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第五版分析化学课后习题及思考题答案第9章

合集下载

分析化学第五版思考题及答案[第五版]

分析化学第五版思考题及答案[第五版]

第二章思考题1 为了探讨某江河地段底泥中工业污染的聚集情况,某单位于不同地段采集足够量的原始平均试样,混匀后,取部分试样送交分析部门。

分析人员称取一定量试样,经处理后,用不同方法测定其中有害化学成分的含量。

试问这样做对不对?为什么?答:不对。

按该法测出的结果是整个河道有害化学成分的含量,不能反映污染物聚集情况,即分布情况,应将试样分河段进行分析。

2分解无机试样和有机试样的主要区别在哪些?答:分解无机试样通常采用溶解法和熔融法,将试样的组分溶解到溶剂中。

对于有机试样来说,通常采用干式灰化法或湿式消化法。

前者是将试样置于马弗炉中加高温分解,有机物燃烧后留下的机残渣以酸提取后制备成分析试液。

湿式消化法使用硝酸和硫酸混合物作为溶剂与试样一同加热煮解,对于含有易形成挥发性化合物(如氮、砷、汞等)的试样,一般采用蒸馏法分解。

3欲测定锌合金中Fe,Ni,Mg的含量,应采用什么溶剂溶解试样?答:用HCl或NaOH溶解。

后者可将Fe, Ni, Mg形成氢氧化物沉淀,可与锌基体分离,但溶解速度较慢。

4欲测定硅酸盐中SiO2的含量;硅酸盐中Fe,Al,Ca,Mg,Ti的含量。

应分别选用什么方法分解试样?答:测定硅酸盐中SiO2的含量,用KOH熔融分解试样;测定硅酸盐中Fe, Al, Ca, Mg, Ti的含量,用HF-HClO4-H2SO2混酸作溶剂分解试样。

5镍币中含有少量铜、银。

欲测定其中铜、银的含量,有人将镍币的表层擦洁后,直接用稀HNO3溶解部分镍币制备试液。

根据称量镍币在溶解前后的质量之差,确定试样的质量。

然后用不同的方法测定试液中铜、银的含量。

试问这样做对不对?为什么?答:不对。

因为镍币表层和内层的铜和银含量不同。

只溶解表层部分镍币制备试液,测其含量,所得结果不能代表整个镍币中的铜和银含量。

6 微波辅助消化法否那些优点?第三章1.准确度和精确度有何区别和联系2.1-12 下列情况各引起什么误差?如果是系统误差,应如何消除?a. 砝码腐蚀b. 称量时,试样吸收了空气中的水分c. 天平零点稍有变动d. 读取滴定管读数时,最后一位数字估测不准e. 以含量为98%的金属锌作为基准物质标定EDTA溶液的浓度f. 试剂中含有微量待测组分g. 重量法测定SiO2时,试液中硅酸沉淀不完全h. 天平两臂不等长答:a. 会引起仪器误差,是系统误差,应校正法码。

分析化学第五版习题解答 武汉大学

分析化学第五版习题解答   武汉大学

思考题1、为了探讨某江河地段底泥中工业污染物的聚集情况,某单位于不同地段采集足够量的原始平均试样,混匀后,取部分试样送交分析部门。

分析人员称取一定量试样,经处理后,用不同方法测定其中有害化学成分的含量。

试问这样做对不对?为什么?答:不对。

应将原始试样全部送交分析部门,再由分析人员对原始试样采用四分法进行缩分,依据经验公式取样,再分解、测定等。

2、镍币中含有少量铜、银。

欲测定其中铜、银的含量,有人将镍币的表层擦洁后,直接用稀HNO3溶解部分镍币制备试液。

根据称量镍币在溶解前后的质量差,确定试样的质量。

然后用不同的方法测定试液中铜、银的含量。

试问这样做对不对?为什么?答:不对。

应将镍币全部溶解,因为镍币中铜银分布不一定均匀,这样做取样无代表性。

3、怎样溶解下列试样:锡青铜、高钨钢、纯铝、镍币、玻璃答:锡青铜:HNO3 ;高钨钢:H3PO4;纯铝:HCl;镍币:HNO3;玻璃:HF。

4、下列试样宜采用什么熔剂和坩埚进行熔融:铬铁矿、金红石、锡石、陶瓷答:铬铁矿:Na2O2熔剂,铁、银、刚玉坩埚金红石:酸性熔剂,石英或铂坩埚锡石:酸性熔剂,石英或铂坩埚陶瓷:碱性熔剂,铁、银、刚玉坩埚5、欲测定锌合金中Fe、Ni、Mg的含量,应采用什么溶剂溶解试样?答:用NaOH溶解试样,Fe,Ni,Mg形成氢氧化物沉淀,与Zn基体分离。

6、欲测定硅酸盐中SiO2的含量;硅酸盐中Fe,Al,Ca,Mg,Ti的含量。

应分别选择什么方法分解试样?答:测硅酸盐中SiO2的含量时采用碱熔法,用KOH熔融,是硅酸盐中的硅转化为可溶性的K2SiO3,再用容量法测定:测定硅酸盐中Fe,Al,Ca,Mg,Ti的含量时,用HF酸溶解试样,使Si以SiF4的形式溢出,再测试液中Fe,Al,Ca,M g,Ti的含量。

7、分解物及试样和有机试样的主要区别有哪些?答:分解无机试样和有机试样的主要区别在于:无机试样的分解时将待测物转化为离子,而有机试样的分解主要是破坏有机物,将其中的卤素,硫,磷及金属元素等元素转化为离子。

分析化学第五版第09章

分析化学第五版第09章

1、同离子效应 (S↓) 难溶物达溶解平衡后,向溶液中加入适当过量的形成沉 淀的构晶离子,使难溶物溶解度减小的现象。
教材286页例题:
在纯水中,
3 s [ Ba2 ] [ SO4 ] K sp
1.11010 1.0 105 m ol/ L
如果是将BaSO4加0.10mol/L的Na2SO4的溶液中,其溶解度为:
s=[Ca2+]=[C2O42-]= Ksp1/2 =4.5×10-5 mol/L
在pH=2.0的酸性溶液中 CaC2O4 = Ca2++ C2O42H+
HC2O4-, H2C2O4
s
s
2 4 2-(H)
K´sp= [Ca2+][C2O42- ] =s2 = Ksp C O
CO
2
4
2-(H)
2 1
mFe M Fe
主测原子个数 相等的系数
m Fe2O3 M Fe2O3
表现形式
2M Fe mFe m Fe O F m Fe O 2 3 2 3 M Fe2O3
称量形式
由Fe2O3的质量求Fe3O4的质量的F
( Fe2O3 ) 3
M ( Fe3O4 )
SO42-
SO42-
Ba2+
SO4
2-
Ba2+
长大过程
沉淀类型 无定形沉淀 晶形沉淀
n凝聚>n定向 n定向> n凝聚
成核作用
均相成核
成 核 作 用
Ba2+ Ba2+ SO42-Ba2+ Ba2+ 2SO4 SO422SO4
CrO4 Ag Ag Cr O7 Ag 2Ag

分析化学第五版课后题答案

分析化学第五版课后题答案

第1章 分析化学概论2解:112212()c V c V c V V +=+220.0982/0.4800.5000/0.1000/(0.480)mol L L mol L V mol L L V ⨯+⨯=⨯+ 2 2.16V mL =4解:844:1:1NaOH KHC H O n n =1110.2/0.025204.22/ 1.0m n M cV Mmol L L g mol g ===⨯⨯=2220.2/0.030204.22/ 1.2m n M cV Mmol L L g mol g ===⨯⨯=应称取邻苯二甲酸氢钾1.0~1.2g22422:2:1NaOH H C O H O n n ⋅=1111210.2/0.025126.07/0.32m n M cV M mol L L g mol g ===⨯⨯⨯=2221210.2/0.030126.07/0.42m n M cV M mol L L g mol g ===⨯⨯⨯=应称取22422H C O H O⋅0.3~0.4g6解:2242S SO H SO KOH100%10.108/0.028232.066/2100%0.47110.3%nMw m mol L L g mol g=⨯⨯⨯⨯=⨯=8解:32CaCO HCl ,NaOH HCl001()2100%100%1(0.2600/0.0250.2450/0.0065)100.09/2100%0.250098.24%cV cV MnM w m m mol L L mol L L g mol g-=⨯=⨯⨯-⨯⨯=⨯=10解:2232462365Sb S Sb SO Fe KMnO +232323550.0200/0.031800.0005366220.000530.001060.00053339.68/100%71.64%0.25130.00106121.76/100%51.36%0.2513Sb S Sb S Sb Sb S Sb n cV mol L L moln n mol mol mol g molw gmol g mol w g ==⨯⨯===⨯=⨯=⨯=⨯=⨯=12解: 323345104As O AsO MnO --故4410005KMnO mcV M=⨯⨯440.2112100050.02345(/)36.42197.8KMnO c mol L ⨯⨯==⨯14解:22422422435001000 5.55310()90.035H C O H C O H C O m n mol M -===⨯2242H C O NaOH22433322 5.5531011.10610()11.106100.111()111()0.100NaOH H C O NaOH NaOHNaOH n n mol n V L mL c ---==⨯⨯=⨯⨯====224425H C O KMnO422433225.55310 2.22110()55KMnO H C O n n mol --==⨯⨯=⨯44432.221100.0222()22.2()0.100KMnO KMnO KMnO n V L mL c -⨯====16解:2272272275.442294.180.01850(/)1K Cr O K Cr O K Cr O n c mol L V ===3422722734/20.01850231.5428.567(/)Fe O K Cr OK Cr O Fe O T c M mg mL =⨯⨯=⨯⨯=18解: 245Fe MnO +-4243735.70550.02034 3.63110()1000FeSO H O MnO n n mol --∙∴==⨯⨯=⨯424242427777FeSO H OFeSO H O FeSO H OFeSO H O m n M mmω∙∙∙∙⨯==33.63110278.0499.76%1.012-⨯⨯== 故为一级化学试剂。

大学分析化学第五版上册课后习题答案

大学分析化学第五版上册课后习题答案
3� 3�
0 1 � 3 5 5. 5 � 2 �
3�
0 1 � 6 0 1. 1 1
0 0 1. 0

H Oa N H Oa N
n
c

H Oa N
V n
4O 2 C 2 H
n2 �
H Oa N
H Oa N 2
4
O2C2 H
4O 2 C 2 H 4O 2 C 2 H
5 3 0. 0 9 ) l o m ( 0 1 � 3 5 5. 5 � 0 0 0 1 � 3� 005
V n
�解

7 O 2r C 2 K
c
的�1-lom·g45.132=M�4O3eF 于对及以度浓其求。液溶准标的 1-L·g244.5 7O2rC2K 含 .61
。 �Lm/gm�度定滴
) L m ( 2. 2 2 � ) L ( 2 2 2 0. 0 �
0 0 1. 0
3�
0 1 � 1 2 2. 2
M 1V c � M 1n � 1m
�解
1: 1 �
�克少多取称应又�质物准基做
O 2 H 2 � 4O 2 C 2 H
4
O4 H 8C H K
n:
H Oa N
n
用改果如�克少多)4O4H8CHK(
钾氢酸甲二苯邻剂试准基取称应问。Lm03~52 液溶 HOaNL/lom2.0 耗消时定滴在求要�4
L m 6 1. 2 � 2 V
3�
0 7. 5 3
�5 �
4O n M �
n5 �
O 2 H 7 � 4O Se F
n�
4 �
On M
�2
eF 5
�解

分析化学 第五版 下册 (武汉大学主编 着) 高等教育出版社 课后答案 仪器分析习题答案-光谱分析部分

分析化学 第五版 下册 (武汉大学主编 着) 高等教育出版社 课后答案 仪器分析习题答案-光谱分析部分

仪器分析部分作业题参考答案第一章绪论1-21、主要区别:(1)化学分析是利用物质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仪器分析是利用物质的物理或物理化学性质进行分析;(2)化学分析不需要特殊的仪器设备;仪器分析需要特殊的仪器设备;(3)化学分析只能用于组分的定量或定性分析;仪器分析还能用于组分的结构分析;(3)化学分析灵敏度低、选择性差,但测量准确度高,适合于常量组分分析;仪器分析灵敏度高、选择性好,但测量准确度稍差,适合于微量、痕量及超痕量组分的分析。

2、共同点:都是进行组分测量的手段,是分析化学的组成部分。

1-5分析仪器与仪器分析的区别:分析仪器是实现仪器分析的一种技术设备,是一种装置;仪器分析是利用仪器设备进行组分分析的一种技术手段。

分析仪器与仪器分析的联系:仪器分析需要分析仪器才能达到量测的目的,分析仪器是仪器分析的工具。

仪器分析与分析仪器的发展相互促进。

1-7因为仪器分析直接测量的是物质的各种物理信号而不是其浓度或质量数,而信号与浓度或质量数之间只有在一定的范围内才某种确定的关系,且这种关系还受仪器、方法及样品基体等的影响。

因此要进行组分的定量分析,并消除仪器、方法及样品基体等对测量的影响,必须首先建立特定测量条件下信号与浓度或质量数之间的关系,即进行定量分析校正。

第二章光谱分析法导论2-1光谱仪的一般组成包括:光源、单色器、样品引入系统、检测器、信号处理与输出装置。

各部件的主要作用为:光源:提供能量使待测组分产生吸收包括激发到高能态;单色器:将复合光分解为单色光并采集特定波长的光入射样品或检测器;样品引入系统:将样品以合适的方式引入光路中并可以充当样品容器的作用;检测器:将光信号转化为可量化输出的信号。

信号处理与输出装置:对信号进行放大、转化、数学处理、滤除噪音,然后以合适的方式输出。

2-2:单色器的组成包括:入射狭缝、透镜、单色元件、聚焦透镜、出射狭缝。

各部件的主要作用为:入射狭缝:采集来自光源或样品池的复合光;透镜:将入射狭缝采集的复合光分解为平行光;单色元件:将复合光色散为单色光(即将光按波长排列)聚焦透镜:将单色元件色散后的具有相同波长的光在单色器的出口曲面上成像;2-7因为对于一级光谱(n=1)而言,光栅的分辨率为:36005720=×=×===光栅的刻痕密度光栅宽度N nN R 又因为:λλd R =所以,中心波长(即平均波长)在1000cm -1的两条谱线要被该光栅分开,它们相隔的最大距离为:cm -128.036001000===R d λλ2-10原子光谱是由原子外层电子在不同电子能级之间跃迁产生的,而不同电子能级之间的能量差较大,因此在不同电子能级之间跃迁产生的光谱的波长差异较大,能够被仪器分辨,所以显现线光谱;分子光谱的产生既包括分子中价电子在不同电子能级之间跃迁,也包括分子中振动能级和转动能级的跃迁,而振动能级和转动能级之间的能量差较小,在这些能级之间跃迁产生的光谱的波长非常接近,不能被仪器所分辨,所以显现为带光谱。

分析化学(高教第五版)课后习题氧化还原滴定节节答案(整理排版11页)

分析化学(高教第五版)课后习题氧化还原滴定节节答案(整理排版11页)

分析化学(高教第五版)课后习题第六章 氧化还原滴定计算在H 2SO 4介质中,H +浓度别离为1 mol ·L -1和 mol ·L -1的溶液中VO 2+/VO 2+电对的条件电极电位。

(忽略离子强度的阻碍,已知= V )答案: O H VO e H VO 2222+-+=++[H +]= 1mol ·L -1 ’= += V[H +]= ·L -1’= += V依照Hg 22+/Hg 和Hg 2Cl 2的溶度积计算Hg 2Cl 2/Hg 。

若是溶液中Cl -浓度为 mol ·L -1,Hg 2Cl 2/Hg 电对的电位为多少? 答案:Hg 2Cl 2 + 2e - = 2Hg + 2Cl - (ϕθHg 22+/Hg = V K sp = ⨯10-18)[][]2/22/lg 2059.0lg 2059.02222-++=+=++Cl K Hg sp Hg Hg HgHg θθϕϕϕ [Cl -]=1 mol ·L -1: ϕθHg 2Cl 2/Hg = + = V[Cl -]=·L -1: ϕθHg 2Cl 2/Hg= + - V找出以下半反映的条件电极电位。

(已知ϕθ = V , pH = 7, 抗坏血酸pK a1 = , pK a2 = )脱氢抗坏血酸 抗坏血酸答案: 半反映设为:A 2-+ 2H + + 2e - = H 2A[][]AH A A A H H H 22lg2059.0lg 2059.0'δδϕααϕϕθθθ+++=+=[][][]211222KaKa H Ka H H AH++=+++δ()()90.279.1110.4710.4272710101*********-------=⋅+⋅+=[]++++=222lg059.0'VOH VO ααϕϕθθ[][]79.410.1189.15211221101010---++==++=a a a a a A K KH K H K K δ ()V 079.0101010lg2059.039.090.22779.4'-=⋅+=---θϕ在1 溶液顶用Fe 3+溶液滴定Sn 2+时,计算:(1)此氧化还原反映的平稳常数及化学计量点时反映进行的程度;(2)滴定的电位突跃范围。

分析化学_第五版_(武汉大学_着)_高等教育出版社_课后答案

分析化学_第五版_(武汉大学_着)_高等教育出版社_课后答案

n = ( tσ )2 = (1.90× 0.61)2 = 5.8 ≈ 6
E
0.48
2.某物料取得 8 份试样,经分别处理后测得其中硫酸钙量分别为 81.65%、81.48%、81.34%、81.40%、80.98%、81.08%、81.17%、81.24
%,求各个采样单元间的标准偏差.如果允许的误差为 0.20%,置信水平选定为 95%,则在分析同样的物料时,应选取多少个采样单元?
解: ∵5As2O3 ∼ 10 AsO33− ∼ 4MnO4− 故
4m
cV KM n O4
=
× 5
M
× 1000
4 ×0.2112 ×1000
cKMnO4 = 5 36.42×197.8 = 0.02345(mol / L )
14.H2C2O4 作为还原剂。可与 KMnO4 反应如下:
5H2 C2 O4 +2MnO4- +6H+ =10CO2 ↑ +2Mn2+ +8H2 O
解: ∵5Fe2+ ∼ MnO4−
∴ nFeSO4•7 H2O
= 5nMnO4−
= 5× 35.70 × 0.02034 = 3.631×10 −3(mol) 1000
ω = m m = n ×mM FeSO4 •7 H2 O
FeSO4 •7 H2 O
FeSO4 •7 H2 O
FeSO4 •7 H2 O
解: S ∼ SO2 ∼ H2 SO4 ∼ 2KOH
nM w = ×100%
m0
1 × 0.108mol / L×0.0282 L×32.066 g / mol
=2
×100%
0.471g
= 10.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 电位分析法思 考 题1. 参比电极和指示电极有哪些类型?它们的主要作用是什么?答:参比电极包括标准氢电极(SHE ),标准氢电极是最精确的参比电极,是参比电极的一级标准。

实际工作中常用的参比电极是甘汞电极和银-氯化银电极。

参比电极电位恒定,其主要作用是测量电池电动势,计算电极电位的基准。

指示电极包括金属-金属离子电极,金属-金属难溶盐电极,汞电极,惰性金属电极,离子选择性电极。

指示电极能快速而灵敏的对溶液中参与半反应的离子活度或不同氧化态的离子的活度比,产生能斯特响应,主要作用是测定溶液中参与半反应的离子活度。

2. 直接电位法的依据是什么?为什么用此法测定溶液pH 时,必须使用标准pH 缓冲溶液?答:直接电位法是通过测量电池电动势来确定待测离子活度的方法,其主要依据是E=Φ参比— ΦMn+/M = Φ参比—ΦθMn+/M—nFRTln αMn+式中Φ参比和ΦθMn+/M在温度一定时,都是常数。

由此式可知,待测离子的活度的对数与电池电动势成直线关系,只要测出电池电动势E ,就可求得αMn+。

测定溶液的pH 时是依据:E = ΦHg 2Cl 2/Hg — ΦAgCl/Ag — K + 0.059 pH 试 + ΦL , 式 中ΦHg 2Cl 2/Hg , ΦAgCl/Ag ,K ,ΦL 在一定的条件下都是常数,将其合并为K ˊ,而K ˊ中包括难以测量和计算的不对称电位和液接电位。

所以在实际测量中使用标准缓冲溶液作为基准,并比较包含待测溶液和包含标准缓冲溶液的两个工作电池的电动势来确定待测溶液的pH 值,即:25℃时Es = Ks ˊ+ 0.059pHs, Ex = Kx ˊ+ 0.059pHx,若测量Es 和Ex 时的条件保持不变,则Ks ˊ= Kx ˊ,pHx =pHs+(Ex -Es)/0.059 ,由此可知,其中标准缓冲溶液的作用是确定K ˊ。

3. 简述pH 玻璃电极的作用原理。

答:玻璃电极的主要部分是 一 个玻璃泡,泡的下半部是对H +有选择性响应的玻璃薄膜,泡内装有pH 一定的0.1mol ·L -1的HCl 内参比溶液,其中插入一支Ag-AgCl 电极作为内参比电极,这样就构成了玻璃电极。

玻璃电极中内参比电极的电位是恒定的,与待测溶液的pH 无关。

玻璃电极之所以能测定溶液pH ,是由于玻璃膜产生的膜电位与待测溶液pH 有关。

玻璃电极在使用前必须在水溶液中浸泡一定时间。

使玻璃膜的外表面形成了水合硅胶层,由于内参比溶液的作用,玻璃的内表面同样也形成了内水和硅胶层。

当浸泡好的玻璃电极浸入待测溶液时,水合层与溶液接触,由于硅胶层表面和溶液的H +活度不同,形成活度差,H +便从活度大的一方向活度小的一方迁移,硅胶层与溶液中的H + 建立了平衡,改变了胶 - 液两相界面的电荷分布,产生一定的相界电位。

同理,在玻璃膜内侧水合硅胶层 - 内部溶液界面也存在一定的相界电位。

其相界电位可用下式表示:Φ外 = k 1 + 0.059lg a 1/a 1ˊ Φ内 = k 2 + 0.059lg a 2/a 2ˊ式中a 1、a 2分别表示外部溶液和内参比溶液的H +活度;a 1ˊ、a 2ˊ分别表示玻璃膜外、内水合硅胶层表面的H +活度;k 1、k 2分别为由玻璃膜外、内表面性质决定的常数。

因为玻璃膜内外表面性质基本相同,所以k 1=k 2,又因为水合硅胶层表面的Na +都被H+所代替,故a 1ˊ= a 2ˊ , 因此 Φ膜 = Φ外—Φ内=0.059lga 1/a 2,由于内参比溶液H +活度a 2是一定值故:Φ膜= K + 0.059lga 1 = K + 0.059pH 试,说明在一定的温度下玻璃电极的膜电位与试液的pH 呈直线关系。

4. pH 的实用定义(或pH 标度)的含意是什么? 答:pH 的实用定义为:pH X = pH S +FRT E E SX /303.2 ,其中pH S 为是标准缓冲溶液的pH值,是已确定的数值。

也就是说,以pH S 为基准,通过比较Ex 和Es 的值而求出pH X 。

5. 试讨论膜电位、电极电位和电动势三者之间的关系。

答:在一定的温度下,离子选择性电极的膜电位与待测离子的活度的对数呈直线关系。

即:Φ膜 = K ±nFRT303.2 lg a , 电极电位等于内参比电极的电位加上膜电位,即: Φ电极 = Φ参比 + Φ膜,电动势等于外参比电极的电位与离子选择性电极电位之差,即: E =Φ参比— Φ内参比— Φ膜。

6. 用电位法如何测定酸(碱)溶液的电离常数,配合物的稳定常数及难溶盐的Ksp? 答:测定酸(碱)溶液的电离常数,将氢电极和参比电极插入一定活度的弱酸及共轭碱的溶液中,组成工作电池,测电池的电动势。

然后根据:E=Φ参比— 0.059lgKa[HA]/[A-] (参比电极为正极) 计算出Ka 值。

测定配合物的稳定常数,先将配合物中的金属离子的选择性电极和参比电极与配合物以及配位剂活度均一定的溶液组成工作电池,测电池的电动势。

然后根据:E=Φ参比— ΦMn+/M θ—n059.0lg[MLn]/K[L]n 计算出K 值。

测定难溶盐的Ksp ,先将难溶盐中的金属离子的选择性电极和参比电极与饱和难溶盐以及一定活度的难溶盐的阴离子的溶液组成工作电池,测电池的电动势。

然后根据:E=Φ参比— ΦMn+/M θ—n059.0lgKsp/[L]n 计算出Ksp 值。

7. 如何从氧化还原电位滴定实验数据计算氧化还原电对的条件电极电位?答:首先通过氧化还原电位滴定实验数据求出滴定终点所消耗滴定剂的体积,然后在计算出滴定剂加入50%和200%时的电动势,然后根据:E = Φ参比—Φ氧化态/还原态即可求出氧化还原电对的条件电极电位。

滴定剂加入50%时,是被滴定物电对的条件电极电位,滴定剂加入200%时,是滴定剂电对的条件电极电位。

8. 如何估量离子选择性电极的选择性?答:对离子选择性电极的选择性一般用电位选择系数Kij来估量,其意义为在实验条件相同时,产生相同的电位的待测离子活度αi与干扰离子αj的比值,K ij =αi /αj其值越小,表示电极选择性越高。

9. 直接电位法测定离子活度的方法有哪些?哪些因素影响测定的准确度?答:直接电位法测定离子活度的方法有标准曲线法和标准加入法。

影响测定的准确度因素有温度、电动势测量的准确度、干扰离子的干扰作用、溶液的酸度、待测离子的浓度、电位平衡时间。

10. 测定F - 浓度时,在溶液中加入TISAB的作用是什么?答:TISAB是一种高离子强度缓冲溶液,可维持溶液有较大而稳定的离子强度,把TISAB加入到标准溶液和试液中,使溶液中离子强度固定,从而使离子的活度系数不变。

使试液与标准溶液测定条件相同。

Kˊ值保持基本一致,因此可用标准曲线法来测定离子的浓度。

同时也起到控制溶液的酸度和掩蔽Fe3+、Al3+的作用,以消除对F-的干扰。

11. 电位滴定法的基本原理是什么?有哪些确定终点的方法?答:电位滴定法是通过测量滴定过程中电位的变化,根据滴定过程中化学计量点附近的电位突跃来确定终点。

确定终点的方法有E-V曲线法,△E/△V-V曲线法,二级微商法。

12. 试比较直接电位法和电位滴定法的特点。

为什么一般说后者较准确?答:直接电位法是通过直接测量电池的电动势,然后利用电动势与待测离子活度之间的关系求得待测离子的活度。

这种方法简便、快捷。

而电位滴定法是通过测量滴定过程中电位的变化,根据滴定过程中化学计量点附近的电位突跃来确定终点,从而求得待测离子的浓度。

其比直接电位法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精密度,但分析时间较长。

电位滴定法测量电池的电动势是在同一溶液中进行的,所以其不受温度、酸度、电动势测量的准确度、待测离子的浓度、干扰离子的干扰、电位平衡时间等因素的影响,而且是以测量电位变化为基础,计算最后结果不是直接通过电动势数值得到的,电动势的测量准确与否将不会影响其结果。

所以说这种方法准确度较高。

13. 用AgNO3电位滴定含有相同浓度的I-和Cl- 的溶液,当AgCl开始沉淀时,AgI 是否已沉淀完全?答:由图8 - 15可以看出,当AgCl开始沉淀时,电池的电动势已处于AgI的突跃范围之内,所以AgI已达到99.9%以上,可以认为其沉淀完全。

另外,由计算可知:已知:Ksp(AgCl)= 1.56×10-10,Ksp(AgI)= 1.5×10-16, C Cl - = C I - = C mol·L-1。

当AgCl开始沉淀时:[Ag+] = 1.56 ×10-10 / C mol·L-1, [I - ] = 1.5 ×10-16 C / 1.56 ×10-10 mol·L-1, 相对误差=1.5×10-16C / 1.56×10-10/C = 0.0001%,这也说明AgCl开始沉淀时AgI 已沉淀完全。

14. 在下列各电位滴定中,应选择何种指示电极和参比电极?答:NaOH滴定HA(Ka C =10-8 ):甘汞电极作参比电极,玻璃电极作指示电极。

K2Cr2O7滴定Fe2+:甘汞电极作参比电极,铂电极作指示电极。

EDTA滴定Ca2+:甘汞电极作参比电极,钙离子选择性电极作指示电极。

AgNO3滴定NaCl:甘汞电极作参比电极,银电极作指示电极。

习 题1. 测得下列电池的电动势为0.792V (25℃);Cd CdX 2,X -(0.0200mol ·L -1‖SCE已知ΦCd 2+/Cd θ= -0.403V , 忽略液接电位,计算CdX 2的Ksp 。

(提示:CdX 2为镉的难溶盐) 解:0.792 = 0.2438 + 0.403 — 2059.0 lgKsp/0.0200Ksp = 3.8×10 -152. 当下列电池中的溶液是pH = 4.00的缓冲溶液时,在25℃测得电池的电动势为 0.209V : 玻璃电极│H +(α=X )‖SCE当缓冲溶液由未知溶液代替时,测得电池电动势如下:(a ) 0.312V; (b) 0.088V (c) -0.017V 。

试计算每种溶液的pH 。

解:(a )pH= 4.00 + 059.0209.0312.0- = 5.75(b )pH=4.00 + 059.0209.0088.0- = 1.95(c) pH= 4.00 +059.0209.0017.0-- = 0.173. 用标准甘汞电极作正极,氢电极作负极与待测的HCl 溶液组成电池。

在25℃时,测得E=0.342V 。

当待测液为NaOH 溶液时,测得E=1.050V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