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概论-期末课程论文
【保护】坏境保护概论结课论文保护水万物的生命之源

【关键字】保护保护水—万物的生命之源摘要: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生活上不可缺乏之物质、人体组织中水份占人体重量的百分之六十到七十,其他动物或植物其体内的水份也占百分之五以上,看来水是维持生命不可缺少的物质。
迄今为止,人类还未在地球以外的其他星球上发现水。
而近年来,水污染却非常严重,人们大量用水,或排放废水等,都会造成严重的水污染。
因此,加深人们对水污染的认识与对水污染的防治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主题。
关键词:水资源;水污染;水污染的防治;众所周知,水是地球上所有生命赖以生存的基础。
水是生命的起源,远古时期最早的生命诞生在古老的海洋里,即使实现登陆,生命的存在仍然以水作为首要条件。
即使在当今代表了最尖端科技的航天领域,对外太空生命的探索仍然以水作为第一判断条件,可以说:没有水,一切生命创造的精彩都将不复存在。
当今世界,经济在高速发展,我们对于水需求更大,然而我们却在面临前所未有的水危机。
全世界196个国家中,有超过100个国家缺水,其中20多个国家严重缺水,看来我们面临的形势有多么危急。
联合国估计:到2050年,全世界将有超过20亿的人口缺水,21世纪将是一个水比油更宝贵的世纪,保护水资源迫在眉睫!我国水形势亦不容乐观:中国是世界13个缺水国家之一,全国600多个城市中目前大约一半的城市缺水,水污染的恶化更使水短缺雪上加霜:我国江河湖泊普遍遭受污染,全国75%的湖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90%的城市水域污染严重,南方城市总缺水量的60%---70%是由于水污染造成的;对我国118个大中城市的地下水调查显示,有115个城市地下水受到污染,其中重度污染约占40%。
水污染降低了水体的使用功能,加剧了水资源短缺,对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带来了负面影响。
我们的水资源正在遭受各种污染的侵袭,水污染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影响人类生存,要想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首先要解决水污染问题。
一、水污染的概况一般所称的水污染,主要是指由于人为因素直接或间接的将污染物质介入于水体后,变更其物理、化学或生物特性的改变,以致影响水的正常用途或危害国民健康及生活环境。
环境保护概论论文

环境保护概论论文地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
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类活动的日益频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已经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焦点。
环境保护不仅关系到我们当下的生活质量,更关乎着子孙后代的未来。
我们首先来看看当前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空气污染是其中一个严重的问题。
工业生产、交通运输以及能源消耗等活动,释放出大量的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等。
这些污染物不仅会对人体健康造成直接危害,引发呼吸道疾病和心血管疾病,还会影响气候,导致酸雨和温室效应的加剧。
水污染同样触目惊心。
工厂排放的废水、农业中的化肥和农药残留、城市生活污水等,都使得江河湖海受到了严重的污染。
水质恶化不仅威胁着水生生物的生存,也影响着人类的饮用水安全。
土地污染也不容忽视。
过度使用化肥和农药、工业废弃物的不当处理以及垃圾填埋等,都导致了土壤的质量下降,影响农作物的生长,甚至通过食物链危害人类健康。
此外,森林砍伐、生物多样性减少、固体废弃物的堆积等问题也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那么,这些环境问题是如何产生的呢?人类的经济活动是主要原因之一。
为了追求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些企业忽视了环境保护,采用粗放型的生产方式,大量消耗资源并排放污染物。
人口的增长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随着人口的增加,对资源的需求不断上升,废弃物的产生量也随之增多,给环境带来了更大的负担。
消费观念的不合理也是导致环境问题的原因之一。
过度消费和一次性用品的大量使用,增加了资源的消耗和废弃物的产生。
环境保护至关重要,它具有多方面的意义。
从生态角度来看,保护好环境能够维护生态平衡,促进生物多样性的发展,为各种生物提供适宜的生存空间。
从经济角度而言,良好的环境可以为旅游业等产业提供发展基础,创造经济效益。
同时,通过采用环保技术和发展绿色产业,能够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从社会角度来讲,优美的环境有助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增强幸福感,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进行环境保护呢?加强环境教育是关键。
保护环境论文

保护环境论文保护环境论文(通用8篇)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大家肯定对论文都不陌生吧,论文对于所有教育工作者,对于人类整体认识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
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论文该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保护环境论文(通用8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保护环境论文篇1人是自然环境的产物,自然环境又养育着人类。
人类与环境就像鱼和水的关系,须臾也不能分离。
但是,目前全球范围内的自然怎么样呢?由于人口的激增和人为引起气候异常、土地沙化、物种灭绝等一系列问题。
同时,人类为了生存,大力发展工业生产,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又反过来影响人口素质和人类的健康。
因此,环境对于人类至关重要,人人都要珍惜环境,爱护环境,做到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那么,怎样做到保护环境从我做起呢?首先,我们应该提高认识,遵守社会公德和具备良好品德。
保护环境是一种公德,即公共道德,是在不同的社会制度并存的时候,整个人类都应具有的行为规范。
在地球环境日立益恶化的今天,爱护地球的环境,是地球上每一个人的责任,每个人都应该具有这种公德。
有的人为了自己的私利而破坏环境,就不具备这种公德。
同时,保持环境是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的组成部份。
保护环境既是物质文明的内容,又是精神文明的内容。
没有一定的物质基储一定的投资,保护环境就是一句空话。
但是,如果人们精神不文明,再多的投资,再好的设备,也搞不好环境保护。
我们每个公民都有了这种认识,都具备的美德,就会以自觉得爱护树木,草地和野生动物等,就会与不爱护环境的行为作斗争,从而形成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良好社会风气。
保护环境,从我做起,就是要把保护环境时刻记在心上。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几乎每时每刻、各行各业、全国各地都在发生。
只要我们每个人立足本身,时刻想到环境保护,就会从大局出发,自觉地保护环境,养成爱护环境的习惯。
保护环境,从我做起,就是要随时随地为保护环境尽自己努力。
2021字环保概论论文

2021字环保概论论文篇一:环境保护概论论文环境保护概论课程论文课程名称环境保护概论课程论文题目名称学生学院轻工化工专业班级__09应用化学2班学号3109002211学生姓名梁伟伟指导教师何军保护家园,放好垃圾的位置广东工业大学轻工化工学院应用化学(2)班梁伟伟 3109002211【摘要】: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我们开发利用的资源未被完全利用,所剩下的废弃物也越来越多。
技术未成熟,处理未到位,导致现在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正逐渐被我们废弃的垃圾所包围,随之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清洁卫生问题,土地资源问题也日益严峻。
如何处理好垃圾回收利用问题将成为人们以后生活的一大问题,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
对垃圾泛滥成灾的现实,我们的视线应不再仅仅停留在如何控制和消毁垃圾这一老问题上,而是采取积极的态度和有力的措施,着手科学地处理、利用垃圾,将垃圾变废为宝。
【关键字】:垃圾分类垃圾处理资源回收一、垃圾分类的现状1、我国垃圾分类现状随着中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随之我们产生的垃圾也越来越多,已对环境、卫生、土地带来很大的影响。
我国很多城市人均生活垃圾产生量已经超过1kg/(人·d)这个标志性的水平线[1]。
目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奶奶产量过亿吨,占世界垃圾总产量的26.5%,且每年以8%~9%的速度增长,2021年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约为3.25亿吨,居世界首位。
全过城市垃圾堆存量累计侵占土地超过5亿m2,每年的经济损失高达300亿元。
今后30~50年是我国人口和城市话的高峰期,垃圾处理对我们以后的生活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我国垃圾分类处理的状况并未明朗,很多城市、农村并没有落到实处。
目前我国并未有统一标准的垃圾箱,导致各个地方有各自的标准,让垃圾的分类不能完善,很多居民都不清楚垃圾的具体分类,以至于扔垃圾的时候把所有的垃圾扔在一起,然后就拿去扔了。
归根到底,是一个标准化的问题。
同时,我们从很多方面都可以看出垃圾分类的重点在于人,在于人本身能够充分做到垃圾分类。
《环境保护概论》课程论文

石油污染如今世界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竞争越发激烈,因而促进了各国对能源特别是矿石能源的需求,然而在矿石能源中石油是一种十分抢手的矿石燃料,谁拥有充足的石油谁就能在未来的竞争获胜,因而世界各国每年的石油开采总量不断增加。
随着石油开采量、使用量的增加,我们姑且不谈在不久的将来造成石油能源枯竭,暂且谈谈在石油的开采、运输、使用等的过程中对的大气、土壤、水造成的污染。
在中国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机动车数量量急剧增加,经济发达地区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量显著增长,臭氧和PM2.5污染加剧,在PM10和总悬浮颗粒物污染还未全面解决的情况下,部分经济污染加重,灰霾现象频繁发生,能见度降低。
经专家们分发达区域PM2.5和O3析,如今,对大气造成污染的三大根本源头是煤炭、基建、石油。
在机动车数量急剧增加的情况下,石油消耗也急剧增加。
在石油的燃烧过程中,向大气不断排放出硫氧化物、氮氧化物以及一些重金属可吸入性粉尘。
另一方面,在石油化学工业中的炼油厂和石化厂的加热炉和锅炉燃烧排放燃烧废气:产生装置产生不凝气、驰放气和反应中产生的副产品等过剩气体:轻质油品、挥发性化学药品和溶剂在贮运过程中的挥发、泄漏,废水、废弃物的处理和运输过程中散发的恶臭和有毒气体,以及化石工厂再生原料和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挥发和泄漏散发出来的废气是石油化工业废气的主要来源。
大气的染重污染已经成为世界城市居民不可回避的现实。
当大气中的污染物达到一定浓度时,不但会危害人体的健康,还会影响地球上的植物生存发育。
而且大气中硫氧化物、氮氧化物溶于水后以酸雨的形式回到地面不仅影响地面生物的生长、生存,同时对地球上的建筑、设备也有着极大的腐蚀作用。
严重影响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石油对大气的污染主要表现为,油气挥发物与其它有害气体被太阳紫外线照射后,发生物理化学反应,生成光化学烟雾,产生致癌物和温室效应,破坏臭氧层等。
石油污染是指石油开采、运输、装卸、加工和使用过程中,由于泄漏和排放石油引起的污染,主要发生在海洋。
环保概论结课论文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和发展基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由于人类活动所造成的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甚至已经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关注与保护环境,才是人类目前的主要任务,也是人类能够继续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证!一、环境污染人们一直以为地球上的陆、空气是无穷尽的,所以从不担心把千万吨废气送到天空去,又把数以亿吨计的垃圾倒进海洋。
大家都认为世界这么大,这一点废物算什么?我们错了,其实地球虽大(半径6300多公里),但生物只能在海拔8千米到海底11千米的范围内生活,而占了95%的生物都只能生存在中间约3公里的范围内,人竟肆意地从三方面来弄污这有限的生活环境。
海洋污染:主要是从油船与油井漏出来的原油,农田用的杀虫剂和化肥,工厂排出的污水,矿场流出的酸性溶液, 它们使得大部分的海洋湖泊都受到污染,结果不但海洋生物受害,就是鸟类和人类也可能因吃了这些生物而中毒。
加上海岸曲折造成水流交换不畅,使得海水的温度、pH、含盐量、透明度、生物种类和数量等性状发生改变,对海洋的生态平衡构成危害。
突出表现为石油污染、赤潮、有毒物质累积、塑料污染和核污染等几个方面;陆地污染:垃圾的清理成了各大城市的重要问题,每天千万吨的垃圾中,好些是不能焚化或腐化的,如塑料、橡胶、玻璃、铝等废物。
它们成了城市卫生的第一号敌人。
空气污染:即空气中含有一种或多种污染物,其存在的量、性质及时间会伤害到人类、植物及动物的生命,损害财物、或干扰舒适的生活环境,如臭味的存在。
换言之,只要是某一种物质其存在的量,性质及时间足够对人类或其他生物、财物产生影响者,我们就可以称其为空气污染物;而其存在造成之现象,就是空气污染。
换言之,某些物质在空气中不正常的增量就产生空气污染的情形,这是最为直接与严重的了,主要来自工厂、汽车、发电厂等等放出的一氧化碳和硫化氢等,人们对工业高度发达的负面影响预料不够,预防不利,导致了全球性的三大危机: 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二、环境污染的概念与种类环境污染是指人类直接或间接地向环境排放超过其自净能力的物质或能量,从而使环境的质量降低,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生态系统和财产造成不利影响的现象。
2023年环境科学与生态保护大学期末结课论文

2023年环境科学与生态保护大学期末结课论文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2023年环境科学与生态保护领域的新成果和挑战,旨在促进环境科学的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实施。
文章分为四个主要部分,分别是:引言、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和结论。
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地调研、数据统计与分析等,研究结果重点介绍了环境科学相关领域的新发现和生态保护的现状,结论部分总结了研究的主要发现并提出了对于环境科学与生态保护未来发展的启示。
1. 引言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问题的加剧,环境科学与生态保护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本文旨在综合分析近年来环境科学领域的新成果,探索生态保护的前沿课题,并对未来的发展做出展望。
2. 研究方法2.1 实地调研通过对各地区环境现状以及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进行实地调研,了解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和生态环境的恢复情况。
2.2 数据统计与分析收集相关的环境数据和生态保护数据,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揭示环境科学与生态保护的现状和问题。
3. 研究结果3.1 环境科学相关领域的新发现通过研究,我们发现了一系列环境科学领域的新发现,例如新型环境污染物的出现以及对生态系统的潜在威胁,全球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等。
3.2 生态保护的现状在生态保护方面,我们调查了各地的自然保护区和野生动物保护情况,发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如生态系统的破坏、物种灭绝和保护工作中的困难。
4. 结论本研究对研究方法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以下几点结论:4.1 加强环境科学的研究未来的环境科学研究应该加强对新型环境污染物的监测和研究,深入了解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并探索相应的治理和修复方法。
4.2 强化生态保护工作生态保护工作应该更加注重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加大对野生动物和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力度,减少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4.3 加强国际合作环境问题是全球性问题,需要各国共同努力。
因此,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形成合力,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结语:通过本文对2023年环境科学与生态保护的研究,我们了解到了一些新的发现和现状,也对未来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谈生态环境保护的毛概论文

谈生态环境保护的毛概论文环境保护的方法和手段多种多样,环境保护对于我们的生活十分的重要,我们应尽自己的最大努力保护好环境。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谈环境保护的毛概论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环境保护的毛概论文篇一:《浅谈环境保护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摘要: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人们对环境保护也越来越关注,本文主要从当前我国环境保护现状以及其重要性出发,分析了产生环境问题的原因,并对如何解决环境问题阐述了笔者的观点。
关键词:环境问题;土地沙化;环保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加快发展,人们在考虑经济增长的同时,环境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经济发展再给人类带来物质享受的同时,也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虽然近几年来,国家出台了很多环境保护政策,使环境恶化得到有效的控制,但是局部地区的环境仍然面临着很多的问题,可见环境保护工作任重而道远。
1 我国环境保护现状及重要性分析1.1 我国环境保护现状分析目前,部分地区的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还是远远超过了环境的容量,对环境造成了非常严重的破坏,我国有约26%的地表水断面劣于水环境V类标准;流经城镇的约90%的河流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约75%的湖泊存在富营养化污染;各地重点城市中有30%左右的饮用水源未达到国家Ⅲ类标准;近海域水体质量不容乐观;部分河流水生态功能失调;生物多样性大量减少;外来物种的入侵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重要生态区生态功能逐渐的退化[1]。
这些环境问题不仅仅出现在城市,农村的环境问题也在日益的突出,土壤污染物严重超标,危险废弃物、汽车尾气以及有机物污染等持续增加。
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形势非常严峻,任务也非常艰巨。
发达国家长时间的工业化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也在日益的显现,我国已经进入了环境污染问题多发期以及环境矛盾的凸显期。
1.2 我国环境保护重要性分析在我国近20年的发展过程中,集中体现了发达国家近百年出现的环境问题,并且环境问题呈现结构型、压缩型以及复合型发展态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保护概论课程论文专业:姓名:学号:2016年1月5日低碳生活,节能减排摘要:低碳生活可以理解为: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就是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
如今,这股风潮逐渐在我国一些大城市兴起,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低碳生活代表着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返璞归真地去进行人与自然的活动。
关键词:节能减排低碳低碳,英文为low carbon 意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的排放,低碳生活可以理解为: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就是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
如今,这股风潮逐渐在我国一些大城市兴起,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低碳生活代表着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返璞归真地去进行人与自然的活动。
“如今这种生活方式已经悄然走进中国,不少低碳网站开始流行一种有趣的计算个人排碳量的特殊计算器,如中国城市低碳经济网的低碳计算器,以生动有趣的动画形式,不但可以计算出日常生活的碳排放量,还能显示出不同的生活方式,住房结构以及新型科技对碳排放量的影响。
对于普通人来说是一种生活态度,同时也成为人们推进潮流的新方式。
它给人类提出的是一个“愿不愿意和大家共同创造低碳生活”的问题,但是人类应该积极提倡并去实践低碳生活,要注意节电、节气、熄灯一小时……从这些点滴做起。
除了植树,还有人买运输里程很短的商品,有人坚持爬楼梯,形形色色,有的很有趣,有的不免有些麻烦。
但前提是在不降低生活质量的情况下,尽其所能的节能减排。
“节能减排”,不仅是当今社会的流行语,更是关系到人类未来的战略选择。
提高“节能减排”意识,对自己的生活方式或消费习惯进行简单易行的改变,一起减少全球温室气体(主要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意义十分重大。
“低碳生活”节能环保,有利于减缓全球气候变暖和环境恶化的速度。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选择“低碳生活”,是每位公民应尽的责任,也是每位公民应尽的义务。
低碳是提倡借助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把消耗的能量降到最低,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保护地球环境,保证人类在地球上长期舒适安逸地生活和发展。
1.相关背景温室气体让地球发烧。
200多年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深入,大量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的排出,导致全球气温升高、气候发生变化,这已是不争的事实。
12月8日,世界气象组织公布的“2009年全球气候状况”报告指出,近10年是有记录以来全球最热的10年。
此外,全球变暖也使得南极冰川开始融化,进而导致海平面升高。
芬兰和德国学者公布的最新一项调查显示,本世纪末海平面可能升高 1.9米,远远超出此前的预期。
如果照此发展下去,南太平洋岛国图瓦卢将可能是第一个消失在汪洋中的岛国。
社会的发展,将人类推进到了从工业文明时代向生态文明时代转折的时期。
大力倡导低碳经济,建设生态文明,成为这一时期的主旋律。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虽然我国还面临着工业化和生态化的双重任务,但未雨绸缪,大力推动低碳经济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已经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之相应,在生活层面,倡导和践行低碳生活,已成为每个公民在建设生态文明时代义不容辞的环保责任。
社会危害美国媒体2009年12月5日发表的一项研究指出,地球发烧也给人类的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危机。
第一、过敏加重,研究显示,随着二氧化碳水平和温度的逐渐升高,花期提前来临,让花粉生成量增加,使春季过敏加重。
第二、物种正在变得越来越“袖珍”,随着全球气温上升,生物形体在变小,这从苏格兰羊身上已现端倪。
第三、肾结石增加,由于气温升高、脱水现象增多,研究人员预测,到2050年,将新增泌尿系统结石患者220万人。
第四、外来传染病暴发,水环境温度升高会使蚊子和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使登革热、疟疾和脑炎等时有暴发。
第五、夏季温度升高,凉风减少会加剧臭氧污染,极易引发肺部感染。
第六、藻类泛滥引发疾病,水温升高导致蓝藻迅猛繁衍,从市政供水体系到天然湖会受到污染,从而引发消化系统、神经系统、肝脏和皮肤疾病。
低碳生活,已成为人类急需建立的生活方式。
二氧化碳会使温室效应加剧,因此算作大气污染物之一。
但在通常条件下空气质量预报中不报二氧化碳的浓度。
此外,当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超过50%的时候会引起窒息,所以应当避免到二氧化碳浓度过高的地方去(例如储藏蔬菜的地窖),在去这些地方前要先通风。
1.影响3.1环境影响3.1.1气候转变:全球变暖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会减少红外线辐射放射到太空外,地球的气候因此需要转变来使吸取和释放辐射的份量达至新的平衡。
这转变可包括‘全球性’的地球表面及大气低层变暖,因为这样可以将过剩的辐射排放出外。
虽然如此,地球表面温度的少许上升可能会引发其他的变动,例如:大气层云量及环流的转变。
当中某些转变可使地面变暖加剧(正反馈),某些则可令变暖过程减慢(负反馈)。
1.1.2地球上的原始病毒复活温室效应可使史前致命病毒威胁人类美国科学家近日发出警告,由于全球气温上升令北极冰层溶化,被冰封十几万年的史前致命病毒可能会重见天日,导致全球陷入疫症恐慌,人类生命受到严重威胁。
纽约锡拉丘兹大学的科学家在最新一期《科学家杂志》中指出,早前他们发现一种植物病毒TO MV,由于该病毒在大气中广泛扩散,推断在北极冰层也有其踪迹。
于是研究员从格陵兰抽取4块年龄由500至14万年的冰块,结果在冰层中发现TO M V病毒。
研究员指该病毒表层被坚固的蛋白质包围,因此可在逆境生存。
这项新发现令研究员相信,一系列的流行性感冒、小儿麻痹症和天花等疫症病毒可能藏在冰块深处,目前人类对这些原始病毒没有抵抗能力,当全球气温上升令冰层溶化时,这些埋藏在冰层千年或更长的病毒便可能会复活,形成疫症。
科学家表示,虽然他们不知道这些病毒的生存希望,或者其再次适应地面环境的机会,但肯定不能抹煞病毒卷土重来的可能性。
3.1.3海平面上升假若全球变暖正在发生,有两种过程会导致海平面升高。
第一种是海水受热膨胀令水平面上升。
第二种是冰川和格陵兰及南极洲上的冰块溶解使海洋水份增加。
预期由1900年至2100年地球的平均海平面上升幅度介乎0.09米至0.88米之间。
全球暖化使南北极的冰层迅速融化,海平面不断上升,世界银行的一份报告显示,即使海平面只小幅上升1米,也足以导致5600万发展中国家人民沦为难民。
而全球第一个被海水淹没的有人居住岛屿产生——位于南太平洋国家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岛屿卡特瑞岛,目下岛上主要道路水深及腰,农地也全变成烂泥巴地。
3.2对人类社会的潜在影响3.2.1经济的影响全球有超过一半人口居住在沿海100公里的范围以内,其中大部份住在海港附近的城市区域。
所以,海平面的显著上升对沿岸低洼地区及海岛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害,例如:加速沿岸沙滩被海水的冲蚀、地下淡水被上升的海水推向更远的内陆地方。
3.2.2农业的影响实验证明在CO2高浓度的环境下,植物会生长得更快速和高大。
但是,‘全球变暖’的结果可会影响大气环流,继而改变全球的雨量分布与及各大洲表面土壤的含水量。
由于未能清楚了解‘全球变暖’对各地区性气候的影响,以致对植物生态所产生的转变亦未能确定。
3.2.3水循环的影响全球降雨量可能会增加。
但是,地区性降雨量的改变则仍未知道。
某些地区可有更多雨量,但有些地区的雨量可能会减少。
此外,温度的提高会增加水份的蒸发,这对地面上水源的运用带来压力。
科学家预测:如果地球表面温度的升高按现在的速度继续发展,到2050年全球温度将上升2-4℃,南北极地冰山将大幅度融化,导致海平面大大上升,一些岛屿国家和沿海城市将淹于水中,其中包括几个著名的国际大城市:纽约,上海,东京和悉尼。
关心全球气候变暖的人们把减少二氧化碳实实在在地带入了生活,转向低碳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戒除以高耗能源为代价的“便利消费”嗜好。
“便利”是现代商业营销和消费生活中流行的价值观。
不少便利消费方式在人们不经意中浪费着巨大的能源。
比如,据制冷技术专家估算,超市电耗70%用于冷柜,而敞开式冷柜电耗比玻璃门冰柜高出20%。
由此推算,一家中型超市敞开式冷柜一年多耗约 4.8万度电,相当于多耗约19吨标煤,多排放约48吨二氧化碳,多耗约19万升净水。
上海约有大中型超市近800家,超市便利店6000家。
如果大中型超市普遍采用玻璃门冰柜,顾客购物时只需举手之劳,一年可节电约4521万度,相当于节省约 1.8万吨标煤,减排约 4.5万吨二氧化碳那么我们普通群众又如何参与到节能减排,低碳生活中呢?其实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复杂或麻烦,我们只需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只要每个人都出自己的一份力,我们就能参与到低碳生活中来,便能为保护我们的地球,维护我们生存家园做出贡献。
2.如何参与到低碳生活中4.1能走路就不开车、乘车:在大城市,步行上班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实在步行30分钟的间隔,都不应该开车或乘车。
能步行就不要乘电梯:现在很多大商场都安装了电梯,电梯的奢华程度成了商场豪华与否的面孔。
实在大可不必,一般五六层的商场还要爬电梯,还把人养坏了。
还有地铁、车站这些地方,竟然也有很多电梯。
电梯天天浪费多少电力能源啊!4.2冬季不用冰箱同样可以冷冻:尤其是北方,把食品用保鲜袋储存在室外,冷冻效果照样很好,这就可以大大保护环境。
冰箱内存放食品的量以占容积的80%为宜,放得过多或过少,都费电。
食品之间、食品与冰箱之间应留>10毫米的空隙。
用数个塑料盒盛水,在冷冻室制成冰后放进冷躲试冬这样能延长停机时间、减少开机时间。
4.3空调启动瞬间电流较大,频繁开关相当费电,且易损坏压缩机。
将风扇放在空调内机下方,利用风扇风力进步制冷效果。
晚上可以不用整夜开空调,省电近90.0%。
将空调设置在除湿模式工作,此时即使室温稍高也能令人感觉凉爽,且比制冷模式省电。
洗衣机在同样长的洗涤时间里,弱档工作时,电动机启动次数较多。
也就是说,使用强档实在比弱档省电,且可延长洗衣机的寿命。
按转速1680转/分(只适用涡轮式)脱水1分钟计算,脱水率可达55%。
一般脱水不超过3分钟。
再延长脱水时间则意义不大。
4.4短时间不用电脑时,启用电脑的“睡眠”模式,能耗可下降到50%以下;关掉不用的程序和音箱、打印机等外围设备;少让硬盘、软盘、光盘同时工作;适当降低显示器的亮度。
用笔记本计算机要特别留意:对电池完全放电;尽量不使用外接设备;封闭暂不使用的设备和接口;封闭屏幕保护程序;公道选择关机方式:需要立即恢复时采用“待机”、电池运用选“睡眠”、长时间不用选“关机”;电池运用时,功耗可降低40%。
4.5多吃素少吃肉:选择应季蔬菜水果,每千克可减排400克CO2:多吃素,少吃肉,只要一人一天不吃肉,就能减少7公斤CO2的排放量;一个人一年少喝0.5千克的酒,就可以减排C O2 100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