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保护导论课程结业论文

合集下载

森林保护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森林保护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森林保护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引言:森林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拥有全球碳和水循环中至关重要的功能。

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发展,森林面临着严重的威胁,包括森林砍伐、野火、气候变化等。

为了保护森林资源,许多研究致力于探索有效的森林保护方法。

本文将综述相关的文献,以期为森林保护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1. 森林保护意义的研究1.1 森林的生态功能对森林的保护意义进行研究可以从其生态功能入手。

例如,森林具有保持水源和土壤稳定性的功能,旨在维持稳定的生态系统。

(文献1)1.2 森林对气候变化的影响森林在气候变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森林的保护对全球碳循环和温室气体排放具有深远的影响。

(文献2)2. 森林保护方法的研究2.1 保护区建设与管理建立森林保护区是保护森林资源的一种常见方法。

该部分将评估不同保护区划定策略的有效性,并探索保护区管理的最佳实践。

(文献3)2.2 可持续林业管理可持续林业管理被认为是在保护森林资源的同时实现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文献综述将着重探讨可持续林业管理的原则和实践。

(文献4)2.3 社区参与与合作保护社区参与在森林保护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研究将关注不同社区参与模式对森林保护的影响,并提出推动合作保护的策略。

(文献5)3. 森林保护实践与案例研究3.1 国际森林保护案例分析通过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森林保护案例进行分析,可以评估不同政策措施对森林保护的影响,并为其他地区提供借鉴经验。

(文献6)3.2 具体生态系统的保护方法本部分将以具体生态系统的保护为重点,例如热带雨林、温带森林等,综述相关研究成果以及实践经验。

(文献7)结论:森林保护是一项全球性任务,对维护地球生态平衡和人类福祉至关重要。

本文综述了森林保护意义的研究、森林保护方法的研究以及森林保护实践与案例研究。

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有助于提高森林保护的效果,并为未来的研究和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1. 作者1,标题,期刊名称,年份。

精选关于保护森林的议论文【9篇】

精选关于保护森林的议论文【9篇】

关于保护森林的议论文【精选9篇】这天,一个砍伐工人背着斧子上山了。

看见这一片绿色的“海洋”他笑了,仿佛看见这些就看见那一张张百元大钞正向他招手。

他点了根烟,拿出那把锋利的斧子,阳光下那把斧子显得更加的白,锋利。

白色的斧子在砍伐工人手里上下挥舞着,很快一棵树倒下了,他笑容满面的走到第二棵树前正准备砍,这时飞来一只啄木鸟,它飞过砍伐工人的肩头上啄他的头,一边啄一边说:“这段木头里一定有虫子。

”它拼命的啄啊啄,砍伐工人疼得扔下斧子跑下山去了!其实那是一幅图画,从图中我能看出的就这么多,我也想说一句:保护自然之源吧。

树木,它是城市的保卫者也是空气的制造者,它给人类无私的奉献!可我们人类是怎么对待我们的使者!我们在餐厅吃饭用的都是一次性筷子,吃完又要用牙签,还要纸巾,请问这那一样不是树制造而来的?有没有想过我们会吃掉一片森林!保护坏境,保护树木,就是保护地球!为了我们子子孙孙也能有一片湛蓝的天,清澈的河,保护树木吧!尊敬的市长伯伯:您好!洱海是我们的母亲湖,是高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洱海在大理起到供给当地人名用水的作用.往日的洱海清澈见底,水位也很高,湖里成群结对的洱海鱼欢快的游着.许多外地游客到大理旅游,都会去洱海看一看,都在洱海前赞叹不已.看啊!远远望去,洱海犹如一块碧玉,镶嵌在云贵高原上.当地人民都回为自己生在大理感到骄傲,因为他们的家乡有着一个美丽的湖泊.真正因为大理是个风水宝地,许多当地人民认为洱海水是取之不尽的,便逐渐在洱海边上建立工业工厂,将工业废水排入洱海.并且来洱海的游客们都会将垃圾扔进洱海.生活废水不经污水处理场处理就排进我们的母亲湖.前段时间还"网箱养鱼".各种原因,使洱海的水质越来越糟,湖面还有许多漂浮物,并且不像往日的洱海那样"健康"了.许多慕名而来的游客看到现在这浑浊,有着腥臭味,水位没以前那么高的洱海,都不由得摇着头失望地离开了.洱海已成了轻度污染.因此,我想向您提出以下几点保护洱海的建议:一禁止“网箱养鱼“。

毕业论文—红树林的保护

毕业论文—红树林的保护

毕业论文—红树林的保护摘要红树林生态系统是全球生态系统中极为特殊的一种。

它具有较高的生物多样性,在维护区域生态环境平衡、保护海岸线稳定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过程中的种种影响,红树林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威胁。

本文通过对红树林保护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和策略:加强立法保护,推动社会参与,加强科学研究,开展宣传教育,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可持续发展。

这些措施和策略可以综合起来,构成红树林保护的体系,从而更好地保护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实现生态文明的发展目标。

关键词:红树林;生态系统;保护措施;可持续发展AbstractMangrove ecosystem is a particularly special kind in the global ecosystem. It has high biodiversity 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maintaining the region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balance and protecting the stability of coastlines. However, due to various human activities, the survival of mangrove forests is seriously threatened. This paper studi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mangrove protection, and proposes a series of protection measures and strategies: strengthening legislative protection, promoting social participation, strengthening scientific research, carrying out propaganda and education, strengthening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nd promot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se measures andstrategies can be combined to form a system of mangrove protection, better protecting the integrity and stability of mangrove ecosystems, and achieving the development goals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Keywords: mangrove; ecosystem; protection measure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第一章引言1.1 研究背景红树林是一种生活在海岸带的热带和亚热带沼泽林。

森林保护论文范文3篇

森林保护论文范文3篇

森林保护论文范文3篇森林保护分析论文1森林的重要性1.1森林是天然的制氧工厂氧气是人类维持生命的基本条件,文献记载,一个人要生存,每天需吸入0.8kg氧气,排出0.9kg二氧化碳。

据研究测定,树木每吸收44g的二氧化碳,就能排放出32g氧气;树木的叶子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葡萄糖,1g就能消耗2500L 空气中所含有的全部二氧化碳。

而10m2的森林或25m2的草地就能把一个人呼吸出的二氧化碳全部吸收,供给所需氧气。

就全球来说,森林绿地每年为人类处理近千亿吨二氧化碳,为空气提供60%的净洁氧气。

1.2森林是空气的净化物随着工矿企业的发展以及人类生活用矿物燃料的剧增,受污染的空气也开始威胁人类健康,其中二氧化硫就是分布较广、危害较大的有害气体。

据测定,森林中空气的二氧化硫要比空旷地少15%~50%。

若是在高温高湿的夏季,随着林木生理活动的旺盛,森林吸收二氧化硫的速度还会加快。

相对湿度在85%以上,森林吸收二氧化硫的速度是相对湿度15%的5~10倍。

1.3森林有自然防疫作用树木能分泌出杀伤力很强的杀菌素,能杀死空气中的病菌和微生物,对人类具有保健作用。

有人曾对不同环境每1m3空气中含菌量作过测定:在人群流动的公园为1000个,街道闹市区为3~4万个,而在林区仅有55个。

此外,树木分泌出的杀菌素数量也是相当可观的。

例如,1hm2桧柏林每天能分泌出30kg杀菌素,可杀死白喉、结核、痢疾等病菌。

1.4森林是天然的消声器噪声对人类的危害随着公共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日趋严重,城镇尤为突出。

实验测得,公园或片林可降低噪声5~40dB,比离声源同距离的空旷地自然衰减效果多5~25dB;汽车高音喇叭在穿过40m宽的草坪、灌木、乔木组成的多层次林带,噪声可以消减10~20dB,比空旷地的自然衰减效果多4~8dB。

1.5森林具有防止风沙、减轻洪灾、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的作用由于森林树干、枝叶的阻挡和摩擦消耗,进入林区的风速会明显减弱。

森林保护论文有关森林保护的论文

森林保护论文有关森林保护的论文

森林保护论文有关森林保护的论文森林保护纵横谈摘要:保护森林不是一个人或一群人的责任,而是全社会所有人的责任,“护林防火,人人有责”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在森林保护方面采取的措施多种多样,就这一点谈谈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森林保护森林是人类生存的基础,一切生物的生长都需要氧气,而森林是天然的大氧吧,是二氧化碳的消耗库,森林能为人类提供不可替代的木材产品,能为人类产出多种多样的林副、山副产品,如:松籽、厥菜、猴头、蘑菇、木耳等;森林能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对水库、河流、湖泊、池塘能起到重要的保护作用,能防止沙土滑坡;能为人类提供薪炭等燃料;在沙漠地带能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减少沙化面积;在边防地区还起到了天然的军事屏障作用;还能提炼松脂油、茶树油、能在军事、医疗、工业、化学等不同领域发挥作用,森林提供的生态作用更是不容忽视的,凡是高级的旅游胜地都离不开森林,保护好现在的森林,使其发挥作用,才能使人“行走天地间,人在画中游”。

近年来国家各级政府都在森林保护方面做到了高度重视,各级林业主管部门也都有了大的行动,特别是我们国家在林业方面采取了重大的举措,实施了天保工程,森林生态补偿基金制度,划分了生态公益林,商品林等,进行了分类经营,使各种类型的森林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

县级林业主管部门相继设立了森保部门,设专门局长进行管理,基层林场设立了主管场长,在森林管护、防火、林政、防治等方面,相应地增加了人力、物力、财力,因此看到了我们国家对森林保护的重视。

1 森林防火俗话说水火无情,火是森林的大敌,在林业的生产经营中,火是重中之重,1985年大兴安岭的一场大火,烧毁了近几万亩的森林,试想一下,这些森林需要我们几代人进行多少年的努力,才能造好成林。

那么火该怎样防呢?“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

江泽民同志曾提出这样的号召,这就说明了“防重于救”。

我们主要来谈“防”,主要是防止起火,首先要从人的思想意识行为上做起,这就要求我们注重宣传,可以充分利用广播、标语、警示牌、警示旗、宣传车等进行全面的宣传,来提高全社会人的森林防火意识,把森林防火的重要性,火灾发生后可能引起的负面影响宣传到每一个人,使人们在心里意识上能提高对森林防火的警惕性;其次,做好可燃物的“三清”工作,在每年的春秋防火期到来之前,清理好山里的闲散人员和各个副业点的多余人员,清理好地里的秸杆,防止农民点烧,清理好河套、山边的干物质和可能引起火灾的物质;第三,做好扑火人员的训练工作,可以在闲暇时间,对扑火队员进行培训,使他们能懂得扑火机具的原理,掌握风向对火情的影响,一旦发生火情,可以及时地扑灭,做到打早、打小、打了;第四,做好扑火机具的检修工作,对2号、3号工具做到数量足、实用性强,在一定范围内的火情,要做到一扑而就;第五,做好火情扑救的组织工作,设有专门的领导小组,对人员分配、前线指挥、给养运输、通讯联络、卫生救护等方面,都要有专人负责,这样才能做到火情一旦发生,扑救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

森林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林业毕业论文

森林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林业毕业论文

森林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林业毕业论文目录1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及其涵义 32 林业的定义及目前我国林业的发展状况 33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及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431 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432 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5321依靠科技发展林业 5322 优化林业经济结构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6323 注重林业生态经济效益综合评价74 建立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法律机制 1041 我国法律中关于林业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体现1042 对我国现存林业法律制度的完善11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15毕论文摘要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新的科学的发展观已经深入到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森林资源和林业发展的重要性和目前的严峻状况要求我们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深入到林业建设的制度政策法律等各个层面构建一套全新的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法律体系从而实现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和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关键词林业可持续发展森林资源经济效益生态效益1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及其涵义1987年在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的领导之下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想联合国提交一份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在报告里提出了我们应致力一条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并且对可持续发展作了明确的定义既满足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能力的发展可持续发展包括三个方面的内涵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所谓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是指社会赖以生存的自然条件的可持续发展人类的生存离不开一定的自然条件而自然条件的优劣往往又会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造成影响 2 林业的定义及目前我国林业的发展状况所谓林业是为进行森林经营组织起来的以进行木材林产品生产和保护性资源经营并以后者为基础的基础产业和公益事业森林经营包括森林的采伐与更新森林保护含病虫害防治与防火森林再造森林抚育和城市森林的建立管理等一系列林事活动我国的林业发展经历了三个发展时期第一个阶段是林业的初期发展阶段1949-1978即传统林业发展阶段这是为国家工业化提供积累大量采伐原始林的过程第二阶段是林业发展的探索阶段 1978-1992 这一时期的核心活动是在集体林区和其它非国有林区进行林业三定稳定山权林权划定自留山确定林业生产责任制但由于对改革的目标认识不足林业改革的进展远远落后于其它部门迄今未走出一条可行之路第三阶段始于1992年受世界环发大会和国际林业转轨的发展态势以及我国环境恶化的现状的影响我国的林业迈向新的发展之路但这一过程很漫长特别是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一般说林区多在山区而这些地区也是经济上最贫困的地区因此基于经济的**各地破坏性掠夺式采伐利用仍时常发生这一时期的林业的发展必须落实到林业的科学经营上否则再像过去几十年只知道造林采伐而不知道森林经营最终将葬送林业的发展这也就提出了兼顾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的林业经营模式3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及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31 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在1992年的世界环境发展大会上提出的这时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深入到各个方面我国也已把此定为国策之一当前世界各国都在研究和判定林业可持续经营的标准和指标体系我国的林业工作者也参与了这一活动有关方面也提出了八大标准和66项指标对这方面的研究也正在深化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涵义实质表现在三个方面⑴经济能力即能源资源资金和信息使用的效率效益和增长率人均收入资源储量资本可替代性等⑵社会合力即人口容量人口素质公共意识文化道德生活方式社会公平性社会稳定性体制合理性等⑶生态支持力即生态自我调节力生态还原力资源承载力环境资源等32 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321依靠科技发展林业我认为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根本的策略是科技的发展因为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包括经济的发展和对资源与环境的再发展能力的保护那么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证资源与环境的发展力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就是依靠科技来发展经济改变传统的以环境和自然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因此在林业发展上实施科技兴林不断提高林业建设的科技含量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1建立林业科技创新体制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核心以效益为目的的林业科技创新体系以促进林业生产力提高有人提出了数字林业的概念即利用现代信息科技手段推动林业经营和管理的精确化科学化加快实现林业的现代化2深化林业科技体制改革坚持科研成果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指导林业的发展从根本上解决科研与生产建设脱节的问题要鼓励科技人员通过技术承包技术转让技术服务联合开发创办经济实体等形式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3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一要加强森林生态系统的研究开展森林生态系统的监测二要抓好良种壮苗和树种结构调整充分利用先进的技术提高良种苗培育水平三要研究高新技术改造传统的木材加工制造利用技术尽快提升木材工业总体技术水平增加木材和林产品的经济价值增强市场竞争力322 优化林业经济结构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调整优化林业经济结构促进林业产业的发展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物质保证在第一产业方面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进短周期工业原料林和其他原料林速生丰产林竹林和名特优新经济林建设在第二产业方面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促进以低层次原料加工向高层次综合精深加工转变的步伐在第三产业方面要加大森林旅游业花卉业的发展要采取以二促一带三的策略调整生产力布局淘汰落后产业改造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推动产业重组解决林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调整林产工业产品结构大力发展精深加工发展优势产品努力开拓木材林产品的新用途延伸产业链增加附加值解决林产品结构不合理和产品缺乏竞争力的问题调整企业布局和资产结构实施大集团大公司发展战略共同开发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市场提高企业专业化程度和产品技术含量提高市场的竞争力323 注重林业生态经济效益综合评价1林业的生态效益就我理解林业的生态效益是指林业的发展所带来的生态方面的正面影响人们普遍认识到森林兼具有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等三种效益其生态效益价值远远大于其经济价值林业的发展可以带来三种效益在这三种效益中经济效益往往最先受到关注但我们可以看到在目前的情况下生态价值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而林业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有着密切的联系林业的生态效益可以创造经济效益以下的这个表格可以看出这一结论1999年3月广东省林业厅依环境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对重植林生态经济效益进行评估如下经济价值万元重植林内部林产品价值 41772外部吸收CO2放出O 2价值 816200涵养水资源价值 327水土保持价值 1089保肥价值 1079旅游价值 1332000生物多样性价值 436空气负离子效应无法评估滤菌功能无法评估吸尘功能无法评估合计 2192901由以上可见生态效益实质上有巨大的经济价值林业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时一致的2林业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林业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二者之间具有互相依存互相矛盾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关系在忽视生态环境而过度追求经济增长时期尽管当期的经济增长速度相当快但后期的经济发展却受到了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而增长环境恶化的巨大报复使得经济发展停滞不前或萎缩在既重视经济效益又注重生态效益的时期不仅当期的经济快速发展而且后期的经济增长也能保持着良好的增长势头当然我们应注意对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注重并非消极的注重而是积极的注重如果采取消极的注重即单纯注重生态环境而放弃必要的经济增长那么终究会因没有必要的经济增长而导致经济效益滑坡缺乏强有力的经济实力支撑会使得生态环境保护失去现实意义或物质基础有学者提出生态效益经济的概念它充分反映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生态效益经济是在以生态环境系统良性循环约束条件下的追求经济效益总量较大化的社会再生产活动它包括以下五层意义其一生态效益经济是一种讲求社会生产力发展速度和总量的社会再生产活动其二生态效益经济是一种追求经济效益总量较大化的社会再生产活动其三生态效益经济是一种以保持环境系统良性循环为约束条件的社会再生产活动其四生态效益经济是一种以绿色产业为重要支柱的社会再生产活动其五生态效益经济是一种经济增长经济效益生态环境三者之间相互协调和有机统一的社会再生产活动从以上的生态效益经济的定义和涵义我们可以看出首先生态效益经济的落脚点在经济上它追求的是一种经济效益它讲求社会生产力发展速度和总量它追求经济效益总量较大化其次它又是一种再生产活动它以保持环境系统良性循环为约束条件以绿色产业为重要支柱3注重林业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在实践中的对策这些年来林业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各地在实践中采取了各种对策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①林农结合式应用和推广国内外先进技术和成果采用科学的生产管理方法以林为主林农结合多种经营逐步建成具有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林业发展模式大力推广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兼备的生态经济兼作如实行林草间作林药间作乔灌混交等种植模式最终使退耕还林成为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增加收入的良机同时实现了生态和经济效益的综合效果②造林规模化从提高生态效应景观效果经济效益出发成片造林力度明显加大片林建设以发展苗木基地经济果林速生丰产林等经济型林地为主③造林多样化采用多样化的以林养林方式有的以发展苗木养林有的以发展林木加工养林有的以发展经济果林养林农民还采取林苗结合林禽结合林菜结合林果结合等方式提高林地产出和经济收益4 建立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法律机制以上关于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集中从政策制度层面进行了理解和阐释我们知道除了政策制度法律是最有效的保证和监督执行机制以下将简单地从现存法律中关于林业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体现以及存在不足需要完善的地方进行评述41 我国法律中关于林业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体现我们目前关于林业的单行法主要有两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以下简称《森林法》及其实施条例在《森林法》的立法目的种就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为了保护培育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加快国土绿化发挥森林储水保土调节气候改善环境和提供林产品的作用是应社会主义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制定本法在这以立法宗旨中充分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目的在总则中第5条规定林业建设实行以营林为基础普偏护林大力造林采育结合永续利用的方针第11条规定植树造林保护森林是公民应尽的义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全民义务植树开展植树造林活动这些规定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反映了我国法律对林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和关注在第二章森林的经营管理中的第14条建立森林资源档案制度16条政府制定林业的发展计划 18条占用林地时的处理第三章森林保护和第四章植树造林都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实施条例中的相关规定同样也体现了这一思想42 对我国现存林业法律制度的完善我国已经设立的林业法律制度的完整性严密性存在缺陷在立法思路立法原则履行程序实现方式法律责任等方面的制度内容上有遗漏空白不明确之处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补充和和完善1首先重新确立林业立法思路我国的林业立法没有全面反映生态规律的要求没有真正贯彻生态优先保护资源的立法思想应该借鉴发达国家立法的先进经验实行环境保护优先原则在生态利益与经济利益及其他利益发生冲突时优先考虑生态利益2立法原则的创新a尊重和体现生态规律的原则林业立法充分地考虑森林生态系统的物质能量运行规律重视生态平衡理论以及生物多样性的发展规律尊重自然和生态规律b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原则林业立法应当充分地考虑实现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所必需的生态环境与森林资源条件考虑地球环境与森林资源的保护c突出生态利益与经济利益协调平衡的原则在进行林业行政立法时注重林业的生态经济效益综合评价我们应当将森林生态环境损益分析立法和对法律规范的成本----效益分析方法分别运用到对森林开发行为的预测评价管理以及拟定或既定法律制度的设计与分析之中作为指导法律以及确定法律规范的理论基础以真正通过立法实现社会经济环境三方面效益的均衡和综合发挥3在执法方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改进一是必须实行森林采伐限额管理控制森林资源过量消耗健全管理机制加大管理力度二是必须加强林地管理防止有林地逆转实行林地用途管制和总量控制制度严惩毁林开垦和乱占林地的违法犯罪行为三是必须认真执行凭证运输木材制度严格对木材经营加工单位的监督管理建立健全木材运输证的领取保管发行和统计报告制度四是必须坚持依法治林加强基层执法队伍建设抓好林业法律法规制度的建立健全工作将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置于法律法规的约束之中加强基层执法队伍的建设实现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4 在监测方面要进一步加强综合监测体系建设实现对森林资源与林业状况的综合监测要以森林资源监测为主体整合现有监测资源扩展监测内容建立健全全国森林资源与林业状况综合监测体系实现对森林资源和林业状况的综合监测和评价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采取有力的措施实现对森林资源的监测和林业经营的管理要依靠科技进步建立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为林业信息化建设和管理提供平台全面提高森林资源监测的科技含量和监测成果的时效性另外要在全面加强森林资源监测和分析的基础上建立重大突发森林资源破坏事件的预警和应急系统有效防范重大突发森林资源破坏事件的发生和发展5 在诉讼方面我国资源状况的严重问题和资源诉讼的特殊性联系起来建立专门的资源诉讼法院在我国土地法院水事法院矿业法院等专业法院已经存在这表明资源诉讼的专门化已经优先例和经验可循所以基于森林资源的特殊性与重要性我国也应设立森林法院6在法律责任方面应建立健全法律责任制度法律责任制度的不健全是我国法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徒法不足以自行无惩罚即无救济都说明了法律责任体系在整个法律实施过程中的重要性在我国的森林立法中这方面的问题也比较的明显我们应当建立完善的法律责任制度使得其能真正发挥其效用从而达到对我国森林资源的保护和林业经营的管理毕业论文参考文献①蔡守秋等著《可持续发展与环境资源法制建设》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年3月第1版②金瑞林《环境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6月第1版③金瑞林汪劲《20世纪环境法学研究评述》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6月第1版④原田尚彦著于敏译《环境法》法律出版社1994年4月第1版⑤陈泉生《环境法原理》法律出版社1997年12月第1版⑥张美华叶谦吉《可持续生态林业补偿问题分析》载于《林业经济问题》2000年10月第5期⑦黄河亮陈钦《林业可持续利用管理问题初探》载于《林业经济问题》1999年第4期⑧任世福《河北省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构想于措施》载于《林业经济问题》1999年第3期⑨郑四渭《论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持续性》载于《林业经济问题》1999年第1期森林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1。

森林生态环境保护论文

森林生态环境保护论文

森林生态环境保护论文1加强林业部门对林业生态公益功能的经营管理1.1森林分类经营与林业可持续发展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是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的战略问题。

我国林业部门也根据这一战略分别制定了国家及各省区的21世纪林业行动计划。

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与林业分类经营有密切的联系。

林地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林业可持续发展不可能通过无限制扩大经营范围来实现,只有通过对林地资源充分有效的利用,提高林地生产力水平才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方向。

1.2林业分类经营实现林业分类经营,基本指导思想是根据森林主体功能的发挥来经营森林。

商品林追求的是投资的经济效果,其经营行为完全是一种商品生产行为。

商品生产行为主要受市场经济规律约束。

因此,对于商品林经营不宜采取太多行政手段去管理,也不宜采用严格的计划去控制,而应由企业根据市场做出选择。

生态公益林则以森林生态公益功能的发挥为主要经营目的,而生态公益功能则不可能直接体现为经营者的经济效益。

因此,必须通过宏观调控,以总体功能最佳为指导,协调经营行为,理顺经营与受益、投入与产出的关系,才能保证其经营走上良性发展道路。

林业分类经营其实质是林业经营的集约化与细分化。

通过分类经营,可使经营对象整体功能发挥最佳,实现高效经营,使有限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这即有利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对协调社会经济的发展,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等都是十分必要的。

2加强森林病虫害的防治2.1提高生态认识,加强管理(1)一是从加速生态建设和实施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认识。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标志,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是保护森林资源,促进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环节。

(2)二是从减轻危害损失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高度认识。

森林病虫害的严重发生,直接制约着森林资源的发展,抓好森林病虫害防治,不仅可以大大降低损失,保护森林资源,而且能够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森林资源保护管理论文

森林资源保护管理论文

森林资源保护管理论文随着全球环境污染的加剧和生态系统的不断退化,森林资源的保护与管理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热点话题。

作为人类的生存环境之一,森林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维持着全球生态系统的平衡。

森林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是国家可持续发展和生态保护的重要策略。

本篇文档将就森林资源保护管理论文,探讨其研究方向、热点问题、现状及趋势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研究方向森林资源保护管理是涵盖面非常广泛的学科,其主要研究方向如下:1、森林植物、动物分类、分布及生态环境研究;2、森林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研究;3、森林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策略研究;4、森林资源管理与规划研究。

二、热点问题1、森林面积持续减少、荒漠化进一步加重等问题,使得森林生态系统受到破坏,生物多样性逐渐减少。

2、森林资源开发利用不可持续,存在过度采伐、砍伐违法现象,导致自然资源损失严重。

3、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从而威胁到全球生态平衡和人类生存环境。

三、现状与趋势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已经成为全球的热门话题,同时,各国政府也开始认识到保护和管理森林资源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在中国,政府多次发布相关政策和法规,通过加大环保力度、强化森林资源保护等措施,取得了一些成效。

但是,全球森林资源保护和管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和挑战。

预测未来,可持续发展成为森林资源保护和管理的关键,将是保护森林资源的重点。

全球各国政府应加大对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的投入,同时,进一步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以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新形势,推动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森林资源保护管理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其研究方向、热点问题、现状及趋势,反映了全球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在未来的发展中,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将成为公共环境和民族未来的关键保障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森林保护导论课程结业论文X班XXX作为一名林大的学生,那就离不开林业,作为森林保护专业的学生,当然更加离不开林业,经过几次专业导论课,我们对林业以及森保这个专业又有了新的认识。

谈起林业,我们会想到森林,进而想到林学的重要性,那么下面我们就来谈谈林学在社会生产中具有什么样的作用。

1.生态建设中林业的不可替代性一个健康的森林生态系统对环境的改善有着很大的作用,例如:有害气体的净化、二氧化碳的吸收、混浊物的降低、同时,还可以有效的控制风速和温度的调节。

例如共同抗衡着来自西伯利亚的寒流和蒙古的旱风的侵略。

是一道天然的大屏障。

2.林业在服务水利方面的重要作用林业有助于河流的稳定流径。

一项调查显示,降水过后经过茂密树林的洗礼后,雨水会经过很长的时间之后才会流入河中。

很多事实也证明了,林业可以有效的减少泥石流的发生。

同时在遭遇洪水等灾害时,还可以有效的减弱水的冲击力,保护人民的财产安全及减少其危害性。

林业区还可以保持水量的保存,在干旱季节,有效的防止水量的流失,河流、湖渤等不至于干涸等。

3.林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随着我国的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保护自然和利用自然的重要性。

现代林业的发展就是要致力于构建和完善一个健康的林业生态系统,完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中心思想,也就是说生态系统中有产业、产业中有生态系统的伟大目标。

同时林业的大规模的生态化,又必将促进林业潜能的循环利用,对于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就有了强有力的后盾与保障。

4. 林业是低碳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工具低碳经济是以全球变暖为背景的,作为生态环境系统的主要部分,森林可以通过碳汇的功能,在地球深处储存大量的碳,陆地上最大的碳库储存所。

林业的影响1.林业面积的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没有规章制度的乱砍滥伐树木、没有节制的随意猎杀野生动物、胡乱采、挖野生植物、木材流通的领域等各种现象时有发生,得不到很好的控制。

2.影响森林安全的因素较多例如:森林火灾的发生、气象灾害的降临、森林病虫害的各种情况总是让人防不胜防,森林的生态环境安全方面正在经受巨大的考验与威胁。

3.林业区的保护与开发的矛盾其中一个方面,生态环境的保护随着各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加强林业区的保护工作;同时另外一个方面,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日益发展和社会的发展,征用林业地区的压力越来越多,并且很重。

再加上相关法律政策之间缺少相应的有效衔接和调节,导致了有关部门的协调力不够,最终造成了林业去杂乱无序的开发现象,所以林业资源正在面临着巨大挑战。

4.森林的减少对全球变暖的影响森林的毁坏和森林的退化以及各种不可预见的灾害导致森林收到破坏后,那些储存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的大量的碳重新回到空气中。

这些回到空气中的碳不仅仅对人有严重的影响,同时,对全球性的气候变暖问题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而且据调查,目前全球的森林面积减少的趋势仍在继续。

没有得到抑制。

所以围绕在哥本哈根会议乃至今后各国进行的国际谈判中,许多的国家和国际组织等仍会积极的提倡保护森林.俄国林学家G.F.莫罗佐夫1903年提出,森林是林木、伴生植物、动物及其与环境的综合体。

森林群落学、地植物学、植被学称森林为森林植物群落,生态学称之为森林生态系统。

在林业建设上森林是保护、发展,并可再生的一种自然资源。

具有经济、生态和社会三大效益。

这些植物群落覆盖着全球大面积并且对二氧化碳下降、动物群落、水文湍流调节和巩固土壤起着重要作用,构成地球生物圈当中的一个最重要方面。

世界林业科学的发展,大体在19世纪和20世纪初。

德国的林业科学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此后,北欧、北美和苏联等国家的林业科学研究也有了很快发展,从而带动了林业科学在世界内的全面发展。

中国林业及森林经营历史虽然可追溯到尧舜时代,但由于中国数千年的封建统治,严重束缚了科技的发展,林业科技研究起步较晚,远远落后于世界林业先进国家。

解放前,只有少数几所农学院和农业专科学校开设有林学课程。

解放后,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中国林业科技事业才有了很大的发展。

目前,己建立了一定规模的林业教育和科研体,培养了大批不同层次的林业科技人才,在林业科学和技术方面也取得了大量成果。

随着世界人口的增加,工业的发展,森林的破坏和环境的污染,人们对于森林资源的需求也日趋全面,不仅要求木材和其他林产品的经济效益,而且随着人类的生活和文化科学的发展,对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要求亦日益增高。

实现森林资源多种效益的永续利用,扩大无林少地区的森林覆被和城乡的绿化面积,建立游憩林场、森林公园等,以满足人类对森林的多方面需要是今后林业科学研究的总趋向。

因此,林业科学所要解决的理论和生产实践问题很多,牵涉的面很广,从整体上来说是一项宏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长期的战略任务。

只有不断深化相关关学科和专业的研究、进行多学科合作,才能有效。

林业科学中所设的各个学科,有的侧重基础理论,有的则以应用技术为主,但相互间又有密切关系,各学科自身的不断发展都将促进邻近学科的进一步深化,围绕科学培育和经营森林资源。

建设森林生态保障体系和林业的可待续发展的总任务,发挥各自的作用。

林木遗传育种学是研究林木遗传与变异的基本原理,对森林实行遗传管理和对林木进行遗传改良,建立空间培育林木良种和繁育的技术体系;森林培育学是研究森林营造和抚育更新的理论和技术,生态学、土壤学和遗传学是森林培育的重要基础理论;森林保护学是关于森林病虫害及春有害生物防治理论与技术,肩负保护森林的重要任务;森林经理学是研究森林区划、调查、评论和讨论为主,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并扩大知识面。

森林是人类重要的资源宝库,但它与其他矿藏资源不同,是可以更新和再生的自然资源。

林学是有关林业生产科学技术的知识系统及与其有关的科学基础知识系统的集合,基本上是一门应用学科。

林学是一门研究如何认识森林、培育森林、经营森林、保护森林和合理利用森林的应用学科,它是一个相当广阔的知识领域。

林学概论则是这门学科的综合的、概括的论述。

广义的林学包括以木材采运工艺和加工工艺为中心的森林工业技术学科。

狭义的林学以培育和经营管理森林的科学技术为主体,包含诸如森林植物学、森林生态学、林木育种学、造林学,森林保护学说到森林保护,那么什么是森林保护呢?森林保护是指预防和消除森林的各种破坏和灾害的措施,保证树木健康生长,避免或减少森林资源损失的重要措施。

森林保护是营林工作中的重要环节。

主要内容包括预防和消除森林火灾、林木病虫害、林木鸟兽害以及灾害性天气对森林的损害。

森林保护应采取预防为主的方针;在灾害发生后,应积极除治。

森林保护的十六字方针:“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

”它是林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森林病虫害及其有害生物防治理论与技术的学科。

它以生态学和经济学原理及方法为基础,肩负保护森林的重要任务,对我国现代化林业建设和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更好地发挥森林有益作用和合理有效地利用森林资源,首先要保护好森林,为其创造优越的生长环境,同时还必须控制一切不利于森林生长发育的条件,保护森林免遭病、虫、鼠、火等灾害。

随着国务院对林业建设治理“三害”(森林火灾、森林病虫害、乱砍滥伐)和搞好“三防”的指示精神,国务院发布了《森林防火条例》、《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森林植物检疫条例》,使森林保护学科的发展,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受到了高度重视。

中国森林保护护学科是l958年创办,从林学学科分出的。

1958年开始招生,现在已有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

经过近40年的建设发展,本学科现已形成了较完善的教学和科研体系,现已有东北林业大学和南京林业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三个博士点、部分林业院校及农业院校十余个硕士点。

森林保护学科属于应用技术和应用基础理论范畴,它是林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学科的发展和提高教育水平的需要,本学科研究领域不断拓宽,正在导入许多交叉学科的内容,如经济学、生物工程学、微生物生态学、资源微生物学、昆虫化学生态学、资源昆虫等。

其培养目标有博士学位:应具有森林生态学、森林病理学、森林昆虫学以及森林培育和林木遗传育种等方面扎实宽广的基础理论;掌握森林保护学的发展方向和国际学术研究前沿;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能熟练地运用计算机,掌握先进的分析测试手段;能胜任林业高等院校的数学、科研或技术管理工作;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硕士学位应掌握森林病理学、森林昆虫学、农药学以及有害生物综合管理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和较强的适应性;了解森林保护学的发展方向,初步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负担森林保护技术工作的能力;应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能在林业科研院所、高校从事科研、教学和工程技术工作。

其业务范围有1.森林病理学:研究林木病害发生的原因、发生发展和流行的规律以及防治方法的理论和技术。

2.森林昆虫学:研究林木虫害发生的原因、虫情消长规律、虫害防治方法的理论与技术。

3.农药学:生物农药和化学农药的研制、农药剂型加工及应用技术、农药残留分析及生物测说到就业,我们来看森林保护学是林学的一个二级学科,主要学习森林病虫害的控制理论与技术,重点研究方向为森林昆虫学、林木病理学、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森林外来有害生物控制、森林鸟兽害控制。

从这专业概况来看,森林保护学专业的就业领域是比较宽广的,就单从中国来讲,森林在整个国土面积中占据很大比例。

毕业生毕业可从事森林虫害预测与防治、海关植物检疫、教学与科研等工作。

如果选择科研院所,比较喜欢从事科研的学生可首选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和中国林业科学院。

这些研究院项目多,公费比例大,补助高,出国交流机会也多。

毕业生也可以选择到林业、旅游、城建等部门从事森林保护资源、森林旅游、森林公园的规划设计等工作。

所以森林保护学就业前景值得憧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