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梭菌性肠炎 ppt课件

合集下载

猪梭菌性肠炎(仔猪红痢)课件

猪梭菌性肠炎(仔猪红痢)课件

七、防制
七、防制 1、搞好環境衛生、消毒 2、孕豬注射C型菌苗(類毒素)兩次 3、仔豬生後服抗生素
八、思考題
思考題 1.仔豬紅痢為何不易治療? 2.如何預防本病?
參考書目
(1)蔡寶祥主編,《家畜傳染病學》,第四版,中國 農業出版社 (2)B.E.斯特勞,S.D.阿萊爾主編,蒙加林等譯, 《豬病學》(美),第八版,中國農業出版社 (3)B.W. 卡爾尼克主編,高福等譯,《禽病學》 (美),第十版,中國農業出版社
二、病原
根據產生毒素分為A、B、C、D、E 5個 血清型,C型菌株主要是α、β毒素,特別 是β 毒素,它可引起仔豬腸毒血症、壞死 性腸炎。
2009年執業獸醫師考試真題分析
130.仔豬梭菌性腸炎又稱C A、仔豬白痢 B、仔豬黃痢 C、仔豬紅痢 D、仔豬痢疾 E、仔豬胃腸炎
11
三、流行病學
三、流行病學
主發於1-3日齡仔豬,1周齡以上少發, 發病率20-100%不等。
二、病原
二、病原
由C型產氣莢膜梭菌 (魏氏梭菌 ) 革蘭氏陽性,有莢膜不運動的厭氧大桿菌, 芽孢卵圓形,位於菌體中央或近端,但在 人工培養基不容易形成。
形成芽孢後,對外界抵抗力強,80℃ 15 ~ 30 min,100 ℃則幾分鐘才能殺死。
Thanks!
豬梭菌性腸炎 (仔豬紅痢)
(Clostridial Enteritis of piglets)
一、概念及背景 二、病原 三、流行病學 四、臨診症狀 五、病理變化 六、診斷 七、防制 八、思考題
一、概念及背景
一、概念及背景
本病又稱仔豬傳染性壞死性腸炎,是 由由C型產氣莢膜梭菌引發高度致死性的 腸毒血症,以血性下痢,病程短,病死 率高,小腸後段的彌漫性出血或壞死性 變化為特徵。

《仔猪肠道疾病》课件

《仔猪肠道疾病》课件

05 总结与展望
研究现状与成果
疫苗研制
针对仔猪肠道疾病的疫苗 已取得一定进展,有效降 低了仔猪的发病率和死亡 率。
诊断技术
借助分子生物学、免疫学 等技术手段,提高了仔猪 肠道疾病的诊断准确性和 速度。
药物治疗
针对不同病因,开发出多 种特效药物,显著改善了 仔猪的治疗效果。
研究展望与挑战
疫苗改进
继续研发更安全、高效、广谱的疫苗,以应 对不断变异的病原菌。
诊断方法创新
探索新的诊断方法和技术,提高早期诊断和 病情监测的准确性。
耐药性问题
关注耐药菌株的出现和传播,寻求有效的抗 耐药策略。
综合防控措施
加强饲养管理、环境卫生等方面的综合防控 ,降低仔猪肠道疾病的发生率。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药物使用
合理使用抗生素等药物, 避免耐药性的产生。同时 要遵守休药期的规定,确 保食品安全。
生物安全措施
采取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 ,防止病原菌的传入和传 播。如限制人员和物品的 进出、设立消毒池等。
04 病例分析
病例一:仔猪黄痢
总结词
由大肠杆菌引起的急性、高度致死性 肠道传染病
详细描述
主要发生于1-3日龄的仔猪,临床表现 为排黄色或黄白色水样粪便,具有腥 臭味,常由于严重脱水而死亡。剖检 可见肠道膨胀,内有黄色粘液。
根据疾病类型和症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止泻、消炎、补液等。
防止继发感染
及时控制原发病,预防其他病原菌的继发感染。
猪舍隔离
将患病猪只隔离,防止疾病传播。
合理用药
选择敏感、有效的药物,避免滥用抗生素,减少耐药性的产生。
疫苗接种与药物使用
01
02

仔猪梭菌性肠炎的诊治

仔猪梭菌性肠炎的诊治

病理变化
仔猪的肠黏膜充血、出血、水 肿,肠内容物混有血液。
治疗措施
采用抗生素治疗,如庆大霉素 、卡那霉素等,并加强护理, 提高仔猪的生存率。
案例二:药物治疗的疗效观察
01
治疗方法
采用不同药物治疗仔猪梭菌性肠 炎,观察其疗效。
03
实验结果
不同药物对仔猪梭菌性肠炎的治 疗效果存在差异,其中某些药物
的治疗效果较为显著。
调整饮食
在患病期间,应适当调整仔猪的饮食 ,以减轻肠胃负担,并给予易消化、 营养丰富的饲料。
预防措施
疫苗接种
保持环境卫生
接种仔猪梭菌性肠炎疫苗是预防该病发生 的有效方法,应在产前对母猪进行免疫接 种。
保持猪舍内环境卫生,定期进行消毒和清 洁,以减少病菌的传播和感染。
合理饲养管理
监测与隔离
合理安排饲养密度,保持猪舍通风良好, 提供充足的清洁饮水和营养均衡的饲料。
病理变化
肠黏膜充血、出血,肠壁 溃疡、坏死,腹腔内积液 等。
病程
病程通常为1-3天,有时 可达7天以上。
03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方法
临床诊断
根据仔猪发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 和病理变化进行初步诊断。
实验室诊断
通过采集病死猪的肠内容物、肠黏膜 等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和鉴定,以确定 病原菌。
鉴别诊断
与黄痢和白痢的鉴别
流行病学
传染源
病猪和带菌猪是主要的传染源 ,可通过粪便、尿液、乳汁等
排出病菌。
传播途径
主要经消化道传播,也可通过 污染的饲料、饮水、用具等间 接传播。
易感动物
主要侵害1周龄内的仔猪,特别 是1-3日龄的仔猪最为易感。成 年猪和母猪也可感染,但症状 较轻。

猪细菌性传染病仔猪梭菌性肠炎

猪细菌性传染病仔猪梭菌性肠炎

制定科学的治疗方案 ,选择有效的抗菌药 物进行治疗。同时加 强饲养管理,提高仔 猪的抵抗力。对于耐 药性问题严重的地区 ,应考虑采用疫苗进 行预防。
THANKS
感谢观看
传播途径与感染源
传播途径
仔猪梭菌性肠炎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病猪和带菌猪的粪便、污染的饲料和水源 等都是主要的传播途径。
感染源
带菌猪和患病猪是仔猪梭菌性肠炎的主要感染源。
流行病学特点
01
02
03
易感动物
仔猪、成年猪都可能感染 仔猪梭菌性肠炎,但以13日龄的仔猪最为易感。
流行季节
仔猪梭菌性肠炎无明显流 行季节,但寒冷季节可能 会增加发病率。
病程短
发病到死亡时间短,有的仅几 个小时。
腹痛
病猪腹痛明显,拱背、摇尾, 腹部肌肉紧张。
急性死亡
仔猪突然死亡,且死亡后尸体 迅速腐败,并伴随有出血性肠 炎。
呕吐
病猪呕吐,吐出物呈黄色。
腹泻
病猪腹泻,排出黄色或淡红色 的水样稀粪。
慢性症状与病变
慢性死亡
仔猪呈慢性经过,死亡速度较慢,每天死亡 几头。
消瘦
05
案例分析
案例一:规模化猪场爆发疫情
总结词
高度传染性、高死亡率、快速传播、经济损失巨 大。
原因分析
病原菌侵入猪群后,在适宜的条件下迅速繁殖, 通过直接接触、空气飞沫等途径传播给其他易感 猪只。
详细描述
规模化猪场由于饲养密度大、猪群流动频繁,一 旦出现仔猪梭菌性肠炎,很容易在猪群中迅速传 播,造成大量仔猪死亡,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 济损失。
地区分布
仔猪梭菌性肠炎在世界各 地都有分布,但在一些养 殖密集、卫生条件差的地 区更为常见。

猪梭菌性肠炎课件

猪梭菌性肠炎课件
介绍对该病例的诊断方法和鉴别诊断要点。
案例二:治疗效果分析
治疗过程
治疗效果不佳原因分析
详细介绍对病猪的治疗方案,如使用 何种药物、剂量、给药途径等。
分析治疗效果不佳的可能原因,提出 改进措施。
治疗效果评估
对治疗后的病猪进行跟踪观察,评估 治疗效果。
案例三:防控经验分享
预防措施
介绍预防猪梭菌性肠炎的措施, 如加强饲养管理、定期消毒等。
鉴别诊断
需与其他导致腹泻、血便 的疾病进行鉴别,如猪痢 疾、猪瘟等。
鉴别诊断
猪痢疾
猪痢疾的粪便中常含有血液和粘液, 但无恶臭;而猪梭菌性肠炎的粪便呈 水样,带有恶臭。
猪瘟
猪瘟的病猪会出现高热、皮肤出血等 症状;而猪梭菌性肠炎的病猪体温正 常或略高,无皮肤出血等症状。
诊断标准
临床特征
病猪出现腹泻、血便、脱 水等症状,且病程较短, 通常在2-3天内死亡。
饲料和水源管理
保证饲料和水源的新鲜、无污染,定 期对饲料和水源进行检测,防止病原 菌的污染。
提高猪只免疫力
合理搭配饲料营养,保证猪只获得足 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增强免疫力和 抵抗力。
控制策略
及时诊断和治疗
隔离和淘汰病猪
一旦发现猪只出现腹泻、腹痛等症状,应 及时诊断和治疗,防止病情恶化。
对已经感染的猪只进行隔离治疗,对无法 治愈的病猪及时淘汰,防止病原菌的传播 。
规范接种操作
严格按照疫苗接种说明书进行操作,避免疫苗接种过程中的交叉感染。
免疫监测与评估
定期对猪群进行免疫监测与评估,了解疫苗接种效果,及时调整免疫 程序。
05 猪梭菌性肠炎的治疗
治疗方案
早期治疗
一旦发现猪出现梭菌性肠炎的症状,应及时 采取治疗措施,以降低死亡率。

猪的肠道疾病PPT课件

猪的肠道疾病PPT课件

4.轮状病毒
环境、饲养管理都是诱因 A、B、C三型不同猪场发生比例不同,C型
较多 轮状病毒检出率可达51%,但有些不发病
5.大肠杆菌
发病日龄:小于5日龄;断奶后 常与病毒、球虫混合感染 溶血性大肠杆菌:皮肤发青,眼窝凹陷,出血性结肠炎 仔猪水肿(断奶应激):眼睑、胃肠水肿、神经症状 控制:致病性F18疫苗(饮水投喂)可抑制产毒菌株
8.猪痢疾
• 猪痢疾是由致病性猪痢疾蛇形螺旋体引起猪的一种严重的 肠道传染病,又称血痢。主要临诊症状为严重的黏液性和 黏液性出血性下痢,急性型以出血性下痢为主,亚急性和 慢性以黏液性腹泻为主。剖检病理特征为大肠黏膜发生卡 他性、出血性及坏死性炎症。2-3月龄的猪多发。
• 诊断:显微镜检
9.出血性肠炎综合症
治疗和控制:口服阿莫西林,饲料添加亚甲基水杨酸杆菌肽。 强化饲养管理:环境卫生、初乳、保温等。
仔猪呕吐
肠壁半透明,鼓气
2.PED/TGE
• 凝乳块:胃膨大刺激脑神经引起呕吐,初期没有
腹泻症状
• 肠壁半透明(鼓气):濒临死亡,肠道排空
2.PED/TGE
• 症状、演化都相似
呕吐
腹泻
脱水
死亡
• 极强的传染性
症状,第三天重复返饲。
2.返饲失败原因
1. 错误的仔猪:死亡的、没有典型的临床症 状、濒临死亡的肠道排空的。
2. 只选择1窝内的仔猪。 3. 用消毒剂残留的容器。 4. 使用温水。
3.球虫
一般10日龄左右发病 肠壁逐渐变厚,肠道内容物剥离困难 检测:活仔猪肠道内容物镜检 驱虫:7-10日龄、断奶前(拜耳的百球清效果好) 夏季、雨季易形成慢性感染
6.沙门氏菌

猪梭菌性肠炎(仔猪红痢)课件

猪梭菌性肠炎(仔猪红痢)课件
主发于1-3日龄仔猪,1周龄以上少发, 发病率20-100%不等。
二、病原
二、病原
由C型产气荚膜梭菌 (魏氏梭菌 ) 革兰氏阳性,有荚膜不运动的厌氧大杆菌, 芽孢卵圆形,位于菌体中央或近端,但在 人工培养基不容易形成。
形成芽孢后,对外界抵抗力强,80℃ 15 ~ 30 min,100 ℃则几分钟才能杀死。
二、病原
根据产生毒素分为A、B、C、D、E 5个 血清型,C型菌株主要是α、β毒素,特别 是β 毒素,它可引起仔猪肠毒血症、坏死 性肠炎。
2009年执业兽医师考试真题分析
130.仔猪梭菌性肠炎又称C A、仔猪白痢 B、仔猪黄痢 C、仔猪红痢 D、仔猪痢疾 E、仔猪胃肠炎
88
三、流行病学
三、流行病学
易感动物:主要是1 ~ 3日龄仔猪,1 周以上仔猪很少发病。绵羊、马、牛、 鸡、兔等。
本菌常存在于一部分母猪肠道中,随 粪便排出,污染母猪的奶头及垫料,造 成仔猪感染。
四、临床症状
四、临床症状
急性病例:排出含有灰白色碎片的 褐色液状粪便,约1-2天死亡。
慢性病例:见于1周龄以上仔猪呈 现间隙性或持续性腹泻,粪便呈黄 灰色糊状,病猪消瘦、生长停滞, 于数周肠腔内充满含 血液体,腹水呈红色;病程稍长 的,肠粘膜坏死形成黄色或灰色 坏死假膜。
• 空、回肠严重出血
六、诊断
六、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症状和病变的特点可初诊。
实验室诊断:确诊需测定肠内C型菌毒素。
取病猪肠内容物接种小鼠。 取病猪肠内容,加等量的灭菌生理盐水拌 匀后,以3000r/min离心沉淀30-60min。经细 菌滤器过滤取滤液0.2-0.5ml。静注一组18-22 克的小鼠。同时用上述滤液与C型产气荚膜梭 菌抗毒素血清混合,作用40min后注射另一组 小鼠。如单注射滤过液的小鼠迅速死亡,而后 一组小鼠健活,即可确诊。

猪场常见的腹泻性疾病PPT.

猪场常见的腹泻性疾病PPT.
• 仔猪副伤寒:是由沙门氏菌引起 的一种疾病,临床上以败血症、肠炎、 使怀孕母畜发生流产为特征。
• 仔猪黄痢:最容易发生于1~3日龄的仔猪, 个别仔猪在生后12 h发病。发病率与病死率 较高。
• 仔猪白痢:多发生于10~30日龄的仔 猪,发病率中等,病死率低。
• 仔猪红痢:主要侵害1~3日龄的仔猪, 1周龄以上仔猪很少发病,发病率低,病死 率高。
• 给仔猪口服碳酰苯砷酸钠,第一周10mg 第二周20mg 第三周30mg既可防止本病又 有明显的增重效果
• 还要早开食
预防和治疗
• 仔猪红痢 • 1 在母猪分娩前一个月和半个月各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魏氏
梭菌氢氧化铝苗剂量为5----10mL(严重的猪 场)
• 2 在仔猪出生后立即注射抗红痢血清(每 千克3mL但要早否则效果不明显)
液体内容物和气体,肠黏膜呈急性卡他性炎症, 小肠壁变薄。

仔猪白痢:粪便呈乳白色或灰白色,浆状或
糊状,腥臭、粘腻。肠黏膜有卡他性炎症病变。

仔猪红痢:排出血样稀粪,内含坏死组织碎
片。空肠呈暗红色,肠系膜淋巴结鲜红色,脾边
缘有小点出血,肾呈灰白色。
• 仔猪副伤寒:耳根、胸前、腹下及后躯部 皮肤呈紫红色,粪便恶臭,呈淡黄色或黄 绿色,并混有血液、坏死组织或纤维素絮 片。脾肿大、质地较硬,呈暗紫红色,全 身淋巴结充血、肿胀,肠系膜淋巴结肿大 呈索状。
名片递给他,说:“我以前跟您联系过,这是我的名片,你先忙着,抽空我再打电话跟你联络。”话不要说太多。客户拿到你的名片后会
上以腹泻和脱水为特征。 这样想:“这家伙还挺有毅力的,我们公司的员工如果都像他这样就好了,我得抽空见见他。”
肝脏坏死点(伤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急性型:常发生于2-3天龄的猪,病猪 拉含有灰色坏死组织的红褐色液状稀粪, 消瘦,虚弱死亡。
• 亚急性、慢性型:常发生于5-7天龄的 猪,拉黄色软、稀便,内含坏死组织碎 片,极度消瘦,脱水,死亡。
郑州牧专传染病教研室
四、临床症状
病猪拉含有灰色坏死 组织的红褐色液状稀 粪,消瘦,虚弱死亡
郑州牧专传染病教研室
三、流行病学
• 本病主要发生于1周龄内的猪,其它年 龄的猪也可发病,但较少见。
• 传染源:本菌在自然界分布很广,猪场 一但发生本病,不易清除;病菌常存在 于部分母猪肠道中。
• 传播途径:仔猪通过吸吮母乳经消化道 感染。
郑州牧专传染病教研室
四、临床症状
• 最急性型:常发生于出生后1-2天内的 仔猪,拉血样稀便,很快晕倒和死亡。
四、临床症状
病仔猪消瘦、虚弱,失去生活能力 郑州牧专传染病教研室
五、病理变化
急性型: • 腹腔内有较多呈樱桃红色液体。 • 空肠肠壁呈深红色,病健交界明显。 • 肠内容物为暗红色液体。 • 肠粘膜及粘膜下层有广泛性出血及数量
不等的小气泡。 亚急性、慢性型:肠出血病变不明显,以
坏死性炎症为主,切开肠壁则见肠粘膜 附有灰黄色坏死性假膜。
郑州牧专传染病教研室
郑州牧专传染病教研室
二、病 原
C型产气荚膜梭菌。 • 形态及染色:G+、有荚膜,不运动的厌
氧大杆菌,芽孢卵圆形,位于菌体中央, 大于菌体宽度,菌体外观似梭状。 • 毒力:能产生α、β毒素,尤其是β毒素, 可引起仔猪肠毒血症、肠坏死。 • 抵抗力:形成芽孢后,对外界抵抗力很 强。
郑州牧专传染病教研室
五、病理变化
空肠肠壁呈深红色,肠内容物为暗红色液体,病健交界明显 郑州牧专传染病教研室
六、诊 断
•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可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以做出初步诊断。
• 注意与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轮 状病毒感染、仔猪黄、白痢等相鉴别。
• 确诊可取病猪肠内容物,适当处理后给 小鼠静脉接种,同时设抗血清中和对照。
郑州牧专传染病教研室
五、病理变化
腹腔内有较多呈樱桃红色液体 郑州牧专传染病教研室
五、病理变化
空肠肠壁呈深红色,肠内容物为暗红色液体,病健交界明显 郑州牧专传染病教研室
五、病理变化
肠粘膜增厚,附有灰黄色坏死性假膜 郑州牧专传染病教研室
五、病理变化
空肠肠壁呈深红色,肠内容物为暗红色液体,病健交界明显 郑州牧专传染病教研室
二、病 原
A 革兰氏染色 阳性、有芽胞
C B;C 组织涂片该菌呈杆状,外周有荚膜
郑州牧专传染病教研室
二、病 原
产气荚膜梭菌菌体
产气荚膜梭菌在血琼脂培养 基上的溶血现象
郑州牧专传染病教研室
二、病 原
产气荚膜梭菌在牛乳培养基中 厌氧培养产生大量气体
产气荚膜梭菌 “勋章”样菌 落
郑州牧专传染病教研室
猪梭菌性肠炎 ( Clostridial enteritis of piglets)
概况和历史
1
2
病原
3
流行病学
4
临床症状
5
病理变化
6
诊断
7
防治
郑州牧专传染病教研室
一、概况和历史
• 梭菌性肠炎,有叫仔猪红痢、猪传染 性坏死性肠炎、仔猪肠毒血症。是由 C型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1周龄内仔 猪高度致死性的坏死性肠炎,主要表 现为出血性下痢、肠坏死,病程短, 病死率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