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

合集下载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五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

五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

实验记录报告单(一)实验课题:太阳和影子实验目的:模拟太阳运动过程中影子的变化,引导发现规律。

实验器材:手电筒、竹篾、小标杆。

实验过程:太阳在天空中的运动轨迹呈半圆周状,竹篾代表太阳在天空中的运动轨迹;手电筒代表太阳;小标杆代表地球上产生影子的物体。

把手电筒挂在竹篾上,把小标杆放在竹篾下正中心,沿着竹篾自东向西移动开着灯的手电筒,看竹篾中央小标杆的影子变化。

注意:电筒在竹篾上的位置保持不变;手电筒始终照在小标杆上。

实验现象:发现手电筒的方向与影子的方向正好相反,手电筒在两边影子长,手电筒在中央影子短。

实验结论:影子的方向与太阳的位置是正好相反的,影子的长短和太阳的高度关系:太阳高度高,影子短,太阳高度低,影子长。

(二)实验课题:昼夜交替实验目的:通过模拟实验,认识昼夜交替的成因。

实验器材:手电筒、地球仪。

实验过程:手电筒代表太阳,地球仪代表地球。

固定手电筒,在地球仪上任选一点自西向东转动地球仪,观察地球仪上的明暗变化。

实验结论:昼夜交替是地球自转的结果,一个昼夜的时间约是24 小时。

(三)实验课题:光在空气中的行进路线实验目的:验证光的直线传播规律。

实验器材:小孔板、手电筒。

实验过程:1.当三个小孔成一直线时,用手电筒从一端向另一端照射,观察光在空气中的传播路线。

2.当三个小孔不在同一直线时,用手电筒从一端向另一端照射,观察光在空气中的传播路线。

实验结论: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四)实验课题:小孔成像实验目的:让学生通过探究小孔成像的原因,进一步认识光的直线传播规律。

实验器材:纸盒、铝箔纸、透明纸、蜡烛、小钉子、胶布。

实验过程:在纸盒底部割出一个小窗;用铝箔纸把小窗盖上,并用钉子小心地在小窗中心钻一个孔;用透明纸蒙住纸盒的另一面。

将有小窗的一面朝向窗户,移动纸盒,直到能在透明纸上看到清晰的影像为止。

注意:做小孔成像的小孔不宜大,直径一般在1毫米左右。

实验结论: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五)实验课题:制作潜望镜实验目的:通过制作潜望镜,认识光的反射现象。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实验组别、实验合作者、指导老师、实验日期、实验名称等信息缺失,需要补充完整。

同时,第四段实验步骤中的勾码数量应该为4个,而非3个。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一)年级班姓名。

成绩:实验名称:验证光的传播路线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了解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实验器材:纸板4张,其中3张在同一位置打孔,底板1块,手电筒1把。

实验步骤:1.将3张有孔纸板竖立在桌面上,每张之间间隔15厘米,排成整齐的一列,使小孔在同一直线上。

2.在最后一张纸板之后约15厘米的地方,再放一张没打孔的纸板作为屏。

3.将手电筒放置在离自己最近的纸板前一定距离,让光射直进小孔。

观察屏上是否有光斑。

4.将第二张纸板向左或向右移动2-3厘米左右。

同样用手电筒的光对准离自己最近的卡纸上的小孔,观察屏上是否有光斑。

观察到的现象:当小孔在一条直线上时,光照射到屏上;如果有其中一个小孔不在一条直线上时,光就照射到屏上。

实验结论:光在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二)年级班姓名。

成绩:实验名称:认识弹簧测力计实验目的:了解弹簧测力计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研究正确使用测力计。

实验器材:1N/2.5N/5N测力计、钩码1个。

实验步骤:1.出示弹簧测力计,了解其结构,标出示意图。

2.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步骤:1)检查是否具有弹性;2)指针调零;3)测量读数,视线与指针保持水平;4)使用后,指针归零。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三)年级班姓名。

成绩:实验名称: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实验目的:认识弹簧测力计,用它来测量力的大小。

实验器材:测力计、塑料袋、材料包。

实验步骤:1.检查测力计的指针是否指在“0”的位置。

2.在测力计的挂钩上挂一个塑料袋。

3.将要测的物体放入袋中。

4.读取此时测力计上的数。

观察到的现象:物体名称。

估计重力的大小。

实测重力的大小。

估计和实测差距玻璃珠。

1N。

1.2N。

0.2N塑料块。

3N。

2.8N。

0.2N橡皮擦。

0.5N。

全新版五年级必做分组实验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全套)

全新版五年级必做分组实验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全套)

利辛县王市学区康楼小学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利辛县王市学区康楼小学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利辛县王市学区康楼小学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利辛县王市学区康楼小学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利辛县王市学区康楼小学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利辛县王市学区康楼小学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利辛县王市学区康楼小学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利辛县王市学区康楼小学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利辛县王市学区康楼小学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利辛县王市学区康楼小学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利辛县王市学区康楼小学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利辛县王市学区康楼小学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利辛县王市学区康楼小学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利辛县王市学区康楼小学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利辛县王市学区康楼小学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利辛县王市学区康楼小学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五年级分组实验种子发芽实验(一)绿豆种子、放大镜、镊子探寻种子发芽所需要的条件先用放大镜观察绿豆种子,测量他们的大小,再用适当的语言描述。

1 、准备两个不漏水的盒子。

2、在盒内垫纸巾并且按上三个洞。

3、在纸巾上各放三粒绿豆。

4 、往纸巾上滴水,一个不滴。

每天观察种子的变化。

滴有水的绿豆种子发芽,没有滴水的种子没有发芽。

说明种子的发芽需要水分。

五年级分组实验种子发芽实验(二)放大镜、镊子、温度计绿豆种子可以不需要阳光,绿豆芽的生长需要阳光吗?1.准备两个塑料杯当花盆,各放入同样的三颗绿豆种子,然后加入适量水,放在同一个地方,等它发芽2.过了两天,绿豆芽长出来了,将一盆放在阳台上,一盆放在客厅里,观察一星期,并记录自己的发现。

3 .采集做相同实验小组的实验信息,共同分析绿豆种子的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但是生长如果缺乏阳光的话就会叶子发黄,长的瘦弱。

五年级分组实验观察绿豆芽的生长放大镜、镊子、温度计、量杯、吸水纸探索绿豆芽生长所需要的条件1、准备好 6 个水杯,每一个水杯都放好纸巾(中间挖两个洞) 贴上标签2、将种子放入洞中3、6 个小盘中 1 号杯不滴,其余的都滴上适量的水。

4、用塑料纸将 3 号杯口密封,用塑料杯子罩住 5 号杯,用纸箱罩住 6 号杯。

缺乏阳光、空气、水的绿豆芽无法正常生长。

五年级分组实验蚯蚓与环境蚯蚓、塑料薄膜、玻璃片、纸盒研究蚯蚓喜欢什么样的生存环境?找一个长方形的盒子,把盒子里面涂成黑色,盒子的盖子的一端剪掉一块,在盒子底部铺上吸水纸。

将捉来的蚯蚓五条一组放在盒子中间,盖好盖子,五分钟后,打开盒盖观察,做好记录。

蚯蚓丢爬行到了阴暗的一侧。

说明蚯蚓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

五年级分组实验光与影子手电筒、白卡纸、铅笔、尺子影子照射的目标与什么有关?1、桌面上放上一块长方体木块,打开手电筒开关,从不同位置照射。

2、在桌面上放三块木块(与手电筒距离不一样) ,打开手电筒开关。

3、将1 块木块平放在桌面上,打开手电筒开关,从水平和垂直方位照木块影子的大小和物体有关,遮挡物与光源的距离远时,影子就大;遮挡物与光源的距离近时,影子就小。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实验结论:
光在物质中是沿
传播的。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二)
年级

姓名:
成绩:
实验名称: 认识弹簧测力计 实验目的:了解弹簧测力计结构和工作原理,学习正确使用测力计。
实验器材:1N\2.5N\5N 测力计、钩码一个
实验步骤: 1、出示弹簧测力计,了解结构,标出示意图;








2、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步骤: (1)检查是否具有弹性; (2)指针调零; (3)测量读数,视线与指针保持水平; (4)使用后,指针归零。
三次)。
3、将 4 个勾码放入小车中,在桌面上拉一拉,记下拉力读数。
4、将 6 个勾码放入小车中,在桌面上拉一拉,记下拉力读数。
观察到的现象:
不改变的条件
要改变的条件 (钩码个数) 2 4 6
摩擦力大小
实验结论:
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

;物体越
,摩擦力越
有关。物体越 。
,摩擦力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三)
年级

姓名:
成绩:
实验名称: 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实验目的:认识弹簧测力计,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实验器材:测力计、塑料袋、材料包
实验步骤: 1、检查测力计的指针是否指在“0”的位置 2、在测力计的挂钩上挂一个塑料袋 3、将要测物体放入袋中 4、读下此时测力计上的数
观察到的现象: 物体的名称
玻璃珠 塑料块 橡皮擦 10 枚回形针
估计重力的大小 实测重力的大小 估计和实测差距
实验结论:
力的大小是可以用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四)
年级

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

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

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小学科学实验报告(1)实验内容1种子发芽对比实验实验地点实验室实验目的种子发芽的条件是水、空气、温度。

实验器材种子发芽实验盒、注有“1”、“2”的标号纸、绿豆种子、纸巾、实验记录表格实验步骤1、准备好6个水杯,每个水杯都放好纸巾(中间挖两个洞)贴上标签2、将种子放入洞中3、6个小盘中1号杯不滴,其余的都滴上适量的水。

4、用塑料纸将3号杯口密封,用塑料杯子罩住5号杯,用纸箱罩住6号杯。

5、将1号杯和2号杯,3号杯和4号杯,5号杯和6号杯进行对比。

实验现象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是水、空气、温度。

实验结论种子发芽的条件是水、空气、温度缺一不可。

实验效果实验人实验时间小学科学实验报告(2 )实验内容2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吗实验地点实验室实验目的分析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阳光)实验器材绿豆芽、实验盒、实验步骤将种有相同绿豆芽的两个花盆中的一盆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一盆放在黑暗的地方,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过一段时间观察。

实验现象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的绿豆芽生长较好,放在黑暗的地方的绿豆芽生长的不好甚至死亡。

实验结论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实验效果实验人实验时间小学科学实验报告(3)实验内容3绿豆芽生长对水的需求实验地点实验室实验目的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实验器材绿豆芽、水、纸巾实验步骤1、在一个盘子里铺上几层吸水纸,把5粒刚发芽的绿豆并排放在吸水终上,保持吸水纸一端湿润。

2、3----5天后观察观察。

实验现象豆芽的根会向有水的方向生长实验结论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会努力的适应环境的变化。

实验效果实验人实验时间小学科学实验报告(4)实验内容4蚯蚓的选择实验地点实验室实验目的蚯蚓适宜的生活环境是什么样的?实验器材蚯蚓、泥土、水、盒子实验步骤1、(1)把长方形盒子一端剪去一部分,盖上玻璃片,再在另一端用黑布包住。

(2)在盒底放入塑料薄膜,以保护蚯蚓,方便它爬行。

(3)把5条蚯蚓放在盒子的中间,盖好盖子。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已填写).doc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已填写).doc




1)在两块泡沫塑料上各挖一条槽,槽内分别放入一支温 度计。
2)在一块泡沫塑料上覆盖黑纸,在另一块泡沫塑料上覆 盖白纸。
3)将两块泡沫塑料放在阳光下。
4)过一会,观察记录两支温度计显示的温度。
动 口 表 达
实验
现象
黑纸覆盖的温度计温度丄升得快,白纸覆盖的温度计温度上升得 慢。
实验 结论
深色物体比浅色物体吸热能力强。
动 口 表 达
实验 现象
通过实验,发现动滑轮能省力,但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实验 结论
使用动滑轮能省力,但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动 口 表 达
实验 名称
探究滑轮组的作用
仪器 名称
滑轮组装置、弹簧秤、钩码、细绳








1)组装好滑轮组实验装置。
2)直接用弹簧秤测量一个钩码的重量,记下读数。
3)在绳子的一端系在横梁上,绳子的另一端挂在弹簧秤 丄,通过滑轮组装置匀速使钩码丄升,记下读数。
(2)有盖的罐头4个,小勺1个,餐巾纸8张,4张分别 标有1、2、3、4的标签,胶水,清水。








(1)在第一个罐头里,放入两张餐巾纸,然后用小勺放入10粒绿 豆,拧紧瓶盖。置于室温环境。
(2)在第二个罐头里,放入两张餐巾纸,然后用小勺放入10粒绿豆,洒上少量水,使餐巾纸湿润,拧紧瓶盖。置于室温 环境。
3)换成长的光滑木板重做上面实验 记下弹簧秤的读数,(斜 面高度一样)。
动 口 表 达
实验 现象
将金属圆辘直接挂在弹簧秤上读数最大,其次是沿较短的木板 向上拉,读数最小的是沿着长木板向上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五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
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动实验土壤的渗水能力
口名称


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
三个同样大小的透明塑料瓶、烧杯3个、三种不同的土
仪器壤、水、纱布、细线、剪刀
名称测量水温的变化动实验
口名称
动方 1) 取三个同样大小的透明塑料瓶,去掉瓶底,用纱布蒙住瓶口,扎好,倒立在支架上,在瓶口下面放一只同样大小的烧杯。

手法
2) 向三个瓶中分别装进同样多的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
操步并同时倒入同样多的水。

3) 对三只烧杯收集到的从瓶中渗出的水,进行比较。

作骤
实验从沙质土中渗出的水最多,其次是壤土,最少的是黏质土。

现象




实验三种土壤的渗水能力由高到低依次是:沙质土、壤土、黏质土。

结论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
表 100毫升烧杯、100毫升锥形瓶、2支温度计、热水、冷水、达仪器铁架台、纸板。

名称物体传热动实验
口名称
1) 向烧杯中加入280毫升热水(80摄氏度左右),向锥形动方瓶中加入80毫升冰水。

2) 将锥形瓶放入烧杯中,用纸板盖住杯口,在纸板上打两手法
个孔。

操步 3) 将两支温度计分别放入热水和冰水中。

4) 观测两个容器中水的初始温度和间隔1分钟的变化,并作骤
做好记录。

实验把冷水放入盛有热水的容器时,冷水逐渐变热,热水会逐渐变
现象冷,最后达到共同温度后一块变成室温。





实验热在冷水和热水中是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向温度低的地方。

结论
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

达仪器铁架台、铁棒、酒精灯(或蜡烛)、火柴、凡士林、小木棍名称
动实验颜色与吸热口名称
动方 1)把铁棒固定在铁架台上,把小木棍的一端用凡士林依次
粘在铁棒下。

(注意:凡士林用量要相同,小木棍粗细要相同)
手法
2)点燃酒精灯,对铁棒的一端加热。

操步 3)观察实验现象。

作骤
实验小木棍会按照距酒精灯由近到远的顺序依次落下现象




热可以沿着物体传递,从温度高的部分传到温度低的部分。

实验
结论
表两个大小一样的泡沫塑料、两支温度计、小刀、两张大小一达样的白纸和黑纸仪器
名称风的形成动实验
口名称
1) 在两块泡沫塑料上各挖一条槽,槽内分别放入一支温动方
度计。

手法 2) 在一块泡沫塑料上覆盖黑纸,在另一块泡沫塑料上覆
盖白纸。

操步
3) 将两块泡沫塑料放在阳光下。

作骤 4) 过一会,观察记录两支温度计显示的温度。

实验黑纸覆盖的温度计温度上升得快,白纸覆盖的温度计温度上升得
现象慢。





实验深色物体比浅色物体吸热能力强。

结论
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
表风的形成实验箱、蜡烛、火柴、毛巾,冷水、香(蚊香)
达仪器名称
动实验模拟火山喷发
口名称
1) 把一支蜡烛放进实验箱内。

2) 把毛巾用冷水浸湿,放在实验箱一侧。

动方
3) 点燃香放在实验箱小口处。

手法 4) 观察香烟流动的方向。

5) 点燃实验箱内的蜡烛,再把香放在小口处。

操步
6) 观察香烟流动的方向。

作骤
7) 熄灭蜡烛。

实验点燃蜡烛前,香烟向上流动;点燃蜡烛后,香烟向实验箱内流动。

现象动



空气受热后会上升,周围的冷空气会补充过来,从而形成风。

实验
结论
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
表报纸、铝盘子、带窄颈的干净瓶、勺、漏斗、干苏打、洗涤灵、达仪器醋、红墨水、杯子、铝箔
名称
动实验杠杆的平衡
口名称
1) 在地面或桌上铺一层厚报纸,把铝盘放在报纸上,将瓶动方
子放在铝盘子中间。

手法 2) 往瓶中倒入50毫升干苏打,加入1~2滴洗涤灵。

3) 在瓶子周围放一个像火山锥一样的铝箔。

操步
4) 将50毫升醋放入杯子中,然后加2~3滴红墨水。

作骤 5) 慢慢的向瓶中倒入醋的混合物,观察发生的变化。

实验杯中混合物发生反应后上升,有的会冲出杯口,向外流出。

现象




实验地壳深处的岩浆在巨大的压力作用下,沿着裂缝上升,有的会在
结论上升过程中冷却下来形成岩石,有的则可能冲出地面,形成火山。

五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
表 :杠杆尺、钩码
达仪器
名称
探究轮轴动实验
口名称
1) 确定杠杆尺一侧的一个点为阻力点,挂一定数量的钩动方码。

手法 2) 在另一侧确定动力点的位置,看看在不同位置上需要
挂多少钩码才能使杠杆尺保持平衡,将实验结果记录下来。

操步 3) 改变阻力点的位置,重复第二步。

作骤
钩码挂在不同的位置上杠杆有时平衡,有时不平衡。

实验
现象



达通过实验知道了杠杆尺的平衡规律: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实验钩码数=动力点到之点的距离× 钩码数
结论
五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
表轮轴实验器材、钩码、皮筋秤达仪器名称
1) 组装实验装置。

2) 将两个钩码挂在皮筋秤上,观察并记下皮筋伸长的长度。

动方
3) 在轴上挂两个钩码,把轮的线绳下端系在皮筋秤钩上。

手法手握皮筋秤向下拉动轮子,观察并记下皮筋伸长的长度。

4) 在轮的线绳上挂两个钩码,轴的线绳上挂皮筋秤,再做操步
上述实验,观察皮筋伸长的长度。

作骤
实验把钩码挂在轴上时,皮筋伸长的长度最短。

现象




实验把重物挂在轴上带动轮转动,轮轴有省力的作用。

结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