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梭菌性肠炎病理图片
猪的细菌性传染病——仔猪梭菌性肠炎

猪的细菌性传染病——仔猪梭菌性肠炎概述仔猪梭菌性肠炎(Clostridial enteritis of piglets)是初生仔猪(3日龄以内)的高度致死性肠毒血症。
又称仔猪传染性坏死性肠炎,俗称仔猪红痢。
其特征是排出红色粪便,小肠黏膜弥漫性出血和坏死;发病快,病程短,致死率高。
常常造成初生仔猪整窝死亡,损失很大。
此猪病首先由英国报道,以后在美国、丹麦、美国、荷兰、新西兰、前苏联和日本等国陆续报道了本病。
我国于1964年首次从患红痢仔猪分离到产气荚膜梭菌,据调查,我国近20个省、市有本病发生。
我国已研制出仔猪红痢灭活疫苗用于预防,基本上控制了本病的危害。
病原仔猪红痢的病原为C型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 type C),也称魏氏梭菌(C1.Welchii)。
此菌革兰氏染色为阳性,是梭菌属中较长的大杆菌,长4~8µm,宽1~1.5µm,菌体短粗,两端钝圆,单个、成对或短链排列;本菌能形成芽孢,芽孢大于菌体的宽度,位于菌体中央或偏端,呈椭圆形,似梭状,故名梭菌。
本菌无鞭毛,不能运动,在动物体内及含血清的培养基中能形成荚膜,是本菌特点之一。
本菌为厌氧菌,最适温度为37℃,在马丁氏血液琼脂平皿上,菌落呈圆形,边缘整齐,表面光滑、隆起,菌落周围有明显的透明β溶血环,其外围有不完全溶血区。
在厌气肉肝汤中生长较快,如在37℃条件下培养2~3h即开始生长,肉汤呈均匀混浊,并产生大量气体。
在葡萄糖鲜血琼脂表面厌氧培养生长的菌落,在25℃以上温度时,菌落与空气接触后可变成绿色,是其特征。
本菌能发酵葡萄糖、半乳糖、乳糖、麦芽糖、蔗糖、果糖,产酸产气。
不发酵水杨素、卫芽醇、甘醇、鼠李糖。
液化明胶,不产生靛基质,H2S阳性,MR和VP试验阴性。
石蕊牛乳培养基的“爆裂发酵”,产生的大量气体使乳凝块变成多孔海绵状,甚至冲成数段或将试管棉塞冲出管外。
本菌能产生强烈的致死性毒素。
猪的常见病 12第十一节梭菌性肠炎

产气荚膜梭菌,坏死性肠炎,
坏死性肠炎-产气荚膜梭菌
A型产气荚膜杆菌型肠炎,细菌将以其末端附着,有时可见芽孢
荚膜梭菌性肠炎猪的肠道吉姆萨染色涂片, 有些猪可见芽孢(此片无)
黑白视野,注意细菌已形成荚膜
四、鉴别诊断
(一)回肠炎
(二)仔猪副伤寒
第十一节: 猪梭菌性肠炎
(Clostridial enteritis in pigs)
一、概念
梭菌性性肠炎是由C型 产气荚膜杆菌引起的一种急 性、坏死性肠炎。
二、 病原及发病机理
(一)病原:
产气荚膜梭菌为G-杆菌,可 产生a-毒素和β -毒素。
(二)发病机理:
细菌寄生于肠道黏膜上皮的顶 端,造成坏死脱落,形成纤维素性 坏死性肠炎或出血性肠炎。细菌进 入肌层或肠系膜外产生大量气体形 成气泡。 仅注射毒素时也可引起坏死性 肠炎。
三、病理变化
(一)肠浆膜的气泡形成。
产气荚膜梭菌可引起高死亡率 仔猪脱水,沾满红色或黑色粪便
Hale Waihona Puke 急性产气荚膜梭菌,出血性肠炎急性产气荚膜梭菌型肠炎
急性产气荚膜梭菌型肠系膜气肿
产气荚膜梭菌,小肠纤维素性和出血性肠炎
产气荚膜梭菌,示粘膜表面伪膜的形成,注意与球虫病的鉴别诊断
(二)坏死性肠炎,仅见于空肠和回肠。
产气荚膜梭菌,粘膜坏死,固有层水肿
产气荚膜梭菌(魏氏梭菌),示肠绒毛坏死和细菌团块
绒毛产气荚膜梭菌,革兰氏染色
产气荚膜梭菌,肠道气肿和粘膜表面出血
产气荚膜梭菌型粘膜下气肿
坏死性肠炎
坏死性肠炎,可与球虫相混或共存,建议仔细观察
坏死性碎片的革兰氏阳性杆菌
产气荚膜梭菌型肠炎-箭头处示杆菌的芽孢形成
猪细菌性传染病:仔猪梭菌性肠炎

猪细菌性传染病:仔猪梭菌性肠炎病原:本病病原为C型产气荚膜梭菌,又称C型产气荚膜梭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如土壤、饲料、污水、粪便及肠道中。
其繁殖体抵抗力不强,一旦形成芽孢,对加热、干燥和消毒药的抵抗力增强。
流行特点:C型产气荚膜梭菌常存在于母猪的肠道中,随粪便排出体外,污染地面、垫草、用具等周围环境。
初生仔猪生后接触污染的母猪体表和乳头等,细菌芽孢通过消化道而感染发病。
7日龄以内的初生仔猪易感,尤其是3日龄以内的仔猪,发病率更高。
本病发生无明显的季节性,任何品种的猪均可发病。
临床症状:仔猪梭菌性肠炎在仔猪出生后数小时至1-2天发病,发病后数小时至2天可死亡。
在急性病例常突然不吃母奶,不见拉稀即死亡。
病程稍长的病例,可见病仔猪不吃奶,精神沉郁,离群独处,怕冷,四肢无力,行走摇摆,腹泻,排出灰黄色或灰绿色稀粪,后变为红色糊状,故称红痢。
粪便很臭,常混有坏死组织碎片及多量小气泡。
病猪脱水明显,消瘦,被毛无光。
体温不高,很少升到41℃以上,大多数病仔猪死亡,少部分耐过。
部检病变:小肠的病理变化最典型。
病死猪一小段空肠呈深红色至紫红色,肠腔内充有红黄色或暗红色内容物,内混有多量气泡,肠黏膜红肿、出血及麸皮样坏死。
有时见肠浆膜下及肠系膜积有数量不等的小气泡。
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或出血。
腹腔积红黄色液体。
心外膜、肝、脾、肾可见出血点。
诊断要点:根据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和剖检病变,一般可作出初步诊断。
1.本病主要发生于3日龄以内的初生仔猪。
2.临床症状:发病仔猪排出红褐色稀粪,或是混含坏死组织和气泡;发病急、病程短,死亡率极高。
3.剖检病变:病死猪小肠特别是空肠黏膜红肿,有出血性或坏死性炎症;肠内容物呈红褐色并混有小气泡;肠壁黏膜下层、肌层及肠系膜有灰色成串的小气泡;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或出血,实质器官变性、出血。
4.实验室检查:通过病原分离鉴定和肠内容物毒素检查,可以作出确切诊断。
可取小肠内容物,加等量生理盐水,搅拌均匀,于3000转/min离心60min,取上清液静脉接种小鼠,每只0.2-0.5ml,如小鼠很快死亡,即可确诊本病。
仔猪梭菌性肠炎的诊断及防治

实验室诊断技术
采集病猪的粪便、血 液等样品进行实验室 检测。
采用免疫学方法检测 仔猪血清中的抗体水 平,以评估免疫状况 。
采用细菌培养、生化 鉴定等方法确定病原 菌种类。
03
防治措施
预防措施
疫苗接种
定期给母猪和仔猪接种 梭菌性肠炎疫苗,提高
群体免疫力。
在养殖过程中,应加强对仔猪的饲养管理,注意饲料和饮水的卫生,避免过度拥 挤和应激,以降低仔猪梭菌性肠炎的发生风险。同时,应定期对圈舍进行消毒和 疫苗接种,以预防疾病的发生。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防治效果
通过及时有效的治疗和预防措施,病猪逐渐康复,全群猪未再发生类似病例。
案例三:经验教训总结
经验总结
在仔猪梭菌性肠炎的诊断和防治过程中,应注重观察仔猪的临床症状,及时采取 实验室检测方法,以便准确诊断。同时,在治疗过程中,应采取综合措施,包括 隔离治疗、消毒和疫苗接种等,以有效控制疫情。
教训总结
流行病学特点
01
02
03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也 可通过脐带感染。
易感动物
主要侵害1周龄以内的仔 猪,其中以1-3日龄最为 易感。
流行季节
多发于春季和冬季,与气 温较低、饲养管理不良等 因素有关。
对养猪业的影响
发病率和死亡率
仔猪梭菌性肠炎的发病率 和死亡率较高,给养猪业 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
避免滥用抗生素
在治疗过程中,应避免滥用抗 生素,以免产生耐药性。
04
案例分析
案例一:诊断过程及结果
诊断方法
通过观察仔猪的临床症状,结合实验 室检测结果,对仔猪梭菌性肠炎进行 诊断。
13猪梭菌性疾病(CE)

猪梭菌性疾病(CE)仔猪红痢(又称坏死性肠炎),由C型魏氏梭菌引起。
1、急性型C型魏氏梭菌(又称猝死症):无临床症状,常整窝发病,致死率100%(有时会有N症状,误诊为PRV);2、亚急性或慢性C型魏氏梭菌:引起间歇性或持续性非出血性腹泻,易与黄白痢混淆(xiao);有时也引起出血性腹泻;(A型魏氏梭菌也会引起类似病症)3、用A型、C型魏氏梭菌联苗给初产母猪免疫,所产仔猪黄白痢大大减少,这很可能为梭菌引起的腹泻;4、现在魏氏梭菌引起的坏死性肠炎已不仅仅局限于日龄较小的仔猪,日龄较大的断奶仔猪甚至生长猪也时有发生,呈零星散发,大多表现为病势急、病程短、死亡快;5、C型魏氏梭菌引起的“猝死症”,有的报道称2—4月令猪多发,有的母猪和生长猪多发;“猝死症”特点:突然发病、病程短、死亡快等特点;临床症状:病猪呼吸急促,口吐白沫或滞血丝的唾沫,有的在死亡前后腹部急速臌气;剖检症状:小肠尤其是回肠部分肠壁呈深红色,肠内容物呈暗红色粥样,肠胃臌气,肾有小出血点,有的肝脏呈青铜色,脾脏肿大甚至极度肿大而破裂;6、“猝死症”病原:A、一为C型魏氏梭菌;B、二为诺维氏梭菌:能产生极强的外毒素(α—毒素,致死性和坏死性毒素)并通过外毒素致猪死亡;病例:①有的猪场整窝仔猪突然死亡;②有的猪场母猪配种后,阴门流血,1—2天后,母猪突然死亡;③有的猪场母猪产后1—2天后突然死亡等;现已有资料显示,这些都是A型魏氏梭菌经创伤感染所致;7、梭菌性疾病的控制主要在于预防:A、免疫:给母猪接种疫苗,母抗保护仔猪。
含有α—类毒素的商品化联苗已问世,这种联苗可同时预防母猪C型魏氏梭菌和诺维氏梭菌引起的“猝死症”;B、药物预防仔猪红痢:出生时,灌服甲硝唑,连用三天;C、发现病例,对同窝猪用甲硝唑原粉300ppm拌料预防;D、母猪产后肌注抗生素,既预防MMA,又可预防梭菌性疾病;。
猪魏氏梭菌病

不分性别,一年四季均可发病,死亡率极高,是严重危害养猪养猪业的重要疾病。
1、流行病学
在高温潮湿的条件下流行且本病不分年龄性别品种均可发病。
在仔猪和种猪中发生率高于育肥猪,仔猪可暴发流行,常整窝发病,病死率20%—70%,种猪和育肥猪呈零星散发,中猪和成猪常突然发病,病程极短,如救治不及时很快死亡,也有不见任何先兆症状突然死亡。
本病常见于1—3日仔猪,1周龄以上仔猪发病率要减少,育肥猪、成年猪多发于90—180日龄,很多病例来不及治疗而死亡,且猪场一旦发生本病不易清除。
2、临床症状
发病前都有大便秘结现象。
发病时见腹部浑圆如鼓,猪腹痛难忍而起卧不安,摇头、摆尾,趴开后肢作排粪尿姿势,但未排出粪尿,呼吸急促,口吐白沫。
如发病于晚间,晚餐时会把料吃得干干净净,早晨见死在栏里。
尸体僵硬,腹胀隆起,口鼻流白沫。
解剖病死猪,见胃膨胀,充满气体和很多粥状物,大约8~9小时吃的饲料还未排空。
胃粘膜脱落,胃壁薄,胃底有出血斑。
小肠黏膜出血,肠系膜淋巴结充血、肿大。
大肠内多圆形硬粪。
肾弥满针尖样出血,全身淋巴结肿大出血。
3、诊断
组织抹片镜检镜检可见到一种革兰氏染色呈阳性、两端钝圆、短杆状直杆菌,单个存在或排列成链状。
美蓝染色可见蓝色、两端钝圆、短杆状或直杆状细菌,单个存在或排成链状。
分离培养结果接种病料的培养基厌氧培养48h后,可见在血液营养琼脂培养基上有细菌生长。
菌落形态为灰色,圆形突起,边缘整齐,表面光滑,半透明,并且出现α、β双溶血环;需氧培养未见细菌生长;在液体培养基中厌气培养呈均匀浑浊,并有气泡产生。
4、预防。
猪细菌性传染病仔猪梭菌性肠炎

制定科学的治疗方案 ,选择有效的抗菌药 物进行治疗。同时加 强饲养管理,提高仔 猪的抵抗力。对于耐 药性问题严重的地区 ,应考虑采用疫苗进 行预防。
THANKS
感谢观看
传播途径与感染源
传播途径
仔猪梭菌性肠炎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病猪和带菌猪的粪便、污染的饲料和水源 等都是主要的传播途径。
感染源
带菌猪和患病猪是仔猪梭菌性肠炎的主要感染源。
流行病学特点
01
02
03
易感动物
仔猪、成年猪都可能感染 仔猪梭菌性肠炎,但以13日龄的仔猪最为易感。
流行季节
仔猪梭菌性肠炎无明显流 行季节,但寒冷季节可能 会增加发病率。
病程短
发病到死亡时间短,有的仅几 个小时。
腹痛
病猪腹痛明显,拱背、摇尾, 腹部肌肉紧张。
急性死亡
仔猪突然死亡,且死亡后尸体 迅速腐败,并伴随有出血性肠 炎。
呕吐
病猪呕吐,吐出物呈黄色。
腹泻
病猪腹泻,排出黄色或淡红色 的水样稀粪。
慢性症状与病变
慢性死亡
仔猪呈慢性经过,死亡速度较慢,每天死亡 几头。
消瘦
05
案例分析
案例一:规模化猪场爆发疫情
总结词
高度传染性、高死亡率、快速传播、经济损失巨 大。
原因分析
病原菌侵入猪群后,在适宜的条件下迅速繁殖, 通过直接接触、空气飞沫等途径传播给其他易感 猪只。
详细描述
规模化猪场由于饲养密度大、猪群流动频繁,一 旦出现仔猪梭菌性肠炎,很容易在猪群中迅速传 播,造成大量仔猪死亡,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 济损失。
地区分布
仔猪梭菌性肠炎在世界各 地都有分布,但在一些养 殖密集、卫生条件差的地 区更为常见。
猪梭菌性肠炎课件

案例二:治疗效果分析
治疗过程
治疗效果不佳原因分析
详细介绍对病猪的治疗方案,如使用 何种药物、剂量、给药途径等。
分析治疗效果不佳的可能原因,提出 改进措施。
治疗效果评估
对治疗后的病猪进行跟踪观察,评估 治疗效果。
案例三:防控经验分享
预防措施
介绍预防猪梭菌性肠炎的措施, 如加强饲养管理、定期消毒等。
鉴别诊断
需与其他导致腹泻、血便 的疾病进行鉴别,如猪痢 疾、猪瘟等。
鉴别诊断
猪痢疾
猪痢疾的粪便中常含有血液和粘液, 但无恶臭;而猪梭菌性肠炎的粪便呈 水样,带有恶臭。
猪瘟
猪瘟的病猪会出现高热、皮肤出血等 症状;而猪梭菌性肠炎的病猪体温正 常或略高,无皮肤出血等症状。
诊断标准
临床特征
病猪出现腹泻、血便、脱 水等症状,且病程较短, 通常在2-3天内死亡。
饲料和水源管理
保证饲料和水源的新鲜、无污染,定 期对饲料和水源进行检测,防止病原 菌的污染。
提高猪只免疫力
合理搭配饲料营养,保证猪只获得足 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增强免疫力和 抵抗力。
控制策略
及时诊断和治疗
隔离和淘汰病猪
一旦发现猪只出现腹泻、腹痛等症状,应 及时诊断和治疗,防止病情恶化。
对已经感染的猪只进行隔离治疗,对无法 治愈的病猪及时淘汰,防止病原菌的传播 。
规范接种操作
严格按照疫苗接种说明书进行操作,避免疫苗接种过程中的交叉感染。
免疫监测与评估
定期对猪群进行免疫监测与评估,了解疫苗接种效果,及时调整免疫 程序。
05 猪梭菌性肠炎的治疗
治疗方案
早期治疗
一旦发现猪出现梭菌性肠炎的症状,应及时 采取治疗措施,以降低死亡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 玉 清 ( 岗新 华农场 华玉兽药店 ,黑龙江鹤 岗14 0 鹤 5 19)
联 系电话 :1(9 22 3 3} 0 9 4 1
1 猪 梭 菌 性 肠 炎 猪 表 现 无 明 显 症 状 、 突然死亡,濒死前或死后臌气
2、猪 梭 菌 性 肠 炎 引起 小 肠 胀气 , 外 观 肠壁呈深红色 。肠管 内充满含血 内容物
畜 牧 兽 医
21 00 年
3 、猪 梭 菌 性 肠 炎 引起 小 肠 胀 气 外 观 肠 壁 呈 深 红 色
4 、猪梭菌性肠炎 引起小肠肠 管
内充 满 含 血 内容 物
5、猪梭 菌性肠 炎引起大肠肠管
内充 满 含 血 内容 物
6 、猪梭茵性肠炎 引起 小肠肠 管内
充 满 含 血 内容 物 2
7 、猪梭菌性肠炎引起小肠肠管 内 充满 含 血 内容 物3
8 、猪梭 菌性 肠炎猪胃内充满食物
9、猪梭菌性肠炎对 肾脏 ,脾脏 .喉头 会 厌 软 骨 等 基 本 脏 器 没 有 肉 眼 变 化
1 、猪梭菌性肠炎对肝脏 无肉眼变化 0
1 、肠管全部 出血 性病 变 1
1 、持续 的腹泻 ,严重消瘦和脱水 2
Q:82 Q77 0 72 7
有 相 关鸡 病 病 理 图 片者 ,请 踊 跃 投 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