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

合集下载

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

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

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2、用胶塞把集气瓶的口封住,再用滴管将集气瓶倒置放在水中,使集气瓶的口完全浸在水中。

3、将带根的植物插入集气瓶的胶塞中。

4、观察一段时间后,发现集气瓶内的气体体积增加。

实验现象:集气瓶内的气体体积增加。

实验结论:根有吸收水分的作用,并释放氧气。

实验名称:研究植物吸水作用提出问题:根有什么作用?猜想假设:根有吸收水分的作用。

器材:瓶子、水、彩笔实验过程:1、将瓶子中的水倒掉,重新加入适量的水。

2、在水面处用彩笔做一个标记。

3、将实验装置放在向阳处。

4、过一段时间后,观察水面有什么变化。

实验现象:瓶中的水面下降了。

实验结论:根有吸收水分的作用。

实验名称:研究茎的作用提出问题:茎的作用有哪些?猜想假设:茎有输导和支撑的作用。

器材:烧杯、红水、一段新鲜芹菜实验过程:1、将芹菜等植物的茎插入到滴有红墨水的水瓶中。

2、过一段时间后,观察茎的变化。

3、然后将茎纵切和横切,观察茎的颜色变化。

实验现象:茎的横切面上出现一圈小红点,在茎的纵切面上出现一条条红线。

实验结论:茎有运输水分的作用。

实验名称:研究植物的向光性提出问题:植物的生长是否会受到光的影响?猜想假设:植物会向着有阳光的地方生长。

器材:两株生长情况基本一致的绿豆苗、纸盒、剪刀实验过程:1、将两株绿豆苗分成1、2两组,并且把两组绿豆苗都用纸盒罩住。

2、1组绿豆苗不作处理,将罩住2组绿豆苗的纸盒右侧上方剪开一个洞,使阳光能照射进去。

3、一周后,观察两组豆苗的生长情况。

实验现象:1组豆苗正常生长,2组豆苗偏向有阳光的洞口方向生长。

实验结论:植物具有向光性。

实验名称:研究植物的定向运动提出问题:植物的生长有哪些特性?猜想假设:植物可能有向水性、向地性。

器材:两种不同根的根系的植物标本、植物向水性实验装置实验过程:1、把筷子穿过纸盒,绿豆苗固定在筷子上,把一个盛水的盘子放入纸盒中,观察植物的根有什么现象。

2、把一株绿豆苗种在一个盛土的纸盒中,把一段海绵的一端与烧杯里的水连接,把海绵的另一端埋入盛土的纸盒,一周后,观察植物的根有什么现象?实验现象:在XXX,绿豆苗的根都向着盛水的盘子方向生长,在XXX,绿豆苗向着有水的土壤方向生长。

五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

五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

实验记录报告单(一)实验课题:太阳和影子实验目的:模拟太阳运动过程中影子的变化,引导发现规律。

实验器材:手电筒、竹篾、小标杆。

实验过程:太阳在天空中的运动轨迹呈半圆周状,竹篾代表太阳在天空中的运动轨迹;手电筒代表太阳;小标杆代表地球上产生影子的物体。

把手电筒挂在竹篾上,把小标杆放在竹篾下正中心,沿着竹篾自东向西移动开着灯的手电筒,看竹篾中央小标杆的影子变化。

注意:电筒在竹篾上的位置保持不变;手电筒始终照在小标杆上。

实验现象:发现手电筒的方向与影子的方向正好相反,手电筒在两边影子长,手电筒在中央影子短。

实验结论:影子的方向与太阳的位置是正好相反的,影子的长短和太阳的高度关系:太阳高度高,影子短,太阳高度低,影子长。

(二)实验课题:昼夜交替实验目的:通过模拟实验,认识昼夜交替的成因。

实验器材:手电筒、地球仪。

实验过程:手电筒代表太阳,地球仪代表地球。

固定手电筒,在地球仪上任选一点自西向东转动地球仪,观察地球仪上的明暗变化。

实验结论:昼夜交替是地球自转的结果,一个昼夜的时间约是24 小时。

(三)实验课题:光在空气中的行进路线实验目的:验证光的直线传播规律。

实验器材:小孔板、手电筒。

实验过程:1.当三个小孔成一直线时,用手电筒从一端向另一端照射,观察光在空气中的传播路线。

2.当三个小孔不在同一直线时,用手电筒从一端向另一端照射,观察光在空气中的传播路线。

实验结论: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四)实验课题:小孔成像实验目的:让学生通过探究小孔成像的原因,进一步认识光的直线传播规律。

实验器材:纸盒、铝箔纸、透明纸、蜡烛、小钉子、胶布。

实验过程:在纸盒底部割出一个小窗;用铝箔纸把小窗盖上,并用钉子小心地在小窗中心钻一个孔;用透明纸蒙住纸盒的另一面。

将有小窗的一面朝向窗户,移动纸盒,直到能在透明纸上看到清晰的影像为止。

注意:做小孔成像的小孔不宜大,直径一般在1毫米左右。

实验结论: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五)实验课题:制作潜望镜实验目的:通过制作潜望镜,认识光的反射现象。

五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

五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

五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作者: ————————————————————————————————日期:ﻩ五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科学实验报告单1实验名称物体的沉浮实验目的观察物体的沉浮实验材料水槽、水、塑料、小刀、泡沫、橡皮、萝卜、曲别针等各种材料实验过程实验一:取小石头、木块、橡皮、针等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沉浮。

实验二:1、把水槽放在展台上,从袋中取出泡沫、回形针、萝卜等分别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沉浮2、把小石块、橡皮、泡沫块、萝卜分别切成二分之一、四分之一、八分之一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沉浮实验结论木块、塑料、泡沫在水中是浮的;小石头、回形针在水中是沉的。

由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们的体积大小,在水中的沉浮是不会发生改变的。

科学实验报告单2实验名称影响物体沉浮的因素实验目的研究物体的沉浮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材料水槽、小石块、泡沫塑料块、回型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一套同体积不同重量的球、一套同重量不同体积的立方体、小瓶子、潜水艇实验过程实验1.按体积大小顺序排列七种物体,再标出它们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想一想,物体的沉浮和它的体积大小有关系吗?实验2、按轻重顺序排列七种物体,再标出它们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想一想,物体的沉浮和它的轻重有关系吗实验结论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质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

科学实验报告单3实验名称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实验目的橡皮泥排开水的体积实验材料水槽、水、塑料、小刀、泡沫、橡皮、萝卜、曲别针等各种材料实验过程实验一:找一块橡皮泥做成各种不同形状的实心物体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沉浮。

实验二:1、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用上面同样大小的橡皮泥,改变它的形状,即把橡皮泥做成船形或者空心的,橡皮泥就能浮在水面上。

2、取一个量杯,装入200毫升的水,记录橡皮泥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

实验结论实心橡皮泥质量不变,形状改变,体积也不变,橡皮泥的沉浮不会发生改变。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实验组别、实验合作者、指导老师、实验日期、实验名称等信息缺失,需要补充完整。

同时,第四段实验步骤中的勾码数量应该为4个,而非3个。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一)年级班姓名。

成绩:实验名称:验证光的传播路线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了解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实验器材:纸板4张,其中3张在同一位置打孔,底板1块,手电筒1把。

实验步骤:1.将3张有孔纸板竖立在桌面上,每张之间间隔15厘米,排成整齐的一列,使小孔在同一直线上。

2.在最后一张纸板之后约15厘米的地方,再放一张没打孔的纸板作为屏。

3.将手电筒放置在离自己最近的纸板前一定距离,让光射直进小孔。

观察屏上是否有光斑。

4.将第二张纸板向左或向右移动2-3厘米左右。

同样用手电筒的光对准离自己最近的卡纸上的小孔,观察屏上是否有光斑。

观察到的现象:当小孔在一条直线上时,光照射到屏上;如果有其中一个小孔不在一条直线上时,光就照射到屏上。

实验结论:光在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二)年级班姓名。

成绩:实验名称:认识弹簧测力计实验目的:了解弹簧测力计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研究正确使用测力计。

实验器材:1N/2.5N/5N测力计、钩码1个。

实验步骤:1.出示弹簧测力计,了解其结构,标出示意图。

2.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步骤:1)检查是否具有弹性;2)指针调零;3)测量读数,视线与指针保持水平;4)使用后,指针归零。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三)年级班姓名。

成绩:实验名称: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实验目的:认识弹簧测力计,用它来测量力的大小。

实验器材:测力计、塑料袋、材料包。

实验步骤:1.检查测力计的指针是否指在“0”的位置。

2.在测力计的挂钩上挂一个塑料袋。

3.将要测的物体放入袋中。

4.读取此时测力计上的数。

观察到的现象:物体名称。

估计重力的大小。

实测重力的大小。

估计和实测差距玻璃珠。

1N。

1.2N。

0.2N塑料块。

3N。

2.8N。

0.2N橡皮擦。

0.5N。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五年级分组实验种子发芽实验(一)绿豆种子、放大镜、镊子探寻种子发芽所需要的条件先用放大镜观察绿豆种子,测量他们的大小,再用适当的语言描述。

1 、准备两个不漏水的盒子。

2、在盒内垫纸巾并且按上三个洞。

3、在纸巾上各放三粒绿豆。

4 、往纸巾上滴水,一个不滴。

每天观察种子的变化。

滴有水的绿豆种子发芽,没有滴水的种子没有发芽。

说明种子的发芽需要水分。

五年级分组实验种子发芽实验(二)放大镜、镊子、温度计绿豆种子可以不需要阳光,绿豆芽的生长需要阳光吗?1.准备两个塑料杯当花盆,各放入同样的三颗绿豆种子,然后加入适量水,放在同一个地方,等它发芽2.过了两天,绿豆芽长出来了,将一盆放在阳台上,一盆放在客厅里,观察一星期,并记录自己的发现。

3 .采集做相同实验小组的实验信息,共同分析绿豆种子的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但是生长如果缺乏阳光的话就会叶子发黄,长的瘦弱。

五年级分组实验观察绿豆芽的生长放大镜、镊子、温度计、量杯、吸水纸探索绿豆芽生长所需要的条件1、准备好 6 个水杯,每一个水杯都放好纸巾(中间挖两个洞) 贴上标签2、将种子放入洞中3、6 个小盘中 1 号杯不滴,其余的都滴上适量的水。

4、用塑料纸将 3 号杯口密封,用塑料杯子罩住 5 号杯,用纸箱罩住 6 号杯。

缺乏阳光、空气、水的绿豆芽无法正常生长。

五年级分组实验蚯蚓与环境蚯蚓、塑料薄膜、玻璃片、纸盒研究蚯蚓喜欢什么样的生存环境?找一个长方形的盒子,把盒子里面涂成黑色,盒子的盖子的一端剪掉一块,在盒子底部铺上吸水纸。

将捉来的蚯蚓五条一组放在盒子中间,盖好盖子,五分钟后,打开盒盖观察,做好记录。

蚯蚓丢爬行到了阴暗的一侧。

说明蚯蚓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

五年级分组实验光与影子手电筒、白卡纸、铅笔、尺子影子照射的目标与什么有关?1、桌面上放上一块长方体木块,打开手电筒开关,从不同位置照射。

2、在桌面上放三块木块(与手电筒距离不一样) ,打开手电筒开关。

3、将1 块木块平放在桌面上,打开手电筒开关,从水平和垂直方位照木块影子的大小和物体有关,遮挡物与光源的距离远时,影子就大;遮挡物与光源的距离近时,影子就小。

五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

五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

五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
实验报告单
实验名称:测量物体的体积
实验目的:通过测量物体的体积,学习体积的概念并掌握测量方法。

实验器材:容积瓶、水桶、测量器具(标尺或量杯)、实验物体(如正方体、圆柱体等)
实验步骤:
1. 准备实验器材和实验物体。

2. 将容积瓶放在水桶内,确保容积瓶的口部完全浸入水中。

3. 使用标尺或量杯等工具,测量容积瓶内的水的初始体积,记录下来。

4. 将实验物体轻放入容积瓶中,确保物体完全浸入水中且不发生水溅出。

5. 再次测量容积瓶内的水的体积,记录下来。

6. 计算实验物体的体积,即为实验物体后的容积减去实验物体前的容积。

实验结果:
实验物体前的水体积:XX ml
实验物体后的水体积:XX ml
实验物体的体积:(实验物体后的水体积 - 实验物体前的水体积)
实验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学会了使用容积瓶和测量器具来测量物体的体积。

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物体的体积可以通过测量容积瓶内水的体积来计算得出。

我们可以运用这个方法来测量其他的物体的体积。

实验总结:
本次实验通过观察和测量物体的体积,增加了我们对体积概念的了解。

同时,我们也学会了使用容积瓶和测量器具进行测量。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需要保证实验物体完全浸入水中,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

我们要继续通过实验和实践,提高我们的观察和测量能力。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实验结论:
光在物质中是沿
传播的。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二)
年级

姓名:
成绩:
实验名称: 认识弹簧测力计 实验目的:了解弹簧测力计结构和工作原理,学习正确使用测力计。
实验器材:1N\2.5N\5N 测力计、钩码一个
实验步骤: 1、出示弹簧测力计,了解结构,标出示意图;








2、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步骤: (1)检查是否具有弹性; (2)指针调零; (3)测量读数,视线与指针保持水平; (4)使用后,指针归零。
三次)。
3、将 4 个勾码放入小车中,在桌面上拉一拉,记下拉力读数。
4、将 6 个勾码放入小车中,在桌面上拉一拉,记下拉力读数。
观察到的现象:
不改变的条件
要改变的条件 (钩码个数) 2 4 6
摩擦力大小
实验结论:
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

;物体越
,摩擦力越
有关。物体越 。
,摩擦力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三)
年级

姓名:
成绩:
实验名称: 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实验目的:认识弹簧测力计,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实验器材:测力计、塑料袋、材料包
实验步骤: 1、检查测力计的指针是否指在“0”的位置 2、在测力计的挂钩上挂一个塑料袋 3、将要测物体放入袋中 4、读下此时测力计上的数
观察到的现象: 物体的名称
玻璃珠 塑料块 橡皮擦 10 枚回形针
估计重力的大小 实测重力的大小 估计和实测差距
实验结论:
力的大小是可以用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四)
年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 实验报 告 单
实验名称
判别导体和绝缘体
实验目的
认识导体和绝缘体
实验材料
电池、电池盒、开关、小电珠、灯座、导线若干、检测物体(剪刀、铅笔、回形针、橡皮、塑料圆珠笔等)、检测液体(自然水、纯净水、盐水)
实验步骤
.用检测电路分别检测物品的导电性能:将检测物品分别接入检测电路,通过小电珠的亮与灭来判断物品的导电性能。

实验现象
齿轮传动转动的方向相反,速度不同,大齿轮转动的速度比小齿轮慢。
实验结论
齿轮传动特点是齿轮转动的方向相反,速度不同,大齿轮转动的速度比小齿轮慢。
学科:科学年级:五班级: 204小组:2014年3月6日
学生实验报告单
实验名称
探究链条传动的特点
实验目的
研究链条传动的方向和速度有什么变化.
实验材料
两个大小不同的齿轮
实验步骤
1.组装链条传动装置
2.转动一个齿轮,仔细观察两个齿轮转动的方向和圈数;
实验现象
链条传动时齿轮转动的方向相同,速度不同,大齿轮转动的速度比小齿轮慢。
实验结论
链条传动特点是齿轮转动的方向相同,速度不同,大齿轮转动的速度比小齿轮慢。
学科:科学年级:五班级:204小组:2014年 3泡亮,橡皮、木头、纯净水不能让灯泡亮。
实验结论
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如回形针、铁钉、盐水、人体等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如橡皮、木头、纯净水等。
学科:科学年级:五班级: 204小组2013年10月19日

五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
———————————————————————————————— 作者:
———————————————————————————————— 日期:

学生实验报告单
实验名称
探究齿轮传动的特点
实验目的
研究齿轮传动的方向和速度有什么变化.
实验材料
齿轮组及支架
实验步骤
1.组装齿轮传动装置
2.转动一个齿轮,仔细观察两个齿轮转动的方向和圈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