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一节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第二章 第一节 大气的受热过程优秀课件

高中地理第二章 第一节 大气的受热过程优秀课件

判断
1.垂直方向的气压值总是近地面大于高空。(
)
2.气流的垂直运动是由近地面冷热不均引起的,而水平运动是由同
一水平面的气压差异引起的。(
)
x 3.在同一地点,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气压越高。( )
答案
知识归纳
太阳暖大地 大地暖大气 大气还大地

大气的受
冷热不均引

热过程
起大气运动


探究重点
TAN JIU ZHONG DIAN
3.判定A、B之间的气压上下,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上下与等压面凹凸有何对应关系? 答案 白天:A气压低、B气压高;夜间:A气压高、B气压低。同一水平面上,等压 面向上凸起的地方是高压区,等压面下凹的地方是低压区。
4.比照海陆间白天与夜间风向的差异。 答案 白天,近地面风由海洋吹向陆地,为海风;夜间,近地面风由陆地吹向海洋, 为陆风。
1.说出白天与夜间A、B代表的陆、海近地面气温上下状况,并解释原因。 答案 白天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夜间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原因是与海 洋相比,陆地吸热速度和散热速度快。 2.在图中画出各点之间的垂直气流和水平气流。 答案 绘图略。(白天:B→A、A→A1、A1→B1、B1→B;夜间:A→B、B→B1、 B1→A1、A1→A)
达标检测
DA BIAO JIAN CE
04
每年冬天,浙江省农业厅专家都要为西湖龙井茶树防冻支招。以下是两种常见的防冻措 施:①覆盖防寒(寒潮来前,用网纱等覆盖茶树蓬面,以保护茶树。如图1);②熏烟驱霜 (晚霜来前,气温降至2 ℃左右时点火生烟,以减轻晚霜冻害。如图2)。读图完成1~2题。
(2)判断下垫面的性质 ①判断陆地与海洋(湖泊):夏季,等压面下凹者为陆地、上凸者为海洋(湖泊)。 冬季,等压面下凹者为海洋(湖泊)、上凸者为陆地。 ②判断裸地与绿地:裸地同陆地,绿地同海洋。 ③判断城区与郊区:等压面下凹者为城区、上凸者为郊区。 (3)判断近地面天气状况和气温日较差 等压面下凹处,多阴雨天气,日较差较小,如图中A地;等压面上凸处,多晴朗 天气,日较差较大,如图中B地。

第二章(第一节)支付结算概述

第二章(第一节)支付结算概述

第二章支付结算法律制度第一节支付结算概述一、支付结算的概念和特征(一)支付结算的概念支付结算是指单位、个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使用票据、汇兑、托收承付、委托收款和银行卡等结算方式进行货币给付及资金清算的行为。

支付结算的种类,包括票据结算和非票据结算两类。

票据结算包括汇票、本票和支票三种结算方式;非票据结算包括汇兑、托收承付、委托收款和信用卡等结算方式。

(支付结算的主体为:银行、单位、个人)(二)支付结算的特征支付结算作为一种法律行为,具有以下法律特征:1.支付结算必须通过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金融机构进行《支付结算办法》第六条规定:“银行是支付结算和资金清算的中介机构,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和其他单位不得作为中介机构经营支付结算业务。

但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这表明,支付结算与一般的货币给付及资金清算行为不同。

(支付结算:广义的包括现金结算,狭义的支付结算仅指票据结算)2.支付结算是一种要式行为所谓要式行为是指法律规定必须依照一定形式进行的行为。

如果该行为不符合法定的形式要件,即为无效。

《支付结算办法》第九条的规定,“票据和结算凭证是办理支付结算的工具。

单位、个人和银行办理支付结算,必须使用按中国人民银行统一规定印制的票据凭证和统一规定的结算凭证”,“未使用按中国人民银行统一印制的票据,票据无效;未使用中国人民银行统一规定格式的结算凭证,银行不予受理”。

为了保证支付结算的准确、及时和安全,以使其业务正常进行,中国人民银行除了对票据和结算凭证的格式有统一的要求外,还就正确填写票据和结算凭证作出了基本规定。

3.支付结算的发生取决于委托人的意志银行在支付结算中是充当中介机构的角色,因此,银行只要以善意且符合规定的正常操作程序审查,对伪造、变造的票据和结算凭证上的签章以及需要交验的个人有效身份证件,未发现异常而支付金额的,对出票人或付款人不再承担受委托付款的责任,对持票人或收款人不再承担付款的责任。

第二章 第一节 烷烃-人教版高二化学选择性必修3课件

第二章 第一节  烷烃-人教版高二化学选择性必修3课件
根据烷烃的分子结构,写出相应的结构简式和分子式,分析他们的相似点。
甲烷 乙烷
丙烷
正丁烷 正戊烷
名称
甲烷 乙烷 丙烷 正丁烷 正戊烷
结构简式
CH4 CH3CH3 CH3CH2CH3 CH3CH2CH2CH3 CH3CH2CH2CH2CH3
分子式
CH4 C2H6 C3H8 C4H10 C5H12
碳原子的 杂化方式
ClCH2CH3 CH3CCl3 Cl2CHCHCl2
HCl
ClCH2CH2Cl ClCH2CHCl2 Cl3CCHCl2
CH3CHCl2 Cl3CCH2Cl Cl3CCCl3
5、化学性质 常温下性质稳定,不与强酸、强碱、KMnO4(H+)等强氧化剂反应,
特定条件下会发生化学反应。
(1)氧化反应——燃烧
结构简式
常温下状态 熔点/℃ 沸点/℃
CH4 CH3CH3 CH3CH2CH3 CH3CH2CH2CH3 CH3(CH2)3CH3 CH3(CH2)7CH3 CH3(CH2)9CH3 CH3(CH2)14CH3 CH3(CH2)16CH3
气体 气体 气体 气体 液体 液体 液体 液体 固体
-182 -172 -187 -138 -129 -54 -26
或-C6H5,乙烯基:-CH=CH2
丙烷(CH3CH2CH3)分子中有两组处于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因
此丙基有两种不同的结构
—CH2CH2CH3 正丙基
—CHCH3 CH3 异丙基
二、烷烃的命名
1、习惯命名法
(1) 1-10个C原子的直链烷烃:称为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
壬、癸烷;
(2) 碳原子数大于10时,用实际碳原子数表示:如:C11H24 称为十一烷; (3) 带支链的烷烃:用正、异、新表示。

第二章 第一节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第二章 第一节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1. 在奥运会等世界重大体育赛事中,来自非洲埃塞俄比亚、肯尼亚的
中长跑运动员往往成绩优异。在非洲地形图上,找出这两个国家,归纳 它们共同的地形特点。由此,你能推测这两个国家中长跑运动员成绩有
益的原因吗?
2. 在中国地图上找到表2.1所列的高原训练基地的位置。
了解大气含氧量减少对人体产生的影响
表2.1 我国部分高原训练基地的地理坐标 榆中 海拔/m 经度 纬度
气温随着高度增加而递减。 (热量主要来自于地面辐射)
大气垂直对流运动显著
水汽、尘埃杂质含量多, 天气变化显著。
大气的垂直分层
(stratosphere)
对流层顶部至50-55km高空 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 热量来自臭氧层对紫外线的 吸收。 大气水平运动,水汽少、尘 埃少,天气晴朗,能见度好 ,航行最佳飞行层。
了解大气含氧量减少对人体产生的影响
表2.1 我国部分高原训练基地的地理坐标 榆中 海拔/m 经度 纬度
1996 104°02′E 35°52′N
多巴
2366 103°31′E 35°52′N
海埂
1888 102°41′E 25°01′N
兴隆
2118 117°22′E 40°36′N
呈贡
1906 102°48′E 24°53′N
3.目前,世界公认的平原运动员进行高原训练的最佳高度为海拔1800-2400 米。表2.1中所列的高原训练基地的海拔在这个范围内吗?参照表2.2推测 运动员在更高海拔训练反而达不到理想成绩的原因。
二、大气的垂直分层
大气的垂直分层
(troposphere)
低纬:17-18km 高纬:8-9km 平均:12km
第二章 第一节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第二章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第二章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 和改良主义,旧式的农民战 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 民主革命,以及照搬西方资 本主义的其他种种方案,都 不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 任务,都不能为中国找到真 正的出路
呼唤着新的革命理 论的诞生——新民 主主义革命
2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艰辛探索奠定了革命理 论形成的实践基础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在总结 革命斗争实践经验教训的基础 上形成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实 践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 的实践基础和智慧源泉
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
前言
在一个东方大国要进行革命,面对的问题: 进行一场什么性质的革命? 谁领导这场革命?革谁的命? 如何进行革命? 应该走什么样的道路? 胜利后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家?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要解决的问题: 举什么旗? 走什么路? 实现什么目标?
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和依据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教学目标
Jiao xue mu biao
01
02
03
知识目标
①新了解和掌握新民主 主义理论的形成、基本 内容及意义
②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 重大成果。
公车上书
戊戌变法,开始了对中国名族复兴的 索,《公车上书》:万国之势,能变则全, 不变则亡,小变仍亡。
4、资产阶级运动——辛亥革命
中国近代历史表明,不触动旧的社会根基的自强运动,各种名目的 改良主义,旧式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主义革命,照搬西 方政治制度模式的各种方案,都不能完成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和反帝反封建 的历史任务,都不能为中国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提供制度保障。

第二章 第一节 函数及其表示

第二章 第一节 函数及其表示

A. 0,
5 2
C. -
1 2
,2
B.[-1,4] D.[-5,5]
(2)已知函数y=f(x2-1)的定义域为[- 3, 3],则函数y=f(x)的定义域为
.
答案 (1)C (2)[-1,2]
解析 (1)∵函数y=f(x)的定义域为[-2,3],
∴-2≤2x-1≤3,即- 1 ≤x≤2,
2
即函数y=f(2x-1)的定义域为
x2
D.f(x)=x,g(x)=
x
教材研读 栏目索引
4.函数f(x)= 2x -1+ 1 的定义域为 ( C )
x-2
A.[0,2)
B.(2,+∞)
C.[0,2)∪(2,+∞) D.(-∞,2)∪(2,+∞)
教材研读 栏目索引
5.已知f
1 2
x-1=2x-5,且f(a)=6,则a等于
(
A
)
A. 7 B.- 7
|
1 2
a
N*
,B=
b
|
b
1 n
,n
N*
,对应关系f:a→b,b=
1
;
a
③A={x|x≥0},B=R,对应关系f:x→y,y2=x,x∈A,y∈B;
④A={x|x是平面α内的矩形},B={y|y是平面α内的圆},对应关系f:每一个矩形都
对应它的外接圆.
其中是从A到B的映射的为 ( B )
A.①③ C.①④
考点二 函数的定义域
命题方向一 具体函数的定义域 考法一 已知函数解析式,求函数定义域 典例2 (1)函数f(x)= x 1+lg(6-3x)的定义域为 ( C ) A.(-∞,2) B.(2,+∞) C.[-1,2) D.[-1,2] (2)(多选)若函数y=x2-4x-4的定义域为[0,m],值域为[-8,-4],则实数m的值可能为

第二章 第一节 动与静

第二章  第一节  动与静

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第一讲 动与静【知识点一】机械运动定义: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为运动。

【经典例题】例1. 下列现象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一江春水向东流B .星光闪闪C .寒来暑往D .海水奔腾E .春风拂面F .心潮澎湃G .五四运动H .火箭升上天空【习题精练】1. 下列现象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 .心情激动B .铁生锈C .月亮升上天空D .太平天国运动【知识点二】参照物 1.参照物:研究机械运动时,我们把被选为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参照物的选取要点:(1)被选择为参照物的物体我们认为是静止的;(2)不能选择所研究的对象本身作为参照物,那样研究对象总是静止的; (3)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

2. 判断物体是否运动方法如下:变化运动不变静止A研究对象B 参照物判断A 相对于B 位置变化情况月光下散步,月亮跟着我们走吗? 地球的板块运动,造就了高山湖泊地球自转【经典例题】例1. 在关于参照物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任何情况下,都应选地面作为参照物B .任何物体都可以被选作为参照物C .只有静止的物体才能被选作为参照物D .只有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才能被选作为参照物例2. 位于沿江大道旁商业大厦建有室外观光电梯,乘客在随电梯上升时,能透过玻璃欣赏到美丽的湘江风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以地面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 B .以地面为参照物,电梯是静止的 C .以乘客为参照物,电梯是静止的D .以乘客为参照物,地面是向上运动的例3.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如图1所示,若以“万重山”为参照物,轻舟是________的,以 “轻舟”为参照物,猿是________的, 山是________的(选填“静止”或“运动”)。

例4. 每天我们都看到太阳从东升西落,这是以______为参照物;当你仰望夜空看到月亮在云彩里穿行,这是以______为参照物;地球同步卫星总是静止在地球某处上空,这是以______为参照物,若以月球为参照物,这个地球同步卫星是______的。

第二章 第一节 投影法的基本概念

第二章 第一节 投影法的基本概念
《机械制图练习册》
P8:2-1
课后知识扩展
工程中常用的几种投影图
1、正投影图 2、透视投影图 3、标高投影图 4、轴测投影图
1、正投影图
运用正投影法使形体在相互垂直的多个投影面上得到投影 ,然后按规则展开在一个平面上所得到的图为正投影图。
特点:作图简单,便于度量和标注尺寸,工程上应用最
多,但无立体感。
OZ轴 --- VW (3)原点
O ---原点
V X
Z
OW H
Y
2、形体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
—— 将形体放置在三投影面体系中,按正投影法向各投
影面投影,则形成了形体的三面投影图。
三面投影图: 正面投影图 水平投影图 侧面投影图
3、三面投影图的展开
—— 规定正面V不动,将水平面H绕OX轴向下旋转90°,
第二章 投影与正投影图
第一节 投影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第二节 的形成
成影现象
光源——投影中心 光线——投影线 光线的射向——投影方向 投影的平面——投影面 投影物体——形体
构成影子的内外轮廓称为投影。 用投影表达物体的形状和大小的方法称为投影法。
二、投影法的分类
2、透视投影图
运用中心投影的原理绘制的具有逼真立体感的单面投影 图称为透视投影图,简称透视图。它具有真实、直观、有空 间感且符合人么视觉习惯的特点,但绘制比较复杂,形体的 尺寸不能在投影图中度量和标注,不能作为施工的依据,仅
用于建筑及室内设计等方案的比较及美术、广告等。
3、标高投影图
标高投影图是标有高度数值的水平正投影图,在建 筑工程中常用于表示地面的起伏变化、地形、地貌。作图 时,用一组上下等距的水平剖切平面剖切地面,其交线反 映在投影图上称为等高线。将不同的等高线自上而下投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普通年金
(1)概念:是指一定时间内每期期末等额收付的系列款
项,又称后付年金。
0
1
2
3
100
100
100
(2)普通年金终值的计算
普通年金终值是指其最后一期期末收支的本利和,它是每
期期末收支的复利终值之和。
0
1
2
3
复利终值
100 100
100
100×(1+10%)0
100×(1+10%)1 100×(1+10%)2
3、递延年金
(1)概念:是指第一次收付款发生的时间不在第一期末,
而是隔若干期后才开始发生的系列等额收付款
项。
0
1
2
3
4
5
6
200 200 200 200
上图中,是从第3期期末开始的系列等额收付款项,收付 期数n=4,递延期数一般用m表示, m=2。
(1)递延年金终值的计算: 递延年金终值的大小,与递延期无关,故计算方法和
后付方式:折现率16% 先付方式:折现率14% 企业资金成本率:10%
n0
1
2
3
4
5
P
F
50000
i =16% :
A1
A1
A1
A1
A1
i =14% :
A2
A2
A2
A2
A2
答案: (1)后付等额租金方式下的每年等额租金额
A1=50000/(P/A,16%,5)=15270(元)
(2)后付等额租金方式下的5年租金终值 F1=15270×(F/A,10%,5)=93225(元)
A.13382 B.17623 C.17908 D.31058
(三)年金的计算 ★年金:是指等额、定期的系列收支。
种类:普通年金、预付年金、递延年金和永续年金。 符号:A
例:1、每月10日工资收入2000元。 2、每年1月1日缴保险费用5000元,期限20年。 3、每月15日还住房贷款1000元,还款期10年。
因此,预付年金现值系数可记作[(P/A, i , n -1)+1]
P27例2-10
历年考题: 1、计算分析题(2005年):
企业拟采用融资租赁方式于2006年1月1日从租赁公司租 入一台设备,设备款为50000元,租期为5年,到期后设 备归企业所有。双方商定,如果采取后付等额租金方式付 款,则折现率为16%;如果采取先付等额租金方式付款, 则折现率为14%。企业的资金成本率为10%。 部分资金时间价值系数如下: 要求: (1)计算后付等额租金方式下的每年等额租金额。 (2)计算后付等额租金方式下的5年租金终值。 (3)计算先付等额租金方式下的每年等额租金额。 (4)计算先付等额租金方式下的5年租金终值。 (5)比较上述两种租金支付方式下的终值大小,说明哪 种租金支付方式对企业更为有利。 (以上计算结果均保留整数)
上例中,n=3,i=10%,A=10万元,则三年内每年末共取得 金额的现值就是各年的复利现值之和,即是
P=10×(1+10%)-1+100×(1+10%)-2+100×(1+10%)-3
根据等比数列求和公式,得普通年金现值的计算公式为:
P=A[(1-(1+i)-n)/i] =A(P/A,i,n)
其中, [(1-(1+i)-n)/i]和(P/A,i,n)称为普通年金现值系 数。
(即利息额或利息率) 如:银行存款利率
二、货币时间价值的作用 1、是评价投资方案是否可行的基本依据。 2、是评价企业收益的尺度。
三、货币时间价值的计算 (一)单利计算法
掌握:单利的符号; 单利利息、单利终值、单利现值的计算。
1、概念:单利计算法是指在规定的期限内获得的利息均不计 算利息,只就本金计算利息的一种方法。
P24例2-6,掌握普通年金终值系数的查表方法。
(3)偿债基金的计算 偿债基金是指为了在约定的未来某一时点清偿某笔债
务或积聚一定数额的资金而必须分次等额提取的存款准备 金。偿债基金的计算实际上是普通年金终值的逆运算。 计算公式:
A=F[i/((1+i)n-1)] =F(A/F,i,n) =F[1/ (F/A,i,n)]
重点:一、货币时间价值的概念 二、单利和复利的计算 三、年金的概念、种类和计算方法 四、财务管理风险的种类 五、风险的衡量
第一节 货币的时间价值
一、货币时间价值的概念 货币的时间价值,是指货币经历一定时间的投资和
再投资所增加的价值,也称为资金的时间价值。 从两方面来理解其概念: 1、从定性上看:货币时间价值=投资的价值增值 2、从定量上看:货币时间价值=社会平均资金利润率
问题: 一、甲公司销售商品给乙公司,假设货款回笼方式有以下三 种,甲公司和乙公司信用良好,请选择你认为有利的方式: 1、现在收回货款100万元; 2、一个月后收回货款100万元; 3、一个月后收回货款105万元。
二、假如你现在准备将1万元进行投资,以下有三种预测方 案,请选择你认为有利的方案:
1、投资于债券型基金,预计如果上涨,可获利20%,如果 下跌,会亏损10%;
例2-3图示:
i0=5%
P0
F
5000元
5062.5元
i1=8% P1
5009.85元
F 5062.5元
(二)复利计算法 掌握:复利计算法的概念;
复利系数的表示方法,查系数表的方法; 复利终值和复利现值的计算方法。
1、复利计算法的概念: 复利计算法是指将每一期利息分别滚入下期连同本金一
起计算利息的方法,俗称利滚利。 ★判别:银行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的计息方法。
2、复利终值的计算: F=P(1+i)n=P×(F/P,i,n)
★ (1+i)n称为复利终值系数,通常用符号(F/P,i,n) 表示。
图示:
i
i
n=1
n=2

P
P(1+i)
P(1+i)2

F=P(1+i)n =P×(F/P,i,n)
P22例2-4:掌握查复利终值系数表的方法。
n=n F
3、复利现值的计算: P=F/(1+i)n=F (1+i)-n =F ×(P/F,i,n)
普通年金终值相同。 P28图2-5: F=A(F/A, i,n )=200×( F/A,8%,4)=901.22
(2)递延年金现值的计算:
方法一:先求普通年金现值,再将普通年金现值求复利现值。
P28图2-5: 1)先计算第3期期初的现值P2; 2)再计算P2的复利现值P0。
方法二:先求( m + n )期的年金现值,再扣除m期的年 金现值。
P28-29图2-5: 1)先计算( m + n )期的年金现值P m + n ; 2)再计算m期的年金现值P m ; 3)最后求n期的年金现值P n= P m + n - P m 。
4、A=P(A/P, i,n )=P[1/(P/A, i,n )] =10 ×[1/(P/A,20%,3)] =10× (1/2.1065)=4.75
2、预付年金
(1)概念:是指在每期期初支付的年金,又称即付年金或 先付年金。
0
1
2
3
A 100
100
100
P
F
(2)预付年金终值的计算:
F=A(1+ i )+A (1+ i )2+ …+A (1+ i ) n
2、假设某企业有一笔4年后到期的借款,到期需归还1000 万元。若存款年复利率为10%,计算为偿还该项借款每年需 准备的资金。
3、租入某设备,每年年末需要支付租金120万元,年复利率 为10%,计算5年内应支付的租金总额的现值。
4、年初投入资金10万元,预期年复利收益率为20%,预期 3年可回收投资,计算每年可回收的投资额。
P27例2-9
(3)预付年金现值的计算:
P=A+A(1+ i))-1+A(1+ i))-2+ …+A (1+ i) -(n-1)
=A[((1-(1+ i )- n +1-1)/ i)+1]
上式中,[((1-(1+ i )- n +1-1)/ i)+1]称为预付年金 现值系数。
对比普通年金现值计算公式(P26)可知,预付年金现值 系数是普通年金现值系数的“期数减1,系数加1”。
2、投资于股票型基金,预计如果上涨,可获利50%,如果 下跌,会亏损50%。
3、投资于货币型基金,预计年收益率为1.5%。
第二章 财务管理观念
引言:货币的时间价值和投资的风险收益,是现代财务管理 的两个基本观念。企业财务活动的开展、财务关系的 处理、实现财务管理目标等,都建立在货币时间价值 和风险收益的概念上。
P21例2-2
5、单利现值的计算:
(1)现值的概念:未来某一时点上的一定量资金折算到现
在所对应的金额。
(2)计算公式: P=F-I=F-F×i×n
P22例2-3
相关知识点回顾:(应收票据贴现的核算)
1、到期值F=票据面值P0×(1+票面利率i0×票据期限n0) 2、贴现息I=到期值F ×贴现利率i1×贴现天数n1 3、贴现值P1=到期值F - 贴现息I
上例中,n=3,i=10%,A=100元,则第三年年末一共支付 的金额就是各年的复利终值之和,即是
F=100×(1+10%)0+100×(1+10%)1+100×(1+10%)2
根据等比数列求和公式,得普通年金终值的计算公式为:
F=A[((1+i)n-1)/i] =A(F/A,i,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