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化菌的培养方法
实验硝化细菌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硝化细菌的基本特性及其在水质净化中的作用。
2. 掌握硝化细菌的培养方法及观察指标。
3. 探讨硝化细菌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长情况。
二、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硝化细菌菌种、纯净水、氨水、亚硝酸钠、硝酸钾、氯化钠、葡萄糖、琼脂、pH试纸等。
2. 实验仪器:恒温培养箱、培养皿、移液枪、烧杯、试管、显微镜、pH计等。
三、实验方法1. 硝化细菌的分离与纯化(1)取一定量的土壤样品,加入无菌水,搅拌均匀。
(2)取适量土壤悬液,接种于琼脂平板上,加入氨水作为氮源。
(3)将平板放入恒温培养箱中培养,观察菌落生长情况。
(4)挑取单菌落,接种于新的琼脂平板上,重复步骤(3),直至获得纯化硝化细菌。
2. 硝化细菌的生长曲线测定(1)将纯化后的硝化细菌接种于装有适量纯净水的小试管中。
(2)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氨水作为氮源,设置对照组(不加氨水)。
(3)将试管放入恒温培养箱中培养,定期取样,测定硝化细菌的OD值。
(4)以培养时间为横坐标,OD值为纵坐标,绘制硝化细菌的生长曲线。
3. 硝化细菌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长情况观察(1)将纯化后的硝化细菌接种于装有适量纯净水的小试管中。
(2)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亚硝酸钠、硝酸钾、氯化钠等物质,模拟不同环境条件。
(3)将试管放入恒温培养箱中培养,定期取样,观察硝化细菌的生长情况。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硝化细菌的分离与纯化实验过程中,成功分离出纯化硝化细菌,菌落呈白色,表面光滑。
2. 硝化细菌的生长曲线测定实验结果显示,硝化细菌在氨水浓度为0.5mg/L时生长速度最快,OD值达到最大值。
生长曲线呈典型的S型,表明硝化细菌在适宜的条件下具有较好的生长性能。
3. 硝化细菌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长情况观察实验结果表明,硝化细菌在亚硝酸钠浓度为0.1mg/L、硝酸钾浓度为0.5mg/L、氯化钠浓度为0.5mg/L时生长情况较好,生长速度较快。
在较高浓度的亚硝酸钠、硝酸钾、氯化钠等物质下,硝化细菌生长受到抑制。
如何快速培养硝化细菌的几种方法)

1、建缸初期有可能引入有机物过多引起初期氨及亚硝酸盐浓度过高,新手在无检测手段的情况下,容易导致闯缸鱼牺牲;
2、操作过程过于复杂,增加不可控因素,新手难以掌握,难以安全实现良好效果;
3、有些步骤可以省略,而且省略后并不影响最终效果。
以100升水的水族箱为例。
一、开缸前的准备:
关于硝化细菌的培养一些问题~
关于我们鱼缸中的氮循环,主要的过程是鱼只代谢产物形成氨(NH3)和铵基(NH4/NH3-N),由亚硝化细菌分解为亚硝酸(NO2),再由消化细菌分解为硝酸盐(NO3),最后通过水草吸附或者换水完成氮的释放或者NO3的稀释,而以上的处理过程在我们之前的帖子中有过详细的阐述,这里就不多说了。在人体中,大量亚硝酸盐可使人直接中毒,而且硝酸盐在人体内也可被还原为亚硝酸盐。亚硝酸盐与人体血液作用,形成高铁血红蛋白,从而使血液失去携氧功能,使人缺氧中毒。由此推断亚硝酸对鱼体的危害也与人类似。所以我们在亚硝酸含量高的鱼缸中有时会发生鱼体呼吸急促,以及鱼鳔功能失调或者鱼体表面粘膜增多的情况发生。
2、生化棉,主要作用是培养分解有机物的消化细菌,能提高水质澄清度;
3、玻璃环,一般情况下,玻璃环体积要占全缸水体积的3~5%,主要作用是培养硝化细菌,以保证水质无毒性;
4、粗滤棉(一层),主要作用是物理过滤,打散、吸附细菌的代谢废物。
其它种类的过滤设备可参照上述外滤桶进行设置。
二、开缸过程:
第一天,安装设备——注水——铺砂(5cm左右厚度,或不铺砂)——运转设备——检查是否有漏水之处,以及设备安装是否有问题。
现象二:两个外桶,只要洗其中某一个(固定的)就混水,洗了其它的桶水还是好好的。
那个只要洗了水就混的桶具有旺盛的硝化菌群,而其它的桶反而是弱势的,这是长期水质生化作用平衡的结果,所以,如果你发现这个规律,那么那个桶不到必须,尽量少洗。
怎样培养硝化细菌

怎样培养硝化细菌
要培养硝化细菌,你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
1. 选择培养基:硝化细菌通常生长在含有氨氮和硝态氮的培养基中,一般采用普通的液体培养基,例如突变突发培养基(MM2216),氨氮含量大约为8毫克/升,硝态氮浓度为10毫克/升。
2. 调整pH值:硝化细菌通常适应中性或碱性环境,因此在培养基中加入缓冲剂,将其pH调至约7.0-7.5之间。
3. 接种菌液:将含有硝化细菌的初始菌液接种到培养基中。
可以使用已有的纯培养菌株,或者从环境中采集到具有硝化能力的土壤或水样中分离纯培养菌株。
4. 培养条件:将接种的培养基放入恒温培养箱中,在适当的温度(一般在25-30摄氏度)下培养。
此外,硝化细菌需要氧气供应,所以可以选择通气的培养瓶或培养皿进行培养。
5. 培养时间:硝化细菌的生长速度较慢,需要较长时间才能看到明显的菌落或生长现象。
一般需要7-10天或更长时间才能得到较好的培养结果。
6. 细菌计数:培养一段时间后,可以通过菌落计数法或显微镜观察来估算硝化细菌的数量。
这些步骤可以帮助你培养硝化细菌,但请注意,硝化细菌具有一定的专性和环境适应性,不同的菌株可能有不同的培养方法和条件要求,具体情况还需要结合实际进行调整。
培养硝化细菌的方法

培养硝化细菌的方法
培养硝化细菌需要提供适宜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
以下是培养硝化细菌的常用方法:
1. 选择适宜的培养基:可以使用一些含氨基酸、碳源和无机氮源的液体或固体培养基。
例如,常用的硝化细菌培养基包括K-硝化细菌培养基、NMS硝化细菌培养基等。
2. 调节pH值:硝化细菌对pH值敏感,一般在7.5至8.5的中性或微碱性环境下生长较好。
因此,在培养基中加入碱性物质(如Na2CO3)可以调节pH值。
3. 接种硝化细菌:将含硝化细菌的样本接种到培养基中,可以使用采集的土壤、水样或纯培养物等来源。
接种时要避免污染和空气暴露。
4. 提供适宜的氧气和温度条件:大多数硝化细菌是好氧生物,对氧气依赖较强,因此需要提供充足的氧气供给。
培养温度可以根据具体的硝化细菌种类进行调节,一般在20至30摄氏度之间。
5. 观察培养结果:硝化细菌生长需要一定的时间,可以观察培养物中是否出现硝化细菌的特征形态(如颜色变化、气泡形成等),或者通过检测硝化细菌在培养基中消耗氨氮的能力来确定培养是否成功。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硝化细菌种类较多且生长环境要求比较苛刻,因此具体的培养方法可能会有所差异,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培养硝化菌

培养硝化菌了,关键条件就是3个:1、氧气;2温度;3、场所氧气,这个就比较繁琐一些,因为硝化菌要吸附在固体表面,并不随波逐流,如果鱼缸里的水是静止的,硝化菌可能会消耗完自己周围氧气之后就死亡,所以为了给硝化菌提供充足的氧气,必须让水流动起来,一定要让富含氧气的水冲刷硝化菌栖息的场所,以此为它们提供氧气,换句话说就是“水中造流”。
这就需要水泵了,水泵的种类非常多,这个后面再说吧!温度,可能比较好解决,因为饲养热带鱼的话都会对水进行加热,这个可以通过加热棒进行维持就好了。
场所,场所就是鱼缸里的固体表面,鱼缸的玻璃内壁可以算是,但是这么点面积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人为增加一些固体表面,比较廉价的方式是底砂。
砂子的颗粒非常小,沙粒之间的空隙就是固体表面,可以吸附不少硝化菌,制造水流冲刷底砂表面可以培养硝化菌,但是底砂有个缺陷——不透水,因为水流冲刷底砂表面,只有表层底砂可以过氧,深层的底砂则比较难,而且底砂的表面积也是比较有限的,还是推荐一个人造材料——陶瓷环。
陶瓷环可能是很多没养过鱼的朋友没听说过的玩意,陶瓷环确实是陶瓷烧制成的,利用发泡工艺,在烧制过程中形成了许多许多的小空隙,其表面积非常丰富,是硝化菌理想的栖息场所,陶瓷环可以放置在水流经过的任何地方。
但是这东西并不大美观,所以一般大家都是把陶瓷环放在过滤槽里,鱼缸内通常是不放的,如果不怕影响美观,市面上能够提供场所的滤材很多,比如生化棉\科技环\细菌屋等等,但是理论都是一样的,谁的表面积越大效果自然越好。
好了,已经为硝化菌提供了温度、氧气和场所,是不是算大功告成了呢?当然不是,提供的是硝化菌的生存条件,还需的就是硝化菌食物——阿摩尼亚。
是的,就是这个造成观赏鱼死亡的罪魁祸首!如果是一个新鱼缸,新缸新水肯定是没有阿摩尼亚的,那么就得自己制造一些,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放一条鱼进来,让它吃喝拉撒几天。
随着时间推进,大概2-3天它的排泄物就会成为阿摩尼亚,如果缸小的话会很容易观察到水质已经不如第一天那么透亮了,说明已经起效了。
新缸如何培养硝化菌

新缸如何培养硝化菌新手新缸如何培养硝化菌,必须买来放缸里吗不想买也可以,打开过滤,一直正常运转,放点食物残渣,最好是鱼虾类的,在缸里一段时间后水清了放生物进去,隔几天放一种,鱼虾不死水不混,说明硝化系统基本建立了新缸这个过程很慢,新手的话建议最少两周加硝化细菌只是加快这个速度而已,整体环境不行加进去也会死的养水比较重要,加硝化细菌也是为了养水草缸开缸之后如何培养硝化细菌百科的说法是:硝化细菌完全无需专门购买,鱼缸中氧含量和有机物多达到正常水平后,1周左右就可以建立起稳定的菌落。
硝化细菌也不是药物,一旦稳定之后,只要环境不发生剧烈变化(如放入杀菌剂、或开水倒入),就可以长期不断繁殖,完全无需添加。
个人总结如下:如果仅靠空气和水中的自有的硝化细菌,达到稳定饱和状态可能需要1至2个月的时间,使用人工添加的硝化细菌可加快这个进程,但务必购买优质产品;构建良好的硝化细菌生存繁殖的环境比定期添加硝化细菌更重要,环境不到位加多少硝化细菌下去都是浪费。
硝化细菌工作需要下述基本条件:(1)温度适宜,最佳工作温度在24-26度,生存温度大概在23-29度;(2)缸内无杀菌的药剂,无杀菌灯(缸内菌群稳定后,不照射滤材和鱼类的前提下可以使用杀菌灯)。
另外,余氯高的自来水也是有影响的,所以要困水,能晒更好;(3)要有可供硝化细菌吸附的微孔滤材,常用的有陶瓷环、细菌屋、生物环、珊瑚石之类的;(4)滤材需有水流经过,而且过滤的水流一定要是先经过过滤棉后经过滤材;(5)滤材需避光,滤材放在避光盒内(不必十分严格,稍透一点光影响不大),否则细菌难以繁殖;(6)氧气,水中溶氧要充足;(7)缸里要有鱼类等生物,硝化细菌也要有食物来源才能存活。
新手如何在开缸时培养硝化菌?罗汉鱼(详情介绍)硝化菌是水族箱中比较重要的一个标志,影响到观赏鱼的健康。
其实在为水族箱开缸时就需要注意硝化菌的培养了,这样才能让观赏鱼适应水质环境。
那么应该如何在开缸时做好硝化菌的培养呢?1、建议开缸盖或用气泵24小时打气(如室内无暖气又养热带鱼,会耗很多电)同时过滤24小时开,1个月后鱼无事,硝化90%以上建立了。
硝化菌的培养与用途

硝化菌的培养与用途
一、厌氧、好氧分别投加硝化菌的量
1、厌氧池水力停留时间保证在2个月最好,硝化菌浓度按30g/m3
投加。
2、好氧池硝化菌浓度按60g/m3投加。
二、在优质培养基中培养硝化菌
此硝化菌一般浓缩25倍干化处理,易于储藏、运输,所以在培养初期要将该菌溶于25倍清水中培养。
因为作干化处理的硝化菌其中已经添加了相配套的培养基营养源,所以培养时无需额外添加营养源。
在培养时,要注意避光、避淋,防止杂菌混入。
一般培养3~5天再进行接种。
三、后端生化池投加营养源
接种时,要向好氧池投加额外氯化钙、氯化镁、氯化铁营养源,接种成功后每天都需投加。
接种初期,氯化钙按投入生化池硝化菌的量计,按投加400公斤硝化菌就得投加1公斤氯化钙算。
氯化镁、氯化铁的投加量分别为氯化钙的1/10、1/5投加。
四、其它曝气量等控制因素需探究
硝化菌用途:硝化菌可以尝试用来解决厌氧跑泥。
怎么培养硝化细菌--硝化细菌怎么培养

怎么培养硝化细菌-硝化细菌怎么培养怎样快速培养硝化细菌只要正常循环,硝化细菌会自然形成的,整个过程大概需要1个月到3个月;现在为了快速培养硝化系统(严格的说的生态循环系统),可以添加成品硝化细菌,这个在鱼市上有很多,液体的粉末的胶囊,有臭味的没臭味的,黄色的透明的等等等等。
仁者见仁,自己选择吧,我个人认为真正是活菌种的很少,大部分是培养液或者纯粹是心理安慰。
我自己用的德彩的胶囊,以前用过金彩虹的液体硝菌,还用过一种新加坡的液体硝化菌,感觉还行吧,我的经验是在过滤设备和器材满足的情况下一周到半个月左右清水,个月左右硝化系统基本形成(褐藻消失,绿藻出现)。
硝化菌主要是附着在滤材上,不用刻意的遮光,倒是要注意适当增氧。
灯光是不能全天候开着的,建缸初期控制在2~4个小时,慢慢增加,视水草的生长情况最后增到8~10个小时,最多不超过12个小时;29°C的水温高了,水草缸不要超过26°C。
从图片上看除了绿菊是阳性草外其他都是阴性草,看不出你的缸的大小,阳性草的灯光需求在0.8~1W/1升水,阴性草可以低些,另外最好能添加CO2。
如果建缸的时候没有铺设基肥,建议在开缸2周后在底砂肥,注意千万别过量;另外草缸最后用泥(成品水草泥)或者陶粒,用这种小碎石头感觉不是很好,一方面有可能硬水和碱化水(石头有可能是碱性的),另一方面由于透气性不好底砂容易腐败。
怎样自己培养硝化细菌硝化细菌完全无需专门购买,鱼缸中氧含量和有机物多达到正常水平后,2个月左右就可以建立起稳定的菌落。
硝化细菌也不是药物,一旦稳定之后,只要环境不发生剧烈变化(如放入杀菌剂、或开水倒入),就可以长期不断繁殖,完全无需添加。
硝化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
其存活需要水分及氧气,只有同时满足水分与氧气的才能存活。
在泥土、沙粒、生化棉、生化球、玻璃环、陶瓷环等各种有微孔的滤材中更宜于大量繁殖。
硝化细菌最适宜在弱碱性的水中生活,在温度达到25度左右时生长繁殖最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硝化菌的培养方法
硝化反应影响因素:
1、温度在生物硝化系统中,硝化细菌对温度的变化非常敏感,在5~35℃的范围内,硝化菌能进行正常的生理代谢活动。
当废水温度低于15℃时,硝化速率会明显下降,当温度低于10℃时已启动的硝化系统可以勉强维持,硝化速率只有30℃时的硝化硝化速率的25%[1]。
尽管温度的升高,生物活性增大,硝化速率也升高,但温度过高将使硝化菌大量死亡,实际运行中要求硝化反应温度低于38℃[2]。
2、pH值硝化菌对pH值变化非常敏感,最佳pH值是8.0~8.4,在这一最佳pH值条件下,硝化速度,硝化菌最大的比值速度可达最大值。
Anthonison认为pH对硝化反应的影响只是表观现象,实际起作用是两个平衡H++NH3 = NH4+和H++NO2-= HNO2中的NH3(FA)和HNO2(FNA),pH通过这两个平衡影响FA 和FNA的浓度起作用的。
3、溶解氧氧是硝化反应过程中的电子受体,反应器内溶解氧高低,必将影响硝化反应得进程。
在活性污泥法系统中,大多数学者认为溶解氧应该控制在1.5~2.0mg/L内,低于0.5mg/L则硝化作用趋于停止。
当前,有许多学者认为在低DO(1.5mg/L)下可出现SND现象。
在DO>2.0mg/L,溶解氧浓度对硝化过程影响可不予考虑。
但DO浓度不宜太高,因为溶解氧过高能够导致有机物分解过快,从而使微生物缺乏营养,活性污泥易于老化,结构松散。
此外溶解氧过高,过量能耗,在经济上也是不适宜的。
4、生物固体平均停留时间(污泥龄)为了使硝化菌群能够在连续流反应器系统存活,微生物在反应器内的停留时间(θc)N必须大于自养型硝化菌最小的世代时间(θc)minN,否则硝化菌的流失率将大于净增率,将使硝化菌从系统中流失殆尽。
一般对(θc)N的取值,至少应为硝化菌最小世代时间的2倍以上,即安全系数应大于2。
5、重金属及有毒物质除了重金属外,对硝化反应产生抑制作用的物质还有:
高浓度氨氮、高浓度硝酸盐有机物及络合阳离子等。
最后,要控制系统的BOD,刚开始培养时,BOD不能高了,否则异养菌就会和硝化菌争夺氧,最好是等BOD降解完后,采取延时曝气的方法培养硝化菌,等培养好后BOD高低就无所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