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单体调查报告
太阳岛调研报告

哈尔滨太阳岛风景区旅游资源调查报告一:前言: 太阳岛风景名胜区位于哈尔滨市区松花江北岸,是哈尔滨市面积最大的一座综合性文化休息公园。
占地面积98公顷,绿地面积74公顷。
水体面积5。
6公顷,现已开发近二十平方公里,公园内有二十多个景点,是哈尔滨市著名的风景名胜区及国家aaaaa级旅游景点。
此次调查任务的目的在于从对于景观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保护及取得最大的社会经济效益的角度出发,对调研区域旅游资源本身的价值及外部开发条件等进行综合评判和鉴定。
此次调研我们小组经过商定决定调研含水阁云天、花卉园、雪雕艺术园的区域。
这次调研已不是我们第一次来太阳岛,但这是我们第一次这么深入,以专业的角度来审视这片土地。
二:调查区旅游环境: 1.交通问题:游客可乘坐公交车直达,也可坐船直达,也可以坐缆车到达。
这为太阳岛的旅游资源有很大的便利条件。
2.季节问题:大家都知道哈尔滨是中国著名的冰城,所以太阳岛不仅是夏季旅游避暑的胜地,更是冬季冰雪旅游的乐园。
每年在冰封雪飘的隆冬时节,这里银装素裹,玉树琼枝。
人们到太阳岛上打雪橇、抽冰尜、乘冰帆、堆雪人、坐马拉爬犁等,冰雪游乐活动十分丰富,还有闻名遐迩的哈尔滨雪雕、雪塑。
哈尔滨一年一度的雪雕游园会就是在太阳岛举办的。
由于岛上空气清新,污染少,雪质好,一到冬季,一座座造型各异的雪塑制品,竞相展现在游人面前,给岛上的冬季增添了无限生机。
三:旅游资源开发历史和现状:1.历史文化三百多年前,清代康熙年间就被做为水师营被开发利用 20世纪20年代,俄国和欧洲的侨民在岛上兴建房屋 1950年开始,作为休疗养区 1958年成立太阳岛公园管理机构1964年恢复成立太阳岛风景区管理所 1980年成立太阳岛风景区管理处 1989年被评为省级风景名胜区1997年正式申报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2.发展现状: 1)景观分析①、植物a、自然与人工植物景观分明,自然草原植物与人工木本植物并存太阳岛风景区的地带性植被为森林草原带,自然植物群落的主要植物组成是草原植被,自然木本植物以榆树疏林与水边的柳丛为主,少有高大乔木,是太阳岛风景区独具特色的景观类型。
宁波五龙潭景区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宁波五龙潭景区旅游资源调查报告旅游学院 10旅本2班沈欢平 104150223 一、宁波五龙潭景区旅游资源的概况1. 五龙潭景区旅游资源总体特征五龙潭景区位于宁波市西南鄞县龙观乡境内,剧宁波市35公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溪口风景区30 公里,是一处以自然风光为依托,中华龙文化、浙东山乡风情、民俗民风为文化内涵,以溪流飞瀑、怪石险峰为特色的风景名胜区。
其主要特点有二:第一是自然风光,第二是人文资源。
以自然景色为基石,民俗文化为核心,集游览观光、休闲度假、礼佛朝圣、山地健身功能于一体山地休闲度假胜地。
山奇水秀,谷幽涧碧,自然山水风光迷人;人文翡翠,源远流长,民俗文化积淀深厚;空气清新,气候宜人,旅游度假条件优越。
2. 自然资源五龙潭风景区属山地型旅游区,区内群山环抱,峰峦挺拔,悬崖耸立,溪谷深陷,地形变化丰富,从地质构造上看,风景区地处华南褶皱系浙东南褶皱带的北东端。
景区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丰沛。
景区地处中亚热带东部常绿阔叶林带,动植物资源丰富。
3. 人文历史资源五龙潭被神化的历史已有千年。
因为在历史上一池潭水或一个景点被帝王敕封官位的情况是绝无仅有的。
二、五龙潭景区旅游资源的分类按照国家旅游局最新颁布的《旅游资源基本类型》,对五龙潭风景区内的风景旅游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
资源类型资源名称(合计,大类共45景观资源单体):1. 地文景观类百丈岩、塔尖峰、千秀峰、龙头岩、仙人洞、重叠岩、纺花岩、巨石谷;2. 水域风光类龙王溪、龙潭五井十二瀑、百丈瀑、一线瀑、龙门瀑、水门岩瀑布、万福泉、观顶湖;3. 生物景观类:杜鹃岭、香蕙谷、观顶竹海;4. 古迹与建筑;类天井寺、五龙神堂、西湾电站、清代摩岩石刻、青云梯、观顶铁矿5. 消闲求知健身类祭龙仪式、山乡风情;6. 购物类竹、茶叶。
三、五龙潭景区旅游资源利用状况1. 奇峰怪石:早就五龙潭的是两侧陡峭的险峰形成的峡谷,溪流顺峡谷而下,因此,五龙潭的奇峰怪石实乃一景。
《旅游资源学卷》试卷A( 含答案)

7.建设性破坏是指旅游业发展进程中开发不当等引发的对旅游资源的破坏。景区索道建设在中国是一种普遍性的旅游开发性破坏方式。( √ )(第七章)
8.生态旅游资源整合在空间上,必须进行全面开发,而且要基于环境保护与可持续的原则,进行功能分区。( × )(第八章)
9.中国的旅游资源管理,“风景名胜区”由建设部门管理,“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由林业部门管理(少部分“自然保护区”由环保部门管理),“文物保护区(单位)”由文化部门管理,“地质公园”由国土资源部门管理等。( √ )(第九章)
A.钱学森
B.卢云亭
C.吴必虎
D.保继刚
7.2020年3月30日,习近平前往浙江余村考察;4月1日,在听取汇报后,再次强调要践行( B )的理念。(第七章)
A.“共抓大保护,不要大开发”
B.“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C.“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D.“让自然生态美景永驻人间,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
科目:旅游资源学学院人文学院专业班级旅游2021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得分
阅卷人
一、填空题(共9题,每题2分,共18分)
题号
项目资源调查工作总结汇报

项目资源调查工作总结汇报
尊敬的领导和各位同事:
大家好!我是XX项目组的负责人,今天很荣幸向大家汇报我们最近完成的资
源调查工作。
在过去的一个月里,我们的团队致力于对项目所需资源进行全面的调查和分析。
我们首先对项目的整体需求进行了梳理和确认,明确了所需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
接着,我们展开了对各类资源的调查工作,包括对人力资源的现有情况进行了深入了解,对市场上可供选择的物资资源进行了细致的比较,对项目所需资金的筹集途径进行了详细的调研。
在人力资源方面,我们通过调查了解到,团队成员的整体素质和能力都较为匹
配项目需求,但在某些专业领域还存在一定的短板,我们将在后续的工作中加强培训和引进相关人才。
在物资资源方面,我们通过多方比较,最终确定了合作伙伴,达成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在资金资源方面,我们通过多种途径进行了调查和比较,最终确定了一种较为合适的资金筹集方案。
通过这次资源调查工作,我们深刻认识到了项目资源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也使
得我们更加明确了项目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和方向。
同时,我们也意识到,资源调查工作只是项目实施的第一步,后续的资源管理和优化工作同样重要,我们将继续努力,确保项目资源的充分利用和优化配置。
最后,感谢各位领导和同事对我们工作的支持和关心,也欢迎大家对我们的工
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谢谢!。
资源回收调查报告

资源回收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
本次调查旨在了解当前社会资源回收情况,探讨资源回收的意义和效果,为推动资源回收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二、调查方法
我们采取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资源回收情况的调查。
问卷涵盖了资源回收频率、方式、原因等多个方面,实地观察主要针对城市社区和农村地区进行了抽样调查。
三、调查结果
1. 资源回收频率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大多数受访者每周会有一到两次的资源回收行为,主要集中在废纸、废塑料、废金属等易回收物品上。
2. 资源回收方式
调查显示,城市社区更倾向于选择将废物分类投放到指定的回收桶中,而农村地区则多选择卖给废品回收站或废品收购商。
3. 资源回收原因
最主要的资源回收原因是为了环保和节约资源,同时也有部分受访者表示是为了得到一些额外收入。
4. 资源回收意义
资源回收可以有效减少环境污染、延长资源利用周期、促进可持续发展。
因此,资源回收对于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调查结论
资源回收在当前社会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行为,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回收覆盖率不高、回收方式不够便捷等。
因此,我们建议政府加大资源回收宣传力度,提高回收设施的覆盖率,鼓励更多人参与资源回收活动,共同为建设美丽家园贡献力量。
五、参考文献
- 张三, 李四. (2020). 《资源回收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分析》. 环境科学杂志, 20(3), 50-60.
- 王五, 赵六. (2019). 《资源回收与可持续发展》. 资源利用研究,
15(2), 30-40.
以上为资源回收调查报告的全部内容。
愿我们共同致力于资源回收工作,共同建设美丽环境。
调研土地资源工作总结

调研土地资源工作总结
土地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对于保障粮食安全、生态环境保护、城乡建设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更好地利用土地资源,保护土地环境,我单位进行了一次土地资源调研工作,现将总结如下:
一、调研范围。
本次调研主要涵盖了我单位所在地区的耕地、林地、草地、水域等各类土地资源,重点关注了土地利用现状、土地资源分布、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情况等方面。
二、调研内容。
1.土地资源利用现状。
通过实地调查和数据分析,我们对土地资源的利用现状进行了全面的了解。
发现在一些地区存在着土地过度开发、滥用化肥农药等问题,对土地资源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
2.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情况。
我们对农田水利设施、林地开发、草地保护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调研,发现一些地区存在着资源利用不合理、浪费严重的情况。
三、调研成果。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深刻认识到土地资源的重要性,也发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了以下改进措施:
1.加强土地资源保护意识,制定相关政策,加大对土地资源的保护力度。
2.推动农田水利设施的改造升级,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
3.加强对林地、草地资源的保护和管理,遏制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发。
四、展望。
我们将继续深入开展土地资源调研工作,不断完善土地资源管理体系,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同时,我们也呼吁社会各界关注土地资源保护,共同为建设美丽家园贡献力量。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对土地资源工作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为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
我们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土地资源一定能够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利用。
(完整word版)岳麓山资源调查报告

目录一、岳麓山的基本情况··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气候环境状况··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水文植被状况··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人文资源状况··4二、岳麓山风景区旅游资源评价··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岳麓山风景名胜区旅游资源分类··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景区旅游资源的总体评价··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对岳麓山深度开发的建议··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科学规划,突出特色··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建立自己的品牌··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加强景区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完善监督制度··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表··11岳麓山旅游资源调查报告调查地点: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岳麓山风景区调查时间:2012年7月10日至13日调查方式:实地调查调查目的:通过对岳麓山旅游资源的调查,旨在了解岳麓山资源状况,提高本专业的理论水平和综合素质,使理论联系实际,以便自己更好的深入学习本专业知识;另一方面,通过调查对岳麓山景区进一步开发提出自己的几点建议。
一、岳麓山的基本情况岳麓山风景名胜区是我国著名的旅游景区,2012年晋级5A景区,填补长沙无5A景区的历史空白。
其南接衡岳,北望洞庭,西临茫茫原野,东瞰滔滔湘流,玉屏、天马、凤凰、橘洲横秀于前,桃花、绿蛾竟翠与后,金盆、金牛、云母、圭峰拱持左右,静如龙蛇逶迤,动如骏马奋蹄,凌空俯视如一微缩盆景,测视远观如一天然屏壁。
可谓天工造物,人间奇景,长沙之大观。
岳麓山海拨300。
8米,连峦叠峰数十公里,有如一道天然屏障,横亘长沙市区西面。
主峰云麓石骨苍秀,廊殿楼阁依山畔石。
凭栏远眺,湘江如带,桔洲浮碧江心,双桥飞架东西,古城新廓尽在紫气青烟之中。
关于旅游资源的调研报告

关于旅游资源的调研报告1.义江缘景区的旅游环境自然环境义江缘景区位于桂林西北旅游线世界著名景观“龙脊梯田”景区的必经之路XX县五通镇,距市区32公里(321国道临桂五通镇段),是一个按国家aaaa景区标准规划,景区于xx年9月开工,规划面积300公顷,建筑面积56689平方米,同年11月28日竣工,xx年元月开业。
义江缘景区是一个以临桂文化为背景,桂西北少数民族风情为主题的大型景区,农家风貌、农耕文化和田园风光、建筑景观。
景区内雄浑的大山中原始森林、高山瀑布、峡谷激流、梯田壮景,形成桂林独特亮丽的旅游景观。
社会环境桂林—义江—龙胜—融水是桂林旅游西线的重要黄金通道,其中有进50公里的路程在XX县的义江区域。
义江缘旅游项目借鉴国际旅游度假风景名胜区的规划和经营理念,全面构建自然景观、民族文化、历史遗存、桂北风情“四位一体”的旅游发展新格局。
义江缘景区位于素有风情长廊的桂林西北旅游线上,以清澈的义江为依托,整个古朴的村庄为基调,配上苗、瑶、侗、壮等多个少数民族特有风情的完美演绎,极具特色的民间手工艺品走廊,还有美味的“风情百家宴”,游览面积达一千余亩的大型民族风情主题景区,形成桂林独特亮丽的旅游景观,被誉为“桂林风情第一村”。
经济环境旅游业是XX县又一具有发展潜力的产业。
通过多年发展,县内的红溪景区、刘三姐茶园、十二滩漂流等景点已初具规模,义江缘景区的打造,使这个县旅游业的品质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XX县旅游局局长李福乐:“通过a级景区的建设将会吸引更多的游客到我们这条线路上来,同时通过游客的消费,将会拉动我们当地经济的发展,促进老百姓的收入。
”景区自2011年9月开业以来已接待中外游客5万多人,成为桂林西线游新亮点。
2011年,义江缘景区接待游客万人,实现旅游总收入200万元。
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各种有生命的自然的总汇,是一个描述自然界多样性程度的内容广泛的概念,是景区物种丰富度和分布均匀性的反映,体现了景区结构类型、组织水平、发展阶段、稳定程度和生存环境差异等,具有重要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渔港公园的资源评价
1、渔港公园的旅游环境
渔港公园坐落在湛江市霞山区观海长廊的北端,海上城市、海滨宾馆、汇景湾旁边。
湛江位于中国大陆最南端的雷州半岛,属热带海洋性气候。
渔港公园位于市中心观海长廊的北端,西临海洋宾馆,东濒湛江港,南为海洋路,北接南海舰队基地,面积约20万平方米,规划目标是建设成为市区海滨亲水性主题公园。
2、渔港公园的旅游资源开发历史和现状
2.1开发历史:在观海长廊旁边新落成的“渔港公园”,它本来只是一片空地,经过我们湛江人民的辛勤劳动,建成了现在的公园。
基地现状为2001年已做简易绿化的滨海滩地,并有部分沙滩。
在海滨沙滩与绿地之间已建有一条防浪堤,规划预留一条20米宽的城市干道。
2.2现状:渔港公园以独特的设计主题--“渔人、渔港、渔船、渔家”,在众公园中别具一格。
园内有“海之恋”广场、渔乡风情、渔港船歌、渔人之家、旱喷泉、港湾钟楼等主要景区和景点。
景点布置十分别致、新型。
可谓热带南国海滨城市园林之经典。
渔港公园就目前来看,进出条件还不够完善,车辆停放的空间不够大;没有进行组织性的开发,所以随处可进,科徒步行走,草木保存和保养工作做的相对比较好,景色组合也相对良好,但尚为开发成成熟的旅游景区。
3、渔港公园的旅游资源基本类型
渔港公园是由大片的滨海滩地改造而成,以“渔”和亲水为主题海滨公园。
公园给我的印象是充分实现了生态、自然的意图、体现了以“渔”为主题的地方特色。
南海渔家的风貌生活,尽显眼前。
3.1单体性质:公园
3.2单体形态:不规则的四边形
3.3单体结构:呈“凹”字型
3.4组成成分的外在表现:花草树木、凉亭、各种供游人休闲的健身设施、石板凳、鹅卵石路、海滩、海景等
3.5组成成分的内在因素:K、Na、Ca、Fe、Mn;漂石(块石)颗粒、卵石(碎石)颗粒、圆砾(角砾)颗粒、砂粒、粉粒及粘粒、O2、N2和CO2、CH4、H2S;Cl、Na、Mg、S、Ca、K、Br、C、Sr、B 和 F 等元素。
3.6单体生成过程:该场地宜营造一个蕴涵表现本土文化特色与民俗风情的城市公园,为市民提供优美的海滨亲水休闲活动空间。
因此,全园设计主题构思为“渔人、渔港、渔船、渔家”,力求表现雷州半岛的渔民形象、渔港风情,渔船文化与渔家生活。
全园景观创作,突出民族化、地方化、生态化和人性化的特色。
4、渔港公园的旅游资源评价
4.1资源要素价值
4.1.1观赏游憩使用价值(30 分)
全部或其中一项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游憩价值、使用价值。
23
全部或其中一项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游憩价值、使用价值。
18
全部或其中一项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游憩价值、使用价值。
8
全部或其中一项具有一般观赏价值、游憩价值、使用价值。
4
4.1.2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25 分)
同时或其中一项具有世界意义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
20
同时或其中一项具有全国意义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
15
同时或其中一项具有省级意义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
10
历史价值、或文化价值、或科学价值,或艺术价值具有地区意义。
3
4.1.3珍稀奇特程(15 分)
有大量珍稀物种,或景观异常奇特,或此类现象在其他地区罕见。
13
有较多珍稀物种,或景观奇特,或此类现象在其他地区很少见。
9
有少量珍稀物种,或景观突出,或此类现象在其他地区少见。
7
有个别珍稀物种,或景观比较突出,或此类现象在其他地区较多见2
4.1.4规模、丰与几率(10 分)
独立型旅游资源单体规模、体量巨大;集合型旅游资源单体结构完美、疏密优良级;自然景象和人文活动周期性发生或频率极高。
8
独立型旅游资源单体规模、体量较大;集合型旅游资源单体结构很和谐、疏密良好;自然景象和人文活动周期性发生或频率很高。
6
独立型旅游资源单体规模、体量中等;集合型旅游资源单体结构和谐、疏密较好;自然景象和人文活动周期性发生或频率较高。
4
独立型旅游资源单体规模、体量较小;集合型旅游资源单体结构较和谐、疏密一般;自然景象和人文活动周期性发生或频率较小1
4.1.5完整性(5 分)
形态与结构保持完整。
4
形态与结构有少量变化,但不明显。
3
形态与结构有明显变化。
1
形态与结构有重大变化。
0
4.2资源影响力
4.2.1资源影响力(15 分)知名和影响力(10 分)
在世界范围内知名,或构成世界承认的名牌。
8
在全国范围内知名,或构成全国性的名牌。
5
在本省范围内知名,或构成省内的名牌。
4
在本地区范围内知名,或构成本地区名牌。
2
4.2.2适游期或使用范围(5 分)
适宜游览的日期每年超过300 天,或适宜于所有游客使用和参与。
1
适宜游览的日期每年超过250 天,或适宜于80%左右游客使用和参与。
1
适宜游览的日期超过150 天,或适宜于60%左右游客使用和参与。
1
适宜游览的日期每年超过100 天,或适宜于40%左右游客使用和参与。
1
4.3附加值环境保护与环境安全
已受到严重污染,或存在严重安全隐患。
0
已受到中污染,或存在明显安全隐患。
-1
已受到轻污染,或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1
已有工程保护措施,环境安全得到保证。
2
共有综合因子评价赋分值为40.75分,为一级旅游资源,通称为"普通级旅游资源"。
5、渔港公园的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建议
5.1旅游资源保护:渔港公园没有健全的保护措施,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有关部门疏于有效的管理治安条例,没有使公园发挥完全的优势。
所以要建立健全的保护措施,如要合理开发利用旅游资源,各级人民政府统一领导、组织、协调旅游资源的保护管理工作。
编制旅游资源保护规划,应当广泛征求有关部门、专家和群众的意见,进行多方案的比较和论证。
旅游资源保护和开发规划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前应当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旅游景区(点)应当根据旅游安全、环境保护、文物保护以及服务质量等要求,确定旅游接待承载能力,实行游客流量控制等等。
5.2开发建议:
(1)遵循保护优先、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原则。
(2)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应当突出生态滨海与潮汕历史文化特色,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统一。
(3)在规划开发或己开发利用的旅游区域,应当保护区域内的岸线资源、生物资源和水资源。
(4)旅游景区(点)的开发建设尽量不要超过旅游景区(点)的环境容量,其性质、布局、规模、体量、高度、造型、质感、色调等必须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5)旅游景区(点)内应当控制旅游资源的开发强度,加强绿化植被,降低建筑密度和容积率,严格控制建筑的体量和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