胺薄层色谱D.氧化铝薄层色谱E.硅胶薄层色谱三、分析比较题,并简要说明理由1.比较下列各组化合物碱性的强弱碱性的强→弱程度: A > B > CA B C理由:A 为SP3杂化最强,B 有供电效应,C 参与P-Л共轭碱性减弱 2.下列生物碱碱性强弱顺序: C > B > A >N O OOHCH 3NCH 3CH 3H 3CO HO HO H 3CONO OOA B C 理由:C 为季铵型碱性最强,B 有供电效应,A 参与P-Л共轭碱性减弱3.比较下列生物碱的碱性强弱顺序: B > A > CNH 3COH 3CO H 3COOCH 3N HOHHH 3CONHCOCH 3H 3COH 3COOOCH 3A B C理由:B 为SP3杂化最强, A 为SP2杂化,C 为酰胺 4.比较下列生物碱的碱性强弱顺序: b > aNO OOCH 3OCH 3OH NO OOHCH 3a b理由:b 有供电效应,a 有共轭效应5.比较下列生物碱的碱性强弱顺序: c > d > a > bNCOOCH 3N CH 3ON CH 3COOCH 3NO OOCH 3OCH 3OH H 3CO NHCOCH 3H 3COH 3COO OCH 3cN O OOHCH 3abNO OOd理由: c 有供电效应,d 为SP3杂化,a SP2杂化,b 为酰胺四、设计提取分离流程1.某药材的乙醇提取浓缩物中含有小檗碱、四氢巴马汀、小檗胺三种生物碱及水溶性杂质、脂溶性杂质,设计提取分离各类成分试验流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生物碱的碱性与哪些有关(1)氮原子的杂化类型:随杂化度升高而增强;②诱导效应:氮原子所连接的基团如为供电基团则碱性增强,如为吸电基团则碱性减弱;③诱导一场效应:使生物碱的碱性降低;④共轭效应:若生物碱分子中氮原子孤对电子成P-兀共轭体系时,通常情况下,其碱性较弱;⑤空间效应:若生物碱的空间环境不利于氮原子接受质子,其碱性减弱;反之,则碱性增强;⑥分子内氢键形成:若生物碱分子结构中氮原子附近存在羟基、羰基等取代基团,碱性增强。
4.生物碱类化合物的鉴别方法①沉淀反应:大多数生物碱能和某些酸类、重金属盐类以及一些较大分子量的复盐反应,生成单盐、复盐或络盐沉淀。
如与碘化铋钾试剂的反应;②显色反应:用于生物碱的冠色试剂很多,它们往往因生物碱的结构不同而显示不同的颜色,Mandelin试剂(1%钒酸铵的浓硫酸溶液);③成盐反应:绝大多数生物碱可与酸形成盐类,但不同类型的生物碱与酸成盐的形式不同,主要有:季铵生物碱的成盐反应、含氮杂缩醛生物碱的成盐反应、具有烯胺结构生物碱的成盐反应、涉及氮原子跨环效应生物碱的成盐反应。
5.生物碱类化合物的提取一般从天然药物巾提取总生物碱通常采用溶剂法、离子交换法、沉淀法等提取分离方法。
①对于脂溶性生物碱可采取酸水提取法、醇类溶剂提取法、亲脂性有机溶剂提取法;②对于水溶性生物碱可采取沉淀法、溶剂萃取法。
6.生物碱类化合物的分离对于生物碱的分离通常分为系统分离与特定分离。
一般的方法是先对总碱进行初步分离,将性质相近的生物碱分成几个类别或部位。
然后再按各成分的碱度、极性或功能团的差异分离生物碱单体。
①总生物碱的初步分离:根据总生物碱中各成分理化性质的差异,可将其初步分离为强碱性的季铵碱、中等强度碱性的叔胺碱及其酚性碱、弱碱性生物碱及其酚性碱等几个部分;②生物碱单体的分离:利用生物碱碱性的差异、利用生物碱极性的差异或生物碱盐的溶解度差异、利用生物碱特殊官能团、利用色谱法进行分离。
7.生物碱类化合物的结构鉴定①色谱法:色谱法在生物碱鉴别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天然药物及天然药物制剂中有无生物碱存在的检识、指导生物碱的分离、检查生物碱的纯度及对已知生物碱的鉴定等多个方面,主要有:薄层色谱法、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②谱学法:目前,在生物碱结构鉴定工作中,最常用的分析方法有紫外光谱(U V)、红外光谱(IR)、质谱(M S)和核磁共振(N M R)。
【习题】一、名词解释1.生物碱2.两性生物碱3.生物碱沉淀反应4.诱导效应5.共轭效府6.空间效应7.诱导一场效应8.氢键效应二、填空题1.小檗碱呈黄色,而四氢小檗碱则无色,其原因在于。
2.弱碱性生物碱在植物体内是以状态存在。
3.在生物碱的色谱检识中常用的显色剂是,它与生物碱斑点作用常显色。
4.Mayer’s试剂的主要成分为;Dragendorff’s试剂的主要成分为。
5.总生物碱的提取方法大致有以下三类:、、。
6.麻黄碱和伪麻黄碱的分离可利用它们的——盐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同,在水中溶解度比较小,能先行结晶检出,则留在母液中。
7.生物碱沉淀反应可应用于:、、等。
8.用硅胶吸附剂进行生物碱的薄层色谱时,为克服硅胶的酸性,得到集中的斑点,有两种方法:、。
9.用pH梯度萃取法分离生物碱,是将总生物碱溶于有机溶剂中,用不同pH的缓冲液进行萃取,缓冲液pH值由到,所得生物碱的碱度则由到。
三、判断题1.所有生物碱都有不同程度的碱性。
2.含氮原子的杂环化合物都是生物碱。
3.一般生物碱的旋光性都是左旋的。
4.生物碱盐都易溶于水中。
5.在所有生物碱中,季铵碱的碱性最强。
6.生物碱与碘化铋钾多生成红棕色沉淀。
四、选择题(一)A型题(单项选择题)1.下列有关生物碱的论述,正确的是A.含有氮原子B.显碱性C.自然界的所有含氮成分D.无色E.在植物体内以盐的状态存在2.生物碱不具有的特点是A.分子中含氮原子B.氮原子多在环内C.具有碱性D.分子中多有苯E.显著而特殊的生物活性3.小檗碱的结构类型是A.喹啉类B.异喹啉类C.哌啶类D.有机胺类E.吲哚类4.水溶性生物碱从化学结构上多属于A.伯胺碱B.仲胺碱C.叔胺碱D.季铵碱E.酰胺碱5.氧化苦参碱在水中溶解度大于苦参碱的原因是A.属季铵碱B.具有半极性N→0配位键C.相对分子质量大D.碱性强E.酸性强6.表示生物碱碱性的方法是A.Pk b,B.K b C.pHD.pK a,E.K a7.pK a的含义是A.生物碱的溶解度B.生物碱的解离度C.生物碱共轭酸的溶解度D.生物碱共轭酸的解离度E.生物碱共轭酸解离常数的负对数8.下列生物碱碱性最强的是A.伯胺生物碱B.叔胺生物碱C.仲胺生物碱D.季铵生物碱E.酰胺生物碱9.碱性最弱的生物碱是A.季铵生物碱B.叔胺生物碱C.仲胺生物碱D.伯胺生物碱E.酰胺生物碱10.下述生物碱碱性叙述项不正确的是A.酰胺生物碱几乎不显碱性B.脂肪胺为中等碱性C.季铵生物碱为强碱性D.吡啶为弱碱性E.苯胺类为中强碱性11.下列生物碱碱性大小排序正确的是a.酰胺生物碱b.季铵生物碱c.伯、仲、叔胺类生物碱A.a>b>c B.c>b>a C.c>a>bD.b>c>a E.b>a>c12.决定生物碱碱性最主要的因素是A.氮原子的杂化方式B.诱导效应C.共轭效应D.分子内氢键E.空间效应13.L-麻黄碱和D麻黄碱的碱性差异是因为A.诱导效应B.共轭效应C.分子内氢键效应D.共轭酸分子内氢键效施.立体效应14.用酸水提取生物碱时,一般采用A.渗漉法B.回流法C.煎煮法D.连续回流法E.沉淀法15.从药材中提取季铵型生物碱时,一般采用的方法是A.碱溶酸沉法B.醇-酸水-碱化-氯仿提取法C.pH梯度萃取法D.酸水一氯仿提取法。
E.醇-酸水-碱化-雷氏铵盐沉淀法16.在酸水溶液中可直接被氯仿提取出来的生物碱是A.强碱B.中强碱C.弱碱D.酚性碱E.季铵碱l7.碱性不同的生物碱混合物的分离可选用A.简单萃取法B.酸提取碱沉淀法C.pH梯度萃取法D.有机溶剂回流法E.分馏法18.吸附色谱法分离生物碱常用的吸附剂是A.聚酰胺B.氧化铝C.硅胶D.活性炭E.硅藻土19.在生物碱酸水提取液中,加碱调pH由低到高,每调一次用氯仿萃取一次,首先得到A.强碱性生物碱B.弱碱性生物碱C.季铵碱D.中等碱性生物碱E.水溶性生物碱20.将生物碱总碱溶于氯仿中,用不同pH(由高到低)缓冲液依次萃取,最后萃取出的生物碱是A.强碱性生物碱B.弱碱性生物碱C.季铵碱D.中等碱性生物碱E.水溶性生物碱21.生物碱进行薄层色谱时,一般使用的显色剂是A.碘化汞钾试剂B.苦味酸试剂C.硅钨酸试剂D.雷氏铵盐试剂E.改良碘化铋钾试剂22.用氧化铝薄层色谱法分离生物碱时,化合物的尺,值大小取决于A.极性大小B.碱性大小C.酸性大小D.分子大小E.挥发性大小(二)X型题(多项选择题)1.根据结构母核分类,生物碱主要分为A.异喹啉类B.哌啶类C.莨菪烷类D.吲哚类E.有机胺类2.常温下为液态生物碱的是A.烟碱B.咖啡因C.麻黄碱D.槟榔碱E.苦参碱3.下列有关生物碱旋光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碱旋光性受溶剂影响B.生物碱旋光性影响其生理活性C.生物碱旋光性受pH影响D.麻黄碱在氯仿巾呈左旋光性E.麻黄碱在水中呈右旋光性4.酚性叔胺碱可溶于A.苯B.氢氧化钠C.水D.盐酸E.乙醇5.亲水性生物碱常指A.两性生物碱B.游离生物碱.C.季钱生物碱D.仲胺生物碱E.具有N→O配位键的生物碱6.使生物碱碱性减弱的因素是A.吸电子诱导效应B.供电子诱导效应C.吸电子共轭效应D.供电子共轭效应E.立体效应7.使生物碱碱性增强的因素是A.吸电子诱导效应B.供电子诱导效应C.吸电子共轭效应D.供电子共轭效应E.其共轭酸易形成分子内氢键8.使生物碱碱性减弱的吸电子基团是A.烷基B.羰基C.醚基D.酯基E.苯基9.生物碱分子结构与其碱性强弱的关系正确的是A.氮原子的p电子成分比例越大,碱性越强B.氮原子附近有吸电子基团,碱性增强C.氮原子处于酰胺状态,碱性极弱D.生物碱的立体结构有利于氮原子接受质子,碱性增强E.氮原子附近取代基不利于其共轭酸质子形成氢键缔合,碱性增强1O.用酸水提取植物中的生物碱可采用的方法是A.煎煮法B.渗漉法C.回流法D.浸渍法E.连续回流法五、指出化合物结构类型六、比较题1.比较下列生物碱中各N原子的碱度强弱,并简述理由。
2.比较下列各组化合物的碱性大小,并简述理由。
(1)(2)(3)(4)(5)3.比较下列各组化合物R f值大小,并简要说明理由。
(1)PC:甲酰胺为固定相,甲酰胺饱和乙酸乙酯为展开剂。
(2)TLC:在石蜡溶液中浸过的硅胶板,展开剂为石蜡饱和丙酮。
(3)缓冲PC:展开剂为氯仿-甲醇(1:1)。
(4)硅胶GTLC:展开剂为氯仿.甲醇一氨水(7:1:O.5),比较①苦参碱(A)与氧化苦参碱(B);②汉防己甲素(A)与汉防己乙素(B);③莨菪碱(A)与东莨菪碱(B)。
七、用化学方法区分下列各组化合物1.2.3.八、简答题1.某中草药含有下列三种生物碱,若按下面提取工艺,这些生物碱分别存在哪些部位?简要说明其理由。
2.某植物中,有下列几个生物碱,按下表分离时,应在哪个部位获得?将生物碱代号填人空格。
九、问答题1.比较四氢异喹啉与异喹啉的碱性强弱,说明N的杂化方式对生物碱碱性的影响。
2.比较麻黄碱和去甲麻黄碱及苯异丙胺三者的碱性强弱,说明诱导效应对生物碱碱性的影响。
3.多数生物碱为何有碱性?其碱性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4.生物碱沉淀反应在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研究中有何作用?若用生物碱沉淀试剂检识提取液为阳性反应,能否说明一定含有生物碱?5.雷氏铵盐沉淀法的主要操作步骤有哪些?用方程式表示。
6.试述生物碱pH梯度萃取法的原理,怎样运用梯度萃取法分离不同碱性的生物碱?【习题答案】一、名词解释(略)二、填空题1.结构中有较长的共轭体系2.游离3.碘化铋钾,橘红4.碘化汞钾,碘化铋钾5.溶剂法,离子交换树脂法,沉淀法6.草酸盐,草酸麻黄碱,草酸伪麻黄碱7.预试中药中是否存在生物碱,在提取分离过程中可作为追踪生物碱的指标,分离纯化生物碱8.用碱液或缓冲液替代水来制硅胶板,用碱性溶剂作为展开剂9.高,低,强,弱三、判断题‘1.√2.x 3.×4.x 5.x 6.V四、选择题(一)A型题(单项选择题)1.A 2.D 3.B 4.D 5.B 6.D 7.D 8.D 9.E 10.E 11 Dl2.A 13.D 14.A 1 5.E 16.C 17.C 1 8.B 19.B 20 B 21.E22.A(二)X型题(多项选择题)1.ABCDE 2.AD 3.ABCDE 4.ABDE 5.CE 6.ACE 7.BDE 8.BCDE 9.ACD 10.BC五、指出化合物结构类型1.有机胺类2.吲哚里西啶类3.喹啉类4.原小檗碱型5.喹诺里西啶类6.吡啶类7.莨菪烷类8.双苄基异喹啉类9.吲哚类 1 O.甾类生物碱11.吗啡烷类六、比较题1.(1)N1<N2(2)N1<N2(3)N1<N2(4)N1<N22.(1)A<B (2)A>B (3)A>B (4)A<B (5)A<B3.(1)A<B (2)A>B (3)A>B (4)①A>B ②.A<B ③A>B七、用化学方法区分下列各组化合物1.Labat反应:A为阳性2.Vitali反应:B为阳性3.FeCl3反应:B为阳性八、简答题1.从左至右分别为:沉淀(B)、C HCI3(C)、不溶物(A)2.从左至右分别为:先(B)、后(D)、乙醚液(C)、水液(A)、氯仿萃(B)九、问答题(略)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