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以太网解决方案
车载wifi解决方案

车载wifi解决方案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互联网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车载wifi成为了一种越来越普遍的需求。
无论是商务差旅还是家庭出游,车载wifi可以让人们在车上畅享互联网的便利,同时也满足了人们对信息时代便捷生活的追求。
本文将探讨车载wifi的解决方案,从技术、费用和使用体验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比较。
1. 技术方案:车载wifi的实现需要考虑到车辆的网络连接方式和信号覆盖范围。
目前流行的技术方案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通过数据卡实现车载wifi,另一种是通过车载路由器实现。
数据卡方案是将一个带有流量套餐的数据卡插入到车载设备中,利用3G或4G网络进行上网。
这种方案的优点是成本较低,使用起来方便快捷。
缺点是受网络覆盖范围的限制,当车辆处于偏远地区或信号较差的地方时,上网速度可能会受到影响。
车载路由器方案是将一个专门的车载路由器安装在车辆中,通过连接车载路由器的wifi信号,乘客可以在车上畅享高速稳定的互联网。
这种方案的优点是信号覆盖范围广,上网速度快,且支持多设备同时连接。
缺点是需要一定的安装和配置过程,成本较高。
2. 费用考虑:选择适合自己的车载wifi解决方案时,除了技术方案外,费用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
数据卡方案的费用主要包括数据卡的套餐费用和上网流量的消耗费用。
不同的运营商和套餐计划价格不同,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套餐。
而车载路由器方案则需要考虑设备的购买、安装和维护费用,以及上网流量的消耗费用。
综合比较下来,数据卡方案相对来说费用更为灵活和可控。
3. 使用体验:除了技术方案和费用,使用体验也是考虑车载wifi解决方案的重要因素。
数据卡方案的使用体验主要受限于网络信号质量和速度,当车辆行驶在信号较差的地方时,上网速度可能会变慢,甚至无法上网。
而车载路由器方案则可以提供稳定快速的上网体验,无论车辆行驶在何处,乘客都可以享受到高质量的网络连接。
此外,车载路由器方案还支持多设备同时连接,方便多人共享上网,满足了人们对互联网的多元化需求。
车载以太网讲解及降噪方法

车载以太网讲解及降噪方法一、车载以太网定义车载以太网是一种连接车内电子单元的新型局域网技术,在单对非屏蔽双绞线上可实现100 Mbit/s 甚至1 Gbit/s 的数据传输速率,同时满足汽车行业高可靠性、低电磁辐射、低功耗、带宽分配、低延迟以及同步实时性等方面的要求。
常用的以太网和车载以太网主要是在物理层不同,基本架构依然是MAC+PHY芯片+传输链路。
主要有100M和1G两种标准。
对于100M车载以太网在PHY层主要有两个规范:BroadR-Reach和100Base-T1,两者都是明确为汽车应用设计的,并且它们之间有很多重叠。
而1000Base-T1这是千兆车载以太网的物理层技术标准。
100Base-T1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使用单对差分线实现数据传输,从成本上来说降低了线束的成本和重量。
办公用以太网采用了100Base-TX或1000Base-T标准,而用于汽车的以太网则规定使用100Base-T1或1000Base-T1标准。
二、车载以太网标准车载以太网标准化主要由IEEE802.3 和IEEE802.1 工作组、AUTOSAR 联盟、OPEN 联盟及AVnu 联盟起到主要的推动作用,标准化汇总如下表:三、车载以太网应用车载以太网被定义为下一代车载局域网络技术,短期内无法全部取代现有车载网络。
依据车载以太网在汽车网络上的应用过程,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局部网络阶段、子网络阶段、多子网络阶段。
局部网络阶段:可单独在某个子系统上应用车载以太网技术,实现子系统功能,如基于DoIP 协议的OBD 诊断、使用IP 协议的摄像头等;子网络阶段:可将某几个子系统进行整合,构建车载以太网子系统,实现各子系统的功能,如基于AVB 协议的多媒体娱乐及显示系统、ADAS 系统等;多子网络阶段:将多个子网络进行整合,车载以太网作为车载骨干网,集成动力、底盘、车身、娱乐等整车各个域的功能,形成整车级车载以太网络架构,实现车载以太网在车载局域网络上的全面应用车载作为支持ADAS的设备,各种传感器和摄像头已被逐渐配置于汽车中。
车载以太网解决方案,你了解多少?

车载以太网解决方案,你了解多少?引言:近年来,为了满足智能网联汽车的开发要求,车载以太网技术开始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
而以太网技术已经成为下一代车载网络架构的趋势之一,其发展之迅猛,使得各主机厂纷纷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投入研发。
一为什么使用车载以太网| 对高带宽的要求随着驾驶辅助系统(ADAS)、信息娱乐系统等技术的发展,目前对车载网络带宽的要求越来越高,已经超出了CAN、CAN FD等传统网络的承载能力,由此促进了车载以太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
| 线束成本传统汽车上的线束相对较多,且布线重量较重。
而博通公司研发的BroadR-Reach技术,采用单对的非屏蔽双绞线进行信号传输,使得电缆重量减轻30%,且降低连接成本可达80%。
| 新的电气架构传统的分布式电子电气架构已难以承载汽车越来越复杂的功能,而未来则是按照不同功能域集中控制ECU的划分思路,并采用域控制器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
二车载以太网协议架构和传统以太网相比,车载以太网对物理层进行了修改,引入了新的100BASE-T1、1000BASE-T1。
车载以太网协议通常被认为是一个五层协议系统: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每一层都具有不同的功能。
三业务范围风丘科技为您提供全流程的解决方案,覆盖电子电器架构开发、规范定义、原型车辆开发、测试与验证的解决方案,横跨了汽车开发的生命周期。
| 电子电气架构开发电子电气架构开发是汽车电子电气系统的顶层设计,其目的是在功能需求、法规和设计要求等特定约束下,通过对功能、性能、成本和装配等各方面进行分析,以得到更佳的系统方案。
我们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提供以下六大部分内容的服务。
| 数据库创建工具VisualXML是网络数据库自动转换工具。
其利用标准的Excel网络调查表来描述ECU的通信矩阵,并且可一键式轻松转换DBC、LDF和ARXML等多种文件格式,还支持CAN/CAN FD、LIN和以太网等总线标准。
车上无线网络解决方案

车上无线网络解决方案第1篇车上无线网络解决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无线网络已成为现代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满足用户在出行过程中对无线网络的需求,提高用户乘车体验,本公司决定针对车辆设计一套合法合规的无线网络解决方案。
二、项目目标1. 实现车辆内无线网络的全覆盖,确保用户在乘车过程中能够流畅地使用网络。
2. 保障无线网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保护用户个人信息不被泄露。
3. 符合我国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确保项目的合法合规性。
三、方案设计1. 无线网络设备选型(1)车载无线接入点(AP):选用高性能、稳定性强的无线AP,支持802.11ac协议,提供高速无线网络接入。
(2)车载交换机:选用千兆以太网交换机,提供高速有线网络连接,满足车辆内部设备的数据传输需求。
2. 无线网络覆盖设计(1)车厢内部:在车厢内合理布置无线AP,确保无线信号覆盖均匀,无死角。
(2)车厢外部:在车辆外部安装天线,扩大无线网络覆盖范围,满足乘客在上下车时的网络需求。
3. 无线网络安全设计(1)采用WPA3加密协议,保障无线网络的加密强度。
(2)设置独立无线网络SSID,与公共网络隔离,降低安全风险。
(3)部署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实时监控网络流量,防止恶意攻击。
4. 合法合规性保障(1)遵循我国《网络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保护用户个人信息。
(2)取得相关政府部门的审批,合法开展无线网络覆盖业务。
(3)与运营商合作,确保无线网络服务合法合规。
四、实施步骤1. 搭建测试环境,对选型设备进行性能测试,确保设备满足项目需求。
2. 设计无线网络覆盖方案,并根据实际测试结果进行调整。
3. 与车辆制造商沟通,确保无线网络设备与车辆兼容。
4. 部署无线网络设备,进行现场调试,确保无线网络覆盖效果。
5. 开展无线网络安全防护措施,确保网络稳定性和安全性。
6. 联合运营商进行合法合规性审查,取得相关审批手续。
7. 正式上线运营,持续优化无线网络服务。
一种提升车载以太网抗扰性能的创新解决方案

一种提升车载以太网抗扰性能的创新解决方案
林荣生;张园
【期刊名称】《安全与电磁兼容》
【年(卷),期】2017(000)004
【摘要】传统以太网模块的布线方法丢包率过高,通过在PCB板布线上采用差分线分段等长(提升差分线共模抑制比)、分段计算走线阻抗(提升阻抗一致性)、隔层回流(提升阻抗一致性)、挖空PCB局部区域(提升外界干扰的平衡性)等4项创新性方案后,大幅度提升了车载以太网的抗干扰性能,顺利通过了测试验证,且做到了丢包率为零的完美结果.
【总页数】4页(P81-84)
【作者】林荣生;张园
【作者单位】延锋伟世通电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延锋伟世通电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博通致力车载以太网的应用和创新 [J], 张颖
2.智能网联、信息安全、车载以太网,汽车电子行业热点趋势大探讨——2016(第四届)国际汽车电子创新技术论坛暨汽车电子创新产品评选颁奖典礼在沪举办[J], ;
3.捷豹路虎选择思博伦车载以太网一致性测试解决方案 [J], ;
4.Microchip推出首款车载以太网音视频桥接(AVB)全集成解决方案 [J],
5.思博伦推出业界第一种汽车以太网测试解决方案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第五章 车载以太网【车载网络及信息技术】

车载以太网
• 由于车载以太网的特点,在车辆上主要作为信息主干网络和车载 信息系统的通信网络,图5-1是一个以车载以太网为骨干网的车 上通信网络示例。
• 其中,车辆电子控制系统、动力传动系统以及车身控制等这些要 求实时性可靠性高、传输的数据短、数据量少的系统会仍继续使 用CAN、FlexRay等网络
第五章 车载以太网
• 车载通信技术的发展是从串行通信,到工业总线,再到 总线网络。随着车载电子控制和信息装置的增加以及信 息服务需求的不断增加,更高级的计算机网络的应用是 必然的。
• 多媒体、电子地图、INTERNET网络信息等在车上的应用 • 在车上使用以太网,并对其适当修改,既要保持以太网
的优势特点,又要满足车辆环境的要求,这就是所谓车 载以太网
• 7) 媒介访问方式为CSMA / CD(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冲突检 测),原理简单,技术易实现,网络中各工作站地位平等, 不需集中或优先级控制;
• 8) 传输速度为10 Mbps,100 Mbps或以上,目前千兆以太 网和万兆以太网已经投入使用;
• 9) EMC性能——可以根据不同的实际应用情况进行设计, 以满足OEM的EMC要求。
Ethernet Ethernet
Ethernet
6
图5-1:以车载以太网为骨干网的车上通信网络架构
7
第一节 以太网简介
➢一、定义 • 符合IEEE802.3规范的计算机网络就称为以太网。以太网最
早由Xerox(施乐)公司推出,于1980年DEC、Intel和Xerox 三家公司联合开发成为一个标准。以太网是应用最为广泛 的局域网,包括标准的以太网(10Mbit/s)、快速以太网 (100Mbit/s)和10G(10Gbit/s)以太网。它们都符合 IEEE802.3。
360全景泊车以太网环视系统解决方案

360全景泊车以太网环视系统解决方案该系统采用以太网技术,通过将摄像头连接到车辆的以太网网络中,实现多个摄像头之间的数据传输和共享。
这种以太网环视系统可以实现高速数据传输,保证实时的图像显示和多摄像头的协同工作,提供全景监控效果。
该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摄像头模块、以太网通信模块、图像处理模块和显示模块。
摄像头模块是该系统的核心部分,摄像头应安装在车辆的前、后、左、右和顶部,可以通过广角镜头提供更广阔的视野,并具备夜视功能,以提供更好的图像质量和可视范围。
以太网通信模块用于实现摄像头之间的数据传输和共享,摄像头通过以太网接口连接到车辆的以太网网络中,可以通过网络实时传输图像数据,这种以太网通信方式可以保证高速的数据传输速度和稳定的连接。
图像处理模块用于处理从摄像头获得的图像数据,通过图像处理算法,可以将多个摄像头获得的图像数据进行处理,并合成成全景图像。
同时,该图像处理模块还可以进行图像变形校正、图像增强和噪声抑制等处理,以提供更清晰、更准确的图像显示效果。
显示模块是该系统的输出部分,将经过图像处理后的全景图像显示在驾驶员的车辆显示器上,驾驶员可以通过该显示器实时观察车辆周围环境,辅助进行泊车操作。
显示模块还可以提供多种显示模式,例如分割模式、叠加模式和全景模式,以满足驾驶员的不同需求。
360全景泊车以太网环视系统解决方案的应用前景广阔。
它可以帮助驾驶员更准确地观察车辆周围的环境,提高泊车的安全性和准确性,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此外,该系统还可以与其他驾驶员辅助系统集成,例如倒车雷达、电子稳定系统等,提供更全面的驾驶员辅助功能,提高驾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在未来,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360全景泊车以太网环视系统还可以与自动驾驶系统集成,实现车辆的自动泊车功能,大大提高驾驶的便利性和安全性。
总之,360全景泊车(高级驾驶员辅助)以太网环视系统解决方案是一种创新的技术,通过全景监控车辆周围的环境,帮助驾驶员进行泊车操作,并提高驾驶安全性。
汽车以太网的做法和原理

汽车以太网的做法和原理
汽车以太网(Automotive Ethernet)是一种基于以太网技术的汽车网络通信标准。
它的做法和原理如下:
1. 物理层:汽车以太网使用双绞线作为物理层的传输媒介,通过行车总线(Cable Harness)将以太网线缆连接到车辆内部的各个模块或者外部的设备。
2. 数据链路层:汽车以太网使用802.3协议定义的数据链路层,通过以太网帧格式来传输数据。
其中,以太网帧头部包含目的MAC地址和源MAC地址,以及以太网协议类型等字段。
而在传输速率上,汽车以太网通常采用的是千兆以太网(1 Gbps)或者万兆以太网(10 Gbps)。
3. 网络层:汽车以太网可以使用标准的TCP/IP协议栈来实现网络层功能。
这样,不仅可以实现车内各个子系统之间的通信,还可以连接到外部的服务器或者云平台。
4. 应用层:汽车以太网支持车载设备和车辆控制器之间的应用层通信。
通过以太网接口进行数据交互,实现例如远程诊断、软件更新、娱乐系统等应用功能。
需要注意的是,为了确保安全性和稳定性,汽车以太网通常采用一系列的技术来增强通信性能,如时间敏感网络(Time-Sensitive Networking,TSN)、故障容错等。
总的来说,汽车以太网的做法和原理类似于传统以太网,但针对汽车行业的特殊要求进行了一系列的优化和改进,以满足车辆内部各个子系统之间的高速数据传输和实时通信的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车载以太网解决方案
近年来,为了满足智能网联汽车的开发要求,车载以太网技术开始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
而以太网技术已经成为下一代车载网络架构的趋势之一,其发展之迅猛,使得各主机厂纷纷表示出了浓厚的兴趣并投入研发。
一、为什么使用车载以太网
⚫对高带宽的要求
图片来源:Electronicdesign 随着驾驶辅助系统(ADAS)、信息娱乐系统等技术的发展,目前对车载网络带宽的要求越来越高,已经超出了CAN、CAN FD等传统网络的承载能力。
这也促进了车载以太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
⚫线束成本
图片来源:Mentor 传统汽车上的线束相对较多,并且布线重量较重。
而博通公司研发的BroadR-Reach技术,采用单对的非屏蔽双绞线进行信号传输,使得电缆重量减轻30%,降低连接成本可达80%。
⚫新的电气架构
@WINDHILL
传统的分布式电子电气架构已经难以承载汽车越来越复杂的功能,未来则是按照不同功能域集中控制ECU 的划分思路,采用域控制器的方法解决这一问题。
二、车载以太网协议架构
和传统以太网相比,车载以太网对物理层进行了修改。
引入了新的100BASE-T1、1000BASE-T1。
车载以太网协议通常被认为是一个5层协议系统: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每一层都具有不同的功能。
@WINDHILL
三、业务范围
@WINDHILL 我们公司提供全流程的解决方案。
覆盖电子电器架构开发、规范定义、原型车辆开发、测试与验证的解决方案。
横跨了汽车开发的生命周期。
1.电子电气架构开发
电子电气架构开发是汽车电子电气系统的顶层设计,其目的是在功能需求、法规和设计要求等特定约束下,通过对功能、性能、成本和装配等各方面进行分析,得到最优的系统方案。
我们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提供以下六大部分内容的服务:
@WINDHILL
数据库创建工具:
⚫VisualXML是网络数据库自动转换工具。
利用标准的Excel网络调查表来描述ECU的通信矩阵,一键式轻松转换DBC、LDF、ARXML等多种文件格式,支持CAN/CANFD、LIN、以太网等总线标准,由Conversion、Split、Verification、Contrast、Editor五大功能组成。
@WINDHILL
⚫VisualODX软件是ODX诊断数据自动转换工具。
利用标准的Excel诊断调查表来描述ECU的诊断规范,且通过该工具将Excel文件自动转化为ODX/PDX数据文件。
该软件操作简单方便,一键式转化,功能强大大大减少人力投入,同时高效快捷从而加快开发进度。
@WINDHILL
2.原型车辆开发
⚫整车电子电气功能测试是原型车辆开发不能缺少的重要环节,每个整车项目开发过程中都需要对整车所有电子电气功能进行测试,验证其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我们根据整车厂所制定的规范,搭建车载以太网demo台架,集成100BASE-T1/1000BASE-T1/CANFD协议,支持以太网的SOME/IP、DoIP、AVB等协议。
以下图片是车载以太网演示系统的案例。
@WINDHILL
@WINDHILL
3.ECU开发
⚫网关控制器软件:网关控制器是整车电子电气架构中的核心部分,它连接着车上各个通信子网,可将CAN、LIN、MOST、FlexRay等在不同网络中的数据进行路由。
网关控制器保障了整个汽车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我们可以配合客户的整车开发计划,提供低成本、高可靠性、快捷的以太网网关设计方案,大大的加快网关产品的开发和生产。
@WINDHILL
NXP MPC5748G安全以太网网关参考设计
⚫AUTOSAR基础软件:AUTOSAR的传统平台(Classic Platform)解决了嵌入式ECU需求,但是随着驾驶辅助系统(ADAS)、信息娱乐系统等技术的发展,它已经无法满足ECU的需求。
所以需要在车辆上使用完全兼容、绝对安全、复杂度高以及计算资源需求量大的软件。
因此,AUTOSAR建立了第二个软件平台,AUTOSAR自适应平台(Adaptive Platform)。
我们将根据客户的需求,提供基于符合AUTOSAR CP 和AP平台的基础软件,包括SOME/IP、DoIP、AVB等。
@WINDHILL 传统平台自适应平台
⚫Upper Tester/Lower Tester开发服务:汽车开放系统架构联盟(AUTOSAR)制定的车载以太网规范包括TCP/UDP/IP协议栈。
而在制定的规范中提出了Upper Tester和Lower Tester的重要测试概念。
Upper Tester/Lower Tester是Tester与DUT的被测核心功能模块之间的中介,可以辅助完成测试。
我们将为您提供Upper Tester/Lower Tester的开发服务,可以更加简单的实现在DUT上测试相关协议栈。
@WINDHILL
3.测试与验证
⚫OptoLyzer Studio是一款用于车载以太网分析、仿真与测试的软件。
它可以提供消息记录、图形化、活动区、过滤、消息注入、书签并且支持多种协议。
@WINDHILL
-支持多种数据库格式:*.dbc、*.ldf、*.xml、*.arxml、*.bsdconfig、*.fdepl、*.fidl
-支持多种数据格式文件的导入导出:*.blf、*.asc、*.csv、*.pcap、*.pcapng、*.olsreplay、*.olslog、*.img、*.k2llog
-消息显示Trace/发送Send
-信号显示Data
-曲线显示Graph
-仪表盘Panel:Gauge Tile、Activity Tile、Text Tile、Progress Bar Tile、Image Tile
-总线统计Statistics
-编程:C#支持更多的功能组建,实时性更高
-过滤功能Filter
⚫Q-Tester是一款简易使用的诊断协议软件。
该诊断协议采用ODX(ASAM MCD-2 D/ISO 22901-1)方案,诊断仪与ECU间的数据交互,依赖于核心的ODX诊断数据库。
该方案的好处是,在功能方面确定并完成相关开发工作后,就无需再对软件进行维护,对于新车型、新平台的支持通过升级ODX数据库的形式来完成,而维护数据库的工作量相对于维护软件而言,则会小很多。
这无形之中就减少了供应商的工作量,以及OEM的成本。
@WINDHILL
⚫Q-Automation作为一款自动化的测试软件,用于测试电子控制单元(ECU)。
Q-Automation支持ASAM ATX标准,可以与其他工具共享数据。
它可以用来定义测试规范、定义测试准备、测试执行、测试评估等。
@WINDHILL
⚫VIN|ING系列接口卡是应用创新概念的通信接口卡。
VIN|ING 2000是一款基于DoIP的可移动VCI设备。
不仅支持通过Wi-Fi或USB连接电脑的标准应用,而且也可以支持远程诊断任务和独立操作。
这是通过内置于设备中的新Softing SDE实现的-将经过验证、测试的标准基础通信组件与功能访问接口相结合。
因此,PC上的所有标准序列和功能都可以直接在VCI上重复使用,无需WLAN连接,不再有Wi-Fi连接和带宽或延迟的问题。
@WINDHILL
⚫Technica公司从2008年以来便与BMW共同合作,一起研发了BroadR-Reach技术、车载以太网及其协议等技术开发标准测试。
其团队根据对车载以太网的深入学习研究,设计研发了一系列测试的硬件、软件工具。
通过这些产品,用户可以方便的实现车载以太网相关产品的仿真、测试、调试、监听数据等强大的功能。
@WINDHILL
⚫德国IPETRONIK公司成立于1989年,多年来一直致为汽车行业提供安全、专业、可靠的记录仪,因其卓越的硬件品质、丰富的协议兼容、高精度的测量记录,使其得到了许多汽车企业的高度评价。
根据需求,IPETRONIK提供了多款以太网记录仪以供选择。
延续了以往的优点的同时,记录仪支持高速以太网的协议标准、更快的数据写入、取出速度,使得车载以太网测试可以顺利进行。
@WINDHILL ⚫由Open Alliance发布的TC8规范定义了ECU从物理层到应用层的测试条目,其目的是为了提高车载以太网ECU之间的通信质量以及ECU之间的兼容性。
我们与Rohde&Schwarz、Spirent Communications 以及Technica公司共同合作提供符合TC8规范和AUTOSAR规范的车载以太网第一层到第七层的协议测试。
@WINDHI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