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用数学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1教学目标:1.能选用适当的单位表示长度,会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
2.能估计身边物体的长度,初步形成估计意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3. 增强同学们的合作意识和探究意识。
教学重难点:1.通过引导学生估计身边物体的长度,再动手实际量一量,进一步学会使用测2.量工具和选用适当的长度单位,从而培养应用意识。
教学过程:一、创设激疑1.前面我们学习了哪些长度单位?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①长度单位:米(m)、厘米(㎝)② 1米=100厘米 1m=100㎝2.今天,米和厘米又来找我们做朋友,想了解同学们对它们俩掌握和应用的情况,看你能不能正确的应用米和厘米来估一估、量一量身边的物体。
比如说:黑板的长、桌子的高等二、互动解疑1.黑板的长是多少?①估一估2米、3米、5米……②量一量,谁估计得更准确③分组测量,汇报结果2.说一说是怎样测量的。
3.测量时要注意些什么?测量时尺子不够长,量完一次就做一个句号,数数量了几次,还剩多少,最后得出结果。
三、启思导疑1.量自己的身高、步长①先估计,然后同桌合作量一量。
②交流讨论2.完成试一试①先估测②再量一量③最后填出具体的数值。
四、实践应用1.在○里填上“”或“=”。
①25厘米○ 2米②100厘米○1米③51厘米○49厘米④98厘米○89厘米⑤1厘米○1米⑥10厘米○1米⑦33厘米○3米⑧6米○600厘米2.填一填。
①1米=( )厘米②12米+7米=( )米③13厘米+8厘米=( )厘米④2米+45厘米=( )米( )厘米⑤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 )做单位。
⑥量比较长的物体,可以用( )做单位。
五、总结评价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估一估量一量先估计再测量不够整米,剩余部分用厘米做单位。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2教学目标:1.经历用不同工具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过程,了解实际生活中测量方法的多样性,初步体会到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020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课件

和 同样多 和 同样多
图中还可 以比什么?
【课本7页“做一做”第3题】
1. 在多的后面画“√”。 在少的后面画“√”。
√
√
2. 在少的后面画“√”。【课本8页“练习一”第3题】 √
3. 在多的后面画“√”。【课本8页“练习一”第4题】
√
比多少
和 同样多。
比少 比多
四、在正确的答案后面的 里画“√”。
1 ~ 5 的认识
【单击下一步或点击图片均可播放视频】
【点击图中各事物可闪动并圈出】
图中事物的数量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
你你能能拿拿出出数数量量是是““21””“的3小”棒“吗4”?“5” 的小棒吗?
12345
再添计上数“器1上”有颗1,颗是珠几子颗,? 用几可表以示用?“1”表示。
对于 来说, 、
在它的上面。
对于 来说, 在它的上面, 在它下面。
你能用“前、后”这样的词描述这些交 通工具的位置关系吗?
在
的前面
在
的后面
在
的前面
在
的后面
在
的前面,在
的后面
的前面是 ______________ 。
请你再看图说一说吧!
小 结
在说明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时,一 定要说清是谁和谁在比较。
你能比一比 图中各种事 物的多少吗?
比一比,小兔 和砖的数量谁 多谁少?
小兔和砖
和 同样多。
一个对着一个,没有多余的。
比一比,小猪 和木头的数量 谁多谁少?
小猪和木头
比少
比多
如果每休只息小时兔,吃小一兔根拿萝来卜了,自每己只爱小吃猪 吃一个的苹萝果卜,和请小你猪比爱一吃比的,苹够果分。吗?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人教版精选6篇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人教版精选6篇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经历从日常中抽象出的数的过程,能正确数出数量的1的物体,认识1—10各数;初步理解基数、序数的联系和区别以及“一一对应”的思想。
2、能力:理解基数、序数的联系和区别。
能运用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
培养学生的有序观察能力。
3、情感:初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体会交流的乐趣;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启迪智慧,丰富想象力。
教学重点正确数出数量是1的物体,理解1可以表示单个的物体,也可以表示一个集合。
教学难点理解基数、序数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方法讲述、练习、讨论教具准备二幅情景图(教材第4页主题图),1—10的数学卡片。
教学活动设计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一个图钉,一把扫帚,一台电视,一双筷子。
)这些物品和数量用的是哪个数来表示的?1的作用事真大。
二、探究新知,讲授新课1、出示主题图,今天老师带大家到一座美丽的小山村去旅游,你们想去吗?乡村的早晨非常美,看一看图上有什么?1可以表示什么?生活中很多事物可以用1表示。
1可以表示1个单个物体,也可以是一个整体,能表示很小的东西,也能表示很大的东西。
第一名也用数字表示。
“1”可以表示这么多事物,你知道生活中“1”还可以表示什么吗?2、认识其它和数:说一说,在生活中2可以表示什么?3呢?4呢?鼓励学生多说。
3、看图:(1)图上小朋友们在做什么?你喜欢踢足球吗?(2)请学生读出运动员衣服上的号码。
衣服上的数字表示什么?(数有基数与序数之分)(3)与5号运动员相邻和有谁?(4)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三、巩固练习,形成能力1、看懂题意,独立连线2、数一数,画一画引导学生弄清题意、自己试做,然后集中交流。
4、第3页3题、引导学生先弄清题意:数出左边要求的数量,画出相应的符号来,看谁画得快又准。
四、小结:谁能说一说这节课我们都学习了什么?学习了1-10各数的认识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知识点人教版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知识点人教版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的主要知识点包括:
1. 数字0-9的认识和书写
2. 数字0-9的大小比较
3. 数字0-9的数目意义和数位意义
4. 数字的顺序排列
5. 数字的加法运算(没有进位)
6. 数字的减法运算(没有退位)
7. 数数字,将数字与物体进行对应
8. 掌握基本的数学符号:加号、减号、等于号
9. 通过观察、绘制、数点等方式进行数数活动
10. 进行简单的数学推理,如推理数的大小关系
11. 认识二维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
12. 通过观察和画图研究二维图形的特点与性质
13. 进行简单的空间位置、方位的描述
14. 认识物体的形状特点,如圆的圆心、直线的平行与垂直关系等
15. 进行简单的图形模仿和延伸
以上是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的主要知识点,具体内容可以参考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的教材。
2024人教版数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2024人教版数学一年级数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章《生活中的数》,详细内容包括:认识数字110,了解数序,学会数数,掌握1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数字110的认识,理解数序,能熟练地进行数数。
2. 使学生掌握1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并能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1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
教学重点:数字110的认识,数序的理解,数数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数字卡片、教学挂图、计数器、磁性黑板。
学具:学生用数字卡片、计数器、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数字的故事,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激发学生学习数字的兴趣。
2. 讲解:展示数字卡片,引导学生认识数字110,讲解数序,示范数数方法,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数数。
3. 例题讲解:讲解1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理解运算规律。
4.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10以内数的加减法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5.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运用所学的数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如数玩具、水果等。
六、板书设计1. 数字110的书写和数序。
2. 数数的方法和步骤。
3. 1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写出数字110,并按数序排列。
(2)用计数器进行1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3)观察生活中的数字,记录下来并数一数。
2. 答案:(1)1、2、3、4、5、6、7、8、9、10(2)示例:3+2=5,52=3(3)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在学习数字和加减法过程中的困惑,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观察生活中的数字,进行数数练习,提高数字敏感度。
同时,引导学生尝试进行10以内数的加减法混合运算,为下一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课件(共429张PPT)

5○﹥4
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5>4,谁会读? 一只小熊吃一个玉米,玉米够吗?
三、练一练
数一数,比一比
( 2 )只
( 1 )只 ( 2 )只
( 5 )朵
四、课堂小结
3
谁能说一说用哪个数字来表示垃圾桶有几个?
4
谁知道4数完以后该数几?
5
图上还有什么数量是5的?
谁能说出数5以后是数几呢?
6
空中有7只飞鸟,就用7表示
7
7是在什么数的后面?数完7以后数几呢?
8
数完8后数什么数呢?
9
图中有多少个男同学?
10
数一数、找一找教室里有哪些实物的个 数可以用我们刚才所学的1—10来表示。
数学一年 级
上册
第2单元
位置
第1课时 上、下、前、后
一、游戏导入
在刚才的小游戏里,我们提到了哪些方位?
上、下、前、后
二、探究新知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都发现了什么?
上、下关系是相对的 的上面有什么? 轮船的上面是火车
做一做
把 数学 放在 语文 的下面,把 文具盒 放在 语文 的上 面。
我们继续观察画面,桥的最上面 有什么?
数学一年 级
上册
第1单元
准备课
第1课时 数一数
一、情景导入 你会数数吗?
数一数
二、探究新知 这幅图里都画了些什么?
图上有几座房子?有几面红旗?
1
找一找还有什么的数量是1的?
有几个同学向老师行 礼?有几个同学拉单 杠?
2
图里还有什么数量是2?
谁能说一说有几 个小朋友踢足球?
图中还有哪些数 量是3的?
拍拍右肩膀 右脚跺一跺 向后蹦一蹦 右腿踢一踢 右手摆一摆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完整课件

在
的(前面 ),
在
的(后面),
的前面是
。
说清楚谁在谁的上面,谁在谁的下面, 谁在谁的前面,谁在谁的后面哦!
上 下
我的小手拍拍, 上拍拍,下拍拍,前拍拍,后拍拍,
我的小手举起来。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1~5的认识
一、生活情境,抽象1~5各数
(一)发现不同数量的事物
一、生活情境,抽象1~5各数
问题:1. 同学们认识这是几吗? 2. 图中哪些事物的数量可以用“4”来表示?
一、生活情境,抽象1~5各数
(二)借现实情境抽象出1~5各数
问题:1. 这是几? 2. 图中哪些事物的数量可以用“5”来表示?
二、扩展认识,体会1~5的基数意义
(一)摆一摆
操问作题:请1. 你你拿能出拿数出量数是量“是2“”1“”3的”小“棒4”吗“?5”的小棒, 在数2.字小卡棒片应下该面摆摆在成哪你张喜数欢字的卡样片子的。下面?
<
>=
>
2
1
2
5
4
4
第1 第2 第 3 第 4 第 5 有 5 人排队。
排第 2 ,他前面有 1 人,后面有 3人。
从图中还可以提出 什么问题?
从左边起涂色。
涂4个
涂第4个
从左边起涂色。
涂4个
涂第4个
从左边起涂色。
涂4个
涂第4个
4号车前面有几辆车? 它的后面是几号车?
5以内的加法
放在两把个4个筐里,有几种情况?
4 13
4 22
4 31
做一做
加油啊!
3
3
3
1
2
分5个成两堆,怎样分?
5 32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6—10的认识和加减法《用数学》教学设计

第5单元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第11课时用数学【教学内容】:教材P57及练习十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加减法的联系和10以内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通过情境图,培养和提高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能够正确掌握算理,能根据已知量和它们之间的关系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列式并计算。
4.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感知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5.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热爱自然、保护环境方面的教育。
6.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集体的智慧,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与合作精神【教学重点】:使学生能够正确掌握算理,能根据已知量和它们之间的关系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列式并计算。
【教学难点】:培养和提高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挂图。
【教学过程】:一、激情引新。
出示大森林图。
师:快乐的大森林里都有些什么?二、合作探究,体验发现1.主动探究,体验加法的含义。
出示蘑菇图。
师:通过观察,你知道了什么?问:小问号问我们什么?师:谁来帮小蘑菇算一算:一共有几个呢?说说你是怎么想的?板书:6+2=8师:小朋友们真聪明,我们一起去小鹿们在干什么吧!2.小组合作,体验减法的含义。
出示:小鹿图师:请大家注意观察,你看到些什么?请说给你的同座听。
师:根据这幅画,你能提出一个合适的数学问题吗?请先自己想想,然后四人小组讨论。
教师强调讨论时请注意:一个人说的时候,其他人要认真听,等他说完了,别人再说。
小组同学思考,互相讨论。
教师巡视、倾听,并与之交流,适时启发。
3.汇报结果。
师:谁先来说说,你们准备提出什么数学问题?问:你能完整的把这幅图说一说吗?问:要求还剩几只小鹿,怎样列式呢?(板书:9-3=6)师:你是怎样想的?4.尝试小结。
师:通过解决我们提出的这个问题,你发现了什么?(着重启发,引导学生理解:从总数中去掉一部分,就得到另一部分)5.联系生活,整体感知。
师:根据小鹿图,大家不仅自己提出了问题,而且还自己解决了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规范解答:
7+5=12(个) 答:原来有12个
。
学点总结 解决“求原来有多少个”这一类型的加法应用题,关键要弄清原来的数量 和已知条件之间的关系。
知识密解
帮你做一做
教材第98页“做一做”
6+9=15
知识密解
情境解读 1.请看图,说一说图中描述了什么情境? 现在是篮球赛的中场休息时间,看,啦啦队的队员们正跳着热力四射的 舞蹈,在为运动员们加油、打气。站成了前后两排,跳得正起劲呢!前排有7人,后排有8人, 你知道啦啦队一共有多少人吗?
答:树林里原来一共有17只小鸟。
难题答疑
教材第100页“练习二十三”思考题
一共有多少人?
题意解读:从图中的文字信息可看出,我前面有9人,不包括我自己,我后面 有5人,这里也不包括我,所以要求一共有多少人,就是把我前面的人数和后面 的人数合起来,用加法计算,但不能少加了我。
难题答疑
方法探究:要求这条队伍一共有多少人,先要弄 清楚这队人分成哪几部分,从文字信息中可以知道 我前面的9人不包括我,我后面的5人也不包括我, 所以求一共有多少人时,一定不能忘了加上我。用 图示可表示如下:
知识密解
情境解读 1.请看图,说一说图中描述了什么情境? 运动场上需要 发号施令,体育老师来领走了7个 ,管理员阿姨那里 还有一些。 2.再看图,找一找图中提供了哪些有价值的数学信息? 体育老师领走了7个 少个 吗? ,管理员阿姨那里还有5个,你知道原来一共有多
知识密解
过程解读 1.思维导引:
要求原来有多少个 ,必须要弄清题意,从图意可知 被分成了两部 分:领走的和剩下的。求原来有多少个,就是将两部分合起来,用加法计算。
5
+
9
14
培优题库
五、小英的妈妈从超市买回6个苹果,小杰的妈妈比小英的妈妈多买2个苹 那么小英的妈妈和小杰的妈妈一共买了多少个苹果? 果,
6+2+6=14(个) 答:一共买了14个苹果。
思路分析:要求原来有多少个鸡蛋,需要弄明白的是:原来的鸡蛋分为吃
了的和剩下的两部分,要求一共有多少个,用加法计算,即8+6=14(个)。
规范解答:
随堂速练
1.找朋友。
2.在○里填上“>”“<”或“=”。
< <
= =
>
<
>
<
3.树林里飞走了8只小鸟,还剩9只小鸟,树林里原来一共有多少只小鸟?
8+9=17(只)
知识密解
过程解读 1.思维导引: 从图中可知前排有7人,后排有8人,还知道男生有9人,女生有6人,要 求一共有多少人,就是求前排和后排合起来是多少人,或求男生和女生合起 来是多少人,都用加法计算。 2.方法探究:
求一共有多少人? 方法一:按排来算,就是前排人数加上后排人数,列式为:7+8=15(人)。 方法二:按男、女生来算,就是男生人数加上女生人数,列式为:9+6=15 (人)。同一道题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到不同的算式,但计算结果却相同。 规范解答: ①7+8=15(人) 答:一共有15人。 ②9+6=15(人) 答:一共有15人。
用 数 学
预习秘诀 随堂速练 知识密解 难题答疑
能力展示
活学活用
预习秘诀
1.口算。
9+7= 16 5+8= 13 9+4= 13 4+7= 11 3+9= 12 8+3= 11 6+6=12 7+5= 12 8+2= 10 9+6= 15 7+7= 14 10+8= 18
2.看图列算式。
5+8=13
学点总结 同一问题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可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结果相同。
知识密解
帮你做一做
教材第97页“做一做” 思路分析:要求一共有多少只天鹅,我们可以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去思考, 第一,可以把左边的天鹅数和右边的天鹅数合起来;第二,也可以把白天鹅 的只数与黑天鹅的只数合起来,都能求出天鹅的总只数。
规范解答:
规范解答:
9+5+1=15(人) 答:一共有15人。
能力展示
例
第一棵树上有8只鸟,第二棵树上有9只鸟。有6只鸟从第二棵树上飞到
了第一棵树上,现在两棵树上共有多少只鸟? 分析:有6只小鸟从第二棵树上飞到了第一棵树上,这时第二棵树上的鸟就 少了6只,而第一棵树上却多了6只,这样一少一多,两棵树上鸟的总数没有变, 还是原来那么多,所以“有6只鸟飞到第一棵树上”是多余的条件。 解答: 8+9=17(只) 答:现在两棵树上共有17只鸟。
活学活用 达标题库
一、解决问题。
6 + 8
14 5 + 8 13
9 + 3
12
活学活用
二、列式计算。 三、用两种方法列式计算。
6 + 5
11 11
4 + 7
11
4 + 7
7 + 9
16 8 + 8 16 16
4 + 7 + 9
20
7 + 9
活学活用
四、小明看一本故事书,第一天看了5页,第二天看了9页,两天一共看了多 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