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种工业以太网比较
工业自动化中的网络通信协议

工业自动化中的网络通信协议工业自动化是指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对工厂或生产线上的各种生产过程进行自动控制和管理的技术体系。
在现代工业生产中,网络通信协议在实现工业自动化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工业自动化中使用的网络通信协议。
一、Modbus协议Modbus是一种经典的串行通信协议,被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
它采用主从结构,通过串口传输数据,将上位机(主站)与下位机(从站)进行连接。
Modbus协议简单易用,适用于控制器之间的通信,如PLC、仪器设备等,具有广泛的兼容性和可扩展性。
二、Profibus协议Profibus是一种常用的工业现场总线通信协议,用于实现自动化系统中各种设备的通信。
它支持多种传输介质,包括RS485、光纤等,适用于不同的工业环境。
Profibus协议具有高速传输、实时性能好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工厂自动化和过程自动化领域。
三、Ethernet/IP协议Ethernet/IP是一种工业以太网通信协议,基于标准的以太网技术,使得工业设备可以通过以太网进行连接和通信。
它支持TCP/IP协议,能够实现工业设备与企业内部网络的集成,为工业自动化提供了更高的灵活性和通用性。
四、CAN协议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和工业自动化领域的通信协议。
CAN协议采用差分信号传输,具有抗干扰性强、可靠性高等特点。
它适用于多节点分布式控制系统,可以实现设备之间的快速、可靠的通信。
五、Profinet协议Profinet是一种以太网通信协议,是Profibus的以太网扩展。
Profinet协议利用以太网实现工业自动化设备的通信和集成,支持实时通信和无线通信,适用于复杂的工业自动化系统。
六、DeviceNet协议DeviceNet是一种CIP(Common Industrial Protocol)上的一种现场总线通信协议,常用于工业自动化设备的通信。
五类和六类网线区别

选购五类和六类网线时地常知目前,局域网中常用到地双绞线一般都是非屏蔽地类对(即根导线)地电缆线.这些双绞线地传输速率都能达到.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市场上出售地类双绞线外层保护胶皮薄,胶皮上标注“”字样,外包装纸箱上标注有“类”字样,售价较低;类双绞线外层保护胶皮厚,胶皮上标注“”字样,外包装纸箱上标注有“类”字样,售价较高.购买时切勿图便宜而购买劣质类双绞线,这些产品往往只能作为类双绞线使用.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超类双绞线属非屏蔽双绞线.与普通类双绞线比较,超类双绞线在传送信号时衰减更小,抗干扰能力更强.在网络中,用户设备地受干扰程度只有普通类线地,是为网络应用提供地理想解决方案.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超五类"指地是超五类非屏蔽双绞线(—)非屏蔽双绞线电缆是由多对双绞线和一个塑料外皮构成.五类是指国际电气工业协会为双绞线电缆定义地五种不同地质量级别.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超五类非屏蔽双绞线是在对现有五类屏蔽双绞线地部分性能加以改善后出现地电缆,不少性能参数,如近端串扰、衰减串扰比,回波损耗等都有所提高,但其传输带宽仍为.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超五类双绞线也是采用个绕对和条抗拉线,线对地颜色与五类双绞线完全相同,分别为白橙、橙、白绿、绿、白蓝、蓝、白棕和棕.裸铜线径为(线规为),绝缘线径为,电缆直径为.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超五类双绞线通常只被应用于快速以太网,实现桌面交换机到计算机地连接.如果想以后将网络升级为千兆以太网,那么不妨在水平布线中采用超五类非屏蔽双绞线.超五类非屏蔽双绞线也能提供高达地传输带宽,但是往往需要借助于价格高昂地特殊设备地支持.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超五类还是六类"六类"是指六类非屏蔽双绞线六类非屏蔽双绞线地各项参数都有大幅提高,带宽也扩展至或更高.六类双绞线在外形上和结构上与五类或超五类双绞线都有一定地差别,不仅增加了绝缘地十字骨架,将双绞线地四对线分别置于十字骨架地四个凹槽内,而且电缆地直径也更粗.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电缆中央地十字骨架随长度地变化而旋转角度,将四对双绞线卡在骨架地凹槽内,保持四对双绞线地相对位置,提高电缆地平衡特性和串扰衰减.另外,保证在安装过程中电缆地平衡结构不遭到破坏.六类非屏蔽双绞线裸铜线径为(线规为),绝缘线径为,电缆直径为.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按照电气性能地不同,双绞线可分为三类、五类、超五类、六类和七类双绞线.不同类别地双绞线价格相差较大甚至是悬殊,应用范围也大不相同.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除了传统地语音系统仍然使用三类双绞线以外,网络布线目前基本上都在采用超五类或六类非屏蔽双绞线.五类非屏蔽双绞线虽仍然可以支持,但由于在价格上与超五类非屏蔽双绞线相差无几,因此,已经逐渐淡出布线市场.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六类非屏蔽双绞线虽然价格较高,但由于与超五类布线系统具有非常好地兼容性,且能够非常好地支持,所以正慢慢成为综合布线地新宠.七类屏蔽双绞线由于是一种全新地布线系统,虽然性能优异,但由于价格昂贵.施工复杂且可选择地产品较少,因此很少在布线工程中采用.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六类非屏蔽双绞线可以非常好地支持千兆以太网,并实现地传输距离.因此,六类布线系统被广泛应用子服务器机房地布线,以及保留升级至千兆以太网能力地水平布线.根据国际布线标准,布线系统地期望寿命至少为年.作为一种长期地基本投资,综合布线应当充分考虑网络地潜在需求和布线系统地发展,因此,在资金允许地条件下,建议选择六类产品构建布线系统.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若考虑网络将来地应用需求,理论上应安装最先进地布线产品,因为安装电缆后往往难以重新更新替代,基本上,一个布线系统至少要应用年作为标准,能够支持至代地网络设备地性能更新,如果将来地网络设备需要更好地电缆才能提高数据速度.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那么,用六类电缆代替超五类电缆是无可避免地,但这些电缆重新组建工程非常昂贵,所以纵使六类产品地价格相对于超五类产品稍贵,但为了减少日后网络升级问题,六类产品仍然值得考虑.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五类和六类地区别五类线地标识是“”,带宽,适用于百兆以下地网;超五类线地标识是“”,带宽,是目前地主流产品;六类线地标识是“ ”,带宽,用于架设千兆网,是未来发展地趋势.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超五类"指地是超五类非屏蔽双绞线(—)非屏蔽双绞线电缆是由多对双绞线和一个塑料外皮构成.五类是指国际电气工业协会为双绞线电缆定义地五种不同地质量级别.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超五类非屏蔽双绞线是在对现有五类屏蔽双绞线地部分性能加以改善后出现地电缆,不少性能参数,如近端串扰、衰减串扰比,回波损耗等都有所提高,但其传输带宽仍为.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超五类双绞线也是采用个绕对和条抗拉线,线对地颜色与五类双绞线完全相同,分别为白橙、橙、白绿、绿、白蓝、蓝、白棕和棕.裸铜线径为(线规为),绝缘线径为,电缆直径为.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虽然超五类非屏蔽双绞线也能提供高达地传输带宽,但是往往需要借助于价格高昂地特殊设备地支持.因此,通常只被应用于快速以太网,实现桌面交换机到计算机地连接.如果不准备以后将网络升级为千兆以太网,那么不妨在水平布线中采用超五类非屏蔽双绞线.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六类"是指六类非屏蔽双绞线六类非屏蔽双绞线地各项参数都有大幅提高,带宽也扩展至或更高.六类双绞线在外形上和结构上与五类或超五类双绞线都有一定地差别,不仅增加了绝缘地十字骨架,将双绞线地四对线分别置于十字骨架地四个凹槽内,而且电缆地直径也更粗.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电缆中央地十字骨架随长度地变化而旋转角度,将四对双绞线卡在骨架地凹槽内,保持四对双绞线地相对位置,提高电缆地平衡特性和串扰衰减.另外,保证在安装过程中电缆地平衡结构不遭到破坏.六类非屏蔽双绞线裸铜线径为(线规为),绝缘线径为,电缆直径为.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超五类还是六类按照电气性能地不同,双绞线可分为三类、五类、超五类、六类和七类双绞线.不同类别地双绞线价格相差较大甚至是悬殊,应用范围也大不相同.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除了传统地语音系统仍然使用三类双绞线以外,网络布线目前基本上都在采用超五类或六类非屏蔽双绞线.五类非屏蔽双绞线虽仍然可以支持,但由于在价格上与超五类非屏蔽双绞线相差无几,因此,已经逐渐淡出布线市场.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六类非屏蔽双绞线虽然价格较高,但由于与超五类布线系统具有非常好地兼容性,且能够非常好地支持,所以正慢慢成为综合布线地新宠.七类屏蔽双绞线由于是一种全新地布线系统,虽然性能优异,但由于价格昂贵.施工复杂且可选择地产品较少,因此很少在布线工程中采用.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六类非屏蔽双绞线可以非常好地支持千兆以太网,并实现地传输距离.因此,六类布线系统被广泛应用子服务器机房地布线,以及保留升级至千兆以太网能力地水平布线.根据国际布线标准,布线系统地期望寿命至少为年.作为一种长期地基本投资,综合布线应当充分考虑网络地潜在需求和布线系统地发展,因此,在资金允许地条件下,建议选择六类产品构建布线系统.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若考虑网络将来地应用需求,理论上应安装最先进地布线产品,因为安装电缆后往往难以重新更新替代,基本上,一个布线系统至少要应用年作为标准,能够支持至代地网络设备地性能更新,如果将来地网络设备需要更好地电缆才能提高数据速度.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那么,用六类电缆代替超五类电缆是无可避免地,但这些电缆重新组建工程非常昂贵,所以纵使六类产品地价格相对于超五类产品稍贵,但为了减少日后网络升级问题,六类产品仍然值得考虑.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超六类"研制了目标在℃以上仍可正常运行地高性能布线系统,并在年底正式推出系统,其最终地指标达到带宽,可在℃时依然达到类标准规定地℃地性能指标.为了区别于普通类布线系统,这种带宽性能远超类地布线称为超类.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大部分地超类布线与同品牌地类布线使用相同地模块和跳线,因此它们主要地区别在线缆上.地超类线缆从一开始地目标就定在较高温度下正常运行,因此其线缆构造特点之一就是大线径,传输导体地直径从普通类地()增加到();也有某些厂家在开始地超类线缆采用了而尽力改善地方法,但到年地改进线缆中将其线径加到.另一特点是在个双绞线对间加了十字形地线对分隔条.没有十字分隔,线缆中地一对线可能会陷于另一对线两根导线间地缝隙中,线对间地间距减小而加重串扰问题.分隔条同时与线缆地外皮一起将对导线紧紧地固定在其设计地位置,并可减缓线缆弯折而带来地线对松散,进而减少安装时性能地降低.是首个采用十字分隔条地超类线缆,后来地线缆群起仿效而采用类似地技术.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六类网线标准

六类网线标准
在网络通讯领域,网线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传输介质,它承载着我们日常生活中
的网络通讯和数据传输。
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通讯的需求也日益增长,因此网线的标准也随之不断更新和完善。
在当前的网络通讯中,六类网线标准是一种常用的网线标准,本文将对六类网线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六类网线标准是指符合TIA/EIA-568-B.2-1标准的网线,它是一种用于
千兆以太网的网线标准。
六类网线采用了双绞线的结构,具有较好的抗干扰能力和传输性能,可以满足现代网络通讯的需求。
其次,六类网线标准的传输性能非常优秀。
它可以支持频率高达250MHz的数
据传输,可以实现千兆以太网的传输速率,同时还具有较低的串扰和延迟,保证了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此外,六类网线标准还具有较好的抗干扰能力。
它采用了双绞线的结构,可以
有效地减少外部干扰对数据传输的影响,保证了数据传输的质量和稳定性。
另外,六类网线标准在安装和使用上也比较方便。
它采用了RJ-45接口,可以
与各种网络设备方便地连接,安装简单快捷。
同时,六类网线还具有较好的弯曲半径和耐用性,可以满足不同场景下的布线需求。
最后,六类网线标准在网络通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不仅可以用于家庭网络、办公网络,还可以用于数据中心、工业控制等领域,满足了不同场景下的网络通讯需求。
总的来说,六类网线标准是一种性能优秀、抗干扰能力强、安装方便、应用广
泛的网线标准,可以满足现代网络通讯的需求。
随着网络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六类网线标准将会在未来的网络通讯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工业控制网络与人机界面组态技术第八章+工业以太网技术与应用

3.CIP 封装
封装数据包包头的格式如图4.52 所示,包 头长度为24B,其有效数据段的长度为0~65511B。 数据按照规定的格式封装好后,作为TCP 或UDP 报文中的数据段传输。
图4.52 封装数据包包头格式
3.CIP 封装
在命令域,可能的命令有:
●NOP:空操作命令,无论是会话发起者还是 目标都可能发送。接受者应该忽略报文中包含的任 何数据,并且不回复。
而UDP 报文只包含实时数据,其含义在连接建 立时已经定义好。通过UDP 来传输隐式报文,报文 效率较高,通信实时性较好,而且由于UDP 报文较 短,传输所需要的时间可观测性就较强,通信确定 性也相对较高。而UDP 报文传输带来的可靠性低下 的问题由CIP 解决,即如果发生报文丢失或差错的 情况下,由CIP 通知发送节点重新发送报文。
第六章 工业以太网技术与应用
近几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与推广,以太网得 到了飞速的发展,特别是以太网通信速率的提高、以太网 交换技术的发展,给以太网的非确定性问题的解决带来了 新的契机。
首先,以太网通信速率的一再提高,从10M到100M到 1000M甚至10Gbps,在相同通信量的条件下,通信速率的 提高意味着网络负荷的减轻和碰撞的减少,也就意味着确 定性的提高;
些必要的信息组成报文,发送到网络上,报文接受 节点根据报文的MID来判断报文是不是发给自己的, 如果符合接受条件,就接受该报文。
◆基于生产者/消费者模型的网络除了支持点对
点外还支持组播通信,这样通信效率就会更高,也 因而成为其优点之一。
CIP的主要特点
多播通信与点对点通信相比的优点: 1) 把同样的报文发给多个节点,提高了效率 2) 在多播通信中,每个节点接受到报文的时间不受
六种常见物联网连接方式介绍

六种常见物联⽹连接⽅式介绍 六种常见物联⽹连接⽅式介绍 物联⽹(IoT,Internetofthings)即“万物相连的互联⽹”,是互联⽹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络,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结合起来⽽形成的⼀个巨⼤⽹络,实现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机、物的互联互通。
那,物联⽹连接⽅式有哪些呢?下⾯与⼤家详细介绍六种常见物联⽹连接⽅式。
⼀、以太⽹ 以太⽹是⼀种将事物连接到互联⽹的快速⽽可靠的⽅法。
以太⽹常见于⼯业和楼宇⾃动化中,它在包含同⼀⽹络中许多节点的系统中被⼴泛应⽤。
由于以太⽹是硬连线的,因此它本质上也是⼀种⾮常安全的连接⽅法。
还可以通过以太⽹供电(PoE)通过以太⽹电缆为设备供电,从⽽⽆需单独的电源模块。
但是,硬接线确实带来了重⼤的设计挑战,并且并⾮对每个应⽤程序都有意义。
通过以太⽹连接的节点必须靠近路由器。
即使在诸如家庭和楼宇⾃动化之类的短距离应⽤中,以太⽹电缆也是如此庞⼤,以⾄于管理和隐藏电线仍然是⼀个重⼤挑战。
在现代建筑中,⾃动化照明系统在施⼯过程中需要进⾏硬接线,但是在未为其设计的建筑中安装以太⽹IoT系统通常是不可⾏的。
⼆、⽆线上⽹ 作为Internet连接的必备⼯具,WiFi的⽆线性质⾮常吸引⼈。
它受到主流设备的⼴泛⽀持,并且不包含以太⽹的硬接线约束。
Wi-Fi是消费电⼦产品中最受欢迎的Internet连接选项,它带来了⾼速和⽆线连接的好处。
尽管得到了普及,但将Wi-Fi功能添加到嵌⼊式设计中通常很复杂。
Wi-Fi之所以吸引⼈,是因为它⽆线且快速,但是这些功能是以安全漏洞和功耗为代价的。
因此,基于Wi-Fi的IoT设计要求⼯程师精⼼平衡安全性,功耗和成本。
幸运的是,当今存在解决⽅案来帮助⼯程师克服这些障碍。
使⽤针对IoT优化的Wi-Fi模块将简化您的设计并节省开发时间。
诸如WINC1500之类的模块已通过全⾯认证,⽀持安全协议,并针对电池供电的设备进⾏了优化,从⽽实现了Wi-Fi连接,⽽不会影响成本和功耗。
plc网口通讯协议有哪些

plc网口通讯协议有哪些现代工业自动化领域中,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PLC通过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实现自动控制和监控。
而PLC与外部设备之间的通信,则需要通过特定的协议进行数据传输。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PLC网口通讯协议。
一、MODBUS协议MODBUS是一种常见的PLC网口通讯协议,在工业自动化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它采用分布式网络结构,通过主从通信方式实现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
MODBUS协议使用简单、灵活,支持串行和以太网通信,通信速率高,兼容性好,成本相对较低。
因此,许多PLC和外部设备都支持MODBUS协议。
二、Ethernet/IP协议Ethernet/IP协议是以太网工业协议的一种,采用面向连接的通信方式。
它在基于TCP/IP的以太网上提供实时控制和数据传输服务。
Ethernet/IP协议支持高速数据传输,并提供诊断、配置和安全性功能。
许多PLC和其他工业设备均支持Ethernet/IP协议,使得设备之间的通信更加方便和可靠。
三、Profinet协议Profinet(Process Field Network)是一种用于工业现场总线和以太网的通讯协议。
它是由德国自动化技术协会(Profibus & Profinet International)制定的标准协议。
Profinet协议支持高速数据传输和实时控制,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和灵活性。
它可以用于小型机器和设备控制,也可以应用于复杂的生产线系统。
四、CANopen协议CANopen是控制器区域网络(CAN)的一个开放性应用层协议。
CANopen协议主要用于工业机械、自动化设备和车载应用的通信。
它具有较高的实时性和可靠性,适应性强,能够实现多节点之间的快速通信。
CANopen协议不仅适用于PLC与外部设备的通信,还可以用于PLC之间的通信。
五、Profibus协议Profibus是一种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的现场总线标准协议。
4G路由器对比

4G路由器对比现在的工业路由器品种有很多,操作也越来越方便、简单、便捷、在功能上也越来越强。
在这些不断涌出的工业路由器中,哪个路由器才是最适合你的呢,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以下多种工业路由器各有什么特点。
第一名:智联物联全网通路由器智联物联是国内最早从事M2M技术研究的企业,采用工业级高速4G无线通信模块,配置32位高性处理器,FLASH、RAM提升2倍,巨量数据无线传输速度提升,同时设备具有IPSEC、PPTP、L2TP、GRE、OPENVPN多种VPN连接,具有VPN客户端、服务端等功能。
在专网的基础上再增加一层加密方式传输,充分保障交易数据、管理数据的安全性、准确性。
第二名四信通信4G路由器四信工业路由器具有双无线链路智能切换备份,有线与无线智能切换备份,采用工业级高速4G模块,超强无线通信能力,巨量数据实时传输。
具有强大的WIFI热点功能,使每一台终端设备都是一个WIFI热点,可为周围100米范围的空间提供WIFI联网服务,可同时连接60个以上的设备,为各项服务提供高速网络通道,使多设备无线传输应用更智能更高效。
第三名宏电工业设备路由器宏电工业设备路由器支持多模多网同时在线及有线与无线、无线与无线相互备份;接口更丰富,扩展性更强,支持运营商专网APN/VPDN,支持IPSec、PPTP、L2TP、GRE等多种协议虚拟专网接入。
并且拥有上下线检测,实时监控流量,同时手机微信平台同步管理,随时掌控实现远程管理/维护/升级,助力企业降低运维成本第四名有人工业无线路由器有人3G/4G工业无线路由器采用高性能的工业级处理器,内置嵌入式操作系统与3G或4G通信模块,传输速度不仅快而且稳,可同时连接串口、以太网和WIFI设备,实现数据透传和路由功能。
适合电力、能源、水务、农业、工控、自助终端、智能快递柜、充电桩、智慧油田、智慧公交等项目,可适应各种高温严寒的复杂工作环境,为无人值守系统提供可靠组网与稳定通信。
各种网线的分类和区别

"超五类"指地是超五类非屏蔽双绞线(— )非屏蔽双绞线电缆是由多对双绞线和一个塑料外皮构成.五类是指国际电气工业协会为双绞线电缆定义地五种不同地质量级别.超五类非屏蔽双绞线是在对现有五类屏蔽双绞线地部分性能加以改善后出现地电缆,不少性能参数,如近端串扰、衰减串扰比,回波损耗等都有所提高,但其传输带宽仍为.超五类双绞线也是采用个绕对和条抗拉线,线对地颜色与五类双绞线完全相同,分别为白橙、橙、白绿、绿、白蓝、蓝、白棕和棕.裸铜线径为(线规为),绝缘线径为,电缆直径为.虽然超五类非屏蔽双绞线也能提供高达地传输带宽,但是往往需要借助于价格高昂地特殊设备地支持.因此,通常只被应用于快速以太网,实现桌面交换机到计算机地连接.如果不准备以后将网络升级为千兆以太网,那么不妨在水平布线中采用超五类非屏蔽双绞线.最明显地区别是标有“”地字样时说明为类双绞线、""字样地为超类.双绞线采用了一对互相绝缘地金属导线互相绞合地方式来抵御一部分外界电磁波干扰.把两根绝缘地铜导线按一定密度互相绞在一起,可以降低信号干扰地程度,每一根导线在传输中辐射地电波会被另一根线上发出地电波抵消.“双绞线”地名字也是由此而来.双绞线一般由两根号绝缘铜导线相互缠绕而成,实际使用时,双绞线是由多对双绞线一起包在一个绝缘电缆套管里地.典型地双绞线有四对地,也有更多对双绞线放在一个电缆套管里地.这些我们称之为双绞线电缆.在双绞线电缆(也称双扭线电缆)内,不同线对具有不同地扭绞长度,一般地说,扭绞长度在至内,按逆时针方向扭绞.相临线对地扭绞长度在以上,一般扭线地越密其抗干扰能力就越强,与其他传输介质相比,双绞线在传输距离,信道宽度和数据传输速度等方面均受到一定限制,但价格较为低廉. 双绞线常见地有类线,类线和超类线,类以及最新地类线,前者线径细而后者线径粗,详介如下:)一类线:主要用于传输语音(一类标准主要用于八十年代初之前地电话线缆),不同于数据传输.)二类线:传输频率为,用于语音传输和最高传输速率地数据传输,常见于使用规范令牌传递协议地旧地令牌 ?)三类线:指目前在和标准中指定地电缆,该电缆地传输频率,用于语音传输及最高传输速率为地数据传输主要用于.)四类线:该类电缆地传输频率为,用于语音传输和最高传输速率地数据传输主要用于基于令牌地局域网和 .)五类线:该类电缆增加了绕线密度,外套一种高质量地绝缘材料,传输率为,用于语音传输和最高传输速率为地数据传输,主要用于和网络.这是最常用地以太网电缆.)超五类线:超类具有衰减小,串扰少,并且具有更高地衰减与串扰地比值()和信噪比( )、更小地时延误差,性能得到很大提高.超类线主要用于千兆位以太网(). ) 六类线:目前正逐步普及在网络中产品中,网线与水晶头可能再普通不过了.虽然网线和水晶头不是什么重要地东西,但是如果网线与水晶头地质量不好,那么上网进行传输和交换重要地数据地时候便会经常遇到一些莫名其妙地问题,造成不必要地麻烦.所以说在选购网线和水晶头地时候还是尽量选择一些质量较优地产品...................................市面上类、类、超类线虽然从外观上看基本类似,其内部肯定有以下几方面区别:一是信号线地绝缘材料不同,线越好,它地介电常数就应该越小,从而使形成地电容越小,二是线对地绕度可能不同(根据绝缘材料介电常数确定).还有一点就是越软地线品质越好,这有二方面地原因,一是表明该线地导线含铜量很高(因为纯铜很软),它地直流损耗就会很小,另一面表明该导线可能是多股线而不是单股线,因为多股线对高频信号传递能力强一些.这与另外一种物理现象有关(好象叫集肤效应).先从网线标识上辨别,三类线地标识是“”,带宽,适用于十兆网,目前基本已淘汰;五类线地标识是“”,带宽,适用于百兆以下地网;超五类线地标识是“”,带宽,是目前地主流产品;六类线地标识是“ ”,带宽,用于架设千兆网,是未来发展地趋势.其次通过看这个途径我们可以判别大多数假类超类线.真正地类线在线地塑料包皮上印刷地字符非常清晰、圆滑,基本上没有锯齿状.假货地字迹印刷质量较差,有地字体不清晰,有地呈严重锯齿状.正品类线所标注地是“”字样,超类所标注地是“ ”字样,而假货通常所标注地字母全为大写“如”、“”字样.再用手感觉,如果通过“看”地方法仍不能判别地话,可以进一步通过“摸”地方法来感觉真假类超类线在材料上地差别.真类超类线质地比较软,这主要是为了适应不同地网络环境需求,双绞线电缆中一般使用铜线做导线芯,比较软(因为有些网络环境可能需要网线进行小角度弯折,如果线材较硬就很容易造成断路.);而一些不法厂商在生产时为了降低成本,在铜中添加了其他地金属元素,做出来地导线比较硬,不易弯曲,使用中容易产生断线.然后用刀割,这一步只需用剪刀去掉一小截线外面地塑料包皮,使露出对芯线.在这里我们还是通过“看”地方法来进一步判别,真安普类超类线对芯线中白色地那条不应是纯白地,而是带有与之成对地那条芯线颜色地花白,这主要是为了方便用户在制作水晶头时区别线对.而假货通常是纯白色地或者花色不明显.还有一点就是对芯线地绕线密度,真类超类线绕线密度适中,方向是逆时针.假线通常密度很小,方向也可能会是顺时针(比较少),这主要是因为在制作方面比较容易,这样生产成本也就小了.最后用火烧,你可以将双绞线放在高温环境中测试一下,看看在℃至℃时,网线外面地胶皮会不会变软,正品网线是不会变软地,假地就不一定了;还有真地网线外面地胶皮还具有阻燃性,而假地有些则不具有阻燃性,不符合安全标准,购买时不妨试试. 单凭以上几招还远不能对付所有地假冒网线,还有地制假者用三类线地线芯套上了五类线地外皮,这种制假手段很隐蔽,肉眼也很难分辨.这种假网线在短距离内也可达到五类线地传输速度,但在距离长地时候就会出现传输速度慢、传输地数据包丢失或干脆检测不到信号等问题.针对这一点,你可以取一段网线进行测试:取一百米网线将计算机联网,利用中地“系统监视器”或中地“网络监视器”亲自测试一下,如果测试速度达到了,则表明是类双绞线,若只有,说明电缆中使用地是类线地导线.这种方法不仅能够正确区别类线和类线,而且可以用于测试双绞线电缆中每一对导线地扭绕度是否符合标准,同时还可以测出导线中地金属介质是否合格.需要注意地是:在进行网络速度测试时,双绞线地长度应为网线本身规定标准长度范围内,否则测出地数据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当然这些测试方法,并不一定能收到很好地效果,制假手段地不断提高,使得消费者越来越难以区别真伪.对付假货除了消费者自身提高识别能力,还需要厂家地不懈努力.不过,总地来说,还是选择有品牌地网线并仔细甄别才能最大限度保护我们地利益.大厂大都具备在精密线缆领域地超大规模生产能力,在保证质量地前提下,能将其售价大幅降低,使假冒者难以图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种工业以太网比较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六种工业以太网比较摘要:当前,工业以太网技术是控制领域中的研究热点。
所谓工业以太网,一般来讲是指技术上与商用以太网(即标准)兼容,但在产品设计时,在材质的选用、产品的强度、适用性以及实时性、可互操作性、可靠性、抗干扰性和本质安全等方面能满足工业现场的需要。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普及推广,Ethernet技术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Ethernet传输速率的提高和Ethernet交换技术的发展,给解决Ethernet通信的非确定性问题带来了希望,并使Ethernet全面应用于工业控制领域成为可能。
目前,几种典型的工业以太网有HSE、PROFInet、Modbus/TCP、EtherNet/IP、Powerlink、EPA六种。
本文通过对这六种工业以太网比较,以便更好的应用于系统集成。
关键词:工业以太网、HSE、PROFInet、Modbus、EtherNet、Powerlink、EPA 与传统控制网络相比,工业以太网具有应用广泛、为所有的编程语言所持、软硬件资源丰富、易于与Internet连接、可实现办公自动化网络与工业控制网络的无缝连接等诸多优点。
由于这些优点,特别是与信息传输技术的无缝集成以及传统技术无法比拟的传输宽带,以太网得到了工业界的认可。
1.HSE(高速以太网)HSE(High Speed Ethernet Fieldbus)由现场总线基金会组织(FF)制定,是对FF-H1的高速网段的解决方案,它与H1现场总线整合构成信息集成开放的体系结构。
FF HSE的1-4层由现有的以太网、TCP/IP和IEEE标准所定义,HSE和H1使用同样的用户层,现场总线信息规范(FMS)在H1中定义了服务接口,现场设备访问代理(FDA)为HSE提供接口。
用户层规定功能模块、设备描述(DD)、功能文件(CF)以及系统管理(SM)。
HSE网络遵循标准的以太网规范,并根据过程控制的需要适当增加了一些功能,但这些增加的功能可以在标准的Ethernet结构框架内无缝地进行操作,因而FF HSE总线可以使用当前流行的商用以太网设备。
100Mbps以太网拓扑是采用交换机形成星形连接,这种交换机具有防火墙功能,以阻断特殊类型的信息出入网络。
HSE使用标准的IEEE 信号传输,标准的Ethernet接线和通信媒体。
设备和交换机之间的距离,使用双绞线为100米,光缆可达2千米。
HSE 使用连接装置(LD)连接H1子系统,LD执行网桥功能,它允许就地连在H1网络上的各个现场设备,以完成点对点对等通信。
HSE支持冗余通信,网络上的任何设备都能作冗余配置该总线使用框架式以太网(Shelf Ethernet)技术,传输速率从100Mbps到1Gbps或更高。
HSE完全支持FF-H1现场总线的各项功能,诸如功能块和装置描述语言等,并允许基于以太网的装置通过连接装置与H1装置相连接。
HSE主要用于过程控制级别的一种现场总线标准,目前主要用于两种情况:一类是计算量过大而不适合在现场仪表中进行的高层次模型或调度运算;第二类是多条H1总线或其它网络的网关桥路器。
2.PROFInetPROFInet由西门子公司和PROFIBUS用户协会开发,是一种基于组件的分布式以太网通讯系统。
PROFInet支持开放的、面向对象的通信,这种通信建立在普遍使用的TCP/IP基础之上。
PROFInet没有定义其专用工业应用协议。
使用已有的IT标准,它的对象模式基于微软公司组件对象 (COM) 技术。
对于网络上所有分布式对象之间的交互操作,均使用微软公司的DCOM协议和标准TCP和UDP协议。
PROFInet用于PROFIBUS的纵向集成,它能将现有的PROFIBUS网络通过代理服务器(Proxy)连接到以太网上,从而将工厂自动化和企业信息管理自动化有机地融合为一体。
系统可以通过代理服务器实现与其它现场总线系统的集成。
PROFInet通过优化的通信机制满足实时通信的要求。
PROFInet基于以太网的通信有3种,分别对应不同的工业实时通讯要求。
PROFInet 基于组件的系统主要用于控制器与控制器通讯;PROFInet-SRT软实时系统用于控制器与I/O 设备通讯;PROFInet-IRT硬实时系统用于运动控制。
3.Modbus/TCPModbus/TCP是由Schneider公司于1999 年公布的一种以太网技术。
Modbus/TCP基本上没有对Modbus协议本身进行修改,只是为了满足控制网络实时性的需要,改变了数据的传输方法和通信速率。
Modbus/TCP以一种非常简单的方式将Modbus帧嵌入到TCP帧中,在应用层采用与常规的Modbus/RTU协议相同的登记方式。
Modbus/TCP采用一种面向连接的通信方式,即每一个呼叫都要求一个应答。
这种呼叫/应答的机制与Modbus的主/从机制相互配合,使Modbus/TCP交换式以太网具有很高的确定性。
Modbus/TCP允许利用网络浏览器查看控制网络中设备的运行情况。
Schneider公司已经为Modbus注册了502端口,这样就可以将实时数据嵌入到网页中。
通过在设备中嵌入Web Server,即可将Web浏览器作为设备的操作终端。
Modbus/TCP所包括的设备类型为:连接到Modbus/TCP网络上的客户机和服务器;用于Modbus/TCP网络和串行线子网互连的网桥、路由器或网关等互连设备。
4.EtherNet/IPEtherNet/IP由ODVA开发,2000年3月推出。
EtherNet/IP 利用现有的以太网通讯芯片和物理介质,所有标准的以太网通信模块,如PC接口卡、电缆、连接器、集线器和开关都能与EtherNet/IP一起使用。
应用层使用已用于ControlNet和DeviceNet的控制和信息协议 (CIP)。
CIP提供了一系列标准的服务,提供“隐式”和“显示”方式对网络设备中的数据进行访问和控制。
通过以太网传输的CIP数据包具有特殊的以太网报文头,包括一个IP头、一个TCP头和封装头。
封装头包括了控制命令、格式和状态信息、同步信息等。
相对于DeviceNet或ControlNet,CIP封装的缺点是协议的效率比较低。
以太网的报文头可能比数据本身还要长,从而造成网络负担过重。
因此,EtherNet/IP更适用于发送大块的数据(如程序),而不是DeviceNet和ControlNet更擅长的模拟或数字的 I/O 数据。
应用于控制场合的EtherNet/IP网络拓扑一般采用有源星型拓扑(10/100Mb/s),成组的设备采用点对点方式连接到以太网交换机。
交换机是整个网络系统的核心。
EtherNet/IP现场设备具有内置的Web Server功能, 不仅能够提供WWW服务,还能提供诸如电子邮件等网络服务,其模块、网络和系统的数据信息可以通过网络浏览器获得。
EtherNet/IP的现有产品已能通过HTTP提供诸如读写数据、读诊断、发送电子邮件、编辑组态数据等能力。
5.Powerlink标准化组织(ETHERNET Powerlink Standardization Group,EPSG)成员包括ABB (Robotics)、B&R、Hirschmann、Kuka、Lenze等20几家工业自动化生产、研发机构。
2001年B&R公司率先提出Powerlink技术。
Powerlink的目标是确定性、实时性工业以太网。
Powerlink主要有两个方面的技术特点:一是能够与IT技术无缝连接,可以继续应用IP协议族(HTTP、Telnet、FTP等);另一方面,开发了网络协议栈取代传统的TCP/IP协议栈,从根本上实现了网络数据的有效控制和管理。
Powerlink在通信管理上引入了管理节点(Managing node)和控制节点(Control node)的概念。
整个网络有唯一的管理节点,在管理节点统一调度下,管理节点和控制节点之间、以及控制节点之间的通信周期地进行。
每个通信周期可以有对应的时间域用于传输实时数据和标准以太网数据流。
Powerlink工作模式分为开放模式、保护模式和基本以太网模式,3种模式之间可以方便切换。
开放模式允许Powerlink网络中直接连接标准以太网设备,即不需要分离的网络;保护模式需要网络分离,即标准以太网设备需要经过网关访问Powerlink节点;对于基本以太网模式,Powerlink节点就成为标准以太网设备。
EPA(Ethernet for Plan Automation)用于工业测量与控制系统的以太网技术,是在国家“863”计划支持下,由浙江大学、浙江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共同开发的。
EPA是我国第一个被国际认可和接收的工业自动化领域的标准。
EPA完全兼容、&Q、、、以及UDP(TCP)/IP等协议,采用UDP协议传输EPA 协议报文,以减少协议处理时间,提高报文传输的实时性。
商用通信线缆(如五类双绞线、同轴线缆、光纤等)均可应用于EPA系统中,但必须满足工业现场应用环境的可靠性要求,如使用屏蔽双绞线代替非屏蔽双绞线。
结语:由于以太网具有应用广泛、价格低廉、通信速率高、软硬件产品丰富、应用支持技术成熟等优点,目前它已经在工业企业综合自动化系统中的资源管理层、执行制造层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呈现向下延伸直接应用于工业控制现场的趋势。
从目前国际、国内工业以太网技术的发展来看,目前工业以太网在制造执行层已得到广泛应用,并成为事实上的标准。
未来工业以太网将在工业企业综合自动化系统中的现场设备之间的互连和信息集成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1 《现场总线及其应用技术》李正军机械工业出版社2 《智能建筑》张瑞武清华大学出版社3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手册》戴瑜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4 《智能建筑技术》温伯银同济大学出版社5.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_T-50314-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