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地球化学勘探方法共22页

合集下载

油气勘探的方法

油气勘探的方法

油气勘探的方法石油是工业的血液,是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关系着国家的经济命脉,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石油天然气需求的第二大国,为此石油天然气工业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石油天然气油气工业是由油气勘探→油气开发→油气储运→油气炼制→油气化工→油气销售等构成。

油气勘探作为第一步,对整个油气工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油气勘探基本可以分为4种类型:第一,地质调查技术,包括:地面地质踏勘、油气资源遥感、非地震物化探、地震勘探;第二,直接接触油气层,在井中进行探测,即井筒技术,包括钻井、录井、测井、测试、试采等;第三,实验室分析与模拟技术,主要是利用各种分析仪器,测试手段和模拟装置,取得各种资料和数据;第四,地质综合研究技术,它通过利用上述3种技术手段获得的信息和解释成果进行综合研究,最终目标是对勘探对象与勘探目标进行系统化、定量化的综合评价,直接为勘探部署决策服务,这类技术包括盆地分析模拟、含油气系统研究、区带及圈闭评价、油气藏描述等。

一、油气地质调查地面地质测量是最古老的地质调查技术。

主要是通过野外地质露头的观察、油气苗的研究,结合地质浅钻和构造剖面井等手段,查明生油层和储油层的地质特征,落实圈闭的构造形态和含油气情况。

我国早期发现的几个主要油田,如老君庙油田、克拉玛依油田等都与地面地质调查紧密相关。

油气苗调查是是石油工业发展初期的主要勘探手段。

石油与天然气在地表的出露(露头)被称为油气苗。

从某种意义上说,已经形成的油气藏,在地壳运动的作用下又可以被破坏,使集中起来的石油再一次分散,部分出露地面形成“油气苗”,部分则运移到别处形成“次生油藏”,部分甚至完全暴露地面逸散。

油气苗的存在为下一个地区下一步油气资源评价和区域勘探提供了可靠依据。

油气苗找油也是最直观的标志,延长、老君庙、独山子、圣灯山均因为位于油气苗附近而得以发现。

遥感对地观测,获取地表空间信息的一种先进科学技术,具有宏观、准确、综合地进行动态观测和监测的能力。

石油勘探中的地球化学方法

石油勘探中的地球化学方法

石油勘探中的地球化学方法石油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能源之一,而石油勘探就是为了寻找新的石油资源。

在石油勘探中,地球化学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地质和地球化学数据的解释和解析。

本文将介绍石油勘探中常用的地球化学方法,包括有机地球化学和无机地球化学,以及它们在石油勘探中的应用。

一、有机地球化学方法有机地球化学方法主要研究含有机物的地层岩石样品。

它通过分析有机质的组成和分布来判断石油资源的潜力。

常用的有机地球化学方法包括有机质含量测试、有机质类型鉴定和成熟度评价。

1. 有机质含量测试有机质含量测试是通过测定地层样品中的有机质含量来判断石油资源的富集程度。

常用的测试方法包括岩心样品中有机碳含量的测试和岩石热解、溶解和提取等方法来确定含量。

2. 有机质类型鉴定有机质类型鉴定是通过分析地层样品中的有机质成分来确定其类型。

常用的鉴定方法包括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等技术,通过比较样品的吸收峰和信号来推断有机质的类型,如油类、蜡类和杂质等。

3. 成熟度评价成熟度评价是通过分析有机质的成熟程度来评估石油资源的潜力。

常用的评价方法包括岩石中稳定碳同位素、红外光谱等技术来判断有机质的成熟度,以及通过测定岩石中挥发性有机物含量和组成来评估有机质的成熟程度。

二、无机地球化学方法无机地球化学方法主要研究地层岩石中的无机元素的含量和分布。

它通过分析地层岩石中的无机元素来判断地质构造和地层特征,从而识别潜在的石油来源区域。

1. 地层岩石中元素含量的分析地层岩石中元素含量的分析常用的方法包括火花源质谱仪、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等技术,通过测定地层岩石中元素的含量和分布来判断地层构成和特征。

2. 地质构造特征的解释通过分析地层岩石中的无机元素含量和分布,可以解释地质构造的形成机制,如断层、褶皱等。

同时,还可以通过无机元素的特征来推断石油来源区域的位置和特征。

三、地球化学方法在石油勘探中的应用地球化学方法在石油勘探中广泛应用,为石油勘探提供了重要的数据和信息。

地球化学勘探课件

地球化学勘探课件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勘查地球化学的概念一、地球化学:研究地球物质成分的学科,从地球的化学成分出发去认识地球,解释地球形成及发展演化中的各种问题。

与地球物理学相对应。

二、应用地球化学:运用地球化学基本理论和方法技术,解决人类生存的自然资源和环境质量的实际问题的学科。

是地球化学的一个分支。

主要研究:1.地质作用中化学元素迁移,演化,富集的规律。

2.合理的开发,利用矿产资源。

3.岩石圈中元素的分布对土壤、农作物、人类健康的影响。

4.人类的生活、生产、消费等活动对地质环境及其本身的影响。

三、勘查地球化学:应用地球化学的一个分支,研究地质作用中化学元素迁移,演化,富集成矿的规律,其基本过程为采样――化验――数据分析――异常――验证。

四、地球化学→应用地球化学→勘查地球化学。

第二节:勘查地球化学的形成过程:一、矿产勘查地球化学的产生和发展.1.古代时期:古希腊和罗马时期:利用溪流沉积物淘洗黄金——“金羊毛”。

中国:2000多年前,《管子·地数篇》有“山上有赭者,其下有铁,上有铅者,其下有银,上有丹砂者,其下有铁金者,上有磁石者,其下有铜金,此山之见荣者也”。

2.20世纪30~50年代,地球化学找矿开始和形成,发展阶段。

①.开始于找矿:分析铜,锡元素,提出分散晕,从土壤,植物,水中进行元素(镍)的研究。

②.发展阶段:主要在十月革命后的苏联:《地球化学和矿物学找矿》1955年,苏地矿部:所有找矿工作中心必须作金属两测量。

西方国家在二次大战后,加拿大,美国,英国,法国开展研究。

3.我国的情况:1950年.东北地质局开办化探短训班。

1952年.地矿部成立后在地矿司内成立地球化学探矿室。

1956年.开展1∶2000000土壤测量。

1956年.冶金部地球物理总队成立了化探组。

1957年.地质部成立物探研究所,化探组。

1960年.北京地质学院设立地球化学专业。

1997年.已完成化探扫面:575×104KM2,发现异常5万多个,初步筛选1.36万个,对3000个异常进行验证,发现工业矿床788个,其中大,中型312处,价值达万亿元。

油气田勘探的基本方法参考资料

油气田勘探的基本方法参考资料

油气田勘探2009-11-27 15:03名词解释现代油气勘探:是在油气田形成模式与分布规律理论的指导下,运用各种手段和方法进行资料的采集、处理与综合分析,判断油气田形成的基本条件是否存在,不断缩小勘探靶区,最终发现和探明油气田复式油气聚集带:是指位于同一构造单元之上,彼此具有相同的成藏地质背景和密切成因联系的若干个油气藏的集合,其中以一种油气藏类型为主,而以其它类型油气藏为辅,具有成群成带分布的特点,在平面上和剖面上构成了不同层系、不同类型油气藏叠加连片的含油气带。

低熟油气:系指所有非干酪根晚期热降解成因的各类低温早熟的非常规油气。

油气化探:主要是通过油气在扩散和运移过程中所引起的一系列物理—化学变化规律,即油气藏与周围介质(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利用地球化学异常来进行油气勘探调查,确定勘探目标和层位的一种油气勘探方法。

综合录井技术:是在钻井过程中应用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及分析技术,通过在钻台上、钻井液循环通道上、钻具等相关部位安装一定的采集仪器,来获得工程信息、钻井液循环动态信息、钻井液性质信息、气测信息和随钻测量信息等,进而达到发现油气层、评价油气层和实时钻井监控目的的一项随钻技术。

非地震地质调查技术:是指除地震勘探技术以外的其他所有地质调查技术,包括地面测量、油气资源遥感、非地震物探、地球化学勘探等油气显示:是指石油、天然气及其石油沥青矿物在地表的天然露头和钻井的人工露头。

直接油气显示主要包括地面油气苗、井下油气显示、荧光显示、气测异常显示等。

含油岩石:是指被液态原油浸染的岩石。

含沥青岩石:是指在岩石孔隙中充填有分散固态沥青的岩石。

泥火山:地下聚集的高压气体沿断层和裂隙伴随水、粘土、沙粒和岩块一起喷出地表,井形成锥形堆积体,这便是泥火山油矿物:石油氧化或热变质过程所衍生山的一系列有机矿物叫石油沥青矿物,简称油矿物气测录井:用精密的色谱气测仪器或其他仪器直接检测钻井液中可燃气体含量的方法检测叫气测录井。

石油天然气地质与勘探复习资料

石油天然气地质与勘探复习资料

石油天然气地质与勘探复习资料(总25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石油天然气地质与勘探各章思考题第一章思考题1.石油的主要元素组成、化合物组成、石油的地球化学类型,海陆相石油的基本区别;2.微量元素钒和镍的石油地质意义,正烷烃分布曲线特征的石油地质意义;3.石油颜色、比重、粘度的主要影响因素,石油、天然气的溶解性特点,石油具有荧光性、旋光性的原因;4.天然气的主要化学组成、产状类型;;5.油气中碳、氢同位素丰度表示方法,油气中碳、氢同位素分布特点;6.油田水的基本特征、主要化学组成、水型,苏林水型划分方案7.重要名词术语:正烷烃分布曲线、生物标志化合物、石油的荧光性、石油的旋光性、凝析气(藏)、固态气水合物、油藏饱和压力。

第二章思考题1.油气成因两大学派的根本分歧、两大学派的代表性观点,油气有机成因早期说和晚期说的根本分歧;2.生物有机质的类型及其成烃潜力,干酪根类型划分及各类型相关特征;3.有利于油气生成的大地构造条件、岩相古地理古气候环境、理化条件;4.有机质向油气转化的过程、各阶段的主要特征;5.烃源岩的基本地质特征,反映烃源岩有机地化特征的主要指标;226.生物气、油型气、煤型气的主要特点,无机和有机成因甲烷、煤型气和油型气、有机和无机成因CO2的主要识别标志;7.油源对比的基本原理、目的、目前常用的方法;8.石油和天然气的生成条件的异同;9.重要名词术语:生油门限、时间-温度指数、低熟油、煤成烃、生物气、油型气、煤型气、烃源岩、油源对比、氯仿沥青A、干酪根。

第三章思考题1.重要名词术语:储集层(岩体)、盖层、排替压力、有效孔隙度、相渗透率、相对渗透率;2.什么是孔隙结构?反映岩石孔隙结构的参数有哪些?3.碎屑岩的储集空间,影响碎屑岩储集物性的主要因素;4.碳酸盐岩的储集空间、渗滤通道;影响碳酸盐岩孔隙(洞)和裂缝发育的主要因素;5.盖层的基本特征、封闭油气的机理,影响盖层封闭性的主要因素和盖层封闭油气的相对性。

油气勘探的方法

油气勘探的方法

油气勘探的方法油气勘探是指寻找和发现油气资源的过程,对于国家的能源安全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油气勘探的方法有多种,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方法。

1.地质勘探方法地质勘探是油气勘探的基础,通过对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岩石性质等方面的综合研究和分析,确定油气资源的潜在分布区域。

地质勘探的方法主要包括:(1)地表地质勘探:通过地质地貌、地层剖面等地表特征进行勘探,如地质地貌调查、岩石采样和地表地层测量等。

(2)地震勘探:利用地震波在地下传播的特性,通过观测和分析地震波的反射、折射和散射等现象,得出地下油气资源的存在和分布情况。

(3)地球物理勘探:包括重力勘探、电磁勘探、磁力勘探等方法,通过观测地球物理场的变化,推断地下油气的存在状态和分布特征。

2.钻探勘探方法钻探勘探是指通过在地下进行钻孔,并获取钻孔岩心、钻井液、气体等样品,来研究地下结构、岩性、流体性质等信息,进而判断地下是否有可商业开采的油气储层。

钻探勘探的方法主要包括:(1)地表钻探:通过在地面上钻探井眼,获取地下岩石样品和地层信息,如常见的地层钻孔、取心钻探、岩心分析等。

(2)海洋钻探:在海洋上通过海底钻探船或平台钻探,获取海底沉积物和油气资源信息,如海洋岩心钻探、多波束测深等。

(3)非常规钻探:针对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的需要,如页岩气、煤层气等,采用特殊的钻井技术和装备进行勘探。

3.地球化学勘探方法地球化学勘探是利用地下油气资源与地球化学元素的关系,通过分析和对比不同地区、不同环境样品中的地球化学元素及其同位素含量的差异,来判断地下是否存在油气资源。

地球化学勘探的方法主要包括:(1)地面地球化学勘探:通过采集地表植物、土壤、水体、气体等样品,分析其中的有机、无机元素含量,确定潜在油气资源的存在和分布。

(2)气象地球化学勘探:通过对大气中沉积物、雨水等样品的采集和分析,判断地下油气资源来源和分布状态。

(3)水文地球化学勘探:通过对地下水中溶解物、降水中溶解有机物等样品的分析,推断地下油气资源的潜在存在。

地球化学勘探技术与方法_油气微生物勘探

地球化学勘探技术与方法_油气微生物勘探
研 究表 明
油 气 的属 性
,
,
恒定 能量 同步荧光光谱技 术用 于 油气样 品的分析

,
可 以 判断

进行 油 油对 比 油 源 对 比
,
捕捉油气信息 进 行油 气索源
,
地 球化 学 勘探技术与方 法一 油气微 生 物 勘探
袁志华
长 江大学地 球化学系
,
湖北 荆州
,
油 气微 生 物勘 探法
是 地 表地 球化 学勘探法之 一
为 以 轻轻 为 食料 的 高度专一 性细菌 一 烃 氧化 菌
导致 细 菌 的数量 与活性 大大 增 加
。 。
的 发 育创造 了 良好的条件
从而
形 成 了烃 氧化 菌浓 度与活性 的异 常 区
根 据这 种 可检测 的微 生 物异 常区 可 以
,
评价 和 预测 下 伏 油 气 藏的 存在 和性 质 果 综合符合率达 到
了可 供勘探 的设 计井位
,
通 过 在 我 国首次大规 模先导 试 验研究

华北 四 个 试 验 区 块微 生 物 勘探 结
,
并分别指 出 了各 自最 有利的 目标 区 块

进 一步 提出
探索并建立 了 自己 的油 气微生 物勘探法
,
在此 基础上
,
年 独 立 完成
井 和 随后 平
了松 滋油 田 微 生 物勘探并取 得 了令 人满意 的效 果 开钻 的
,
提 出 了可
目前该 区 正 在 钻进
其 结 果 有 待实践自己 的 地表 地 球化 学 技术
填补 了我 国在 这 一 领域

的 空 白 为大 幅度 降低 勘探风 险提 供 了一 项 新 的技术路线

油气地球化学

油气地球化学

二、生物标志化合物
• 3.甾萜化合物
• 1)萜类化合物 • 是分布广泛含量丰富的标志物,包括环状和非
环状结构的化合物 • 主要指环状结构的萜类。包括双环倍半萜、三
环双萜、长链三环萜、四环萜和五环三帖。双 环倍半萜和三环双萜来自于高等植物 • 长链三环萜主要分布海相沉积中,藻类成因 • 五环三帖包括藿烷和非藿烷系列 • 藿烷是重要的生物标志物;主要来源于细菌和 蓝绿藻和低等植物。 • 四环萜是无环萜类降解产物
• 1959年在美国匹兹堡成立了第一个国际性的有机地球化 学分会。
• 1962年在意大利米兰召开了第一次国际会议,出版了 《有机地球化学进展》,规定两年召开一届学术会议。
• 1963年布雷格主编《有机地球化学》,论述天然有机物 地球化学。
• 1964年苏联出版《有机质地球化学》,论述沉积金属矿 产的有机地球化学,标志着有机地球化学学科独立。
• 80年代以后对煤成油的机理取得了深刻的认识。
二、油气地球化学的发展史
•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油气地球化学仍会为石油形成 与分布的研究作出应有的贡献。
• 对新区勘探和老区深化研究; • 对低成熟油、煤成油以及碳酸盐成烃机制的深入认识; • 运用生物标志物,尤其是非烃化合物来研究油气运移; • 油藏地球化学着重研究孔隙形成无机-有机反映并预测
三、有机质的研究方法
• 2.分离和纯化 • 根据研究的目的进一步进行组分的分离和纯化。 • 主要采用方法有柱色层、薄层色谱、络合物加成等。 • 3.干酪根的分离 • 抽提后的岩样中还含有大量不溶于有机溶剂的干酪
根。分离的方法有物理的和化学的, • 物理方法不会影响干酪根的成分,但不能完全除去
全部矿物,尤其是黄铁矿,其与干酪根紧密共生。 • 化学方法可以较完全分离干酪根,但多少改变干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