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家庭生态系统理论探讨家庭压力管理
婚姻中的家庭生活压力管理

婚姻中的家庭生活压力管理婚姻生活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一段重要阶段,而其中所带来的家庭生活压力也是不可避免的。
如何有效地管理和减轻婚姻中的家庭生活压力,对于维系夫妻关系的稳定和幸福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婚姻中的家庭生活压力管理的方法和技巧。
一、了解家庭生活压力的来源首先,夫妻双方需要深入了解家庭生活压力的来源,这样才能更好地应对和管理。
家庭生活压力可能来自工作压力、经济压力、子女教育压力、家务分工不均等各个方面。
夫妻双方要坦诚地沟通,共同分析家庭生活中的压力来源,并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
二、沟通和理解沟通和理解是夫妻之间解决家庭生活压力的关键。
夫妻双方要充分倾听对方的声音,理解和尊重对方的感受。
通过积极的沟通,可以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避免不必要的矛盾和争吵。
同时,夫妻双方要互相支持和鼓励,共同面对家庭生活中的困难。
三、合理分工在家庭生活中,合理的分工是减轻压力的一种重要方式。
夫妻双方应该根据各自的特长和兴趣,制定合理的家务分工计划。
在分工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对方的意见和需求,以确保分工的公平。
合理的分工不仅可以减轻个人的负担,还能增进夫妻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四、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健康的生活习惯对于管理家庭生活压力起着重要作用。
夫妻双方应该注重良好的饮食和睡眠习惯,适量参与体育运动,保持身体健康。
同时,学会放松和释放压力,例如通过阅读、旅行、听音乐等方式来减轻生活压力。
通过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夫妻双方能够更好地面对家庭生活中的挑战。
五、培养共同的兴趣爱好夫妻双方可以找到一些共同的兴趣爱好,以提高婚姻质量和减轻家庭生活压力。
例如,夫妻可以一起做运动、欣赏电影、读书等,并且互相支持和鼓励。
共同的兴趣爱好可以增进夫妻之间的情感联系,同时也可以转移注意力,减轻来自外界的压力。
六、寻求专业帮助如果夫妻双方发现无法自行解决家庭生活压力带来的问题,可以寻求专业帮助。
婚姻咨询师或心理专家可以在夫妻之间进行中性调解,并提供专业的建议和指导。
家庭系统理论

家庭系统理论家庭系统理论是家庭社会工作中运用最广也最受欢迎的理论,它已成为很多家庭社会工作服务模式的理论基础,为家庭社会工作构建评估和干预家庭功能的基本框架。
家庭系统理论有3个基本的观点。
1.家庭成员的问题是整个家庭不良的沟通交流方式导致的所有的家庭都是一个社会系统,家庭成员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因此,不能把家庭的问题归结为某个或者某些家庭成员导致的,而应把问题放在整个家庭的处境中,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交流方式,以及这样的方式如何产生和维持问题的具体过程。
2.家庭所面临的危机既是机会,也是挑战一旦某个家庭成员出现“问题”时,不仅这个家庭成员需要调整自己的行为和沟通交流方式,对“问题”作出回应;同时也会影响家庭中的其他成员,要求其他家庭成员作出相应的调整。
如果家庭成员仍旧运用以往无效的“问题”解决方式,就会加深“问题”;相反,如果家庭成员能够运用“问题”提供的机会调整相互之间的沟通交流方式,就能为“问题”的解决提供新的机会。
3. 因“问题” 而导致的家庭功能的失调能够有效解决如果家庭出现了“问题”,通常这些“问题”会被理解成某个或者某些家庭成员导致的,其他家庭成员就会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责备那些有“问题”的家庭成员。
这样,整个家庭的沟通交流方式就会转向相互指责、相互抱怨的不良循环中。
如果社会工作者能够让整个家庭成员看到“问题”与家庭成员沟通交流方式之间的关联,并且设法打断这样的沟通交流方式,让家庭成员从相互责备的互动循环方式中摆脱出来,就能有效解决家庭功能的失调。
家庭系统理论的核心概念是家庭系统,而要正确理解家庭系统概念,就需要进一步把握家庭系统概念的6个核心要素:(1)家庭作为一个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
家庭不是家庭成员的简单相加,而具有作为一个整体的运行规则。
(2)家庭系统努力维持改变与稳定之间的平衡。
家庭系统既处于不断改变中,又处于稳定的寻求中,需要维持两者的平衡。
(3)家庭系统中每一名成员的改变都会影响所有其他家庭成员。
家庭教育中的心理健康与压力管理

家庭教育中的心理健康与压力管理在现代社会中,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为了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除了注重知识的传授,我们还需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和压力管理。
本文将探讨家庭教育中的心理健康与压力管理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建议来帮助家长更好地应对这些挑战。
一、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家庭是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一个健康的家庭环境可以为孩子提供安全感、稳定性和情感支持,有助于他们树立积极的心态和正面的自我形象。
与此相反,不健康的家庭环境可能给孩子带来心理困扰,甚至导致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
为了确保孩子的心理健康,家长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建立良好的家庭氛围:积极乐观的家庭氛围有助于孩子保持积极心态。
家长应该互相尊重、相互关心,并与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支持。
2.提供情感支持:家长应该给予孩子充分的情感支持,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情绪。
同时,家长也应该教导孩子如何正确地处理负面情绪和压力。
3.树立积极的家庭价值观:通过树立积极的家庭价值观,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乐观向上的心态,并提高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4.鼓励孩子参与各种活动:参与各种活动可以帮助孩子培养兴趣爱好、锻炼身心,增强他们的社交能力和适应能力。
二、压力管理的重要性压力是现代社会中常见的心理问题之一。
对于孩子而言,他们也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压力,如学业压力、人际关系压力等。
因此,家长在家庭教育中需要帮助孩子学会有效地管理和应对压力。
以下是一些帮助孩子管理压力的建议:1.提供支持和理解:孩子在面临压力时,需要得到家长的支持和理解。
家长可以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困惑和焦虑,倾听他们的声音,并给予合适的指导和支持。
2.教导应对策略:家长可以教导孩子一些有效的应对策略,例如深呼吸、放松训练、积极思考等。
这些策略可以帮助孩子减轻压力,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3.培养良好的时间管理能力:合理的时间管理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规划和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减少压力的产生。
压力和家庭如何管理家庭压力

压力和家庭如何管理家庭压力在现代社会中,压力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难以回避的一部分。
尤其是在家庭中,工作压力、经济压力、教育压力等都会对家庭造成影响。
因此,如何管理家庭压力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议题。
本文将探讨压力的来源以及一些有效的压力管理方法,帮助家庭更好地应对和化解压力。
壹、压力的来源家庭中的压力可以从不同方面来考虑。
首先,工作压力是一种常见的压力源。
许多人面临着工作与家庭的平衡问题,长时间的工作压力可能会对家庭造成负面影响。
其次,经济压力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尤其是在如今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家庭的经济负担可能会产生很大的压力。
此外,教育压力也是家庭压力的一部分,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和教育方法可能会加重家庭压力。
这些因素综合起来,构成了家庭压力的主要来源。
贰、压力管理的方法1.建立积极的家庭氛围建立积极的家庭氛围是一种有效的压力管理方法。
家庭成员之间的支持与理解可以缓解压力,使得家庭成员能够更好地应对挑战。
通过积极的交流和倾听,家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彼此的需求,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从而减轻压力带来的负面情绪。
2.合理规划家务分工家庭中的家务事常常是一种无形的负担,过重的家务工作会增加压力。
因此,合理规划家务分工是一种有效的压力管理方式。
家人之间应相互协作,根据各自的能力和时间,合理分配家务事项。
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减轻个人的负担,还能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互相支持和理解。
3.共同参与家庭决策在家庭中,共同参与决策是一种有效的压力管理方法。
家人之间应该合理分工,共同参与家庭的重大决策,例如孩子的教育方式、家庭的投资计划等等。
通过共同决策,可以减少因个人责任带来的压力,同时也能增强家人之间的凝聚力和团结力。
4.寻求外界支持适当地寻求外界支持也是一种有效的压力管理方法。
家庭成员可以通过参加社区活动、咨询专家等方式,获得来自外界的支持和鼓励。
这样一来,不仅可以缓解个人的压力,还可以从他人的经验中获得启发,提升自己的应对能力。
家庭压力管理与心理调适的学习体会

家庭压力管理与心理调适的学习体会引言在现代社会,家庭压力成为了很多人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无论是工作的压力、子女的教育压力,还是夫妻关系的压力,这些因素都可能给家庭带来不稳定和不和谐的因素。
为了更好地保持家庭的平衡和健康,我认真研究了家庭压力管理和心理调适的方法,下面是我对此的研究体会。
家庭压力管理的重要性家庭是人们最重要的社会关系之一,是个人成长和发展的基础。
然而,当家庭中出现压力时,很容易对家庭成员的身心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因此,家庭压力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家庭压力管理的核心是要保持家庭的稳定和和谐。
首先,家庭成员应该相互理解和支持,满足彼此的需求。
其次,通过积极的沟通,解决家庭中的问题和矛盾。
最后,每个家庭成员要有良好的心理调节能力,以应对外界的压力和挑战。
心理调适的重要性心理调适是指个体适应环境变化和压力的过程。
在家庭中,个体面临不同的压力和挑战,如工作、经济、教育和夫妻关系等。
如果个体没有有效地进行心理调适,很容易导致身心健康问题,甚至对家庭稳定产生负面影响。
心理调适的关键在于个体要有积极的心态和态度。
首先,个体应该认识到自身的问题和困难,并采取积极的措施来解决。
其次,个体要学会放松和释放压力,可以通过运动、音乐、读书等方式来调节自己的情绪。
最后,个体要与他人保持良好的社交关系,寻求支持和帮助。
我的研究体会在研究家庭压力管理和心理调适的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了它们的重要性。
首先,我意识到家庭压力是不可避免的,但如何管理和化解这些压力是我们可以掌握的。
我学会了与家人进行良好的沟通,理解和支持彼此,这能够减轻很多家庭压力。
其次,我了解到心理调适是个体在家庭中保持健康和平衡的重要手段。
我学会了倾听自己的内心声音,找到适合自己的放松和调节方式,如定期锻炼身体、阅读心灵鸡汤等。
同时,我也明白了寻求他人的支持和帮助是很重要的,无论是和家人交流,还是和朋友分享心情。
最后,我认识到家庭压力管理和心理调适是一个持久的过程,需要我们不断地研究和实践。
家庭压力理论ppt课件

希尔的 ABC-X 家庭压力模型
波士(Boss)的内在与外在脉动解释 ABC-X模式
从社会脉动的观点阐释希尔的ABC-X模式 家庭不是孤立的系统,他在处理压力时的两 个脉动为内在脉动与外在脉动。
麦卡宾和帕特森的 双重ABC-X模式
1.累积性压力事件—aA因素 2.现存及新开发的资源—bB因素 3.对上次事件危机、累积性压力事件、现存及新 开发的资源的界定 (X+aA+bB)—cC因素 4.调适(adaptation)—xX因素
家庭压力理论
希尔(Hill)的ABC-X模式 波士(Boss)的内在与外在脉动解释ABC-X模式 麦卡宾(McCubbin)和帕特森(Patterson)的 双重ABC-X模式
希尔(Hill)——家庭压力理论之父 研究领域 ABC-X模型
希尔的ABC-X模式
压力的基本方程式ABC—X
A=压力源事件 B=家庭的资源 C=事件的认知 X=结果:导致压力的程度(高=紧张;低=管理) 或是危机。
家庭社会工作
第二节 家庭理论架构(Ⅱ)
一、社会冲突理论 二、 家庭压力理论 三、社会支持理论
主要内容
认识压力 压力的界定 压力的反应(生理的反应、情绪反应、行为 反应) 家庭压力理论 不同家庭对压力的回应
讨论:认识压力
1、你或家庭曾经遇到的最大的压力是什 么? 2、你是如何处理你所面对的压力的?
2、非功能性的家庭对压力的回应
(6)使用非开放式或没有效率的沟通方式 (7)低度以及不良的家庭凝聚关系使用 (8)固执的家庭角色 (9)无效率的资源使用 (10)使用暴力;经常使用其他物质(酒、药 物、镇静剂)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家庭压力管理制度

家庭压力管理制度家庭是人们生活的基本单元,是社会的细胞,是人们疲惫了一天后的港湾。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家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例如工作压力、子女教育压力、经济压力等等。
如何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中建立一个健康和谐的家庭压力管理制度,成为了家庭成员们共同需要思考和努力的问题。
一、家庭压力的来源在家庭中,压力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工作压力: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面临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
加班过度、工作任务重、竞争激烈等问题会给家庭成员带来压力。
2. 子女教育压力: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对子女的教育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孩子们的学业压力和考试压力增加。
3. 经济压力:生活成本不断上涨,家庭的经济负担也越来越重,家庭成员为了维持生计而背负了沉重的经济压力。
4. 心理压力: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亲戚朋友之间的交际、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压力也会带来心理上的困扰。
二、家庭压力管理的意义科学合理地管理家庭压力,对于家庭成员的身心健康和家庭的和谐稳定有着重要的意义。
1. 促进家庭成员身心健康:合理的压力管理可以帮助家庭成员排解负面情绪、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促进身心健康。
2. 促进家庭和谐稳定:家庭压力的合理管理可以减少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促进家庭的和谐稳定。
3. 促进家庭成员个人发展:科学管理家庭压力可以帮助家庭成员更好地理解自己、认识自己、提升自我调节的能力,促进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三、家庭压力管理制度的建立建立家庭压力管理制度,对于每一个家庭成员都至关重要。
下面就谈一谈建立家庭压力管理制度的一些建议。
1. 共同分担家务:在家庭中,如果只有一个人承担过多的家务,很容易造成压力的积聚。
所以,家庭成员应该形成共同分担家务的习惯,这不仅有利于分担压力,也有利于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团结和友爱。
2. 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如熬夜、过度消费、不规律的饮食等)容易给家庭成员带来身体和心理上的压力。
家庭教育中的压力管理技巧

规律运动
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如散步、跑步、瑜伽等,以释放压力和增强身体素质。
艺术创作
参与绘画、音乐、舞蹈等艺术活动,表达情感并培养审美情趣。
放松训练
尝试渐进性肌肉松弛、冥想等放松训练,以缓解身心紧张。
积极思考
培养乐观思维,关注问题解决方案而非纠结于困难本身。
目标设定
设定可实现的目标,并制定计划逐步完成,以提升自我效能感和掌控感。
感恩心态
学会珍惜现有资源和支持,感激他人的帮助和付出,增强心理满足感。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03
鼓励孩子自主管理时间
教孩子学会自主管理时间,合理安排学习和娱乐活动,避免拖延症的发生。
01
合理安排任务量
避免给孩子安排过多的任务,以免造成过度压力和焦虑。
02
设定合理的目标
设定符合孩子实际能力和兴趣的目标,避免过高或过低的期望。
04
CHAPTER
培养孩子自主性与责任感
让孩子明确自己的责任范围,如收拾玩具、整理房间等,培养其责任感。
学校资源
鼓励家庭成员参加志愿者活动,这不仅可以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自信心,还可以提供社交和支持网络。
志愿者活动
06
CHAPTER
自我调整与减压方法
认知重构
学习控制情绪,通过深呼吸、冥想等方法缓解焦虑和压力。
情绪调节
寻求支持
与家人、朋友或专业人士交流,分享感受和困惑,获取情感支持和建议。
调整对压力的看法,将其视为挑战和成长的机会,而非负面因素。
03
CHAPTER
时间规划与任务分配
为每项活动或任务设定明确的时间段,包括学习、休息、娱乐等。
设定明确的时间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家庭生態系統理論探討家庭壓力管理謝美香嘉大家庭教育所壹、前言家庭看似一個簡單的單位,乍看之下它的組織成員只有父母與孩子,但這個看似簡潔的團體卻有著複雜的人際網絡,它不斷的與週遭環境互動,形成網網相連的「生態系統」(Ecological System );再加上資訊的快速發達,現今工商業社會中人人腳步迅速,深怕趕不上別人,今日的家庭形態及傳統家庭觀念也和以往大大不同,所以產生了各種大大小小的壓力,而家庭壓力影響的層面更大,本篇文章希望藉由「家庭生態系統理論」的探討,一方面是希望尋求良好的家庭壓力管理,另一方面則是希望可增進家庭生活品質。
貳、家庭生態系統理論的探討目前解釋個體與環境互動最完整的學說就是由Bronfenbrenner在1970年代所提出的「家庭生態系統理論」(Ecological System Theory),Bronfenbrenner 認為家庭生態系統包括小系統(microsystem)、中系統(mesosystem)、外系統(esosystem)和大系統(macrosystem)等四個系統,家庭是「小系統」的一種,「中間系統」為兩個小系統的連結,「外系統」為外在的環境脈胳,「大系統」是由外系統、中間系統、小系統受彼此直接或間接的互動影響;若因系統間的不適應於是產生改變則為壓力與危機的開始。
以下筆者將舉出一個實例及圖一來說明各系統的意義及各系統彼此之間環環相扣所造成的影響。
筆者曾經輔導過一位極度重症的在家教育學生,令筆者感動的是這位孩子的母親,她的女兒在七個月大時即罹患病症---「雷特氏 症」,無法言語、無法自行進食,她的丈夫背離了她,她獨自扶養著自己的孩子,她帶著孩子回到娘家,幸好有娘家家人的支持與鼓勵,在孩子六歲以後,她投入了 就業系統,與人合夥開了一家服飾店,最近她接觸到慈濟,其實她投入慈濟的時間並不多,因為她除了白天必須看店外,晚上還必須照顧重症的女兒,但或許是宗教 的心靈支持,她覺得能為慈濟召集善款是她所能做的貢獻的,所以目前她的生活有了重心,她也接納了自己的人生,在筆者輔導的這兩年中,筆者覺得這位媽媽及她 的原生家庭是健全與懂得家庭壓力管理的。
從以上這個例子我們看到了「小系統」--小系統是指與個體直接互動的人事物。
例如:這位單親媽媽與她小女兒的互動,女兒的生活起居、病痛折磨接牽引著這位單親母親的日常生活安排。
「中間系統」--中間系統是指與個體所直接參與的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小系統。
藉由「家庭」與「醫院」的互動交流,在孩子尚未達到就學年齡前,這位小朋友所接觸到環境只有外婆家和醫院的醫護人員,當每個月的例行檢查、和醫護人員給予孩子及母親的回饋訊息著實牽引著這家人的情緒反應,若孩子的檢查報告是穩定的、醫護人員給予信心支持,這個家庭氣氛就會較安定;若是孩子病情不穩定,這幾人就要奔波勞累了。
「外系統」--外系統是指會影響與個體直接接觸的小系統,但個體未直接參與的系統。
例如:家中有位多重極重度的小孩,別人可能會投以異樣的眼光,雖然現在已經是科學昌明的時代,但不可諱言的台灣人雖然擁有高度的憐憫心,但在這一層美麗的糖衣下,大家還是會指指點點,可能說是前世今生的輪迴報應,也有可能說是歷代祖先的所累積的業報,以前這位媽媽曾經因為孩子的不健全,她很想知道自己為什麼會撫養這樣的孩子,她求神問卜、算命。
在想要知道真相的過程中不如別人的一句真心話,有一天她在菜園裡工作,她的一位鄰居路過,對她說了一句:「阿珠,我覺得你是老天爺派下來的菩薩,老天爺知道你充滿了愛,所以把這一位折翼的天使托給妳照顧。
」別人的一句關懷鼓勵,給這位母親極強的增強作用,雖然這位鄰居並沒有和這一位孩子直接接觸,但因為母親聽到增強的言詞後,會以更健康的心態扶養這位小孩,漸而使家庭的運作更順暢;所以「外系統」會無形的影響到父母,間接影響到孩子。
最後一個是「大系統」---大系統指的是社會、文化、價值觀等較高層次的大系統,它影響著各系統。
例如若是我們政府的福利政策能給予這類家庭的支持、社會上的價值觀能理性一點,或許就更能減輕這種家庭生活負擔。
圖1. Bronfenbrenner(1979)的生態模型資料來源:引自Shaffer(2002).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p.60.參、家庭壓力管理一、家庭壓力的定義家庭壓力(family stress)被定義為家庭系統中的壓力(pressure)或是緊張(tension),它是指一個穩定的家庭受到干擾;它是正常的、不可避免的,因為人們(家庭也是)總是在發展即改變當中。
壓力的改變其本身沒有好壞,而是要看家庭作如何的反應(周月清,1994)。
家庭壓力是指一種緊張的狀態,當家庭資源負荷不了需求時就會產生壓力,持續的壓力非但破壞家庭和諧的氣氛,同時也擴大家庭成員彼此間的隔閡(王以仁,2001)。
二、家庭壓力理論(一)Hill的ABC-X模式Reuben Hill 在1958年提出了「ABC-X模式」,對於家庭壓力的科學調查提供一個實質的基礎,A、B、C、X分別代表不同的意義。
此理論架構集中焦點於ABC這三個變項。
A--令人生氣的事件或壓力源。
B--在事件發生時,家庭的資源或力量。
C--為家庭對事件所賦予的意義(個別地或是集體的)X--為壓力或危機A 因素---壓力源事件的本身:凡是能造成家庭系統不穩定,而且產生一種令人不愉快的事件或轉變就可稱之為「壓力」。
B 因素---家庭在抗拒壓力時所具有的資源:大多數家庭有兩類資源:「整合」與「適應」。
前者是指家庭成員彼此相互支援所凝聚的力量;後者則是家庭在解決問題時,尋求因應策略所具備的彈性。
C 因素--對於壓力事件的主觀認知:一個困難或壓力的出現未必能對家庭造成傷害,關鍵在於當事人給予其何種界定、何種認知。
所以,家庭本身對於問題的看法以及早期面臨的經驗就成為判定的標準之一。
X 因素--危機的出現:危機是否形成要看前三項因素互動的結果。
若成員對於問題認知到的嚴重性確實已影響到系統功能的運作,而且又缺乏充分的資源或助力可以協助其解決困境,此時事件本身必然就成為一個強大的壓力,足以對體系造成威脅。
圖2 Reuben Hill的ABC-X架構定義(引自周月清,1994,頁36)(二)McCubbin&Patterson的雙重ABC-X模式McCubbin和Patterson 將Hill的ABC-X理論加入時間序列觀念,之所以稱為「雙層」乃因它需同時考慮危機前及危機後的相關因素。
Hill的ABC-X模式將焦點集中於單一壓力源上,而雙重ABC-X家庭壓力模式則是注意壓力累積所產生的效應(Olson & DeFrain,2000)。
1.(aA)需求就是「累積的壓力」,家庭同時面臨一種以上的壓力事件,現今的壓力事件也有可能使先前未解決的壓力事件更加劇烈,導致家庭的失衡。
2.(bB)家庭的因應資源資源指已有的(現有的)或為了因應壓力而加強、擴張及尋覓的資源,例如家庭中主要處理家務者若生病住院時,家務處理則須由大家分工合作完成。
3.(cC)對上次事件危機、累積性壓力事件、現存及新開發的資源的界定(X+aA+bB)在這個階段家庭若能把壓力視為一種成長,而非一種困擾,則成功的因應機會將增大,反之,則增加家庭累積性的困擾。
4. (xX)家庭因應壓力的平衡這裡強調的是在家庭整體需求與家庭成員間取得均衡。
圖3 McCubbin和Patterson雙ABC-X模式三、家庭壓力管理在 有關家庭壓力理論中常常提及「因應」,本篇文章擬以「家庭壓力管理」代替「家庭壓力因應」,因為「因應」常被使用來呈現如何維持一個和諧現狀之家庭狀態 (例如:沒改變),而非主動的管理壓力並創造一個新的組織。
「因應」這個名詞的意義並不是允許變遷的可能性,它被視為將規則加以使用,意味著使事情面臨困 難或是採取一種禁慾性的態度來替代背叛或變遷(周月清,1994)。
若將壓力家庭視為結果變項時,「管理」(對抗危機)名詞,比起「因應」(對抗危機)名詞來得清楚,家庭管理壓力比因應壓力,可能有較清楚的目的。
例如為了 因應工作挫折的一天,有人會遷怒他人或戒酒消愁,這是一種消極的因應,我們希望採取一種積極的因應,意即「管理」,採用「認知」的觀點,看清事實的真相、 自己對資源應用及以健康的態度來看待壓力。
以下將提供幾點建議讓家庭在各系統中如何管理因各系統互相牽制所帶來的家庭壓力:(1)認識壓力與認識自己(2)決定自己能如何改變(3)維持情緒的平穩(4)採取有系統的方針解決問題(5)對周圍環境的改進(6)改進內在環境(7)樹立並維持一個有利的支持系統(8)集中心力在精神上的發展(9)改進健康狀況,自我照顧(藍采風,2001)。
肆、總結家 庭是一個複雜的生態系統,而且家庭的複雜性絕對不是把家庭成員的互動網路加起來的總合,它的總合是不可預測的,一加一永遠大於二,而不是一般科學計算的 「二」。
它融合了複雜的氣氛、價值觀、溝通和關係的組合,我們必須採用整體的看法來處理家庭問題與壓力,甚至是整個社會對家庭的影響,「牽一髮而動全身」 這個概念可以說明家庭各系統之間相互影響。
當家庭面臨壓力時,要成為壓力管理有效的家庭,必須善用支持系統,有豁達的認知,彈性的運用各種資源、尋求社會 支持。
參考書目王以仁主編(2001)。
婚姻與家庭生活的適應。
台北:心理。
周月清等譯(1994)。
家庭壓力管理。
台北:桂冠。
楊琪、楊琬譯(1995)。
婚姻與家庭。
台北:桂冠。
鄭維瑄、楊康臨、黃郁婷譯(2004)。
家庭壓力。
台北:五南。
簡郁雅(2004)。
家庭壓力、衝突因應策略與婚姻滿意度之探討。
嘉義: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藍采風(2000)。
壓力與適應。
台北:幼獅。
藍采風(2003)。
全方位壓力管理。
台北:幼獅。
Shaffer, D. R. (Ed.). (2002).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 6th.pp.59-63 . California:Wadswor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