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化细菌培养条件的优化

合集下载

培养硝化细菌的方法

培养硝化细菌的方法

培养硝化细菌的方法硝化细菌是一类重要的微生物,它们在自然界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硝化细菌通过氧化反应将氨氮转化为硝酸盐,这是氮循环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中,培养硝化细菌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培养硝化细菌的方法,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首先,选择合适的培养基是培养硝化细菌的关键。

一般来说,硝化细菌的培养基主要包括碳源、氮源、磷源、微量元素和pH缓冲剂。

常用的硝化细菌培养基包括KNO3为氮源的硝化细菌培养基、NH4Cl为氮源的硝化细菌培养基等。

在选择培养基时,要根据具体的硝化细菌种类和培养条件进行合理选择。

其次,控制好培养条件也是培养硝化细菌的关键。

硝化细菌对温度、pH值、氧气含量等环境因素有一定的要求。

一般来说,硝化细菌的适宜生长温度在25-30摄氏度之间,适宜的pH值在7-8之间,适宜的氧气含量在5-10%之间。

因此,在培养硝化细菌时,要根据具体的硝化细菌种类和培养条件进行合理的温度、pH值和氧气含量的控制。

最后,采取适当的培养方法也是培养硝化细菌的关键。

常用的硝化细菌培养方法包括液体培养和固体培养两种。

液体培养适用于硝化细菌的快速生长和大量培养,而固体培养适用于硝化细菌的分离和纯化。

在进行培养时,要注意无菌操作,避免外源污染,保证培养的纯度和可重复性。

总之,培养硝化细菌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工作。

选择合适的培养基、控制好培养条件、采取适当的培养方法,这些都是培养硝化细菌的关键。

希望大家能够根据这些方法,成功地培养出高质量的硝化细菌,为科研和生产做出贡献。

如何快速培养硝化细菌的几种方法)

如何快速培养硝化细菌的几种方法)
裸缸建立生态缸的简单步骤~
1、建缸初期有可能引入有机物过多引起初期氨及亚硝酸盐浓度过高,新手在无检测手段的情况下,容易导致闯缸鱼牺牲;
2、操作过程过于复杂,增加不可控因素,新手难以掌握,难以安全实现良好效果;
3、有些步骤可以省略,而且省略后并不影响最终效果。
以100升水的水族箱为例。
一、开缸前的准备:
关于硝化细菌的培养一些问题~
关于我们鱼缸中的氮循环,主要的过程是鱼只代谢产物形成氨(NH3)和铵基(NH4/NH3-N),由亚硝化细菌分解为亚硝酸(NO2),再由消化细菌分解为硝酸盐(NO3),最后通过水草吸附或者换水完成氮的释放或者NO3的稀释,而以上的处理过程在我们之前的帖子中有过详细的阐述,这里就不多说了。在人体中,大量亚硝酸盐可使人直接中毒,而且硝酸盐在人体内也可被还原为亚硝酸盐。亚硝酸盐与人体血液作用,形成高铁血红蛋白,从而使血液失去携氧功能,使人缺氧中毒。由此推断亚硝酸对鱼体的危害也与人类似。所以我们在亚硝酸含量高的鱼缸中有时会发生鱼体呼吸急促,以及鱼鳔功能失调或者鱼体表面粘膜增多的情况发生。
2、生化棉,主要作用是培养分解有机物的消化细菌,能提高水质澄清度;
3、玻璃环,一般情况下,玻璃环体积要占全缸水体积的3~5%,主要作用是培养硝化细菌,以保证水质无毒性;
4、粗滤棉(一层),主要作用是物理过滤,打散、吸附细菌的代谢废物。
其它种类的过滤设备可参照上述外滤桶进行设置。
二、开缸过程:
第一天,安装设备——注水——铺砂(5cm左右厚度,或不铺砂)——运转设备——检查是否有漏水之处,以及设备安装是否有问题。
现象二:两个外桶,只要洗其中某一个(固定的)就混水,洗了其它的桶水还是好好的。
那个只要洗了水就混的桶具有旺盛的硝化菌群,而其它的桶反而是弱势的,这是长期水质生化作用平衡的结果,所以,如果你发现这个规律,那么那个桶不到必须,尽量少洗。

培养硝化细菌

培养硝化细菌

些关键部分先介绍给大家:1,硝化菌需要的无机化学能:氨源或亚硝酸盐。

2,硝化菌是好氧型自养型生物,需要的氧气。

3,硝化菌最适合的PH值:7.5~8.2之间。

4,硝化菌最适合的温度:不超过30度不低于20度。

5,硝化菌的运动:有鞭毛振动的菌体(可移动),不具鞭毛的菌种(随水流飘移)。

6,硝化菌最适合的水流:硝化菌会分泌出一种黏性强的脂多糖类的化学物质,可把自己黏着在一起,组成凝菌胶团,便经的起水流冲刷。

7硝化菌与光:生态上的硝化菌均有避光现象。

新缸中的死鱼原理:[腐生细菌]有机转无机->氨源或亚硝酸盐转为化学能的硝化作用,硝化菌的培养科学家证实在黑暗中比光照下好得多。

1、硝化系统的建立大家把新买的鱼缸兴冲冲的装备齐全, 加了水, 激活马达, 都会问, 下一步怎么办? “买鱼”相信这是最快闪入大脑的答案.然而一个星期过后, 鱼一只只的回老家了, 才觉得不对, 哪做错了……答案往往是, 硝化系统没有建立完全. 硝化系统意指培养硝化菌把鱼鱼所排出来的毒素排除掉。

2、整个系统的大纲是鱼的废物 (氨) -> 亚硝酸盐 -> 硝酸盐(以下数据仅供参考, 因为太多的因素会使每个鱼缸都不大一样)1.初期鱼下缸, 开始排放废物, 氨开始累积,对鱼是超级有害的.通常在下鱼的三天后氨的浓度开始上扬。

建议: 0.25-1.0 ppm: 25% 换水,喂食减半. 1.0-2.0 ppm: 50% 换水, 减少喂食,>2.0 ppm: 继续换水, 直到<1.0ppm,不要喂食.(因为系统付荷过重)这期间如果感觉鱼快不行了,参照>2.0ppm的作法.2.中期硝化细菌开始分解氨, 将它转成亚硝酸盐. 然而这也是对鱼有害的. 有些鱼在亚硝酸盐 = 1ppm 就受不了了. 亚硝酸盐浓度通常在一个星期后开使上扬。

建议: 0.1-0.5ppm: 25%换水,喂食减半.0.5-1.0 ppm:50% 换水,减少喂食,>1.0 ppm: 继续换水,直到 <1.0 ppm,不要喂食.(因为系统付荷过重了)这期间如果感觉鱼快不行了,参照>1.0 ppm的作法.3.后期再过一个星期后, 硝化细菌开始长成. 硝化细菌成长的比较慢. 差不多15小时才长一倍. 硝化细菌会将亚硝酸盐分解成硝酸盐. 少量的硝酸盐是鱼儿能接受的.且水草也能吸收. 不过浓度太高鱼也会回老家的. 要靠定期的换水来稀释硝酸盐的浓度. 硝酸盐的浓度也最好不要超过 20ppm。

培养硝化细菌的方法

培养硝化细菌的方法

培养硝化细菌的方法
培养硝化细菌需要提供适宜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

以下是培养硝化细菌的常用方法:
1. 选择适宜的培养基:可以使用一些含氨基酸、碳源和无机氮源的液体或固体培养基。

例如,常用的硝化细菌培养基包括K-硝化细菌培养基、NMS硝化细菌培养基等。

2. 调节pH值:硝化细菌对pH值敏感,一般在7.5至8.5的中性或微碱性环境下生长较好。

因此,在培养基中加入碱性物质(如Na2CO3)可以调节pH值。

3. 接种硝化细菌:将含硝化细菌的样本接种到培养基中,可以使用采集的土壤、水样或纯培养物等来源。

接种时要避免污染和空气暴露。

4. 提供适宜的氧气和温度条件:大多数硝化细菌是好氧生物,对氧气依赖较强,因此需要提供充足的氧气供给。

培养温度可以根据具体的硝化细菌种类进行调节,一般在20至30摄氏度之间。

5. 观察培养结果:硝化细菌生长需要一定的时间,可以观察培养物中是否出现硝化细菌的特征形态(如颜色变化、气泡形成等),或者通过检测硝化细菌在培养基中消耗氨氮的能力来确定培养是否成功。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硝化细菌种类较多且生长环境要求比较苛刻,因此具体的培养方法可能会有所差异,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加快培养硝化细菌的方法

加快培养硝化细菌的方法

加快培养硝化细菌的方法
1 概述
硝化细螺旋体是一种具有重要意义的海洋微生物,它有助于硝化反应的完成,促进大气中的氮循环,从而改善海洋的水质,并为异养性浮游生物提供养分供应。

培养硝化细螺旋体可以帮助人们研究它的生物学特性,也可以作为一种水质监测的可靠手段。

2 加快培养硝化细螺旋体的方法
(1)应当选择适宜的培养基。

培养基是培养细螺旋体必不可少的一环,因此根据研究目的,应选择合适的培养基,如:生物实验室发酵系统,逃出甲烷盐培养基,活性炭增强的培养基等。

(2)改变培养环境。

硝化细螺旋体是间惰性细菌,因此除选用合适的培养基外,还需要调整温度、光照、湿度等多种因素来控制酸碱度、盐度等,以达到加快细螺旋体增殖的目的。

(3)采用抗性和静止记录法。

抗性和静止记录法适用于快速测量硝化细螺旋体活性,可在最短时间内持续监测细螺旋体的增殖,从而更方便地加快培养硝化细螺旋体的速度。

3 结论
硝化细螺旋体对海洋的水质和生态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正确选择培养基,合理调整培养环境及采用抗性和静止记录法,是加快培养硝化细螺旋体的最有效途径。

如何培养硝化细菌

如何培养硝化细菌

如何培养硝化细菌简单的做法,就是自然产生,事实上,鱼的鳃部也是附着硝化细菌的好地方,因此你可以引进一些较廉价的鱼,先在水族箱大便,以产生足够的氨以供硝化细菌分解及繁殖,若是水中的氨没了,亚硝酸菌不会立即死亡,会呈现半睡眠状态(补充:硝酸菌无此能力),总而言之,这是一个简单的方法,但是由于硝化细菌繁殖速度不高,你需要很长的时间,再放入你的龙鱼,这比较安全。

1.你忍的住等很久才放鱼吗?我不行!所以我不会如上述,你可以选择去鱼友家中,拿取他的滤材来直接放入你的新缸中,这是快速的方法。

但是你有可能把它的缸中一些病菌一起引进。

如果是我,我会去买一瓶好的硝化细菌,直接倒入水中,在短时间(一个礼拜),就可以放鱼啰!我不能在这里说明哪些市售品牌较好,这不是这篇文章里应该说的,但请你知道,硝化细菌应该是无色、无味、保存期限短才是。

那些有恶臭,保存期限很长的,是具有争议性的产品,别贪小便宜才是。

2.我不懂光合菌!所以无从介绍它是什么,但他并不是我现在谈的硝化细菌,我对它的功能感到怀疑!硝化细菌应该是排斥光源才对,而我听说的光合菌是属于厌氧菌且喜爱光源,这跟硝化菌是有违的。

3.硝化细菌需要大量的氧气,有氧气才能生存。

当你的氧气无法正常供应时,例如停电时,硝化细菌将危害你的水族箱。

为什么呢?当水中氧气无法供应硝化细菌使用时,它们将会分解硝酸产生氧气以求自保(应该是这样子吧!我有点忘了!),在这个过程中,将会产生硫化氢(毒性排名第二),在停电时,鱼死亡并非一定是缺氧所造成,有更大的可能是被硫化氢给毒死的(补充:当水族箱出现缺氧的现象时,是从底部开始的,鱼在此时,可游至较高的地方)。

在有氧气时,硫化氢会被立即氧化,不具有危险。

你的水族箱若有铺设底沙,容易产生无氧状态,这正是裸缸最大的好处之一。

4.硝化细菌是一种微生物,对于细菌用药,不能保证是否会对它产生不良影响,除非药商特别声明不危害硝化细菌,要不然,下药时,请谨慎,毕竟许多疾病正是水质出问题才发生的,下了药,杀了硝化细菌或阻碍它们繁殖,问题会更不可收拾。

细菌的培养与驯化技巧

细菌的培养与驯化技巧

硝化细菌的培养与驯化技巧2021-03-15 原文硝化菌的培养相对于异养菌来讲比较难,硝化菌的培养过程同时也是污泥的驯化过程。

硝化细菌的培养应遵循循序渐进、有的放欠、精心控制的原则,出水稳定后并逐步增加原水的进水量。

每次增加的进水量为设计进水量的5%~10%,每增加一次应稳定2- 3个周期或2天左右,发现系统内或出水指标上升应继续维持本次进水量,直至出水指标稳定,如出水指标一直上升,应暂停进水,待指标恢复正常后,进水量应稍微减少,或略大于上周期进水量。

以此类推,最终达到系统设计符合。

根据影响硝化菌生长的因素来确定硝化菌培养时应控制的指标:01温度在生物硝化系统中,硝化细菌对温度的变化非常敏感,在5〜35比的范围内,硝化菌能进行正常的生理代谢活动。

当废水温度低于15比时,硝化速率会明显下降,当温度低于10比时已启动的硝化系统可以勉强维持,硝化速率只有30比时的硝化速率的25%O尽管温度的升高,生物活性增大,硝化速率也升高,但温度过高将使硝化菌大量死亡,实际运行中要求硝化反应温度低于38°Co例如高氨废水工程的调试应尽量选择气温15度以上的季节,如果必须在冬季启动,应尽量选用高氨污水厂的菌种,或有保温、加温措施的系统。

02. pH 值硝化菌对pH值变化非常敏感,最佳pH值是8.0〜8.4,在这一最佳pH值条件下,硝化菌最大的硝化速度可达最大值。

在硝化菌培养时,如果进水pH值较高,能够达到8.0左右最好,如果达不到也不应刻意追求,只要系统内pH值不低于6.5即可,如低于此值,应及时补充碱度,如NaOH、Na2CO3^o03.生物固体平均停留时间(污泥龄)为了使硝化菌群能够在连续流反应器系统存活,微生物在反应器内的停留时间(氐)N必须大于自养型硝化菌最小的世代时间(氐)minN,否则硝化菌的流失率将大于净增率,将使硝化菌从系统中流失殆尽。

一般对(8c)N的取值,至少应为硝化菌最小世代时间的2倍以上,即安全系数应大于2。

培养硝化菌

培养硝化菌

培养硝化菌了,关键条件就是3个:1、氧气;2温度;3、场所氧气,这个就比较繁琐一些,因为硝化菌要吸附在固体表面,并不随波逐流,如果鱼缸里的水是静止的,硝化菌可能会消耗完自己周围氧气之后就死亡,所以为了给硝化菌提供充足的氧气,必须让水流动起来,一定要让富含氧气的水冲刷硝化菌栖息的场所,以此为它们提供氧气,换句话说就是“水中造流”。

这就需要水泵了,水泵的种类非常多,这个后面再说吧!温度,可能比较好解决,因为饲养热带鱼的话都会对水进行加热,这个可以通过加热棒进行维持就好了。

场所,场所就是鱼缸里的固体表面,鱼缸的玻璃内壁可以算是,但是这么点面积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人为增加一些固体表面,比较廉价的方式是底砂。

砂子的颗粒非常小,沙粒之间的空隙就是固体表面,可以吸附不少硝化菌,制造水流冲刷底砂表面可以培养硝化菌,但是底砂有个缺陷——不透水,因为水流冲刷底砂表面,只有表层底砂可以过氧,深层的底砂则比较难,而且底砂的表面积也是比较有限的,还是推荐一个人造材料——陶瓷环。

陶瓷环可能是很多没养过鱼的朋友没听说过的玩意,陶瓷环确实是陶瓷烧制成的,利用发泡工艺,在烧制过程中形成了许多许多的小空隙,其表面积非常丰富,是硝化菌理想的栖息场所,陶瓷环可以放置在水流经过的任何地方。

但是这东西并不大美观,所以一般大家都是把陶瓷环放在过滤槽里,鱼缸内通常是不放的,如果不怕影响美观,市面上能够提供场所的滤材很多,比如生化棉\科技环\细菌屋等等,但是理论都是一样的,谁的表面积越大效果自然越好。

好了,已经为硝化菌提供了温度、氧气和场所,是不是算大功告成了呢?当然不是,提供的是硝化菌的生存条件,还需的就是硝化菌食物——阿摩尼亚。

是的,就是这个造成观赏鱼死亡的罪魁祸首!如果是一个新鱼缸,新缸新水肯定是没有阿摩尼亚的,那么就得自己制造一些,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放一条鱼进来,让它吃喝拉撒几天。

随着时间推进,大概2-3天它的排泄物就会成为阿摩尼亚,如果缸小的话会很容易观察到水质已经不如第一天那么透亮了,说明已经起效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