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工程学复习资料
交通工程复习题

《交通工程》复习题(总16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第一章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交通工程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工程技术科学诞生于()A.1921年年年 D. 1981年2.世界上最先创办交通工程(道路交通)专业的学校是()A.哈佛大学 B.京都大学 C.牛津大学 D. 同济大学二.多项选择题1.交通工程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研究领域是( )A.公路 B.城市交通 C.综合运输 D.道路交通2.以下是交通工程学的研究方向的是( )A.工程 B.教育 C.法规 D.环境 E.能源3.下列是交通工程学的特点的是( )A.系统性B.综合性C.交叉性D.社会性E.超前性F.动态性4.交通工程学的研究对象是( )A.人B.车C.路D.环境三.简答题交通工程学的定义是什么其研对象和研究目的分别是什么交通工程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试述交通工程学的产生和发展历史。
交通工程学的性质及与其它学科的联系是什么从我国目前的交通现状和国外交通工程的发展进程来看,你认为我国交通的发展方向应如何当前应着力解决哪些问题交通工程学与交通运输系统工程有什么联系结合本人的工作实际,谈谈交通工程学与你的工作有哪些联系交通工程学对你的工作有什么指导作用第二章交通特性分析一.单项选择题1._________时间是驾驶员控制汽车行驶性能最重要的因素()A.知觉 B.判断 C.知觉—反应 D. 感应2.各种感应器官中给驾驶车辆中的驾驶员提供信息最多的是()A.听觉 B.触觉 C.视觉 D. 嗅觉3.各种感应器官中给驾驶车辆中的驾驶员提供信息最多的是()A.听觉 B.触觉 C.视觉 D. 嗅觉4.利用中央分隔带把车行道一分为二,分向行驶。
这种道路称为()A.一块板 B. 二块板 C. 三块板 D. 四块板5.一般来讲,驾驶员开始制动前,最少需要()s的知觉——反应时间A. C.6.车辆行驶路程与通过该路程的所需总时间之比,是指()A.行驶车速 B.行程车速 C.区间车速 D.运行车速7.某双向道路,两个方向的交通量分别为400辆/小时和600辆/小时,该道路的方向不均匀系数K D应为()A.40% B.60% C.50% D.%8.关于第85%位车速和第15%位车速,正确的是( )A.第85%位车速是指在行驶的全部车辆中有85%未达到的车速B.第15%位车速是指在行驶的全部车辆中有15%达到的车速C.第85%位车速用于确定观测路段的最大限制车速D.第15%位车速用于确定观测路段的最大限制车速9.AADT指()A.平均日交通量 B. 平均工作日交通量C. 年平均日交通量D. 年平均工作日交通量10.在交通管理上用做路段的最高限制车速是()A.15%位车速 B. 50%位车速 C. 第30位小时车速 D. 85%位车速11.由各种交通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干扰而引起的延误称为()A.运行延误 B. 停车延误 C. 固定延误 D. 干扰延误12.某双向两车道乡间公路,2002年3月20日测得三月份星期一平均日交通量为15800辆/日,月变系数为,星期一的日变系数为,第30位小时系数为%,方向不均匀系数为,单车道通行能力取800辆/小时,则该公路需________A.不需扩建 B.至少修建4车道C.至少修建3车道 D.至少修建5车道二.多项选择题1.汽车的动力性主要表现的三个方面是( )A.最高车速 B.通过性 C.加速时间 D.爬坡能力 E.稳定性2.汽车的制动性能包括( )A. 制动效能B.制动力C. 制动时汽车方向稳定性变窄D. 制动效能的恒定性3.行人的过街时间的长短主要取决于( )A.汽车交通量 B.街道宽度 C.行人心理因素 D.绿灯时间 E.绿性比4.城市道路按其在城市道路系统中的地位、交通功能分为( )A.快速路 B.主干路 C.支路 D.次干路 E.一级道路5.分析交通量的特性分析,一般从()方面进行分析A.时间分布 B.空间分布 C.构成 D.延误6.下列指标反应交通量的空间分布的是()A.城乡分布 B.路段上的分布 C.方向分布D.车道上的分布三.简答题驾驶员的交通特性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它与交通安全有何联系驾驶疲劳的因素有哪些驾驶疲劳与肇事的关系是什么影响驾驶员反应时间的因素有哪些汽车的动力性能指的是什么汽车的制动性能包括哪几方面制动距离和停车距离有何不同和公路相比,城市道路的特点主要有哪些城市道路横断面形式分几种它们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是什么城市道路系统常见类型是什么行车道宽度是如何确定的什么是道路的平面线形其构成要素是什么什么是视距分几种什么叫视野什么叫隧洞视如何避免隧洞视道路交通的要素是什么试述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交通工程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1.交通工程学的定义?它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是什么?2.交通工程学主要研究内容?3.简述交通工程学的发展?4.简述研究和运用交通工程学在道路运输管理中的作用?第二章1.驾驶员的交通特性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它与交通安全有何关系?2.驾驶疲劳的影响因素有哪些?驾驶疲劳与肇事的关系是什么?3.驾驶员的职业适应性对交通安全有何影响?4.饮酒对驾驶员的驾驶机能有什么影响?酒后驾车对安全行车会带来什么影响?5.生物节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它与安全行车有什么联系?试计算你自己下月第一天的生物节律状态。
6.根据行人的交通特性,结合自己的亲身体会谈谈对行人如何进行管理?7.汽车的行驶方程式是什么?满足汽车行驶的条件有哪些?8.汽车的动力性能指的是什么?9.汽车的制动性能包括哪几个方面?制动距离和停车距离有何不同?10.汽车的制动性能对交通安全有何影响?11.什么是城市道路的交通特性?12.城市道路横断面形式分几种?它们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是什么?13.什么是道路的平面线性?其构成要素是什么?如何保证?14.为什么要设置平曲线的超高和加宽?如何设置?15.什么是视距?分几种?如何保证视距?它对交通安全有何影响?16.结合当地事故多发地点的情况,谈谈道路条件与交通安全的关系。
第三章1.哪些参数可以用来衡量交通量的时间变化特征?2.什么是交通量?常见的交通量有哪几种?3.什么是第30位小时交通量?用它作为道路的设计小时交通量有何意义?4.什么是交通量的变化?交通量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说明了什么?5.如何计算、理解K月和K日?如何运用K月和K日推测AADT?6.简答交通量有哪些用途?7.某地三月K月3=0.925,K日3= 1.113,实际观测到该地某道路上2007年3月28日(星期三)的交通量为3558辆,试推算该地此道路2007年的年平均日交通量。
8.某测站测得的连续5min时段的交通量统计如表3-6所示,高峰小时交通量为1373veh/h,求5min和15min的高峰小时系数。
交通工程学。复习题题库及答案

交通工程学。
复习题题库及答案交通工程学复题1、交通量的时空分布特性表明它是一个随机数,不同时间和地点的交通量都会有变化。
2、高峰小时系数是高峰小时交通量与高峰小时内某一时段的交通量之比。
3、汽车的动力性能包括最高车速、加速时间和最大爬坡能力。
4、驾驶员的视觉特性主要从视力、视野和色感来考察。
5、方向分布系数XXX反映了一条道路上往返两个方向的交通量是否平衡。
6、交通量随空间位置的变化称为空间分布特性。
7、高峰小时流量比是高峰小时交通量与该天全天交通量之比。
8、交通量时变图的特征通常呈马鞍形。
9、道路交通系统中的人包括驾驶员、乘客和行人。
10、驾驶疲劳是指驾驶作业引起的身体上和心理上的疲劳以及客观测定驾驶机能低落的总称。
11、心理空间是指人们在自己周围划出的确定为自己领域的可见区域。
12、最高车速是指在良好的水平路段上,汽车所能达到的最高行驶速度。
13、最大爬坡能力是指汽车满载时第一档在良好的路面上可能行车的最大爬坡度。
14、汽车制动性能主要体现在制动距离或制动减速度上。
15、方向稳定性是指制动时不产生跑偏、侧滑及失去转向能力的性能。
16、自行车流的交通特性包括群体性、潮汐性、离散性、赶超型、并肩或并行骑行、不易控制。
17、一个区域的路网密度是衡量道路设施数量的一个基本指标,等于该区域内道路总长与该区域的总面积之比。
18、道路结构的基本部分包括路基、路面和桥涵。
19、道路线形是指一条道路在平、纵、横三维空间中的几何形状。
20、典型的公路网布局有三角形、并列形、放射形、树叉形等。
21、典型的城市道路网布局有棋盘形、带状、放射形、放射环形等。
22、交通量是指在单位时间段内通过道路某一地点、某一断面或某一条车道的交通实体数。
23、交通量的时空分布特性表明它随时间和空间而变化。
24、临界车速对于选择道路等级具有重要作用。
25、临界车速对于选择道路等级具有重要作用。
26、车流密度是指一条车道上车辆的密集程度。
交通工程学复习资料

L NKPart One —Define the following termsHeadway (车头时距):is defined as the time interval between successive vehicles as they pass a point along the lane , also measured between common reference points on the vehicles.Peak Hour Factor (高峰小时系数):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hourly volume and the maximum rate of flow within the hour is defined by the peak hour factor(PHF).PHF=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Flow of Rate Max Volume HourlyPerception-reaction time(PRT)(反应时间): from start of perception to the end of reaction (2.5 second is very common);it varies greatly from person to person ,from situation to situation.Capacity: Maximum Hourly Rate at which persons or vehicles can traverse a point or a uniform section of a lane or roadway during a given time period under prevailing roadway ,traffic and control conditions.Gap acceptance: is defined as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pedestrian and the approaching vehicle at the time the pedestrian begin his or her crossing.Spacing(车头间距):is defined as the distance between successive vehicles in a traffic lane , measured from some common reference point on the vehicles ,such as the front bumper or front wheels.Level of service(服务水平): is a quality measure describ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s within a traffic stream ,generally in terms of such service measures as speed and travel time ,freedom tomaneuver ,traffic interruptions ,and comfort and convenience.PCU(passenger car units):a unit of measure whereby large trucks and turning movements are converted to passenger cars using multiplication factors.T otal stopping distance :The sum of the reaction distance and the braking distance.TDM:is the application of strategies and policies to reduce travel demand (specifically that of single-occupancy private vehicles), or to redistribute this demand in space or in time.TSM :is a process for planning and operating a unitary system of urban transportation.Delay :is defined as “the addiional travel time experienced by a driver,passenger or pedestrian”and with respect to field measurements,it’s the d ifference in travel time when a vehicle is unaffected by the controlled intersection or traffic incidents and when a vehicle is affected by the controlled intersection or traffic incidents.动视力 :汽车运动时驾驶人的视力设计小时交通量:将一年中所有8760(365*24)小时的小时交通量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时其第30位的那个小时的交通量,又称为设计小时交通量(Design Hourly V olume ,DHV , 30HV)。
交通工程概论课程复习资料

《交通工程概论》课程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交通工程学2.交通流3.交通流特性4.交通量5.第30小时交通量(30HV)6.小时设计交通量7.交通量的方向分布8.交通量的时间分布9.地点车速或点速度 10.行驶车速 11.行程车速 12.运行车速或营运车速13.临界车速 14.设计车速 15.车流密度 16.车头间距17.占有度 18.延误 19.固定延误 20.运行延误21.停车延误 22.排队延误 23.引道延误 24.引道延误段25.引道时间 26.道路通行能力或称交通容量 27.道路条件28.交通条件 29.基本通行能力 30.可能通行能力 31.实用通行能力32.服务水平 33.饱和流量 34.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35.交通管理36.信号相位 37.信号周期 38.最佳周期时间 39.最短周期时40.绿信比 41.绿灯间隔时间 42.最短信号周期 43.最佳周期44.绿信比 45.道路交通事故 46.轻微事故 47.一般事故48.重大事故 49.特大事故 50.可听阀 51.痛阈52.声压 53.声压级 54.声波的频率 55.声的频谱56.响度 57.响度级二、填空题:1.交通控制通常分为三种:即______、______和______。
2.用来描述车流的______、______、______的变量称为车流基本参数。
3.交通流调查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4.交通量调查是调查道路各点交通量在时间上分布的特点以及各路段交通量在空间上分布的特点,包括车辆组成的______和______、______和______。
5.速度调查主要指车速调查,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OD调查即出行起止点调查,包括调查______,______以及______等。
7.预测的交通量主要由______、______和______三部分组成:。
交通工程复习资料

交通⼯程复习资料第⼀章绪论1、交通⼯程学:交通⼯程学是研究道路交通中⼈、车、路、环境之间的关系,探讨道路交通的规律,建⽴交通规划、设计、控制和管理的理论⽅法,以及有关设施、装备、法律和法规等,使道路交通更加安全、⾼效、快捷、舒适的⼀门技术科学。
(构成要素:⼈、车、路;⼿段:探讨、规律;建⽴:法律、法规;⽬的:安全、快捷、⾼效)2、交通⼯程发展:①步⾏时代;②马车时代;③汽车时代;④⾼速公路时代;⑤智能运输时代。
3、交通⼯程学科的建⽴与发展:①基础理论形成阶段(20世纪30年代初~40年代末);②交通规划理论研究阶段(20世纪50年代初~70年代初);③交通管理技术形成阶段(20世纪70年代~90年代);④智能化交通系统研究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
4、交通⼯程学科的外延(相关学科):①社会科学⽅⾯;②⾃然科学⽅⾯;③⼯程设计⽅⾯。
5、交通⼯程学的性质:是⼀门兼有⾃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双重属性的综合性学科。
6、交通⼯程学科的特点:①系统性;②综合性;③交叉性或复合性;④社会性;⑤前瞻性;⑥动态性。
第⼆章交通特性分析1、驾驶⼈的交通特性:⑴驾驶⼈的职责和要求,⑵驾驶⼈的反应操作过程,⑶驾驶⼈的⽣理、⼼理特性:①视觉特性:视⼒、视野、⾊感;②反应特性;③驾驶⼈的⼼理特点和个性特点。
2、乘客的交通特性:①乘客的交通需求⼼理;②乘车反应;③社会影响。
3、道路交通特性:⑴道路⽹体系;⑵道路⽹布局;⑶道路⽹密度。
4、车辆交通特性:①设计车辆尺⼨;②动⼒性能:最⾼车速,加速度或加速时间,最⼤爬坡能⼒;③制动性能:制动距离或制动减速度,制动效能的稳定性,制动时汽车的⽅向稳定性;④快速公交车辆特性。
5、交通量:是指在选定时间段内,通过道路某⼀地点、某⼀断⾯或某⼀条车道的交通实体数。
按交通类型分,有机动车交通量、⾮机动车交通量和⾏⼈交通量,⼀般不加说明则指机动车交通量,且指来往两个⽅向的车辆数。
6、平均交通量(ADT)以辆/d为单位,表达式为:(1)年平均⽇交通量(AADT)(2)⽉平均⽇交通量(MADT)(3)周平均⽇交通量(WADT)7、交通量的时间分布:⑴⽉变化:⼀年内各⽉的交通量变化成为⽉变化;⽉变化系数:⽽年平均⽇交通量与⽉平均⽇交通量之⽐称为交通量的⽉变化系数(或称为⽉不均衡系数,⽉换算系数),公式:⑵周变化:指⼀周内各天的交通量变化,⼜称⽇变化;周变化系数:年平均⽇交通量除以某周⽇的平均交通量。
《交通工程学》复习题大全含答案

《交通工程学》复习题大全含答案.1、信号周期时长等于A.全部相位所需绿灯时长和黄灯时长的总和B.全部相位所需绿灯时长和红灯时长的总和C.全部相位所需黄灯时长和红灯时长的总和D.全部相位所需绿灯时长、黄灯时长和红灯时长的总和【答案】A2、在多路线概率分配模型中,节点的点权是()A.进入该节点的全部连线的线权中的最小者B.进入该节点的全部连线的线权之积C.进入该节点的全部连线的线权中的最大者D.进入该节点的全部连线的线权之和【答案】D3、作停车需求预测时,采用的“产生率模型”,其理论依据是()。
A.土地使用状况B.商用土地价格C.人口与土地使用关系D.土地使用类型与停车产生率的关系【答案】D4、车辆停发方式为佳的是()A.前进式停车,前进式发车B.后退式停车,前进式发车C.前进式停车,后退式发车D.后退式停车,后退式发车【答案】A5、道路上车流行驶车速为30km/h,测得的平均车头间距为20m,则该路段的交通量是()。
A.1500辆/hB.1600辆/hC.1400辆/hD.1800辆/h【答案】A6、下列不属于交通标志的要素的是()A.数字B.形状C.符号D.色彩【答案】A7、下列特征不属于交通标志基本要素的是()。
A.安装高度B.颜色C.图形平面形状D.文字符号【答案】A8、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交通量的周变化是指一周内各天的交通量变化;B.交通量的周变化是指一月或一年内各周交通量的变化;C.交通量的周变化,本质上是一周内的日变化;D.交通量的周变化,又可称为交通量的周日变化。
【答案】B9、用事故率法鉴别高事故地点时,正确的说法是A.事故率法的缺点是交通量低时会出现假象B.事故率法的缺点是交通量大时会出现假象C.事故率法不考虑交通的使用状况D.事故率法没有缺点【答案】A10、画于路段中央,用以分隔对向行驶的交通流,禁止车辆跨越超车或压线行驶的标线,必须用()。
A.黄色单虚线B.黄色双实线C.白色单虚线D.白色双实线【答案】B11、小型环形交叉口其中心岛的直径尺寸应该是()。
交通工程学试题及答案

《交通工程学》复习材料一、填空题1、人们通常称交通工程学科为“五E”学科,“五E”指的是:工程(Engineering)、法规(Enforcement)、教育(Education)、能源(Energy)、环境(Environment)。
2、驾驶员的视觉特性从视力、视野、和色感等几个方面体现。
3、根据美国的研究,第30位最高小时交通量为设计小时交通量。
4、在该路段行驶的所有车辆中,有15%的车辆行驶速度高于此值,有85%的车辆行驶速度在此速度以下,此速度称为85%位车速,交通管理部门常以此速度作为某些路段的限制最高车速。
5、OD调查,是一项了解交通的发生和中止在有关区域里所做的调查。
6、M/M/N排队系统是指泊松输入、负指数分布服务、N个服务台的排队系统。
7、不控制进入的汽车双车道公路路段采用三级服务水平,混合交通双车道公路采用三级服务水平。
8、交通标志分为主标志和辅助标志两大类。
二、名词解释1、交通量;答案:交通量是指在单位时间段内,通过道路某一地点、某一横断面或某一车道的交通实体数。
2、高峰小时系数;答案:高峰小时系数就是高峰小时交通量与高峰小时内某一时段的交通量扩大为高峰小时的交通量之比。
3、设计车速;答案:设计车速是指在道路交通与气候条件良好的情况下仅受道路物理条件限制时所能保持的最大安全车速,用作道路线形几何设计标准。
4、服务水平;答案:服务水平是描述交通流的运行条件及其对汽车驾驶者和乘客感觉的一种质量测定标准,是道路使用者在服务程度或服务质量方面得到的实际效果。
三、简答题1、交通工程学科的特点有哪些?答案:交通工程学科的特点有:(1)系统性;(2)综合性:(3)交叉性;(4)社会性;(5)超前性;(6)动态性。
2、通行能力和交通量有何区别?答案:通行能力和交通量的区别:1)通行能力是道路规划、设计及交通组织管理等方面的重要参数,它描述了道路交通设施的主要功能,是度量道路在单位时间内可能通过的车辆(或行人)的能力;2)交通量是指道路在单位时间内实际通过的或期望(预测)通过的车辆(或行人)数,而通行能力是指道路在一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所能通过的车辆的极限数,是道路所具有的一种“能力”;交通量一般总是小于通行能力的,当道路上的交通量接近或等于通行能力时,就会出现交通拥挤或阻塞停滞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1.交通工程学的定义?它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是什么?2.交通工程学主要研究内容?3.简述交通工程学的发展?4.简述研究和运用交通工程学在道路运输管理中的作用?第二章1.驾驶员的交通特性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它与交通安全有何关系?2.驾驶疲劳的影响因素有哪些?驾驶疲劳与肇事的关系是什么?3.驾驶员的职业适应性对交通安全有何影响?4.饮酒对驾驶员的驾驶机能有什么影响?酒后驾车对安全行车会带来什么影响?5.生物节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它与安全行车有什么联系?试计算你自己下月第一天的生物节律状态。
6.根据行人的交通特性,结合自己的亲身体会谈谈对行人如何进行管理?7.汽车的行驶方程式是什么?满足汽车行驶的条件有哪些?8.汽车的动力性能指的是什么?9.汽车的制动性能包括哪几个方面?制动距离和停车距离有何不同?10.汽车的制动性能对交通安全有何影响?11.什么是城市道路的交通特性?12.城市道路横断面形式分几种?它们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是什么?13.什么是道路的平面线性?其构成要素是什么?如何保证?14.为什么要设置平曲线的超高和加宽?如何设置?15.什么是视距?分几种?如何保证视距?它对交通安全有何影响?16.结合当地事故多发地点的情况,谈谈道路条件与交通安全的关系。
第三章1.哪些参数可以用来衡量交通量的时间变化特征?2.什么是交通量?常见的交通量有哪几种?3.什么是第30位小时交通量?用它作为道路的设计小时交通量有何意义?4.什么是交通量的变化?交通量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说明了什么?5.如何计算、理解K月和K日?如何运用K月和K日推测AADT?6.简答交通量有哪些用途?7.某地三月K月3=0.925,K日3= 1.113,实际观测到该地某道路上2007年3月28日(星期三)的交通量为3558辆,试推算该地此道路2007年的年平均日交通量。
8.某测站测得的连续5min时段的交通量统计如表3-6所示,高峰小时交通量为1373veh/h,求5min和15min的高峰小时系数。
第四章1、什么是速度?请说明几种常用速度的概念及其使用。
2、什么是百分速度?请分别说明15%位车速、50%位车速和85%位车速的概念及其作用。
3、什么是时间平均车速和区间平均车速4、影响车速变化的主要因素有哪些?5、车速资料有哪些作用?6、对长为200m的路段进行现场观测,获得数据如表4-2所列:车速观测数据表 4-2第五章1、什么是交通流密度?什么临界密度?什么是车头间距?什么是车头时距?什么是车道占有率?2、交通流密度与车头间距的关系?3、简述交通流密度资料的用途? 第六章1、什么是交通延误?在交通工程学分析中,常用哪几种交通延误?其定义各是什么?2、影响交通延误产生的因素主要有哪些?3、交通延误资料有哪些作用? 第七章1.什么是交通流理论?研究交通流理论常用哪些方法: 2.交通流中各参数之间具有怎样的关系? 思考作业题1.用电子秒表在高峰小时内于路段(L=AB=200m )两端断面A 和B 同步连续观测跟踪车队每辆车的到达时间t A 和t B 记录如下表: 试确定车队的参数Q 、K 、V ?2.已知流量一密度关系曲线如图7-5,指出B 、C 、D 三点代表交通流的何种运行状态?并指出车辆的畅行点为何点?图7-5 流量一密度关系曲线3.在道路上有一拥挤车流,车流跟随行驶无法超车,其V —K 关系符合对数模型V=40ln82/K 。
试计算该道路的最大流量。
4.高速公路上的交通流其V 一K 关系为V =a —bK ,其中a ,b 为常数,要求实际交通流量不大于最大流量的0.8倍,求高速公路车流控制应保持的密度范围?5.已知某公路上畅行速度V f =60km /h ,阻塞密度K j =86辆/km ,速度—密度关系为线性关系。
试问:(l )该路段上期望得到的最大流量是多少? (2)此时所对应的车速是多少?6.在长400m 的道路上行驶24辆车,速度-密度为直线关系,V=60-3/4 K ,求:该道路的V f ,K j ,Q ,Q m 。
7.试述交通量、速度和密度之间相互的关系? 第八章1.交通流的泊松分布、二项分布和负指数分布的特点、参数及各自的适用条件是什么?2.排队论的基本原理、主要参数(指标)计算及其在交通运政和汽车运输管理等方面的作用。
3.交通跟驰理论、流体力学模拟理论的依据、模型(方程)的意义及其作用各是什么?思考作业题1.某路段,交通量为3600辆/h,车辆到达符合泊松分布。
求:(1)在95%的置信度下,每60s的最多来车数。
(2)在1s,2s,3s时间内无车的概率。
▲2.有60辆车随意分布在5km长的道路上,对其中任意500m长的一段,试求:(1)有4辆车的概率;(2)有大于4辆车概率▲3.某路单向交通量为120veh/h,车辆到达符合泊极分布。
求在30s内:①无车到达的概率②小于3辆车到达的概率③大干等于4辆车到达的概率4.某交叉口10年共发生50次交通事故,问一年发生5次事故的可能性是多少?一年发生5次交通事故的情况平均几年出现一次?▲5.据航测知,在6km长的一段道路上,随意分布60辆车,求任意600m长的道路上有5辆车的概率?▲6.某交叉口的一个进口.乘车符合二项分布.每周期平均到达20辆车,其中有4辆主左转.求某一周期内无左转车的概率?▲7.某T形交叉D,每周期到达车辆中有2/3左转,1/3右转,求到达4辆车时.有两辆车左转的概率?▲8.某检查站,查得有25%的骑自行车违章,问5人骑车人中有2人违章的概率是多少?▲9.若某路车流量为200veh/h,设在该路上的检查站,平均每6s处理一辆车,符合负指数分布,试计算。
①检查人空闲的概率?②系统中的平均车辆数?③平均排队长度?④非空排队的平均车辆数?⑤系统中平均消耗时间?⑥排队系统中平均等候时间?▲10.今有一停车场,到达车辆数是60veh/h,停车场服务能力为100veh/h,其单一的出人道可存车6辆,问该数量是否合适?11.道路上有一交通流,其流量为1000veh/h,密度为20veh/km。
一货车以12km/h的车速驶入上述交通流,行驶了2km后离去。
因为后面的车辆不能超越卡车,故被迫调整车速,其密度为100 veh/km。
已知道路的通行能力为1500veh/h,对应的速度为30km /h,求:①货车驶入——驶离期间车队的长度?②相对于货车驾驶员而言,车队尾部的速度?方向?③货车驶离道路后多少时间没有车队存在?12.某单向道路穿过小学校区域,为了保证交通安全该区域内车辆的行驶速度限制为15km/h。
道路的通行能力为3 000veh/h。
若高峰期间从上游驶来的车流速度为40 km/h,流量为 4 000veh/h,持续了1/5 h之后上游车流量降至2 500 veh/h,速度为50 km/h。
试计算。
①最大拥挤车队车辆数②拥挤的持续时间第九章思考题1.什么是道路通行能力?什么是服务水平?二者之间有什么联系?2.什么是车辆折算系数?如何使用?3.高速公路的组成部分包括什么?各组成部分通行能力的影响因素有哪些?4.高速公路各组成部分的服务水平分级指标是什么?为什么各不相同?5.双车道公路的运行特性是什么?其服务水平的效率指标是什么?6.多车道路段的理想通行能力有哪些计算方法?其通行能力的影响因素包括哪些?7.无信号交叉口的适用范围是什么?为何超出一定的交通需求就需要安装信号灯进控制?8.环形交叉口的类型有哪些?该形式的平面交叉口适用于什么条件的交通流?9.简述我国信号交叉口实际通行能力的计算方法。
10.信号交叉口的延误由哪几部分组成?分别表示什么原因导致的延误?11.公交车站通行能力的影响因素是什么?公交线路的通行能力受什么因素的影响,如何提高?12.自行车的理想通行能力如何计算?哪些因素影响自行车通行能力?13.不同类型地点的行人通行能力有何不同?哪些指标用来衡量行人设施的服务水平?作业题l.道路通行能力的定义、作用与交通量的差别和内在联系?2.道路通行能力分哪几类?各自的定义如何?3.什么是道路服务水平?划分依据是什么?4.如何计算高速公路基本路段的实际通行能力?5.提高道路通行能力的主要措施有哪些?6.某城市主干道长7.1 km,设计车速为60km/h,道路横断面型式为单幅路。
交通组方式为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在同一路面上混合行驶。
车道用标线划分。
路段上的交叉口全部为平面交叉,7个主要交叉口为信号控制,信号周期为100s主车道方向绿灯时间为45s。
整个路面宽度为29m,机动车车行道宽度为18m,两侧非机动车道路面宽度各为5.5m,侧向净定为0.75m。
经实地观测,高峰小时路段平均混合机动车流量为3354veh/h,其中中型汽车占15%,大型车占12%。
自行车双向流量5100veh/h,汽车平均行驶速度为22.5 km/h。
人行横道平均间距(包括较小的平交路口)为250 m,行人平均到达率460p/h。
试计算该主干道的通行能力并分析交通拥挤状况和评价承务水平。
第十章1.为什么说交通规划是解决城市交通拥挤的手段之一?它是如何发挥作用的?2.OD调查的目的是什么?包括哪些主要内容?3.预测交通需求的四阶段法包括哪些步骤?各步骤的主要工作内容是什么?4.交通分配的方法主要有哪些?分别说明各方法的主要思想。
5.请用Fratar法预测例10-2的未来年交通分布。
6.例10-2中的三个小区之间的出行费用如下表所示。
请用无约束重力模型预测未来年交通分布(假设α、β为1)。
7.两小区间的出行量为2 500辆/h,已知有四条道路连接这两个小区,它们的行驶时间分为5、12、6、9min,试采用多路径概率分配模型确定各条道路上的交能量。
假设θ=3。
8.你认为交通规划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哪些方面?第十一章1.交通标志的种类及其主要功能是什么?2.如何确定交通标志的尺寸?3.交通标线的主要形式有哪些?其含义是什么?4.感应式控制的基本原理是什么?适用于什么条件的交通状况?5.干线协调控制的基本类型有哪几种?分别适用于什么条件?6.为什么要实施交通需求管理?需求管理的措施有哪些?对城市发展有什么作用?7.交通系统管理与一般的交通控制和交通管理有何关系?8.试述信号灯设计内容、设计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