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练习题

合集下载

历史巩固初二训练《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历史巩固初二训练《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历史巩固初二训练《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人们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变化八下P112-113 识记理解房价问题关系到人们群众的切身利益及社会的和谐稳定。

早在1995年国家就启动了安居工程,它体现了我国 A.城市化建设的要求 B.劳动就业制度的改革 C.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 D.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 [参考答案] D [11年山西中考]第9题下列是佛山某城市居民的年人均饮食消费品统计表,此表不能说明 (单位:公斤) 时间粮食肉类禽类奶类 1978年123.619.216.5 1996年73.532.810.721.4 A.民众的主食消费减少,副食品消费增加 B.生活水平提高,导致食品消费发生变化 C.改革开放,人们的生活状况进一步改善 D.由于物价上涨,人们减少了粮食消费 [参考答案] D [11年广东佛山中考]第11题王伟的爷爷说:“爷爷象你这么大的时候(15岁)一顿能吃5碗饭,你却连2碗都吃不了。

”王伟辩解道:“你们那时吃饭只求lsquo;吃饱,我们现在吃饭不但要求lsquo;吃饱,而且还要lsquo;吃好,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

”这段对话说明改革开放以来 A.国家粮食产量有所下降 B.青少年深受西方饮食文化影响 C.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D.青少年的体质有所下降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下列体现了这一做法的有①改善交通条件②实施“安居工程” ③改革养老保险制度④改革医疗保险制度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④ [参考答案] A [11年江苏南京中考]第18题嘉兴有一座南湖革命纪念馆,馆内三楼展厅里全方位的展示着自行车、收音机、电视机、手机等日常生活用品的发展历程。

这直观地反映出改革开放以来 A.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B.科技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C.人民思想观念的变化 D.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形成 [参考答案] A [11年浙江嘉兴中考]第14题在活动课上,小华为下面这张购物票证配上了说明文字,其中正确的是①发行这种票证是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商品供应严重匮乏②这一张布票是在我国改革开放以前发行的③这是当时人们买布所需要的票证④这一张布票可以在全国范围内通用 A.①③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②③④ [参考答案] A [11年山东临沂中考]第16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衣食住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初三历史衣食住行的变迁试题

初三历史衣食住行的变迁试题

初三历史衣食住行的变迁试题1.进入新时期,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下列现象能体现的是①肉食、副食品、果品消费比例增加,服饰多样化,时装流行②居民中自费旅游,参加各种文娱、健身活动的越来越多③笔记本电脑、手机日益普及,出行坐飞机、动车、开私家车越来越普遍④自谋职业,下海经商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③④D.①②③【答案】D【解析】“进入新时期”即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中国人民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同时解题时需要围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据此可知①②③均符合题意,而④属于就业方面,与题意无关,故选D。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2.“自贵阳北站起,途经广西桂林市、贺州市等地至广州南站的贵广高铁,预计2014年建成通车。

至此,贺州市民可以直接乘坐高铁更快、更便捷地通往全国各大城市。

”这说明了( )A.科技革命极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B.科技革命使资本主义战胜了封建主义C.科技革命使东方从属于西方D.科技革命给环境带来了极大的污染【答案】A【解析】此题考查的是科学技术对人们生活的产生的影响。

议古论今,学以致用。

自2014年贵广高铁通车人们的出现更便捷了。

表达是高铁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好处。

高铁是科技革命的产物。

故此题说明的意思是A。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下册·社会生活·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3. 1995年起,城镇中低收入的职工能以成本价买到合适的住房。

这是因为我国实施了A.“安居工程”B.养老保险制度C.医疗保险制度D.就业制度【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新中国人民生活方式变化的内容。

1995年,我国在城镇启动了“安居工程”,让低收入的职工能以成本价买到合适的房子。

故答案选:A【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社会生活·人民生活方式的变化4. 1995年起,城镇中低收入的职工能以成本价买到合适的住房。

初二历史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试题

初二历史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试题

初二历史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试题1.解决城市交通堵塞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A.实行“公交优先”B.加强交通管理C.减少汽车数量D.发展交通硬件设施【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衣食住行的变迁史实的识记。

依据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21课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第一子目衣食住行的变迁的内容中:“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政府有关部门采取了许多措施,其中包括实行‘公交优先’政策、开辟新的公交线路、使用清洁燃料等等。

更重要的是,国家正投入大量资金,大力进行城市道路建设,发展轨道交通,以期从根本上改善城市的交通状况。

”据此可知,解决城市交通堵塞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发展交通硬件设施,故选D。

ABC选项是政府采取解决城市交通堵塞问题的措施,只能治标,不能治本。

【考点】衣食住行的变迁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衣食住行的变迁史实的识记。

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衣食住行变迁的情况、原因。

2.下列词语中哪项不是在改革开放后出现的?()A.聘任制B.下岗C.绿色食品D.铁饭碗【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就业和社会保障史实的识记。

依据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21课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第二子目就业和社会保障的内容中:“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就业制度发生了一系列变化。

从前的‘铁饭碗’逐渐被打破,就业渠道拓宽,人们可以通过人才市场自主选择职业。

持证上岗、就业培训、公开招聘等新鲜事物层出不穷。

”据此可知,铁饭碗是改革开放前就业制度的表现,故选D。

ABC选项是改革开放后出现的词语。

【考点】就业和社会保障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就业和社会保障史实的识记。

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就业和社会保障的情况。

3.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从总体上看是城镇超过农村,但是有一项指标却一直是例外,这一项是()A.人均收入B.人均旅游消费C.人均住房面积D.人均服装消费【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衣食住行的变迁史实的识记。

依据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21课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第一子目衣食住行的变迁的内容中:“到2000年,我国城镇人均居住面积超过了10平方米,农村人均居住面积超过了24平方米。

2019-2020年历史八年级下册21 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人教版习题精选第七十八篇

2019-2020年历史八年级下册21 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人教版习题精选第七十八篇

2019-2020年历史八年级下册21 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人教版习题精选第七十八篇➢第1题【单选题】《人民日报》曾报道了一系列大学毕业生的“人物志”,他们中有自愿到西藏实现军旅之梦的,有到农村公路管理处巡查道路的,还有到网络新职业中“淘金”的。

这一报道反映了高校毕业生有( )①多元的职业方向②开放的就业观念③自主选择的权利④统一的分配制度A、①②⑨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衣食住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下列顺口溜最能说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变化的是( )A、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B、早晚喝喝菜粥粥,中午啃个窝窝头,一天三顿难见油C、双手筑起两层楼,高档家电样样有,妻儿外出有汽车,吃喝穿戴属一流D、缝纫机缝出新衣衫,自行车出门真方便,收音机听听大新闻,美观的手表看时间【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先后两次缩短法定工作时间,从原来的6天工作制、每周工作48小时逐步调整到5天工作制、每周工作40小时;职工每年的休息时间由原来的59天增加到114天。

工作日时数的变化反映了( )A、就业制度的变化B、医疗保险制度的健全C、养老保险制度的改善D、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显著变化表现为( )A、大米为主要食品B、鱼肉禽蛋得到充分保证C、牛奶面包代替稀饭馒头D、食品支出在消费支出中的比重下降【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下列最能说明我国目前城乡居民生活发生显著变化的是( )A、以大米为主食B、肉禽蛋奶得到了充分的保证C、牛奶面包代替了稀饭馒头D、食品在总消费中的支出比例下降【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潍坊风筝驰名中外。

以下描写风筝的诗句是( )①五色罗裙风摆动,好将蝴蝶斗春归②千里黄云白日醺,北风吹雁雪纷纷③才乘一线凭飞去,便有愚儿仰面看④有鸟有鸟群纸鸢,因风假势童子牵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下图是改革开放前的一种购物“票证”,使用这种“票证”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发展水平低B、人口多,耕地少C、政府控制城镇人口规模D、政府提倡节约粮食【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A、民众的主食消费减少,副食品消费增加B、生活水平提高,导致食品消费发生变化C、改革开放,人们的生活状况进一步改善D、由于物价上涨,人们减少了粮食消费【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下列能反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生活变化的是( )①绿色食品等科学卫生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②上网浏览、发E—mail成为人们热衷的话题③人们排着长队买食油、棉布等生活必需品④70年代住草房,80年代住砖房,90年代盖楼房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A、①B、②C、③D、④【答案】:【解析】:➢第11题【单选题】下面是某城市居民的年人均饮食消费品统计表(单位:千克),此表不能说明( )A、民众的主食消费减少,副食品消费增加B、生活水平提高,导致食品消费发生变化C、改革开放,人们的生活状况进一步改善D、由于物价上涨,人们减少了粮食消费【答案】:【解析】:➢第12题【单选题】改革开放前,人们买粮食要凭粮票,主要是因为当时( )A、经济发展水平低B、人口多,耕地少C、政府控制城镇人口规模D、政府提倡节约粮食【答案】:【解析】:➢第13题【单选题】2009年6月27日至28日,温总理冒着酷暑来到山东考察,就企业生产经营和劳动就业问题进行调研。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9课《社会生活的变迁》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9课《社会生活的变迁》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社会生活的变迁》基础练习1.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我国城乡人民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出现在( )A.建国初期 B.“文化大革命”时期C.“大跃进”时期 D.改革开放以后2. 当前,我们一直在强调,要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人们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不断增长的前提是( )A.信息时代的到来B.爱美意识的增强C.物质生活的提高D.文化娱乐用品的增多3. 建国以来,我国人民对于时间的掌握发生着变化,有这样的说法:50年代看天上(的太阳),70年代看墙上(的挂钟),80年代看手上(的手表),90年代看腰上(的BP机、手机)。

这反映了( )A.我国人民的生活习惯发生了变化B.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发生了变化C.我国的轻工业发展很快D.我国人民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4. 粮票、布票等是祖辈、父辈们曾经使用过的购物票证,当时发行这些票证最主要的原因是( )A.当时物资很紧缺B.当时大家没有钱C.票证代替人民币D.使用起来很方便5. 最能反映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的标志,是生活消费结构的变化。

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显著变化表现为( )A.大米为主要食品B.肉鱼禽蛋得到充分保证C.牛奶面包代替稀饭馒头D.食品支出在消费支出中的比重下降6. 下列对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人民文化生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增长B.文化教育的消费比例下降C.精神文化生活丰富多彩D.多数人日益重视知识信息7. 我国从1953年开始实行“票证”到20世纪90年代初“票证时代”结束,说明了我国( ) A.社会制度的先进B.人们思想觉悟的提高C.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D.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8. 下列有关改革开放后,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的说法错误的是()A.人们的居住条件有了很大改善,许多农村建起了漂亮的住宅小区B.许多人还没解决温饱问题,仍吃野菜、窝头C.服装成为人们显示风度、展示个性的方式D.开私人汽车出行的人越来越多9. 1970年,有一个外国人来到中国,他不可能看到的是()A.人们大多住在简陋狭窄的房子里B.人民的食物匮乏、单调C.大街上人们的服装大多是灰色和蓝色两种D.大量汽车在高速公路上奔驰10. 下列能反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生活变化的是()①绿色食品等科学卫生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②网上聊天、发微信成为人们比较便捷的通信方式③人们排着长队买食油、火柴、棉布等生活必需品④70年代住草房,80年代住砖房,90年代盖楼房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11. 20世纪80年代以前,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等传统的“四大件”是城乡的最高追求;80年代以后,彩电、洗衣机、录音机等新的“四大件”成为新的消费热点;如今,家用电脑、汽车、住房等成为新的消费热点。

2022年 单选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配套精选卷

2022年 单选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配套精选卷

单项选择题:第21课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根底稳固1.改革开放后出现的生活景象有〔〕①大家穿着千篇一律的灰色中山装或蓝色解放装②城镇居民凭粮票、油票购置食品③人们的服饰丰富多彩,展示个性④开私家车出行的人越来越多A.①④B.②③C.②④D.③④2.想一想,电影?开国大典?中身上衣服的颜色应该是〔〕A.深灰色B.草绿色C.深黑色D.浅蓝色3.“五十年代看阳光,七十年代看墙上〔钟表〕,八十年代看手上〔手表〕,九十年代看腰上〔〕〞的现象主要反映了〔〕A.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B.时间观念的增强C.通讯手段的进步D.消费观念的变化4.改革开放前,我国发行布票、粮票和油票的根本原因是〔〕A.表达人人平等的社会主义优越性B.防止人口流动C.经济开展水平低,商品严重匮乏D.满足收藏爱好者的需要能力提升1.粮票、布票、油票等品种繁多的购物票证对于今天的中学生来说已经非常陌生了,这些票证退出历史舞台的主要原因是〔〕A.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B.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C.人们已有多种途径购置商品D.改革开放后经济开展了2.从有啥吃啥到吃啥有啥,从绿蓝灰到五彩缤纷,从破烂平房到漂亮楼房,从自行车到私家车进平常百姓家,主要原因是〔〕A.人们不再发扬艰苦奋斗的传统B.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C.人们努力生活得更好D.人们的衣食住行发生了变化3.张大爷一家真不幸,他和老伴没有工作,唯一的儿子又下了岗,但是他们一家被列为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对象。

这属于〔〕A.养老B.根本医疗C.失业D.社会救济4.〔2021.浙江嘉兴〕嘉兴有一座南湖革命纪念馆,馆内三楼展厅里全方位地展示着自行车、收音机、电视机、等日常生活用品的开展变化。

这直观地反映出改革开放以来〔〕A.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B.科技和教育事业的开展C.人民思想观念的变化D.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形成5.改革开放以来,和政府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以下表达了这一做法的有〔〕①改善交通条件②实施“安居工程〞③改革养老制度④改革医疗制度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④参考答案根底稳固1.D2.B3.A4.C能力提升1.D2.B3.D4.A5.A。

精品初中历史 《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同步练习

精品初中历史 《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同步练习

《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同步练习基础素质1.我国在整体上进入小康社会是在()世纪初世纪末世纪初世纪中叶2.粮票、布票和油票等有效票证出现于()A.计划经济时代B.商品经济时代C.知识经济时代D.市场经济时代3.绿色食品这一概念,其内涵主要是()A.营养均衡B.粗细搭配C.科学卫生D.吃饱吃好4.读图,右图中的住宅出现于()A.三大改造完成以后B.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以后C.人民公社化运动以后D.改革开放以后5.治理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出路在于()A.使用清洁燃料B.减少汽车数量C.关闭冒烟工厂D.禁止农用机械进城6.解决城市交通堵塞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A.实行“公交优先”B.加强交通管理C.减少汽车数量D.发展道路、地铁、轻轨等硬件设施思维拓展7.就业制度的改革使()①人们的就业观念发生了变化②“铁饭碗”逐渐被打破③促使人们不断学习,提高适应就业变化的能力④贫富悬殊进一步加剧,引起社会混乱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8.我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目的是()①减轻用人单位的负担②减轻医院的负担③使人敢看病,看得起病④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开卷探究9.读右图,讨论研究后请回答:(1)你知道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现状吗?请简要地谈一谈。

(2)高速公路的建设对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有什么影响?10.阅读下边的材料,分析比较后,请谈谈这一家三代在从业(或就业)观念上产生差异的原因。

爷爷为了能多有几亩地,辛苦劳作了一辈子。

爸爸为了能成为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在矿井下干了三十多年,荣获了近两箱子荣誉证书。

我要到民主、法制化程度高,能展示我的特长和个性的单位去工作。

11.阅读下边的材料,谈谈自己对这件事的看法。

小芳的妈妈在毛纺厂工作,平时喜欢唱歌和弹古筝。

后来她觉得工作太单调了,便专心学习自己所喜爱的音乐知识,并考取了音乐学院。

毕业后,通过竞聘,她谋得了在一所中学从事音乐教学的工作。

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2、现在你和 、 你的亲朋乡 邻怎样使用 服饰? 服饰?
不仅用来遮羞御寒,而且可以展 不仅用来遮羞御寒, 示个性、显示风度,变得丰富多彩起 示个性、显示风度, 来。
1、过去人们的饮食怎样啊? 、过去人们的饮食怎样啊?
过去只是用来充饥果腹,食物匮乏、单 调,人们的营养严重不足,有些农村甚至没 有解决最基本的纫机、 三转一响” 缝纫机、 三转一响 缝纫机 自行车、手表、 自行车、手表、收音机
新“四大件”是指? 四大件”是指?
彩电、冰箱、洗衣机、 彩电、冰箱、洗衣机、 空调
1、改革以前人们衣着有什么特 、 点?
被称为“ 灰 色的海洋 色的海洋” 被称为“蓝(灰)色的海洋”,很 单调,而且要凭“布票”购买衣服。 单调,而且要凭“布票”购买衣服。
2、现在大家“吃”的怎样? 、现在大家“ 的怎样?
不但能够吃饱,而且还要吃好,讲究营 养均衡、粗细搭配,“绿色食品”等科学卫 生的概念日益深入人心。
今昔住房的对比。 今昔住房的对比。
改革开放初期,人们的居住条件较差,样 式统一单调的平板房取代了房屋破旧,年 久失修,岌岌可危的破旧民居。一片片的 瓦片取代了破旧的屋顶,墙也不再是石砖 砌成的,而是用石灰砌成的平坦而洁白的 墙面。但房屋内只有床、桌子、椅子等基 本家具,看上去简朴整洁,洋溢着和谐宁 静。改革开放后,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不仅人均居住面积扩大,有独立厨房、厕 所,有上下水道的,质量有保障、小区环 境优美、购物交通也方便,而且室内装修 和居住环境也有了明显的改善。
1、以前人们的出行是怎样的呢? 、以前人们的出行是怎样的呢?
从最早到的步行,到马车,牛车。改革 开放前,最主要的交通工具是自行车。中国 也被称为是自行车王国。但当时的道路建设 也十分落后,大都是泥土地,凹凸不平,这 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1课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学习目标】
1、从人们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变化说明改革开放对人们生活方式所产生的影响。

2、知道就业制度的变化,认识社会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就业观念。

3、以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为例,说明社会保障制度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重点:改革开放对人们生活方式所产生的影响。

▲难点:透过现象看本质,培养历史发展观、进步观。

一、知识概括:请你填空概括本课知识。

二、重点理解:
1、下列选项中,属于改革开放前出现的现象的是()
A、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吃绿色食品
B、大家都穿着千篇一律的灰色中山装或蓝色解放装
C、出门旅游的人越来越多,开私人汽车出行的人占了一定的比重
D、人们可以通过人才市场自主选择职业
2、下列能够反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生活变化的是()
①人们上网浏览、发E-mail ②人们使用粮票、布票购买东西③70年代住草房,
80年代住瓦房,90年代住楼房④我国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起来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3、解决城市交通堵塞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
A、实行“公交优先”
B、加强交通管理
C、减少汽车数量
D、发展道路、地铁、轻轨等硬件设施
4、在社会保障体系中,最引人注目的是()
A、就业制度
B、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C、医疗保险制度
D、再就业制度
5、改革开放前后人们社会生活变化的原因包括()
①新中国建立后,国家长期把重点放在工业化建设,人民物质经济发展水平低②改革
开放后,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人们物质经济文化水平,人们经济条件好转③改革开放后,中西思想文化观念碰撞激烈,形成多元思想文化和价值观④改革开放后,“打破铁饭碗”,建立新的经济文化体制,实行能者勤者上岗,凭贡献大小享受相应待遇,通过人才竞争挖掘人的潜力,有利于个人发展、社会进步和经济繁荣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三、知识运用:请回答下面问题
1、过去人们吃的野菜、窝头,今天吃起来好像味道很不错,为什么还要说过去的生活不好
呢?
2.在减缓城市交通堵塞方面,你有什么高招?
四、综合实践(第15周内上交历史老师,占期末总评30分)
1、主题:什么是生活?
2、目的:了解生活,体验生活,感受生活
3、方法:
(1)理解感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觉得“生活”就是
(2)信息收集:每组围绕“生活”搜集有关的故事、诗歌、童话、散文、名画、照片等资料
(3)集体创作:编一个有关“生活”的故事或童话或诗歌或散文或歌曲(原创)
(4)信息集合:每组把以上信息整理分类,装订成册或者制成课件(请加上封面、目录,注明资料来源和编辑者)。

(5)汇报交流:每组派代表在班内展示介绍作品,交流分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