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分析---重金属离子检测
edta的液相检测方法

edta的液相检测方法EDTA的液相检测方法EDTA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生物化学和分析化学的螯合剂。
它可以与金属离子形成稳定的络合物,这种性质使得EDTA在金属离子分析中得到广泛应用。
EDTA的液相检测方法是一种常用的金属离子分析方法,本文将对其原理、步骤、优点和应用进行介绍。
一、EDTA的原理EDTA是一种多羟基有机酸,它能够与金属离子形成稳定的络合物。
当EDTA与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时,会释放出多个负电荷,这些负电荷会与阳离子结合,形成带电离子对。
这些带电离子对可以在液相中通过离子交换色谱或其他技术进行分离和检测。
二、EDTA的步骤EDTA的液相检测方法包括样品制备、反应和检测三个步骤。
下面分别对这三个步骤进行介绍。
1. 样品制备:样品制备是EDTA液相检测的第一步。
样品制备的方法取决于被分析样品的性质。
通常情况下,样品制备包括样品的预处理、固相萃取和溶解等步骤。
2. 反应:反应是EDTA液相检测的核心步骤。
在反应中,EDTA与被测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形成的络合物可以在液相中分离和检测。
反应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包括温度、pH值和反应时间等。
通常情况下,反应的温度为25℃,pH值为8.5-9.5,反应时间为5-10分钟。
3. 检测:检测是EDTA液相检测的最后一步。
检测方法包括离子交换色谱、紫外分光光度法和原子荧光光谱法等。
这些方法可以根据不同的样品特性和分析要求进行选择。
三、EDTA液相检测的优点EDTA液相检测具有以下优点:1. 灵敏度高:EDTA可以与大多数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因此EDTA 液相检测的灵敏度很高。
2. 选择性强:EDTA可以选择性地与某些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因此EDTA液相检测的选择性很强。
3. 操作简便:EDTA液相检测的操作简便,可以通过简单的仪器和设备进行实现。
4. 稳定性好:EDTA络合物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可以在液相中长时间保持稳定。
四、EDTA液相检测的应用EDTA液相检测在环境监测、食品安全、生物医学等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水中重金属离子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1、掌握水的前处理和消解技术。
2、了解水中重金属的测定方法,掌握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测定技术。
2+。
3、了解利用AAS测定水的硬度和测定废水中SO44、了解水中重金属的种类、危害及有关知识,掌握水中重金属污染分析与评价的方法。
5、掌握水样的处理方法技术,并小结以前的处理方法。
通过测定水中Cr、Pb 的含量分析所取水样的污染程度二、实验方案1、原理〔1〕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是根据某元素的基态原子对该元素的特征谱线产生选择性吸收来进行测定的分析方法。
将试样溶液喷入空气乙炔火焰中,被测的元素化合物在火焰中离解形成原子蒸汽,由锐线光源〔元素灯〕发射的某元素的特征普线光辐射通过原子蒸汽层的时候,该元素的基态原子对特征普线产生选择性吸收。
在一定的条件下,特征普线与被测元素的浓度成正比。
通过测定基态原子对选定吸收线的吸光度,确定试样中元素的浓度。
原子吸收法具有很高的灵敏度。
每种元素都具有自己为数不多的特征吸收普线,不同元素的测定采用相应的元素灯,因此普线干扰在原子吸收光度法中是少见的。
影响原子吸收光度法准确度的主要是基体的化学干扰。
由于试样和标准溶液的基体不一样,试样中存在的某种基体常常影响被测元素的原子化效率,如在火焰中形成难离解的化合物,这时就会发生干扰作用。
一般说来Cu,Zn,Pb,Cd的基体干扰不是很严重。
〔2〕干扰及消除。
共存元素的干扰受火焰状态和观测高度的影响很大,在实验的时候应该特别注意。
因为铬的化合物在火焰中易生成难以熔融和原子化的氧化物,因此一般在试液中加入适量的助熔剂和干扰元素的抑制剂,如NH4Cl〔K2S2O7,NH4F,NH4ClO2〕。
加入NH4Cl可以增加火焰中的氯离子,使铬生成易于挥发和原子化的氯化物,而且NH4Cl还可以抑制Fe,Co,Ni,V,Al,Pb,Mg的干扰。
〔3〕适用范围。
本方法可以适用于地表水和废水中总铬的测定,用空气-乙炔火焰的最正确定量分析范围是0.1-5mg/L。
重金属检测方法

2.3 大气颗粒物中重金属的检测方法 方法对比
原子吸收法虽然广泛应用于大气颗粒物中微量和痕 量金属成分的测定, 但每次只能测定单一元素而不能做到 对同一份溶液中多元素的同时测定,而且操作繁琐费时 , 灵敏度相对较低。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法及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具有灵敏度高,准确性好,分析速度快,能进行多元素 同时测定的优点,在大气颗粒物研究中, 显示出巨大的优 越性,已成为大气颗粒物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析手段。 电化学形态分析方法以其特有的优势适应现代分析 简单快速、灵敏度高的要求, 尤其适于现场实时检测. 现 在的电化学分析方法在灵敏度方面已能基本满足大部分 实际样品的测定需要
生物传感器类别 线性范围/( μmol /L)
酶生物传感器 ( 葡萄糖氧化酶) 微生物传感器 细胞生物传感器 细菌生物传感器 DNA 生物传感器 免疫生物传感器 Cd2+ : 10-6~ 1000 Pb2+: 10-4 ~ 0.0125 Hg2+: 2.5 ~22.5 Cu2+: 0.16 ~1.6
1.3 电感藕合等离子体法
:电感藕合等离体原子发射光谱( ICP- AES)
高频感应电流产生的高温将反应气加热、电离, 利用 元素发出的特征谱线进行测定谱线强度与重金属量成正 比。ICP- AES 灵敏度高,干扰小, 线性宽, 可同时或顺序测 定多种金属元素(Cd、Hg)。
方 法
:电感藕合等离子体质谱( ICP- MS) 分析技术
2.2 水体重金属检测技术现状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法
定义:激光诱导等离子体( LIBS) 技术是基于高功率激光 与物质相互作用, 产生瞬态等离子体, 对等离子体 的发射光谱进行研究, 达到对样品的定性与定量分 的一种光谱技术。 优点:1. 无须对样品预先处理,时间短 2.且可对多种成分同时进行分析 3 可以实现对微量污染物的快速、无接触和在线 探测 4.灵敏度高
10种重金属检测方法

10种重金属检测方法通常认可的重金属分析方法有:紫外可分光光度法(UV)、原子吸收法(AAS)、原子荧光法(AF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法(ICP)、X荧光光谱(XRF)、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ICP-MS)。
日本和欧盟国家有的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ICP-MS)分析,但对国内用户而言,仪器成本高。
阳极溶出法,检测速度快,数值准确,可用于现场等环境应急检测。
X荧光光谱(XRF)分析,优点是无损检测,可直接分析成品。
1. 原子吸收光谱法(AAS)原理:原子吸收光谱法是20世纪50年代创立的一种新型仪器分析方法,它与主要用于无机元素定性分析的原子发射光谱法相辅相成,已成为对无机化合物进行元素定量分析的主要手段。
这种方法根据被测元素的基态原子对其原子共振辐射的吸收强度来测定试样中被测元素的含量。
AAS法检出限低,灵敏度高,精度好,分析速度快,应用范围广(可测元素达70多个),仪器较简单,操作方便等。
火焰原子吸收法的检出限可达到10的负9次方级(10ug/L),石墨炉原子吸收法的检出限可达到10ug/L,甚至更低。
原子吸收光谱法的不足之处是多元素同时测定尚有困难。
分析过程:1、将样品制成溶液(空白);2、制备一系列已知浓度的分析元素的校正溶液(标样);3、依次测出空白及标样的相应值;4、依据上述相应值绘出校正曲线;5、测出未知样品的相应值;6、依据校正曲线及未知样品的相应值得出样品的浓度值。
进展:现在由于计算机技术、化学计量学的发展和多种新型元器件的出现,使原子吸收光谱仪的精密度、准确度和自动化程度大大提高。
用微处理机控制的原子吸收光谱仪,简化了操作程序,节约了分析时间。
现在已研制出气相色谱—原子吸收光谱(GC-AAS)的联用仪器,进一步拓展了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应用领域。
2. 原子荧光法(AFS)原理:原子荧光光谱法是通过待测元素的原子蒸气在特定频率辐射能激发下所产生的荧光发射强度来测定待测元素含量的一种分析方法。
中科院建立重金属离子可视化检测新方法

烯组装的电极材料, 结合电化学原理, 可实现对铜离子的高
[ 7 ] 付晓陆 , 汪钊 , 叶海 云 .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 光光谱法 同时测定茶 叶中的砷 、 铅和硒 [ J ] . 食品工业科技, 2 0 0 3 ( 4 ) : 8 0 — 8 1 .
[ 8 ] 张琪 , 麦洁梅 .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与石墨炉原子吸收法在测 定职业接触者血铅 中的应用 比较研究 [ J ] .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 2 0 0 8 , 1 8 ( 6 ) : 1 0 5 1 - 1 0 5 3 . [ 9] 麦 洁梅, 成 晓玲 , 张琪 . 氢化 物发生 一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全血
选择性和敏感检测( J o u na r l o f Ma t e r i a l s C h e mi s t y. r 2 0 1 2 , 2 2 ,
2 2 6 3 1 o
该研究 得到 国家 9 7 3 项 目“ 应 用纳 米技 术去 除饮用 水 中微污染物 的基础研究” 、 国家 自然科 学基金委及 中科 院 “ 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 5 7 65 - 9 . [ 1 3 ] 邹爱美 , 刘勇 , 陈明丽 , 等. 氢化物发生新体系 一 原子荧光法 同
时测定铅 和镉 [ J _ . 分析化学 , 2 0 0 8 , 3 6 ( 2 ) : 1 6 2 — 1 6 6 . [ 1 4] GB 5 0 0 9 . 1 2 - 2 0 1 0 食 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 [ s] . [ 1 5] 王莉坤 , 王晓刚, 孟朝慧 . 湿法消解 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化妆
用ICP-MS测定土壤重金属的注意事项

用ICP-MS测定土壤重金属的注意事项1. 引言1.1 ICP-MS技术简介ICP-M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是一种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的分析技术,广泛应用于环境、地质、生物、医药等领域。
ICP-MS通过将样品离子化并进入等离子体,再通过质谱进行元素检测和定量分析,具有快速、精确、灵敏的特点。
ICP-MS技术主要包括样品离子化、离子分离、检测、数据处理等步骤。
首先,样品被转化为离子形式,然后进入等离子体中,不同元素的离子被分离并进入质谱进行检测。
ICP-MS的灵敏度通常在ppb至ppt级别,可同时检测多种元素,具有极高的分辨力和准确性。
ICP-MS在土壤重金属测定中应用广泛,可检测铅、镉、铬、镍等多种重金属元素,有助于评估土壤环境质量和土壤污染程度。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注意样品前处理、仪器操作、数据处理、质控和安全等方面的注意事项,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通过合理使用ICP-MS技术,可以为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监测和防治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
2. 正文2.1 样品前处理注意事项样品前处理是进行ICP-MS测定土壤重金属分析的重要步骤,正确的处理可以确保准确的测试结果。
以下是一些样品前处理注意事项:1. 采样及保存:在采集土壤样品时,避免污染和混杂其他物质。
采样工具要清洁,并且避免使用金属工具,以免引入干扰物质。
采集后,样品需要储存在干燥、阴凉的地方,避免光照和高温。
2. 样品预处理:在进行ICP-MS测定前,通常需要对样品进行预处理,如干燥、研磨、筛分等处理。
确保这些处理过程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可以减少误差发生的可能性。
3. 样品溶解:将固态样品溶解为溶液是ICP-MS分析的前提。
选择合适的溶解剂和溶解方法,避免溶解过程中造成重金属的损失或干扰。
4. 样品稀释:有时土壤样品中重金属的浓度可能过高,需要进行适当的稀释。
在稀释过程中,需注意稀释倍数、溶剂的选择和混匀均匀等细节,避免造成稀释误差。
5. 样品标准品的添加:在进行ICP-MS测定时,需要添加标准品进行质量控制和校准。
重金属检测方法

重金属检测方法汇总重金属检测方法及应用一、重金属的危害特性从环境污染方面所说的重金属,实际上主要是指汞、镉、铅、铬、砷等金属或类金属,也指具有一定毒性的一般重金属,如铜、锌、镍、钴、锡等。
我们从自然性、毒性、活性和持久性、生物可分解性、生物累积性,对生物体作用的加和性等几个方面对重金属的危害稍作论述。
(一)自然性:长期生活在自然环境中的人类,对于自然物质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有人分析了人体中60多种常见元素的分布规律,发现其中绝大多数元素在人体血液中的百分含量与它们在地壳中的百分含量极为相似。
但是,人类对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其耐受力则要小得多。
所以区别污染物的自然或人工属性,有助于估计它们对人类的危害程度。
铅、镉、汞、砷等重金属,是由于工业活动的发展,引起在人类周围环境中的富集,通过大气、水、食品等进入人体,在人体某些器官内积累,造成慢性中毒,危害人体健康。
(二)毒性:决定污染物毒性强弱的主要因素是其物质性质、含量和存在形态。
例如铬有二价、三价和六价三种形式,其中六价铬的毒性很强,而三价铬是人体新陈代谢的重要元素之一。
在天然水体中一般重金属产生毒性的范围大约在1~10mg/L之间,而汞,镉等产生毒性的范围在0.01~0.001mg/L 之间。
(三)时空分布性:污染物进入环境后,随着水和空气的流动,被稀释扩散,可能造成点源到面源更大范围的污染,而且在不同空间的位置上,污染物的浓度和强度分布随着时间的变化而不同。
(四)活性和持久性:活性和持久性表明污染物在环境中的稳定程度。
活性高的污染物质,在环境中或在处理过程中易发生化学反应,毒性降低,但也可能生成比原来毒性更强的污染物,构成二次污染。
如汞可转化成甲基汞,毒性很强。
与活性相反,持久性则表示有些污染物质能长期地保持其危害性,如重金属铅、镉等都具有毒性且在自然界难以降解,并可产生生物蓄积,长期威胁人类的健康和生存。
(五)生物可分解性:有些污染物能被生物所吸收、利用并分解,最后生成无害的稳定物质。
gb14233.1-2008重金属测定实验方法的选择与应用

gb14233.1-2008重金属测定实验方法的选择与应用一、常用各重金属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测定的基本步骤1.样品固体化:根据被测品而定(常用烘烤、还原熔炼、焙烧等);2.样品与介质分离:利用提取液将重金属从样品中抽提出;3.样品分离:利用细胞膜、离子交换树脂等材料将重金属样品进行分离;4.发射光谱分析测定:利用ICP-MS技术,以等离子体体积(V)谱形,将重金属各元素发射出来,直接用其吸光度(A)测定样品含量;二、各种重金属测定实验方法的选择与应用要点(1)ICP-MSICP-MS是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感应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的简称。
此法是检测重金属分析的最佳方法,具有质量分辨率高、检出限低、准确性好、测定空间广等特点,是一种广泛应用的重金属检测技术,尤其适用于现场、地下水、土壤、空气、食物等和生物体的监测,如水产、淡水鱼类、海洋生物体等的污染物的重金属测定及定量分析。
(2)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AAS)是一种测定痕量元素的方法,它使用原子吸收的原理,可以将原子的量转化成为一个显著的吸收吸光度,方便确定样品中重金属的含量。
此法廉价、灵敏度高、实验简单、操作方便,是日常分析实验室中常用的重金属测定方法,适用于分析水中、园林保洁中、制药及药物合成过程中、污水处理中等重金属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FAAS)是一种分析重金属的常用方法,是将样品加热、还原、湿化,将重金属通过质谱仪分析出来,即能测量样品中重金属含量。
该法具有检出限低、准确性高,可用于各类样品的测定,如土壤、水、煤、金属合金和植物中重金属的测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与重金属离子的显色反应
1、将修饰后的金纳米粒子与20 μM的重金属离子(如:Cr(VI),Cr3+,Mn2+,
Co2+,Ni2+,Cu2+,Zn2+ ,Cd2+,Hg2+,Pb2+)混合,不同的重金属离子呈现不
同的颜色变化。其中Mn2+, Co2+,Ni2+,Cu2+,Zn2+ ,Cd2+,Hg2+,Pb2+会立 即发生颜色变化, Cr(VI),Cr3+ 需要1h发生颜色变化。 2、同时我们对20 μM Li+,Na+,K+,Ca2+,Ba2+,Sr2+,Al3+,Mg2+,Fe2+, Fe3+也进行了上述实验,实验结果显示这些金属离子均不显色。
铁: 在人体内对氧化有催化作用,铁过量时会损伤细胞的基本成分。
文献背景
4、重金属离子的检测方法
目前用于水体中重金属离子的检测方法主要有:络合滴定、分光光度法、
化学发光法、电化学分析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离子色谱法、原子光谱法、 质谱法等。 Yumin Leng, Yonglong, Li. et al. Colorimetric Response of Dithizone
CTAB、Dithizone 与AuNPs 的作用机理
1、 CTAB与AuNPs的作用机理
由红外谱图可知,175 cm−1 和188 cm−1处的峰为Au· · · N和 Au· · · Br的伸缩振动,这说明 CTAB以[-(CH3)3NBr]基团与
Figure 5.(A) Experimental far-IR spectra of the developed reagent and its mixture with Hg2+in the region of 150−700 cm−1.
AuNPs聚集呈现不同颜色变化,从而实现重金属离子的可视化检测。
总结:FT-IR 和XPS的谱图分析,证明了重金属离子和试剂的[SCH2N4]2−基团
形成了Mn+−N键,使AuNPs聚集,从而呈现不同颜色变化。
总结
本文制备了CTAB-AuNPs- Dithizone粒子,并利用重金属离子与 CTAB-AuNPs- Dithizone粒子的[SCH2N4]2−基团之间形成Mn+−N键,使
加入0.5 mL双尿腙 溶液(5.5 ×10−3M, 在0.2M NaOH中配制)
CTAB AuNPs modified by dithizone
CTAB---AuNPs---Dithizone的表征
1、TEM图
由图A可知,CTAB---AuNPs成链状,但CTAB---AuNPs---dithizone成颗粒状,其 粒径大小在15nm左右。
废气排放、污水灌溉和使用重金属制品等人为因素所致。
文献背景
3、重金属的毒性机理 (1)大部分重金属离子均可因微生物甲基化作用而生成相应的甲基化合 物, 此类化合物多属毒性很强的挥发性物质, 极易通过呼吸道进入体内, 其
中具有重要病理学意义的, 当首推甲基汞化合物。
(2)一些重金属离子通过口腔、皮肤进入体内后, 与人体某些酶的活性中 心硫基( -SH) 有着特别强的亲和力, 金属离子极容易取代硫基上的氢, 从而 使酶丧失其生物活性, 即重金属的致害物质作用就在于使生物酶失去活性。 (3)一些重金属离子可以通过与酶的非活性部位相结合, 从而改变活性部 位的构象, 或与起辅酶作用的金属离子置换, 同样能使生物酶的活性减弱甚 至丧失。
SCH2N4Na2。
CTAB、Dithizone 与AuNPs 的作用机理
2、 Dithizone与AuNPs的作用机理
由红外谱图可知, 265 cm−1处的峰为Au—S的伸缩 振动,这表明AuNPs和 [SCH2N4]2−以Au—S键相互
Figure 5.(A) Experimental far-IR spectra of the developed reagent and its mixture with Hg2+in the region of 150−700 cm−1.
别 对 应 N−H , C−H , N−N , C−C ,
N=N , N−C , C−O , C=S 的伸缩振动。
CTAB、Dithizone 与AuNPs 的作用机理
2、 Dithizone与AuNPs的作用机理
因此,我们认为dithizone在NaOH条件下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C6H5ONa和
重金属离子检测
某某大学 某某 2015.03.09
目录
文献背景 纳米Au的制备方法 Au 纳米Au的修饰 纳米Au的生物效应 总结
文献背景
1、重金属离子种类 在环境与健康领域所说的重金属主要是指汞(Hg)、镉(Cd)、铬( Cr) , 以及 具有重金属特性的类金属砷( As) 等生物毒性显著的重元素, 有时也泛指( Cu) 、 锌( Zn) 、钴( Co) 、镍( Ni) 等一般重金属, 有些重金属尽管是人体健康所必需 的微量元素, 但在体内蓄积也有量的限度, 超出这个限度同样显现出致病毒性。 2、重金属污染及其根源 重金属污染指由重金属或其化合物造成的环境污染。主要由农药、采矿、
Product and Hexadecyl Trimethyl Ammonium Bromide Modified Gold Nanoparticle Dispersion to 10 Types of Heavy Metal Ions:
Understanding the Involved Molecules from Experiment to Simulation. Langmuir. 2013, 29, 7591−7599.
文献思路
CTAB---AuNPs---Dithizone的制备
1、制备过程
5mL HAuCl4 (5 ×10−3M) 95mL超纯水 CTAB-AuNPs (4℃下放置至少4h) 加入3ml CTAB (3.5 ×10−3M) 1.5mLNaBH4 (0.1M,现配)
反应30min,粉红变为深红
AuNPs相互作用。
.
CTAB、Dithizone 与AuNPs 的作用机理
1、 CTAB与AuNPs的作用机理
由XPS谱图可知,CTAB-AuNPs的C 1s未发生改变,但N 1s发生了0.2 eV
的蓝移,Br 3d在63.3 eV处出现新峰, N 1s和Br 3d的改变说明CTAB的官能 团[−(CH3)3NBr]和AuNPs之间的相互作用使CTAB被吸附在了AuNPs上。
CTAB---AuNPs---Dithizone的表征
2、紫外-可见光谱
(1) CTAB-AuNPs的λmax为524nm。
(2)dithizone solution(双尿腙溶液)的λmax
为472nm。 (3) CTAB-AuNPs- dithizone的λmax为 480nm,波长发生了偏移,这是由于CTABAuNPs 与dithizone 的共同作用所导致的。
CTAB、Dithizone 与AuNPs 的作用机理
2、 Dithizone与AuNPs的作用机理
(1) dithizone ( 未 加 NaOH ) : 在
∼3487 , 3095 , 1600 , 1442 , 1311 ,
1143 , 677 cm−1 处的峰分别对应 N−H , C−H , C−C , N=N , N−C ( 与苯环相 连的C),N−C (与S相连的C),C=S的 伸缩振动。 (2) dithizone products (加入NaOH): 在 ∼3471 , 3095 , 1670 , 1600 , 1458,1114,863,697 cm−1处的峰分
文献背景
汞:食入后直接沉入肝脏,对大脑、神经、视力破坏极大。天然水每升水 中含0.01毫克,就会导致人中毒。
铬:会造成四肢麻木,精神异常。云南铬污染事件
铅:是重金属污染中毒性较大的一种,一旦进入人体将很难排除。能直接 伤害人的脑细胞,特别是胎儿的神经系统,可造成先天智力低下;对老年 人会造成痴呆等。另外还有致癌、致突变作用。 砷:是砒霜的组分之一,有剧毒,会致人迅速死亡。长期接触少量,会导 致慢性中毒。另外还有致癌性。 锌:过量时会得锌热病。也会伤害肝肾。
作用。
.
与重金属离子的作用机理
试剂与Hg混合:在红外谱图中,会在466 cm−1处出现新峰,这是Hg---N的伸缩振动峰。 试剂与Ni混合:3538 cm−1出的N---H消失,这是由于形成了Ni---N键。
与重金属离子的作用机理
从Hg 4f和Ni 2p 的XPS谱图分析中可知,100.1 eV和856.3 eV处的峰分别为Hg-N 和Ni-N的结合能。
与重金属离子的显色反应
B、C: Corresponding UV−vis absorption spectra of the developed reagent in the presence of heavy metal ions.
在紫外-可见光分析中,重金属离子的加入使得λ max发生红移, 这主要是由于重金属离子使AuNPs聚集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