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农业概论绪论及基础
第一章 有机农业概述

第一章 有机农业概述
(一)农业的发展历程
有机农业
生态农业
原始农业
•刀耕 •火种
现代农业 依据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 济规律,因地制宜地设计
组装、调整和管理农业生
•生物科学的发展, 产和农村经济的系统工程
杂交优势理论的应用,体系。发展粮食与多种经
传统农业 摆脱了对天然品种的 济作物生产,发展大田种
依赖。
我国有机农业发展探讨
-先果蔬 后粮食 -先山区 后平原 -重视有机养殖业 -发展有机渔业 -健全机制 培训技术人才 -获得国际认可
发展趋势 部分大类产品形成了整体影响
-奶粉产量占全国40%
糖类产量占全国10%
-饮料、茶叶产量占全国5%; 水果、蔬菜产量占2%
市场趋势 -消费者类型
-城市市场 -国际市场
1、有利于保障食品安全,提升食品质量与营养。 2、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节约不可再生资源。
3、有利于提高产品竞争力。
4、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
课程论文
结合自己的专业,谈谈当前人多地少的情 况下如何用科学技术发展生态有机农业? 题目自拟,3000字以上。要求广泛查阅资 料,有独到见解,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法。
以欧洲“生态农业”; (Ecological Agriculture)
美国土壤学家W.A. Alborecht提出
日本的“自然农业”; (Natural Agriculture)
日本冈田茂吉(Mokichi Okada)于20世纪30年代创立。
北美的“有机农业”; (Organic Agriculture)
1990年,美国会通过《联邦有机食品生产法案》 1997年3月《有机食品标准》第1稿 2000年3月第2稿 2001年12月20日第3稿
有机农业概论--绪论-1PPT课件

建议使用教材
1. 有机园艺. 杨洪强.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2. 有机农业生态工程. 席运官、钦佩编著.化 学工业出版社.2002.
3. 有机农业概论. 杜相革、王慧敏主编.中国 农业大学出版社.2000.
.
山东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杨洪强
课程内容简介
绪论
有机农业的含义、有机农业与食品安全(无公害、绿色生 产)、发展有机农业的意义、有机农业起源与发展
.
山东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杨洪强
瑞士
4、农产品的等级分类
(1)日本农林水产省将有机农产品分为三类:
一类为“有机农产品”。有机农产品不仅不能使用任何 化肥和农药,其土地也必须三年以上没有施过化肥和农药。
二类为“无农药栽培”。这种农产品从前一次收获后到 本次收获期间没有使用过任何农药。
三类为"低农药栽培"。低农药栽培的农药使用量必须低 于当地农药使用量的一半以下,日本各自治体也纷纷设立"推 进有机农业事业部",指导本地区的有机农业生产。
.
山东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杨洪强
(2)美国将农产品分为五个星级: ★ 一般农产品(Conventional)
美国联邦食品药品暨化妆品管理局(F.D.A)严格规范农 药农业化学试剂(化肥、除草剂、生长激素、杀虫剂)的使 用剂量。一般农产品耕作时,农业及农业化学试剂的使用剂 量合乎规定者,给予一星评价。
★★ 100%天然级(All Natural)
.
山东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杨洪强
认证项目
有机产品市场范
围
OCIA (IFOAM 认可项目)
国际认
证
NOP(美国国家有机标准)
美
国
JAS(日本国家有机标准)
农学概论第一章 绪论1课件

2015年: 世界人口为72.5亿,我国13.5亿,占18.6%,居第一位。世界 耕地面积14.02×108hm2 (210.30亿亩),我国耕地面积为 1.35×108hm2 (20.25亿亩),占9.63%,居第四位 (人均耕地面积第 126位)。
历经2000余年而不衰, 是世界水利工程史上的一个最辉煌的奇迹
(三)传统农具
耒耜(lei si)—木石犁—青铜犁—铁犁
神农执耜画像石
(山东嘉祥县武梁祠出土)
新石器时代的石制农具
新石器时代的木柄骨耜 (浙江余姚河姆渡出土)
商周时期的 青铜制农具
汉代 铁制农具
(四)育种技术
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五谷:黍、稷、菽(豆)、麦、稻或麻 六畜:马、牛、羊、鸡、犬、豕(猪)
第二节 农业的起源与发展
一、世界农业简史
1. 农业起源与发展
1.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Agriculture is thought to have emerged independently in different regions of the world.
农业生产:
厂房 原料 机器 产品 大自然 自然资源 生物 生物
利用生物的生命活动从农业自然资 源中转化出人类所需要的各种农畜产品, 包括吃、穿、用、住、烧的各种物质。
农业概论 C1

农业概论第1章绪论本章内容提要1.农业的基本概念与内涵2.农业生产的本质与基本特征3.农业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4.农业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作用5.农业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第一节农业的基本概念一、农业的含义及其演变“十字形大农业”由于光远在1982年首次提出。
“飞鸟型农业”李昌(1983)在总结黑龙江海伦县经验时提出的模式(1986年作了适当修改补充)。
无机农业Inorganic Agriculture通过大量输入高能耗工业产品(机械、化肥、农药、燃油、电力)来维持高产出的农业。
又称机械化集约农业(Mechanized Intensive Agriculture)或石油农业。
有机农业(Organic Agriculture)生物农业(Bio-agriculture)是一种完全或基本不用人工合成的化肥、农药、生长调节剂和饲料添加剂的农业生产体系。
它尽量依靠作物轮作、秸秆、厩肥、豆科作物、绿肥、外来有机废物、含矿物养分的岩石等以保持土壤肥力,供给农作物养分,去除杂草,并以生物防治病虫害。
生物动力学农业Bio-dynamic Agriculture农民通过加强与土地、植物、动物的联系,建立一种和谐的有节律的农村生产与生活整体。
生物动力学农场一般都是属于农民自己的,生产以自给自足形式为主。
实行这种农业的农民把农业看成是一种生活方式。
自然农法(业)Natural Farming日本的福冈正延从50’s开始自然农业的实践,他受中国道教无为思想的影响较深,认为现今农业的问题在于人类对自然的干预太多(施药———破坏天敌系统———不得不使用更多的农药;收获作物————带走大量营养————不得不使用大量化肥),人类干预自然的过程,迫使自己在农业生产中采用各种人为方法,花费大量资财去完成本来由自然承担的工作,结果还是顾此失彼,问题重重。
因此,他主张农业只能走另外一条与自然合作、而不是“征服”自然的道路,他认为与其考虑要做什么:不如考虑一下不该做什么。
《农业概论》第1章_绪论

2020/5/29
山西财经大学国际贸易学院 毋俊芝
在国民经济统计中,农业产值只包括种植业、
林业、畜牧业和水产业。
2020/5/29
山西财经大学国际贸易学院 毋俊芝
“十字型大农业”
于光远1982年提出(后作了适当修改)
农 业 服 务 业
植物生产+动物生产+微生物生产
农 产 品 加 工 业
2020/5/29
山西财经大学国际贸易学院 毋俊芝
“飞鸟型大农业”
生态农业与有机农业和区别 (1)生态农业是一个原则性的模式而不是严格的
标准。 (2)生态农业是有机农业与无机农业相结合的综
合体,
2020/5/29
山西财经大学国际贸易学院 毋俊芝
生态农业的特点 综合性 多样性 高效性 持续性
2020/5/29
山西财经大学国际贸易学院 毋俊芝
中国特色的生态农业模式
2020/5/29
山西财经大学国际贸易学院 毋俊芝
(4)新农业概念 无土农业 观光农业 外向型农业 立体农业 设施农业 都市农业 精准农业 生态农业
2020/5/29
山西财经大学国际贸易学院 毋俊芝
生态农业(中国) 生态农业的定义 是按照生态学和经济学规律,因地制宜地设计、 组装、调整和管理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系统工 程体系。
国内发展前景
优势众多,前景广阔。
首先我国有着历史悠久的传统农业
其次中国有其地域优势
第三我国农村劳动力众多
第四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2020/5/29
山西财经大学国际贸易学院 毋俊芝
对有机农业的误解:
第一、有机农业就是指不用化学合成物质的农业。 第二、有机农业就是传统农业,发展有机农业是在走 回头路。 第三、有机方法种植的作物产量比现代种植的产量低。 第四、有机农业和作物品质低、营养差。 第五、有机食品一定是无污染,不含化学残留物质。 第六、有机农业生产仅仅是简单地用有机肥替代化肥 的使用。 第七、有机农业劳动力投入多,成本高。
有机农业简介

有机农业简介一、世界有机农业的发展概况1.有机农业的概念有机农业的概念主要依据世界有机农业运动联盟的理解和定义,各国对其理解逐渐统一。
我国有机农业生产标准中对有机农业的定义如下:遵照特定的农业生产原则,在生产中不采用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采用一系列可持续的农业技术以维持持续稳定的农业生产体系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GB/T19630.1—2011)。
2.有机农业的起源和历史有机农业本身就起源于我国的传统农业,1909年美国农业部土壤管理局局长F.H.King考察了中国农业后,于1911年写了《四千年的农民》,介绍中国传统农业利用人畜粪便、塘泥和一切废弃物来肥田的经验,认为这是有利于人类持续发展的技术,提出了最初的有机农业思想。
中国过去传统农业属于典型的有机农业,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有机农业生产经验,在培肥地力、精耕细作、用养结合、地力常新、农牧结合等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也是有机农业的精髓。
这些随时都可以应用到有机果品的生产和开发中来。
图8-1 世界各国有机农业面积占世界有机农业总面积的比例分布(FiBL-IFOAM,2009)3.世界有机农业的现状根据瑞士有机农业研究所(FiBL)和国际有机农业联合会(IFOAM)统计,到2007年全世界的有机农业面积已超过3220万公顷,另外还有3070万公顷的野生采集面积。
世界有机农业面积占世界耕地面积的比例小于1%。
从事有机农业的主要地区为大洋洲、欧洲和拉丁美洲。
2007年世界有机农业面积前10位的国家如图8-1所示,其中澳大利亚是世界有机农业面积最大的国家,有1200万公顷,其次为阿根廷(280万公顷)和巴西(180万公顷)。
二、有机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二战后全球化学工业和石油工业的飞速发展使农业走上了以高度机械化加化肥、农药、激素的大量施用为主的高能耗石油农业,石油农业的快速发展,解决了人类的饥饿问题,但也出现了资源衰竭、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生态平衡破坏、生物多样性下降、病虫害的抗药性增强、一些次生病虫害大面积发生、农产品的安全和质量让人担忧、人类奇异病症的突发率较高等一系列问题,因食物源造成的癌症、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现代病比此前增加了6~8倍。
《有机农业基础知识培训讲义》

欢迎大家阅读我们的有机农业基础知识培训讲义。在这个讲义中,我们将会 深入探讨有机农业的原则、好处和挑战,以及市场和发展趋势。
有机农业概述
有机农业是一种绿色、可持续、生态友好的农业模式。它遵循一些基本原则,包括不使用化学合成农药和化肥, 促进土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有机农业是未来农业发展的趋势,也是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环 境做出贡献的方式之一。
有机农业创造就业机会,通过合理和可 持续的农业实践改善土地质量,同时有 助于提高农村生活水平。
有机农业的挑战和限制
技术限制
生物限制
有机种植和养殖的技术要求更高, 需要更多的注意和较高的技能水 平,因此成本相对较高。
有机农业对仍然有许多没有完全 掌控的生物如虫和杂草问题,占 据了较快的发展。
市场需求
有机食品的消费需求有它的局限 性,同时市场也存在一些不稳定 性或不确定性的需求因素。
有机农业的技术和方法
典型的有机农业技术包括增加有机物返回,种植旋作作物、依赖生物灭虫草药等。同时,加强生物学处理来刺 激土壤生物并选择适合的天敌是生产方式的建议方法之一。
有机农业的市场和发展趋势
全球对有机农业生产的完全数量快速增长,在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因为人们在一个发展越来越环保和可持续 的世界里变得更注重健康、环保、沟通和稳定性,造成对市场的强烈需求。近年来,尤其是在全球气候变化的 背景下,许多国家正在积极采取各种措施来支持和推广有机农业,同时有机农业生产也越来越受到客户的喜爱, 不断发展,未来也会有许多重要的机遇。
结论和要点
• 有机农业是一种可持续、生态友好的农业模式。 • 有机农业有助于保持土壤健康和整体平衡,减少对生态系统的不良影响。 • 有机农业生产的食品更加健康,不含有害的化学物质。 • 有机农业创造就业机会,通过合理和可持续的农业实践改善土地质量。 • 有机农业面临着技术、市场和生物等方面的种种限制和挑战。 • 有机农业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在市场上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tthp有机农业概论

谈谈对有机农业的认识这学期,我们开了有机农业概论,这是一个主要介绍中国有机农业及有机食品发展及背景的课程。
通过学习这个课程,我明白了有机农业对中国的重要性,就现在而言,有机食品多我们来说还比较遥远,但在将来,一定会有更长久的发展!一、有机农业的概念有机农业是指在植物和动物的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不使用离子辐射技术,也不使用基因工程技术及其产物,而是采取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技术,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维持农业生态系统持续稳定发展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
二、我国有机农业发展的背景与历程(一)有机农业产生背景1、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原始农业源于人类的采集活动,使用的工具十分原始,实行“刀耕火种”,生产过程简单粗放,作物的生长,则完全依靠天然降雨和土壤的自然肥力。
所以说原始农业是连温饱都无法保证的农业。
2、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阶段传统农业是建立在人类过分崇拜自然、被动顺应自然的基础上,具有一定的生态合理但让隶属于生产力相对稳定而低下的农业范畴。
3、现代农业阶段为探索农业发展的新途径,各种形式的替代农业等应运而生,如有机农业、生物农业、生态农业、自然农法、生物动力农业、持久农业、再生农业及综合农业等。
有机农业是国际上公认的农业生态、安全的最高标准。
(二)发展历程1.探索阶段(1990-1994年)这一时期的特点是:国外认证机构进入中国,启动了中国有机食品的发展。
1989年,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农村生态研究室加入了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合会(1FOAM),成为中国第一个IFOAM成员。
目前,中国的IFOAM成员已经发展到30多个。
1990年,浙江省茶叶进出口公司向荷兰SKAL认证机构同时申请了浙江省和安徽省的2个茶园和2个茶叶加工厂的有机认证检查,认证合格,随后获得了该机构的有机颁证。
这是中国农场和加工厂第一次获得有机认证,同时相关的理论研究工作也在大学、科研院所等机构同步开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概念的理解
1、有机食品等同于无污染的食品? 2、一定在无污染的地区才能从事有机农业生产? 3、有机农业仅仅是不用化学合成物质的农业? 4、有机农业等同于传统农业? 5、有机方法种植的作物产量比现代方法种植的产量低 ? 6、有机农业生产是简单地用有机肥替代化肥? 7、有机农业投入多,成本高? 8、如何正确看待有机食品与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关
有机农业的概念1
欧洲把有机农业描述为,一种通过使用 有机肥料和适当的耕作和养殖措施,以 达到提高土壤的长效肥力的系统。有机 农业生产中仍然可以使用有限的矿物物 质,但不允许使用化学肥料。要通过自 然的方法而不是通过化学物质控制杂草 和病虫害。
有机农业的概念2
美国农业部把有机农业定义为:一种完 全不用或基本不用人工合成的肥料、农 药、生产调节剂和畜禽饲料添加剂的生 产体系。在这一体系中,尽可能地采用 作物轮作、作物秸秆、畜禽粪肥、豆科 作物、绿肥、农场以外的有机废弃物和 生物防治病虫害的方法来保持土壤生产 力和耕性,供给作物营养并防治病虫害 和杂草。
主要内容
1 绪论 1.1有机农业的产生 1.2有机农业和有机食品的概念和特征 1.3有机农业目标和意义 1.4 有机农业发展的现状和前景
主要内容
2 有机农业基础 2.1 理论基础 2.2 实践基础
主要内容
3 有机产品标准与法规 3.1标准的概念和作用 3.2 标准制定的原则和依据 3.3 标准的构成 3.4 有机食品标准发展概况 3.5欧盟有机食品法律法规
有机农业的概念3
我国学者认为:遵照有机农业生产标准,在生产 中不采用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不使用 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 剂等物质,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协调种 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采用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 农业技术,维持持续稳定的农业生产体系。这些 技术包括选用抗性作物品种,建立包括豆科植物 在内的作物轮作体系,利用秸秆还田、施用绿肥 和动物粪便等措施培肥土壤,保持养分循环,采 取物理的和生物的措施防治病虫草害,采用合理 的耕种措施,保护环境,防止水土流失,保持生 产体系及周围环境的基因多样性等。
系?
有机农业的特征
有转化期 整体规划(土地、环境和作物) 实用技术(施肥、病虫害) 质量控制(认证机构、自我控制) 文档记录(全过程) 跟踪系统(至源头) 无环境评价 无最终产品残留标准
有机农业的目标
对人: 消费者:数量充足的健康食品 口味好的营养食品 生产者:享受优质的生活,满足基本要 求,获得足够的收入,对所从事的工作 满意,有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
有机农业的目标
对生态系统 建设和提高与自然系统和循环的相互作用 有机生产和加工体系对社会和生态的广泛影响; 鼓励和促进耕作系统中生物循环; 发展持续水生生态系统; 保持和提高土壤的长效肥力; 保持生产体系和其周围环境的生物和基因多样性, 促进水、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合理保护;
有机农业的目标
对畜牧业 协调作物生产和畜牧业的平衡; 考虑生活在自然环境中禽畜的基本需求;
主要内容
4 有机种植业 4.1基地的选择和建立 4.2有机农业转换
主要内容
5 植物营养与土壤施肥 5.1 植物营养 5.2 土壤与土壤肥力 5.3 土壤培肥与施肥
主要内容
6 病虫草防治 6.1 植物病害及其防治 6.2 植物虫害及其防治 6.3 杂草控制
主要内容
7 有机畜禽产品生产 7.1有机畜禽产品生产特点 7.2有机畜禽产品生产技术
有机农业的范畴
农副产品和食品,包括粮食、蔬菜、水 果、奶制品、禽畜产品、蜂蜜、水产品、 调料等。
有机产品除包括食品外,还包括纺织品、 皮革、化妆品、林产品。
有机食品的条件
有机农业生产基地 严格的生产过程 内部质量监控体系 独立的认证组织认证
有机农业与有机食品的关系
有机农业:范围广,农业生产体系,生 产过程。
有机农业的发展历程
20世纪70年代以来, 人们对现代农业 产生疑问,探求替代农业的方法。
80年代,一些发达国家的政府才开始重 视有机农业,并鼓励农民从常规农业生 产向有机农业生产转换,有机农业的概 念开始被广泛地接受。
有机农业发展的动力
现代农业对环境和人类的影响 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等农用化学品,使 环境和食品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自然 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土地生产能力持续 下降。
有机农业思想的产生
1909年,当时美国农业部土地管理局局长 King途径日本到中国,他考察了中国农业数千 年兴盛不衰的经验。
1911年写成了《四千年的农民》一书
30年代初 ,英国植物病理学家Albert Howard 《农业圣典》提出了有机农业的思想
1940年 ,美国的J.I. Rodale 买下了位于宾 州库兹镇的一个有25.5hm2土地的农场,从事 有机园艺的研究,1942年出版了《有机园艺 和农作》(现名《有机园艺》), 有机农业的 实践开始了。
主要内容
8 有机水产品生产 8.1水产品养殖特点 8.2水产品养殖技术要求
主要内容
9 特定有机产品生产 9.1养蜂业和蜂蜜生产 9.2纺织品生产 9.3食用菌生产 9.4茶叶生产 9.5野生植物采集
主要内容
10 有机农产品的加工 10.1食品加工的原则 10.2原料要求 10.3产品加工 10.4包装、贮藏与运输
主要内容
11 有机产品贸易 11.1市场概况 11.2有机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准则 11.3中国有机产品市场的开拓
主要内容
12 认证机构与检查认证体系 12.1 认证机构概况 12.2 检查认证体系
主要内容
13 有机产品的质量及质量控制体系 13.1有机产品的质量 13.2有机食品的质量控制体系
有机农业的目标
对资源 利用当地生产系统中的可再生资源 可再生资源加工有机产品; 生产可完全生物降解的有机产品;
最终目标
使整个生产、加工和销售链都能向社会 上公正、生态上合理的方面发展
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 平衡。
发展有机农业的意义
发展有机农业可减少对环境的压力,减少不可再生能源 的消耗,减轻环境污染,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