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大三重点

合集下载

中医专业大三学习计划

中医专业大三学习计划

中医专业大三学习计划一、学习目标大三是中医专业学习的关键时期,需要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掌握中医诊疗技能、进行实习实践,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因此,制定适合自己学习情况的学习计划,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我制定的大三学习计划:二、学习计划1. 通过课程学习,深入理解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学习的基本,包括《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伤寒论》、《金匮要略》等经典著作。

在大三的学习中,我将通过系统学习这些经典著作,加强对中医基础理论的理解和掌握。

2. 提高中医诊断技能在大三学习中,我将加强中医诊断技能的学习和实践。

通过实习和诊断技能训练,提高自己的临床观察和辨识病症的能力,为今后的中医临床工作做好准备。

3. 深入学习中医药物学知识中医药物学是中医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深入学习中药药材学、药理学、药用植物学、药剂学、中药鉴别学等知识。

在大三学习中,我将加强对中医药物学知识的学习,提高自己对中药的认识和运用能力。

4. 加强实习实践,提高临床操作技能在大三学习中,实习实践是非常重要的。

我将利用课余时间参加各种临床实习,加强对中医临床操作技能的学习和实践,提高自己的临床技能水平。

5. 提高自我修养,健康生活中医强调“治未病”,因此在学习中,我将注意保持身心健康,通过适当的锻炼和休息,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和心态,提高自己的整体素质。

学习计划的实施1.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每天制定具体的学习目标和计划,如阅读多少页书籍,预习准备多少内容,每天的实习实践时间等。

2.合理规划时间,合理安排各种学习任务的优先级和时间长度,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学习和实践。

3.加强课外阅读,通过阅读一些相关的学术期刊、专业书籍、论文等,增加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研究能力。

4.注重实践和操作技能的学习,加强临床实习时间,多参与各种临床实习活动,提高自己的临床操作技能。

5.加强自我修养,保持身心健康,通过适当的锻炼和休息,提高自己的整体素质。

广州中医药大学大三中医专业经络腧穴学-5足阳明习题及答案

广州中医药大学大三中医专业经络腧穴学-5足阳明习题及答案

广州中医药大学《经络腧穴学》试题院(系):考试时间:90分钟班级:姓名:学号:第六章足阳明经络与腧穴一.选择题〔一〕A型题1.足阳明胃经的起始穴是:A 大包B 睛明C 承泣D 四白E 厉兑2.入上齿中,还出挟口的经脉是:A 手阳明大肠经B 足阳明胃经C 督脉D 足厥阴肝经E 足太阳膀胱经3.在胸部,距前正中线旁开4寸的经脉是:A 足太阴脾经B 足少阴肾经C 足阳明胃经D 足厥阴肝经E 足太阳膀胱经4.分布在腹部的阳经经脉有:A 足少阳胆经B 足阳明胃经C 手阳明大肠经D 手太阳小肠经E 足太阳膀胱经5.在腹部从前正中线由内向外,经脉的排列顺序为:A 任脉、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B 任脉、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C 任脉、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阴肾经D 任脉、足少阴肾经、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E 任脉、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足太阴脾经6.大肠募穴位于:A 手阳明大肠经上B 足阳明胃经上C 足太阴脾经上D 足厥阴肝经上E 足少阴肾经上7.归来穴位于:A 脐中下1寸,距前正中线4寸B 脐中下2寸,距前正中线2寸C 脐中下3寸,距前正中线4寸D 脐中下4寸,距前正中线2寸E 脐中下5寸,距前正中线4寸8.伏兔穴位于:A 髀枢与腘横纹的连线上,髌底上4寸B 髂前上棘与髌底内侧端的连线上,髌底上5寸C 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的连线上,髌底上6寸D 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的连线上,髌底上8寸E 髂棘高点与髌底外侧端的连线上,髌底上4寸9.解溪穴位于:A足背最高处,拇长伸肌腱与趾长伸肌腱之间B足背与小腿交界处的横纹中央凹陷中,拇长伸肌腱与趾长伸肌腱之间C足背与小腿交界处的横纹中央凹陷中,拇短伸肌腱与趾短伸肌腱之间D足背最高处,拇短伸肌腱与趾长伸肌腱之间E足背与小腿交界处的横纹中央凹陷中,拇长伸肌腱与趾短伸肌腱之间10.足三里穴位于:A梁丘穴下3寸B上巨虚穴上2寸 C 犊鼻穴下3寸 D下巨虚穴上2寸E 阳陵泉穴下3寸11.以下哪个穴是足阳明胃经终止穴?A 天枢 B承泣 C 厉兑 D 隐白 E 头维12.足阳明胃经穴位的数目是:13.冲阳穴属于足阳明胃经的何穴?A 原穴B 络穴C 井穴D 郄穴E 合穴14.属于足阳明胃经原络配穴法的穴组是:A 太渊、偏历B 太溪、飞扬C 京骨、大钟D 冲阳、公孙E 丘墟、地五会15.八会穴中的腑会穴是:A 中府 B中脘 C 中庭 D 梁门 E 神阙16.以下哪个穴是足阳明胃经的郄穴?A 条口B 犊鼻C 神门D 梁丘E 金门17.以下哪个穴是足阳明胃经的络穴?A 条口B 上巨虚C 丰隆D 足三里E 下巨虚18.以下哪个穴位足阳明是胃经的下合穴?A 下巨虚B 上巨虚C 足三里D 委中E 飞扬19.气舍穴是哪个经的穴位?A 脾经 B胃经 C 肾经 D 任脉 E 胆经20.以下何穴需闭口进针?A 耳门B 听会C 听宫D 下关E 金津21.乳中穴在哪个经上?A 任脉B 足少阴肾经C 足阳明胃经D 足太阴脾经E 足少阳胆经22.经脉属土,穴位属水的是:A 内庭B 冲阳C 足三里D 商阳E 曲池23.别名是“气街〞的穴位是:A 天枢B 水道C 归来D 气冲E 气穴24.别名是“下陵〞的穴位是:A 归来B 水道C 气冲D 外陵 E关元25.不是位于瞳孔直下的穴位是:A 承泣B 地仓 C颊车 D 巨髎 E 四白26.水道穴的定位是:A 下腹部,当脐中下3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B 下腹部,当脐中下2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C 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前正中线旁开1寸D 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E 下腹部,当脐中下3寸,前正中线旁开4寸27.有健脾祛痰作用穴位是:A 膻中B 天突C 中脘D 丰隆E 足三里28.有清泻胃热作用的穴位是:A 足三里B 内庭C 厉兑D 冲阳E 天枢29.足阳明胃经实证以母子配穴法应取:A 内庭B 足三里C 冲阳 D解溪 E 厉兑30.位于踝关节横纹中央,当拇长伸肌腱与趾长伸肌腱之间的穴位是:A 中封B 解溪C 丘墟D 商丘E 冲阳31.在胸部,行于乳中线上的经脉是:A 足阳明胃经B 任脉C 冲脉D 足少阴肾经E 手太阴肺经32.属于足阳明胃经的穴位是:A 库房B 俞府C 天溪D 周荣E 神封33.起于鼻的经脉是:A 手阳明大肠经B 足少阳胆经C 足阳明胃经D 手太阳小肠经E 足太阳膀胱经34.气街穴指什么穴位?A 气冲B 髀关C 冲门D 横骨E 足五里35.利用天体地貌命名的穴位是:A 太乙 B伏兔 C 水分 D 神堂 E 气户36.以下属于足阳明胃经穴组的是:A 足三里髀关解溪丘墟B 足三里梁丘天枢冲阳C 足三里归来风市犊鼻D 足三里条口丰隆绝骨E 足三里梁门四白侠溪37.大肠的募穴是:A 关元B 石门C 天枢D 中极E 大横38.前头痛属于:A 少阳经头痛B 太阳经头痛C 阳明经头痛D 厥阴经头痛 E少阴经头痛39.针灸治疗痿证时,以取哪些经脉穴位为主?A 手足太阳经B 手足少阳经C 手足阳明经D 督脉E 任脉40.以下穴位中不属于足阳明胃经的是:A水突 B 气舍 C 伏兔 D 梁丘 E 天容〔二〕B 型题A 上巨虚B 下巨虚C 足三里D 至阳E 温溜1.手阳明大肠经的下合穴是:2.足阳明胃经的下合穴是:3.足阳明胃经的合穴是:A 石门B 条口C 天枢D 丰隆E 解溪4.大肠的募穴是:5.足阳明胃经的络穴是:6.足阳明胃经的经穴是:A“入脑,上巅,循额〞B“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C“其直者,从缺盆下乳内廉,下挟脐,入气街中〞D“其支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E“其直者,下腋,循胸,过季胁,下合髀厌中〞7.手阳明大肠经局部经脉的循行是:8.足阳明胃经局部经脉的循行是:9.足少阳胆经局部经脉的循行是:A 大横B 中脘C 梁门D 天枢E 中极10.膀胱的募穴是:11.属于足太阴脾经的穴位是:12.胃的募穴是:A 商曲B 阴都C 梁门D 天枢E 神封13.与脐相平的穴位是:14.与脐上二寸相平的穴位是:15.与脐上四寸相平的穴位是:A 下关B 耳门C 听宫D 大迎E 地仓16.需闭口取穴的是:17.当面动脉搏动处的穴位是:A 足阳明胃经的水穴B 足阳明胃经的金穴C 足阳明胃经的土穴D 足阳明胃经的木穴E 足阳明胃经的火穴18.足三里穴是:19.解溪穴是:A 足三里B 阳陵泉C 阴陵泉D 尺泽E 曲池 20.上列合穴中属于下合穴的是:21.上列合穴中属于四总穴的是:A 起于足部B 在腹部,行于任脉旁开4寸C 在胸部,行于任脉旁开4寸D 入下齿中E 与足厥阴肝经相交接22.属于足阳明胃经经脉循行线的是:23.属于足太阴脾经经脉循行线的是:A 水道B 大巨C 肓俞D 气海E 大赫24.与脐下三寸相平的穴位是:25.与脐相平的穴位是:26.与脐下四寸相平的穴位是:A 大敦B 厉兑C 睛明D 承泣E 四白27.足阳明胃经的起始穴是:28.足阳明胃经的终止穴是:A 天府B 天枢C 中脘D 大横E 梁门29.大肠的募穴是:30.胃的募穴是:A 曲泉B 阴市C 委中D 犊鼻E 条口31.在小腿部的穴位是:32.位于髌骨与髌韧带外侧凹陷中的穴位是:A 冲阳、公孙B 解溪、大都C 合谷、尺泽D 公孙、内关E 大陵、间使33.属于原络配穴法的是:34.属于八脉交会穴配穴法的是:A 丰隆B 阳交C 外丘D 下巨虚E 飞扬35.位于膝下八寸的穴位是:36.位于膝下九寸的穴位是:〔三〕C 型题A 脾B 胃C 两者均是D 两者均非足阳明胃经相关连的脏腑是:关连的脏腑是:A.郄穴 B 络穴 C 两者均是 D 两者均非3.梁丘穴属于:4.血海穴属于:A 气盛身以前皆热B 气缺乏身以前皆寒C 两者均是D 两者均非5.足阳明胃经病候:6.督脉病候:A 挟口B 环唇C 两者均是D 两者均非7.足阳明胃经经脉循行:8.手阳明大肠经经脉循行:A 胃脘痛B 膝关节痛C 两者均是D 两者均非9.梁丘穴治疗:10.犊鼻穴治疗:A 足阳明胃经B 冲脉C 两者均是D 两者均非11.与口唇相联系的经脉是:12.与缺盆相联系的经脉是:A 输穴B 原穴C 两者均是D 两者均非()() A 天枢 B 水道 C 两者均是 D 两者均非15.与脐中相平的穴位是:16.与脐中下3寸相平的穴位是:A 合穴B 下合穴C 两者均是D 两者均非17.足三里穴是:18.上巨虚穴是:A 巨髎B 地仓C 两者均是D 两者均非19.位于瞳孔直下的穴位是:20.位于口角旁的穴位是:A 足阳明之别B 足阳明之正C 两者均是D 两者均非21.条口穴是:22.丰隆穴是:A 颜面部B 头颞部D 两者均非23.足阳明胃经循行于: 24.足少阳胆经循行于:A 上高而歌,弃衣而走B 实那么心痛,虚那么烦心C 两者均是D 两者均非 25.手少阴心经病候见于:26.足阳明胃经病候见于:A 胃B 膈C 两者均是D 两者均非足阳明胃经相连系的是:连系的是: A 脐中下四寸 B 距前正中线二寸 C 两者均是 D 两者均非29.归来穴位于:30.中极穴位于:A 下合穴B 五输经穴C 两者均是D 两者均非31.上巨虚穴属于:32.陷谷穴属于:A 禁刺B 禁灸C 两者均是D 两者均非33.承泣穴:34.乳中穴:A 承泣B 四白C 两者均是D 两者均非35.治疗目疾的常用穴位是:36.治疗鼻疾的常用穴位是:〔四〕K 型题:1.以下腧穴中属于足阳明胃经的经穴有:①梁门 ②阴市 ③条口 ④气户2.以下腧穴中距前正中线4寸的经穴有:①膺窗 ②梁门 ③屋翳 ④天枢3.关于气舍穴的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①是足阳明胃经经穴 ②位于锁骨内侧端的上缘③位于胸锁郛突肌的胸骨头与锁骨头之间 ④在胸部4.以下腧穴定位正确的选项是:①库房穴在第二肋间隙 ②乳中穴在第4肋间隙③关门穴在脐中上4寸,距前正中线2寸 ④外陵穴在脐中下1寸,距前正中线2寸5.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①胃的募穴是中脘 ②足阳明胃经的土穴是解溪③足阳明胃经的郄穴是梁丘 ④胃的募穴是章门足阳明胃经穴有:①外陵 ②太乙 ③水道 ④天枢7.气冲穴可以治疗的疾病:①少腹痛 ②疝气 ③腹股沟疼痛 ④脚气8.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①大迎在胸锁乳突肌的前缘,颈总动脉搏动处②气舍在锁骨内侧端的上缘,胸锁乳空肌的胸骨头与锁骨头之间③人迎在下颌角前方,咬肌附着部的前缘,当面动脉搏动处④巨髎在面部瞳孔直下,平鼻翼下缘处,当鼻唇沟外侧9.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①阴市是足阳明胃经的郄穴 ②陷谷是足阳明胃经的荥穴 ③内庭是足阳明胃经的输穴④解溪是足阳明胃经的经穴10.关于髀关穴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①在大腿前面 ②当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的连线上 ③屈股时平会阴④居缝匠肌外侧凹陷处11.关于上巨虚穴主治说法正确的选项是:①腹痛 ②中风瘫痪 ③肠痈 ④脚气12.以下经穴定位正确的选项是:①太乙在关门上1寸 ②滑肉门在天枢上1寸 ③梁门在关门下1寸④大巨在外陵下1寸13.关于乳中穴说法正确的选项是:①不针不灸,只作胸腹部腧穴定位标志 ②可以治疗呃逆 ③在第4肋间隙④距前正中线3寸表达正确的选项是:①肩臂不得举 ②转筋 ③下肢冷痛 ④腰脊痛引睾丸①在足背 ②当第一第二肋间 ③在趾蹼缘前方赤白肉际处 ④是足阳明胃经输穴16.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①梁门穴位于脐上4寸 ②足三里穴位于犊鼻下3寸 ③梁丘穴在髌底上2寸④下巨虚穴位于足三里穴下6寸17.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①隐白穴可以治牙痛 ②足阳明胃经上用于脉诊的是大迎穴③丰隆穴具有清肺化痰的成效④足阳明胃经共有90个穴18.胃痛虚证取募穴,合穴是:①中脘 ②天枢 ③足三里 ④上巨虚19.针灸治疗急性泄泻常用选穴:①中脘 ②上巨虚 ③天枢 ④内关20.针灸治疗产后缺乳常用选穴:①乳根 ②中脘 ③膻中 ④乳中21.足阳明胃经循行经过:①鼻 ②口 ③喉咙 ④耳22.对于足阳明胃经经脉循行描述正确的选项是:①入下齿中 ②循颊车 ③出人迎 ④至额颅23.对于足阳明胃经络脉循行描述正确的选项是:①去踝八寸 ②名曰公孙 ③上络头项 ④下络缺盆24.对于足阳明胃经经别循行描述正确的选项是:①入于腹里 ②出于口 ③还系目系 ④上通于肺25.对于足阳明胃经经脉循行描述正确的选项是:①其支者:从人迎前,下大迎,循喉咙,入缺盆,下膈,属胃,络脾.②其支者:从缺盆下乳内廉,下挟脐,入气街中.③其支者:下膝三寸而别,以下入大指外间.④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间,出其端.26.对以下名词解释正确的选项是:①人迎穴:在结喉两旁,颈总动脉搏动处 ②缺盆:指锁骨上窝部③额颅:前额正中部 ④上齿:上牙床27.对于足阳明胃经主治描述正确的选项是:①洒洒振寒 ②善伸 ③贲响腹胀 ④数欠28.关于伏兔穴说法正确的选项是:①在大腿前面 ②股四头肌隆起如伏兔 ③当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的连线上 ④髋底上8寸29.关于解溪穴说法正确的选项是:①是足阳明胃经的原穴 ②可以治疗便秘和目赤 ③位于足动脉搏动处④可治胃热谵语30.治疗胃痛的有效穴是:①足三里 ②梁门 ③中脘 ④隐白31.足阳明胃经循行:①起于目眶下 ②入上齿中 ③却循颐后上廉,出大迎 ④挟口还唇32.循行经过耳部的经脉有:①足太阳膀胱经②足少阳胆经③足阳明胃经④手少阳三焦经33.与口有关的经脉是:①手阳明大肠经②足厥阴肝经③足阳明胃经④手少阴心经足阳明胃经的穴位有:①梁门②阴都③太乙④大横(五) X 型题1.足阳明胃经上的下合穴有:A 手三里B 足三里C 上巨虚D 下巨虚E 委中2.位于外踝上8寸的穴位是:A 条口B 伏兔C 丰隆D 昆仑E 飞扬3.足阳明胃经经脉联络的脏腑器官有:A 耳B 胃C 心D 口E 鼻4.足阳明胃经经脉循行:A 起于大指次指之端B 上耳前C 入缺盆D 环唇E 下循鼻外5.足阳明胃经穴可以治疗:A 五官病症B 热病C 头面病症D 神志病E 腹痛泄泻6.以下经脉中,与胃有联系的经脉有:A 足太阴脾经B 手太阳小肠经C 足厥阴肝经D 足少阳胆经E 手太阴肺经7.循行至鼻及鼻旁的经脉有:A 手太阳小肠经B 手少阳三焦经C 手阳明大肠经D 督脉E 足阳明胃经8.足阳明胃经病候中,是动那么病有:A 洒洒振寒B 善伸,数欠,颜黑C 大腹水肿D 贲响腹胀E 消谷善饥9.足阳明胃经病候中,是主血所生病者有:A 狂,疟B 汗出,鼽衄C 口喎,唇胗D 颈肿,喉痹E 身以前皆热10.足阳明之别其病有:A 实,那么狂癫B 虚,那么足不收,胫枯C 实,那么腹中切痛D 虚,那么鼓胀E 气逆那么喉痹卒瘖11.足阳明经筋其病有:A 胫转筋B 髀前肿C 腹筋急D 膝内辅骨痛E 食不下,烦心,心下急痛12.足阳明胃经不能直刺的腧穴有:A 乳根B 地仓C 头维D 下关E 解溪13.足阳明经筋超出本经循行部位的有:A 髀B 髀枢C 阴器D 缺盆E 脊14.足阳明经别循行部位有:A 髀B 腹里C 胃D 心E 目系15.足阳明络脉循行部位有:A 踝B 胫骨外廉C 头项D 喉嗌E 目系16.足阳明经筋结于的部位有:A 跗上B 膝外廉C 外辅骨D 髀E 鼻17.以下哪些属于足阳明胃经的特定穴之一:A 足三里B 冲阳C 丰隆D 梁丘E 内庭18.以下哪些属于足阳明胃经的五输穴之一:A 厉兑B 解溪C 足三里D 陷谷E 丰隆19.足阳明胃经在腹部由上至下依次排列的输穴为:A 天枢B 外陵C 大巨D 水道E 气冲20.以下穴组中相距3寸的有:A 犊鼻与足三里B 大巨与气冲C 足三里与上巨虚D 上巨虚与下巨虚E 天枢与水道21.以下穴组中相距2寸的是:A 神阙与天枢B 中极与归来C 巨阙与不容神藏与屋翳22.穴处有动脉,针刺时应谨慎的穴位是: A 冲阳 B陷谷 C 人迎 D 大迎 E 承泣23.以下何穴必须斜刺?A 头维B 库房C 乳根D 承满E 关门24.以下何穴必须浅刺?A 大迎B 缺盆C 气户D 屋翳E 足三里25.以下何穴可以治疗腹胀满?A 天枢B 外陵C 大巨D 水道E 归来26.以下何穴可以治疗胃痛?A 滑肉门B 太乙C 梁门D 承满E 不容27.以下何穴可以治疗咳嗽、气喘?A 水突B 气舍C 气户D 库房E 膺窗28.以下何穴可以治疗口眼歪斜?A 承泣B 四白C 巨髎D 地仓E 大迎29.以下何穴可以治疗牙关紧闭?A 大迎B 颊车C 下关D 人迎E 水突30.以下何穴可以治疗妇女经行腹痛?A 天枢B 外陵C 水道D 归来E 气冲31.以下何穴可以治疗神志病症?A 太乙B 天枢C 丰隆D 解溪E 厉兑32.足阳明胃经循行部位主要解剖标志有:A 瞳孔B 下颌角C 喉结D 肋间隙E 外膝眼 33.以下哪些为足阳明胃经在面部的穴位?A 四白B 颧髎C 地仓D 承泣E 上关34.以下哪些为足阳明胃经在足部的穴位?A 厉兑B 内庭C 公孙D 侠白E 陷谷1.足阳明胃经起于,在足部与相交接。

广州中医药大学大三中医专业经络腧穴学-9足太阳习题及答案

广州中医药大学大三中医专业经络腧穴学-9足太阳习题及答案

广州中医药大学《经络腧穴学》试题院(系):考试时间:90分钟班级:姓名:学号:第十章足太阳经络与腧穴一、选择题〔一〕A 型题〔答题说明:每道考题都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只能从中选择一个最正确答案。

〕1.足太阳膀胱经起于:A目下 B目内眦 C目外眦 D鼻旁 E目上2.“从巅至耳上角〞的经脉是:A 足少阳胆经B 足太阳膀胱经C 督脉D 足厥阴肝经E 足阳明胃经3.“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是哪条经脉的循行:A 足阳明胃经 B足厥阴肝经 C足太阳膀胱经 D督脉 E足少阳胆经4.足太阳膀胱经与足少阴肾经交接的部位在:A 足大趾内侧 B足大趾外侧 C 足二趾内侧 D足二趾外侧 E足小趾外侧5.足太阳膀胱经背部第二侧线应位于:A 脊柱椎体横突外侧缘B 脊柱正中与肩胛骨内缘连线中点处C 肩胛骨内缘垂直线上D 肩胛骨下角与脊柱正中连线中点处E 肩胛骨下角内缘垂直线上6.足太阳膀胱经入合于腘中的腧穴是:A 会阳B 浮郄C 委阳D 委中E 阴谷7.在足部与足太阳膀胱经相邻的经脉是:A 足阳明胃经B 足少阳胆经C 足太阴脾经D 足厥阴肝经E 足少阴肾经8.“冲头痛,目似脱,项似拔,脊痛,腰似折,髀不可以曲〞是哪条经脉的病候:A 足阳明胃经B 足少阳胆经 C足太阳膀胱经 D手阳明大肠经 E手少阳三焦经9.在?灵枢·经脉?中“是主筋所生病者〞是指的哪条经脉:A 足阳明胃经B 足少阳胆经 C足太阳膀胱经 D手阳明大肠经 E手少阳三焦经10.足太阳膀胱经的络穴是:A委阳 B委中 C昆仑 D飞扬 E丰隆11.足太阳膀胱经的起止穴是:A 睛明、足窍阴B 睛明、至阴C 睛明、厉兑D 承泣、至阴E 承泣、厉兑12.足太阳膀胱经一侧共有:A 45穴B 67穴C 44穴D 69穴E 43穴13.命门穴旁开3寸为:A 腰阳关 B关元俞 C肾俞 D秩边 E志室14.臀横纹中央为:A 委中 B委阳 C阴谷 D髀关 E承扶15.与命门相平的腧穴是:A 肾俞B 大肠俞C 小肠俞D 秩边E 腰阳关A 曲差B 神庭C 五处D 眉冲E 阳白17.以下足太阳膀胱经穴,不位于背部第二侧线的穴位是:A 魄户B 阳纲C 风门D 志室E 胞肓18.以下足太阳膀胱经穴,不位于背部第一侧线的穴位是:A膈俞 B 督俞 C膏肓俞 D 厥阴俞 E气海俞19.位于后发际正中直上2.5寸,旁开1.3寸,平枕外隆凸上缘凹陷处的穴位是: A 风池 B 脑户 C 玉枕 D 风门 E 风府20.大杼穴位于:A 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B 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C 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D 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E 第五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21.第九胸椎旁开1.5寸的为:A 膈俞B 胆俞C 脾俞D 肝俞E 胃俞22.平第二骶后孔,督脉旁开1.5寸的穴位是:A 小肠俞B 膀胱俞C 中膂俞D 胞肓E 秩边23.位于第五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的穴位是:A神堂 B 心俞 C 灵台 D 厥阴俞 E神道24.胎位不正的针灸治疗经验穴是:A 足三里B 关元C 肾俞D 至阴E 少泽25.可以治疗血证的通用穴位是:A委中 B 心俞 C 脾俞 D 肝俞 E膈俞26.以下治眼病的穴位中位于目内眦的是:A 瞳子髎B 攒竹C 承泣D 丝竹空E 睛明27.承山治疗肛门疾患主要是通过……的内在联系:A 经脉B 络脉C 经别D 经筋 E皮部28.根据“治风先治血〞的理论,治疗风疹可以配用:A合谷 B 肝俞 C 膈俞 D 肝俞 E 心俞29.足太阳膀胱经的原穴是:A 京骨 B委中 C昆仑 D飞扬 E丰隆30.曲差至络却之间的腧穴排列是:A 曲差承光通天五处络却B 曲差通天五处承光络却C 曲差五处承光通天络却D 曲差五处通天承光络却E 曲差承光五处通天络却31.足太阳膀胱经循行“挾脊抵腰中,入循膂〞中的“膂〞是指:A 臀部肌肉群 B肩部肌肉群 C股部肌肉群 D上臂肌肉群 E脊柱两旁的肌肉群32.承筋穴位于:A 委中和承山之间,委中下五寸 B委中下三寸 C合阳与承山连线的中点D委阳与合阳之间 E委阳与承山之间33.经脉病候“是为踝厥〞的经脉是“A足太阴脾经 B 足太阳膀胱经 C 足少阳胆经 D足阳明胃经 E足少阴肾经34.足太阳经背部的第一、二侧线的循行在何处会合:A 腰部 B臀部 C腘窝部 D踝部 E足小趾35.“别入腘中,其一道下尻五寸,别入于肛〞是哪条经别的循行:A足太阴经经别 B 足少阴经经别 C 足少阳经经别D足太阳经经别 E足厥阴经经别36.曲差穴在:A 攒竹直上入发际0.5寸B 神庭与头维连线的内1/ 3与中1/3交点上C 神庭与头维连线的中点上D 眉冲与五处连线的中点上E神庭与眉冲连线的中点上〔二〕B 型题〔答题说明:ABCDE是备选答案,下面两问是两道考题,如这道题只与答案A有关,那么选A;如只与B有关,那么选B,余此类推。

中医重点学习资料

中医重点学习资料

中医重点学习资料中医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理论丰富,被广大学习者所关注和研究。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学习中医知识,本文将介绍一些中医重点学习资料,希望能够对广大中医学习者有所帮助。

一、《黄帝内经》《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经典之作,由《素问》和《灵枢》两部分组成。

《素问》主要论述中医的基本理论和诊断方法,包括五脏六腑、阴阳五行等重要概念;《灵枢》则侧重于中医的治疗方法和养生保健,涉及针灸、推拿、饮食调理等内容。

这两部书被誉为中医学的宝库,对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伤寒杂病论》《伤寒杂病论》是中医学治疗外感热病的经典著作,由东汉末年张仲景所著。

该书系统总结了中医治疗传染性疾病的经验和方法,对于诊断和治疗各种热病具有重要价值。

学习《伤寒杂病论》可以帮助中医学习者掌握中医治疗外感热病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三、《本草纲目》《本草纲目》是明代李时中的巨著,系统介绍了大量草药的性能、功效和使用方法。

中草药是中医治疗的重要手段,而《本草纲目》则是学习中草药基本知识的权威资料。

掌握《本草纲目》可以帮助中医学习者了解各种草药的特点和应用范围,从而更好地运用中草药进行治疗。

四、中医学院教材各个中医学院编写的教材也是学习中医的重要资料。

这些教材通常包括中医的基本理论、诊断方法、治疗技术等内容,既有理论的介绍,又有实践的指导。

通过学习中医学院教材,可以系统地掌握中医学科的知识框架,并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和临床实践经验。

五、学术期刊和论文学术期刊和论文是了解中医研究最新动态的重要途径。

许多中医学术期刊定期发表临床研究、理论研究等论文,包括《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中医杂志》等。

学习者可以通过阅读这些期刊和论文,了解当前中医研究的前沿进展,加深对中医学科的理解。

六、网络资源当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中医学习者提供了更多的学习资料来源。

有很多中医学习网站、博客和论坛,提供了丰富的中医学习资源。

学习者可以通过浏览这些网站,参与讨论和交流,获取更多的中医学习资料和经验分享。

广州中医药大学大三中医专业经络腧穴学-12手少阳习题及答案

广州中医药大学大三中医专业经络腧穴学-12手少阳习题及答案

广州中医药大学《经络腧穴学》试题院(系):考试时间:90分钟班级:姓名:学号:第十三章手少阳经络与腧穴一、选择题〔一〕A 型题〔答题说明:每道考题都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只能从中选择一个最正确答案。

〕1.手少阳三焦经脉的循行起于:A 胸中B 心中C 中指之端 D大指次指之端 E 小指次指之端2.“上出两指之间,循手表腕〞的经脉是:A 手厥阴经脉 B手少阴经脉 C 手少阳经脉D 手阳明经脉E 以上均非3.循行入耳中,经过耳前,至目锐眦的经脉是:A心经 B 小肠经 C 大肠经 D三焦经 E 胆经4.“上贯肘,循臑外上肩,而交出足少阳之后〞的经脉是:A胆经 B 膀胱经 C 三焦经 D大肠经 E 小肠经5.手少阳三焦经脉的循行是:A “上入两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B “循手表腕,出臂外两骨之间,上贯肘〞C “循臂骨下廉,出肘内侧两骨之间〞D “出肩解,绕肩胛,交肩上,入缺盆〞E “从缺盆循颈,上颊,至目锐眦,却入耳中〞6.手少阳三焦经与阳维脉交会的穴位是:A阳池 B 阳溪 C 外关 D 内关 E上关7.手少阳经与足少阳经脉相交接的部位在:A鼻旁 B耳旁 C目下 D目内眦 E目外眦8.手少阳三焦经脉循行于头面部,联系的器官有:A 口、齿 B鼻、目 C 眼、耳 D 耳、鼻 E 口、舌9.手少阳三焦经主治的是:A 气所生病B 血所生病C 津所生病D 液所生病E 脉所生病10.“去腕二寸,外绕臂,注胸中,合心主〞的是:A 手少阳经脉B 手少阳经别C 手厥阴经脉D 手厥阴经别 E以上均非11.三焦经腧穴一般不主治的病侯是:A目赤肿痛 B耳鸣耳聋 C 偏头痛 D 腹胀满 E热病12.“耳聋,浑浑焞焞,嗌肿,喉痹〞属于:A 大肠经病候 B小肠经病候 C 三焦经病候 D胆经病候 E 胃经病候13.手少阳三焦经的原穴是:A 液门B 支沟C 中渚 D阳溪 E 阳池14.手少阳三焦经的郄穴是:A 郄门B 阴郄C 会宗D 外关E 支沟15.手少阳三焦经腧穴中能治疗肘臂痛及瘰疬的是:A 液门B 支沟C 曲池D 天井E 外关16.属于三焦经,宜张口直刺的腧穴是:A 听宫B 耳门C 上关D 下关E 翳风17.位于阳池穴上3寸,尺骨与桡骨之间的腧穴是:A 偏历B 会宗C 支沟D 支正E 外关18.天井穴位于:A 肘尖下方凹陷处B 肘尖上方凹陷处 C肘尖直上1寸凹陷处D 肘横纹上两骨之间 E大椎与肩峰连线的中点19.属于三焦经,定位在肩峰后下方凹陷处的腧穴是:A 肩贞B 肩井C 肩髃D 肩髎E 天髎20.位于耳垂前方,当乳突与下颌角之间凹陷处的腧穴是:A 天容B 天柱C 完骨D 翳明 E翳风21.三焦经穴中长于治疗便秘的腧穴是:A 外关 B天井 C 阳池 D支沟 E 三阳络22.用灯火灸治疗小儿腮腺炎最宜选取:A 百会B 角孙C 头维D 耳门E 肩井23.根据经脉循行,针灸治疗耳鸣耳聋宜选取的一组腧穴为:A 翳风、听宫、中渚B 耳尖、耳门、耳中 C头维、外关、足临泣D 颊车、下关、合谷E 风池、率谷、丝竹空24.手少阳经的起止穴是:A 关冲、耳门B 天冲、丝竹空 C关冲、丝竹空D 少冲、听宫E 天池、中冲25.属于手少阳三焦经的穴名数有:A 19个B 20个C 21个D 23个E 27个〔二〕B 型题〔答题说明:ABCDE是备选答案,下面两问是两道考题,如这道题只与答案A有关,那么选A;如只与B有关,那么选B,余此类推。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儿科重点中的重点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儿科重点中的重点

◎总论(病案:第一部儿科著作:唐代《颅囟经》。

提出“纯阳”理论。

纯阳:指小儿生长过程中,表现为生机旺盛,蓬勃发展,好比旭日之初升,草木之方萌,蒸蒸日上,欣欣向荣,并非说小儿有阳无阴或阳亢阴亏之体。

儿科称为专科是在宋代。

儿科四大证:痘、疹、惊、疳。

钱乙——儿科之圣《小儿药证直诀》概括小儿生理病理特点“脏腑柔弱、易虚易实、易寒易热”。

论述小麻、痘、斑、疹的第一部专著——北宋董汲《小儿斑疹备急方论》。

南宋陈文中《小儿痘疹方论》《小儿病原方论》元代曾世荣《活幼心书》《活幼口议》学术特点:1.对新生儿疾病论述较全面2.对多种儿科常见病的银证脉治作出精炼而具有指导意义的概括3.活幼心书便于诵习,促进儿科知识普及。

明代万全“五脏之中肝有余,脾常不足肾常虚”“心常有余而肺不足”首重保护胃气。

清·谢玉琼《麻科活人书》是一部麻疹专著,详细阐述了麻疹各期及其合并症的辨证和治疗。

清·陈复正《幼幼集成》提指纹诊法“浮沉分表里、红紫辨寒热、淡滞定虚实”“风轻、气重、命危”小儿生理特点:(1)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稚阴稚阳学说;(2)生机蓬勃,发育迅速——“纯阳”学说;稚阴稚阳:阴:物质基础,即精、血、津液等物质;阳:脏腑的生理功能。

是指小儿的物质基础和生理功能都是幼稚和不完善的。

肺、脾、肾三脏较为突出:肺常不足、脾常不足、肾常虚。

此外,肝常有余、心常有余。

肝常有余:不是小儿“肝阳亢盛”,是指小儿时期肝主疏泄,具有升发疏泄全身气机的功能。

心常有余:不是指小儿“心火亢盛”,是指小儿发育迅速,心气旺盛有余,呈生气蓬勃之象。

◎小儿病理特点:1.发病容易,传变迅速(小儿脏腑娇嫩,对疾病的抵抗力较差,加之幼儿寒暖不知自调,乳食不会自节,故在外易为六淫所侵,在见易为饮食所伤,以及胎产禀赋因素,所以小儿易于感触,容易发病,且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

;传变迅速是指小儿在疾病过程中容易发生转化,变化多端,其主要表现为“易虚易实”,“易寒易热”。

中医药重点知识点总结

中医药重点知识点总结

中医药重点知识点总结中医药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主要组成部分,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和积累,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和疗法。

以下是中医药的重点知识点总结:1.中医基本理论:中医基本理论包括阴阳学说、五行学说、气血理论、脏腑经络学说等。

其中,阴阳学说是中医理论的核心,阐述了宇宙、人体等现象均由阴阳相互作用所产生,阴阳失衡是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

2.中医诊断学:中医诊断主要依据四诊法,即望、闻、问、切。

望诊通过观察患者外貌、舌象、脉象等来判断疾病情况;闻诊通过听取患者发声、呼吸等来了解病情;问诊通过询问患者病史、症状等来获取诊断依据;切诊通过切脉来辅助诊断和判断病情。

3.中草药学:中医药以中草药为主要治疗手段,经过千百年的实践积累,总结出了大量的中草药,如人参、黄芪、当归等。

中草药经过炮制、制剂等工艺处理后,能发挥不同的药效,治疗各种疾病。

4.针灸学:针灸是中医的一种疗法,通过刺激人体经络上的特定穴位,来调节气血、阴阳平衡,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针灸按照经络穴位、技法等多种方式进行,如针刺、艾灸、拔罐等。

5.中医养生学:中医养生学强调“防病于未病”,提倡人们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如调节好情绪、合理饮食、适度运动等,以提高机体抵抗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6.中医治疗方法:中医治疗方法多种多样,除了草药和针灸外,还包括推拿按摩、气功调理、食疗、吸引疗法、五行疗法等。

这些方法根据病情的不同选择,既可以单独应用,也可以联合使用。

7.中医传统经典:中医传统经典是中医学的重要依据,如《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等。

这些经典蕴含着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对于中医学的理解和应用都具有重要价值。

8.了解中医需重视整体观念:中医强调整体观念,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生理、病理变化是综合效应的结果。

因此,在诊断和治疗中,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如体质、环境等对疾病的影响。

9.多元合作模式:中医药的治疗方法非常丰富多样,不仅包括中药治疗、针灸等传统疗法,还包括中西医结合、中医外科、中医康复等多元合作模式。

广州中医药大学大三中医专业经络腧穴学-4手阳明习题及答案

广州中医药大学大三中医专业经络腧穴学-4手阳明习题及答案

广州中医药大学《经络腧穴学》试题院(系):考试时间:90分钟班级:姓名:学号:第五章手阳明经络与腧穴一、选择题〔一〕A 型题〔答题说明:每道考题都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只能从中选择一个最正确答案。

〕1.手阳明大肠经起于:A 大指小指之端B 小指大指之端C 大指次指之端D 次指大指之端 E以上均非2.手阳明经脉在上臂行于:A上臑外前廉B入肘外廉C下肘中 D行少阴、心主之 E 以上均非3.手阳明主:A 津所生病 B骨所生病 C气所生病 D脉所生病 E以上均非4.手阳明经的病候是:A目黄 B小便数而欠 C风寒汗出中风 D 少气缺乏以息 E溺色变5.手阳明络脉的病候是:A 鼽衄B 口干C 肩前髃痛D 大指次指痛不用 E痹膈6.不属于手阳明经脉病候的是:A颈肿 B齿痛 C齿寒 D鼽衄 E口干7.不属于手阳明络脉病候的是:A转筋 B聋 C痹膈 D龋 E喉痹8.不属于手阳明经“是主〞病候的是:A目黄 B大指次指痛不用 C口干 D颈肿 E肩前髃痛9.属于手阳明经“是动〞病候的是:A颈肿 B大指次指痛不用 C寒栗不复 D脉所过者热肿 E龋“是主〞病候的是:A肩前臑痛 B龋 C聋 D颈肿 E齿痛⒒属于手阳明经“是主〞病候的是:A聋 B痹膈 C喉痹 D齿寒 E龋⒓手阳明经的合穴是A天井 B 小海 C 曲池 D 委中 E足三里⒔手阳明经的输穴是A 三间B 后溪C 中渚D 陷谷 E束骨⒕手阳明经的荥穴是A 通谷B 前谷C 液门D 二间E 内庭⒖手阳明经的原穴是A 阳池B 大陵C 腕骨D 神门E 合谷⒗手阳明经的络穴是A 内关B 外关C 偏历D 支正E 通里⒘手阳明经的郄穴是A 温溜B 会宗C 养老D 梁丘E 外丘⒙手阳明经的末位穴是A 商阳B 口禾髎C 天鼎D 扶突 E迎香⒚手阳明经的首位穴是A 商阳B 口禾髎C 天鼎D 扶突 E迎香⒛在食指本节前桡侧凹陷处的腧穴是:A 二间B 三间C 合谷D 商阳E 鱼际21.在食指本节后桡侧凹陷处的腧穴是:A 二间B 三间C 合谷D 商阳E 鱼际22. 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的腧穴是:A 地仓B 口禾髎C 天鼎D 扶突 E迎香23. 在腕背横纹桡侧,手拇指向上翘起时,当指拇长伸肌腱与拇短伸肌腱之间的凹陷中的腧穴是:A 阳溪B 阳池C 阳白D 阳关E 阳交24. 在手食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寸的腧穴是:A 少商B 商阳C 中冲D 少冲E 少泽25. 在前臂反面桡侧,当阳溪与曲池的连线上,腕横纹上5寸的腧穴是:A 偏历B 下廉C 手三里D 温溜E 上廉26. 在前臂反面桡侧,当阳溪与曲池的连线上,肘横纹下3寸的腧穴是:A 偏历B 下廉C 手三里D 温溜E 上廉27. 第1、2掌骨间,平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的腧穴是:A 合谷B 三间C 二间D 中渚E 液门28. 在前臂反面桡侧,当阳溪与曲池的连线上,肘横纹下2寸的腧穴是:偏历 B 下廉 C 手三里 D 温溜 E 上廉29. 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的腧穴是:A 曲泽B 曲池C 小海D 天井E 少海30. 在颈外侧部,结喉旁当,当胸锁乳突肌的前、后缘之间的腧穴是:A 天鼎B 扶突C 巨骨D 人迎E 水突31. “四总穴歌〞涉及本经的腧穴是:A 足三里B 委中C 列缺D 合谷E 三阴交32. 不宜深刺的是A手五里 B 手三里 C 温溜 D肩髃 E扶突自然垂臂时在臂外侧,三角肌止点处的腧穴是:A 肩髃B 臑会C 肩髎D 肩贞E 臂臑34. 孕妇慎用的是:A肩髎 B合谷 C列缺 D臂臑 E扶突35. 不宜直刺的是:A 迎香 B扶突 C肩髃 D手三里 E 温溜〔二〕B 型题〔答题说明:ABCDE是备选答案,下面两问是两道考题,如这道题只与答案A有关,那么选A;如只与B有关,那么选B,余此类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技 (考心电图 都从课堂上讲过的来) 填空题 正常心电轴的范围 心肌的传导 前列腺炎发生在?腺,前列腺癌发生在?腺 人体各组织的正常 CT 值 大题 子宫肌瘤的分型和超声显像 中央型肺癌的 X 光表现 胃良恶性溃疡的 X 线钡影比较 心电图 看图 急性右心室下壁心肌梗死 (主要从课堂讲过的来)
中内和 10 级的一样 平时成绩 做案例分析和上课点名
诊基和 10 级的一样
伤寒 期中考 个人心得 期末考 名解 消息 合病 脾家实 口不仁 白饮 简答题 小青龙汤、茵陈蒿汤的病机主症治法方药组成 厥证是什么,病机是什么 个人发挥题 有人认为伤寒论中的温阳法主要用到麻附桂 你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看法 案例分析 生姜泻心汤
金匮 期中考 名词解释 五邪 喘喝
简答题 痹症的病机、治法(轻症?重症?)、方药、组成 案例分析 注意越婢加半夏汤和 小青龙加石膏汤的区别 期末考 填空题 30 分 包括原文背诵 和 原文理解如百合病的病机?主症? 名解 肩息 消渴 郁冒 胁下逆抢心 未至而至 大题 水气病的分类、脉证及病机 原文解释 阳微阴弦 病例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