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二)第二单元热实验名称:衣服能给身体增加热量吗实验器材:衣服、温度计、书本、一小瓶温水实验步骤:1、测量书本在空气中的温度。

2、测量书本包在衣服内一段时间后的温度。

3、测量一小瓶温水在空气中的温度。

4、测量一小瓶温水在衣服内一段时间后的温度。

现象和结论:衣服不能给我们增加热量。

实验名称:研究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实验器材:天平、酒精灯、试管、气球皮、夹子、烧杯、冷水、热水实验步骤:1、装满一试管冷水并把试管口用气球皮包紧。

2、用天平称出装满冷水的试管的重量。

3、用酒精灯加热试管中的冷水。

4、用天平称出加热后试管的重量。

5、把包了气球皮的试管先后放入冷水杯和热水杯中,观察变化。

现象和结论:加热前的冷水和加热后的热水重量没有改变。

实验名称:观察水的体积变化实验器材:烧瓶、烧杯、带塞子的玻璃管、冷热水、红墨水实验步骤:1、在烧瓶中装满滴加了红墨水的水,塞上带玻璃管的塞子,使水满上玻璃管,并在水的最高处做上记号。

2、把烧瓶放入热水中观察。

3、再把烧瓶放入冷水中观察。

现象和结论:水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

实验名称:观察空气是否热胀冷缩实验器材:锥形烧瓶、大烧杯、气球、冷热水实验步骤:1、在空锥形烧瓶口套上一个气球。

2、把套上气球的锥形烧瓶放入热水中观察。

3、取出锥形烧瓶放入冷水中观察。

现象和结论:在热水中时气球膨胀起来了,在冷水中时气球瘪下去了,说明气体会热胀冷缩。

实验名称:观察铜球的热胀冷缩实验器材:固体热胀冷缩演示器、酒精灯、水槽实验步骤:1、演示在常温下铜球能顺利地通过铜环。

2、在酒精灯上加热铜球,然后把加热后的铜球放在铜环上,观察现象。

3、将铜球取出放入水中冷却,再把冷却后的铜球套进铜环。

现象和结论:加热前的铜球能通过铜环,加热后的铜球不能通过铜环,重新冷却后的铜球又能通过铜环,说明铜能热胀冷缩。

实验名称:热在金属条中的传递实验器材:铁丝、火柴棒、蜡、铁架台、酒精灯、金属圆片等实验记录单:实验步骤:1、在一段铁丝上每隔一定距离用蜡粘上一根火柴,将铁丝固定在铁架台上,火柴都向下悬挂。

教科版五年级上下全册科学实验报告

教科版五年级上下全册科学实验报告

实验一:浮力实验
实验目的:通过浮力实验观察材料的浮沉情况,了解产生浮力的原理。

实验材料:小玻璃瓶、水、铅球、木块、小铁钉、塑料袋等。

实验步骤:
1.取一个小玻璃瓶,将其放在水中,观察玻璃瓶的情况。

2.向瓶中加入适量的水,观察玻璃瓶的浮沉情况。

3.往玻璃瓶中分别放入铅球、木块、小铁钉和塑料袋,观察它们的浮
沉情况。

实验结果:
经过观察发现,当瓶中没有加水时,玻璃瓶沉入水中;当瓶中加水后,玻璃瓶能够漂浮在水中;往瓶中加入铅球、木块、小铁钉和塑料袋后,它
们都能够浮在水中。

实验原理:
浮力是产生物体漂浮的力。

实验中,瓶中加入水后,水会对玻璃瓶产
生向上的浮力,使得玻璃瓶能够浮在水中。

而当往瓶中加入其他物体时,
它们也能够浮在水中,是因为它们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因此受到浮力的
作用而浮在水中。

实验总结:
通过这个实验,我了解到了浮力的原理,当物体在液体中受到向上的
浮力时,它就能够浮在液体中。

这对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情有很大
的影响,比如船只能够漂浮在水中,风筝能够飞翔等。

同时,我也学会了
用实验的方法来观察、研究科学现象,培养了动手实践和观察的能力。

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小心操作,否则可能会发生危险。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

4/5
科学实验报告单20
实验名称
做一个钟摆
实验目的
研究摆长影响摆动次数
实验材料
一根宽1厘米长30厘米的木条.秒表.摆锤.金属圆片
实验过程
1.师出示金属圆片.问:假如把它固定到木条上.这个摆的摆动快慢会变化吗?为什么?
2.学生小组实验.把金属片固定在底部.三次实验记录金属片挂在上.中.下处时.15秒内摆动的次数。
2.把小石块.橡皮.泡沫块.萝卜分别切成二分之一.四分之一.八分之一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沉浮
实验结论
木块.塑料.泡沫在水中是浮的;小石头.回形针在水中是沉的。由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们的
体积大小.在水中的沉浮是不会发生改变的。
科学实验报告单2
实验名称
影响物体沉浮的因素
实验目的
研究物体的沉浮与哪些因素有关
(2)在“地球”上贴(或画)一个小纸人.怎样才能让小人在同一地点(例如贴小纸人的地方)出现 昼夜交替现象?用实验的方法检验每一种假设。
实验结论
昼夜交替现象①地球不动.太阳绕着地球转;②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③地球围着太阳转.同时 自转;④地球自转
5/5
然后.依水位老推算时间.分别标出1分钟~10分钟的时间刻度。
实验结论
通过一定的装置里.流水能够用来计时;通过控制滴漏的速度可以使水钟更加准确的计时。
科学实验报告单18
实验名称
摆的观察
实验目的
观察和测量摆钟每分钟摆动的次数
实验材料
秒表.摆锤(螺帽).摆绳(棉线).支架
实验过程
1.观察讨论:摆钟是怎样来计量时间的?
实验二:1.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用上面同样大小的橡皮泥.改变它的形状.即把橡皮泥做成船形或者

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

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

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水的沸腾点实验目的:通过观察水的沸腾点,了解水的物理性质。

实验材料:酒精灯、水、温度计、玻璃杯、火柴。

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酒精灯放在安全的位置,确保周围没有易燃物。

将温度计插入玻璃杯中,确保温度计的底部不接触杯底。

2. 加热水:将适量的水倒入玻璃杯中,放在酒精灯上方,点燃酒精灯。

3. 观察变化:当水开始加热时,观察水的表面是否出现气泡。

随着温度的升高,气泡会越来越多,水开始沸腾。

4. 测量沸腾点:当水开始沸腾时,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记录下水的沸腾点。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观察和测量,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水的沸腾点是100摄氏度。

当水温达到100摄氏度时,水开始沸腾。

2. 水的沸腾点是一个固定值,不受水的数量和容器的大小影响。

无论是少量的水还是大量的水,在相同的条件下,水的沸腾点都是100摄氏度。

3. 水的沸腾点可以受海拔高度的影响。

在高海拔地区,由于大气压力较低,水的沸腾点会降低。

实验分析:水的沸腾点是指在标准大气压下,水从液态转变为气态所需要的温度。

水的沸腾点是一个物质的固有性质,可以用来区分不同物质。

通过实验观察和测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水的物理性质。

实验应用:1. 煮沸水:通过了解水的沸腾点,我们可以控制水的温度,煮沸水用于烹饪、消毒等。

2. 温度计的使用:温度计是通过测量物体的温度来判断其状态的工具。

了解水的沸腾点可以帮助我们正确使用温度计。

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时要注意安全,确保酒精灯的使用正确,并远离易燃物。

2. 在实验过程中要小心操作,避免烫伤。

3. 实验完成后,及时熄灭酒精灯,注意清理实验场地。

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水的沸腾点是100摄氏度,并且不受水的数量和容器大小的影响。

水的沸腾点是一个重要的物理性质,可以应用于日常生活中的烹饪和温度测量等方面。

实验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安全,合理操作,保持实验场地的整洁。

五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

五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

五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五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植物的生长条件实验目的:通过观察和比较不同植物在不同生长条件下的生长情况,了解植物的生长需要哪些条件。

实验材料:1. 小花盆 x 32. 盆土3. 三种不同的植物(如向日葵、仙人掌、绿萝)4. 水壶5. 阳光6. 水7. 尺子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盆土倒入三个小花盆中,每个盆土的量相同。

将三种不同的植物分别种植在三个小花盆中。

2. 生长条件1:将第一个小花盆放在室外,阳光充足的地方。

每天给植物浇适量的水,保持土壤湿润。

3. 生长条件2:将第二个小花盆放在室内,阳光较少的地方。

每天给植物浇适量的水,保持土壤湿润。

4. 生长条件3:将第三个小花盆放在室内,完全没有阳光的地方。

每天给植物浇适量的水,保持土壤湿润。

5. 每天观察和记录植物的生长情况,包括植物的高度、叶片的颜色和形态等。

实验结果:在生长条件1下,植物在阳光充足的环境中,生长得更加茂盛。

它们的茎长得更高,叶片更加绿色,形态也更加健壮。

这说明植物对阳光的需求非常重要,阳光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能源。

在生长条件2下,植物在阳光较少的环境中,生长速度较慢。

它们的茎长得相对较短,叶片颜色较浅。

这表明植物对阳光的需求虽然不如生长条件1下那么迫切,但阳光仍然对植物的生长起到重要作用。

在生长条件3下,植物在完全没有阳光的环境中,几乎无法生长。

它们的茎矮小且弱,叶片颜色苍白。

这说明阳光对植物的生长至关重要,缺乏阳光会导致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无法获取足够的能量来维持生长。

实验结论: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植物的生长需要适量的阳光。

阳光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能源,能够提供植物所需的养分和能量。

2. 植物的生长也需要适量的水分。

水分是植物体内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帮助植物进行物质运输和养分吸收。

3. 不同植物对生长条件的要求有所不同。

有些植物对阳光的需求更高,有些植物对水分的需求更高。

五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

五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

五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五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植物的光合作用实验目的:通过观察植物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生长情况,了解植物的光合作用。

实验材料:小苗、土壤、花盆、水、太阳灯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土壤放入花盆中,用水浇湿土壤,然后将小苗种植在花盆中。

2. 分组实验:将小苗分成三组,每组分别放置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

- 第一组:放置在自然光照下,即室外阳光直射的地方。

- 第二组:放置在室内,使用太阳灯提供光照。

- 第三组:放置在室内,不提供任何光照。

3. 观察记录:每天观察并记录每组小苗的生长情况,包括株高、叶片颜色和数量等。

实验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第一组小苗在自然光照下生长得最好,株高较高,叶片呈深绿色,叶片数量也较多。

这是因为自然光照中含有丰富的阳光和光合作用所需的光能,能够为植物提供足够的能量进行光合作用,促进植物的生长。

第二组小苗在太阳灯的光照下也有一定的生长,但与第一组相比,生长速度较慢,叶片颜色较浅,叶片数量也较少。

这是因为太阳灯无法提供与自然光照相同的光能,植物无法充分进行光合作用,从而影响了植物的生长。

第三组小苗在没有光照的条件下几乎没有生长,株高极低,叶片颜色呈黄色,叶片数量几乎为零。

这是因为光合作用是植物生长的重要过程,没有光能供给,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无法制造足够的养分来支持生长。

实验结论: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植物生长的重要过程,光能是光合作用的关键。

自然光照下的植物生长最好,太阳灯提供的光照次之,没有光照的情况下植物几乎无法生长。

实验启示:这个实验告诉我们植物需要光能来进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植物生长的重要过程。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给植物提供足够的阳光来促进植物的生长。

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这个实验了解到科学实验的重要性,通过观察和记录,我们可以得到有价值的结论,从而提高我们对自然现象的认识。

总结:通过这个实验,我们不仅了解到植物的光合作用的重要性,还学会了如何进行科学实验和观察记录。

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
3.在粘贴两镜片纸板末端的粘贴宽条的正面粘上双面胶,再将整个镜筒折成长方体后,将两宽条粘在对面的纸板上,并使两镜片保持平行状态且与水平方向成45度角;
4.在镜筒最长粘贴宽条处的正面粘上双面胶,并与相邻的纸板进行粘合,这时镜筒的四周已粘合完毕,只剩上下开口端;
5.分别在上下开口端的两粘贴宽条处的正面粘上双面胶并与镜筒进行粘合即可。
实验时间
2022.5.24
实验名称
滑轮的作用实验
实验器材
铁架台.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细绳.钩码.测力计
实验步骤
1.用测力计竖直提起两个钩码,看用多少力。
2.组装定滑轮,用测力计通过定滑轮提起两个钩码,看用多少力。观察用力的方向和钩码运动的方向。
3.组装动滑轮,用测力计通过动滑轮提起两个钩码,看用多少力。观察用力的方向和钩码运动的方向。
实验者
第实验小组
实验时间
2022.4.19
实验名称
解剖种子
实验器材
镊子.放大镜.小刀.瓷盘.纱布
实验步骤
1.用手或镊子轻轻剥去外层的皮,用手感受此层皮的坚韧性。
2.用小刀沿着种子侧面的自然裂缝将种子切开或用手顺着裂缝将种子掰开,每个结构尽量保持完整。
3.用放大镜观察种子内部结构。
实验现学校
班级
5年级1班
实验者
第实验小组
实验时间
2022.3.1
实验名称
口腔中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实验器材
试管.烧杯.碘酒.温水.淀粉液
实验步骤
1.分别向两支试管倒入少量稀淀粉液,在其中一个试管中加入一些唾液摇匀,把两支试管同时放在约40℃左右的温水中。
2.过一会儿(大约5分钟时间),分别向两支试管滴入2-3滴稀释的碘酒,观察现象。

五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必考7个

五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必考7个
五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5
学校
实验小学
年级

实验时间
实验名称
电磁铁有无磁极
实验目的
了解电磁铁有无磁极
实验器材
铁钉、导线、小磁针、电池等。
实验步骤
1.检查实验用品是否齐全。
2.制作一个电磁铁,接通电源。(注意:在铁钉上缠绕导线时,只能按一个方向)。
3.用电磁铁的钉尖靠近小磁针南极,观察现象。我们看到,相吸(相斥),证明钉尖是北极(南极)。
方法
现象
结论
钉尖——南极
相吸 相斥
南极 北极
钉尖——北极
相吸 相斥
南极 北极
钉帽——南极
相吸 相斥
南极 北极
钉帽——北极
相吸 相斥
南极 北极
实验结论
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得到的结论是:电磁铁有南极和北极两个磁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五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6
学校
实验小学
年级

实验时间
实验名称
电磁铁磁极的改变
4.现在,我们看到酒精灯在燃烧,下面用灯帽盖住火焰,观察现象。
( 我们看到:灯帽盖住前,酒精灯在燃烧。用灯帽盖住火焰,再取下灯帽,火焰熄灭了。)
5.整理器材。
实验现象
砖块不能燃烧。纸条先燃烧。灯帽盖住前,酒精灯在燃烧。用灯帽盖住火焰,再取下灯帽,火焰熄灭了。
实验结论
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得到的结论是: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可燃物、氧气和达到可燃物的燃点。
1.二氧化碳没有颜色,没有气味。
2.倒入二氧化碳后,可以看到,低处的蜡烛先熄灭,高处的蜡烛后熄灭。
3.振荡后,烧杯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结论
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得到的结论是: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比同体积的空气重。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二:1、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用上面同样大小的橡皮泥, 改变它的形状,即把橡皮泥做成船形或者空心的, 橡皮泥就能浮在水面上。
2、取一个量杯,装入200毫升的水,记录橡皮泥在水中
排开水的体积。
实验结论
1、实心橡皮泥质量不变,形状改变,体积也不变,橡皮泥
的沉浮不会发生改变。
橡皮泥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越大,浮力越大。
2、把小石块、橡皮、泡沫块、萝卜分别切成二分之一、
四分之一、八分之一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沉浮
实验结论
木块、塑料、泡沫在水中是浮的;小石头、回形针在水中是沉 的。由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们的体积大小,在水中的 沉浮是不会发生改变的。
崇岗完小科学实验报告单
班级:
姓名:
日期年 月日
实验名称
影响物体沉浮的因素
崇岗完小科学实验报告单
班级:
姓名:
日期年 月曰
实验名称
造一艘小船
实验目的
比较哪种船载物多
实验材料
水槽、若干橡皮泥、若干垫子、玻璃弹子、有关图片
实验过程
一、准备1.决定造一艘什么船;2.准备需要的材料。
二、制作1.画出船的设想草图;2.动手制作。
三、改进和完成
1.放到水里试试,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2.演示、介绍我的小船。
实验结论
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入水中的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 量也随之增大。
实验结论
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 质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
崇岗完小科学实验报告单
班级:
姓名:
日期年 月曰
实验名称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实验目的
橡皮泥排开水的体积
实验材料
水槽、水、塑料、小刀、泡沫、橡皮、萝卜、曲别针等各种材 料
实验过程
实验一:找一块橡皮泥做成各种不同形状的实心物体放入水 中,观察它们的沉浮。
实验目的
研究物体的沉浮与哪些因素有关
实验材料
水槽、小石块、泡沫塑料块、回型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 卜、橡皮、一套同体积不同重量的球、一套同重量不同体积的 立方体、小瓶子、潜水艇
实验过程
实验1.按体积大小顺序排列七种物体,再标出它们在水中 是沉还是浮。想一想,物体的沉浮和它的体积大小有关系吗?
实验2、按轻重顺序排列七种物体,再标出它们在水中是沉 还是浮。想一想,物体的沉浮和它的轻重有关系吗
五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
崇岗完小科学实验报告单
班级:
姓名:日期年 月曰
实验名称
物体的沉浮
实验目的
观察物体的沉浮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实验材料
水槽、水、塑料、小刀、泡沫、橡皮、萝卜、曲别针等各种材 料
实验过程
实验一:取小石头、木块、橡皮、针等放入水中,观察它们
的沉浮。
实验二:1、把水槽放在展台上,从袋中取出泡沫、回形针、萝 卜等分别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沉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