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泵房设计计算及设备选型和厂区布置
提升泵房设计计算及设备选型和厂区布置

提升泵房设计计算及设备选型和厂区布置
一、提升泵房设计
1、大致形式设计
提升泵房设计的一般形式主要有:单线提升泵房设计、环形提升泵房设计、层级提升泵房设计以及多泵联接等几种形式。
其中,单线泵房设计适用于泵房出水量小,短提升高度,流量比较稳定的情况;环形泵房设计适用于泵房出水量较大,提升高度较长的情况;层级泵房设计分为两类:一类是按照流量级数分布泵房,适用于提升高度较大,流量变化较大的情况;另一类是按照流量分布泵房,适用于较低的提升高度,流量变化较小的情况;多泵联接的设计则适用于出水量较大,提升高度较高的情况,同时可以保证每台泵受到的流量不超负荷。
2、水力设计
对于提升泵房的水力设计,首先应考虑各台泵出口水压和流量,并且要根据相关参数计算和选择泵的型号以及求解泵的运行特性曲线。
随后可以进行汇流管道的设计,要考虑汇流管道的直径、管长、管路变化、涡流效应、垂直管路及管件等因素,以保证汇流管道的正常运行。
(完整版)取水提升泵站工艺设计说明计算书:河道取水,10.0万吨每天,中开式双吸离心泵

取水泵站设计计算书一、流量确定考虑到输水管漏渗和净化站本身用水,取自用水系数α=1.5,则近期设计流量:Q=1.05×100000÷3600÷24=1.215 m³/s远期设计流量:Q=1.05×1.5×100000÷3600÷24=1.823 m³/s二、设计扬程(1)水泵扬程:H=HST+Σh式中HST 为水泵静扬程.Σh 包括压水管水头损失、吸水管路水头损失和泵站内部水头损失采用灵菱型式取水头部。
在最不利情况下的水头损失,即一条虹吸自流管检修时要求另一条自流管通过75%最大设计流量,取水头部到吸水间的全部水头损失为1 米,则吸水间最高水面标高为4.36-1=39.36 米,最低水位标高为32.26-1=31.26 米。
正常情况时,Q=1.215/2=0.608 m³/s,一般不会淤泥,所以设计最小静扬程:HST=42.50-39.36=3.14 m设计最大静扬程:HST=42.50-31.26=11.24 m(2)输水管中的水头损失∑h设采用两条φ900 铸铁管,由徽城给水工程总平面图可知,泵站到净水输水管干线全长1000m ,当一条输水管检修时,另一条输水管应通过75% 设计流量,即:Q=0.75×1.823=1.367 m³ /s,查水力计算表得管内流速v=2.16 m/s, 1000i=5.7m ,所以∑h=1.1×5.7×1000/1000=6.27m (式中1.1 系包括局部水头损失而加大的系数)。
(3)泵站内管路中的水头损失hp其值粗估为2 m(4)安全工作水头hp其值粗估为2 m综上可知,则水泵的扬程为: 设计高水位时:Hmax=11.24+1+6.27+2+2=21.51 m设计低水位时:Hmin=3.14+1+6.27+2+2=13.41 m三、机组选型及方案比较:水泵选型有以下二种方案:方案一: 一台 20sh-19 型水泵(Q=450~650 l/s,H=15~27m, N=148~137KW),近期4 台,3 台工作,一台备用,远期增加一台,4 台工作,一台备用。
水泵房施工设计方案及对策

水泵房施工设计方案及对策一、方案概述水泵房是水源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起到提供动力、增加水压、保持水源稳定供应的作用。
水泵房施工设计方案必须考虑到安全、可靠、高效的原则。
本文将从水泵选型、布置设计、电气设计、安全防护、应急措施等方面进行详细的探讨。
二、水泵选型1.根据工程需求及水源特点,选择合适的水泵类型,如离心泵、轴流泵等,并根据实际需要来确定水泵的数量和规格。
2.水泵的选型应考虑到水流量、扬程、效率、功率等因素,以确保泵站的正常运行。
三、布置设计1.水泵房的布置应尽量靠近水源,以减少输送管道的长度和压力损失。
2.根据水泵的数量和规格,合理安排泵房内的泵组布局,保证每个泵组都能正常运作,同时设置合适的通道和操作空间,方便维护和检修。
3.在泵房内设置水泵的自动控制装置,实现自动控制和运行监测功能。
四、电气设计1.根据水泵的功率和数量,设计合理的电源系统,保障稳定供电。
2.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电缆规格和材质,确保传输的电能不受损失。
3.设置过载保护、短路保护、漏电保护等电气安全设备,确保泵站的安全运行。
五、安全防护1.在水泵房的进出口处设置柵栏,禁止未经许可人员进入。
2.设置高水位报警器、低水位报警器等安全监测设备,及时发现并解决水位异常情况。
3.采取防火、防爆措施,如设置合适的防火墙、灭火器等设备,确保泵房的安全。
六、应急措施1.针对泵站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如停电、泵组故障等情况。
2.配备应急发电设备,保证泵站在停电时能正常运行。
3.工作人员需定期进行应急演练,熟悉应急措施,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七、施工质量控制1.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施工,确保水泵房的质量符合要求。
2.进行施工过程的质量监督,及时发现并纠正工程中的问题。
3.水泵房竣工后进行必要的验收和检测工作,确保各项指标符合设计要求。
八、项目管理和监督1.设立专门的工程管理小组,负责项目的组织和协调工作。
2.设立监督岗位,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督,确保工程质量。
提升泵房专项施工方案

提升泵房专项施工方案1. 引言提升泵房作为供水系统重要的设备之一,其施工方案对于供水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持续供水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提升泵房专项施工方案的设计和实施,并提出一些注意事项和建议。
2. 施工前准备在进行提升泵房施工之前,有一些必要的准备工作需要完成,以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准备环节:2.1 方案设计在施工前,需要进行提升泵房方案的设计工作。
方案设计应包括泵房的布局、设备选型、管道布置等内容。
设计时需要考虑到供水系统的特点,并确保设计方案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规范。
2.2 材料采购根据方案设计,需要采购相应的材料和设备。
材料采购需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清单编制,并根据供应商的要求进行采购。
在采购过程中,要确保材料的质量和供应商的信誉度。
2.3 施工人员培训在施工前,需要对相关施工人员进行培训,使其了解提升泵房施工的相关流程和要求。
培训内容可以包括施工安全、设备操作和维护等。
3. 施工流程提升泵房施工的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3.1 土建施工土建施工是提升泵房施工的首要环节。
在进行土建施工之前,需要进行地基处理和基础施工。
地基处理需要根据土壤情况进行,并在基础施工中采用适当的材料和工艺,以确保泵房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3.2 设备安装设备安装是提升泵房施工的关键环节。
在设备安装中,需要根据方案设计将各种设备进行安装和连接,包括泵站设备、管道、阀门等。
在安装过程中,需要注意设备的位置布置和连接方式,以确保供水系统的正常运行。
3.3 电气接线电气接线是提升泵房施工的重要环节之一。
在进行电气接线时,需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操作,确保接线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同时,还要注意避免电器设备之间的干扰,以防止供水系统发生故障。
3.4 调试和试运行在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泵房的调试和试运行。
这一过程主要包括设备的启停、管道的通水和水质的检测等。
通过调试和试运行,可以确保提升泵房的各项设备和系统都正常运行,并满足供水系统的要求。
高层建筑消防泵房施工方案(设备选型与布局)精选两篇

《高层建筑消防泵房施工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至关重要,而消防泵房作为消防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其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的消防安全。
本施工方案旨在为高层建筑消防泵房的施工提供详细的指导,确保消防泵房的设备选型合理、布局科学,施工过程安全、高效,质量符合国家规范要求。
二、设备选型1. 消防水泵- 流量和扬程:根据建筑物的高度、面积、用途等因素,计算所需的消防水量和水压,选择合适流量和扬程的消防水泵。
一般来说,高层建筑的消防水泵流量应不小于 40L/s,扬程应不小于100m。
- 类型:消防水泵可分为卧式泵和立式泵。
卧式泵安装方便,占地面积大;立式泵占地面积小,安装相对复杂。
根据泵房的空间大小和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类型的消防水泵。
- 材质:消防水泵的材质应具有耐腐蚀、耐磨损、耐高温等特性。
一般采用铸铁、不锈钢等材质。
2. 消防水箱- 容量:消防水箱的容量应根据建筑物的火灾延续时间和消防用水量确定。
一般来说,高层建筑的消防水箱容量不应小于36m³。
- 材质:消防水箱可采用不锈钢、玻璃钢等材质。
不锈钢水箱具有耐腐蚀、强度高、密封性好等优点;玻璃钢水箱具有重量轻、耐腐蚀、安装方便等优点。
3. 消防稳压设备- 作用:消防稳压设备主要用于维持消防系统的压力稳定,确保在火灾发生时,消防系统能够及时启动并提供足够的水压。
- 类型:消防稳压设备可分为气压罐稳压设备和变频调速稳压设备。
气压罐稳压设备结构简单,成本低;变频调速稳压设备节能效果好,压力稳定。
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类型的消防稳压设备。
4. 阀门和管道- 阀门:消防泵房内的阀门应采用优质的闸阀、蝶阀、止回阀等,确保阀门的密封性和可靠性。
阀门的材质应与管道材质相匹配。
- 管道:消防泵房内的管道应采用耐腐蚀、耐压的钢管或镀锌钢管。
管道的连接方式应采用焊接、法兰连接或沟槽连接,确保管道的连接牢固、密封性好。
提升泵房设计计算及设备选型和厂区布置

提升泵房设计计算及设备选型和厂区布置2.3提升泵房设计计算本次设计运用SBR 法,对于小规模污水处理厂,可只考虑一次污水提升。
污水提升后进入沉砂池,然后进入SBR 池,消毒池。
设计流量Q max =0. 65m 3/s ,集水池最高水位为79.93m ,出水管提升至细格栅,出水管长度为5m ,细格栅水面标高为85.001m 。
泵站设在处理厂内,泵站的地面高程为81.50m 。
泵房形式:为运行方便,本次设计采用自灌式泵房,流量小于2m 3/s 。
(1)集水间的设计计算选择集水池与机器间合建式的圆形泵站,考虑3台水泵(2用一备),每台水泵的设计流量为:Q 1=Q max 0. 65==0. 325m 3/s 。
22集水间的容积计算: V 总=V 有效+V 死水采用一台泵最大流量是5min 的出水量设计,则集水池的容积为: V 有效=Q 1?t =0. 325?5?60=97. 5m 3 取集水池有效水深H =2m ,则集水池面积为:97. 5F ===48. 75m 2H 2死水容积为最低水位以下的容积:设吸水喇叭口距池底高度取0.5m ,最低水位距喇叭口0.5m 。
则: V 死水=48.75?1=48.75m 3V 总=V 有效+V 死水=48. 75+48. 75=97. 5m 3 集水池水位为:h 1=2+0. 5+0. 5=3mV 有效集水池总高为:H =h 1+h 2=3+0. 5=3. 5m (超高h 2取0.5m )(2)泵房机器间设计计算经过格栅的水头损失为0.07m①集水池正常工作水位与所需提升经常高水位之间的高差为:85. 001-(79. 93-3) =8. 071m ②出水管管线水头损失每一台泵单用一根出水管,其流量为Q max 0. 65Q 1===0. 325m 3/s ,选用管径为DN600mm ,的铸铁管,差22手册可得流速v =1. 33m /s (介于0.8~2.5m 之间),1000i=3.68。
提升泵房设计计算及设备选型和厂区布置

提升泵房设计计算及设备选型和厂区布置泵房是水处理工程中的重要设施,其设计计算及设备选型和厂区布置对于工程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提升泵房设计计算、设备选型和厂区布置的角度进行讨论。
一、提升泵房设计计算1.水量计算:在设计泵房时,需要首先明确需要提升的水量。
根据工程的需求,结合用水设备的用水量和用水时段的特点,可以计算出泵房的设计流量。
同时,还需要考虑峰值流量和容错能力,以确保泵房可以满足系统的需求。
2.扬程计算:泵房的扬程是指泵站泵入水的总扬程,包括输配水管道的摩擦阻力、管网高差、泵站出水管道的阻力等因素。
通过计算泵站的总扬程,可以选择符合扬程要求的泵体。
3.功率计算:泵站的功率计算是指泵站所需驱动装置的功率大小。
通常可以通过泵站的扬程和流量计算出功率,并选择适当的电机进行驱动。
二、设备选型1.泵的选型:根据需要提升的水量和所需扬程,可以选择合适的泵进行选型。
在选型时,还需要考虑泵的效率、稳定性、可靠性等因素,并根据现场条件选择合适的材料和结构。
2.控制系统的选型:泵房的控制系统是实现自动化控制和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泵房的特点和需求,选择合适的自动控制系统和监测仪器,以提高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三、厂区布置1.建筑结构布置:泵房的建筑结构布置应考虑泵的安装位置、操作区域、设备维修通道等因素。
合理的布置可以提高操作的便利性和设备的维护率。
2.设备布局:不同设备之间的布局应科学合理,以保证泵房设备的安全运行和方便维护。
同时,还需要考虑管道的布置,以便于水的流向和调控。
3.前处理设施布置:根据水质特点,可能需要额外增设前处理设施,如细网过滤器、除磷、除氨等设备。
这些设备的布置也需要充分考虑操作的便利性和运行效率。
总结起来,提升泵房设计计算及设备选型和厂区布置需要综合考虑水量、扬程、功率等因素,并根据系统需求选择合适的设备。
同时,在厂区布置时需要考虑建筑结构、设备布局和前处理设施等方面的因素。
泵站机方案选型与设计

泵站机方案选型与设计泵站是水利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水的输送、提升和调节。
选择适当的泵站机方案对于水利工程的安全、稳定和高效运行至关重要。
下面我们将介绍泵站机方案的选型与设计。
一、泵站机方案选型1.泵站类型选型按照泵站的工作方式和用途,可以分为很多不同的类型,如流量调节泵、变频泵、污水泵站等等。
在进行泵站机方案选型时,应根据具体用途选择合适的泵站类型。
一般而言,选择泵站类型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工程需求:根据工程的用途和要求,选择适当的泵站类型,如泵站的大小、流量、水位等。
(2)成本预算:在进行泵站机的选型时,需要考虑成本预算,以在预算范围内选择合适的泵站类型和设备。
(3)能耗和效率:不同类型的泵站机在能耗和效率方面有着不同的差异,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泵站类型,以确保其能够高效工作。
2.泵站机品牌选型在泵站机方案选型时,选择品牌也是非常重要的。
一个良好的品牌可以保证产品的质量、服务和售后支持,同时可以降低运营成本和风险。
在选择品牌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品牌信誉度:选择具有良好信誉度的品牌,能够保证产品的质量、服务和售后支持。
(2)品牌声誉:一个好的品牌,具有良好的声誉和口碑,能够为泵站的正常运行提供保障。
(3)技术研发能力:技术研发能力强的品牌,能够保证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并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持和服务。
二、泵站机方案设计泵站机方案的设计应根据泵站的实际情况,结合泵站机本身的特点和用途,以提高泵站的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增强安全性为目标,进行合理的设计。
1.泵站机的布局设计泵站机的布局设计应考虑泵房面积、水井规格,以及设备的压力、流量等参数。
合理的泵站布局,能够保证泵站的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使设备处于适当的安装位置,减少对环境的影响,能更好的达到运行的效果。
2.泵站机的设备配置设计泵站机的设备配置设计应根据泵站机的用途和泵站机型选型,合理配置设备,满足泵站机的运行要求。
在设备配置设计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泵站机的运行规范:根据规范选择合适的设备,能够保证泵站的运行规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提升泵房设计计算
本次设计运用SBR 法,对于小规模污水处理厂,可只考虑一次污水提升。
污水提升后进入沉砂池,然后进入SBR 池,消毒池。
设计流量s m Q /65.03max =,集水池最高水位为79.93m ,出水管提升至细格栅,出水管长度为5m ,细格栅水面标高为85.001m 。
泵站设在处理厂,泵站的地面高程为81.50m 。
泵房形式:为运行方便,本次设计采用自灌式泵房,流量小于
s m /23。
(1)集水间的设计计算
选择集水池与机器间合建式的圆形泵站,考虑3台水泵(2用一备),每台水泵的设计流量为:s m Q Q /325.02
65
.023max 1===。
集水间的容积计算: 死水有效总V V +=V
采用一台泵最大流量是5min 的出水量设计,则集水池的容积为: 315.97605325.0m t Q V =⨯⨯=•=有效 取集水池有效水深m H 2=,则集水池面积为:
275.482
5
.97m H V F ===有效
死水容积为最低水位以下的容积:设吸水喇叭口距池底高度取0.5m ,最低水位距喇叭口0.5m 。
则: 348.75m 148.75=⨯=死水V
3m 5.9775.4875.48V V =+=+=死水有效总V 集水池水位为:m h 35.05.021=++=
集水池总高为:m h h H 5.35.0321=+=+= (超高2h 取0.5m )
(2)泵房机器间设计计算 经过格栅的水头损失为0.07m
①集水池正常工作水位与所需提升经常高水位之间的高差为: m 071.8)393.79(001.85=-- ②出水管管线水头损失
每一台泵单用一根出水管,其流量为
s m Q Q /325.02
65
.023max 1===
,选用管径为DN600mm ,的铸铁管,差手册可得流速s m v /33.1=(介于0.8~2.5m 之间),1000i=3.68。
出水管出水进入一进水渠,然后再均匀流入细格栅。
设局部损失为沿程损失的30%,则总水头损失为: m h 024.03.11000
68
.35=⨯⨯
= 泵站的管线水头损失假设为1.5m,考虑自由水头为1.0m ,则水泵总扬程为: m H 595.101071.8025.05.1=+++=
③选泵
本设计单泵流量为s m Q /325.031=,扬程为9.595m 。
查手册,选用300TLW-540IB 型的立式污水泵。
该泵的规格性能见下表:
300TLW-540IB 型的立式污水泵的规格性能
(3)泵站总扬程的校核
水泵的平面布置形式可直接影响机器间的面积大小,同时,也关系到养护管理的便利。
机组间距应不妨碍操作和维修的需要,机组的设置应保证安远操作、装卸
维修和管理,管道总长度最短,接头配件最少,水头损失最小为最佳状态,并适当考虑以后扩建的可能。
①吸水管路的水头损失
每根吸水管的流量为s m Q /325.031=,选用的管径为DN600mm ,流速为s m v /33.1=,坡度为68.31000=i 。
吸水管路的直管部分的长度为1.0m ,设有喇叭口(1.0=ξ),DN600mm 的90°弯头一个(67.0=ξ),DN600mm 的闸阀1个(06.0=ξ),渐缩管1个(20.0=ξ)。
a.喇叭口
喇叭口一般取吸水管的1.3~1.5倍,设计中取1.3,则 喇叭口直径为:mm D 7806003.1=⨯=,取800mm mm D L 6408008.08.0=⨯==<710mm
b.闸阀
mm L mm DN 600,600=
c.渐缩管
选用350600DN DN ⨯
mm d D L 650150)350600(2150)(2=+-⨯=+-=
其中2
2350
600'=v v ,则:s m v /91.3'
= d.直管部分为1.0m ,管道总长为: m L 89.265.064.00.1=++= ‰6.3=i 则沿程损失为:
m Li h 011.000368.089.2'1=⨯== 局部损失为: m g v h 231.081
.9291.32.081.9233.1)67.006.01.0(222211'
'1=⨯⨯+⨯⨯++==ξ
吸水管路的水头损失为:
m h h h 242.0231.0011.0''1'11=+=+= ②出水管路水头损失
出水管直管部分长为5m ,设有渐扩管1个(20.0=ξ),闸阀1个(06.0=ξ),单向止回阀(mm L 800,7.1==ξ)
沿程水头损失:m Li h 026.000368.0)8.06.065.05('
2=⨯+++==
局部水头损失:
m g v h 218.081
.9233.1)2.07.1(81.9291.306.022
2222''2
=⨯⨯++⨯⨯==ξ
总出水水头损失:m h h h 244.0218.0026.0'
'2'22=+=+=
③水泵总扬程
水泵总扬程应满足:4321h h h h H +++>
式中
h——吸水管水头损失,m
1
h——出水管水头损失,m
2
h——集水池最低工作水位与所提升最高水位之差,
3
m
h——自由水头,一般取1.0m
4
242
.0
.0=
+
+
+
=
244
H557
m
.8
.9
0.1
071
故选用3台300TLW-540IB型立式污水泵合适。
处理工艺中的设备选型
1.概述
本设计中为降低成本,设备的选型需仔细挑选:
(1)设备的选择应考虑工艺设计要求
(2)不仅考虑介质,还需要考虑温度,浓度及杂质影响
(3)设备选择应考虑一定的机械强度,承受一定的压力和温度(4)考虑现有设备成熟的使用经验
2.主要设备选型
污水处理厂总体布置
1.平面布置
平面布置容主要包括:各构筑物的平面定位;各种输水管、闸门的布置;排水灌渠及检修井的布置;各种管道交叉位置;供电线路位置;道路、绿化、围墙等辅助建筑的布置
(1)管、渠的平面布置
首先,在各个处理单元构筑物之间,设贯通、连接的灌渠;其次,应设超越全部处理构筑物,直接排放水体的超越管;最后,厂区应设空气管路、给水管路及输配电线路。
对于这些管线,需便于施工维修,紧凑。
(2)各处理单元构筑物的平面布置
处理构筑物是污水处理厂的主要建筑物,在平面布置时,应根据各构筑物的功能要求和水力要求,结合地形和地质,确定他们在厂区的位置。
连通各构筑物的管渠需便捷直通,避免迂回曲折;土方量基本平
衡,避开劣质土壤地段;各构筑物间保持一定间距,一般在5至10米。
最后,污泥处理构筑物尽量单独布置,并处于夏季主导风向的下风向。
2.高程布置
高程布置包括:各构筑物的标高(如池顶、池底、水面);管线埋深或标高;阀门井、检查井、井底标高,管道交叉出的管线标高;各主要设备的标高;道路、地面的标高和构筑物覆土标高。
(1)水头损失的确定 ①处理构筑物中的水头损失
构筑物的水头损失与构筑物种类、类型和构造有关,污水流经处理构筑物的水头损失,主要产生在进口、出口和需要的跌水处,而流经构筑物本身的水头损失则较小,初步设计时可按经验围估算。
②构筑物连接管渠水头损失
包括沿程与局部水头损失,可按下式计算确定 21h h h += L i h ⨯=1
g
v h 222ξ=
式中 1h —— 沿程水头损失,m 2h —— 局部水头损失,m
i —— 单位管长的水头损失,根据流量,管径和流速等查阅设计手册获得
L —— 连接管段长度,m
——局部阻力系数
m/2
g——重力加速度,s
v——连接管中流速,m/s
③计量设施水头损失
设计槽、薄壁计量堰、流量计水头损失可通过有关设计公式、图表或设备说明书确实。
一般污水处理厂进出水管上计量仪表中水头损失可按0.2m计算,流量指示器中的水头损失可按0.1~0.2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