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联网课件

合集下载

《车联网基础》课件

《车联网基础》课件

2020年,5G技术的普及,为车联网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
智能交通:实时监控交通状况,提高道路通行效率
车辆管理:实时监控车辆位置、状态等信息,提高车辆管理效率
车载娱乐:提供丰富的车载娱乐内容,提升乘客的乘车体验
自动驾驶:通过车联网实现车辆之间的信息共享,提高自动驾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优势:提高行车安全,降低交通事故率
知识图谱:用于构建车辆、道路、交通等知识库
智能推荐:用于推荐路线、音乐、新闻等个性化服务
智能决策:用于车辆调度、路径规划等任务
深度学习:用于图像识别、语音识别等任务
自然语言处理:用于理解、生成和翻译自然语言
强化学习:用于自动驾驶、路径规划等任务
PART FIVE
智能交通信号灯:根据交通流量自动调整信号灯配时
PART FOUR
应用场景:V2X通信技术可以应用于自动驾驶、智能交通、车辆安全等领域,提高交通效率和安全性。
概述:V2X通信技术是车联网的关键技术之一,可以实现车辆与车辆(V2V)、车辆与基础设施(V2I)、车辆与行人(V2P)之间的通信。
技术特点:V2X通信技术具有低延迟、高可靠性、高带宽等特点,可以满足车联网对实时性、安全性和信息量的需求。
挑战:数据质量、数据安全、数据隐私等问题
加密技术:确保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身份验证技术:确保用户身份的真实性和唯一性
访问控制技术:限制用户访问权限,防止非法访问
数据隔离技术:将敏感数据与其他数据隔离,防止泄露
隐私保护技术:保护用户隐私,防止数据泄露和滥用
安全审计技术:记录和审计用户操作,及时发现和应对安全威胁
V2I通信技术主要包括RFID(射频识别)、NFC(近场通信)和蓝牙等

车联网技术与应用课件1第一章

车联网技术与应用课件1第一章

车联网技术绪论
1.1车联网基本概念
车联网是汽车、电子、信息通信、道路交通运输等行业深度融合的新型产业, 是 全 球 创新 热 点 和 未 来 发 展 制 高 点 。 车 联 网 能 够 为 车 与 车 之 间 的 间 距 提 供 保 障 , 降 低 车 辆 发 生 碰 撞 事故 的 概 率 。 车 联 网 可 以 帮 助 车 主 实 时 导 航 与 信 息 接 收 发 送 , 通 过 与 其 他 车 辆 和 网 络 系 统 的 通信 以 实 现 道 路 环 境 预 警 , 提 高 交 通 运 行 的 效率。
2) 中国的车联网技术发展:
1.3.2 车联网技术发展
1.3.2.2 中国车联网技术的发展目标
到2022年的起步阶段
到2025年的发展阶段
到2030年的成熟阶段
1.3.2 车联网技术发展
1.3.2.3 车联网技术发展现状
采用车联网技术的车辆应具备以下要求: 1)车 联 网 车 辆 应 具 有 人 机 语 音 交 互 能 力 。 2)车 联 网 车 辆 应 具 有 视 频 融 合 能 力 。 3)车 联 网 车 辆 应 具 有 数 据 服 务 能 力 。 4)车 联 网 车 辆 应 具 有 位 置 服 务 能 力 。 5)车 联 网 车 辆 应 具 有 泛 在 通 信 能 力 。
1.2 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
1.2.1汽 车 电 子 技 术 的 发 展 历 史
第一阶段:1971年以前
第二阶段:1974—1982年
四个阶段
第三阶段:1982-1990年
第四阶段:2005年至今
1.2.2 现 代 汽 车 电 子 技 术 发 展 现 状
目前,汽车电子技术已进入优化人、车、环境整体关系的阶段。它朝着超微型磁体、 超高 效 电 机 和 集 成 电 路 的 微 型 化 方 向 发 展 , 为 汽 车 的 集 中 控 制 提 供 了 基 础 。 特别 是 在 控 制 精度 、 控 制 范 围 、 智 能 化 、 网 络 化 等 方 面 取 得 了 重 大 突 破 。

车联网基础知识PPT课件

车联网基础知识PPT课件

关键支撑技术
可编程技术
关键支撑技术物联网组网和
测试技术和测试平台 规模化运营的关键支撑
11
物联网基本理论模型
车联网基础知识
12
物联网重要特征
车联网基础知识
1、全面感知;利用RFID,传感器,二维码等随时 随地获取物体的信息
2、可靠传递;通过各种电信网络与互联网的融 合,将物体的信息实时准确地传递出去
23
车联网基础知识
车联网——智能交通拓展的方向
➢ 目前交通问题的重点和压力来自城市道路拥堵
目前交通问题的重点和主要的交 通压力来自于城市道路拥堵。 《2009福田指数——中国居民机 动性指数报告》显示,北京的拥 堵经济成本为335.6元/月,居各 城市之首,其次是广州和上海, 拥堵经济成本分别为265.9元/月 和253.6元/月。40%的车主每天 至少被停车问题困扰一次。道路 拥堵让北京居民上下班平均时间 达到62.3分钟。
1.5
1 1.78
2
0.5
0 2008年 2009年
增长率 进口石油
20
车联网基础知识
车联网——推进物联网发展的重点
➢智能交通潜力巨大
• 智能交通能够提高道路 使用效率。智能交通技 术可使交通堵塞减少约 60%,使短途运输效率 提高近70%,使现有道 路网的通行能力提高2~3 倍。车辆在智能交通体 系内行驶,停车次数可 以减少30%,行车时间 减少13%至45%,车辆 的使用效率能够提高 50%以上。
物品溯源是物联网的一个典型应用,能够控制产能、避免浪费,打击假冒 伪劣商品、保护品牌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但目前,物品溯源缺 乏标准化的产品信息规范,也尚未制定物品编码的体系,这需要政府、企 业以及全社会的合力推动,全面应用时机未到。

物联网——车联网ppt课件

物联网——车联网ppt课件

Hale Waihona Puke 联网发展背景我国已经成为汽车使用和销售大 国
中国是汽车拥有大国,目前 全国机动车保有量已经接近2亿, 其中汽车保有量接近7000万。 2009年,中国汽车的销量为1300 万辆,占全球总销量的22%。 2010年上半年,汽车销量达718 万辆,位居全球首位。
车联网发展背景
从汽车大国到汽车强国,提升汽车的信息技术含量是关键
动态导航
车辆诊断 应急安全 商务娱乐
车联网:信息采集:TCU(Telematics Control Unit)由CAN
Bus采集汽车内各个ECU的信息 信息传输:通过无线通信至TSP 信息处理:TSP(Telematics Service Provider)后 台信息服务系统
车联网整体架构图
互联网
宇通客车新一代车联网产品安节通的车载终端和系统平 台相继进入交通部合规目录
危化品运输远程监控
基于北斗及GPS高精度定位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 (GIS),集成远程监控技术、车辆诊断技术、无 线通信技术(GPRS、WIFI)、传感器技术,数据 库技术、危险品运输事故模型技术,建设一套危险 化学品运输智能监控平台, 探讨CPS在车联网领域 的创新性解决方案。
息构成的巨大交互网络。通过GPS、RFID、 传感器、摄像头图像处理等装置,车辆可以 完成自身环境和状态信息的采集;通过互联 网技术,所有的车辆可以将自身的各种信息 传输汇聚到中央处理器;通过计算机技术, 这些大量车辆的信息可以被分析和处理,从 而计算出不通车辆的最佳路线、及时汇报路 况和安排信号灯周期。
车载终端 (AVN&TBox)
互联网 语音 短信
语音
智能手机
互联网 语音 短信
互联网 语音 短信

《车联网介绍》课件

《车联网介绍》课件
《车联网介绍》PPT课件
车联网是指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将汽车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车与车、车与 路网的实时通信。这个介绍课件将带您了解车联网的定义、发展历史、行业 应用、技术原理、优势和挑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车联网的定义
车联网是一种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将汽车与互联网连接起来的系统。它使得车 辆能够实现车与车之间的通信,并且与路网、交通设施、智能终端等进行信 息交换。
智能导航
基于车辆位置和交通状况的实时导航,提供最佳 路线选择。
车辆安全
自动驾驶技术和车辆间通信可以减少事故发生的 可能性。
车辆维护
远程监控的技术原理
车辆通信网络
车辆通信网络包括车到车 (V2V)、车到基础设施(V2I) 和车到云(V2C)的通信。
感知和感知技术
车联网的发展历史
1
2010年
2
欧洲开始推动车联网的发展,致力于提
供更智能的交通管理和服务。
3
2002年
美国实施车联网的早期试点,主要关注 车辆安全和交通流量监测。
2017年
全球车联网市场规模迅速增长,各大汽 车厂商纷纷推出连接汽车。
车联网的行业应用
交通管理
通过实时数据监测和交通流量控制,提高交通效 率和安全性。
大数据分析
车辆通过传感器和相机感知路况、 障碍物等信息,实现自动驾驶和 安全功能。
通过分析车辆和交通数据,提供 智能导航、交通管理和车辆维护 等服务。
车联网的优势和挑战
• 优势:提高交通安全、减少拥堵、节能环保、提供个性化服务。 • 挑战:隐私和数据安全、标准和合规、成本和技术成熟度。
车联网在未来的发展趋势
1 5G技术
5G的推广将为车联网提供更快速、更可靠的数据传输。

《车联网解决方案》课件

《车联网解决方案》课件

03
车联网解决方案的应用
智能交通管理
交通流量监控
实时监测道路交通流量,为交通 管理部门提供数据支持,优化交
通调度。
交通信号控制
根据实时交通状况调整交通信号灯 的时长,提高道路通行效率。
违章抓拍系统
通过车联网技术,自动识别违章行 为并记录,提高交通执法效率。
智能车辆调度
智能派单系统
车辆调度优化
根据车辆位置和订单需求,自动匹配 最近的司机进行派单。
通过数据分析,合理调度车辆资源, 提高车辆使用效率。
路线规划
根据实时路况和订单需求,为司机提 供最优路线建议。
智能驾驶辅助
碰撞预警系统
实时监测车辆周围环境,对潜在 的碰撞风险进行预警。
自适应巡航控制
根据前方路况自动调整车速,保 持安全距离。
盲点监测
实时监测车辆盲区,提醒周边行 人或车辆保障安全。
智能车载娱乐系统
详细描述
智能导航是车联网应用的重要领域之一,通过实时路况 信息、地图数据等,为驾驶员提供最优的出行路线和建 议。智能驾驶则是在高级驾驶辅助系统的基础上,通过 车联网技术实现车辆的自主驾驶和协同驾驶,提高道路 安全性和交通效率。智能停车则是利用车联网技术实现 停车位的预约、导航、自动泊车等功能,方便驾驶员寻 找停车位。智能物流则是通过车联网技术实现货物的实 时追踪、智能调度等功能,提高物流效率和准确性。
《车联网解决方案》ppt课件
$number {01}
目录
• 车联网概述 • 车联网解决方案的技术架构 • 车联网解决方案的应用 • 车联网解决方案的挑战与解决方
案 • 车联网解决方案的案例分析
01
车联网概述
车联网的定义与特点

车联网介绍PPT课件

车联网介绍PPT课件
车联网基于电子识别、定位和无线通讯技术,打破了人车之间不能通讯的壁垒, 建立了人车之间通讯的渠道,使得车辆运营监控、车辆实时参数获取与分析、 运程协助与诊断等成为可能
车联网系统平台
1 感知层
GPS
PAD 汽车数据
2 传输层 3G 蓝牙 紫蜂 卫星
3 应用层
政府机构
客运公司 整车厂
无线通讯技术、定位技术、识别技术

国外
可以为用户提供趋势报告、行程报告、维修报告和总报告
. 行车运输管理、驾驶员管理、车辆管理等
10
行车运输管理、车辆定位、信息交互、远程诊断等
国外应用——美国ONSTAR
美国的OnStar系统成立于1995年,目前是目前全球最大规模的Telematics系统 在美国95%的通用汽车产品都安装了该系统。
费率 1000元/年 120元/年
续费率 76%
<40%
发展时长 13年 3年
.
15
乘用车与商用车车联网应用的差异
与乘用车更多面向的服务群体是司乘人员,信息传输更多是从后端平台到车机不同; 商用车更多面向的是后端运营管理,信息传输更多是从车机到平台
车载前装终端
(通信终端 信息终端 导航终端)
业务咨询 路径规划 安防救援
商用车更多面向的是后端运营管理信息传输更多是从车机到平台乘用车与商用车车联网应用的差异车联网在商用车领域能为我们带来什么gpspad汽车数据传输层应用层感知层整车厂客运公司政府机构车联网系统平台无线通讯技术定位技术识别技术112233卫星3g蓝牙车联网基于电子识别定位和无线通讯技术打破了人车之间不能通讯的壁垒建立了人车之间通讯的渠道使得车辆运营监控车辆实时参数获取与分析运程协助与诊断等成为可能当前车联网的主要服务内容效率管理控制节能便捷舒适沟通资讯安全预警救援维保政府及运营企业汽车制造商tsp流量管控紧急告知及救援?节能环保分析及管控?车辆调度?车辆燃油补贴?智能交通系统规划娱乐服务?车辆智能导航系统?车辆定位服务系统?互联网及网上社区服务?气象资讯服务?即时路况服务?商旅信息服务?金融信息服务?乘客影音娱乐系统?车辆停车引导系统?车辆定位及运营监控?流量监测及分析?道路使用及收费?车队管理线路优化?安全管理成本管理?运行数据采集与分析?车辆故障诊断?车辆定位及追踪?车辆紧急救援?车辆远程控制?车辆防撞防盗?车辆安全运营报告?车辆紧急通讯系统第三方服务提供商车联网服务平台移动运营商tsp行业用户车厂个人用户系统将更加开放全新的驾乘体验展现平台采集智能终端服务展现以车联网服务平台为支撑通过iobd等丰富的数据采集终端采用智能终端作为人机界面为用户带来全新用车体验和价值

车联网课件..

车联网课件..

3 车联网关键技术
5、通信及其应用技术
车联网主要依赖两方面的通信技术:短距离无线通信和远 距离的移动通信技术。 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主要是RFID传感设备及类似WIFI等2.4G 通信技术,远距离的移动通信技术主要是 GPRS、3G、LTE 、 4G等移动通信技术。 这两类通信技术不是车联网的独有技术,因此技术发展重点 主要是这些通信技术的应用,包括高速公路及停车厂自动缴 费、无线设备互联等短距离无线通信应用及 VOIP应用(车友 在线、车队领航等)、监控调度数据包传输、视频监控等移 动通信技术应用。
3 车联网关键技术
6、互联网技术
车联网的本质是物联网与移动互联网的融合。车联网是通 过整合车、路、人各种信息与服务,最终都是为人提供服务的 。 能够获取车联网提供的信息和服务的不仅仅是车载终端,而 是所有能够访问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的终端。现有互联网及 移动互联网的技术及应用基本上都能够在车联网中使用,包 括媒体娱乐、电子商务、Web2.0应用、信息服务等。 车联网与现有通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相比,其有两个关键 特性:一是与车和路相关,二是把位置信息作为关键元素。 因此需要围绕这两个关键特性发展车联网的特色互联网应用 ,将给车联网带来更加广泛的用户及服务提供者。
车联网及其应用
主要内容
车联网概述
体系架构
关键技术 典型应用
Company Logo
1 车联网概述
车联网:是物联网在智能交通系统(ITS)领域的延伸,是以车内网、车际网和车载 移动互联网为基础,按照约定的通信协议和数据交互标准,在车—车、车—互联 网之间,进行无线通讯和信息交换,以实现智能交通管理控制、车辆智能化控制 和智能动态信息服务的一体化网络。
4 典型应用-----智能停车服务系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车联网
车联网
车联网概述
体系架构
典型应用
车联网
车联网:是以车内网、车际网和车载移动互联网为基础,按照约定的通信协议和数 据交互标准,在车一车、车辆与互联网之间,进行无线通讯和信息交换,以实现 智能交通管理控制、车辆智能化控制和智能动态信息服务的一体化网络,它是物 联网技术在智能交通系统领域的延伸。
无线通信服务:用于应急现场的无线覆盖,应急车可以在车群内进行无线 通信实现应急现场和管理中心话音、视频、数据的互联互通。
应急车联网----救援路线优化
指挥调度中心一方面接收到应急救援车辆的实时位置和车况、路况等信息,同时 也不断得到新的动态需求的信息,根据这些动态信息,制定出及时更新的到达救 援现场最短的行车路线,提高救援效率。
中级阶段----应急车联网
应急指挥车在处理紧急突发事件时能实现通信保障、指挥调度,图像采集、传输 等功能。车载感知系统在感知自车运行状态的同时主要应用于感知路面信息和广 播信息。
应急指挥车在前往事 故现场的途中,实时 采集周围道路交通信 息,并以图像或文字 形式传输给应急指挥 中心和其他救援车辆, 为决策人员能及时提 供现场信息,提高决 策的准确性和救援的 及时性。
中级阶段----出行诱导服务

为驾驶员提供实时交 通信息,各种警告信 息,生成到达目的地 的最短路径,通过实 时路线诱导达到减少 旅行时间的目的,从 而减少运输成本。
运营车联网-----车辆运行监控
采用GPS, GIS, GSM/CDMA、视频监控技术进行车辆定位、动 态跟踪,实现车辆运营调度、指挥、监控的自动化。
“车”为物 联网的终 端车车相 联的车辆 互联网
车联网系统架构
车联网:需要一种专有的协同通信架构和协议栈,将不同底层数据进行整合,实现信息 交互,确保数据传输的实时性、完备性和安全性。
车联网系统架构
车联网为车辆提供无处不在的网络接入、实时安全消息、多媒体业务、辅助控制等 车内网:通过应用成熟 的总线技术建立一个 标准化的整车网络实 现电器间控制信号及 状态信息在整车网络 上的传递,实现车载 电器的控制、状态监 控以及故障诊断等功 能; 车外网:无线通信技术 把车载终端与外部网 络连接起来,实现车 车两间、车辆和固定 基
初级阶段-----Telematisc
初级阶段-----Telematisc
G-BOS : telematics领域的最新技术,在东南沿海发达地区,已在公交、旅游客 运等领域逐渐替代了GPS车载系统。主要功能:车辆身份信息、倒车视频监视及 行车记录仪、紧急救援协助、油量的精准控制、被盗车辆定位、司机行为分析。 Telematics终端将从产品化向智能服务化方向发展,从智能感知走向智能综合决 策执行,主要在车辆安全与节能方面: 驾驶行为监控:司机的动作实时监控与量化分析,为司机提供最佳行为方案; 车辆状态监控:车辆所有重要部件的工作时间和工作状态能得到实时监控和计算 给予车辆主动预警提示; 节能行驶方案:综合车辆实际运行状态和道路等级、交通路况等,给出节能驾驶建 议,以达到与线路的最佳匹配状态。 目前,在北美及欧洲国家新车型的Telematics安装率均超过25%。据预测,我国 未来三年内Telematics后装市场未来将以300/-50%的速度递增。 预计“十二五”期间,我国将有1000万辆新车预装车载信息服务终端。 2015年,我国Telematics用户超过4000万; 2020年,我国汽车保有量超过2亿辆,100%车辆的网络接入,实现全覆盖。
中级阶段----智能服务
车辆安全预警 节能驾驶服务
车辆运行监控 出行诱导服务 远程故障诊断
紧急救援服务
中级阶段---运营车联网
运营车联网----车辆安全预警
弯道特征、危险路段特征、驾驶 人行为特征和车辆故障、货物特 征等提取判断危险状态,向车辆 发送危险提醒与安 全驾驶信息 口超速预警 *路段限速和车辆车速检测 *匝道桥梁隧道限速和变道预警 口危险路段识别和安全驾驶预警 *事故多发段信息数据库 *实时检测与特征库匹配 口弯道行驶预警 *综合弯道、自然环境、道路状况估计 弯道横向 坡度角和路面附着系数 *根据车辆状态因素计算弯道行驶最高 安全车速 *弯道安全行驶车速预警
.
车联网关键技术
车联网就是将多种先进技术有机地运用于整个交通运输 管理体系而建立起的一种实时的、准确的、高效的交通 运输管理和控制系统以及由此衍生的诸多增值服务。
车联网产业链
原则1
原则2
原则3
原则4
车联网发展路线
初级阶段-----Telematisc
目前的车联网主要指以为驾驶员提供定位导航、安防、娱乐等服务为主Telematics 系统,该系统通过CDMA/3G等通信技术,使车载终端与互联网连接,从而实现基 于呼叫中心的信息服务。
应急车联网------肇事车辆追踪
逃逸车辆位置实时获取; 出警车辆配置:配置出 警车辆的数量和行车路 线等 更新行车路线:根据动 态信息变化,及时调整 警力和路线,生成对逃 逸车辆进行围追堵截的 最优方案提高出警效率; 追逃数据库:监控和记 录整个追逃过程,为后 续的出警追逃行动指挥 调度机制改革提供基础。


计算需求和物理需求的描述不同 语义框架不同 离散和连续的处理方式不同 系统确认方式不同(形式化验证和仿真技术)
3、程序缺乏时空特性



时间和并发语义 空间概念 程序运行没有可预测性,行为没有可验证性
车联网的发展与展望
1、环境感知 车外的温度、气压、路况、车距、人流等环境信息 车内的座椅压力、烟雾、空调温度等环境信息 2、多级通信网络与信息服务 车内的基于CAN总线的局部网(例如车况实时监测、运行状态控制、 汽车黑匣子等) 车与车之间的点对点或者点对多点的通信(例如紧急刹车时通知50米 车距内的车紧急避让、高速公路上的车距警示等) 车外的客户/服务器模式的前端对后台系统的通信(例如C/S信息服务、 故障的在线诊断、远程维护与控制) 3、时空特性 程序运行的时间和并发概念,以支持实时操作(例如刹车信号同时到 达四个轮子,即刹车信号同步) 程序运行的空间概念(例如GPS导航、空间位置、无人驾驶(军事) 或者智能巡航时的方向控制) 系统行为是可预测的、可靠的合可验证的 4、网络化的开环控制 发动机喷油嘴和气门实时控制(根据环境动态变化情况) 无人驾驶(军事)、智能巡航等 5、基于组件验证的系统验证
运营车联网-----远程诊断服务
远程故障管理: 服务开启 后,服务中心时刻监听车 载智能终端的连接请求, 连接确认后对汽车用户的 身份和密码进行验证,验 证成功后根据诊断协议对 汽车进行远程诊断。 根据实时监测到的汽车故 障信息,快速获取汽车故 障诊断解决方案。 数据库管理:故障信息的 管理包括历史故障数据的 存储和维护;保存专家诊断 推理的中间过程和结果。
初级阶段-----Telematisc
Telematics至今已经发展到第三代,其基本特征是: • 通信采用3G技术; • 具备网络功能,网络运行商主要为移动、电信和联通; • 由专业的TPS( Telematics Service Provider)服务商向注册用户提供服务。
初级阶段-----telematisc
车联网—基于设计的性能参数优化
通过车联网获取车辆行驶位置信息、状态监测信息、故障信息,反馈给 车辆设计部门,对车辆在不同路况、道路等级下动力性、安全性、燃油 经济性、乘坐舒适性等进行评价,为车辆的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车联网环境下实时获取车辆行驶 信息,建立面向车辆设计的数据 库 分析车辆运行工况及性能参数随 不同交通状况、道路等级等的变 化规律,为车辆优化设计和道路 规划、建设改造等提供数据支撑。 获取驾驶员感兴趣信息,为车载 终端功能改进提供依据。
中级阶段----应急车联网
动态交通信息广播:应急指挥车不断广播 路况信息,与其他应急车共享信息。
道路交通疏导:应急车实时广播事故信息 提醒周围非应急车辆绕开事故区域。
远程指挥调度:应急指挥车实时采集事故现场信息,传输给应急管理中心 和其他救援车辆,并根据现场发展态势分析调配其他救援车辆及物资配 置情况等。
运营车联网----远程服务
运营车联网-----增值服务
借助车联网,能在车上收发电邮、 查看交通信息、天气信息、娱乐 资讯等。
车主可获知最近的4S店、加油 站、餐馆信息、进行网上购物、 付费等。
中级阶段-----应急车联网
在应急联动调度过程中需要调配各种应急车辆,包括应急指挥车、警车,救 护车等,通过车联网,车与车之间就能相互传输各种消息,而无需固定的基 础设施,可实时获知事故现场和周围路况信息,提高救援效率。
车辆防盗:除了普通的防盗外,还能在汽车被盗时迅速跟踪汽车位置从而寻回汽 车。
紧急救援:行车过程中如遇到车辆故障、车辆缺油、缺水等时,通过紧急按钮向 服务中心进行求救。
初级阶段-----Telematisc
美国以安防为主;欧洲以导航为主;日本以动态交通信息为主;中国是前三者的结合
另外,日产的StarWings、奥迪MMI-nav-plus系统、福特的SYNC系统、本田 InternaviPremiumClub服务系统、国内一汽启明D_partner服务平台等,均出现在中 国汽车市场上。中国已成为全球汽车车载信息服务提供商角逐的主要战场。
中级阶段---节能驾驶服务
节能行驶建议:
分析变速模式、速度、刹车信号、 变速器温度等对油耗有影响的因 素;车辆速度、加速度、道路等级、 坡度、城市实时交通状态等综合 多角度分析,给出最佳行驶速度 建议; 通过对驾驶员的驾驶方式的分析, 给出降低油耗的建议,通过终端 设备发布。 动态实现保养提示:监测车辆自 身信息,如检查轮胎气压、制动 蹄片磨损程度、发动机运行状态 等,形成保养提示。
应急车联网------应急物资调配
通过车联网,及时掌握并整合应急物流资源,做到快速决策和高效指挥调 度提高应急物流保障能力,降低灾区损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