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曹禺)_课件

合集下载

《日出》(曹禺)课件

《日出》(曹禺)课件

语言个性化鲜明
通过对不同人物的个性化 语言塑造,使每个角色都 具有独特的语言风格,增 强了剧情的表现力。
舞台设计
舞台布景精美
舞台调度流畅
舞台布景精美细致,能够为剧情营造 出相应的氛围,使观众更好地理解剧 情。
舞台调度流畅自然,能够让剧情更加 连贯,使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剧情的 发展。
灯光音效出色
灯光和音效的设计出色,能够为剧情 增色添彩,使观众更加沉浸于剧情之 中。
《日出》以其独特的戏剧风格和 深刻的社会主题,赢得了观众和
批评家的一致好评。
当代解读与意义
当代解读
《日出》在当代被赋予了新的解读,人们从中看 到了对人性、社会和历史的思考。
永恒的主题
《日出》所探讨的关于人性、社会不公等主题具 有永恒的意义,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
对现实的启示
《日出》对当代社会仍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它 提醒人们关注社会问题,追求公平正义。
对人性的深入挖掘
揭示人性的复杂与矛盾
通过对剧中人物性格的刻画,展现了 人性的复杂性和矛盾性,如贪婪与善 良、自私与奉献等。
挖掘人性的美好与价值
通过对剧中人物形象的塑造,展现了 人性中的美好和价值,如爱情、友情 、亲情等,强调了人性的尊严和价值 。
对女性命运的关注与思考
关注女性命运的不公与苦难
通过对剧中女性角色的刻画,展现了女性在旧社会中所遭受的不公和苦难,如婚 姻压迫、性别歧视等。
陈白露是一个曾经追求自由和爱情的女性,但最终陷入了生活的困境, 成为了高级妓女。方达生则是一个善良、正直的青年,他试图拯救陈白
露,但最终却无能为力。
故事中还穿插了其他人物的命运和经历,通过他们的生活和遭遇,展现 了当时社会的各种问题和矛盾。

《日出》(曹禺)_课件

《日出》(曹禺)_课件

潘月亭的残忍有过之而无不及
黄省三
思考 : 你认为黄省三被解雇的原因是什么?
1 在银行里没有后台 腰” 例:“我身后没有人撑
2 黄省三已被榨干,且身患重疾。例:“五年的工夫, 你看看,这是我!几根骨头,一个快死的人!我告诉你 们,我的左肺已经坏了,哦,医生说都烂了.” 3 有李石清之流,他们善于阿谀逢迎,见风使舵,一 切唯主子的脸色行事,极力讨好主子.所以暂时保 住了饭碗.而黄老实憨厚,只知傻干苦干,不会溜 须拍马,难讨主子欢心.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烂泥.这就是旧社 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除了尔虞我诈就是巧取豪夺. 黄省三被解雇是罪恶的社会制度造成的.
作者简介:
【曹禺】(1910~1996) 现、当代剧作家。原名万 家宝。1933年创作了处女 作四幕剧《雷雨》,暴露 了具有浓厚封建性的资产 阶级家庭的腐朽和罪恶, 揭示了旧制度必将灭亡的 历史趋势。曹禺剧作在中 国话剧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雷雨》和《日出》的发 表,是中国话剧创作艺术 成熟的标志。
思考:
在剧本的第四幕,李石清也被解雇了, 成了又一个“黄省三”,结合课文谈 谈你的感受。 作者是为了更深刻的表现潘月亭之流 的冷酷残暴,从而揭示人与人之间的 巧取豪夺,尔虞我诈的金钱关系,让 人们清楚的认识那个社会的黑暗和罪 恶。
认真领悟第三部分“左门大开--
----你们的心简直比禽兽还不如” 部分,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请同学上来试着分角色表演一下, 看谁的表演符合人物的形象
“我是拿命跟你们换哪!” “你们这样对待我,——是贼,强盗,是鬼呀!……”
李石清: 欺软怕硬,一幅奴才的嘴脸
“他是说他要杀他自己——他这样的人是不会 动手害人的。”
潘月亭: 冷酷无情,对黄无动于衷

《日出》(曹禺)_课件

《日出》(曹禺)_课件
日 出
曹 禺
学习目标
学习戏剧剧本在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 以个性化的语言塑造人物形象的特点。 悉心领悟,批判”损不足以奉有余”的黑 暗社会,同情弱小者,珍惜美好生活。

文中出现的三个人物各是什么身份?
大丰银行的小职员,专门从事 黄省三 抄写工作。此时已被辞退。 李石清 新提升的银行襄理(相当 于经理助理)。 潘月亭 大丰银行的经理。
疯狂地发出悲 声“我不能死”
文章主题 剧本(节选)描绘了“不足” 者——备受欺凌,小职员黄省三 请求复职却走投无路的情景。通 过对下层人物的描写,反映了20 世纪30年代半殖民地中国大都市 光怪陆离的社会,表达了控诉 “损不足以奉有余”的黑暗社会 的主题。
请同学上来试着分角色
表演一下,看谁的表演 符合人物的形象
人物性格特点
黄省三
怯懦 善良 安分守己
有反抗、刚强的一面
李石清
冷酷无情 阴险卑劣
潘月亭
凶狠残忍
毫无人性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省三:
1、舞台说明”胆小的”“无力的” 弱 懦
2、“我做事凭良心”“(李石清:你没有从笔墨纸张里 找出点好处?)天地良心,我没有。” 老实本分,只知道干活,不会投机取巧 3、李石清给他指出“三条‘生路’”他都不愿或者不 能
李石清给黄省三指出的三条路:
“拉洋车” 到街上要(饭) 到人家家里 去(偷) 拉不动 没脸 怕,下不了手 “你简直就是个大废 物。”(李石清)
活路?死路、绝路!
“你一层一层地爬上去,到了顶高 的一层,就可以迈过栏杆,站在边 上。再向空向外多走一步!那时候 你也许有点心跳,但是只要过一秒, 就一秒,你就再也不可怜了,你再 也不愁吃,不愁穿了。”
概述节选的情节梗概:

日出(曹禺)PPT10 语文版

日出(曹禺)PPT10 语文版

再见
南安一中 陈亚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激励学生学习的名言格言 220、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 221、世界会向那些有目标和远见的人让路(冯两努——香港著名推销商) 222、绊脚石乃是进身之阶。 223、销售世界上第一号的产品——不是汽车,而是自己。在你成功地把自己推销给别人之前,你必须百分之百的把自己推销给自己。 224、即使爬到最高的山上,一次也只能脚踏实地地迈一步。 225、积极思考造成积极人生,消极思考造成消极人生。 226、人之所以有一张嘴,而有两只耳朵,原因是听的要比说的多一倍。 227、别想一下造出大海,必须先由小河川开始。 228、有事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229、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 230、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而消极的人则在每个机会都看到某种忧患。 231、出门走好路,出口说好话,出手做好事。 232、旁观者的姓名永远爬不到比赛的计分板上。 233、怠惰是贫穷的制造厂。 234、莫找借口失败,只找理由成功。(不为失败找理由,要为成功找方法) 235、如果我们想要更多的玫瑰花,就必须种植更多的玫瑰树。 236、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与别人共处逆境时,别人失去了信心,他却下决心实现自己的目标。 237、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 238、回避现实的人,未来将更不理想。 239、当你感到悲哀痛苦时,最好是去学些什么东西。学习会使你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240、伟人所达到并保持着的高处,并不是一飞就到的,而是他们在同伴们都睡着的时候,一步步艰辛地向上爬 241、世界上那些最容易的事情中,拖延时间最不费力。 242、坚韧是成功的一大要素,只要在门上敲得够久、够大声,终会把人唤醒的。 243、人之所以能,是相信能。 244、没有口水与汗水,就没有成功的泪水。 245、一个有信念者所开发出的力量,大于99个只有兴趣者。 246、环境不会改变,解决之道在于改变自己。 247、两粒种子,一片森林。 248、每一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 249、如果你希望成功,以恒心为良友,以经验为参谋,以小心为兄弟,以希望为哨兵。 250、大多数人想要改造这个世界,但却罕有人想改造自己。

日出(曹禺)PPT2 语文版

日出(曹禺)PPT2 语文版

潜台词
指台词中所包含的或未能由 台词完全 表达出来的言外之意。 补充省略号后省略的话,并分析其好处

1 那你可以到街上要-----



2 您说,要我去-----
偷 你
3 我太冤了,我非要杀了-----耐人寻味,吸引读者
思考
既然剧中描述了老百姓这么悲惨的生活遭遇, 那为何还命名为“日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日出》以鲜明的时代性和深广的历史内容在曹 禺剧作中居于领衔地位。剧本以陈白露和方达生 为中心,以陈的客厅和三等妓院宝和下处为活动 场所,把社会各阶层各色人等的生活展现在观众 面前,揭露剥削制度“损不足以奉有余”的本质。 在艺术创作上,作者采用横断面的描写,力求写 出社会生活的真实面貌,因而《日出》具有纪实 性特点,一切都像生活本身而不像“戏”。



剧情:学生出身的交际花陈白露住在大旅馆,靠 银行家潘月亭的供养生活。童年和学生时代的好 友方达生闻知她堕落了,从家乡跑来“感化”她, 让她跟自己结婚并随自己回去。但对社会和生活 都已失望的陈白露拒绝了他。此时同楼的孤女 “小东西”为了逃避蹂躏闯到她的房间,她虽全 力救助,但终于还是被黑帮头子金八手下的人卖 到妓院里,不堪凌辱而死。潘月亭也被金八挤垮, 银行倒闭。陈白露慑于黑暗之浓重,看不见出路, 黯然自杀。方达生则表示要与黑暗势力抗争,迎 着日出而去。
日 出
曹 禺
节 选



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她借 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 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 实生活。

日出(曹禺)PPT 语文版 (共20张PPT)

日出(曹禺)PPT 语文版 (共20张PPT)

文章主题
剧本(节选)描绘了“不足” 者——备受欺凌,小职员黄省三请求 复职却走投无路的情景。通过对下层 人物的描写,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 半殖民地中国大都市光怪陆离的社会, 表达了控诉“损不足以奉有余”的黑 暗社会的主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黄省三
高 潮
课后题四
①那你可以到街上要——
李石清故意不把话说完,想试探黄省三,有些幸灾 乐祸。
②您说,要我去——
对黄省三这样一个胆小怕事的读书人来说,他不敢说 出,也羞于说出这个“偷”字。
③我太冤了,我非要杀了——
黄省三发出绝望的吼叫“我非要杀了你”。但是面对 潘月亭的怒喝“什么!”被吓住了不敢。而黄省三的 怯弱李石清早已看透了:“他说他要杀他自己——他 这样的人是不会动手害人的”。
《日出》是以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 有余。 ——《日出》题记
人物简介
生性高傲却又靠仰人 鼻息过活的陈白露
骄奢淫逸、心黑手狠 的银行家潘月亭
富首遗孀顾八奶奶
卑琐而野心勃勃的李石清
小职员黄省三
孤苦无告的的“小东西”
字词
嗫嚅: niè rú口动,吞吞吐吐,欲言又止。 世故:处事经验。 凄楚: 凄惨痛苦。 喃喃: nán nán象声词,连续不断的小声说话的声音。 狞笑: 凶恶地笑。 萧条: 经济衰微,不景气。
日 出
曹禺
制作:泉州实验中学
李汇
戏剧知识
莎士比亚戏剧《罗密欧与朱丽叶》
关汉卿戏剧《窦娥冤》
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他借助文学、 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形象, 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

《八年级语文日出》课件

《八年级语文日出》课件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答案: 在日常生活中,我积极面对挑战,不畏艰难,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努力追求自己的梦想,就像《日出》所表达的那样。
题目
请结合《日出》的内容,谈谈你对现代社会人们生活态度的看法。
答案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压力也越来越大,但我们应该像《日出》中所表达的那样,保持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勇敢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
1929年,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后转入戏剧系。
1933年,发表处女作《雷雨》,引起轰动。
01
02
03
04
《雷雨》
《原野》
《日出》
《北京人》
曹禺的作品以现实生活为背景,通过刻画社会底层人物的生活和命运,揭示社会的矛盾和问题。
曹禺的作品情节紧凑、冲突激烈,善于运用戏剧性的手法来表现人物性格和命运。
《八年级语文日出》ppt课件
目录
《日出》的作者介绍《日出》的背景和主题《日出》的情节和人物《日出》的艺术手法和语言特点《日出》的阅读理解与思考题
01
CHAPTER
《日出》的作者介绍
曹禺(1910-1996),原名万家宝,出生于天津一个封建官僚家庭,自幼随父母辗转于各地。
1922年,进入南开中学学习,并开始对戏剧产生浓厚兴趣。
李明玉与王大娘
张连长是李明玉的引路人,引导他走上了抗日的道路。
李明玉与张连长
两人虽然性格迥异,但都是抗日斗争中的坚定支持者和参与者,共同为抗日事业奋斗。
王大娘与张连长
04
CHAPTER
《日出》的艺术手法和语言特点
象征手法
通过日出这一自然现象,象征着新生命的开始和希望的到来,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

《日出》(曹禺)_课件解析53页PPT

《日出》(曹禺)_课件解析53页PPT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Hale Waihona Puke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53
《日出》(曹禺)_课件解析
51、没有哪个社会可以制订一部永远 适用的 宪法, 甚至一 条永远 适用的 法律。 ——杰 斐逊 52、法律源于人的自卫本能。——英 格索尔
53、人们通常会发现,法律就是这样 一种的 网,触 犯法律 的人, 小的可 以穿网 而过, 大的可 以破网 而出, 只有中 等的才 会坠入 网中。 ——申 斯通 54、法律就是法律它是一座雄伟的大 夏,庇 护着我 们大家 ;它的 每一块 砖石都 垒在另 一块砖 石上。 ——高 尔斯华 绥 55、今天的法律未必明天仍是法律。 ——罗·伯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陈白露的关键词


纯洁人性:善良,向往,解放,年轻漂亮,爱恋诗人。 受伤:破碎家庭,残酷现实 矛盾:一方面已经习惯了麻木的上流社会生活,靠自己的 姿色被别人养活着,用自己的光鲜亮丽来掩饰自己过着的 纸醉金迷,萎靡不振的生活,一方面还做着美好的梦。在 清醒与堕落中来回徘徊。(方达生导火索) 悲剧(重生):最后在残酷黑暗的社会背景之下,酿成了 陈白露的人生悲剧,在美梦醒来之后无路可走,结束自己 的生命。

有工于心计的银行家潘月亭、卑躬屈膝的 李石清、俗不可耐的顾八奶奶、洋奴张乔 治等。这些都市群丑聚在陈白露的寓所里 寻欢作乐,而又尔虞我诈,充分暴露了被 金钱扭曲了的畸形人性。
二、描绘“不足”者的被受欺凌。

“小东西”被卖进妓院;小职员黄省三走 投无路毒死自己的孩子后自尽被救发了疯。 剧本描写了他们的悲惨命运,也描写了他 们善良、忠厚和倔强的品性。
三部曲
《雷雨》 (1933) 《日出》 (1936) 《原野》 (1937)
“中国的莎士比亚”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 有余。” ——《日出》题记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知识女性 陈白露 为了追求真正的爱 情,与浪漫诗人许光夫私自结合,然而严酷的生活,使婚姻破 裂。许光夫的诗集《日出》,成了她回忆与诗人真挚爱情唯一 的纪念物。陈白露以美貌、舞姿和歌喉在"哈斯曼"歌舞厅渐渐 走红。大丰银行总经理潘月亭在银行只剩下一个空壳之际仍虚 张声势,夜夜笙歌、花天酒地,以此蒙骗客户。他发现了舞女 陈白露后,顿蒙爱意,捧红陈白露成为"舞会皇后"和电影明星。 从此,陈白露就处在潘月亭、关老太太、富孀顾八奶奶、黑社 会头子金八、妓院流氓黑三、骗财贪色的张乔治、戏子胡四、 阴诈而有心计的李石清等各色社会渣滓的包围而沉湎于醉生梦 死的生活之中。陈白露大学的初恋情人方达生为了把陈白露唤 醒,走向新生而进行的一切努力均告失败。压在社会最底层的 "小东西",黄省三、妓女翠花等也难逃悲惨的命运。丧失了对 生命和自由追求的陈白露,最终在黑暗势力的压力下和社会动 荡中结束生命,陪伴她的,只有许光夫的《日出》诗集中的词:
故事的结局对于陈白露的人生来说,是死亡也是重 生。当时社会背景下上流社会的纸醉金迷与贫苦大 众的困苦潦倒深刻而形象的展现在我们眼前。
黄省三
遭受命运戏弄的一类人,有这样人的存在就是社 会的悲哀,连基本的存活权利都争取不到,不能 单纯地斥责其为个人能耐的不济,他有小知识分 子猥琐的一面,这恐怕也是读书人最脆弱的要害 部分,当濒临生命底线而不能使自身得到救赎时, 却还死守卑微贱命的一点可怜自尊,不敢逾越雷 池,哪怕是犯罪,于是会崩溃,是社会的错还是 他个人的错?
在中国话剧史上的地位



一、《雷雨》和《日出》的发表,是中国话剧创作艺 术成熟的标志。剧作戏剧冲突尖锐复杂,结构严谨;人 物性格鲜明独特,富有典型意义;戏剧语言个性化,且 具动作性和抒情性。剧作的这些特点,是话剧创作成熟 的标志。 二、促进了话剧从“案头剧”向“剧场剧”的发展。 曹禺以前,多数剧本主要以阅读欣赏为主。曹禺的《雷 雨》《日出》等剧作,具有极好的舞台效果。 三、促进了大型多幕戏剧的发展。曹禺以前,现代剧 作多数为独幕剧和中型戏剧。《雷雨》等剧作,都是大 型戏剧,演出时间2、3小时,剧情比较复杂,反映的生 活内容更丰富广泛。《雷雨》《日出》以后,现代大型 戏剧创作多起来了
日 出
曹 禺
戏剧知识
莎士比亚戏剧《哈姆雷特》
关汉卿戏剧《窦娥冤》
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他借助文学、 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形象, 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
戏剧种类:
A、按艺术形式不同分成话剧、歌剧、舞剧、哑剧等; B、按照矛盾冲突的性质和表现手法不同,还可分为正 剧、喜剧和悲剧等; C.按剧情繁简和结构不同(作品的容量),可分为多 幕剧、独幕剧; D、按题材反映的时代不同,可分为历史剧,现代剧; E、从演出场合看,又分为舞台剧、广播剧、电视剧等。
《日出》中的李石清是一个性格复杂,善恶混合的悲剧角色, 他和银行小职员黄省三之流都是潘月亭的雇员,都是被侮辱 与被损害的社会底层人,都挣扎在死亡线上.他们都爱自己 的家人和孩子,恨人妖颠倒,人人相食的丑恶社会.但唯一 不同的是黄认命,而李石清则不甘于屈从命运的安排,有强 烈的向上爬的野心和发财欲望正是野心和发财的欲望使他失 去了对同类的同情心,变成了良心泯灭,不择手段的无耻之 徒
李石清的年龄有三十左右,是一个到了而立之年的男人,家庭没有什么靠 山和底子,全要凭他个人的打拼,家中的妻子孩子要靠他来养活,生活的 重担落在他身上,于是他要用他的大脑在这样一个混沌的世界里寻求一丝 喘息,他不可愿老老实实地做人做事,那样的话,可能支撑不起这么一大 家子,他只有冒险,不择手段,只要能达到目的,他是整个《日出》中最 了解世态之人,明白金钱带来的威力,深谙人际关系之举足轻重,懂得如 何权衡利弊,他已然把他每日里出入的场所当作了战场,生与死也就在刹 那之间。他是一名老于世故的斗士,不缺乏智谋和勇气,只是少了一点运 气,最终落败而归,但象他这样的人,不在潘月亭手下混,也有 能力在 李月亭张月亭手下混,就其人品最终能走多远不得而知,这是个灵魂上不 算是纯净的人,是被社会逼出来的,不自甘堕落,无异于死,其实也是个 受害者,他儿子的夭折,似乎也是他命中的一种赎罪。他内心复杂,时而 卑微猥琐,时而盛气凌人菱角面很多。
李石清

李石清是一个性格复杂,善恶混合的悲剧角色,他和银行 小职员黄省三之流都是潘月亭的雇员,都是被侮辱与被损 害的社会底层人,都挣扎在死亡线上.他们都爱自己的家 人和孩子,恨人妖颠倒,人人相食的丑恶社会.但唯一不 同的是黄认命,而李石清则不甘于屈从命运的安排,有强 烈的向上爬的野心和发财欲望正是野心和发财的欲望使他 失去了对同类的同情心,变成了良心泯灭,不择手段的无 耻之徒
骄奢淫逸、心黑手狠 的银行家潘月亭
富首遗孀顾八奶奶
人物简介
卑琐而野心勃勃的李石清
小职员黄省三
孤苦无告的的“小东西”
陈白露

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善良、年轻、漂亮,受过新 潮文化影响的陈白露,思想丰富、对人性有着美好 的追求,并深深爱恋着心中的诗人,追求个性解放。 在与诗人的恋爱结束后,她开始一个人孤独的为生 存拼搏,艰辛、无奈的生活开始渐渐的动摇陈白露 的纯真本质,现实的残酷无情,社会的冷漠和黑暗, 大都市的浮华以及物质生活的诱惑迫使她终于开始 走向堕落。

剧本正是通过对都市群丑和下层被侮辱被 剥夺者的描写,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半殖 民地中国大都市光怪陆离的社会生活图景, 一方面是剥削者、“有余者”贪得无厌, 醉生梦死;另一方面是被损害者、“不足 者”备受侮辱。“有余者”和“不足者” 形成强烈对比,表达了控诉“损不足以奉 有余”的黑暗社会的主题。
《日出》

《日出》是以30年代初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 国大都市生活为背景的四幕话剧。《日出》的思 想是暴露半殖民地大都市黑暗糜烂面,控诉“损 不足以奉有余”的社会。
一、剧本通过对半殖民地都是群丑的出色描绘暴露社会的 黑暗糜烂。

二、描绘“不足”者的被受欺凌。
一、剧本通过对半殖民地都是群丑的出 色描绘暴露社会的黑暗糜烂。

你认为黄省三被解雇的原因是什么?
1 在银行里没有后台 2 黄省三已被榨干,且身患重疾。
3 有李石清之流,他们善于阿谀逢迎,见风使舵,一 切唯主子的脸色行事,极力讨好主子.所以暂时保 住了饭碗.而黄老实憨厚,只知傻干苦干,不会溜 须拍马,难讨主子欢心.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烂泥.这就 是旧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除了尔虞我诈 就是巧取豪夺.黄省三被解雇是罪恶的社会 制度造成的.
作为《日出》中灵魂人物,陈白露的人生轨迹的悲剧实 质更深刻反映出当时金钱社会的冷血、残酷。没有独立 的经济基础,又要求奢侈的物质享受,每当浮华过后, 夜深人静时的空虚是陈白露看不到自己的归宿。“她爱 生活,又厌恶生活”,为了虚荣的内心,所以只能依靠 被银行经理潘月亭包养来维持浮华的生活状态,当银行 经理潘月亭在市场中被金八爷欺骗而导致破产后,陈白 露就是去了金钱来源,而在虚荣心使陈白露不愿意和方 达生离开那座城市,人生的悲剧也就此走向终点。
曹禺
曹禺,原名万家宝, 1910 年生于天津一个没 落的官僚家庭,原籍湖 北潜江。他是第二次国 内革命战争时期出现的 有很大成就和广泛影响 的剧作家。
其父曾任总统黎元洪的秘书,后赋闲在家,抑郁不得志。 曹禺幼年丧母,在压抑的氛围中长大,个性苦闷而内向。三岁即 随继母看戏,是一个小戏迷。1922年,入读南开中学,并参加了 南开新剧团。导师张彭春对他格外器重,他则以扮演娜拉等角色 而闻名,绽露表演才华。少年时,喜写新诗,常吐露着感伤和凄 婉的调子。 1928年,入南开大学政治系,翌年转入清华大学西洋 文学系。在校期间,继续演剧并攻读了大量的中外剧作,广泛涉 猎欧美文学作品,特别喜欢古希腊悲剧和莎士比亚、易卜生等人 的戏剧作品,这为他以后的戏剧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于1933年毕业前夕,年仅23岁,即完成了处女作《雷雨》。 继而又发表了《日出》(1936)、《原野》(1937 )。他的三部 曲,犹如一道道的丰碑,矗立在中国的剧坛上,从而决定了曹禺 在中国话剧发展上,特别是话剧文学上的奠基地位。
"太阳升起来了,黑 暗留在后面。而太 阳不是我们的,我 们要睡了……"
人物简介

《日出》让我们看到了当时社会环境下各 业人们命运的一个缩影,陈白露、潘月亭、 李石清、黄省三、王福生、方达生、小东 西、简介
生性高傲却又靠仰人 鼻息过活的陈白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