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事业概论试题(含答案).
档案职称评审考试题试题——档案事业概论

档案职称评审考试题试题——档案事业概论一、单项选择题1、档案行政复议机关在 A 日内,应对复议申请人依法做出受理、不受理、告知等审查处理决定。
A、5 B10 C152、根据已有的发现,档案一词起源于 B 代。
A宋 B明 C清3、一文一事制度是文书工作中必须遵循的基本行文规范,它起源于 C 代。
A汉 B宋 C唐 D明4、 B 年11月8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根据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的提议,批准成立国家档案局。
A1949 B1954 C19595、1959年1月7日,中央发出了 B ,实行党政档案统一管理。
A《关于加强国家档案工作的决定》 B《关于统一管理党政档案的通知》C《关于改进档案资料工作方案》6、“高龄档案应当受到尊重”是档案鉴定实践中必须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
这一理论是由 D 首先提出的。
A 谢伦伯格 B布伦内克 C詹金逊 D迈斯奈尔7、某公民将自己的珍贵日记捐赠给档案馆后不久病故,档案馆决定将日记向社会公布,档案馆的行为违反了 A 。
A、著作权法B、保密法C、文物保护法8、档案行政执法检查是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实施的一种A的执法活动。
A、具体档案行政行为B、抽象档案行政行为C、抽象档案行政行为和具体档案行政行为9、个人所有的档案向社会公布时,由 A 决定,但不得损害国家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益。
A、档案所有者B、档案馆C、档案所有者单位10、《档案法实施办法》规定,县级立档单位应自档案形成之日起满 A 年即向县级国家档案馆移交。
A、10B、20C、3011、档案工作标准是一种业务规范,具有 B 。
A、强制性B、指导性C、原则性12、非国家所有的但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的或者应当保密的档案,在向社会出卖时,应由 C 。
A、人民政府批准B、档案所有者主管部门批准C、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批准13、国有企业事业单位资产转让时,转让有关档案的具体办法由 B 制定。
A、国有资产管理局B、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C、企业事业主管部门14、公务活动中形成的应当归档的文件材料,由立档单位的 B 集中管理。
档案事业概论及档案事业概论试题(含答案)

《档案事业概论》第一章档案与档案工作第一节档案本节概要地介绍了“档案的起源与发展”即档案的简史,“档案的概念与性质”即档案的定义,“档案的类型”即档案的种类(档案学术上的分类),“档案的价值与作用”等四个有关档案的最基本的问题。
一、档案的起源与发展(一)档案的萌芽与起源(初始形态):“助记忆时代”的结绳、刻契、图画档案起源于原始记事即结绳、刻契、图形等记事方式,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档案。
但因其在一定范围内有历史记录、契约、凭证、备忘等作用,可以看作是档案的萌芽,即档案起源的初始形态。
(二)档案产生的两个条件:记录符号与国家出现1.客观条件——记录符号文字作为语言记录符号产生以后,为准确地记录事实提供了条件,从而为档案的形成提供了客观条件。
我国现存最早的文字记录档案——甲骨档案:河南安阳小屯村出土的3000多年前殷商时期刻写在龟甲、兽骨上的甲骨文字记录,是当时商王朝使用的一种文件。
2.社会条件——国家的出现在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出现了阶级、国家以后,就产生了文书。
文字记录的产生,社会的发展,国家的逐渐形成,进入阶级社会以后特定的社会需要等诸因素影响下,档案逐渐产生与发展。
(三)我国早期档案的载体形态:从甲骨档案、金石档案、简牍档案、缣帛档案到纸质档案档案是承载在一定物质载体上的历史记录,其记录方式与物质载体密不可分,我国古代社会早期先后出现了甲骨、金石、简牍、缣帛、纸张等档案物质载体形态。
金石档案:金是指青铜器、铁器等,石是指石头,金石档案是铭文档案和石刻档案的总称,是将文字铸刻在青铜器、铁器、石头上而形成的档案。
简牍档案:简是指竹简,牍是指木牍,是以竹简、木牍为载体形成的档案。
“册”、“典”是我国最早对文件和档案的称呼。
缣帛档案:缣帛是古时对绢类的丝织品的统称,是以丝织品为载体形成的档案。
用缣帛书写的文件称“帛书”、“卷”、“卷轴”。
纸质档案:是以纸张为载体形成的档案。
最早的纸质档案——甘肃“放马滩纸”,形成于西汉初期,不仅是迄今发现的世界最早的植物纤维纸,也是世界最早的纸质地图实物和最早的纸质档案。
档案职称考试培训练习题汇总(带答案)

档案职称考试培训练习题第一部分:《档案事业概论》第一章档案与档案工作一、单项选择题:1、( C )的产生是档案产生的客观条件。
P2A、阶级B、国家C、记录符号D、纸张2、我国甘肃省发现的( A )为西汉初期(公□元前179年—前143年)的纸质地图,不仅是迄今发现的世界最早的植物纤维纸,也是世界最早的纸质地图实物和最早的纸质档案。
P4A、放马滩纸B、金卷纸C、马圈湾纸D、敦煌纸3、( C )代以后,逐步由简、帛、纸并用过渡到以纸张作为撰写文书的主要载体。
P4A、元B、唐C、汉D、秦4、档案的本质属性是( B )。
P6A、知识性B、原始记录性C、信息性D、文化性5、某单位编印的重要简报,在该单位一般作(A )保存。
A、档案B、资料C、图书D、文物6、( A )是反映党务、行政管理等活动的档案。
P11A、文书档案B、科技档案C、专业档案D、公共档案7、( A)是国家机构或其他公共组织在公务活动中形成的为国家所有的档案。
P12A、公共档案B、集体档案C、党政档案D、文书档案8、从档案价值主体对象来看,可分为( A )。
A、第一价值、第二价值B、现实价值、长远价值C、证据价值、情报价值D、剩用价值、保存价值9、档案的价值实际上指档案是否具有被保存的意义,档案保存价值的外在体现就是档案的( C )。
P14A、作用B、保密期限C、保管期限D、第二价值10、档案( C )工作是档案由分散到集中的过程,它是档案工作的起点,也是档案工作的首要环节。
P18A、整理B、保管C、收集 D编目与检索11、档案工作的根本宗旨是( B )P24A、收藏B、便于社会各方面的利用C、维护档案完整与安全D、保护12、下列档案工作标准中,( B )属于档案工作行业标准。
P25A、《照片档案管理规范》(GB/T11821-2002)B、《归档文件整理规则》(DA/T22-2000)C、《科学技术档案案卷构成的一般要求》(GB/T11822-2008)D、《浙江省行政处罚案件档案整理规则》(DB33/T498-2004)13、档案工作国家标准,是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的档案工作技术要求,由国家档案局或国务院其他行业主管部门起草,( A )发布。
档案事业概论试题(含答案)

《档案事业概论》第一章档案与档案工作自测题一、单项选择题1、的产生档案产生的客观条件。
A、阶段B、国家C、记录符号D、纸张2、我国甘肃省发现的为西汉初期〔公元前179前—前143年〕的纸质地图,不仅是迄今发现的世界最早的植物纤维纸,也是世界最早的纸质地图实物和最早的纸质档案。
A、放马滩纸B、金关纸C、马圈湾纸D、敦煌纸3、代以后,逐步由简、帛、纸并用过渡到以纸张作为撰写文书的主要载体。
A、元B、唐C、汉D、秦4、档案的本质属性是。
A、知识性B、原始记录性C、信息性D、文化性5、某单位编印的重要简报,在该单位一般作保存。
A、档案B、资料C、图书D、文物6、是反映党务、行政管理等活动的档案。
A、文书档案B、科技档案C、专业档案D、公共档案7、是国家机构或其他公共组织在公务活动中形成的为国家所有的档案。
A、公共档案B、集体档案C、党政档案D、文书档案8、从档案价值主体对象来看,可分为。
A、第一阶值、第二阶值B、现实价值、长远价值C、证据价值、情报价值D、利用价值、保存价值9、档案的保存价值实际上指档案是否具有被保存的意义,档案保存价值的外在表达就是档案的。
A、作用B、保密期限C、保管期限D、第二价值10、档案工作是档案由分散到集中的过程,它是档案工作的起点,也是档案工作的首要环节。
A、整理B、保管C、收集D、编目与检索11、档案工作的根本宗旨是。
A、收藏B、便于社会各方面的利用C、维护档案完整与安全D、保护12、以下档案工作标准中属于档案工作行业标准。
A、《照片档案管理标准》〔GB/T11821-2002〕B、《归档文件整理规则》〔DA/T22-2000〕C、《科学技术档案案卷构成的一般要求》〔GB/T11822-2008〕D、《浙江省行政处罚案件档案整理规则》〔BD33/T498-2004〕13、档案工作国家标准,是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的档案工作技术要求,由国家档案局或国务院其他行业主管部门起草,发布。
初中级档案职称《档案事业概论》档案与档案工作题库一

初中级档案职称《档案事业概论》档案与档案工作题库一[单选题](江南博哥)1.()是与档案最接近、关系最密切的事物。
A.资料B.图书C.信息D.情报参考答案:A[单选题]3.在档案事业的建设和档案工作的组织管理过程中,应当以()为指导,运用科学管理方法与手段来研究和处理各种问题。
A.现代科学理论B.档案现代化理论C.档案标准化理论D.档案信息化理论参考答案:A[单选题]4.档案工作是一项传承文明、传播文化的工作,是一项文化性的工作,是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
A.文化事业B.社会事务C.发展事业D.科学文化事业参考答案:A[单选题]5.档案工作的(),是档案工作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条件。
A.服务性B.凭证性C.原始性D.回溯性参考答案:A[单选题]6.档案工作各项业务环节都有各自不同的工作内容、特点和要求,每项工作都是整个档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必不可少的、()的一个环节。
A.相辅相成B.各自分开C.相对独立D.协调共处参考答案:C[单选题]7.档案收集工作是档案由()的过程,它是档案工作的起点,也是档案工作的首要环节。
A.分散到集中B.业务科室到档案室C.无序到有序D.零乱到系统参考答案:A[单选题]8.档案的作用是通过人们在()中反复利用而发挥出来的。
因此,档案作用发挥的程度取决于人们的利用程度。
A.日常活动B.公务活动C.个人事务D.社团活动参考答案:A[单选题]9.档案作用是由()决定的,社会的需要在各个时期不断变化,档案发挥作用的主要方面也随之变化。
A.政治需求B.社会需要C.阶级斗争D.国家需求导向参考答案:B[单选题]10.通过档案来进行宣传教育,既真实、直观、生动、形象、具体,又有很强的说服力和()。
A.宣传力B.感染力C.认知感D.艺术性参考答案:B[单选题]11.档案具有知识性和信息性,因此,档案具有参考价值即()价值。
A.记录B.证据C.信息D.情报参考答案:D[单选题]12.()是指档案可以成为法律诉讼、争端处理、权属确认、责任区分等活动的有效凭据。
4.《档案事业概论》第4章 《外国文件与档案管理》(含答案)

《档案事业概论》第四章《外国文件与档案管理》一、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美国的《联邦文件管理法》中的“文件”是指公共文件。
(√)2、谢伦伯格的文件定义是泛指型的文件定义。
(×)3、美英等国把个人形成的文件都视为私人手稿。
(√)4、美国档案学家韦恩·格罗弗把文件管理职能可以划分为文件形成、使用和管理、处置三个阶段。
(×)5、曾任美国国家档案与文件局局长的詹姆斯·罗兹说过,文件管理如果与它的档案工作环境相分离,就注定会受到损害。
(×)6、根据国际档案理事会《档案术语词典》对档案鉴定下的定义,档案鉴定的同义语是划定档案保管期限。
(√)7、世界上第一个文件中心是由美国海军部建立的。
(√)8、英国文件鉴定的第二阶段,在文件失去现行作用25年后进行的。
(√)9、法国档案整理的办法,实质上要对全宗内的文件进行重新整理,以适应行政宫员的需要。
(×)10、意大利档案学家波尼法西奥在其1632年出版的《论档案》一书中明确提出,档案馆的性质应当是公开的。
(√)11、世界上第一部专门的档案法是《穑月七日档案法令》。
(√)12、与个体利用者的区别在于,群体利用者以建立所谓“历史定量”数据库为目标,以有组织的集体力量进馆查阅大量资料,摘取大量信息和数据,进行专门课题研究。
(√)13、封闭期制度是随着档案利用的实施而逐渐形成的一种保护档案、维护国家和个人权利的制度。
(×)14、在美国以及实施这类自由权的国家,为了处理档案利用争议,采取的做法是由法院处理。
(×)15、档案学术利用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取知识。
(√)16、档案实际利用具体的目的就是获取资料以便作出决定。
(√)17、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在提供档案信息服务时收取借阅费。
(×)18、法国是以档案事业行政管理机关为指挥中心,建立和发展档案事业。
(√)19、法国国家档案馆是世界档案史上第一个实行对社会、对公众开放的综合性国家级档案馆。
档案事业概论试题[含答案]
![档案事业概论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96098cf51e79b8968022669.png)
《档案事业概论》第一章档案与档案工作自测题一、单项选择题1、的产生档案产生的客观条件。
A、阶段B、国家C、记录符号D、纸张2、我国甘肃省发现的为西汉初期(公元前179前—前143年)的纸质地图,不仅是迄今发现的世界最早的植物纤维纸,也是世界最早的纸质地图实物和最早的纸质档案。
A、放马滩纸B、金关纸C、马圈湾纸D、敦煌纸3、代以后,逐步由简、帛、纸并用过渡到以纸张作为撰写文书的主要载体。
A、元B、唐C、汉D、秦4、档案的本质属性是。
A、知识性B、原始记录性C、信息性D、文化性5、某单位编印的重要简报,在该单位一般作保存。
A、档案B、资料C、图书D、文物6、是反映党务、行政管理等活动的档案。
A、文书档案B、科技档案C、专业档案D、公共档案7、是国家机构或其他公共组织在公务活动中形成的为国家所有的档案。
A、公共档案B、集体档案C、党政档案D、文书档案8、从档案价值主体对象来看,可分为。
A、第一阶值、第二阶值B、现实价值、长远价值C、证据价值、情报价值D、利用价值、保存价值9、档案的保存价值实际上指档案是否具有被保存的意义,档案保存价值的外在体现就是档案的。
A、作用B、保密期限C、保管期限D、第二价值10、档案工作是档案由分散到集中的过程,它是档案工作的起点,也是档案工作的首要环节。
A、整理B、保管C、收集D、编目与检索11、档案工作的根本宗旨是。
A、收藏B、便于社会各方面的利用C、维护档案完整与安全D、保护12、下列档案工作标准中属于档案工作行业标准。
A、《照片档案管理规范》(GB/T11821-2002)B、《归档文件整理规则》(DA/T22-2000)C、《科学技术档案案卷构成的一般要求》(GB/T11822-2008)D、《浙江省行政处罚案件档案整理规则》(BD33/T498-2004)13、档案工作国家标准,是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的档案工作技术要求,由国家档案局或国务院其他行业主管部门起草,发布。
初中级档案职称《档案事业概论》档案学题库一

初中级档案职称《档案事业概论》档案学题库一[单选题](江南博哥)1.在继承法国的“尊重全宗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登记室原则”,这标志着来源原则的正式形成。
A.詹金逊B.卡林斯基C.谢伦伯格D.普鲁士参考答案:D[单选题]3.()指出,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形成标志着现代档案学的成熟。
A.菲利普·布鲁克斯B.罗吉尔·艾利斯C.曼努埃尔·巴斯克斯D.马勃斯参考答案:C[单选题]4.()在法国国家档案馆应用了50余年,除了极少数几个机关的档案未被拆散外,其他来自同一机关的档案进馆后大都分散保存在不同的主题类别之下。
A.“卡缪—多努分类法”B.全宗分类法C.来源分类法D.价值分类法参考答案:A[单选题]5.由于文件生命周期理论面临着电子文件的挑战,以澳大利亚档案学者()为代表的档案学者,提出了一种名称全新的“文件连续体理论”(RecordsContinuum),试图取代传统的文件生命周期理论。
A.谢伦伯格B.列兰德C.弗兰克·阿普沃德D.波尔参考答案:C[单选题]6.从特里·库克的第十三届国际档案大会所做的报告可以看出,欧美各国先后把鉴定的重点从文件实体转向(),体现出跟以往不同的来源观。
A.文件的自身属性B.文件的形成过程C.职能活动D.文件形成时间参考答案:B[单选题]7.1999年9月中国档案出版社出版的何嘉荪、()著的《文件运动规律研究——从新角度审视档案学基础理论》一书,标志着中国化的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形成。
A.陈兆祦B.傅荣校C.吴宝康D.陈嘉校参考答案:B[单选题]8.档案在其形成过程中存在着多种历史联系,其中,()联系是首要联系,也是最根本的联系。
A.来源B.内容C.时间D.形式参考答案:A[单选题]9.来源原则被普遍认可是始于()。
A.1841年的法国“尊重全宗原则”B.1881年的德国的“登记室原则”C.1898年的荷兰《档案的整理与编目手册》出版D.1910年的布鲁塞尔大会参考答案:D[单选题]10.20世纪80年代,西方档案界对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研究日趋完整和系统,并发表了一些颇有深度的论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档案事业概论》第一章档案与档案工作自测题一、单项选择题1、的产生档案产生的客观条件。
A、阶段B、国家C、记录符号D、纸张2、我国甘肃省发现的为西汉初期(公元前179前—前143年)的纸质地图,不仅是迄今发现的世界最早的植物纤维纸,也是世界最早的纸质地图实物和最早的纸质档案。
A、放马滩纸B、金关纸C、马圈湾纸D、敦煌纸3、代以后,逐步由简、帛、纸并用过渡到以纸张作为撰写文书的主要载体。
A、元B、唐C、汉D、秦4、档案的本质属性是。
A、知识性B、原始记录性C、信息性D、文化性5、某单位编印的重要简报,在该单位一般作保存。
A、档案B、资料C、图书D、文物6、是反映党务、行政管理等活动的档案。
A、文书档案B、科技档案C、专业档案D、公共档案7、是国家机构或其他公共组织在公务活动中形成的为国家所有的档案。
A、公共档案B、集体档案C、党政档案D、文书档案8、从档案价值主体对象来看,可分为。
A、第一阶值、第二阶值B、现实价值、长远价值C、证据价值、情报价值D、利用价值、保存价值9、档案的保存价值实际上指档案是否具有被保存的意义,档案保存价值的外在体现就是档案的。
A、作用B、保密期限C、保管期限D、第二价值10、档案工作是档案由分散到集中的过程,它是档案工作的起点,也是档案工作的首要环节。
A、整理B、保管C、收集D、编目与检索11、档案工作的根本宗旨是。
A、收藏B、便于社会各方面的利用C、维护档案完整与安全D、保护12、下列档案工作标准中属于档案工作行业标准。
A、《照片档案管理规范》(GB/T11821-2002)B、《归档文件整理规则》(DA/T22-2000)C、《科学技术档案案卷构成的一般要求》(GB/T11822-2008)D、《浙江省行政处罚案件档案整理规则》(BD33/T498-2004)13、档案工作国家标准,是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的档案工作技术要求,由国家档案局或国务院其他行业主管部门起草,发布。
A、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B、国家档案局C、国务院D、国务院办公厅14、商代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系统的官府文书,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用文字记录的档案。
A、金石档案B、结绳刻契C、简牍档案D、甲骨档案15、现行档案是指以来形成的档案。
A、辛亥革命B、1919年“五四”运动C、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D、改革开放二、多项选择题1、档案概念的含义包括。
A、形成主体是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个人B、是有保存价值的文件C、实存形态多种多样的D、是直接形成的历史记录2、档案信息具有信息的一般属性,如中介性、等。
A、原始性B、可替代性C、可传输性D、可分享性3、科技档案包括科研档案、等。
A、生产技术档案B、基本建设档案C、产品档案D、设备档案4、科技档案具有成套性、等特点。
A、专业性B、多样性C、易改性D、通用性5、非纸质档案,又称特种载体档案,有古代纸张发明以前的等,也有胶片、磁盘、光盘等新型载体材料,还有印石、锦旗、金属物等各种实物形成档案。
A、甲骨档案B、金石档案C、简牍档案D、缣帛档案6、档案发挥作用的规律主要表现为:。
A、档案作用范围的递增律B、档案机密程度的递减律C、档案作用的转移律D、档案发挥作用的条件律7、档案作用的发挥受到的制约。
A、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B、人们对档案和档案工作认识水平的制约C、档案管理水平的制约D、档案形成时间的制约8、狭义的档案工作就是指档案管理,即档案的收集、整理、、编目与检索、提供利用、编研等活动。
A、保管B、保护C、鉴定D、统计9、档案的收集、整理、、编目与检索等各个环节,属于基础业务工作范畴。
A、保管B、保护C、鉴定D、统计10、档案工作是一项的工作。
A、封闭性B、服务性C、政治性机要性D、科学管理性11、《档案法》第五条以国家法律的形式确定了档案工作的基本原则:“档案工作实行”。
A、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B、维护档案完整与安全C、便于社会各方面的利用D、努力实现代化12、档案工作现代化的主要内容包括档案工作技术现代化、。
A、档案工作设备现代化B、档案工作组织与管理现代化C、档案资源管理信息化D、档案工作人员现代化13、档案信息具有自身的某些特征,主要表现为。
A、原始性B、回溯性C、可替代性D、可传输性14、专业档案具有等特点,有其独特的管理方法和要求。
A、专业性强B、文件格式统一C、易改性D、程序规范15、国外早期档案常用的有等载体材料。
A、贝叶B、纸草C、泥板D、羊皮纸三、是非判断题()1、档案是随着人类的出现而产生,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起源、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
()2、原始记事在一定范围内有历史记录、契约、凭证、备忘等作用,因此,可以看作是档案的萌芽,即档案起源的初始形态。
()3、《档案法》所称的档案,专指“对国家和社会保存价值的档案”,而并非一般意义的档案。
()4、档案和图书的区别不是绝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档案经过研究、编辑、出版,从而转化为图书;而图书随同原搞保存起来,就是档案。
()5、资料是为了工作查考之需搜集来的第二手材料,具凭证价值和有参考作用。
()6、档案价值,是指档案对国家、社会组织或个人的有用性。
它是主体需要和客体属性的统一和结合。
客体的属性是构成档案价值的基础,主体的需要是构成档案价值的前提。
()7、档案作用是稳定的、被动的、潜在的。
()8、档案第二价值,是指档案对社会利用者所具有的价值,其价值主体主要是非档案形成者。
()9、档案内容即使有造假的成分,仍然是真实的历史记录,仍然具有可靠的情报价值。
()10、档案的保存价值指利用价值大于其保管的代价。
()11、档案作用是由社会需要决定的,社会的需要在各个时期不断变化,档案作用的主要方面也随之变化。
()12、档案的特点是原始记录,多为孤本,价值珍贵,在提供利用中,一般只用于馆内借阅。
()13、不能按档案工作各业务环节机械地划分先后次序,而应注意各业务环节间的衔接,以及相互交叉、渗透和影响,做到全面、统筹、协调发展,共同提高。
()14、编制检索工具的档案,可以是未经整理的档案。
()15、私人档案就是公民个人档案。
()16、档案工作地方标准,是在一个地方或一个区域统一执行的档案工作标准。
一般在有国家和行业标准的情况下也可以制定。
()17、档案工作技术现代化,是实现档案工作现代化的关键。
()18、档案和现行文件,是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阶段。
()19、档案、图书、文物、资料都具有知识性和信息性。
()20、根据《档案法》的有关规定,博物馆、图书馆、纪念馆等单位保存的文物、图书资料同时是档案的,可以按照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由上述单位自行管理。
档案馆与上述单位应当在档案和利用方面互相协作。
第二章档案事业自测题一、单项选择题1、工作是档案事业进步的动力,是档案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A、档案科学研究B、档案宣传C、档案法制D、档案行政管理2、在档案事业各组成部分中,工作是重点,是档案事业的业务系统。
A、档案宣传B、档案法制C、档案行政管理D、档案管理3、档案事业管理体制是指国家档案馆或国家档案行政管理机构,只管理中央或联邦政府机关的档案和档案事务,不过问地方档案的管理和档案事务。
A、集中式B、分散式C、专制式D、集权式4、对我国档案工作基本原则作了第一次表述。
A、国务院《关于加强国家档案工作的决定》B、《国家档案局组织简则》C、《中国共产党中央和省(市)级机关文书处理和档案工作暂行条例》D、《关于统一管理党、政档案工作的通知》5、对国家档案实行集中统一管理作了第一次表述。
A、国务院《关于加强国家档案工作的决定》B、《中国共产党中央和省(市)级机关文书处理和档案工作暂行条例》C、《关于统一管理党、政档案工作的通知》D、《国家档案局组织简则》6、,中共中央《关于统一管理党、政档案工作的通知》又确定了党、政档案和党、政档案工作实行集中统一管理的原则,实现了对全国档案和档案工作的集中统一管理,标志着我国档案事业集中统一管理体制的正式建立。
A、1959年1月7日B、1956年4月16日C、1955年1月27日D、1954年11月8日7、,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档案事业开始步入依法治理的轨道。
A、1986年9月5日B、1987年9月5日C、1988年1月1日D、1996年7月5日8、是档案事业管理的根本手段。
A、法律手段B、行政手段C、经济手段D、事业手段9、20世纪30年代,国民政府在国家机关开展“行政效率运动”,视文书档案为推行政令的重要工具,把“”作为“行政效率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A、文书档案改革B、公文程式改革C、档案整理改革D、文书鉴定改革10、到年,我国逐步建立起国家规模的档案事业。
A、1950B、1957C、1965D、198211、1951年2月,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第三所在原“中国国民党党史史科编纂委员会”旧址成立。
A、南京史料整理处B、故宫博物院文献馆C、故宫博物院档案馆D、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12、,主要收藏明清档案的故宫博物院文献馆改称为档案馆。
A、1949年12月B、1951年3月C、1959年10月D、1964年4月13、1955年8月24日,指出:全部敌伪档案“经过初步分类登记以后,应妥善地保管起来,片纸只字也不得再有损毁或遗失”。
A、《中共中央关于迅速清理敌伪政治档案资料的通知》B、《中央批转上海市委关于清理敌伪政治档案资料的指示》C、《中央军委关于征集革命历史文件及其他史料的通令》D、国务院《关于加强国家档案工作的决定》14、中共中央于1951年5月31日创办了。
A、《材料工作通讯》B、《秘书工作通讯》C、《档案工作通讯》D、《档案工作》15、1952年11月15日,中央办公厅、中央组织部和中央宣传部委托中国人民大学举办了。
A、档案学院B、档案系C、档案专修科D、档案专修班16、,经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中央档案馆正式成立。
A、1951年3月B、1954年11月8日C、1959年6月24日D、1959年10月8日17、第一个国家专门档案馆是。
A、国家地质资料馆B、国家测绘资料馆C、国家气象馆D、国家电影资料馆18、到底,全国省、地、县三级地方档案馆普遍建立,共建立档案馆2483个,其中省一级全部建立了档案馆,地、县级档案馆达到2000多个。
A、1951年B、1954年C、1957年D、1965年19、,中央办公厅发出《关于为“档案工作中反党反社会主义黑线”等错案彻底平反的通知》。
A、1979年5月B、1982年12月C、1984年10月D、1985年12月20、我国于正式加入国际档案理事会。
A、1980年B、1989年C、1993年D、1996年21、《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于正式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