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劳动保障知识竞赛精选题库及答案(共130题)

合集下载

2022年全国劳动安全防护知识竞赛试题

2022年全国劳动安全防护知识竞赛试题

2022 年全国劳动安全防护知识竞赛试题单项选择题(请从三个备选答案中选择惟一一个正确选项,并在后面的答题卡中将其涂黑)1.进行腐蚀品的装卸作业应该戴( )手套。

A.帆布 B.橡胶 C.棉布2.在易燃易爆场所穿( )最危(wei)险。

A.布鞋 B.胶鞋 C.带钉鞋3.易燃易爆场所不能穿( )。

A.纯棉工作服B.化纤工作服C.防静电工作服4.安全带的正确挂扣方法是( )。

A.低挂高用 B.高挂低用 C.平挂平用5.自救器是一种井下小型便携式的( )设备。

A.护耳器 B.防毒呼吸 C.瓦斯检测6.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实行( )制度。

A.安全标志管理 B.登记 C.备案7.塑料安全帽的使用期限为不超过( )。

A.两年 B.两年半 C.三年半8.安全带的使用期限为( )年,发现异常应提前报废。

A.3~5 B.4~6 C.5~79.安全带应在使用( )年后,按批量购入情况,抽验一次。

A.4B.3C.210.下列哪个字母代表劳动防护用品具有防静电的性能?( )A.fh B.jd C.ny11.当空气中氧含量低于( )时,不能使用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

A.18% B.20% C.21%12.销售的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应有相应的产品合格证、特种劳动防护用品标志标识和( )。

A.编号 B.专利权证 C.注册商标证13.操作旋转机械时佩戴( )是错误的。

A.护发帽 B.手套 C.防异物伤害护目镜14.含( )的防护服有防微波作用。

A.金属丝布材料 B.棉布材料 C.化纤材料15.电焊工使用的防护面罩,应( )。

A.耐燃、导电B.耐燃、不导电、不导热C.耐燃、不导电但导热16.清除工作场所扩散的有害尘埃时,应使用( )。

A.扫把 B.吸尘器 C.吹风机17.以下哪种情况下,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 ( ) A.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的B.职工患职业病C.用人单位经营艰难期间18.下列哪种职业病属于尘肺病?( )A.铅及其化合物中毒 B.黑变病 C. 矽肺19.被确诊患有职业病的职工,职业病诊断机构应发给其《职业病诊断证明书》,并享受国家规定的( )。

劳动保障政策法规知识竞赛试题

劳动保障政策法规知识竞赛试题

劳动保障政策法规知识竞赛试题1、工资应当以(B)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

A.债券B.法定货币C.实物2、《劳动法》规定:劳动者连续工作(A)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

A—B.≡C五3、劳动者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停止工作,在规定的医疗期内,停工医疗累计不超过6个月的,由用人单位发给本人工资(C)的病假工资。

A.60%B.70%C.80%4、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A)。

A.6个月B.12个月C.3个月5、劳动合同应当在劳动者的(B)订立。

A.试用期后B.第一个工作日之前C.招聘后三十日6、我国《劳动法》规定,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B)周岁的劳动者。

A.18B.16C.147、试用期内劳动者可(C)提出解除劳动合同。

A.提前三十天B.无需提前三十天C.随时8、劳动合同期限可分(C)0A.长期、短期、永久B.有固定期、无固定期、承包期C.有固定期限、无固定期限、以完成一定任务为期限9、劳动合同(A),发生法律效力。

A.一经签订B.鉴证后C.在试用期后10、职工在医疗期、孕期、产期和哺乳期内,劳动合同期限届满时,用人单位(C)。

A.可以终止劳动合同B.协商终止劳动合同C.不能终止劳动合同11、下列哪种情形下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

(A)A.因个人原因B.用人单位未按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C.用人单位未提供劳动条件12、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小时。

AA.1336B.1230C.233613、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A)支付工资。

A.依法B.按工资比例的80%C.视实际情况14、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A)%的工资报酬;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工资报酬;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工资报酬。

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知识竞赛试题

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知识竞赛试题

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知识竞赛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不属于劳动者不参加劳动但仍享有工资支付请求权的情形()A.法定休假日B.婚丧假期间C.依法参加社会活动的D.公休日2.下列人员中不能够依法实行不定时工作制的是()A.外勤人员B.出租车司机C.电脑公司软件设计人员D.铁路巡检工3.我国《劳动法》规定,劳动争议一方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起诉又不履行仲裁裁决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A.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强制执行B.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强制执行C.人民法院强制执行D.劳动行政部门强制执行4.用人单位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除在规定时间内全额支付劳动者工资报酬外,还应加发相当于工资报酬一定比例的经济补偿金,该比例为()A.10%B.20%C.25%D.50%5.劳动合同终止后,用人单位应当在()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儿七日B.十五日C.一个月口.三个月6.下列关于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说法中正确的有:()A(对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B(若出现法律、法规规定或双方约定的可以解除、终止劳动合同的条件,该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也可以解除、终止C(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以某项工作或工程的时间长度为准,当某项工作或工程完成后,劳动合同自行终止D(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以上,当事人双方同意续延劳动合同的,双方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的合同7.劳动者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定情形是,用人单位()。

A.变更名称、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B.发生合并或者分立C.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D.变更投资人8.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应当事先将理由通知()。

A.劳动监察机构B.劳动争议仲裁机构C.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D.工会9.用人单位实行计件工资制的,用人单位确定、调整劳动定额应当使本单位同岗位()以上的劳动者法定工作时间内能够完成A.100%B.90%C.80%D.70%110.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下列不是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

《劳动合同法》知识竞赛试题及参考答案130题

《劳动合同法》知识竞赛试题及参考答案130题

《劳动合同法》知识竞赛试题及参考答案130题《劳动合同法》知识竞赛试题及参考答案(仅作为复习材料,发生歧义以《劳动合同法》为准)1、单项选择题1、《劳动合同法》由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于(A)通过,()起施行。

A.20xx年6月29日2021年1月1日B.20xx年6月29日20xx年6月29日C.20xx年6月28日20xx年10月1日D.20xx年6月28日2021年1月1日2、《劳动合同法》的立法宗旨是: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保护(C)的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A.企业B.用人单位C.劳动者D.用人单位和劳动者3、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C)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

A.董事会B.监事会C.工会D.职工代表大会4、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守合法、(D)、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原则。

A.公道B.公认C.公开D.公平5、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实施过程中,工会或者职工认为不适当的,有权(C)。

A.不遵照执行B.宣布废止C.向用人单位提出,通过协商予以修改完善D.请求劳动行政部门给予用人单位处罚6、《劳动合同法》调整的劳动关系是一种(C)。

A.人身关系B.财产关系C.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相结合的社会关系D.经济关系7、用人单位自(A)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

A.用工之日B.签订合同之日C.上级批准设立之日D.劳动者领取工资之日8、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D)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

A.可以B.不应C.应当D.不得9、《劳动合同法》规定,建立劳动关系,(B)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小学生劳动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小学生劳动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小学生劳动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1. 劳动节是哪年成立的? [单选题] *18861889(正确答案)188418872. 劳动法是? [单选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调整劳动人事法律规范的总称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一些法律的总称(正确答案)调整管理劳动力方面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3.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实施的时间是? [单选题] *1995年7月5日1995年1月1日(正确答案)1994年7月5日1994年1月1日4. 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不包括? [单选题] *劳动合同期限劳动纪律试用期(正确答案)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5. 劳动合同的无效,由()确认? [单选题] *劳动行政部门人民政府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共同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或人民法院(正确答案)6. 下列人员不属于特殊就业人员的是()。

[单选题] *残疾人退役军人少数民族人员退休返聘人员(正确答案)7. 下列没有正确描述我国劳动纪律特征的是()。

[单选题] *劳动纪律是有劳动行政部门制定的(正确答案)劳动纪律是为了劳动者自身利益服务的劳动纪律是由劳动者自觉遵守的纪律劳动纪律是劳动者自愿执行的纪律8. 下列营养物质中在人体不能产生能量的为? [单选题] *蔗糖果糖木质素(正确答案)9. 下列哪种状态不符合WHO的健康标准? [单选题] *精力充沛,夜不能寐。

(正确答案)体重适中,能抵抗各种传染性疾病。

牙齿清洁,齿龈颜色正常。

肌肉丰满,皮肤富有弹性。

10. 人体所必需的七大营养物质中,单位产能最高的是? [单选题] *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正确答案)膳食纤维11. 人体毛发的主要成分为(),因此,每天饮食中必需保证该营养物质的摄入量才能美发。

[单选题] *蛋白质(正确答案)钙质碳水化合物脂肪12. 每个人不仅对个人健康负有责任,同时也对社会健康承担义务”指的是() [单选题] *道德健康(正确答案)三级健康一级健康13. 最高层次的健康是指() [单选题] *一级健康二级健康三级健康(正确答案)社会健康14. 健康教育与卫生宣教是(). [单选题] *等同关系并行关系包容与被包容关系(正确答案)先后关系15. 新的公共卫生方法的精髓是() [单选题] *健康教育健康促进(正确答案)卫生宣教预防接种16. 二十世纪后期以来,影响健康最主要的因素是() [单选题] *生物因素行为生活方式因素(正确答案)环境因素卫生保健服务因素17. 健康促进特别强调以() [单选题] *个体为基础群体为基础病人为基础健康为基础(正确答案)18. 在疾病的三级预防中,健康促进强调() [单选题] *一、二级预防二、三级预防三级预防一级预防甚至更早阶段(正确答案)19.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目的在于() [单选题] *增加卫生保健知识建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形成有益于健康的行为(正确答案)提供物质环境支持20. 国家通过()支持社会保险事业。

知识题库-人社劳动知识竞赛测试题及答案(十一)

知识题库-人社劳动知识竞赛测试题及答案(十一)

知识题库-人社劳动竞赛测试题及答案(十一)一、单项选择题(10题,每题1分)1.《就业补助资金管理办法》规定,对( )企业新招用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给予1年社会保险补贴。

A.小型微型B.非公有制C.公有制D.各类答案:A解析:《就业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第七条规定,对招用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与之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小微企业,给予最长不超过1年的社会保险补贴。

2.《就业补助资金管理办法》规定,对高校毕业生离校( )年内灵活就业后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国家给予一定数额的社会保险补贴。

A.半年B.1年C.2年D.5年答案:B解析:《就业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第七条规定,对离校1年内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后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给予一定数额的社会保险补贴。

3.《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和职业年金转移接续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补记职业年金所需资金由( )解决。

A.上级财政B.同级财政C.上级部门D.原所在单位按现行经费保障渠道答案:D解析:《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和职业年金转移接续有关问题的通知》中第二条第一款规定,参保人员办理了正式调动或辞职、辞退手续离开机关事业单位的,根据改革前本人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年限长短补记职业年金,以实账方式划转至本人职业年金个人账户,所需资金由其原所在单位按现行经费保障渠道解决。

4.《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和职业年金转移接续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人员达到退休年龄时,( )为待遇领取地。

A.其户籍所在地B.其退休时工作所在地C.其退休前上一个累计缴费年限满10年的原参保地D.其退休时的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所在地答案:D解析:《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和职业年金转移接续有关问题的通知》中第四条第一款规定,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人员达到退休年龄时,其退休时的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所在地为待遇领取地。

全市基层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服务平台知识竞赛题库

全市基层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服务平台知识竞赛题库

全市基层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服务平台知识竞赛题库1、【案例】某企业职工下班后没有直接回家,而是到朋友家吃饭,饭后驾驶摩托车回家,途中摔倒受伤。

请问,该职工能否被认定为工伤?2、申请公益性岗位有何条件及其流程是什么?3、办理小额贷款需要哪些材料?4、公平就业的内容是什么?5、【案例】王某是我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2013年7月1日,骑自行车时,为躲避迎面驶来的货车不小心摔倒,导致右膝关节粉碎性骨折,全身多处擦皮伤,被路过的行人救起后送市医院治疗。

王某在本次在市医院发生的住院医疗费是否给予报销,并说明理由.6、农村劳动力信息采集操作程序的最后一个步骤是。

7、根据《社会保险法》规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15年)以上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8、我市建立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时间()。

9、参保单位职工个人应当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由()从其本人工资中代扣代缴。

10、国务院规定开始领取新农保养老金的年龄是多少?6011、基本医疗费用是指什么?12、参保居民门诊统筹费用只限在一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使用,对吗?13、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统筹起付标准是()元.14、《劳动法》关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规定:劳动者解除合同应当提前15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

对么?15、劳动部门公益性岗位中的“四保”指的是什么?16、如何办理居民门诊大病?17、参加医疗保险人员的出市转诊手续如何办理?怎么结算?18、《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于()实施。

19、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中的“三方"指的是()20、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期限最高不能超过()。

1、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后,可通过哪几种程序解决?21、达成调解协议后,一方不履行时怎么办?22、【案例】张某是齐齐哈尔市某乡镇的一个农村妇女,年龄40周岁,从事生猪养殖一年多了,由于生猪降价,没赚到不说,还赔了些钱。

劳动法基本知识竞赛试题题库三篇

劳动法基本知识竞赛试题题库三篇

劳动法基本知识竞赛试题题库三篇篇一、劳动法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一、单项选择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B)。

A.3个月B.6个月C.12个月D.24个月2、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不能将(B)列为竞业限制人员。

A.中层管理人员B.高级管理人员C.高级技术人员3、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但劳动者已付出劳动的,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的数额,应当(C)。

A.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B.按照本单位平均工资支付C.参照本单位相同或者相近岗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确定4、未缴交医疗保险费期间员工发生的医疗费用由(C)支付。

A、基本医疗保险基金B、地方补充医疗保险基金C、用人单位D、本人5、.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七条的规定,以下(A)条款不是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

A.试用期B.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C.用人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6、基本医疗保险缴费中涉及的单位职工年工资总额是指单位在一个年度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职工的(D)A、计时工资总额B、计件工资总额B、基本工资总额D、劳动报酬总额7、《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申请工伤认定的时效为(B)。

A、15天B、一年C、3个月D、二年8、受《工伤保险条例》保护的职工是指(C)。

A、正式职工B、临时工、农民工C、各类企业全部职工和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的全部雇工以及没有经常性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民间非营利组织的工作人员9、参加工伤保险由(A)。

A、单位缴费,职工个人不缴费B、职工缴费C、单位和职工共同缴费10、职工因醉酒导致伤亡的,(B)工伤或者视同工伤。

A、认定为B、不得认定为C、视同11、工伤认定申请人提供材料不完整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在多少工作日内如何告知申请人补正材料?(A)A、15个工作日内一次性书面告知B、30个工作日内一次性书面告知C、15个工作日内可多次电话告知12、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在受理工伤认定(A)日内做出工伤认定决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劳动保障知识竞赛精选题库及答案(共130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七十一条规定,社会保险水平应当与社会经济水平和什么相适应?答:社会承受能力。

2、具备哪三项条件的企业,可以建立企业年金?答:一是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并履行缴费义务;二是具有相应的经济负担能力;三是已建立集体协商机制。

3、按照国际惯例,衡量老年型国家的标准是什么?答:60 岁以上人口达到10%,65 岁以上人口达到7%即为老年型国家。

4、统一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施后参加工作的职工,本人缴费年限不满15 年,到达法定退休年龄后,如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答:不发给基础养老金,其个人账户储蓄额(本金和利息)一次性支付给本人,缴费年限每满一年再发给一个月指数化月平均工资,同时终止养老保险关系。

5、参保单位和参保职工缴纳的失业保险费的费率分别是多少?答:参保单位本单位应参保职工工资总额的2%,参保职工为工资收入1%。

6、参保单位的职工失业时,其在实行个人缴费制度前的什么工龄视同缴费年限?答:连续工龄视同缴费年限。

7、失业人员在省内跨统筹市州转迁失业保险关系后,其享受的失业保险待遇标准按什么执行?答:按迁入地失业保险待遇执行。

8、女性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生育,符合国家计划生育规定的,可以申请领取与其失业保险金标准相同的多少个月生育补助金?答:3 个月。

9、城镇企业事业单位不按规定参加失业保险以及缴纳和代扣代缴失业保险费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对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分别处以1000 元以下罚款,并按照每有一名受侵害劳动者对单位处以多少元罚款,最高不超过3 万元?答:按照每有一名受侵害劳动者对单位处以1000 元罚款。

10、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患病住院治疗的,可以申领几次住院医疗补助金?答:1 次。

11、国家鼓励企业增加就业岗位,扶持失业人员和残疾人就业,对哪些企业和人员依法给予税收优惠?答:(一)吸纳符合国家规定条件的失业人员达到规定要求的企业;(二)失业人员创办的中小企业;(三)安置残疾人员达到规定比例或者集中使用残疾人的企业;(四)从事个体经营的符合国家规定条件的失业人员;(五)从事个体经营的残疾人;(六)国务院规定给予税收优惠的其他企业、人员。

12、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立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设立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为劳动者免费提供哪些服务?答:(一)就业政策法规咨询;(二)职业供求信息、市场工资指导价位信息和职业培训信息发布;(三)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四)对就业困难人员实施就业援助;(五)办理就业登记、失业登记等事务;(六)其他就业公共服务。

13、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基本职责、目标和任务是什么?答;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应以提供就业服务为基本职责,以促进社会就业为基本目标,以实施国家就业政策为基本任务。

14、《就业促进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在开展就业服务工作中有哪些职责?答:鼓励社会各方面依法开展就业服务活动;加强对公共就业服务和职业中介服务的指导和监督;逐步完善城乡的就业服务体系。

15、就业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如何申请就业援助?答:就业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可以向所在地街道、社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申请就业援助。

经街道、社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确认属实的,纳入就业援助范围。

16、建立覆盖城乡的就业服务体系,包含的内容有哪些?答:第一,出台城乡一体的就业服务政策。

第二,完善城乡一体的就业服务平台。

第三,健全城乡一体的就业服务制度。

17、《就业促进法》规定,设立职业中介机构应当具备哪些条件?答:《就业促进法》第四十条规定,设立职业中介机构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二)资金;(三)(四)有明确的章程和管理制度;有开展业务必备的固定场所、办公设施和一定数额的开办有一定数量具备相应职业资格的专职工作人员;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18、国家政策规定对从事个体经营的城镇登记失业人员依次减免哪四项税收?答:在规定的限额内依次减免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个人所得税。

19、实现稳定就业的标准是什么?答:被用人单位招聘且签订1 年以上劳动合同;自主创业、自谋职业人员正式领取工商营业执照,月均收入达到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灵活就业人员,月均收入达到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并缴纳社会保险费。

20、就业专项资金用于哪些项目?答:用于职业介绍、职业培训、公益性岗位、职业技能鉴定、特定就业政策和社会保险等的补贴,小额贷款担保基金和微利项目的小额担保贷款贴息,以及扶持公共就业服务等。

21、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实施什么的发展战略,促进以什么带动就业?答: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22、国家实施哪些政策措施引导农业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就业?答:实行城乡统筹就业政策,建立健全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

23、各级人民政府要为灵活就业人员提供哪些帮助和服务?答:要采取措施,逐步完善和实施与非全日制用工等灵活就业相适应的劳动和社会保险政策。

24、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培育和完善人力资源市场的目标是什么?答:统一开放、竞争有序。

25、《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适用范围是什么?答:劳动者求职与就业,用人单位招用人员,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举办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和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批的职业中介机构从事就业服务活动,适用本规定。

26、劳动者就业依法享有哪些权利?答:劳动者依法享有平等就业的权利。

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等不同而受歧视。

27、招用人员简章应包括哪些内容?答:招用人员简章应包括用人单位基本情况、招用人数、工作内容、招录条件、劳动报酬、福利待遇、社会保险等内容,以及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内容。

28、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建立健全人力资源市场信息服务体系的内容包括哪些?答: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应当建立健全人力资源市场信息服务体系,完善职业供求信息、市场工资指导价位信息、职业培训信息、人力资源市场分析信息的发布制度,为劳动者求职择业、用人单位招用人员以及培训机构开展培训提供支持。

29、我国政府对外国人在中国就业实行什么制度?答:实行就业许可制度。

30、《劳动合同法》的立法宗旨是什么?答:是为了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31、《劳动合同法》自什么时候起施行?答:《劳动合同法》第九十八条规定,本法自2008 年1 月1 日起施行31、国家通过什么机制解决有关劳动关系的重大问题?答:《劳动合同法》第五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会同工会和企业方面代表,建立健全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共同研究解决有关劳动关系的重大问题。

32、用人单位制定、修改或决定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要经过什么程序?答:《劳动合同法》第四条规定,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并且将该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决定进行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

33、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指的是哪些事项?答:根据《劳动合法》第四条的规定,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是指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事项。

34、劳动关系从何时建立?答: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七条、第十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35、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时,劳动者有什么知情权?答: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条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时,劳动者有权了解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以及劳动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况。

36、用人单位有权了解劳动者哪些情况?答: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条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时,有权了解劳动者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劳动者应当如实说明。

37、建立劳动关系后,最迟应该在多长时间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答: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条的规定,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1 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也就是说,法律提倡用人单位在建立劳动关系之日即用工之日就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是如果用人单位没有在建立劳动关系之日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38、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什么原则?答: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条的规定,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

39、劳动合同应具备哪些必备条款?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七条的规定,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应包括;答:(1)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2)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3)劳动合同期限;(4)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5)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6)劳动报酬;(7)社会保险;(8)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9)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40、劳动合同期满,但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依照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二条的规定约定的服务期尚未到期的,劳动合同应当如何履行?答:根据《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十七条的规定,劳动合同期满而服务期尚未到期的,劳动合同续延至服务期满。

如果双方在服务期协议中对此有特别约定的,从其约定。

41、劳动合同的期限可以分为哪几种?答: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二条的规定,劳动合同的期限分为固定期限、无固定期限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三种。

42、哪些情况下用人单位应当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答: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劳动者提出或者同意续订、订立劳动合同的,除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外,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1)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10 年的;(2)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者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10 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10 年的;(3)连续订立两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且劳动者没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情形,续订劳动合同的。

43、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就是终身劳动合同吗?答: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只要没有出现法律规定的情形,双方当事人就应当继续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

但是,双方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形的,不论用人单位,还是劳动者,都有权依法解除劳动合同。

44、劳动合同试用期期限如何确定?答: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的规定,试用期期限根据劳动合同期限设定:劳动合同期限3 个月以上不满3 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1 个月;劳动合同期限1 年以上不满3 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2 个月;3 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6 个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