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不同寻常的考试阅读答案

合集下载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实验初级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阶段性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实验初级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阶段性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4学年第一学期实验初中期中阶段性检测试卷九年级语文试题卷注意事项:1.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写在本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3.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卷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一、积累(25分)(一)诗歌鉴赏(18分)1.一位同学在朗读素材时,对几处字音字形不太确定,请你帮他梳理。

(4分)我从东方来,从(1)汹yǒnɡ▲着波涛的海上来。

我将带光明给世界,又将带温暖给人类。

——艾青《黎明的通知》绿色的火焰在草上(2)摇yè▲,他渴求着拥抱你,花朵。

——穆旦《春》我是干瘪的(4)稻穗▲,是失修的路基,是淤滩上的驳船,把纤绳深深,勒进你的肩膊。

——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记忆的梗上,谁不有,两三朵(2)娉▲婷,披着情绪的花。

——林徽因《记忆》汹yǒnɡ▲(2)摇yè▲(2)娉▲婷(4)稻穗▲2.一些意象和典故在新诗、古诗词中都有使用,请你完成梳理(11分)新诗古诗词归纳点评天空含着一个古老的月亮,我含着一颗怀乡的心。

——李少君《远望》(1),(2)。

——杜甫《月夜忆舍弟》两首诗都通过写“月”,表达了作者思乡的情感。

我愿我们的生活像一片片白帆,永远寻求不冻的港。

——刘湛秋《帆船》(3),(4)。

——李白《行路难》三首诗都通过写“帆”,表达了作者(10)的情感。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啊!——艾青《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5),(6)。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两首诗都用了“雪”这个意象,象征生活中的苦难。

假如没有你,太阳,一切生命将匍匐在阴暗里,即使有翅膀,也只能像蝙蝠在永恒的黑夜里飞翔。

——艾青《给太阳》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两首诗都写了“太阳”,情感却截然不同,艾青借歌颂太阳,表达了(11),刘长卿写太阳落山,展现凄凉萧索的氛围,烘托郁郁不得志之情。

樵夫应该还在山中砍柴,对弈仙童,早已不知去处。

浙江历年高考作文题目汇总

浙江历年高考作文题目汇总

浙江历年高考作文题目汇总(1977年-2018年)浙江历年高考作文题目:1977年-2018年上世纪70年代1977年1977年,中断了十余年的中国高考制度得以恢复,这次不同寻常的考试,改写了无数人的人生轨迹。

那年高考是分省考试,浙江的作文题目是《路》。

1978年将《速度问题是一个政治问题》,缩写成一篇五百至六百字的短文。

1979年将《第二次考试》改写一篇《陈伊玲的故事》。

上世纪80年代1980年写读后感,读《画蛋》有感(达•芬奇故事)。

1981年仔细阅读《毁树容易种树难》,写一篇读后感。

1982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983年根据漫画《这下面没有水,再换个地方挖》,写一段300字以内说明文字;写一篇议论文,800字以内。

1984年有的同学说:“每逢写作文,自己常常感到无话可说,只好东拼西凑,说一些空话套话,甚至编造一些材料。

”有的老师说:“每次学生作文,我都辛辛苦苦地批改讲评,但是学生往往只看分数,不注意自己作文中存在的问题,所以提高不快。

”针对上面两段话所反映的情况,联系自己和周围同学的现状,以对中学生作文的看法为中心,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议论文,题目自定。

1985年以“澄溪中学学生会”的名义,给《光明日报》编辑部写一封信,反映情况、申诉理由、呼吁尽快解决(化工厂排放废水、有害气体、污染)问题。

1986年《树木•森林•气候》,从现实生活中选择一个有意义的话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全文不少于600字。

1987年1.根据提供的材料写一篇简讯《育民小学办起了游泳训练班》;2.结合材料,就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意义这个问题写一篇短文,题目自拟,字数400至600字之间。

1988年《习惯》,除诗歌以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1989年你的好朋友是某重点中学高三年级里中上水平的学生,他想立志报某重点大学历史系,班主任、父母各持己见。

他为此感到困惑、苦恼,他写了一封信,想听你的意见,你给他写封回信。

【全国百强校首发】江西省临川第一中学2024年中考语文仿真试卷含解析

【全国百强校首发】江西省临川第一中学2024年中考语文仿真试卷含解析

【全国百强校首发】江西省临川第一中学2024年中考语文仿真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畸形不修边副秀颀画龙点晴B.默锲摩肩接踵狩猎朝朝幕幕C.演绎鹤立鸡群徘徊如释重负D.修葺大相经庭狼籍为富不仁2.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一方面,以娱乐为职能的大众文化得到蓬勃发展的机会。

②与此同时,文化领域却有全然不同的景观。

③问题是怎样产生的呢?④九十年代的中国,商品大潮汹涌而起,给社会经济生活带来无限生机。

⑤一方面,一部分“曲高和寡”的精英文化则陷入举步维艰的境地。

⑥原因有多方面,其中之一就是文化的二重性。

A.⑥⑤①②③④B.④③⑤①②⑥C.③①⑤④②⑥D.④②①⑤③⑥3.下列名著中人物和情节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A.张飞——大意失荆州(《三国演义》)B.宋江——大破连环马(《水浒传》)C.孙悟空——计盗紫金铃(《西游记》)D.许云峰——保护李敬原(《红岩》)4.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有一些远虑,可以预见,也可以预作筹划,不妨就预作筹划,以解除近忧。

②不过,远虑是无穷尽的,必须适可而止。

③有些远虑,可以预见却无法预作筹划,那就暂且搁下吧,车到门前必有路,何必让它提前成为近忧。

④总之,应该尽量少往自己心里搁忧虑,保持轻松和光明的心境。

⑤还有一些远虑,完全不能预见,那就更不必总是怀着一种莫名之忧,自己折磨自己了。

⑥中国人喜欢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这固然不错。

A.⑥②③⑤①④B.①③⑤⑥②④C.④⑥①⑤③②D.⑥②①③⑤④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有自知之明....的人,犯了错误也不可怕,他会从中吸取教训。

一次不同寻常的考试作文

一次不同寻常的考试作文

一次不同寻常的考试作文一次不同寻常的考试作文(9篇)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

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次不同寻常的考试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次不同寻常的考试作文1考试,是令很多人都头疼的事。

坐在教室内听着笔下“刷刷”的声,时而皱眉,时而舒展。

或许,这就是大多数人对考试的理解。

而我却不这样认为,因为我经历过一次不同寻常的考试。

一天看着报纸的爸爸若有所思的放下报纸,“一脸奸笑”的走到我旁边,对我说“女儿,今天你老爸大发慈悲,允许你玩电脑,而且只要你玩出成绩来,我就奖励你礼物。

”我一听有那么好的事,特别是“奖”字,一蹦三尺高,心里打着如意算盘,没有注意到老爸的正正目的。

笑的合不拢嘴得对老爸说:“老爸,什么好差事?交给我,你就放心吧,保证完成任务!”当老爸把游戏网站打开的时候,我不禁暗暗自喜,这有什么嘛!不就是打游戏嘛!别的我不敢说,打游戏嘛,本姑娘从娘胎里就会了,今天就露一手。

哈哈,老爸,你又得出血咯!不知不觉,一个下午过去了,经过几个小时马不停蹄的“奋战打拼”,我在游戏中的BOSS已经很厉害了。

不仅建造了自己的城市,还打造了属于自己的王国,坐拥了半壁江山呢!当听见老爸回来后,我便迫不及待得把喝着茶的老爸拉到电脑前观赏我的杰作。

老爸刚开始还抿着嘴说;“不错不错!这么一会就那么高级了,值得表扬!”我一听,乐的笑不拢嘴:“那老爸,你答应给我的奖品,什么时候给我?”“别那么急嘛,等会来说。

”本来好好的,当他打开我的状态栏时,脸立即就黑了,淡淡的说了一句:“你没达到目标。

”一听到自己辛苦了一下午的心血被全盘否定,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眼泪都要留下来了。

老爸什么也没说,只是指着状态栏中的爱心图标,我恍然大悟。

2024年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语文真题(含答案)

2024年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语文真题(含答案)

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高考Ⅰ卷)语文(适用省份:山东、河北、湖北、福建、湖南、广东、江苏,浙江)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1(本题共5小题,19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放牛记徐则臣我现在想不起我何时开始了放牛娃的生涯,又在哪一天彻底结束了这种生活。

我很小就羡慕那些吆喝牛马的孩子,觉得他们是豪放粗犷的英雄。

而我只是个温顺的可怜虫,总是衣裤整齐,指甲干净,不剃光头,站在他们身边像个走亲戚的陌生人。

我想和他们一样,只穿一条小裤衩,光着上身和脚,晒成黑铁蛋,坐在光溜溜的水牛背上挥舞自制的长鞭,雄赳赳气昂昂向野地里进发。

能够大喊大叫,可以随地撒尿,无视课堂和作业,遇到仇人要打的架一个都不落下,轻易就能滚出来一身泥。

我想当个野孩子,所以,很早我就怂恿父亲买一头牛。

我家的确需要一头牛。

父亲是医生,农忙时经常搭不上手;祖父祖母年纪大了,体力活儿也帮不上忙;我和姐姐都小,还要念书;十亩田都要母亲一个人对付,运粮食时都没个帮手。

父亲决定买牛,哪怕只用来拉车。

买牛的那天我记得,你能想象我的激动。

在下午,我和父亲去两里外的邻村牵牛,已经提前谈好了价。

在邻村的中心路边,我头一次见到锯木厂,在一间大屋里,电锯冲开木料的声音在午后的热空气里格外尖利,几乎能看见那声音在闪耀着银光。

我停下来看阴影里的锯木厂,横七竖八堆满了木料,新鲜的木头味道和锯末一起飞溅出来。

那头小母牛还小,吃奶的时候还要哼哼唧唧地叫,长得憨厚天真,我很喜欢。

主人是个中年男人,说:回去调教半年,就能干活。

他给小牛结了一个简单的辔头,缰绳递给我们,我们就把牛牵出了门。

小牛屁颠屁颠地跟着我们走,出了村才感觉不对,开始茫然地叫,表情如同迷途的小孩。

一路仄着身子走,拧巴着被牵到我家。

这一路走得我兴奋又纠结,想牵不敢,摸它一下,摸完了赶紧撒,怕它踢。

当然后来我知道。

再没有比水牛更温驯的动物了。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第一中学2024届高考冲刺模拟语文试题含解析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第一中学2024届高考冲刺模拟语文试题含解析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第一中学2024届高考冲刺模拟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人们常说眼见为实,但是却有那么一类图形,能够骗过你的眼睛,当你发现真相后。

中科院发表研究论文,揭开了复杂的视觉错觉的。

研究人员探索了真实光流运动向错觉光流运动转化的脑神经生理机制。

研究人员发现了错觉信息转化机制,能够帮助人们理解视觉信息是怎么在脑区之间的传递过程以及从局部到整体的视觉信息整合。

视觉错觉,对于大脑来说却是一种真实的感知觉,它反映的是人视网膜物理输入和大脑视皮层感知之间的不一致,是人类大脑通过复杂的脑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海量神经计算而产生的。

人们注视某个图片中心的黑点,( ),然而事实上圆环并没有任何物理转动。

这种整体运动视觉错觉感知的强弱,与构成图形的局部细节密切相关。

虽然错觉广为人知,但它在大脑中是如何产生的脑神经编码机制,有待全部解开。

视觉错觉现象是好是坏?科学家认为,由于视觉错觉图形在自然界条件下极少存在,对人们的影响,因此这种现象并没有好坏的属性,它只是视觉系统基本运作方式的本能体现。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茅塞顿开冰山一角莫衷一是不足挂齿B.茅塞顿开九牛一毛莫衷一是微乎其微C.如梦初醒九牛一毛错综复杂不足挂齿D.如梦初醒冰山一角错综复杂微乎其微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研究人员发现了错觉信息转化机制,能够帮助人们理解视觉信息是怎么在脑区之间传递的,以及是怎么从局部到整体进行视觉信息整合的。

2020-2021学年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第一中学高二语文模拟试卷含解析

2020-2021学年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第一中学高二语文模拟试卷含解析

2020-2021学年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第一中学高二语文模拟试卷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现代文(文学类)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题。

(20分)邮差先生师陀邮差先生走到街上来,手里拿着一大把信。

在这小城里,他兼任邮务员、售票员,仍有许多剩余时间,就戴上老花眼镜,埋头在公案上剪裁花样。

当邮件来到的时候,他站起来,念着将它们拣好,小心地扎成一束。

“这一封真远!”碰巧瞥见从云南或甘肃寄来的信,他便忍不住在心里叹息。

他从来没有想到过比这更远的地方。

其实他自己也弄不清云南和甘肃的方位——谁教它们处在那么远,远到使人一生不想去吃它们的小米饭或大头菜呢?现在邮差先生手里拿着的是各种各样的信。

从甘肃和云南来的邮件毕竟很少,它们最多的大概还是学生写给家长们的。

①“又来催饷了,”他心里说:“足够老头子忙三四天!”他在空旷的很少行人的街上走着,一面想着,如果碰见母猪带领着小猪,便从旁边绕过去。

小城的阳光晒着他花白了的头,晒着他穿皂布马褂的背,尘土从脚下飞起,落到他的白布袜子上,他的扎腿带上。

在小城里,他用不着穿号衣。

一个学生的家长又将向他诉苦,“毕业,毕我的业!”他将听到他听过无数次的,一个老人对于他的爱子所发的充满善意的怨言,他于是笑了。

这些写信的人自然并不全认识他,甚至没有一个会想起他,但这没有关系,他知道他们,他们每换一回地址他都知道。

邮差先生于是敲门。

门要是虚掩着,他走进去。

“家里有人吗?”他在过道里大声喊。

他有时候要等好久。

最后从里头走出一位老太太,她的女婿在外地做生意,再不然,她的儿子在外边当兵。

她出来的很仓促,两只手湿淋淋的,分明刚才还在做事。

“干什么的?”老太太问。

邮差先生告诉她:“有一封信,挂号信,得盖图章。

”老太太没有图章。

“那你打个铺保,晚半天到局子里来领。

这里头也许有钱。

”“有多少?”“我说也许有,不一定有。

”你能怎么办呢?对于这个好老太太。

邮差先生费了半天唇舌,终于又走到街上来了。

先抑后扬的写人作文200

先抑后扬的写人作文200

先抑后扬的写人作文200他是我们班成绩最差的学生,他肤色黝黑,宽阔的肩上长出一只奇小的脑袋,就像孙悟空从一个大石头中钻出来一样不和谐,脸上也长出了他这个年纪不该有的丝丝缕缕,头上有一块大约直径一厘米的圆没有长头发,据说是被烧掉的,个子也比同龄人矮点。

说实话实在没人会喜欢他,甚至是不愿意正眼看他一下,但是他有一双极富洞察力的眼睛。

那天放学刚走两步只见他眯起眼,然后以极快的速度向前冲了过去,他体育很不错,不过我们都不知道他要干什么。

只见他跑的一个鬼鬼祟祟的男人旁边,一边擒住他一边大喊:“抓小偷啊!”原来是一个小偷,不过理他看到的地方至少有三百米,他眼神可真好。

后来这类事经常发生我们也越来越佩服他。

他虽相貌平平但有一双精明的眼睛,他的这双眼睛专盯那些不法分子,只要被他看见就一定会被抓住。

篇二:写人作文技巧之欲扬先抑写人作文技巧之欲扬先抑:以抑起扬,深入人心【技法说明】“欲扬先抑”是一种人物描写技巧,指作者本来要大力赞扬的对象,在文章开始的时候却贬抑他,等到时机成熟的时候再颂扬他,即作者对描写的对象先有某种看法,后来由于某种原因而否定了原来的看法,得出一个新的结论的写法。

这里的“抑”做了“扬”的铺垫,使得“扬”更有力,更突出。

“欲扬先抑”法是作者思想感情和情感变化的反映,体现了人们的认识规律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逐步深入的。

此方法在写作中如果运用得当,可以使文章情节多变,起伏跌宕,摇曳多姿,曲折动人,能使到文章前后形成明显的反差,对比鲜明,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对象,从而增强对人物正面肯定的表达效果。

【考试要点】1、“欲扬先抑”既可写人,也可写物,只要运用得当即可2、从整体出发,处理好“抑”与“扬”的关系,两者不能等量齐观,应重“扬”轻“抑”。

3、“抑”与“扬”形成鲜明的对照,对比强烈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范文摆渡的老哑巴(小说)江苏考生那河,蜿蜒在山林间,它是小镇的命脉,是小镇人与外界惟一的沟通渠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殊考试
①女孩儿家里很穷,父母举债才供她读完大学,就在她刚刚走出校门的时候,积劳成疾的父亲被查出患了肺癌。

这消息像一团挥不去的阴云罩在女孩儿头上,像一块搬不开的石头压在女孩儿心上。

②子欲养而亲将不在,女孩欲哭无泪;工作尚无着落,家里一贫如洗,即便是卖血,也凑不够住院费。

医学院护理系毕业的她只能将父亲安顿在家里,叮嘱母亲悉心照料,然后到一家家医院去应聘。

当她走进那家蜚声医界的私立医院,再一次面对审视的目光时,她忍不住泪流满面。

她哭着诉说了自己的困境,恳请能马上工作,拯救危在旦夕的父亲。

女孩儿的孝心感动了院方,医院破例未经考试便留下了她,试用期一个月。

③女孩儿拼命地工作。

只要能顺利通过试用期,四千元的月薪不仅维系着父亲的希望也是她美好未来的开端。

她的勤恳努力终于赢得了信任,半个月后,护士长便分派她做高级病房的责任护士,独立承担一位肺癌患者的治疗护理。

④执行医嘱时,女孩儿惊呆了,医生曾经给父亲开出的,也是这样一张相同的处方:一种进口的化疗药物,三百多元一支,每日一次静脉滴注三支。

女孩儿镇静地忙碌着,谁也看不出她心里掀起了怎样的惊涛骇浪:那种粉末状的药物溶入生理盐水后仍然是无色透明的,一瓶澄净的液体,谁也看不出配药前后的区别!而治疗室内,只有她一个人。

三支药紧紧地攥在女孩儿的手里,她觉得那就是父亲的性命。

只要她每天下班后回家执行化疗,她那慈爱的父亲就有活下去的希望。

而这一切,都可以神不知鬼不觉。

⑤女孩儿迅速地藏起了三支药,将生理盐水放入治疗盘,面色平静地将它端进了病房。

“爸,护士给您换药来了。

”陪护的是一位和她年龄相仿佛的女孩儿。

一声轻唤,让她的心一颤:躺在床上的也是命悬一线的父亲。

“这种药有特效,用了它咱就好了。

”温柔的声音在安慰着父亲。

端着治疗盘的手微微地颤抖了,她就用颤抖的手将输液管从滴空的药瓶里拔出来,插到了那瓶盐水里。

只耽误一个疗程,她硬着心肠想,只要他们发现没有效果,马上会换另一种药物,反正病人有的是钱。

⑥可是一回到治疗室,女孩就瘫坐在椅子上。

她想象着接下来的场面:推开门,若无其事地走进值班室,将三支药放进自己的手包里……,这样想着,女孩儿突然就打了个寒噤,像是刚刚挣脱了一个可怕的梦。

她清醒了,清醒地意识到,那段路每走一步,都将践踏自己清白的良心。

⑦只是几分钟,却仿佛挣扎了一个世纪。

女孩儿鼓足勇气叫来了护士长,嗫嚅着说:“12床正在滴注的盐水里,我……我没有配药……”护士长脸上绽开了一个欣喜的笑容:“真的吗?你连这个经验都有呀?我正想提醒你呢,化疗之前,如果患者正在输液,必须用生理盐水冲净滴管中的残留药物。

”没容女孩儿再说什么,护士长向她竖起了大拇指:“你真棒!”
⑧女孩儿的试用期就在那一天提前结束了,院方同她签订聘用合同的同时,还预支了半年的工资让她给父亲治病。

女孩儿欣喜若狂,热泪盈眶,向着决定她命运成全她孝心的人们深深地鞠躬致谢!后来女孩儿才知道,那其实是一场特殊的考试。

所有的一切都被护士长尽收眼底,只要那三支药放进手包,等着她的就是截然相反的另一个结局。

⑨慎独,那是每一个人都应具备的道德素养,因为有许许多多的时刻,监督着我们一举一动的,只有我们自己的良心。

(选文有删改)16.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女孩儿通过特殊考试终于应聘的过程。

(6分)
答:=>=>=>聘用
17.这场特殊的考试“特殊”在什么地方?(3分)
答:
18.结合文章的内容和自己的生活谈谈你对最后一段的理解。

(字数120字以内)(6分)答:
参考答案:
16.参考答案:试用;藏药(偷药);坦白;(评分:6分,每处2分)
17.这场特殊的考试,特殊在它是一场针对一个应聘学生的道德修养的考试。

考试中所设置的情境也比较特别:如安排她单独护理一个和她的父亲相同病症的重症患者,就将女孩儿面对没有监督时能否做到慎独和自律的品质检验出来了。

(评分:3分)
18. 答案示例:生活中充满了各种诱惑。

面对诱惑之“利”能够以道义自律的人是高尚的,在
没有外界监督的时候能够慎独的人是尤其高尚的。

文中的女孩儿在面对可以救治父亲重病的贵重药品的诱惑时终于选择了慎独,表明女孩儿内心还有良知监督着自己。

现实生活中也是这样。

在面对利诱取舍时个人的道德修养高下也就昭然若揭了。

(评分:共6分,结合文章内容解释句子和联系生活分析内涵4分,语言表达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