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李镇西教《冬天》(课堂实录).

合集下载

高一语文教学反思

高一语文教学反思

高一语文教学反思高一语文教学反思范文15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课堂经验,那要怎么写好教学反思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一语文教学反思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高一语文教学反思范文1昨夜睡前偶尔翻开《庄子心解》,在161页处,赫然发现克里虚纳的一句话:“不要去顾虑结果,只要做任何在此时此地必须做的,然后把结果留给我,留给神。

不要问说将会发生什么,没有人知道,要去关心手段,而不要去想结果,不要成为结果导向的。

”这句话很是让我的心震颤了一下,也许一直以来,我的问题就是太关注结果了,喜怒哀乐为结果所控,一切努力便显得不那么自然了,说的更坦白点,其实就是内心深处尚有一个不大不小的自卑存在。

因着这自卑心,就愈加要向结果来求证,为了求证便两眼鳏鳏、目光呆呆,最终丢失了过程应有的乐趣与意义。

同样的事情大家都在做,但心态却迥乎不同,内蕴贫乏者捉襟见肘;鸢飞戾天者目无余子;虚怀若谷者海纳百川;游刃有余者气定神闲。

因心态之不同,所成之事业自然也判若天地。

最近读到李镇西老师《冬天》一文的课堂实录,堪可为证。

这堂课是李老师在20xx年应邀到郑州铁路二中讲学时,难却校长盛情而临时决定上的,由于事出无备,李老师只好从随身携带的手提电脑中选了篇朱自清先生的《冬天》来讲。

李老师说这是他个人非常喜欢的一篇散文,于是我从网上调出先看了看,内容确实是典型的朱先生风格——于质朴中蕴含细腻之深情。

当时我就想李老师这课一定上得有声有色,精彩纷呈。

待我细细地看来,却是大大的失望了。

这就是李老师的课吗?这就是传说中大师的水平吗?一开始上课,李老师不是马上吸引同学们,赶紧切入主题,而是悠悠然地和学生们聊天、拉家常,谈什么“怎样才算是读懂了一篇课文”,而且自己还长篇大论地说个人的看法——这不是新课程最反对的教师占据课堂的法子吗?当李老师大谈当年他看电影《我的兄弟姐妹》是如何流泪时,我实在忍不住了。

李镇西《冬天》课堂实录

李镇西《冬天》课堂实录

李镇西《冬天》课堂实录引言李镇西是中国当代作家之一,他的作品以深刻的现实主义风格和独特的叙述手法著称。

其中,他的《冬天》一文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本文将通过对李镇西《冬天》课堂实录的分析,来解读这篇作品中所表达的主题和意义。

课堂实录以下是一堂关于李镇西《冬天》的讲课实录,讲课教师为李镇西研究专家,学生参与讨论。

教师:大家好,今天我们要讨论李镇西的《冬天》一文。

首先,请大家回顾一下这篇文章的内容和情节。

学生1: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个老人在严寒的冬天里生活的故事。

他住在一个破旧的屋子里,没有家人陪伴,生活非常艰难。

教师:很好,你描述得很详细。

接下来,我想问问大家,你们觉得这个老人的生活状态给你们的印象是什么样的?学生2:我觉得这个老人的生活非常孤独和无奈。

他没有家人陪伴,每天都过着单调而贫困的生活。

教师:非常有见地。

这个老人的生活状态确实给人一种孤寂和无助的感觉。

而且,他生活的环境也非常恶劣,没有暖气和真正的家。

这种环境给读者带来了怎样的情感体验呢?学生3:我觉得这个环境让人感到很冷和绝望。

当我读到老人瑟瑟发抖的情景时,我感到很心疼。

学生4:我觉得这个环境让人感到无力和怜悯。

我们生活的条件这么好,却有人过着这样艰难的生活,让人觉得很无奈。

教师:你们说得非常对。

通过描写这个老人的生活环境,李镇西让读者深刻地感受到了贫困和孤苦的现实,引发了对社会不公的思考。

除了环境描写,这篇文章还有哪些细节给你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呢?学生5:我觉得老人每天都去捡垃圾,然后卖掉换取生活费的情节很让人心酸。

他为了生活而奔波,却依然过得很苦。

学生6:我觉得文章中的一个小细节也很有意义。

就是老人在桥边看到了一对年轻夫妇手牵手走过,虽然只有那么一瞬间,但给人一种温暖和希望的感觉。

教师:你们指出了两个非常重要的细节,一方面,老人捡垃圾的情节暗示了社会的不公和贫困人口的现实生活,另一方面,年轻夫妇的情节则给了读者一线希望。

这些细节之间的对比使整个故事更加丰满和有力。

名师课堂实录

名师课堂实录

名师课堂实录支玉恒:全国知名小学语文教学专家。

3 《丰碑》教学实录 6古井 31柯里亚的木匣 46飞夺泸定桥 58画杨桃 95《桂林山水》课堂实录 121《西门豹》第二课时 136《太阳》课堂实录 140夜莺的歌声 172《月光曲》课堂实录 188《再见了,亲人》课堂实录 214《鼎湖山听泉》课堂实录 227《第一场雪》课堂实录 234《天游峰的扫路人》课堂实录 277《学弈》课堂实录 283《宇宙生命之謎》课堂实录 294《跳水》课堂实录 299于永正 324《一个___的早晨》作文指导课 324于永正《小稻秧脱险记》教学实录及评点 327 《翠鸟》课堂实录 336于永正《新型玻璃》教学实录——评析:张庆 347 《第一次抱母亲》教学实录 355《圆明园的毁灭》课堂实录及评析 362《水上飞机》课堂实录 371《二泉映月》课堂实录 391《林冲棒打洪教头》课堂实录 403《送别组诗》课堂教学实录 419《天游峰的扫路人》课堂实录 430《只拣儿童多处行》课堂实录 438《落花生》教学实录 449窦桂梅 461《落叶》课堂实录 461《难忘的一天》教学实录 468《朋友》课堂实录 475《葡萄沟》教案设计 486窦桂梅《秋天的怀念》教学实录 490窦桂梅《晏子使楚》教学实录 509窦桂梅《晏子使楚》实录及评议 529《晏子使楚》的教学论价值 549窦桂梅《圆明园》课堂实录 562窦桂梅《圆明园的毁灭》教学实录二 581作文示范课《捶捶乐》课堂教学实录及评析 591 《推敲》课堂实录 605靳家彦《两小儿辩日》教学实录 630靳家彦《陶罐和铁罐》课堂实录 639靳家彦《陶罐和铁罐》课堂实录二 645靳家彦《跳水》教学实录 650靳家彦《珍贵的教科书》教学实录 672靳家彦《珍珠鸟》课堂实录 677李镇西《冬天》课堂实录 685王崧舟《草船借箭》 699王崧舟《长相思》课堂教学实录 705王崧舟《二泉映月》课堂教学实录 716王崧舟《万里长城》课堂实录 728王崧舟《威尼斯的小艇》之课堂记录 742王崧舟《小珊迪》教学实录 751王崧舟《一夜的工作》课堂实录 756王崧舟《圆明园的毁灭》课堂实录 764王崧舟《只有一个地球》教学实录 776薜法根《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课堂实录 784 薛法根《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课堂实录 792 薛法根《卧薪尝胆》课堂实录 800薛法根《雪儿》课堂实录 809徐善俊《黄鹤楼送别》课堂实录 816陈建先《钱学森》课堂实录 822——陈建先老师《钱学森》教学赏析 833陈建先《特殊的葬礼》课堂实录 841陈建先《郑成功》教学实录 849有效对话深层体悟 865孙建锋《只拣儿童多处行》教学实录 867孙建锋《最大的麦穗》课堂实录 875薛瑞萍《景阳冈》课堂实录 879后记 899支玉恒:全国知名小学语文教学专家。

李镇西《冬天》课堂实录

李镇西《冬天》课堂实录

李镇西《冬天》课堂实录上课铃声响起,学生们迅速回到座位上,安静地等待着老师的到来。

李镇西老师面带微笑,步伐从容地走进教室。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的文章,朱自清先生的《冬天》。

”李老师转身在黑板上写下了课题。

“在开始学习之前,我想先问问大家,在你们的印象中,冬天是什么样的?”李老师的问题一抛出,教室里顿时热闹起来。

“冬天很冷,要穿很多衣服。

”一个同学率先发言。

“冬天会下雪,很漂亮。

”另一个同学紧接着说道。

李老师微笑着点头:“大家说得都很好,那让我们看看朱自清先生笔下的冬天又是怎样的呢?请大家翻开课本,先自己默读一遍课文。

”同学们认真地默读着课文,李老师则在教室里来回踱步,观察着大家的阅读情况。

“好了,大家都读完了吧?那谁来说说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李老师问道。

一位同学举手回答:“文章写了作者回忆中的三个冬天的场景。

”“不错,那具体是哪三个场景呢?”李老师继续追问。

同学们纷纷举手,李老师点了一位同学回答。

“第一个场景是作者小时候和家人一起在冬天里吃白煮豆腐;第二个场景是作者和朋友在冬夜泛舟西湖;第三个场景是作者在台州和妻儿一起度过的一个冬天。

”“回答得很准确。

那我们先来看看第一个场景,作者是怎么描写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白煮豆腐的?”李老师引导着同学们回到课文中。

“‘洋炉子’太高了,父亲得常常站起来,微微地仰着脸,觑着眼睛,从氤氲的热气里伸进筷子,夹起豆腐,一一地放在我们的酱油碟里。

”一位同学朗读着文中的句子。

“从这段描写中,你能感受到什么?”李老师问。

“能感受到父亲对家人的关爱。

”“还有呢?”李老师鼓励大家继续思考。

“能感受到一家人在一起的温馨。

”又一位同学说道。

李老师点头表示赞同:“对,就是这种温馨的氛围。

那再看看作者是怎么描写豆腐的?”“‘这是晚上,屋子老了,虽点着“洋灯”,也还是阴暗。

围着桌子坐的是父亲跟我们哥儿三个。

“洋炉子”太高了,父亲得常常站起来,微微地仰着脸,觑着眼睛,从氤氲的热气里伸进筷子,夹起豆腐,一一地放在我们的酱油碟里。

语文:李镇西课堂实录教学设计

语文:李镇西课堂实录教学设计

新修订小学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李镇西课堂实录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Li Zhenxi Classroom Record教师:风老师风顺第二小学编订:FoonShion教育李镇西课堂实录我教《冬天》(课堂实录)2003年4月15日,我应邀到郑州铁路二中讲学,作完报告,校长突然给我提出一个请求,希望我能够为他们学校的老师上一堂语文课。

这可把我难住了,因为我毫无准备,连教材都没有带。

但校长的热情真让我不忍拒绝。

于是,我对校长说:“这样吧,我从我的笔记本电脑中选一篇课本外的文章来上,好吗?”打开电脑,我选中了朱自清的《冬天》。

这是我非常喜爱的一篇散文,多次给我的学生朗读。

于是,我决定第二天就讲《冬天》。

虽然没有这篇文章备课资料,也没有其他任何教学参考资料,但我想,只要我把学生调动起来,真正形成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对话,我的课就算成功了。

下面,就是我根据教学录像整理的课堂教学实录。

“同学们,你们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朱自清的一篇散文――”我一边说一边在黑板上写下两个大字:“冬天”。

因为是借班上课,面对第一次接触的学生,我必须先给他们讲讲我的教学思路,于是我说:“我们怎样来学这篇文章呢?这是一篇自读课文,我打算和同学们一起来研究探讨这篇文章。

同学们第一次接触我,对我也不太了解,我对你们也不太了解,不过不要紧的,尽管是公开课,但咱们也不要刻意追求什么‘高潮’什么‘热闹’,我追求的关键,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心,是不是走进了课文?我经常在想,怎样才算是读懂了一篇课文呢?我不知道同学们想过这个问题没有。

”我稍微停顿了一下,看到学生们都目不转睛地望着我,我知道他们已经开始和我一起思考了。

于是,我接着说:“我先把我的观点讲一讲。

对一篇课文,怎样才算读进去了呢?我认为,第一,读出自己;第二,读出问题。

所谓‘读出自己’,就是从课文当中,读出自己所熟悉的生活或场景,读出和自己思想感情相通的某一个情节或人物形象,甚至读出触动自己心灵的一个时代或一段历史……举个例子,比如有人读《红楼梦》会流泪,几百年前的《红楼梦》和现在的读着有什么关系呢?这是因为读着从中读出了某些和自己感情相通的东西,所以要流泪。

《冬天》教案5篇

《冬天》教案5篇

《冬天》教案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心得体会、报告大全、合同协议、规章制度、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insights, report summarie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冬天》教案5篇教案的编写可以帮助教师减少因时间不足而匆忙讲解的情况,大家都知道,教案需要包含教学内容的详细解释和示范,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分享的《冬天》教案5篇,感谢您的参阅。

倾听思维花开的声音--李镇西《冬天》教学赏析

倾听思维花开的声音--李镇西《冬天》教学赏析

感 情 。 同样 . 李老 师 的 朗读 , 体 现 也 了李老 师 的 理解 和 感 情 请 同学 们 在 听 的 时候 拿起 笔 .把 课 文 中最 能 打动 你 心灵 的语 句 勾画一 下 ( 师 教
门的 时候 ,爸 爸 妈妈 总是 微 笑 着 看 着我 师 : 常好 , 位 同 学不 只 是 一 非 这 个 善 于 阅读 的人 .还是 一 个 非 常善
生 : 最 喜 欢 “ 是 晚上 , 子 我 这 屋
雷的 掌声响 起 …… ) 师: 同学们 读 出 了什 么 问题 吗 ? 可 以提 出质 疑 。
生 :我渐渐地快要 睡着 了。” “ 我觉 得“ 渐渐” . 叠在一起不太通顺 。 和. . 陕”
师: 其他 同学 同意他 的观点 吗?
了和家人吃饭的时候,爸爸总是把 最好的菜往我碗里夹…… ( 这位学
生 流 泪 了 ) 有 “ 下 厨 房 的 窗 子 开 还 楼 着 , 排 地 挨 着 她 们 母 子 三 个 ; 张 并 三
是通过许多细节来表现的, 表明大
家 已经 走 进 文 章 。但 关 注 细 节 不 仅 仅 是 读 写 文 章 ,作 文 与 锫

……
生 : 发现 文章通篇 并没有 写到 我 冬 天 , 像 文不对 题 。这是 为什 么 ? 好 师: 这个 问题非 常具有探 究价值 ,
那我 们 就 来研 究这 个 问题 吧 !请 大 家发 表 自己的看 法。
生 可 能 因为 紧 张 说 不 下 去 了
好, 就像 《 南的冬 天》 济 一样 。 生 : 了。这篇 文章所 写的 生活 写
中 的 几 件 平 淡 的 小 事 就 是 发 生 在 寒 冷 的 冬 天 . 使 作 者 特 别 温 暖 这 种 却

冬天教案精选5篇

冬天教案精选5篇

冬天教案精选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工作方案、述职报告、思想汇报、演讲稿、条据书信、合同协议、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job reports, thought reports, speeches, evidence letters, contract agree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冬天教案精选5篇教案是教师教学的重要工具之一、教案在写作中教师需要与同事进行交流和讨论,分享教学经验和教学资源,促进共同成长,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分享的冬天教案精选5篇,感谢您的参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新课程标准教材语文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学校:年级:任课教师:语文教案 / 语文教学宝典 / 教学实录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李镇西教《冬天》(课堂实录).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语文的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交流能力,学习语文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和工作,为了满足人类发展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语文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我教《冬天》(课堂实录)李镇西2003年4月15日,我应邀到郑州铁路二中讲学,作完报告,校长突然给我提出一个请求,希望我能够为他们学校的老师上一堂语文课。

这可把我难住了,因为我毫无准备,连教材都没有带。

但校长的热情真让我不忍拒绝。

于是,我对校长说:“这样吧,我从我的笔记本电脑中选一篇课本外的文章来上,好吗?”打开电脑,我选中了朱自清的《冬天》。

这是我非常喜爱的一篇散文,多次给我的学生朗读。

于是,我决定第二天就讲《冬天》。

虽然没有这篇文章备课资料,也没有其他任何教学参考资料,但我想,只要我把学生调动起来,真正形成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对话,我的课就算成功了。

下面,就是我根据教学录像整理的课堂教学实录。

“同学们,你们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朱自清的一篇散文――”我一边说一边在黑板上写下两个大字:“冬天”。

因为是借班上课,面对第一次接触的学生,我必须先给他们讲讲我的教学思路,于是我说:“我们怎样来学这篇文章呢?这是一篇自读课文,我打算和同学们一起来研究探讨这篇文章。

同学们第一次接触我,对我也不太了解,我对你们也不太了解,不过不要紧的,尽管是公开课,但咱们也不要刻意追求什么‘高潮’什么‘热闹’,我追求的关键,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心,是不是走进了课文?我经常在想,怎样才算是读懂了一篇课文呢?我不知道同学们想过这个问题没有。

”我稍微停顿了一下,看到学生们都目不转睛地望着我,我知道他们已经开始和我一起思考了。

于是,我接着说:“我先把我的观点讲一讲。

对一篇课文,怎样才算读进去了呢?我认为,第一,读出自己;第二,读出问题。

所谓‘读出自己’,就是从课文当中,读出自己所熟悉的生活或场景,读出和自己思想感情相通的某一个情节或人物形象,甚至读出触动自己心灵的一个时代或一段历史……举个例子,比如有人读《红楼梦》会流泪,几百年前的《红楼梦》和现在的读着有什么关系呢?这是因为读着从中读出了某些和自己感情相通的东西,所以要流泪。

这叫‘读出了自己’。

又如,李老师看过一部电影,叫做《我的兄弟姐妹》,大家看过没有?”学生们纷纷答道:“看过!”“大家看的时候流泪没有?流泪的同学请举手。

”我一边问一边注意清点举手的学生,“嗯,流泪的同学很少。

但是,李老师看的时候流泪了!为什么?因为影片所反映的那段生活,就是李老师的童年时代!你们看的时候,只是把它当电影看,而我却看得流泪,因为我读出了自己――这就是所谓‘共鸣’!同学们,‘读出自己’就是欣赏。

”我看到已经有不少学生情不自禁地会意点头,便接着说:“除了‘读出自己’,我们还要‘读出问题’。

什么叫‘读出问题’呢?这就是研究。

对于没有读进去的人,是提不出任何问题的。

假如现在拿一本关于基因的书给我看,或者拿一些最新考古方面的书给我看,一个问题都提不出来,这并不说明我读懂了,我提不出任何问题,恰恰证明我根本看不懂!但是,如果拿一本我教过很多遍的语文书给我,我可以提出很多问题,而且问题是越来越多,为啥?因为我读懂了。

所以,问题越多,恰恰证明你读懂了。

因为你在已经在以研究的眼光去读课文。

‘读出问题’,还包括质疑。

面对课文,面对作者,当然也包括面对老师,没有什么是不可以质疑的!同学们对某一段话不理解,或者对某一句话甚至某一个词不理解,都可以提出来研究。

我刚才说了,‘读出问题’,就是‘研究’。

那么今天,我们就以这样的态度――读出自己,读出问题,来学习《冬天》。

”然后,我问大家:“这篇文章,同学们以前读过没有?”学生们回答:“没有。

”“没有读过?哦。

李老师却特别喜欢这篇文章。

这样,对于这篇文章,我先不忙读,而由你们先读一遍。

不要齐读,而是自己按自己的理解去读,同学们也许会读出些味道的。

好,现在大家开始读吧!”学生们开始朗读。

我来回巡视,不时提醒没有大声朗读的学生读起来。

我看到一位同学一边读一边勾画,便走到他身旁表扬他:“这位同学们做得非常好!他一边读一边勾。

大家要向他学习!”五分钟过去了,学生们朗读的声音渐渐小了,显然,绝大多数学生都已经朗读完毕。

于是我说:“好,刚才同学们读了一遍。

下面,李老师也给大家读一遍,请大家认真听。

注意,朗读本身就是一种理解。

刚才我听有同学读,我就感到他没有读进去,他只是在发音。

其实,当你在读的时候,就已经表达出了自己的理解――抑扬顿挫,哪些地方舒缓,哪些地方急促,都体现了你对课文的理解并加进了你的感情。

同样,下面李老师的朗读,也体现了李老师的理解并加进了我的感情。

请同学们在听的时候,拿起笔,把课文中最能打动你心灵的语句勾画一下。

”“说起冬天,忽然想到豆腐……”我开始朗读。

这篇文章虽然不是语文教材中的文章,但我已经给我历届学生读过多次,每读一次,都有新的感受。

今天,当我再次朗读的时候,朱自清文中那朴素而温馨的情感气息扑面而来,也洋溢在教室里,感染着每一位第一次读到这篇文章的学生。

“无论怎么冷,大风大雪,想到这些,我心上总是温暖的。

”读完这最后一句,我久久没有说话,学生们也没有任何声息,大家仿佛都忘记了自己的存在,而沉浸在了朱自清所营造的爱的氛围里……我终于打破了沉寂:“今天李老师之所以选这篇文章给大家讲,当然是因为我很喜欢这篇文章,我每读一遍都有新的感受。

现在我想听听同学们的感受。

“我稍微停顿了一下又说,“好,我们现在就按照刚才我说的‘读出自己’‘读出问题’的顺序来交流一下各自的体会。

先看‘读出自己’。

邻近的同学可以交流一下,哪些语句最能打动你的心扉,哪些语言最能扣动你的心弦?”学生们开始交头接耳地互相交流,教室里呈现出活跃的气氛……“好,我们现在请几位同学起来给大家谈谈自己最欣赏的语句。

好吗?”我对全体学生说道。

当一位女学生举起手时,我对她说:“好,先请这位女同学说说。

”她站了起来:“我最喜欢的是这一句:‘这是晚上,屋子老了,虽点着“洋灯”,也还是阴暗。

’我读到这一句,想像朱自清和他父亲一起吃豆腐,屋子虽然很暗,但亲情却很浓。

我想起了我父亲给我讲过的他小时候吃豆腐的故事。

那种亲情很能引起我的联想和共鸣。

”“好,请坐。

”当她坐下后,我对全班学生说道,“她说她父亲给她讲过类似的生活,让她产生了共鸣。

我不禁感慨,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使人与人之间心灵的距离迅速地拉大。

在现代家庭,到了晚上,一家人都各做各的事情。

像你们,可能是做作业,爸爸妈妈呢可能是看电视。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多么怀念那种吃豆腐的生活呀!所以,朱自清这篇文章就勾起了我对一种久违了的温馨人情味的回忆。

好,哪位同学再说说?”一位女同学站起来说:“我对这几句特别感动:‘外边虽老是冬天,家里却老是春天。

’我感到这句话特别温馨!”“呵呵,我真是感慨万千,真想和你握握手呀!”我情不自禁地说道。

学生们和全场听课的老师们都大笑了起来。

“为什么呢?因为我也特别喜欢这一句!好,咱们握过手吧!”我走向前去,和这位同学紧紧握手:“这叫共享!”全场鼓掌。

这位女同学继续分析道:“虽然是在冬天,他们住的地方人也少,冷清,但一家人却,却……”可能因为紧张,这位女同学竟然说不下去了。

“好,请坐下,你不用说了。

”我充满理解的对她说,“有时,感动是难以言说的!”可是她居然并没有坐下,而是补充道:“还有一句,我也很感动:‘这是晚上,屋子老了,虽点着“洋灯”,也还是阴暗。

’屋子虽然简朴,但很温暖!”我鼓励她说:“很好很好!这位同学非常会鉴赏!”另一位学生发言说:“我最喜欢第一段的最后一句:‘我们都喜欢这种白水豆腐;一上桌就眼巴巴望着那锅,等着那热气,等着热气里从父亲筷子上掉下来的豆腐。

’我读出了一位慈爱的父亲,他是多么慈祥地为孩子夹豆腐。

还有孩子饿了的时候那急切的心情,眼巴巴的望着那锅。

这一细节特别形象,特别……”“特别传神!是吧?”我补充道,“聊聊数语,却把孩子那眼巴巴的神态写得非常形象。

”她使劲地点头:“对对。

还有第二段的最后一句,‘P君听说转变了好几次,前年是在一个特税局里收特税了,以后便没有消息。

’就这么淡淡的一句,写出了思念朋友的惆怅,多年前的好朋友没有了消息。

冬天总是令人想起往事,令人惆怅。

”“很好!请坐。

后面那位举手的同学请说!”我又抽了一位学生。

“我觉得第一段很好,这一段与我过去看过的一部电影很像。

这部电影叫《我最中意的雪天》,是荷兰故事片。

写了一个家庭非常温馨的情景。

我的家庭也很温馨,所以我对这一段感触颇深。

”“好呀!那你也可以写一篇以你家温馨生活为内容的《冬天》!”我说,“这位同学由这篇散文联想到了自己看过的电影,进而又联想到自己的家庭。

这也是一种‘读出自己’!”我看到一位女生把手举得高高的,表情非常急切,便请她发表意见。

她先读了文中的一段文子:“父亲得常常站起来,微微地仰着脸,觑着眼睛,从氤氲的热气里伸进筷子,夹起豆腐,一一地放在我们的酱油碟里。

”她停了一下说,“读到这一句,我特别感动,引起了我的共鸣。

因为这让我想起了,我和家人在吃饭的时候……”她突然说不下去了,眼泪已经流了下来,但她稍微顿了一下,还是带着哭腔继续说:“爸爸,爸爸,总是把,把……最好的菜往我碗里夹……”她又说不下去了,只是抽泣,看着她那流泪的脸庞,全场的人都感动了,鼓掌响了起来!她平息了一下情绪,接着说:“还有‘我们都喜欢这种白水豆腐;一上桌就眼巴巴望着那锅,等着那热气,等着热气里从父亲筷子上掉下来的豆腐’这一句,也逼真地写出了孩子急切盼望的心理。

另外,还有一句我很感动。

就是第三段的那一句:‘似乎台州空空的,只有我们四人;天地空空的,也只有我们四人。

’还有‘楼下厨房的大方窗开着,并排地挨着她们母子三个;三张脸都带着天真微笑的向着我。

’读到这里,我想起了每当我放学回家打开门的时候,爸爸妈妈总是微笑着看着我。

”她的发言让我也很感动:“非常好!我觉得这位同学不只是一个善于阅读的人,她首先是一位非常孝顺的孩子,是一位非常善于感受爱的孩子!想一想,她由朱自清的文章想道自己爸爸给自己夹菜。

可是我们有的同学也许就不是这样想的,面对饭桌上爸爸妈妈给自己夹菜,他们不能理解父母,甚至可能会埋怨父母:‘烦不烦呀?’我经常给我的学生讲,什么叫孝心?每天按时回家,不要让爸爸妈妈在阳台上张望自己,就是最大的孝心!而这位同学就是一位非常有孝心的孩子!”我突然提高了声音:“让我们向她表示敬意!”如雷的掌声再次响起……我继续引导:“同学们看,上面几位同学就叫‘读进去了’!他们所说的,都不是我分析出来的,也不需要我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