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和零部件的分类及编码
ERP产品及物料编码规则

ERP产品及物料编码规则ERP是企业资源计划的缩写,是为了帮助企业管理各项资源,提高效率和盈利能力而开发的软件系统。
在ERP系统中,对产品及物料进行编码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它能够标识和管理企业的产品和物料,为企业的运营提供支持,并帮助企业实现更高的效率和准确性。
这里将详细介绍ERP产品及物料编码规则。
一、产品编码规则产品编码是根据产品的特征和属性进行编制的一套标识代码。
产品编码规则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制定,但一般会采用以下原则:1.层次性原则:产品编码要有层次感,能够体现出产品的分类和组织结构。
一般会根据产品的大类、中类和小类进行编码,不同类别的产品有不同的编码段。
2.统一性原则:产品编码要在全企业范围内统一使用,避免出现重复和混淆。
编码需要在企业内部进行规范和管理,确保所有相关人员都能正确理解和使用。
3.可读性原则:产品编码要简洁明了,便于人员直观理解和记忆。
可以采用数字、字母和特殊字符进行编码,同时可以结合产品的关键特征进行编码。
4.扩展性原则:产品编码要考虑到企业未来的发展和新产品的增加。
编码规则应具备一定的扩展性,能够方便地添加新的编码段和位数。
物料编码是对企业的所有物料进行的编码,包括原材料、零部件、半成品和成品等。
物料编码规则可以参考产品编码规则,但需要根据物料的特点和用途进行适当的调整。
以下是物料编码规则的一些要点:1.层次性原则:物料编码也需要有层次感,能够区分不同的物料层级。
一般会根据物料的用途、类别和规格等进行编码。
不同级别的物料有不同的编码段。
2.统一性原则:物料编码要在全企业范围内统一使用,避免出现重复和混淆。
编码需要在企业内部进行规范和管理,确保所有相关人员都能正确理解和使用。
3.可读性原则:物料编码也要简洁明了,便于人员直观理解。
可以采用数字、字母和特殊字符进行编码,同时可以结合物料的关键特征和属性进行编码。
4.扩展性原则:物料编码也要考虑到企业未来的发展和新物料的增加。
产品和零部件的分类及编码精品资料讲解

产品和零部件的分类及编码精品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集团公司设计输出文档中产品和零部件的分类及编码原则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集团公司设计输出文档中产品和零部件编码。
2 规范性引用文件JB/T 5054.1 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总则3 定义3.1 产品及其组成部分3.1.1 产品企业向用户或市场以商品形式提供的制成品。
3.1.2 部件由若干个组成部分(零件、分部件),以可拆或不可拆的形式组成的成品。
注:分部件可按其隶属关系,划分为第1代分部件,第2代分部件……。
3.1.3 零件不采用装配工序制成的单一成品。
3.1.4 钢结构件由各种型材通过焊接、组立、装配制成的金属结构件。
3.1.5 重要部件组成产品的实现产品某种功能的主要部件,其外部特征为查询或借用次数明显多于其它部件。
3.1.6 重要钢结构件查询或借用次数明显多于其它钢结构件。
3.1.7外购件本企业产品及其组成部分中采购其它企业的产品。
3.2 产品图样3.2.1零件图制造与检验零件用图样。
应包括必要的数据和技术要求。
3.2.2 部件图表达零件、分部件之间连接的图样。
包括装配(加工)与检验所必需的数据和技术要求。
3.2.3 总图表达产品及组成部分结构概况、相互关系和基本性能的图样。
当总图中注有产品及其组成部分的外形、安装和连接尺寸时,可作为外形图和安装图使用。
3.2.4 表格图用表格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形状相同的同类零件、部件或产品,并包括必要的数据和技术要求的图样。
3.3 有关编码的概念3.3.1 编码对某一信息(产品及组成产品的部件、零件、标准件、外购件等)赋予代码的过程。
3.3.2 代码是一个或一组有序的、易于计算机和人识别与处理的符号。
3.3.3 产品分类、编码对产品及组成产品的部件、零件、标准件、外购件等按各自的特征、特性分类,并按一定的规则以数字码或数字、字母混合的方式进行排列。
4 职责4.1 编码部门:按编码规则对设计输出文档为实体的对象编码。
产品及零部件编码规则

产品及零部件编码规则1目的为了在保证产品及零、部件管理连续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产品及零、部件的管理,以使所有的产品及零、部件命名得到规范和统一,特编写此规则,力求做到:1)反映元件的主要特征;2)能区别同类元件的不同产品及零、部件;3)易懂,易记忆4)方便书写、记录和计算机输入。
2适用范围1)本文件规定了公司产品及零、部件的编号规则。
2)本规则适用于本公司采购、生产、供货、试验的所有产品零部件。
3职责1)研发部负责产品及零、部件编码的规定及编制工作,确保不重码;如果原有产品及零、部件代码需要变更,研发部负责向相关部门发放更改通知单。
2)各部门负责审核所管辖产品及零、部件编码的合理性,并批准实施。
3)各部门负责落实产品及零、部件编码的管理制度。
4编码的基本原则编码应体现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合理化。
具备唯一性:所有产品及零、部件均应按照本编码规则编制,每种产品及零、部件的编码是唯一的。
可以扩充:适当留下可扩充之流水号,避免新增元件无法加入而致使元件重编。
反映重要属性:需加以大中分类以利于以后报表的整理。
产品及零、部件编码应具有一定的意义,但又不能包含太多的意义,以免影响编码的通用性与适用性。
变动属性不纳入:属于部门、供应商、客户、员工等属性不纳入编码。
产品及零、部件编码中包含的含义只是一些不会变的属性。
产品及零、部件编码在产品及零、部件整个流程是不变的。
码长定为12位,除首位用字母表示,其它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产品及零、部件代码的分配,统一由公司文控中心负责,并通知库房及时录入计算机系统。
产品及零、部件将以其编码为主体运作,各相关受控或不受控的文件、业务单据、BOM 等均使用产品及零、部件编码。
产品及零、部件编码的大、中各类及明细可随公司的需要而增加,但不可删改。
5编码规则内容编码由“产品分类码+产品大类码+产品小类码+产品特性码+产品子类码+零部件序列码”组成,共计12位编码,各字段定义内容如下:1 2 3 4 5 6 78 910 11 12X XX XX XX XX XXX↓↓↓↓↓↓零部件序列产品分类码产品大类码产品小类码产品特性码产品子类码码产品及零、部件编码字段定义6编码的管理和使用1)产品及零、部件编码按照编码和产品及零、部件本身一对一原则进行,不得出现一对多或多对一的情况,一旦发现,立即纠正,涉及产品及零、部件在问题解决之前,不得使用。
BOM编码作业指导书

BOM编码作业指导书一、任务背景BOM(Bill of Materials)编码是指在生产制造过程中,对产品所需的原材料、零部件和组装件进行编码和标识的过程。
BOM编码的准确性和规范性对于生产制造过程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详细的BOM编码作业指导书,以确保BOM编码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二、任务目的本文档的目的是为BOM编码人员提供一份详细的作业指导,以确保BOM编码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通过本文档,BOM编码人员将了解BOM编码的标准格式、编码规则以及相关的注意事项,从而能够正确地进行BOM编码工作。
三、标准格式1. BOM编码的标准格式如下:- 产品编码:由数字和字母组成的唯一标识符,用于识别产品。
- 零部件编码:由数字和字母组成的唯一标识符,用于识别零部件。
- 零部件描述:对零部件的简要描述,包括名称、规格、材料等信息。
- 数量:产品中所需的零部件数量。
- 单位:零部件的计量单位,如个、件、米等。
- 备注:对BOM编码的额外说明或备注信息。
2. 示例:- 产品编码:P001- 零部件编码:C001- 零部件描述:螺丝- 数量:100- 单位:个- 备注:无四、编码规则1. BOM编码的编码规则如下:- 产品编码:产品编码应具有唯一性,且应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编制,例如按照产品类型、规格、功能等进行编码。
- 零部件编码:零部件编码应具有唯一性,且应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编制,例如按照零部件类型、规格、材料等进行编码。
2. 示例:- 产品编码规则:P + 三位数字(从001开始,递增)- 零部件编码规则:C + 三位数字(从001开始,递增)五、注意事项在进行BOM编码工作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确保编码的准确性:BOM编码人员应仔细核对产品和零部件的信息,确保编码的准确性。
任何错误或遗漏都可能导致生产制造过程中的问题。
2. 统一标准格式:BOM编码人员应按照标准格式进行编码,确保所有的BOM 编码都具有一致的格式和规范。
零部件编码规则

PDM系统产品及零部件编码规则1、目的:根据PDM系统编码体系的需求并结合企业目前的产品特点及实际生产情况,特建立本规则。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内部PDM系统中产品及零部件编码的使用。
3、编码的基本原则:产品及零、部件编码具备唯一性,在PDM系统中一个产品或零、部件只能存在一个编码,对于多个产品使用同一零部件的情况需借用原编码。
4、编码规则内容:编码由“公司分类码+产品分类码+产品基础型号码+零部件特征码+流水码”组成,共计:12位编码,各字段定义内容如下:□□□□□□□□□□□□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流水编码零部件特性编码产品基础型号编码产品分类编码公司分类编码PDM产品及零部件编码字段定义第4、5、6位编码中所述的产品基础型号,是指产品试生产验证完成后,首次进行批量生产的产品型号。
因PDM系统管理和与ERP系统数据对接的需要及数据分类统计的需要,对于第7、8位编码在PDM系统中做进一步分类,分类内容不占用PDM编码的字段长度(在PDM系统中进行设置,在产品或零部件编码中不体现),详细内容参见下表:第7、8位编码在PDM系统中的分类5、关于编码规则的相关说明:5.1 编码采用数字结构,编码只体现产品或零部件的分类信息和特征信息,不体现零部件的性能信息,并且零部件与产品之间存在一定的隶属关系。
5.2 零配件编码中需注明的材料和规格等内容可在属性中注明,以便于区分和查找。
5.3 属性栏中所注明的零部件规格等相关内容,如不做特殊说明按照如下约定内容执行:长度单位:按毫米计算;包装箱、包装袋和气泡袋等规格:按照长×宽×高的顺序排列;包装箱的标注尺寸为内腔尺寸。
5.4 RoHS物料和非RoHS物料按照不同的零部件编码进行区分,符合ROHS要求的物料需在属性内容中特殊注明。
5.5 按照上述的编码规则进行PDM设置后,与目前的ERP系统中产品分类档案存在不对应关系,要想实现PDM与ERP系统的数据对接需要根据PDM的分类规则对于目前的ERP系统的产品分类进行调整。
某科技有限公司物料编码规则

某科技有限公司物料编码规则某科技有限公司物料编码规则如下:1. 主要分类公司将物料分为三大类别,分别为产品、零部件和辅助物料。
2. 产品编码规则产品编码由10位数字组成,其中前6位表示产品的种类和系列,后4位表示产品的具体型号。
例如,产品编码为1234567890表示该产品属于123456系列的890型号。
3. 零部件编码规则零部件编码由8位数字组成,其中前4位表示所属主产品的编码,后4位表示零部件的具体型号。
例如,零部件编码为56781234表示该零部件属于5678产品的1234型号。
4. 辅助物料编码规则辅助物料编码由6位数字组成,其中前两位表示物料的大类别,后4位表示物料的具体类别。
例如,辅助物料编码为450112表示该物料属于45大类别的01小类别。
5. 物料等级编码规则物料等级编码由1位字母和2位数字组成,其中字母表示物料的等级,数字表示物料的优先级。
例如,等级编码为A01表示该物料属于A级且优先级为01。
6. 物料性质编码规则物料性质编码由1位字母和2位数字组成,其中字母表示物料的性质,数字表示物料的特性。
例如,性质编码为B02表示该物料属于B性质且具有02的特性。
7. 物料位置编码规则物料位置编码由5位数字组成,表示该物料在仓库内的具体位置。
例如,位置编码为12345表示该物料存放在仓库的第12345号位置。
通过以上编码规则,公司可以对物料进行有效的分类和管理,提高物料的定位和追踪能力,加快仓库操作效率,并确保物料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某科技有限公司物料编码规则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管理物料,并提高物料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下面将进一步详细介绍这个编码规则以及其应用。
1. 主要分类该公司将物料分为产品、零部件和辅助物料三大类别。
这种分类方式能够更清晰地区分不同类型的物料,并便于后续的管理和查询。
2. 产品编码规则产品编码是十位数字,其中前六位表示产品的种类和系列,后四位表示具体的型号。
通过六位的编码可以迅速确定产品的类型和系列,而后四位的编码则能够具体标识产品的型号。
质量规范---图纸、零件及工装夹具编号规则

Ver. 1.0QC/T-001质量规范–图纸、零件及工装夹具编号规则Specifications of Quality - Coding Rule ofDrawing, Products & Tooling and Fixture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XXXXXXXX发布XX-QC/T-001-XXXX前言为了确保公司零部件编号、图纸编号的规范,便于查询,本公司特参照有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制定出本企业标准。
本标准主要参照:1.QC/T265 – 2004 《汽车零部件编号规则》2.ISO/TS16949:2009 《汽车生产件及相关服务件的组织应用ISO9001:2008的特别要求》(第三版)3.XX-QP-QD-01 《文件与资料控制程序》本标准代替XX-QC/T-001-XXXX《产品编号规则》。
本标准与XX-QC/T-001-XXXX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增加了图纸编号规则的内容(增加4.1条目,原4.1条目顺延调整为4.2条目)——调整了夹具(治具)的编号方法本标准由技术部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技术部、质量部;修订单位:技术部、质量部本标准首次发布于XXXX年XX月XX日,于XXXX年XX月XX日进行修订。
XX-QC/T-001-XXXX零件、图纸、工装夹具编号规则1.目的为了确保公司工程图纸编号、零件编号以及相关工装模具编号的规范性,便于图纸、零件及相关工装模具的查找,且使图纸、零件及工装夹具保持版本一致,特编制本规则。
2.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本公司所有产品零部件、图纸及工装部件的基本规则和方法。
本标准适用本公司所有产品零部件编号及工装编号(适用新开发产品模具编号)。
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产品(Products)生产企业向用户或市场以商品形式提供的成品。
3.2零部件(Parts and components)包括总成、分总成、子总成、单元体、零件。
ERP标准物料编码举例

ERP标准物料编码举例例一:某企业冰箱材料分类与编码1、代码基本形式× ×××××××××1 2 3 4 5 6 7 8 9 10大分类中分类小分类整个代码由十位数字组成,同样规格和材质的物料编码相同。
2、大分类是由前两位数字代表。
如:31表示冰箱。
3、中分类由第3、4、5位三位数字表示:1板金类2金属类3塑料橡胶类01外箱组件01铁01挤压弄(射出)02内箱组件02铜02成型(真空与冲床成型)03门组件03铝03吹气盛开04蒸发器组件04锌合金04剪型05底座组件05其它金属05模内加热加压成型屑06凝结器组件06橡胶07其它零件07管棒类4电工器材5绝热材料6杂类01电装品部分01玻璃纤维01纸类02电线02保利龙02胶带类03其它03玻璃类04海绵类05木类4、小分类为5位数(6、7、8、9、10),前4位是流水号码,最后一位表示板金类表面处理编码。
0 表示未电镀、未喷漆、及表面不需要处理之零件1 表示喷漆2 表示电镀3 表示研磨5、分类编码实例3110700012 表示板装饰条用夹板例二:某机械加工厂的物料编码原则该企业考虑目前物料的总数有4000种左右,考虑到将来的发展,制定以下物料编码原则:× ×××××1 2 3 4 5 6前5位为顺序号,以分段的方式将物料分为20大类,最后一位表示零件的特征码,A表示冲压工序已完成,B表示零件加工车间已完成、C表示电镀车间已完成、D表示喷漆车间以完成。
如:00012A 十字架上托(已冲压成型)00012B 十字架上托(已钻孔)00012C 十字架上托(已电镀)例三:某柴油机生产厂的物料编码原则所有物料编码分四段,先后顺序为“物料类别、物料特征码、顺序号、后缀”××××……××……×物料类别物料特征码顺序号后缀(可选)1、物料类别物料类别用一位数字或字母表示,用来区分产品、零部件、原材料、辅助材料……2、物料特征码物料特征码用3-8位数字或字母表示,用来表示识别该类物料的特征代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集团公司设计输出文档中产品和零部件的分类及编码原则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集团公司设计输出文档中产品和零部件编码。
2 规范性引用文件JB/T 5054.1 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总则3 定义3.1 产品及其组成部分3.1.1 产品企业向用户或市场以商品形式提供的制成品。
3.1.2 部件由若干个组成部分(零件、分部件),以可拆或不可拆的形式组成的成品。
注:分部件可按其隶属关系,划分为第1代分部件,第2代分部件……。
3.1.3 零件不采用装配工序制成的单一成品。
3.1.4 钢结构件由各种型材通过焊接、组立、装配制成的金属结构件。
3.1.5 重要部件组成产品的实现产品某种功能的主要部件,其外部特征为查询或借用次数明显多于其它部件。
3.1.6 重要钢结构件查询或借用次数明显多于其它钢结构件。
3.1.7外购件本企业产品及其组成部分中采购其它企业的产品。
3.2 产品图样3.2.1零件图制造与检验零件用图样。
应包括必要的数据和技术要求。
3.2.2 部件图表达零件、分部件之间连接的图样。
包括装配(加工)与检验所必需的数据和技术要求。
3.2.3 总图表达产品及组成部分结构概况、相互关系和基本性能的图样。
当总图中注有产品及其组成部分的外形、安装和连接尺寸时,可作为外形图和安装图使用。
3.2.4 表格图用表格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形状相同的同类零件、部件或产品,并包括必要的数据和技术要求的图样。
3.3 有关编码的概念3.3.1 编码对某一信息(产品及组成产品的部件、零件、标准件、外购件等)赋予代码的过程。
3.3.2 代码是一个或一组有序的、易于计算机和人识别与处理的符号。
3.3.3 产品分类、编码对产品及组成产品的部件、零件、标准件、外购件等按各自的特征、特性分类,并按一定的规则以数字码或数字、字母混合的方式进行排列。
4 职责4.1 编码部门:按编码规则对设计输出文档为实体的对象编码。
4.2 编码管理部门:设编码管理员,验证编码的正确性,制止违反编码规则的行为。
5 分类5.1 产品和零部件的分类为了给企业产品和零部件建立一个确定的规范化的描述规则,结合本企业产品特点,根据编码的需要,将产品和零部件等分为10大类(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以此为前缀再用数字向下分类。
产品和零部件的分类如下:A—产品类B—部件类C—钢结构类D—电气系统Y—液压系统E—零件类F—企业标准件类G—外购件类H—外购标准件类J—其他类5.2 产品类向下分为产品大类、产品小类、产品子类。
5.2.1 产品大类用数字1~9表示。
1—起重机械类、2—装卸机械类、3—冶金机械类、4—综合机械类、9—其他设备类。
冗余数位有待拓展。
5.2.2 产品小类用数字1~9表示。
同一类的产品按主要功能向下分成小类。
5.2.3 产品子类用数字01~99表示。
同一类的产品按工作原理、性能、使用范围、结构特征等分类。
注:成套设备系统布置图作为特例,以数字00表示。
附表1给出《产品分类码明细表》。
5.3 部件类同一产品的子类细分为:重要部件—B1一般部件—B2重要部件包含第一代分部件(系统、机构、装置等)、第二代分部件、……焊接件等。
注:部件分类不反映部件的隶属关系,隶属关系在明细表中体现。
附表2给出《重要部件分类码明细表》。
5.4钢结构类同一产品的子类细分为:重要钢结构件—C1一般钢结构件—C2重要钢结构件包含第一代钢结构件、第二代钢结构件……焊接件等。
附表3给出《重要钢结构件的分类码明细表》。
5.5 电气传动控制类同一产品的子类细分为:重要电气系统—D1一般电气系统—D2附表2给出《重要电气系统分类码明细表》。
5.6 液压传动控制类同一产品的子类细分为:重要液压系统—Y1一般液压系统—Y2附表2给出《重要液压系统分类码明细表》。
5.7 零件类分为一般零件类和特殊零件类。
一般零件类按名称、形状、功能等分类,用数字01-99表示。
附表4给出《零件分类码明细表》。
特殊零件的分类码是由特殊零件组成的上一级部件(钢结构件、液压件等)的代码。
5.8 企业标准、通用件类通用零部件类—包括TY××××、J××××、L××××……;标准通用零部件类—包括Q/DZQ×××、Q/DQ×××、Q/DZ×××。
5.8.1 通用零部件类通用零部件类包括通用部件、通用部件表格图和通用零件三种。
5.8.1.1 通用部件大类码用数字“1”表示,分类码用4位数字表示。
附表6给出《通用部件分类码明细表》5.8.1.2通用部件表格图大分类码用数字“1”表示,分类码用4位数字表示,其中第1位用数字“9”表示。
例:表格图的分类码为“19×××”。
附表7给出《通用部件(表格图)分类码明细表》5.8.1.3 通用零件分类码与零件分类码相同(见附表4),用两位数字表示。
5.8.2 标准零件类大分类码Q/DZQ×××用数字“2”表示,Q/DQ×××用数字“3”表示,Q/DZ×××用数字“4”表示;分类码用标准代号(4位数字)表示,不足4位用“0”补位;附表5给出《标准通用零、部件分类码明细表》5.9 外购件按外购件的功能、用途等分类,用数字01-99表示。
附表8给出《外购件分类码明细表》。
5.10外购标准件类按外购标准件的用途分类,用数字01-99表示。
附表9给出《外购标准件分类码明细表》。
5.11 其他类上述未包括的。
附表10给出《其他分类码明细表》。
6 编码6.1 基本原则简单、易操作、具有一定的规律性、继承性、唯一性和拓展性。
6.2 编码规则集团公司设计输出物料编码规则见附录1。
6.3 编码的构成形式、操作流程与方法6.3.1 构成形式大类码+分类码+顺序码6.3.2 编码操作流程创建、选择、录入、确认。
6.3.3 方法大类码、分类码(指附录1中的表1~表9中的内容)由编码管理员统一导入系统中。
设计人员编码时应进入系统中的“创建”窗口,在窗口中选择、确定分类码,顺序码由系统自动生成。
注:特殊零件类顺序码不能自动生成,需手动输入。
6.3.3.1 产品总图的编码进入系统中的“创建产品”窗口,第一次选择产品大类、小类分类码,第二次选择产品子类分类码,系统自动生成该产品总图代码。
6.3.3.2 部件图样的编码部件图样(含钢结构类、电气传动控制类、液压传动控制类)的编码分为两种:重要部件——大类码+产品类码+部件类码+顺序码一般部件——大类码+产品类码+顺序码进入系统中的“创建部件”窗口,首先判断该部件是否为产品子类中的重要部件或一般部件,然后第一次选择产品类码,第二次选择该部件的分类码,系统自动生成该部件图样代码;一般部件仅选一次产品类码,系统自动生成该部件图样代码。
6.3.3.3 零件图样、企业标准零部件图样、外购件编码均进入系统中相对应的“创建”窗口,选择分类码,系统自动生成相对应的图样代码(特殊零件除外)。
6.3.3.4 外购标准件的编码进入系统中的“创建外购标准件”窗口,选择分类码,顺序码由标准件的属性(标准号、名称、型号规格、材料、其他)控制,人工手动输入相关属性后,系统自动生成符合采购要求的外购标准件代码。
6.4 编码要求6.4.1 总要求编码不反映产品、部件、零件的隶属关系,每一产品、部件、零件的图样应有正确的唯一编码。
在具体的编码操作中,应保证物料代码的正确和唯一。
在“产品数据管理系统”的工作流程中如发现编码错误或不当,只要没正式发布,可以删除重新创建。
由系统管理人员统一导入系统中的附表1~9的项目内容,一般情况下是不可改变的,当需增加附表中的项目内容时,可提出申请由编码管理人员进行补充。
6.4.2部件编码要求对同一产品子类中的部件(含钢结构件、电气系统、液压系统)编码时,应先查询而后判断该部件是否属于重要部件,若属于重要部件,编码时应严格按分类表执行,不得将重要部件编成一般部件。
6.4.3 产品、零件、企业标准通用件编码要求在选择类别时,严格按表中给出的分类选择。
6.4.4 外购标准件编码要求控制外购标准件顺序码生成的标准件属性有:标准号、名称、型号规格、材料、其他共5项,前4项是必填项,“其他”栏为可选项。
6.4.4.1 一般规定标准号——严格按照标准件标准中的标记示例填写其标准代号、顺序号及年代号。
注:标记示例中无年代号的应按其标准的年代号填写。
名称——严格按标准件标记示例中的名称填写,字符之间不允许有空格。
型号规格——按标准件标记示例中的规格型号填写,各符号之间不应有空格,括号应在英文状态下输入,短横用“减号”,乘号用小写字母x代替、不允许用字符*代替。
材料——按标准件标准中的材料牌号、材料名称填写。
其他——填写标准件的某些要求,如紧固件的表面处理、手柄的颜色、连接副的表面处理和性能等级等要求。
6.4.4.2 特殊规定6.4.4.2.1名称标记示例中名称前带型号的标准件,其型号也应填写在名称栏中。
例1:JB/T7340-94 中S1型检测器,其名称应填写为“S1型检测器”6.4.4.2.2 型号规格 a) 紧固件型号规格 紧固件中的型号规格由型式、规格、精度、其他要求组成。
型式——结构型式、配合型式。
例:螺栓AM12×70,A 表示结构型式;螺柱GM10-M10×50,GM 为过渡配合代号。
精度——有特殊要求的紧固件的制造精度。
例:螺栓M12m6×80,m6表示制造精度。
其他要求——产品等级、加长螺纹等。
例1:螺钉BM1.6×2.5 A ,A 表示产品等级;例2:螺柱M10×100-Q ,Q 表示加长螺纹;例3:螺套M10-8(1/2),8(1/2)表示自由状态圈数。
b) 标记示例中的分式用斜杠“/”表示,分子式中分子、分母内容用括号括起来。
例1:GB1144-87中的花键副标记示例为:花键副6×2377f H ×261110a H ×61011d HGB1144-87其型号规格填写为6×23(H7/f7)×26(H10/a11)×6(H111/d10) c)型号规格中有下角标的,下角标用标准字符表示;下角标与其后接的字符同为数字或同为字母,用空格分隔开。
例1:ZB J19 013-89 G ⅡCL4鼓形齿式联轴器主动端:J 1型轴孔、A 型键槽,d 1=55mm ,L=84mm ;从动端:J 1型轴孔、A 型键槽,d 2=60mm ,L=107mm ;标记示例:G ⅡCL4联轴器 J 155×84 ZB J19 013-89J 160×107其型号规格填写为(J1 55×84/J1 6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