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大学语文课后试题及答案

大学语文课后试题及答案

大学语文课后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选项中,属于《诗经》中“风”的篇章是()。

A. 《关雎》B. 《生民》C. 《七月》D. 《鹿鸣》答案:A2.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出自唐代诗人()的作品。

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孟浩然答案:A3. 《红楼梦》中,贾宝玉的通灵宝玉上刻有的诗句是()。

A. 莫失莫忘,仙寿恒昌B. 金玉良缘,天作之合C. 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D.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答案:A4. 下列作品中,不属于鲁迅先生的是()。

A. 《呐喊》B. 《彷徨》C. 《朝花夕拾》D. 《子夜》答案:D5.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的诗句。

A. 王安石B. 孟浩然C. 杜甫D. 李白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岳阳楼记》的作者是_______。

答案:范仲淹2.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出自《离骚》,作者是_______。

答案:屈原3.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是苏轼的_______中的名句。

答案:《水调歌头》4. 《滕王阁序》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描绘的是_______的景色。

答案:滕王阁5.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杜甫《望岳》中的诗句,其中“岳”指的是_______。

答案:泰山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史记》的作者司马迁的生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答案:司马迁是西汉时期的著名史学家、文学家,他所著的《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

司马迁的生平充满传奇,他因替李陵辩护而遭受宫刑,但仍然坚持完成了《史记》的创作。

他的史学成就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不仅开创了纪传体史书的先河,而且其文笔生动、叙事详实,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 分析《红楼梦》中贾宝玉的性格特点。

答案:贾宝玉是《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他性格复杂多面。

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

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

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1. 以下诗句中用“暖”字形容愉快、和谐氛围的是()A.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B.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C.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D.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答案:D2. 下列各句中,没有成语、谚语的一句是 ( )A. 看破红尘,但我不说B.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C. 纸上谈兵,站着说话不腰疼D. 饮水思源,努力不忘初心答案:A3. 唐代诗人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其一》中道出了人生的哪个道理?()A. 天只有一日,人间万岁年B.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C.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D.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答案:B4. 下列成语,与人与人之间的友情相关的一句是: ( )A. 碧空如洗B. 同舟共济C.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D. 破镜重圆答案:B第二部分:问答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一些学生常常抱怨学习语文无聊,觉得作文写不好没有意义。

你认为这是什么原因?根据你的理解,列举两个理由并给出自己的观点。

答案:第一,一些学生认为语文课的学习与实际生活脱节,难以应用到日常中,缺乏实用性。

他们认为阅读文章、写作文与工作、生活无关,所以对语文产生了抵触情绪。

第二,一些学生可能因为在作文方面成绩不尽如人意,或者经历过批评和打击,导致对写作失去了兴趣和自信。

他们认为写作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任务,没有足够的动力去投入其中。

个人观点:但实际上,语文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对我们的人文素养、思辨能力以及表达能力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学习语文,我们可以了解到丰富多样的文化知识,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

此外,写作也是一种思维的锻炼和表达的方式,只有通过写作,我们才能将自己的想法清晰地传达给他人。

因此,我认为学习语文和写作是有意义且值得我们努力投入的。

2. 阅读下面的诗句,回答问题: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请简述上述诗句的大致意境以及作者的情感表达。

大学语文常考试题及答案

大学语文常考试题及答案

大学语文常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词语中,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 徜徉(cháng yáng)峥嵘(zhēng róng)踟蹰(chí chú)B. 踌躇(chóu chú)蹉跎(cuō tuó)蹒跚(pán shān)C. 踟蹰(chí chú)峥嵘(zhēng róng)蹒跚(pán shān)D. 徜徉(cháng yáng)踌躇(chóu chú)蹉跎(cuō tuó)答案:C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他虽然年轻,但是经验丰富。

B. 由于他工作努力,因此受到了领导的表扬。

C.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学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D.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认识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答案:C3. 下列关于《诗经》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B.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C. 《诗经》的诗歌形式多样,包括四言、五言、七言等。

D. 《诗经》的诗歌内容涵盖了当时社会的各个方面。

答案:C4. 下列关于《红楼梦》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A.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

B. 《红楼梦》是清代的一部长篇小说。

C. 《红楼梦》主要描写了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

D. 《红楼梦》的版本有“程甲本”和“程乙本”之分。

答案:D5. 下列关于《论语》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

B.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之一。

C. 《论语》的主要内容是讨论政治、伦理和教育。

D. 《论语》的作者是孔子。

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出自《离骚》,作者是________。

答案:屈原2.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________》。

大学语文试题(附答案)

大学语文试题(附答案)

大学语文试题(附答案)一、单选题(共50题,每题1分,共50分)1、“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此句中体现诗眼的字是A、孤B、思C、欲D、眠正确答案:B2、“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

”所用的修辞手法是A、举例B、比喻C、排比D、对比正确答案:C3、按公文的行文方向来划分,“请示”、“报告”属于A、下行文B、上下行都可以C、上行文D、平行文正确答案:C4、公文是()的简称。

A、公文B、文件C、文书D、机关公务文书正确答案:D5、公文的标题应该使用A、黑体字B、仿宋体字C、楷体字D、宋体字正确答案:D6、给直属上级的请示,使用第一人称最恰当的是A、该B、本单位C、本人D、我正确答案:D7、求职人向用人单位自我介绍、谋求工作岗位时使用的一种专用书信叫A、慰问信B、证明信C、介绍信D、求职信正确答案:D8、联合行文可以是不同级机关或部门吗?A、不知道B、可以C、无所谓D、不可以正确答案:D9、词语“含英咀华”中“咀”字的解释是A、咬碎B、细嚼C、品尝D、掇拾正确答案:B10、按时间顺序将许多延续信息进行综合,有条不紊地概述出来,这种综合技巧叫做A、纵横综合法B、纵横法C、归纳概述法D、汇集概述正确答案:A11、“工作总结”的根本任务是A、关键是找出问题,以利解决问题B、态度实事求是,总结成绩和问题C、总结成绩,介绍经验D、找出工作规律,把工作推向前进正确答案:D12、报告适用于A、商洽工作、询问或答复问题B、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询问C、请求批准事项或请求批转公文D、传达主要精神或情况正确答案:B13、公文如需同时标识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之间()隔开。

A、用“☆”B、不用C、用“★”D、空1字正确答案:C14、《泰山日出》选自徐志摩的作品集A、《翡冷翠的一夜》B、《巴黎的鳞爪》C、《志摩的诗》D、《猛虎集》正确答案:B15、不含歧义的公文用语是A、本区新建三座一千平方米的教学楼B、谈判双方已就善后事宜达成一致意见C、此案涉及四个课题组成员D、十八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均可以参赛正确答案:B16、向级别与本机关相同的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某事项应使用A、请示B、报告C、函D、请示报告正确答案:C17、“为了维护学校秩序,保持校园整洁,特作如下规定”文件的这种开头称为A、目的式B、提问式C、概括式D、根据式正确答案:A18、《财政部关于组织开展耕地占用税检查工作的通知》按其功能和内容来分,属于A、商榷性通知B、任免性通知C、批转性通知D、周知性通知正确答案:D19、主送机关是A、收文机关B、有隶属关系的上级机关C、受理公文的机关D、需要了解公文内容的机关正确答案:C20、下面公文写作中,语句符合规范的是A、该卷烟厂全体职工同心协力,奋发自强,在上半年不到三个月时间里,就创造出产值比去年同期增长200%的奇迹B、我们一定要采取措施,尽可能节省不必要的开支和浪费C、目前有关部门已对该报作出停刊整顿并令其主要负责人深刻检查等等纪律处分的处理D、一艘在巴拿马注册的名为“协友”的货轮9月9日1时30分在斯里兰卡东部亭可马里突然遭到泰米尔“猛虎”组织袭击而失事,五名船员失踪正确答案:A21、附件具有A、与正件相同的法定效用B、对正件的补充说明作用,因而不具有法定效用C、法定效用仅是某些特定的材料D、法定效用的看法是错误的正确答案:A22、“某市政府向所属各区告知特大交通事故”适用A、通知B、合同C、报告D、通报正确答案:D23、求职信属于A、个人书信B、社交书信C、一般书信D、慰问信正确答案:B24、报告和请示都有A、行文的祈请性B、表述的概括性C、行文的单一性D、内容的单一性正确答案:C25、《听听那冷雨》的作者是A、刘白羽B、余秋雨C、余光中D、巴金正确答案:C26、根据文件来源,在一个机关内部可将公文分为A、收文、发文B、通用公文、专业公文C、上行文、平行文、下行文D、本机关制发的和内部使用的公文正确答案:A27、××市国有资产管理局将2001年国资管理工作情况做出总结形成公文上报市人民政府,其公文文种是A、请示报告B、报告C、请示D、函正确答案:B28、特殊情况越级向上行文,应抄送给A、直属上级机关B、直属下级机关C、系统内的所有同级机关D、有业务联系的机关正确答案:A29、向上级汇报工作、反映情况,应使用的公文是A、通知B、请示C、报告D、通报正确答案:C30、“泸江电信公司减员增效工作总结”此标题是A、公文式标题B、无答案C、文章式标题D、正副标题正确答案:A31、经济合同签订后即具有法律效力,指的是A、约束性B、双向性C、合法性D、一致性正确答案:C32、《听听那冷雨》的语言特点之一是A、押韵B、辞藻华丽C、多用叠词D、以上说法都正确正确答案:C33、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辽夐(xiòng),阙(qè)B、田父(fǚ),绐(tǎi)C、椽(chuán),氅(chǎng)D、骓zhuī, 刈(yìē)旗正确答案:B34、总结写作要做到A、观点与材料统一B、观点与材料平分C、观点支撑材料D、材料统领观点正确答案:A35、单位名称+期限+内容+文种,这种总结的标题类型A、理论式B、公文式C、双标式D、新闻式正确答案:B36、请示的正文包括A、请示目的请示原由请示要求B、请示事件请示事项请示的请求C、请示原由请示事项请示要求D、请示原由请示时间请示要求正确答案:C37、一般情况下,成文日期以A、抄送日期为准B、印发日期为准C、领导人签发日期为准D、起草日期为准正确答案:C38、计划属于A、事后行文B、事中行文C、事前行文D、以上三种都对正确答案:C39、“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大学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大学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大学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注音错误的一项是:A. 聚集(jù jí)B. 商业(shāng yè)C. 分裂(fēn liè)D. 诗篇(shī piān)2.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 他说:“我很喜欢这本书。

”B. 小明快快地跑了出去。

C. 我想给妈妈买一件漂亮的裙子吧?D. 她把全部的秘密都告诉了我!3.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是谁的名句?A. 杜甫B. 李白C. 王维D. 李清照4. “亲情、友情、爱情”中,共有几个字?A. 3B. 6C. 9D. 125. 以下哪个成语表示“彼此争斗,拼个你死我活”?A. 以德服人B. 力争上游C. 相濡以沫D. 你死我活二、填空题1. 请写出下面古诗的下句: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答:黄河远上白云间。

2. 请填入适当的标点符号:爸爸对我说自己要负责,他提醒了我别忘记带上钱包和手机。

答:爸爸对我说:“自己要负责,他提醒了我别忘记带上钱包和手机。

”3. 请填入适当的词语:他一直______着我的事情,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中毕业。

答:关心4. 请填入下面对联的空缺处:浩浩长江东逝水,______终究不回头。

答:一去5. 请写出下句: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答:莫待枝上空折腰。

三、解答题1. 请简述《红楼梦》的作者、主要内容以及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答:《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

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展现了封建社会荣华富贵的虚幻和虚伪,并通过宝玉、黛玉等人物的命运展示了封建家族的内外矛盾和中国封建社会的腐败。

《红楼梦》影响深远,对中国文学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对后来的文学作品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时也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和社会思潮的演变起到了推动作用。

2. 请简述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的主要内容和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答:《西游记》是明代作家吴承恩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

大学语文第十版试题及答案

大学语文第十版试题及答案

大学语文第十版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选项是《诗经》中的篇章?A.《离骚》B.《关雎》C.《滕王阁序》D.《阿房宫赋》答案:B2.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哪位诗人之手?A. 李白B. 杜甫C. 苏轼D. 王维答案:C3. 下列哪部作品不是鲁迅的?A.《狂人日记》B.《呐喊》C.《边城》D.《彷徨》答案:C4.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哪位诗人的诗句?A. 李清照B. 孟浩然C. 王之涣D. 杜甫答案:B5.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出自哪位诗人的《登鹳雀楼》?A. 王之涣B. 李白C. 杜甫D. 李清照答案:A6.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出自哪位诗人的《静夜思》?A. 李白B. 杜甫C. 王之涣D. 孟浩然答案:A7. “水调歌头”是哪位词人的作品?A. 苏轼B. 辛弃疾C. 李清照D. 柳永答案:A8. “天净沙·秋思”是哪位词人的作品?A. 辛弃疾B. 苏轼C. 李清照D. 柳永答案:D9. 下列哪部作品是《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的另一部作品?A.《儒林外史》B.《聊斋志异》C.《金瓶梅》D.《儒林外史》答案:D10.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出自哪位诗人的《滕王阁序》?A. 王勃B. 李白C. 杜甫D. 王之涣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雅、______三部分。

答案:颂2. 李白被称为“诗仙”,其代表作有《将进酒》、《庐山谣》等,而杜甫被称为“诗圣”,其代表作有《春望》、______等。

答案:《登高》3. 《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长篇小说,被誉为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其原名是《______》。

答案:《石头记》4.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其代表作有《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其中《阿Q正传》的主人公是______。

答案:阿Q5.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完整版)《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

(完整版)《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

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一)(时间 90分钟)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答案有错别字,该题不得分)1.《大同》一文中“选贤与能”句的“与”,繁体字作“與”,其读音是 。

2.古诗《长恨歌》的作者是唐代诗人 。

3.《还魂记》、《紫钗记》、《邯郸梦》、《南柯记》四部作品合称“ ”,又称“玉茗堂四梦”。

4.老子学说的核心范畴是“ ”,认为它是世界的本原及万物运动变化的规律。

5.子曰:“君子博学 ,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6.西绪福斯是_________的象征。

7. 是中国现代作家,著有诗集《太阳城札记》、散文集《失败之书》和小说《波动》等。

8.《敬畏生命》的作者曾获1952年度诺贝尔 奖。

9.《贝多芬百年祭》的作者是爱尔兰著名的戏剧家、批评家、小说家 。

10.《故乡的野菜》一文的作者是 。

二、选择题(请选择正确答案,并将答题栏中代表正确答案的字母涂黑,多涂、少涂、不涂、涂错均无效。

1.《大同》一文选自( )。

A.《论语》 B .《孟子》 C .《礼记》 D .《尚书》2.下列四组诸侯国,全部礼遇流亡途中的晋公子重耳的一组是( )。

A .狄、卫、齐、曹B .宋、郑、楚、秦C .齐、曹、宋、郑D .狄、齐、楚、秦 3.《春江花月夜》的体裁是( )。

A .七言排律B .七言歌行C .古题乐府D .新题乐府4.对下列诗句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②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③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④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A .叠字 夸张 对偶 比喻 B .夸张 对偶 比喻 对比 C .反复 对偶 比喻 夸张D .双关 比喻 对偶 夸张5.《世说新语》的编著者是南朝宋著名文学家( )。

A .刘孝标B .刘义庆C .刘向D .刘伶6.下面对杜丽娘游园心理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杜丽娘在春和日丽之中,伫立在小庭深院,心神不定,烦闷无端。

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大全

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大全

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大全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错误的一项是:A. 绵延不绝B. 不绵延绝C. 浩浩荡荡D. 荡荡维维答案:B. 不绵延绝2.下列成语中,与“存心不良”的意思最接近的一项是:A. 恶意满满B. 心怀鬼胎C. 心狠手辣D. 心甘情愿答案:B. 心怀鬼胎3.下面哪个词语的注音不正确?A. 张望(zhāng wàng)B. 环境(huán jìng)C. 营业(yíng yè)D. 踌躇(chóu chú)答案:D. 踌躇(chóu chú)二、填空题1.请写出下面诗句中空缺的一个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_________。

答案:海(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2.请将下列句子中的空缺处填上适当的词语:她喜欢读书,每天读_______上午十点到十一点。

答案:书(她喜欢读书,每天读书上午十点到十一点。

)三、简答题1.请简要解释什么是比喻,并给出一个例子。

答案:比喻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将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进行比较,以达到表达的目的。

例如:“他的眼睛像一汪清泉。

”这句话中,把眼睛与清泉进行比较,以形容他的眼睛清澈明亮。

2.请解释一下什么是对偶,并给出一个例子。

答案:对偶是指在一句话或一篇文章中,重复使用相同的词语或短语,以达到修辞和韵律的效果。

例如:“亲手种下春秧,亲手收获丰庆。

”这句话中,使用了对偶的结构,使句子更加押韵和优美。

四、辨析题请辨析下列词语的用法,并填入正确选项:1. 参观/参与答案:参观2. 志愿者/自愿者答案:志愿者3. 植树/造林答案:植树五、改错题请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错误,并将其改正:1. 大学语文试题的确是一种考验,能够检验学生的语文水平和运用能力。

答案:大学语文试题的确是一种考验,能够检验学生的语文水平和运用能力。

2. 美丽的风景在我们眼前展开,让我们陶醉其中。

答案:美丽的风景在我们眼前展开,让我们沉醉其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马伶传》马伶拜当朝宰相顾秉谦为“师”的主要启示是()A.深入生活是艺术创造的根本途径B.善于模仿是艺术创造的根本途径C.刻苦磨炼是最可贵的从艺精神D.耻居人下是最可贵的从艺精神答案: a2.下列文章,有“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一句的是()A.《寡人之于国也》B.《秋水》C.《五代史伶官传序》D.《论毅力》答案: b3.《哭小弟》中小弟、蒋筑英、罗健夫的共同品格是()A.贡献卓著B.无私奉献C.全才罕遇D.英年早逝答案: b4.《长恨歌》第四部分所描绘的杨玉环在仙界思念唐玄宗的情景是() A.天然之境B.融情入境C.移情于境D.因情造境答案: d5.贯串《爱尔克的灯光》的线索是()A.故居的变迁B.亡姐的不幸遭遇C.三种灯光的依次闪现D.“长宜子孙”四个字的联想答案: c6.《先妣事略》写母亲娘家的良好家风和娘家人的受欢迎,对刻画母亲形象来说,这种表现方法是()A.对比B.类比C.烘托D.象征答案: c7.下列文章,通篇以寓言形式说理的是A.《寡人之于国也》B.《秋水》C.《五代史伶官传序》D.《论毅力》答案: b8.《都江堰》说都江堰的水,“合在一起比赛着飞奔的力量”,这里所用的修辞手法是()A.比喻B.比拟C.借代D.排比答案: b9.杜甫《秋兴八首(其一)》中“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的情景交融方式是()A.自然天成B.融情入景C.移情于景D.因情造景答案: c10.《爱尔克的灯光》中,“爱尔克的灯光”的象征意义是()A.封建家庭和礼教的没落与崩溃B.美好希望的破灭和生活的悲剧C.对旧家庭的憎恶和对财富的鄙弃D.对新生活的信念和对理想的追求答案: b11.对《再别康桥》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首诗像一支优美的乐曲,缠绵深婉的诗句随着轻柔起伏的旋律流淌出来,回环往复,一唱三叹,余音袅袅B.这首诗像一幅生动的画卷,一系列近乎完美的色彩变幻与意象组合形成流动的气韵,艳丽而又幽雅,飘逸中见静穆C.这首诗具有完美的形式结构,每节诗四句,每个诗句基本上由三个节奏构成,匀称、和谐,于清新活泼中求整饬D.这首诗极好地体现了新格律诗派独特的美学追求,但唯美主义也在一定程度上妨害了作品的思想内容的表达答案: d12.以下哪一个不是冯谖所谋的“三窟”()A.市义于薛B.薛地建庙C.游说于梁D.游说齐王答案: c13.《吃饭》选自钱钟书的()A.《人兽鬼》B.《围城》C.《写在人生边上》D.《谈艺录》答案: c14.《声声慢》中,“寻寻觅觅”所体现的心态是() A.休闲感B.急切感C.失落感D.绝望感答案: c15.《咬文嚼字》的中心论点是()A.斟酌字句就是调整思想感情B.文学的文字更注重联想意义C.文字的运用要有创造精神D.要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精神答案: d16.《哦,香雪》的整体建构特点是()A.思想感情的多重性B.全景描述中突出中心画面C.以铅笔盒为聚焦点D.借景物描写刻画人物心情答案: b17.称赞《蒹葭》一诗“最得风人深致”的是()A.王国维的《人间词话》B.朱熹的《诗集传》C.郁达夫的《孤独的秋》D.王夫之的《姜斋诗话》答案: a18.以“心里想”、“心里又想”领起的人物描写方法是A.行为描写B.语言描写C.直接心理描写D.典型细节描写答案: c19.《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的抒情方法是()A.借景物抒情B.借象征抒情C.借举止抒情D.借典故抒情答案: b20.在鲁迅散文《秋夜》中喻示一种顽强抗击黑暗的韧性战斗精神的形象是()A.不惜献出生命去扑火的小青虫B.对未来抱着希望之梦的小粉红花C.饱经沧桑、坚实挺拔的枣树D.奇怪而高的天空答案: c二、多选题1.《虞美人》中,借以表达“物是人非”情感的事物有()A.春花秋月B.小楼C.雕栏玉砌D.东风E.一江春水答案: acde2.《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的主要议题有() A.抱定宗旨B.砥砺德行C.改良讲义D.添购书籍E.敬爱师友答案: abe3.《蚂蚁大战》描写生动的原因有()A.观察细致B.描写细腻C.画面清晰D.类比贴切E.拟人传神答案: abcde4.下列作品,属于记事散文的有()A.《爱尔克的灯光》B.《香市》C.《西湖七月半》D.《马伶传》E.《哭小弟》答案: abc5.《金鲤鱼的百裥裙》中小说内涵深刻性的主要体现有A.时代变迁消解了等级观念B.等级观念渗透到日常生活C.身份意识浸透小人物心灵D.等级意识遭到儿孙的唾弃E.寓深意于不动声色的白描之中答案: bc三、词语解释题1.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

及:答案:及:够得上。

2.肩此重任,责无旁贷。

责无旁贷:答案:责无旁贷:自己的责任无可推卸。

3.明德先论于贱。

贱:答案:贱,指底层的百姓。

4.孤舟一系故园心。

系:答案:系:有双关意义。

一指孤舟停泊系岸,二指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凝结于胸。

5.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弃甲曳兵而走:答案:弃甲曳兵而走:丢弃铠甲、拖着武器而逃跑。

6.此上元妹子所遗,故存之。

遗:答案:遗:赠送。

7.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凶:答案:凶:发生灾荒。

8.倚栏干处,正恁凝愁。

恁凝愁:答案:恁:如此;凝愁:愁苦不已,愁恨深重。

9.病偻,隆然伏行。

有类橐驼者。

隆然:答案:隆然:脊背高起的样子。

10.旧栖新垅两依依。

旧栖新垅:答案:旧栖:旧居,指生者所住;新垅:新坟,指死者所葬。

四、简析题1.我用放大镜观察最初提到的红蚂蚁,看到它狠狠咬住敌方的前腿上部,且咬断了对方剩下的触须,可自己的胸部却被黑武士撕开了,露出了内脏,而黑武士的胸甲太结实,无法刺穿。

这痛苦的红武士暗红的眸子发出战争激发出的凶光。

它们在杯子下又缠斗了半小时,当我再次观战时,那黑武士已使敌人身首异处,但那两个依然有生命的脑袋,挂在它身体的两侧,犹如悬吊在马鞍边的两个恐怖的战利品,两个红蚂蚁头仍死咬住不放。

(1)这里描绘了什么?表现了什么?(2)这里运用了怎样的联想方式和表现方法?(3)从这里看,作者对人类战争持怎样的态度?答案:(1)描写的是红黑三武士生死对决的结局,表现了蚂蚁大战的残酷性。

(2)联想方式是类比联想,表现方法是象征。

(3)对人类战争及其狂热精神极其憎恶,对人类战争造成灾难极其哀痛。

2.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汉骑追者数千人。

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

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1)这里主要运用了怎样的人物描写方法?(2)项羽说这段话的主要意图是什么?(3)从这里可以看出项羽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答案:(1)主要是语言描写。

(2)强调自己的失败是天意,而不是由于自己的无能。

(3)不懂政治,专恃武力以经营天下。

这点,司马迁在“太史公曰”中也说得很清楚。

3.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1)说明“寻寻觅觅”句的统领作用。

(2)由“雁过”所引发的思绪中主要包涵哪些情景?(3)“梧桐更兼”句有何作用?答案略4.东方的大梦没法子不醒了。

炮声压下去马来与印度野林中的虎啸。

半醒的人们,揉着眼,祷告着祖先与神灵;不大会儿,失去了国土、自由与权利。

门外立着不同面色的人,枪口还热着。

他们的长矛毒弩,花蛇斑彩的厚盾,都有什么用呢;连祖先与祖先所信的神明全不灵了啊!(1)概括这段描述的大意。

(2)小说开头为什么要作这样的社会环境描绘?(3)总体说来,这里运用了什么表现方法?和修辞手法?答案略5.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树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树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选自《寡人之于国也》(1)孟子认为“王道之始”的标志是什么?(2)这里体现出孟子怎样的治国思想?(3)这里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答案略五、作文题1.知足常乐。

写一篇字数为600-800的议论文。

答案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