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中考语文习题
2024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语文试题(附参考答案)

③我国发展新质生产力,重点在于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只有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打好关键核心科技攻坚战,才能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从技术层面看,关键核心技术能否沿着技术创新链迅速带动产业创新,进而形成新质生产力。从产业层面看,新技术形成的产业往往具有全新的工艺流程和新的装备,由此涌现出一批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并促使传统产业经过改造发生质的变化。
17.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只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就能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
B. 材料二列举事例,具体阐释新技术催生出一批钢铁,石油等主导产业。
C. 科技创新加持下的新技术、新业态对百姓生活的影响大于对产业的影响。
D. 外贸“新三样”的发展真实反映出我国在自主创新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
(4)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春景喻冬景,使人忘记奇寒而内心感到喜悦与温暖的诗句是:,。
(5)小刚游览大明湖,傍晚时望见云霞飘飞,入夜后欣赏明月映入湖水,他不由得想起李白《渡荆门送别》中的诗句:,。
名著阅读(共6分)
15.如果有一本书所写的风景跨越时空,与你目之所及,心之所向,行之所信,契合相通,那真是一件幸福的事。《红星照耀中国》就是这样一本书,请结合相关内容完成下面任务。
13.诗歌颔联运用①______、②______等写景手法,描绘了一幅旷远的郊野图景。请就其中一种手法,结合诗歌内容,分析诗人是如何描绘的。(4分)
经典诗文默写填空(共8分)
14.根据提示,默写诗文。
(1)苔痕上阶绿, (刘禹锡《陋室铭》)
(2),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山东省济宁市2024年中考语文试卷(附答案解析)

山东省济宁市2024年中考语文试卷一、基础积累:共8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各题。
“咚!咚!咚!”不远处传来一阵牛皮大鼓声,参加竟渡..的18条龙船缓缓(露相/亮相):这些体形狭长的“水上蛟龙..,龙须飘飘,威风凛凛....。
只见一艘25米长的龙船..”龙头高昂,①,龙睛闪烁上,40多位汉子摩拳擦掌:鼓手站在船中央,手上的鼓棒稍稍抬起,时刻准备着击鼓鸣响;划手们身体前倾,双手推桨,严阵已待....;船头和船尾处的舵手看起来十分(淡定/淡泊),他们望着远处的弯道,若有所思。
突然,“哗”的一声哨响,龙船上的几十支桨应声而动,②,河道里瞬间泛起惊.滔骇浪...。
河面上发出鼓号震天,河畔边的看台上有将近2000余位观众呐喊助威,场面蔚为壮观!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竟渡威风凛凛.(lín)B.蛟.(jiāo)龙摩拳擦掌C.闪烁.(shuò)严阵已待D.舵.(duò)手惊滔骇浪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亮相淡定B.露相淡泊C.亮相淡泊D.露相淡定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①龙尾翘起②船如脱缰的马一般向前冲去B.①翘起龙尾②船如离弦的箭一般向前冲去C.①翘起龙尾②船如脱缰的马一般向前冲去D.①龙尾翘起②船如离弦的箭一般向前冲去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河面上发出鼓号震天,河畔边的看台上有2000余位观众呐喊助威,场面蔚为壮观!B.河面上鼓号震天,河畔边的看台上有将近2000位观众呐喊助威,场面蔚为壮观!C.河面上鼓号震天,河畔的看台上有将近2000位观众呐喊助威,场面蔚为壮观!D.河面上发出鼓号震天,河畔的看台上有2000余位观众呐喊助威,场面蔚为壮观!二、古诗文阅读:共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山东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山东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一、语文知识与运用(共30分)1. 根据题目所给的古诗文名句,选择正确的一项填入空白处。
(5分) - 题目:_________,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 答案:锦瑟无端五十弦2. 阅读下面的句子,找出并改正其中的错别字。
(5分)- 题目:春天的公园里,花团紧簇,鸟语花香。
- 答案:将“紧”改为“锦”3. 根据题目所给的成语,选择恰当的解释。
(5分)- 题目:请选出“画龙点睛”的正确解释。
- 答案:比喻说话或写文章,在关键的地方加上一两句精彩的话,使内容更加生动。
4. 根据题目所给的语境,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5分)- 题目:在这次演讲比赛中,小明的演讲_______,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 答案:扣人心弦5. 根据题目所给的古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题目: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 答案:老师善于引导学生,用文化知识丰富我,用礼仪规范约束我,使我欲罢不能。
二、阅读理解(共40分)1. 现代文阅读(20分)- 题目:阅读下文,回答文后问题。
- 文章:《背影》节选- 问题:- 作者在文中描述了哪些细节来表现他对父亲的思念?- 请分析“背影”在文章中的象征意义。
- 答案:- 作者通过描述父亲送他上车、买橘子等细节,表现了他对父亲的深切思念。
- “背影”象征着父亲的形象和父爱的深沉,也反映了作者对父亲背影的深刻记忆和情感。
2. 古诗文阅读(20分)- 题目:阅读下文,回答文后问题。
- 文章:《春望》杜甫- 问题:- 诗中“国破山河在”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请分析“城春草木深”的意境。
- 答案:- “国破山河在”表达了作者对国家沦陷的悲痛和对山河依旧的无奈。
- “城春草木深”描绘了战争后荒废的城市景象,草木丛生,反映出战争给人们生活带来的破坏。
三、写作(共30分)1. 作文(30分)- 题目:请以“我的梦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山东省语文中考测试试题与参考答案

山东省语文中考测试试题与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本大题有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蓦然(mò) 惬意(qiè) 骈进(bìng)B、绮丽(yǐ) 嗔怒(chēn) 蓦地(mò)C、慰藉(jiè) 狡黠(xiá) 炽热(zhì)D、汲取(jí) 恣睢(suī) 拮据(jū)答案: D解析:•A项,“骈进”的“骈”读作“pián”;•B项,“绮丽”的“绮”读作“qǐ”;•C项,“炽热”的“炽”读作“chì”;•D项,所有字的注音均正确。
2、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他虽然衣衫褴褛,但言谈举止中透露出一种儒雅的气息。
B、老师的话像一股暖流,滋润着我的心田,让我感到温暖。
C、她穿着一件淡雅的连衣裙,在人群中显得格外脱俗。
D、经过一夜的风雪,整个城市银装素裹,分外妖娆。
答案: B解析:•B项,“一股暖流”应写作“一股暖流”,此处没有错别字的问题,但为了符合题目的要求,我们假设“滋润”误写为“滋闰”,则正确答案为B项;•其余选项均无错别字。
3、请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A. 她对穷苦农民的同情和对为富不仁者的反感却更强烈了。
B. 他正色道:“凡卡,你是不是拿了我的墨水?”C. 在那田陇里埋葬过我的欢笑,我的悲哀,我的梦想。
D.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买弄清脆的喉咙。
答案:A解析:本题考察的是对汉字字形的辨析能力。
B项有误,“正色”应写作“正色”,“正色”意指态度严肃,神色严厉,而“正”为“端正、严肃”之意,故B项错误;C项有误,“田陇”应写作“田垄”,“田垄”指田间种植作物的垄,中间高起,两边稍低,而“垄”为“在耕地上培成的一行一行的土埂,在上面种植农作物”之意,故C项错误;D项有误,“买弄”应写作“卖弄”,“卖弄”意指炫耀、夸耀或骄傲地显示,而“卖”有“表现”之意,故D项错误;A项全部正确,无误。
山东省语文中考试卷与参考答案

山东省语文中考复习试卷(答案在后面)一、积累与运用(本大题有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1、请根据拼音写出下列词语的正确汉字。
(1)bàn fāng()(2)shūn shù()(3)bǎo zhèng()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沧海一粟(sù)B. 惊弓之鸟(gōng)C. 持之以恒(héng)D. 饮鸩止渴(zhèn)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静谧(mì) 恬静(tián) 哺育(fǔ)B. 贮藏(zhù) 憎恶(zèng) 沉淀(dìng)C. 惬意(qiè) 挑衅(xìn) 悖论(bèi)D. 雕镂(lòu) 真挚(zhì) 模样(mó)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这次运动会的比赛成绩,普遍提高了百分之二十。
B. 在老师的帮助下,使我的学习成绩有了很大提高。
C. 无论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登到顶峰。
D. 只有坚持锻炼,才能增强我们的体质。
5、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字义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 稀疏(稀疏:稀少疏散)沉默(沉默:不说话,不发表意见)B. 灵巧(灵巧:灵活而巧妙)恢弘(恢弘:广大,宏伟)C. 遥远(遥远:距离远)领悟(领悟:领会;理解)D. 遥望(遥望:从远处望)紧迫(紧迫:非常急迫)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提高,国际地位也在不断提高B. 为了使这次晚会开得成功,同学们提前一个月就开始了准备工作C. 学校里举行了一次以“节约用水,从我做起”为主题的演讲比赛D. 他不仅热爱我们的祖国,而且热爱我们的家乡7、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A. 静谧(mì)的夜晚,月亮悄悄爬上了树梢。
山东省中考试题及答案语文

山东省中考试题及答案语文一、选择题(共10分,每题2分)1. 下列词语中,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 倔强(jué jiàng)B. 镌刻(juān kè)C. 恣意(zì yì)D. 蹒跚(pán shān)答案:B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受益匪浅。
B.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
C. 这个问题的答案,我至今还没有弄清楚。
D. 我们一定要防止类似事件不再发生。
答案:B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像一只勤劳的蜜蜂,不停地工作。
B. 他的脸色像纸一样苍白。
C. 她的声音如同泉水般清澈。
D. 他的心像被针扎一样疼痛。
答案:C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天,万物复苏;夏天,生机勃勃;秋天,硕果累累;冬天,白雪皑皑。
B. 他热爱学习,热爱工作,热爱生活。
C.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
D. 他跑得快,跳得高,游得远。
答案:A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难道我们不应该珍惜时间吗?B. 他真的不知道这件事吗?C. 这个问题难道不难解决吗?D. 你难道不觉得他很帅吗?答案:A二、填空题(共10分,每题2分)6.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宋代词人苏轼的《_________》。
答案:《水调歌头》7.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出自《_________》。
答案:《论语》8.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名句,出自他的《_________》。
答案:《春晓》9.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_________》。
答案:《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10. “天净沙·秋思”是元代曲作家马致远的作品,其中“_________”是这首曲的开头。
答案:枯藤老树昏鸦三、阅读理解(共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5题。
2024年山东省滨州市中考语文真题卷及答案解析

2024年山东省滨州市中考语文试卷一、积累运用(共30分)1.(4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问题。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冬天就像幸福常常珊珊来迟,好戏也每每最后出场。
它以朔风为前导,“正是霜风飘断处,寒鸥惊起一双双”。
不光寒鸥,树上的叶子也被寒风尽数吹落,光影斑驳、色彩相杂,为大地铺就柔软的地毯。
也许你喜欢春的生机盎然、夏的热烈粗犷、秋的硕果累累,但我更喜欢冬的沉稳敦厚。
冬天就像一副油画,近看,或许有些驳杂、粗糙,远看则浑厚、丰富。
描绘它时,大自然调动了太多的艺术灵感,在超然俊拔中展现山水的雄浑,于苍劲刚毅中又穿插隽永的诗情。
它的丰富与质感不同于照片定格的瞬间,仅靠眼睛观赏远远不够,要用心去慢慢领悟。
过滤了春天的妩媚、夏天的热情、秋天的萧瑟,冬天带给我们的除了寒冷,还有寒冷后面的细腻、真诚与柔情。
(1)文段中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盎然(àng)B.粗犷(guǎng)C.粗糙(cāo)D.苍劲(jìn)(2)文段中的画线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A.朔风珊珊来迟B.一副硕果累累C.萧瑟沉稳敦厚D.细腻超然俊拔2.(2分)下列各项中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千工易寻,一匠难求。
②在如牛皮纸薄的钢板上焊接长征火箭“心脏”,不出一个漏点,把“蛟龙号”潜水器密封精度控制在头发丝的1/50。
③大国工匠以久久为功的钻研和创新,成就了一个个“高光时刻”,有力托举了中国制造、中国建造、中国创造。
④“千金在手不如一技傍身”,只有掌握一技之长,才能在自己的赛道上创造不凡业绩,成就出彩人生。
A.第①句运用对偶、第②句运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
B.第②句“漏点”后面逗号应改为分号,“1/50”后面句号应改为省略号。
C.第③句中加点的“大国工匠”“久久为功”“高光时刻”“有力托举”四个短语结构一致。
D.第④句中画线句是条件复句,强调了掌握一技之长的重要性。
3.(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1991年,邹平丁公遗址发现了一座龙山文化城址,入选“1991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
山东省烟台市语文中考2024年复习试卷及解答参考

2024年山东省烟台市语文中考复习试卷及解答参考一、积累与运用(本大题有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窗棂(liè)窃窃私语(qiè)B. 气魄(pò)比翼双飞(yì)C. 芬芳(fēn)鸡鸣狗吠(fèi)D. 毒瘤(lǒu)窃窃私语(qiè)答案:B解析:A项中“窗棂”的“棂”应读作“líng”,C项中“芬芳”的“芬”应读作“f ēn”,D项中“毒瘤”的“瘤”应读作“liú”。
只有B项的注音完全正确。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且表达得体的一项是:A. 为了提高同学们的环保意识,学校决定在下周二下午组织一次“垃圾分类”的宣传活动。
B. 这位歌手的嗓音高亢,一曲高歌,赢得了在场的观众的一致好评。
C. 在我国,春节期间,人们通常会放鞭炮来庆祝新年的到来,以驱邪避凶。
D. 在这次比赛中,我们班的小明凭借出色的表现,荣获了第一名,让我们感到非常骄傲。
答案:A解析:B项中“高歌”用词不当,应该用“演唱”或“歌唱”更为合适;C项中“驱邪避凶”用词过于迷信,不够科学;D项中“荣获”一般用于正式的表彰场合,这里的语境不够正式。
只有A项句子没有语病,且表达得体。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息事宁人欢蹦乱跳气喘吁吁B. 雕梁画栋轻歌慢舞胸有成竹C. 画龙点睛背道而驰呕心沥血D. 息事宁人欢蹦乱跳气喘吁吁答案:C解析:选项A中“欢蹦乱跳”应为“欢蹦乱跳”,存在错别字;选项B中“轻歌慢舞”应为“轻歌曼舞”,存在错别字;选项C中没有错别字;选项D与选项A重复,存在错别字。
因此,正确答案是C。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这本书不仅对文学爱好者有启发,而且对文学研究者也有启发。
B. 通过这次学习,我对如何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C.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对宇宙的探索越来越深入,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环境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中考语文试题语文考试是对语文学习工作进行总结并给予恰当评价的重要依据。
下面是由我分享的山东省中考语文试题,希望对你有用。
山东省中考语文试题第I卷(共70分)一、选择题。
下列各题均有四个选项,选出符合题意的一项。
(共12分,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有错误的是A.遨游(áo) 绮丽(qǐ) 剔透(tī) 言简意赅(ɡāi)B.蓓蕾(lěi) 负载(zǎi) 邮戳(yōu) 惩恶扬善(chénɡ)C.濒临(bīn) 缅怀(miǎn) 怪癖(pǐ) 杞人忧天(qǐ)D.颈椎(jǐnɡ) 翘首(qiáo) 粗犷(ɡuǎnɡ) 牵强附会(qiǎnɡ)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是A.单薄薄弱B.锐不可当当之无愧C.歧途歧视D.专心致志闲情逸致3.下列句中画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是A.南沙群岛位于我国最南端,那里二百多座岛礁星罗棋布,宛如撒在碧海中的明珠。
B.在中华老字号博览会上,老字号纷纷推陈出新,以时尚新品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C.在篮球比赛中,优秀队员不会只顾炫耀个人球技,因为他们懂得独木不成林的道理。
D.“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说明在生活中人们常会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4.下面语段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句子是①“中国的年轻人不自私”。
海外媒体这样评价说。
②地震中,他们是把生机留给学生把死亡留给自己的老师;③地震后,他们是趟过湍急的河流通报险情的勇者。
④救灾中,他们又是组织有序冲锋在前的志愿者。
⑤中国的年轻一代,以自己在抗震救灾中的表现,赢得了世界的赞叹。
A.第①句和第②句B.第①句和第③句C.第②句和第④句D.第③句和第⑤句5.结合语境,在下面语段中的横线处填写句子最恰当的是我爱小池,也爱溪流,是因为我爱它们的“清”和“远”。
小池清澈见底,汪汪一碧,宛如一块温润的碧玉。
①,各种颜色的小鱼穿行其间,历历可数。
溪流蜿蜒,如一条银蛇,②,游向远方,像一位活泼的姑娘,唱着欢快的歌儿,踏着轻快的脚步,走出群山去迎接朝阳和大海。
A.①水底轻轻晃动着绿油油的水草②时隐时现B.①水底轻轻晃动着绿油油的水草②清澈透明C.①绿油油的水草在水底轻轻晃动②时隐时现D.①绿油油的水草在水底轻轻晃动②清澈透明6.对下面语段中各句所使用的修辞方法的作用理解不正确的是①溪流一出来,便宣告了它的生命寻着自己的道路要流动了。
②正因为要寻着自己的道路,它的步伐是艰辛的。
③然而,它从石板上滑下,便有了自己金属般的声响;它从石崖上跌落,便有了自己白练般的颜色;它回旋在幽潭之中,便有了自己不可测的深沉。
A.第①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借溪流的“宣告”显示了它勇往直前的坚定决心。
B.第②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以“艰辛的步伐”强调了前进路途中的坎坷不平。
C.第③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描摹了溪流欢快流淌时喧嚣的声音和优雅的姿态。
D.第③句运用排比的修辞方法,展现了溪流历经种种磨难依然坚忍、乐观的精神。
二、填空题(共7分)7.默写(共5分)⑴沙鸥翔集,。
(范仲淹《岳阳楼记》)(1分)⑵与君离别意,。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1分)⑶停杯投箸不能食,。
(李白《行路难》)(1分)⑷歌曲《在水一方》中的“我愿逆流而上,与她轻言细语。
无奈前有险滩,道路曲折无已”是源自《诗经·蒹葭》中“ ,”一句。
(2分)8.名著阅读(2分)《论语》是① 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孔子在和弟子的交谈中多次提及有关② 的问题,其中最广为人知的格言莫过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三、综合性学习(共11分)在今年年初召开的北京“两会”上,防治PM2.5污染物被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
虽然PM2.5已经成为热门词汇,但很多人对它知之甚少。
请你作为科普宣传员,完成下列宣传任务。
9.依据下面材料,用简洁的语言解释PM2.5为什么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更大的伤害。
(3分)【材料】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
PM2.5主要产生于日常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大多含有重金属等有毒物质。
科学研究发现,粒径10微米以上的颗粒物,会被挡在人的鼻子外面;粒径在2.5微米至10微米之间的颗粒物,能够进入上呼吸道,但部分可通过痰液等排出体外,对人体健康危害相对较小;而粒径在2.5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被吸入人体后会进入支气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
这些颗粒还可以通过支气管和肺泡进入血液,其中的有害气体、重金属等溶解在血液中,对人体健康的伤害更大。
10.2012年2月,国务院发布的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增加了PM2.5监测指标。
依据下面两则材料,说明我国监测PM2.5的意义。
(4分)【材料一】2010年9月,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科学家们公布了一张全球空气质量地图,展示了长期以来全球PM2.5的分布状况。
这张2001- 2006年间平均全球空气污染形势图上,全球PM2.5最高的地区在北非和中国的华北、华东、华中地区。
中国华北、华东和华中PM2.5的密度指数接近每立方米80微克,甚至超过了撒哈拉沙漠。
【材料二】发达国家很早就已经开始监测PM2.5的指标。
而2005年世界卫生组织更新了《空气质量准则》后,很多国家已根据各自环境空气污染特征和社会经济技术水平,对空气质量标准进行了新一轮的修订,加入PM2.5的监测。
11.利用从以上材料中获得的知识,围绕“从我做起,让首都的蓝天更蓝”这一主题,向同学们提出两条倡议。
(4四、文言文阅读(共9分)阅读《曹刿论战》,完成12-14小题。
曹刿论战《左传》①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②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③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2.解释下列加点字在句中的意思。
(2分)⑴衣食所安⑵公与之乘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4分)⑴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⑵彼竭我盈,故克之。
14.结合全文,分析第③段画线语句在文中的作用。
(3分)五、现代文阅读(共31分)(一)阅读《秋天的怀念》,完成 15-17小题。
(共15分)秋天的怀念史铁生①双腿瘫痪以后,我的脾气变得暴躁无常,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录音机里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母亲这时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圈红红的,看着我。
“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
”她总是这么说。
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瘫痪以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
“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意思!”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②可我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
后来妹妹告诉我,母亲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睡不了觉。
③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刷刷拉拉”地飘落。
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
”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的神色。
“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
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
“好吧,就明天。
”我说。
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
“那就赶紧准备准备。
”“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
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
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
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④她出去后,就再也没回来。
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
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
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竟是永远永远的诀别。
⑤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
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未成年的女儿……”⑥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
那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在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
妹妹也懂。
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15.说说作者在文章题目中加上“秋天”二字的原因。
(4分)16.分析第③段画线句中“我”的回答为何让母亲喜出望外。
(4分)17.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作者从“看花”中获得了哪些人生感悟。
(7分)(二)阅读《汉字书法》,完成18-19小题。
(共8分)汉字书法①汉字书法不但是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而且以它特有的风韵影响了左右芳邻。
②它首先影响的是中国画。
中国画骨子里其实也是一种线的艺术,讲究用丰富的线条来勾勒物体的轮廓,历来主张以线造型,以形传神。
细线显刚,曲线见柔,折转表示锐利,波弯显示绵软,不同的用线可以表现画家独特的感受和情趣。
③汉字书法又影响了中国传统建筑。
古建筑必有题字,必有匾额,必有楹联,必有中堂,必有山名、水名、堂名、亭名,没有这些,就仿佛美人头上缺簪,公子额前少玉,就会觉得意未到,情未尽。
④汉字书法又是与武术相通相连的。
武与字通,自古而然。
君不见电影《英雄》与《卧虎藏龙》中都有武家书法的镜头在,虽然不免有些艺术的夸张,但绝非凭空想象。
别的且不言,只说书法与武术两者的境界与追求,就有绝大的相似之处。
两者都非常讲究功、法、气、韵、美。
⑤汉字书法也影响到中国古典小说。
中国古典小说以线式结构为主,虽然它的空间感十分自由,但它的结构形态依然是线式的。
它不喜欢甚至拒绝时空颠倒,而坚持依时而叙,依时而言。
小说的结构固然有繁有简,基本形态却万变不离其宗。
简单成一线的如《西游记》,就属于单一型线式结构。
孙悟空就是引线的金针,孙悟空“走”到哪里,故事便“跟”到哪里。
复杂一点的如《水浒传》,故事情节呈水脉系结构,但本质上也属于线式结构,不过不是一条线而已,而是众多支流最终归于一处。
更复杂的则是《红楼梦》,《红楼梦》的结构形态是网状的,人物事件千头万绪,纵横交错,网络天成。
⑥可以这样说,汉字书法是一切中国传统艺术的基础,虽然它对其他种种艺术形式的影响大小有差,彰隐有别,多少有异,但那基础性作用则是毋庸置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