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多媒体技术基础

合集下载

第八章 多媒体技术基础

第八章 多媒体技术基础

10
8.3多媒体信息处理
8.3.1 音频信息处理
•声源振幅及其传播介质振幅随时间的变化是连续的。声音频率的范围,就称为声音的带宽( Band with)。 •多媒体技术处理的声音主要是人耳可听到的声音,带宽为20Hz~20kHz。其中人的说话声音称 为语音,其带宽为300Hz~3400Hz。
11
8.3.1 音频信息处理
13
8.3.1 音频信息处理
• 将模拟声音数字化(A/D转换),最早采用脉冲编 码调制(Pulse Code Modulation,PCM)方法, 即通过采样、量化、编码三个步骤将连续变化的模 拟信号转换为数字编码
• Nyquist(奈奎斯特)采样定理认为:采样频率至少 应为信号最高频率的两倍,才能把数字信号表示的 声音还原为原来的声音。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程
1
第8章
多媒体技术基础
2
本章提要: 本章介绍多媒体技术基本概念、多媒体系统组成、多媒体信息数 字化、多媒体技术基本应用。
理解: 多媒体信息及多媒体技术基本概念 ,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的
基本组成,声音的幅度、频率、带宽、常见声源的频带宽度,声音的采 样、量化、数字信号、采样频率、量化精度、编码、声音数据量, 图像的采样、量化、像素的概念,图像分辨率、显示分辨率、像素 深度,会估算位图文件的大小,图形与图像的区别和联系。
5
8.1 多媒体技术基本概念
• 超文本(Hypertext)是一种收集、存储和浏览离散信息, 建立和表示信息之间的关系的技术,它符合人类的“联想” 式思维习惯。结构类似于人类的联想记忆结构,采用一种 非线性网状结构组织块状信息,一个块状信息单元称为节 点,每个节点有若干指向其它节点或从其它指向该节点的 指针__称为链。超文本结构实际上就是由节点和链组成的 一个信息网络,又称为Web。 超文本可引用或链接其它不同类型(如文本、声音、图片 、动画等)的文件,这些具有多媒体操作的超文本,称为 超媒体(Hypermedia),意指多媒体超文本( MultimediaHypertext),即以多媒体的方式呈现的相关文 件信息。

新纲要云南省实验《信息技术》教案

新纲要云南省实验《信息技术》教案

新纲要云南省实验《信息技术》教案一、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1.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信息的概念及其分类。

(2)理解信息处理的基本过程。

(3)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及应用。

2. 教学内容(1)信息的概念及其分类。

(2)信息处理的基本过程。

(3)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及应用。

3.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信息的概念、分类及信息处理过程。

(2)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信息技术应用案例。

4. 教学资源(1)多媒体课件。

(2)案例素材。

5. 教学环节(1)导入:通过生活实例引出信息的概念。

(2)讲解信息的概念、分类及信息处理过程。

(3)讲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及应用。

(4)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信息技术应用案例。

(5)小结与作业。

二、第二章:计算机基础知识1.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2)掌握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及基本工作原理。

(3)了解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基础知识。

2. 教学内容(1)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2)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及基本工作原理。

(3)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基础知识。

3.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及基本工作原理。

(2)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进行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实操。

4. 教学资源(1)多媒体课件。

(2)计算机硬件和软件实操材料。

5. 教学环节(1)导入:通过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引出计算机系统。

(2)讲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3)讲解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及基本工作原理。

(4)讲解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基础知识。

(5)实操练习:引导学生进行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实操。

三、第三章:操作系统及其应用1.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

(2)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的使用方法。

(3)了解其他常见操作系统的特点。

2. 教学内容(1)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

(2)Windows操作系统的使用方法。

(3)其他常见操作系统的特点。

3.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其他常见操作系统的特点。

《多媒体技术及应用》第八章

《多媒体技术及应用》第八章

8.7.2 给动画中的帧添加脚本
8.7.3 给动画中的按钮添加动作
1
为按钮分配动作时,必须将该动作设置在ON(Mouse Event)事件处理程序中,并制定触发动作的鼠标或键盘事件。
2
8.5.3 反相运动动画制作
8.6 Flash动画中的音频和视频
8.6.1 导入声音文件
Flash在导入声音时,可以给按钮添加音效,也可以将声音导入到时间轴上,作为整个动画的背景音乐。在Flash CS5中,可以导入外部的声音文件到动画中,也可以使用共享库中的声音文件。
8.6.2 导入视频文件
8.3.2 编辑动作补间动画
8.4 创作形状补间动画
形状补间是一种在制作对象形状变化时经常被使用到的动画形式,它的制作原理是通过在两个具有不同形状的关键帧之间指定形状补间,以表现中间变化过程的方法形成动画 。 创作形状补间动画 编辑形状补间动画
8.4.1 创作形状补间动画
8.4.2 编辑形状补间动画
2
引导层动画制作
3
遮罩层动画制作
4
反相运动动画制作
8.5.1 引导层动画制作
引导层是一种特殊的图层,在该图层中,同样可以导入图形和引入元件,但是最终发布动画时引导层中的对象不会被显示出来。按照引导层发挥的功能不同,可以将分为普通引导层和运动引导层两种类型。
8.5.2 遮罩层动画制作
Flash的遮罩层功能是一个强大的动画制作工具,利用的遮罩层功能,在动画中只需要设置一个遮罩层,就能遮掩一些对象,可以制作出灯光移动或其他复杂的动画效果。
本 章 重 点
01
时间轴和帧的概念
03
05
Flash动画中的音频与视频
02
逐帧动画的制作

《多媒体技术基础》PPT课件

《多媒体技术基础》PPT课件

8.2.4 数据压缩技术
数字化了的视频和音频信号的数量之大是非常惊人的。 带来的问题
占用存储容量 降低通信干线的信道传输率 影响计算机的处理速度和播放效果 问题的解决:数据压缩 数据压缩:一般可以分为有损压缩和无损压缩两种。
数据压缩技术的性能指标
① 压缩比:指输入数据和输出数据比。 ② 图像质量:对于有损压缩,失真情况很 难量化,只能对测试的图像进行估计。而无损压缩 不存在这一问题。 ③ 压缩/解压速度:在静态图像中,对压 缩速度的要求没有对解压速度的要求严格;在动态 图像中,压缩、解压速度都有要求,因为需实时地 从摄像机或其他设备中抓取动态视频。 ④ 硬软件系统:有些压缩/解压工作可用 软件实现,在设计系统时必须充分考虑如下两个因 素:比较复杂的算法,压缩或解压过程比较长;比 较简单算法,压缩比和压缩效果比较差。
2.常用图像文件格式
•BMP和DIB格式文件 设备无关的位图格式文件,Windows环境中经常使用.
•GIF格式文件 Internet上的重要文件格式之一,最大不超过64 KB, 256色以内,压缩比较高,与设备无关。
•JPEG格式文件(.JPG) 利用JPEG方法压缩, Internet上重要文件格式之一, 适用于处理256色以上、大幅面图像。
例1分钟的数字视频容量
分辨率
采样深度 帧/秒
640×480 ×3 ×30 ×60 =1 658 880 000字节
时间
常用视频文件格式
•AVI(Audio-Video Interleaved)文件 将视频与音频信息交错地保存在一个文件中,较好地解决了音频 与视频的同步问题,已成为Windows视频标准格式文件。 •MOV文件 利用它可以合成视频、音频、动画、静止图像等多种素材。 •MPG(.mpg)文件 是按照MPEG标准压缩的全屏视频的标准文件。 •DAT文件 是VCD专用的格式文件,文件结构与MPG文件格式基本相同。

七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学教案

七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学教案

七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学教案一、第一章:网络基础与应用1.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让学生掌握互联网的基本应用,如浏览网页、搜索信息、收发电子邮件等。

2. 教学内容:(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分类和作用。

(2) 互联网的基本应用及其操作方法。

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进行互联网应用的实际操作。

二、第二章:信息搜索与处理1. 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使用搜索引擎高效搜索信息的方法。

(2) 让学生学会使用文本处理软件(如Word)进行信息的编辑和处理。

2. 教学内容:(1) 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及其技巧。

(2) 文本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功能。

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和技巧。

(2) 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使用文本处理软件进行实际操作。

三、第三章:计算机的基本操作1. 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如开关机、使用输入设备、使用输出设备等。

(2) 让学生熟悉计算机的文件管理。

2. 教学内容:(1) 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及其注意事项。

(2) 文件管理的概念和方法。

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注意事项。

(2) 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进行计算机实际操作。

四、第四章:电子表格制作与应用1. 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电子表格软件(如Excel)的基本操作。

(2) 让学生学会使用电子表格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2. 教学内容:(1) 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操作。

(2) 数据处理和分析的方法。

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操作。

(2) 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进行电子表格的实际操作。

五、第五章:演示文稿制作与应用1. 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演示文稿软件(如PowerPoint)的基本操作。

(2) 让学生学会使用演示文稿进行信息的展示和交流。

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上海科教版)

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上海科教版)

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上海科教版)教案章节: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学目标:1. 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2. 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硬件和软件组成。

3. 学会使用鼠标和键盘进行操作。

教学内容:1.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2. 计算机的基本硬件和软件组成。

3. 鼠标和键盘的使用方法。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引导学生思考计算机的发展和应用。

2. 讲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展示相关图片和实例。

3. 介绍计算机的基本硬件组成,如CPU、内存、硬盘等。

4. 介绍计算机的基本软件组成,如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等。

5. 演示鼠标和键盘的使用方法,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教学评价:1. 学生能简述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2. 学生能说出计算机的基本硬件和软件组成。

3. 学生能熟练使用鼠标和键盘进行操作。

教案章节:第二章操作系统使用教学目标:1. 学会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

2. 掌握文件和文件夹的基本操作。

3. 学会使用计算机的基本设置。

教学内容:1. Windows操作系统的界面和基本操作。

2. 文件和文件夹的基本操作,如创建、复制、移动、删除等。

3. 计算机的基本设置,如桌面背景、屏幕分辨率等。

教学步骤:1. 讲解Windows操作系统的界面和基本操作,如打开应用、关闭应用等。

2. 演示文件和文件夹的基本操作,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3. 讲解计算机的基本设置方法,如修改桌面背景、调整屏幕分辨率等。

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进行基本操作。

2. 学生能正确进行文件和文件夹的基本操作。

3. 学生能进行计算机的基本设置。

教案章节:第三章网络使用基础教学目标:1. 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2. 学会使用浏览器上网浏览信息。

3. 学会使用电子邮件进行沟通。

教学内容:1.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如互联网、IP地址等。

2. 浏览器的使用方法,如搜索信息、打开网页等。

3. 电子邮件的基本使用方法,如写信、发送、接收等。

《计算机技术应用基础》课后习题答案参考(全)

《计算机技术应用基础》课后习题答案参考(全)
引用称为混合引用。 7. 在 Excel 中,如果自定义数字格式为“#.0#”,则输入 16 和 16.762 将分别显示为 16.0 和 16.76。 8. 制作乘法口诀表,在工作表的 B1:J1 和 A2:A10 单元格中输入公式=B1*A2,然后将该公式复
制到表格区域 B2:J10 单元格区域中,便可生成乘法口诀表。 9. 一个幻灯片内包含的文字、图形、图片等称为对象。 10.在演示文稿的播放过程中,如果要终止幻灯片的放映,可以按【Esc】键。
缩率和相当不错的音质,简称为 MP3。
二、选择题
1
2
3
4
B
A
D
B
第九章 信息安全与社会职业道德
一、填空题
1. 国际标准化组织对信息安全的定义是:“在技术上和管理上为数据处理系统建立的安全保护,保 护计算机硬件、软件和数据不因偶然和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和泄露,系统连续正常运 行。
2. 防火墙是在内部网与 Internet 之间所设的安全防护系统,是在两个网络之间执行访问——控制策 略的系统。
2
《计算机技术应用基础》课后习题答案参考
陈春丽
6.测试软件包含了黑盒和白盒测试。其中黑盒测试由系统测试工程师和用户完成,白盒测试由程序 员完成。 7.在软件交付使用之后,为了改正错误或满足新的需要而修改软件的过程即是软件维护,具体包括 四类维护:改正性维护、完善类维护、适应性维护、预防性维护。 8.在瀑布模型中,在项目的下一个阶段开始之前,当前的整个阶段已完成。
结构的安全和数据信息的正确有效。 7. 实体之间的关系有一对一、一对多和多对多三种。 8. 选择操作的关键词是 SELECT,插入操作的关键词是 INSERT。 9. SQL 语言主要包含四个部分的内容是 DDL(数据定义语言)、DML(数据操作语言)、DQL(数

《多媒体技术基础》形成性考核作业参考答案.doc

《多媒体技术基础》形成性考核作业参考答案.doc

第一次作业(共100分)第一章多媒体技术概论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图形图像动Hili2、计算机数字通讯网3、集成性实时性交互性4、现代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B2、D3、C4、C5、A三、简答题(14分)1、促进多媒体技术发展的关键技术有:(1) CD-ROM解决了多媒体信息的存储问题;(2)高速计算机网络可以传送多媒体信息;(3)高速位处理技术、专用集成电路技术和亚微米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为多媒体技术提供了高速处理的硬件环境;(4)多媒体压缩技术、人机交互技术和分布式处理技术的出现促进了多媒体系统的产生与发展。

2、这款“戴尔TM DimensionTM 8250”家用计算机采用的是IntelO PentiumO 4处理器, 硬盘容量80GB,内存256MB,显不器为17?纯屏彩色显不器,显卡为64MB Nvidia GeForce4 MX AGP,声卡为SB pve! 5.1 Digital,光驱为16 倍速的DVD-ROMo该计算机为多媒体计算机。

因有内置的网卡,还有调制解调器,所以可以上网。

它还预装了WindowsO XP操作系统,和Norton杀病毒软件。

四、应用题(10分)略。

第二章多媒体信息的表示一、判断题(判断对错,错的要改正,每小题1分,共10分)正确的描述为3、8、10。

1、改正为:音频大约在20Hz-20KHz的频率范围内。

2、改正为:声音的三要素是音调、音强和音色。

4、改正为:对音频数字化來说,在相同条件下,立体声比单声道占的空间大,分辨率越高则占的空间越大,采样频率越高则占的空间越大。

5、改正为:由于MIDI文件是一系列指令而不是波形数据的集合,所以其要求的存储空间较小。

6、对于位图来说,用一位位图时每个像素可以有黑白两种颜色,而用二位位图时每个像素则可以有四种颜色。

7、在相同的条件下,矢量图所占一的空间比位图小。

9、造型动画是对每一个活动的对象分别进行设计,并构造每一个对象的特征,然后用这些对象组成完整的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1分)1> B 2、B 3、A 4、B 5> B6、B7、A8、B9、A 10、B 11、D三、简答题(共8分)1、多媒体数据的特点主要有:(1)数据量巨大;(2)数据类型多;(3)数据类型间区别大;(4)多媒体数据的输入和输出复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振幅
编码
将采样和量化后的数字数据
以一定的格式记录下来
1/T
3.数字音频的技术指标 采样频率、量化位数和声道数
采样频率: 每秒钟的采样次数 量化位数(采样精度) :存放采样点振幅值的二进制位数。通常量化 位数有8位、16位,分别表示有28、216个等级。 声道数 :声音通道的个数 ,立体声 为双声道。 每秒钟存储声音容量的公式为:
案例作品使用的技术
• • • • • • 滚屏技术 时间帧 颜色填充与透明 移动、变形、旋转 遮罩、引导 配音
Flash MX工作界面
工具箱 时间轴 列号 编辑模式 工作区域 舞台工作 区行号 其它面板 工作表 混色器
2.常用图像文件格式
•BMP和DIB格式文件 与设备无关的位图格式文件,Windows环境中经常使用. •GIF格式文件 Internet上的重要文件格式之一,最大不超过64 KB, 256色以内,压缩比较高,与设备无关。
•JPEG格式文件(.JPG)
利用JPEG方法压缩, Internet上重要文件格式之一, 适用于处理256色以上、大幅面图像。
8.1.2 多媒体分类
通常,人们将文本、音频、视频、图形、图像、 动画的综合体笼统称为“多媒体”。由此可见,多 媒体信息包括以下5种: 文本 图形、图像 动画 声音 视频影像
文字和符号
多媒体 多媒体 多媒体
各类文字和符号
● 矢量图形对象
文字 图形
通过计算而描述的矢量图形
● 位图图像对象
文字 图形 图像
灰度图
彩色图
图像的分辨率和像素位的颜色深度决定了图像文件的大小, 计算公式为: 列数×行数×颜色深度÷8=图像字节数 例8.2 当要表示一个分辨率为640×480的“24位真彩色”图 像,则需要: 640×480×24÷8≈1MB 由此可见,数字化后的图像数据量十分巨大,必须采用编码 技术来压缩信息。它是图像传输与存储的关键。
删除声音 当前位置之前或之后 插入声音 移动声音 删除和插入间接完成
8.2.2数字图像及处理
1.基本概念
• 图形和图像 图形:由点、线等组成的有边界画面,文件中存放描述图形的指令。
图像:由图像设备输入的无边界画面,数字化后以位图形式存储。
• 图形与图像的数字化 分辨率(行、列)和颜色深度 真彩色每个像素点占3个字节,224=16777216 种颜色。 计算存储一秒图像公式: 列数×行数×像素的颜色深度/8 ×帧/秒=字节数 例:1280×1024分辨率的“真彩色”电视图像, 按每秒30帧计算,显 示1分钟,则需要: 1280×1024×3×30×60 ≈ 6.6 GB
2.图像的数字化
• 采样 用多少个像素点的“列数×行数”表示,分辨率越高,图像越 清晰,存储量也越大。 • 量化 量化是在图像离散化后,将表示图像色彩浓淡的连续变化值离 化为整数值的过程。 把量化时所确定的整数值取值个数称为 量化级数,也称为颜色深度.
图像
采样
量化
数字图像
颜色深度
①黑白图 图像的颜色深度为1,则用一个二进制位1和0表示纯白、 纯黑两种情况; ②灰度图 图像的颜色深度为8,占一个字节,灰度级别为256级。通 过调整黑白两色的程度(称颜色灰度)来有效地显示单色图像; ③RGB 24位真彩色 彩色图像显示时,由红、绿、蓝三基色通过不 同的强度混合而成,当强度分成256级(值为0~255),占24位, 就构成了224=16777216种颜色的“真彩色”图像。
•MPG(.mpg)文件
是按照MPEG标准压缩的全屏视频的标准文件。 •DAT文件 是VCD专用的格式文件,文件结构与MPG文件格式基本相同。
流媒体概述
流媒体 一种可以使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文件能在Internet上以实时的、 无需下载等待的流式传输方式进行播放的技术
应用
• 互联网直播 • 视频点播 • 远程教育 • 视频会议系统
音频数字信号、压缩音频信号

视频对象
文字 图形 图像 动画 音频 视频 音频 + 视频 Audio Vedio Information
END
视频数字信号AVI、压缩视频信号MPG
8.1.3多媒体技术的特点
(1) 集成性 多媒体的集成性主要表现在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信息媒体的集成, 即将各种不同的媒体信息有机地同步,集成为一个完整、协调的多媒体 信息;另一方面是各种不同的显示或表现媒体设备的集成。 (2) 多样性 信息媒体的多样性是指计算机能处理多种信息媒体,也就是能对不 同的输入信息可以经过加工、变换或处理输出新的信息,而不是简单的 记录和重放。 (3)交互性 多媒体计算机除了可以播放各种媒体信息外,还可以与使用者进行 信息交换。 (4)实时性 多媒体技术还表现在信息处理的实时性。如在多媒体系统中,由于声音 和活动视频图像与时间密切相关,所以要求多媒体技术必须支持对这些 媒体的实时同步处理,使声音和图像在播放时不出现停滞。
第八章 多媒体技术基础
8.1 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 8.2 多媒体信息的数字化和压缩技术 8.3 Flash 动画制作
8.1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 8.1.1多媒体
媒体 存储信息的物理实体,如磁盘、光盘等 信息的表现形式或载体,如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声音等
多媒体 融合两种或两种以上媒体的一种人-机交互式信息交流和传播 媒体,使用的媒体包括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和电视 图像。 多媒体技术 是一种基于计算机的综合技术,包括数字化信息的处理技术、 音频和视频技术、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技术、人工智能和模式识 别技术、通信和图像技术等,是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技术。
2. 有损压缩
有损压缩方法是以牺牲某些信息(这部分信息基本不影 响对原始数据的理解)为代价,换取了较高的压缩比。
数据压缩的国际标准 JPEG标准 适用于连续色调和多级灰度的静态图像 MPEG标准 适用于运动图像、音频信息。包括MPEG视频、MPEG 音频、MPEG系统(视频和音频的同步)。MPEG已制定了MPEG-1、 MPEG-2、MPEG-4和MPEG-7四种。
文件压缩和解压缩软件
Flash动画制作
1、Flash MX概述 2、Flash MX创作环境 3、图形和文字处理 4、动画制作 5、资源的导入与使用 6、交互式动画 7、综合实例制作
Flash MX概述
• Flash MX是美国Macromedia公司推出的一款 非常优秀的基于矢量图形的交互式动画设计 软件。它可以将音乐、声效、动画以及富有 新意的界面等多媒体元素融合在一起,制作 出高品质的动画效果。它可应用在网页设计、 MTV、电子贺卡、广告制作、游戏制作以及课 件制作。 Flash动画作品案例
AM:调幅
可听声波
2.模拟音频的数字化
用计算机对音频信息处理,就要将模拟信号(如语音、音乐 等)转换成维数字信号。
模拟信号 采样 量化 编码 数字信号
0111000111000 模拟信号 采样 量化 编码成数字信号
振幅
T 频率 1/T 采样点 T
采样 每隔一定时间间隔对模拟
波形上取一个幅度值。
量化 将每个采样点得到的幅度值 以数字存储。
8.1.5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领域
1.多媒体教育
2.电子出版物
3.多媒体网络应用 互联网直播 视频点播 远程教育
视频术
8.2.1音频信息
1.基本概念
复杂的声波由许许多具有不同振幅和 A 频率的正弦波组成。 周期T:重复出现的时间间隔; 振幅A:波形相对基线的最大位移, 表示音量的大小; 频率f:信号每秒钟变化的次数,即1/T 以赫兹(Hz)为单位。
•WMF格式文件
位图与矢量图的混合体, Windows中许多剪贴画图像 是以该格式存储的。广泛应用于桌面出版印刷领域。
8.3.3 视频
视频是将一幅幅独立图像组成的序列按照 一定的速率连续播放,利用视觉暂留现象 在人的眼前呈现出连续运动的画面。 模拟视频常用两种标准: NTSC制式(30帧/秒,525行/帧) PAL制式(25帧/秒,625行/帧),我国采用PAL制式。 例1分钟的数字视频容量
周期 T
振幅 A f
声音按频率分类
次声波 20HZ 可听声波 20kHZ 超声波 f(HZ) 20kHZ
正常人所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
超声波
为20 Hz~20 kHz。 声音质量的频率范围: CD 如随身听
次声波 FM:调频 CD-DA FM 广播 AM 广播 电话 10 20 50 200 3.4k 7k 15k 20k f(HZ) 20kHZ
采样频率×采样精度×声道数/8=字节数
例如,用44.10 kHz的采样频率,16位的精度存储,则录制1秒钟的 立体声节目,其WAV文件所需的存储量为:
44 100×16×2/8=176 400(字节)
采样频率和量化参数比较
4.数字音频的文件格式
• Wave格式文件(. Wav)
记录了真实声音的二进制采样数据,通常文件较大。 • MIDI格式文件(.MID) 数字音乐的国际标准. • 记录的是音符数字,文件小。
8.3.4 数据压缩技术
1. 无损压缩(解压缩后信息不失真,可逆)
行程编码:对连续出现的符号用一个计数值来表示,能确保解 压后的数据不失真 。 例用于文字压缩: AAAAABBBBCCDDDDDD 5A4B2C6D 对计算机绘制的图像比较合适,BMP,AVI的文件 对拍摄的照片色彩丰富不合适
8.3.4 数据压缩技术
常用流媒体文件
•RealMedia (RealNetworks) RA (RealAudio)用来传输接近CD音质的音频数据
RM(RealVideo)在低速率的网络上实时传输活动视频影像
RF(RealFlash)一种高压缩比的动画格式 •QuickTime(Apple) 是数字媒体领域事实上的工业标准,是创建3D动画、实时效果、 虚拟现实、A/V和其他数字流媒体的重要基础。 •ASF与WMA(Microsoft) ASF是一种数据格式,音频、视频、图像以及控制命令脚本等多媒 体信息通过这种格式,以网络数据包的形式传输,实现流式多媒 体内容发布。 WMV是微软公司推出的与MP3格式齐名的一种音频格式,是用于 高清晰度映像的编解码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