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北京的时间和“北京时间”教案B
4.2北京的时间和“北京时间”(第二课时)

2-4-2 北京的时间和“北京时间”(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地方时、区时的含义;●学会查找世界各地的时区,并计算它们的区时;●知道日界限两侧的日期变化;学会查找世界各地的时区,并计算它们的区时和日期。
2、过程与方法:●学生根据地方时、区时的含义,掌握“北京时间”与北京的时间的区别;●知道规定日期变更线的好处,学会查找世界各地的时区,并计算它们的区时和日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地方时与区时的学习与分析,学生体验到从具象分析到抽象概括的认知规律。
通过日界线的学习与分析,学生体验到从具象分析到抽象概括的认知规律。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区分地方时和区时,会计算世界各地的区时教学难点:●区分地方时和区时●通过时区计算时间【教学过程】[复习引入]1、说一说,“温州时间”与“温州的时间”的区别,哪一个时间就是“北京时间”?知识点一:区时的计算讨论: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整个地球被分为24个时区,他们之间有时间先后的关系,那我们如何利用这一层关系来计算一个地方的现在时间?学生:……小结:比如说,第一步:确定当前的“北京时间”,第二步:找出各城市所在的时区,第三步:确定北京与当地的时区差,第四步:根据“东早西晚“与”东加西减”的方法进行计算。
【问题】宾馆大堂里的钟准不准?帮助校准(学生按步骤进行)1、确定当前时间——“北京时间“(东八区)(14点)2、找出各城市所在的时区——东京(东九区)、纽约(西五区)、伦敦(中时区:0度经线)3、计算北京与各城市的时区差——东京(+1)、纽约(-13)、伦敦(-8)4、根据东早西晚原理,运用区时差计算各城市区时!——东京(15点)、纽约(1点)、伦敦(6点)【PS】(1)不要把重复的时区(如东西十二区)数两遍。
(2)计算区时的时区在已知时区的东边,加时区差;反之,减时区差。
(3)钟表上的时间有两个可以算,都算正确。
知识点二:日界线思考与讨论:如果我们向东做环球飞行,再回到原地时,日期将会怎样变化?如果我们向西做环球飞行,再回到原地时,日期又将会怎样变化?学生:讨论后发现,向东会多了一天,向西会少了一天,怎么办呢?教师:为了消除环球旅行中发生日期混乱,国际上规定,把1800经线作为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
最新科学:4.2《北京的时间和“北京时间”》教案(1)(浙教版七年级下)

第四章第二节北京的时间和“北京时间”[学习目标]1、了解地方时、区时的含义。
2、知道日界线两侧的日期变化。
3、学会查找世界各地的时区,并计算它们的区时。
[课前预习]1、地方时:由于,同一瞬间,经度不同的地方是不同,这种因经度不同而不同的时刻。
2、时区:把全球划分为个经度宽的地区。
3、划分法:以为标准向东、向西各划分个时区,其中东十二区与西十二区重合,全球共划分24个时区。
中时区(零时区):以经线作为中央经线的15。
经度宽的地区。
东时区:中时区的分成12个时区,依次为东一区、东二区等。
西时区:中时区的分成12个时区,依次为西一区、西二区等。
东、西十二区:都以经线作为中央经线,向东向西各跨。
其中北京位于区。
3、区时:每个时区都以其的地方时作为全区统一使用的时间。
4、日界线:国际上规定,把经线作为国际日期变更线。
5、中国幅员辽阔,地跨个时区,为了方便,中国把北京所在的的区时作为全国大部分地区统一使用的时间,称为。
6、当跨过日界线()时,当从西十二区进入东十二区时,日期要一天;反之,日期要一天。
[疑难重点]1、时区和区时那个是指时间?2、北京的时间是指的时间,而北京时间是指的区时。
3、第二十九届奥运会的开幕式在2008年8月8日20点正式开始,而这个时间是指(北京的时间、北京时间)。
4、如果日界线西侧是星期日,那么日界线东侧是星期。
5、按时区划分,拉萨(910 E)在区,但拉萨所采用的时间是区。
6、人们有可能在同一年里过两次“圣诞节”吗?为什么?7、看你掌握的怎么样,你能给全球的时区进行公平的划分吗?[巩固练习]1、请分别说出地方时、时区、区时三者有什么区别?2、看图回答下面问题。
1)当经度1800的地方是正午12点时,00经线的地方是点,处于傍晚6点的是经线的地方。
2)当经度为1350E的地方是6月1日时,经度为1350W的地方日期是月日。
1350W1350E3、东、西十二时区的钟点(相同,不同),但日期却,因为。
科学七年级下浙教版4.2北京的时间和“北京时间”教案4

2.4北京的时间和“北京时间”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讨论,学生了解地方时、区时的含义;2.通过游戏、制作学会查找各地的时区,并计算他们的区时;3.通过辩论,学会区分北京时间和北京的时间。
重点、难点:世界各地的区时和时区的划分;由时区理解区时,东西十二区的时间一样。
教学过程【出现几个生活片段】1.我是个足球迷,观看新闻知道某日有一场意大利米兰德比足球赛,比赛时间为当地晚上17点,我在该日的17点打开电视机,可是没有找到这场比赛的直播节目,这是什么原因呢?2.人们有可能在同一年里过两个”五一”国际劳动节吗?3.一对孪生姐妹后出生的妹妹却比先出生的姐姐大一天可能吗?4.北京的猴哥给伦敦的八戒打电话,八戒很生气,为什么半夜三更吵醒我呀?学生每一大组任选一个问题进行探讨,得出结论由组长进行发言。
【新课讲授】1.辩论赛:辩论主题:北京的时间和新疆的时间是一样的吗?先进行举手表决,根据“一样”、“不一样”、分成二组,再由每一组学生提出自己结果的理由,并由对方进行反驳。
2.展示:地球的俯视图。
每一组共有八个地球仪,教师作简单的介绍,由学生自学课上内容,并讨论问题:从这副图中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结论:同一瞬间,不同经度的地方时刻不同,相同经度的地方时间相同;地方时:因经度不同而不同的时刻。
游戏:两人南北站着,判别谁会先看到太阳;二人东西方向站着,谁先会看到太阳。
规律:东早西晚,东边的地方时总是比西边的地方时来得早。
(时刻的早晚指先看见太阳为早,后看见太阳为晚)3.时区:讨论1:如果世界各地都采用各自的地方时,会引起什么问题?讨论2:全世界都统一使用某个地方时,又会产生什么问题?由正反两组各讨论一个问题,矛盾出现,如何解决?制作:学生阅读书上内容,每一条纸代表每一时区,分别粘在地球仪上。
提醒: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如何粘。
学生根据自己的制作成果进行展示,挑出前六名,并进行问题讨论:1.为了解决这些混乱,我们国际上采取了什么方法?为什么?2.全球共划分为多少个时区,你理解为什么要这样划分?3.0度经线在哪个时区,180度经线又在哪个时区?4.从中时区向东和向西划分的每个时区的名称有什么规律?5.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属两个时区还是一个时区?6.北京在哪个时区,它所在时区的中央经线是多少度?7.每个时区中间的经线被称为什么经线?它起何作用?8.相差一个时区的两地,区时相差几小时?结论;一个时区中区经线的地方时,并为全时区统一使用的标准时间。
科学》初中科学教案《北京的时间和“北京时间”

《北京的时间和“北京时间”》教学目标:1. 了解北京的地方时和北京时间的概念。
2. 掌握地方时和北京时间之间的关系。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一些与时间有关的地理现象。
教学重点:1. 北京的地方时和北京时间的概念。
2. 地方时和北京时间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1. 理解地方时和北京时间之间的关系。
2. 运用所学知识解释一些与时间有关的地理现象。
教学准备:1. 地球仪2. 时区图3. 相关资料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时间吗?2. 引导学生思考时间的概念,引出地方时和北京时间。
二、探究地方时和北京时间(10分钟)1. 讲解北京的地方时和北京时间的概念。
2. 引导学生通过地球仪和时区图,观察和分析北京的地方时和北京时间之间的关系。
3. 分组讨论,让学生通过实例理解地方时和北京时间之间的关系。
三、运用所学知识解释与时间有关的地理现象(10分钟)1. 提问:地方时和北京时间之间的关系,如何解释一些与时间有关的地理现象?2.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一些与时间有关的地理现象,如:全球昼夜平分点的位置变化、国际日期变更线等。
四、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2. 让学生总结地方时和北京时间的概念及关系,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理解。
五、作业布置1. 绘制一张北京的地方时和北京时间的关系图。
2. 收集一些与时间有关的地理现象,下节课分享。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学生在理解地方时和北京时间之间的关系时,存在一定的困难。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结合更多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概念。
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提高他们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六、地方时和北京时间实例分析(10分钟)1. 展示北京天安门升旗的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升旗时间与北京时间的关系。
2. 分析实例,让学生理解地方时和北京时间之间的关系。
3. 提问:还有哪些实例可以看出地方时和北京时间之间的关系?七、地球自转与地方时的关系(10分钟)1. 讲解地球自转的概念。
北京的时间和北京时间

的时间和时间〔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地方时、区时的含义2.学会查找世界各地的时区,并计算它们的区时。
3.知道时间和“的时间〞的区别。
知道日界限两侧的日期变化。
4.通过比拟东西十二区的位置、区时、日期的异同点,理解日界限的含义,掌握日界限附近日期变更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读图探究,讨论分析,学生根据地方时、区时的含义,掌握“时间〞与的时间的区别。
知道规定日期变更线的好处,学会查找世界各地的时区,并计算它们的区时和日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初步学会利用“时区和日界限〞图,根据两地所在的时区,推算两地的区时,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
2.通过地方时与区时的学习与分析,学生体验到从具象分析到抽象概括的认知规律。
通过日界限的学习与分析,学生体验到从具象分析到抽象概括的认知规律。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时区和区时的计算难点区时的计算【教学方法】讲解、引导、问题法,借助直观实验,使直观与抽象。
相辅相成,便于理解。
读课本思考,归纳总结,并不断学练结合,学以致用。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地球仪、可拨动的时钟【教学过程】引入——教师提问:你们喜欢看机器猫吗?〔学生答复:喜欢。
〕教师过渡:好,那就满足一下的喜好吧,我们一起来看一个小片段〔点击“复习〞二字,影片播放时间段:1.03妙-2.07妙〕学生观看视频:机器猫——时差时钟【第2X幻灯片】教师提问:机器猫那个先进的机器叫什么?还有,里面有一幅图片,东京已是白天,但巴黎仍然是黑夜,这是为什么呢?教师过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的时间和“时间〞。
新课——【第2X幻灯片】教师提问:要答复这这些问题,还得从地球自转说起。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什么?自转速度又是多少?学生答复:自西向东,地球自转的速度是一天转一圈。
学生演算:一天一圈=1圈/24小时=3600/24小时=150/小时=150/60分钟=10/4分钟〔教师演示多媒体〕〕教师讲解:地球自转每小时转过经度15°,意味着经度相差15°,时间就会相差1小时。
科学》初中科学教案《北京的时间和“北京时间”

《北京的时间和“北京时间”》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北京时间和北京所在时区的关系,知道北京时间是中国标准时间。
2. 让学生掌握如何根据经度计算时区,了解全球时区的划分。
3. 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重点:1. 北京时间和北京所在时区的关系。
2. 如何根据经度计算时区。
三、教学难点:1. 全球时区的划分。
2. 理解北京时间作为中国标准时间的含义。
四、教学准备:1. 地球仪。
2. 时区计算工具。
3. PPT课件。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时间和时区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探究:让学生通过地球仪和时区计算工具,观察和计算北京的时区,引导学生发现北京时间和北京所在时区的关系。
3. 讲解:讲解全球时区的划分,让学生理解北京时间作为中国标准时间的含义。
4. 实践:让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如何根据经度计算其他城市的时区,并选取几组进行分享。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
6. 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7. 板书设计:北京的时间和“北京时间”1. 北京时间:中国标准时间2. 北京所在时区:东八区3. 全球时区的划分4. 如何根据经度计算时区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小组讨论和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时间和时区概念的理解。
2. 评估学生能否运用所学知识计算其他城市的时区。
3. 观察学生对北京时间作为中国标准时间含义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拓展:1. 探讨夏令时对全球时区的影响。
2. 引导学生思考时间标准统一的必要性和意义。
八、教学反思:1. 回顾教学过程,评估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2. 思考如何改进教学,以便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九、课后作业:1. 绘制一张世界时区图,标注主要时区和大致经度范围。
2. 编写一个小短文,解释夏令时对全球时区的影响。
十、课程总结:1. 学生能够理解时间和时区的基本概念。
2. 学生能够计算不同城市的时区。
科学》初中科学教案《北京的时间和“北京时间”

《北京的时间和“北京时间”》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北京时间和北京时间的概念,知道它是以北京所在的东八区为标准的。
2. 让学生掌握如何将北京时间换算成其他时区的时间,以及如何将其他时区的时间换算成北京时间。
3. 培养学生对时间概念的探究兴趣,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北京时间的定义及换算方法。
2. 如何将其他时区的时间换算成北京时间。
三、教学难点:1. 北京时间与其他时区时间的换算。
2. 理解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
四、教学准备:1. 地球仪。
2. 时区图。
3. 计时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关于地球自转和时区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探究:(1)介绍北京时间:以北京所在的东八区为标准的时间,即东经120°的地方时。
(2)讲解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地球自转导致了昼夜交替,也产生了时区差异。
(3)演示如何将北京时间换算成其他时区的时间,以及如何将其他时区的时间换算成北京时间。
3. 实践: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运用所学知识将北京时间换算成其他时区的时间,以及将其他时区的时间换算成北京时间。
4. 总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北京时间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运用北京时间进行时区换算。
5. 作业布置: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完成关于北京时间和其他时区时间的换算练习。
六、教学拓展:1. 讲解全球时区的划分,以及时区换算的原理。
2. 引导学生思考北京时间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航班调度、体育赛事等。
七、课堂互动:1. 提问:地球自转速度是否均匀?如果不是,为什么?2. 讨论:如何解决跨时区沟通时的时差问题?八、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完成情况。
2. 课堂互动表现。
3. 对北京时间和其他时区时间换算的掌握程度。
九、教学反思:1.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分析优点和不足。
2. 针对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
十、课后作业: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写一篇关于北京时间和其他时区时间换算的科普文章。
北京的时间和“北京时间”教案2

第二节北京的时间和“北京时间”(2)教学目标:1.认识目标:了解世界各地的区时的确定;学会且巩固不同时区的计算;知道什么是日界线2.能力目标:学会计算不同地方的区时。
重点:日界线及日期变更的原理难点:日期变更原理的正确运用教学设计:引入在宾馆的大堂中会挂有一些钟,显示世界重要城市的地方时。
科学探究一、世界各地的区时[探究]为方便旅客,宾馆大堂挂出许多显示不同城市时间的钟,请你帮助校正钟表的时间北京14:00 东京16:00 纽约1:00 伦敦7:00[方法与步骤]1.确定当前的北京时间2.找出各城市所在的时区3.计算北京与各城市的时区差(即两时区的区时差)4.根据东早西晚原理,运用时区差计算各城市区时。
区时特点:(1)东早西晚(2)两地相差几个时区,区时就相差几个小时。
(3)区时计算东加西减,若西减后出现负数,则晚一天,再用24加上减出的负数,即时区时。
二、日界线[思考]从北京出发向西(或向东)做环球飞行,每穿过一个时区,钟表应如何变化?穿过24个时区,钟表上的时间如何变化?日期又如何变化?环球飞行:“环游地球80天“,引出问题。
向东环球:比地球快,多了一天,要减掉。
向西环球:比地球慢,少了一天,要加上。
环游地球80天,他自己计算时间是用了81天,但是,因为向东,要减掉,所以,实际只用了80天。
1.日界线:国际上规定,把1800经线作为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
2.特点:(1)1800经线是人为规定的。
(2)不是直线而是曲折的曲线(使1800经线通过的国家和地区处于同一日期)。
3.日期变更法则(1)日界线的西侧是地球上新的一天的起点。
(2)从西十二区越过日界线进入东十二区,日期要增加一天;反之就要减去一天。
(3)东西十二区的时刻相同,但日期相差一天。
视野日界线趣闻由于日界线的存在,在日界线附近常常会发生一些有趣的事情。
某一年有一艘客轮从大西洋向东航行。
途中海上起了大风,船体剧烈摇晃。
这时,一位耐不住轮船的颠簸而临产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2 北京的时间和“北京时间”教案B
教学目标
1、了解地方时、区时的含义。
2、知道日界限两侧的日期变化。
3、学会查找世界各地的时区,并计算它们的区时。
重点难点
了解地方时和区时,会计算世界各地的区时。
日界限通过讨论一些有趣的事例来认识。
教学过程
一、地方时和区时
电视台、电台播报“北京时间”,为什么不说是“北京的时间”,“宁波时间”呢?【在黑板上把这三个时间写下来】
地球自西向东转,宁波比北京要在东边,要先看到日出,所以,北京的时间和宁波的时间是不一样的。
【读图P123】PS:人站在地球上,东边要比西边更先看到日出。
地方时:同一瞬间,因经度不同而不同的时刻。
(同一经度的时间相同)
【讨论P123】生活实际中,在一定区域内应统一使用某个地方时作为该区域的标准时间,而又很难避免大范围(如全球)共同使用某一时间。
所以,要分,但又不要分得太细。
=>>时区:全球分为24个150经度宽的地区。
一天24小时,一圈3600
=>>中央经线:每个时区中间的经线。
=>>区时:以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全时区统一使用的标准时间。
(一般用到的都是区时)【强调】时区是指一个地区,区时,指的是那个地区的时间!
引出上面概念后,就可以对黑板上写的三个时间进行分析。
北京的时间=>>地方时≠宁波的时间
北京时间=>>区时,是以东经1200为中央经线的时区中的标准时间。
因为宁波、北京都在这个时区中,所以,宁波、北京都用北京时间。
【阅读P124】时区的灵活性(简单了解,学生自己分析为主)
1、中国地跨五个时区,为了方便,把全国分成两个时区。
有便于国家各种事情的统一。
2、看电脑上的“日期和时间”,可以发现,一个时区覆盖很多国家,而很多国家的区时名称都不一样。
二、世界各地的区时
【问题】宾馆大堂里的钟准不准?帮助校准(学生按步骤进行)
1、确定当前时间——“北京时间“(东八区)(14点)
2、找出各城市所在的时区——东京(东九区)、纽约(西五区)、伦敦(中时区:0度经线)
3、计算北京与各城市的时区差——东京(+1)、纽约(-13)、伦敦(-8)
4、根据东早西晚原理,运用区时差计算各城市区时!——东京(15点)、纽约(1点)、伦敦(6点)
【PS】(1)不要把重复的时区(如东西十二区)数两遍。
(2)计算区时的时区在已知时区的东边,加时区差;反之,减时区差。
(3)钟表上的时间有两个可以算,都算正确。
三、日界限
环球飞行:“环游地球80天“,引出问题。
向东环球:比地球快,多了一天,要减掉。
向西环球:比地球慢,少了一天,要加上。
环游地球80天,他自己计算时间是用了81天,但是,因为向东,要减掉,所以,实际只用了80天。
日界限:把1800经线作为国际日期变更线。
(是曲折的)P126图
【PS】1、从西十二区越过日界限进入东十二区时,日期要增加一天,反之则减少。
2、但时间不变,因为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的时刻相同。
【讨论】1、P126两个五一节问题。
2、双胞胎问题。
四、时间盘和时间尺的制作
书上课后练习时间盘的制作,和作业本上时间尺的制作,学生任选其一,要求会用时间盘或时间尺来计算时区。
小结:按板书
作业:认真完成课后练习和科学作业本上的练习。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