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数学《比较厚薄》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比较厚薄》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比较厚薄》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材第四章《比较与排序》第三节《比较厚薄》。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解厚薄的概念,能够通过观察和比较,分辨出物体间的厚薄差异;掌握用语言描述物体厚薄的方法;培养幼儿的空间感和观察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幼儿能够理解厚薄的概念,并能够分辨出物体间的厚薄差异。
2. 技能目标:幼儿能够用语言描述物体的厚薄,提高表达能力和观察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世界的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掌握用语言描述物体厚薄的方法。
教学重点:让幼儿能够分辨出物体间的厚薄差异,并理解厚薄的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厚薄不同的卡片、积木、纸张等。
学具:每组一套厚薄不同的卡片、积木、纸张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准备一个故事情境:小熊的饼干盒子不见了,请小朋友们帮助小熊找到盒子。
教师设置三个盒子,分别代表厚、薄、中等厚度的饼干盒子。
引导幼儿观察并找出最薄的饼干盒子。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展示厚薄不同的卡片,让幼儿观察并描述它们的厚薄。
(2)教师引导幼儿用“厚”、“薄”等词语描述卡片。
(3)教师讲解如何比较物体的厚薄,并进行示范。
3. 随堂练习(5分钟)(1)教师给出三组不同厚度的卡片,让幼儿独立完成比较。
(2)教师邀请部分幼儿分享他们的比较结果,并给予评价。
4. 小组活动(5分钟)(1)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发放一套厚薄不同的卡片、积木、纸张等。
(2)小组成员共同完成比较任务,并用语言描述物体的厚薄。
(1)教师邀请各小组分享他们的比较结果。
(2)教师对幼儿的表现给予评价,强调厚薄概念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比较厚薄2. 板书内容:厚薄概念比较方法描述语言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找出家里的三个不同厚度的物品,描述它们的厚薄。
绘画一个厚薄不同的场景,并用语言描述。
幼儿园中班数学游戏教案《比较厚薄》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数学游戏教案《比较厚薄》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材第四章《比较与排序》第三节《比较厚薄》。
主要内容为通过实物操作,引导幼儿观察、比较物体间的厚薄差异,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比较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理解厚薄的概念,并能够用语言表达出来。
2. 培养幼儿观察、比较物体厚薄的能力,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掌握比较厚薄的方法。
难点:让幼儿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厚薄不同的书本、积木、纸张等。
学具:每组一套厚薄不同的书本、积木、纸张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拿出一本厚厚的书本和一本薄薄的书本,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这两本书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哪本书更厚?哪本书更薄?”2. 例题讲解(1)教师通过比较书本、积木、纸张等实物,引导幼儿观察、理解厚薄的概念。
(2)教师演示如何比较厚薄,如将两个物体放在一起,观察哪个物体更高,哪个物体更低。
3. 随堂练习幼儿分组进行练习,每组挑选两个物体进行比较,然后向全班分享比较结果。
4. 小结六、板书设计比较厚薄方法:观察物体的高度,判断厚薄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与家长一起寻找家中的厚薄不同的物体,进行比较,并记录下来。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物操作,让幼儿掌握了比较厚薄的方法,但部分幼儿在操作过程中仍存在一定难度,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个别辅导。
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的厚薄现象,如沙发、床垫等,让幼儿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同时,可开展相关的家庭作业,让幼儿在家长的帮助下,寻找生活中的厚薄物体,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明确;2. 实践情景引入的互动性和引导性;3. 例题讲解的清晰度和易懂性;4. 随堂练习的组织和分享环节;5. 作业设计的实际操作性和亲子互动;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针对性和深度。
幼儿园中班数学游戏教案《比较厚薄》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数学游戏教案《比较厚薄》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材《智慧宝宝》第三单元“感知厚薄”,具体内容为第二章“比较厚薄”。
通过学习,让幼儿能够理解厚薄的概念,掌握比较厚薄的方法,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道厚薄的概念,理解厚薄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2. 学会使用正确的方法比较物体厚薄,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能够将厚薄概念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掌握比较厚薄的方法。
难点:让幼儿理解厚薄的概念,并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厚薄不同的纸张、卡片、积木等。
学具:每组一套厚薄不同的纸张、卡片、积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准备一张厚纸和一张薄纸,邀请两名幼儿上台进行“撕纸”比赛,看谁撕得快。
通过比赛,让幼儿观察、讨论为什么有的纸容易撕,有的纸不容易撕。
2. 讲解厚薄概念(5分钟)教师展示厚薄不同的纸张、卡片、积木等物品,引导幼儿观察,让幼儿理解厚薄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3. 比较厚薄方法(5分钟)(1)直接比较:让幼儿将厚薄相同的纸张、卡片、积木等物品放在一起,观察它们的厚薄。
(2)叠放比较:让幼儿将厚薄不同的物品叠放在一起,观察哪一层更厚。
4.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发放学具,让幼儿分组进行练习,比较厚薄。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
5.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出示例题:“请找出厚薄相同的卡片。
”引导幼儿使用所学方法进行解答。
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比较厚薄过程中的发现,引导幼儿将厚薄概念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比较厚薄2. 板书内容:厚薄概念比较方法:直接比较、叠放比较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找出家里的厚薄不同的物品,进行比较。
(2)用厚薄不同的纸张制作一个立体图形。
2. 答案:(1)略(2)示例:用厚纸做底座,薄纸做立柱,制作一个简单的立体三角形。
幼儿园中班数学游戏优质教案《比较厚薄》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数学游戏优质教案《比较厚薄》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材第四章《比较与分类》第二节《比较厚薄》。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环节,掌握比较物体厚薄方法,培养幼儿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能够理解厚薄概念,掌握比较厚薄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物体细节能力,提高逻辑思维和判断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数学游戏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并掌握比较厚薄方法。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物体细节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准备不同厚薄书本、卡片、积木等物品。
2. 学具:每组一份不同厚薄书本、卡片、积木等物品。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不同厚薄书本,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厚薄差异。
2. 例题讲解(1)比较两本书厚薄,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哪本书更厚。
(2)讨论比较厚薄方法,如:观察、触摸、叠放等。
3. 随堂练习(1)让幼儿分组操作,比较书本、卡片、积木等物品厚薄。
(2)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掌握比较厚薄方法。
4. 小结5. 游戏环节(1)设置“找不同”游戏,让幼儿在规定时间内找出厚薄不同物品。
(2)设置“厚薄排序”游戏,让幼儿将一组物品按照厚薄顺序排列。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比较厚薄》2. 内容:(1)比较厚薄方法:观察法、触摸法、叠放法。
(2)游戏环节:找不同、厚薄排序。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找一找家里不同厚薄物品,用比较厚薄方法进行排序。
(2)和家长一起玩“找不同”游戏,比一比谁找得快。
2. 答案:(1)例如:书本、卡片、纸张等,从厚到薄排序。
(2)游戏答案不唯一,以幼儿找到厚薄不同物品为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1)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环节,让幼儿掌握比较厚薄方法。
(2)游戏环节设计,激发幼儿对数学游戏兴趣,提高参与度。
中班数学优秀教案《比较厚薄》含反思

中班数学优秀教案《比较厚薄》含反思教案:《比较厚薄》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材《比较厚薄》。
该章节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认识和理解“厚薄”的概念,学会比较物体的厚薄,并能够用语言表达出来。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比较物体厚薄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 通过比较厚薄的活动,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物体的厚薄,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掌握比较物体厚薄的方法,能够用语言表达出来。
难点:培养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物体的厚薄,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卡片、尺子学具:每组学生准备一套厚度不同的物体,如纸张、书籍、积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PPT,向学生展示一系列厚度不同的物体,如纸张、书籍、积木等,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厚薄。
2. 讲解与示范(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向学生介绍比较物体厚薄的方法。
教师拿起两本书,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哪本书更厚。
然后,教师用尺子量一下两本书的厚度,让学生明白比较厚薄的方法。
3. 动手操作(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动手操作,每组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物体,互相比较厚薄,并用语言表达出来。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操作方法和表达方式。
4.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发放卡片,每张卡片上有一组厚度不同的物体,让学生用语言表达出它们的厚薄关系。
教师选取几名学生进行回答,并给予评价。
六、板书设计比较厚薄方法:观察、用手摸、用尺量注意事项:细心、耐心、语言表达清晰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回家后,找一找家里的物体,比较它们的厚薄,并用语言表达出来。
答案:例如,我发现家里的字典比故事书厚,所以字典比故事书更厚。
2. 请学生画一画自己喜欢的物体,并标出它们的厚薄关系。
答案:例如,我画了一只猫和一只狗,我用不同的线条表示猫和狗的厚薄,猫比狗更厚。
2024年幼儿园中班数学游戏教案《比较厚薄》含反思

2024年幼儿园中班数学游戏教案《比较厚薄》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教案选自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材第三章《物体的特征》第三节《比较厚薄》。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厚薄的概念,掌握比较厚薄的方法,能够运用比较厚薄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厚薄的概念,掌握比较厚薄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讨论等环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厚薄的概念,掌握比较厚薄的方法。
难点:运用比较厚薄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厚薄不同的书本、卡片、积木等。
学具:每组一套厚薄不同的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展示厚薄不同的书本,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征。
2. 基本概念(10分钟)a. 教师通过展示厚薄不同的卡片,引导学生认识厚薄。
b. 学生观察并讨论厚薄的概念。
3. 比较方法(10分钟)a. 教师演示如何比较厚薄,如用积木叠加、卡片对比等。
b.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进行厚薄比较。
4. 例题讲解(15分钟)a. 教师出示例题,如:比较三张卡片的厚薄,找出最厚和最薄的一张。
b.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运用所学方法解决问题。
c. 学生独立解答,教师点评。
5. 随堂练习(10分钟)a. 教师出示练习题,如:比较四张卡片的厚薄,按从厚到薄的顺序排列。
b.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b.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互相交流。
c. 教师提出拓展问题,如: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可以比较厚薄?六、板书设计1. 板书《比较厚薄》2. 板书内容:a. 厚薄的概念b. 比较厚薄的方法c. 例题及解答步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比较下列物品的厚薄,并按从厚到薄的顺序排列。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厚薄的概念掌握较好,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学生仍存在一定难度。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比较厚薄》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比较厚薄》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材《生活中的数学》第四章第三节“比较厚薄”。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厚薄概念,学习比较物体厚薄的方法,能够运用厚薄描述生活中物品的特点。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掌握厚薄的概念,学会比较物体厚薄的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逻辑思维水平。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并掌握比较厚薄的方法。
教学重点:让幼儿学会运用厚薄描述生活中物品的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厚薄不同的书本、卡片、积木等。
学具:每组一套厚薄不同的纸张、卡片、积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展示一组厚薄不同的书本,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2. 讲解厚薄概念教师通过展示厚薄不同的物品,让幼儿理解厚薄的概念,并引导幼儿用厚薄描述这些物品。
3. 学习比较厚薄方法(1)直观比较法:让幼儿观察教具,比较哪本书最厚,哪本书最薄。
(2)触摸比较法:让幼儿闭上眼睛,触摸学具,判断哪张纸最厚,哪张纸最薄。
4. 例题讲解教师出示一组厚薄不同的卡片,引导幼儿运用所学方法进行比较,并说出比较结果。
5. 随堂练习幼儿分组进行练习,比较学具的厚薄,并记录比较结果。
教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点评,强调厚薄概念及比较方法。
六、板书设计板书分为两部分:1. 左侧:列出厚薄不同的物品,如书本、卡片、积木等。
2. 右侧:展示比较结果,用箭头表示厚薄顺序。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找出家里厚薄不同的物品,与家长一起进行比较,并记录比较结果。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掌握了厚薄概念和比较方法。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提高个别辅导的针对性。
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其他物品的厚薄特点,如瓶子、盒子等,培养幼儿运用数学知识观察生活的习惯。
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教案《比较厚薄》及教学反思(精选5篇)

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教案《比较厚薄》及教学反思(精选5篇)第一篇: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教案《比较厚薄》及教学反思《中班数学活动教案《比较厚薄》含反思》这是优秀的中班数学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中班数学活动教案《比较厚薄》含反思!活动目标:1、会区分物体的厚薄,并会正确运用“厚薄”表述比较的结果。
2、能从3——5个厚薄不同的物体中,找出等量的物体。
3、能对3——5个物体进行正逆排序。
活动准备:材料准备:黄瓜、胡萝卜、百萝卜、书、积木等若干。
活动过程:1、引题。
教师出示厚薄不同的两本书,请幼儿比一比、说一说,哪本厚?哪本薄?2、通过游戏“比一比”感知物体的厚薄。
(1)引导幼儿从座位底下拿出书和旁边的幼儿进行比较,"教案来自:屈;老师教;案网."并能用“厚薄”表述比较的结果。
(2)找一找:请幼儿在3——5本书籍中找出一样厚或者一样薄的书。
2、小组操作活动。
(1)排一排:提供厚薄不同的黄瓜片、胡萝卜片、书、积木等,引导幼儿将每类物品按从厚到薄或从薄到厚的顺序排序。
(2)涂色:按图示给图中的物体根据厚薄的不同涂上不同的颜色。
3、运用多媒体展示幼儿操作作品。
活动延伸:区域活动:在益智区提供厚薄不同的物体请幼儿排序;并能根据图示进行涂色。
生活活动:在日常生活中继续引导幼儿寻找幼儿园、家里和周围环境中厚薄不同的物体。
教学反思:《比较厚薄》是中班的数学活动,本活动主要是引导幼儿学习区别物体的厚薄,并能用正确的词语表达出来,知道比较物体的厚薄是具有相对性的。
让幼儿通过进行物体和物体之间的比较发现问题,了解一些逻辑知识,根据中班幼儿年龄发展特点,他们对一些简单的逻辑知识已有了初步的了解,例如高低、大小等,所以我觉得选这个活动让幼儿知道物体厚薄的比较是具有相对性的是很有必要。
中班数学活动教案《比较厚薄》含反思这篇文章共1930字。
第二篇:幼儿园中班数学游戏教案《比较厚薄》及教学反思中班数学游戏教案《比较厚薄》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数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培养观察力、比较能力,通过不同的方法,区分2-5样物体的厚薄,并对其进行排序,通过分类合作比较,体验快乐,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数学游戏《比较厚薄》含反思教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