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管理的最新国内外指南比较
2020痛风管理指南解读

[1] Dalbeth N, Saag KG, Palmer WE, et al. Effects of febuxostat in early gout: a randomiz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study Arthritis Rheumatol, 2017, 69(12): 2386-2395.
NO2 建议
2.1 药物 ULT 的适应症
2.1.1 强推荐以下情况的痛风患者启动 ULT:
皮下痛风石≥1 个; 痛风引起的影像学损伤(任何形式); 或痛风频繁发作,频率定义为每年≥2 次(证据质量:高;*中)。 有高质量的证据表明ULT 具有降低发作频率、痛风石和血尿酸(serum urate,SU)浓度的疗效。 患者小组的许多参与者声称尽管最初他们对使用 ULT 犹豫不决,但在经历了炎症症状和痛风石 的良好控制后,他们成为了早期研究机构的有力拥护者。
2.1.2 弱推荐既往发作>1 次但非频繁发作(<2次/年)的患者启动 ULT(证据质量:中) 对于发作频率较低且无痛风石的患者,ULT 的潜在临床益处低于较重的痛风患者。在一个单独的 研究中,既往发作≤2 次(且前一年痛风发作不超过 1 次)的患者随机接受非布司他(与安慰剂 相比)治疗后再次发作的可能性较小(30% vs 41%;P<0.05)[1]。
2.1.5 弱反对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启动 ULT (证据质量:高) 一个旨在研究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s,RCT)结果显示,对于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3 年内痛风发作明显减少;且 ULT 组和安 慰剂组痛风发病率均较低(<1% vs 5%)[1]。从观察研究来看,在 SU 浓度>9 mg/dL 的无症状高 尿酸血症患者中,在 5 年内只有 20% 发展成痛风。总之,对于大多数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 (包括合并有 CKD、CVD、尿石症或高血压),不太可能发展为痛风,故 ULT 的益处不会超过潜 在的治疗成本或风险。这也适用于超声或双能 CT 扫描有单钠尿酸盐(monosodium urate,MSU) 晶体沉积的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
2023痛风诊疗规范(完整版)

2023痛风诊疗规范(完整版)痛风是一种单钠尿酸盐(MSU沉积在关节所致的晶体相关性关节病,其与噤吟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
除关节损害,痛风患者亦可伴发肾脏病变及其他代谢综合征的表现,如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
痛风是全球性疾病,不同国家、地区的患病率有所差异。
欧洲痛风患病率为0.9%~2.5%。
美国痛风患病率亦逐年增长,从1988—1994年的2.64%升至2007—2010年的3.76%o2018年我国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数据显示,我国成人居民高尿酸血症患病率达14.0%,男性为24.5%,女性为3.6%,而青年男性(18-29岁)患病率达32.3%,呈显著年轻化趋势。
我国尚缺乏全国范围的痛风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根据不同时期、不同地区报告,目前我国痛风患病率约为1%~3%,并呈逐年上升趋势,男性多见,女性大多出现在绝经期后,国家风湿病数据中心网络注册及随访研究的阶段数据显示,男:女为15:1,平均年龄48.28岁,患病逐步年轻化,青少年患者亦不罕见。
一、临床表现(一)病程传统的痛风自然病程分为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期、急性发作期、发作间歇期和慢性痛风石病变期。
2018年欧洲抗风湿病联盟更新的痛风诊断循证专家建议,将痛风的病程分为临床前期(无症状高尿酸血症及无症状MSU晶体沉积)和临床期(即痛风期,分为痛风性关节炎发作期及发作间期、慢性痛风石病变期)。
1 .急性发作期:典型痛风发作常于夜间,起病急骤,疼痛进行性加剧,12h 左右达高峰。
疼痛呈撕裂样、刀割样或咬噬样,难以忍受。
受累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红肿,皮温升高,触痛明显。
症状多于数天或2周内自行缓解。
多数患者发病前无先驱症状,部分患者发病前有疲乏、周身不适及关节局部刺痛等先兆。
首次发作多为单关节受累,50%以上发生于第一跖趾关节。
痛风好发于下肢,如足背、足跟、踝、膝关节,指、肘、腕关节亦可受累。
随着病程进展,反复发作的患者受累关节逐渐增多,少数可影响到舐骼关节、肩关节或脊柱关节,亦可累及关节周围滑囊、肌腱、腱鞘等部位,且发作的症状和体征渐趋不典型。
各国历次痛风和高尿酸血症指南的比较分析

多的文章证明血尿酸水平升高是高血压、冠心病死亡、急性心 肌梗死、脑卒中和所有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116-1q,与肾 脏疾病关系密切[19-221,与糖耐量异常和糖尿病发病具有因果关 系吲,与甘油三酯有相关性,和代谢综合征密切相关幽。这些 证据不断地动摇着原先的概念,至少现在认为无症状高尿酸 血症是否需要治疗是一个需要进一步讨论的问题。
mg持续24 h,症状减轻后逐Et减量[4】。 秋水仙碱:传统给药方法是首次口服1 mg,然后每2
h
o.5
mg,直至出现下列3个停药指标之一:①疼痛、炎症明显
缓解;②出现恶心、呕吐和腹泻等;③24 h总量达6 m酽.1lJ。然 而秋水仙碱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十分接近,大约80%的患者 在尚未达到适当药效之前就已因不良反应而停药[41。自2010 年Terkehaub等[12】证实低剂量秋水仙碱对早期痛风发作的疗 效与大剂量秋水仙碱相似,且更为安全之后,目前一般都推荐 用小剂量,如建议首次秋水仙碱1 h后再用0.5
・346・
空堡凰望痘堂苤查2Q13堡5旦笙!!鲞筮§塑gh也』丛!Ⅱ燮丝:丛塑垫13:y!!.12,堕Q:5
・综述・
各国历次痛风和高尿酸血症指南的比较分析
吴东海
目前我们对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有待提 高,误诊、漏诊或不规范治疗时有发生。为了充实、更新有关 知识,找出目前悬而未决的问题,确定今后研究方向,特对历 高尿酸血症患者不出现痛风,也有的患者在痛风发作期血清 尿酸可在正常水平即,6-71。还需要注意痛风石和肾结石可出现 在痛风之前,甚至出现在从未有过痛风的患者中[21。 2.2.2急性痛风的治疗 2.2.2.1一般原则: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秋水仙碱和糖皮 法 质激素都是合适的一线药物B-2^,7-91,选择何种药物依照患者病 情、既往对药物的反应、有无其他合并症、药物的疗效和安全 性而定。通常一般先选用NSAIDs,如对NSAIDs有禁忌,则选 用秋水仙碱。这种偏好完全基于习惯和经验,因为这2种药物 并未做过对比试验。应根据关节炎的严重程度和受累关节数 目选用治疗方案。对于轻中度发作,特别是累及1个或几个小 关节,或1~2个大关节的病例,推荐单药治疗。可口服 NSAIDs、秋水仙碱或糖皮质激素。对重度、多关节受累或l~2 个大关节受累的病例推荐联合治疗。联用的2个药物可均为 全量,或根据情况,一个药物全量,另~个药物用预防量。推荐 的联合方案有NSAIDs和秋水仙碱,口服糖皮质激素和秋水 仙碱,关节内注射糖皮质激素可以和NSAIDs、秋水仙碱、口服 糖皮质激素中的任一种药物相联合。考虑到不良反应,全身用 糖皮质激素不与NSA!Ds相联合。如单药治疗反应不佳可转 换为另一种单药治疗,或变为联合治疗。也可用阿那白滞素 (anakinra)100 mg皮下注射,每日1次,连用3 d[8】。 急性痛风发作后,治疗越早,疗效约好。有指南建议“早期 (起病后12~24 h内)用药是获取良效的重要条件”M。更有指 南指出在痛风的萌芽期服1片(0.5 rag)秋水仙碱可制止痛风 进一步发展【31。 2.2.2.2治疗药物:NSAIDs:所有指南都推荐NSAIDs为首选 药物,开始用最大量。但在疗程上意见并不完全一致。有的 建议“完全缓解后再维持24 h,然后逐渐减量”12]。也有的建 议“治疗持续1。2周”【1。】,但没有明确说明最大量持续1~2周, 还是整个疗程持续l~2周。有指南建议最大量NSAIDs一 般可用吲哚美辛,开始50 mg立即口服,接着每6 h服用25~
痛风指南:发达国家是这样治疗痛风的

痛风指南:发达国家是这样治疗痛风的前沿:痛风是一种最常见的炎症性关节病,在西方国家男性的患病率约为1%~2%。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痛风的患病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已经接近西方发达国家水平。
痛风是由于血尿酸水平持续升高,导致单钠尿酸盐在关节和其他组织中沉积所致。
高尿酸血症和痛风与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慢性肾脏病等密切相关,是上述疾病发生发展的独立危险因素,也直接导致了患者长期生活质量的下降。
2002~2008年荷兰全科医师学会、欧洲风湿病学会、英国风湿病学会以及日本痛风和核酸代谢学会均陆续颁布了痛风治疗指南,为合理规范化诊治痛风提供了重要依据。
治疗药物和新型影像学技术(高频超声和双能CT)的应用进一步推动了痛风诊治的发展。
2012年美国风湿病学会在循证医学证据基础上,结合专家根据患者具体临床情况给出的意见,针对痛风治疗提出了新的指南,包括非药物性干预和药物治疗。
2013年多个国家又联合提出了痛风诊断和治疗推荐。
为了更好地指导我国临床医师在实践中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制订合理的治疗方案。
1痛风的治疗目标:普遍目标:痛风的治疗目标已经非常明确,最新的几项推荐或指南一致强调血尿酸水平降至360μmol/L(6mg/dl)以下是治疗的最低目标;痛风石患者目标:对于已有痛风石的痛风患者,为了更好地长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应将血尿酸水平降至300μmol/L(5mg/dl)以下。
因此在治疗过程中需要严密监测患者血尿酸水平,另外也需要关注关节炎发作的频率和痛风石的大小。
最终目标:对于痛风患者,关节炎不再发作、痛风石逐渐被吸收也是治疗的重要目标。
2痛风的诊断:在关节积液或痛风石中发现单钠尿酸盐晶体仍然是诊断痛风的最有利依据。
临床发现典型痛风石或对秋水仙碱治疗反应好,支持痛风诊断,除此以外的多数情况下,临床、实验室以及传统X线检查对于诊断的帮助不大。
对于11项研究的荟萃分析显示:新型影像学技术(超声、双能CT)对于痛风诊断有帮助。
痛风和高尿酸血症诊治各国指南与共识同与不同课件

原发性痛风诊断和治疗指南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
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治疗的中国
专家共识
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
医师分会
无病症高尿酸血症合并心血管
疾病诊治建议的中国专家共识
2007 中国台湾风湿病学会
痛风与高尿酸血症诊疗指引
高尿酸血症的定义:性别之分
认为无性别之分
观点:高尿酸血症的诊断不分 性 别、年龄:SUA大于 7mg/dl
2
受累关节急性发作时症状:
符合1个特点
1
▸受累关节皮肤发红(患者主诉或医生查体)
符合2个特点
2
▸触痛或压痛
▸活动障碍
临床表现 典型的急性发作:
符合3个特点
3
首次典型发作
1
符合下列≥2项(不论是否抗炎治疗)
▸疼痛达到峰值时间<24 h ▸症状缓解≤14天
反复典型发作
2
▸在发作间期症状完全缓解(达到基线水平)
2
实验室 指标
次发作开始有大于4周的时间(如在发作间期) 8–<10 mg/dL
完成,可重测检测。以最高值为准
mmol/L)
(0.48–<0.60
3
≥10 mg/dL (≥0.60 mmol/L) 4
关节滑液分析
由有经验的医生对有症状关节或滑囊进行穿刺及 尿酸盐结晶阴性
−2
偏振光显微镜镜检
(曾)有症状的关节或滑囊处尿酸盐晶体影像学
>1次急性关节炎发作 1天内关节炎症达顶峰 单关节炎发作 关节发红 第一跖趾关节肿胀或疼痛 单侧第一跖趾关节发作
– 单侧跗骨关节炎发作 – 可疑痛风石 – 高尿酸血症 – X线上有不对称性关节内肿胀 – X线片有不伴骨糜烂的骨皮质下囊肿 – 炎症发作期滑液培养阴性
中国痛风诊疗指南

尿酸排泄障碍
肾功能不全、药物等因素可影 响尿酸排泄,导致血尿酸水平
升高,引发痛风。
其他因素
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代谢 性疾病与痛风发病密切相关。
痛风的临床表现和分型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表现为关节红肿、疼痛、发热 ,多累及第一跖趾关节,常在
夜间发作,疼痛剧烈。
慢性痛风性关节炎
反复发作的急性关节炎可导致 关节破坏、畸形,形成痛风石 。
代谢组学和蛋白质组学技术
通过代谢组学和蛋白质组学技术研究痛风患者的代谢异常,以寻找 新的治疗靶点。
先进的影像学技术
如高分辨率超声、MRI等,可提高痛风病灶的检出率,有助于早期 诊断和治疗。
痛风诊疗的临床研究和进展
新型降尿酸药物的研究
01
研发更安全、有效的新型降尿酸药物,以减少痛风患者的药物
副作用,提高治疗效果。
随访管理:定期随访,与医生沟 通病情变化和治疗反应,及时调 整治疗方案和干预措施。
通过病情监测和随访管理,可以 及时发现并控制痛风的发展,减 轻患者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05
痛风诊疗的未来展望
痛风诊疗的新技术和新方法
基因测序技术
未来可以利用基因测序技术,分析痛风患者的基因变异,为个性 化治疗提供依据。
感染性关节炎:感染性关节炎起病急 ,全身症状明显,关节腔穿刺可抽出 脓液,血液检查白细胞增高,中性粒 细胞比例增加。痛风性关节炎则起病 较缓,全身症状不明显,关节腔穿刺 可抽出滑液,血液检查尿酸增高。通 过关节腔穿刺和血液检查可鉴别两者 。
在痛风诊疗过程中,医生和患者都需 要对病情有充分的认识,遵循诊疗指 南,合理选择检查方法和评价指标, 减少误诊和漏诊的可能性。同时,痛 风患者也需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和 建议,控制饮食,改善生活方式,以 减少痛风的发作和并发症的发生。
骨科精读2022NICE指南:痛风的诊断和管理!

骨科精读2022NICE指南:痛风的诊断和管理!2022年6月,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NICE)发布了痛风的诊断和管理指南。
本文主要针对主要涵盖了痛风的诊断和管理,并针对痛风的诊断,痛风发作的管理以及长期管理和转诊提供指导建议。
诊断与评估症状与体征➤出现以下任何情况均可能提示痛风:•单侧或双侧第一跖趾(MTP)迅速出现(通常在一夜之间)剧烈疼痛并伴有红肿;•痛风石。
➤痛风通常发生迅速(通常在一夜之间),除了第一个MTP 关节以外,其他关节也可迅速出现剧烈疼痛、红肿或肿胀,如足中部、踝关节、膝关节、手、腕关节、肘关节。
➤对于出现关节疼痛、红肿、肿胀的患者,需评估化脓性关节炎、焦磷酸钙晶体沉积和炎症性关节炎的可能性。
➤如果怀疑患有化脓性关节炎,应根据当地规定立即转诊。
➤对于出现慢性炎症性关节痛的患者,应考虑慢性痛风性关节炎。
➤对于痛风疑似患者,应详细询问病史并进行体格检查以评估症状和体征。
诊断➤对于有痛风症状和体征的患者,应测量血尿酸水平以明确临床诊断(血尿酸水平≥360 μmol/L [6 mg/dl])。
如果在发作期间血尿酸水平低于360 μmol/L(6 mg/dl),并且强烈怀疑痛风,则在病情稳定至少 2 周后重复血尿酸水平的测量。
➤如果痛风的诊断仍然不确定或未明确,可考虑关节抽取和显微镜检查关节液。
➤如果无法进行关节抽吸或痛风的诊断仍然不明确,可考虑使用X 射线、超声或双能 CT 检查。
急性期痛风的管理➤考虑到患者的合并症、联合处方和偏好,将非甾体抗炎药(NSAID)、秋水仙碱或短期口服糖皮质激素作为痛风发作的一线治疗。
➤考虑为正在服用非甾体抗炎药治疗痛风发作的患者添加质子泵抑制剂。
➤如果NSAID 和秋水仙碱存在禁忌、不耐受或无效,可考虑关节内或肌肉内注射糖皮质激素来治疗痛风发作。
➤除非 NSAID、秋水仙碱和糖皮质激素存在禁忌、不耐受或无效,否则痛风发作不应使用白细胞介素-1(IL-1)抑制剂治疗。
高尿酸血症诊治各国指南对比

2017痛风治疗指南
简称
2011EULAR 2016EULAR 2012ACR
日本指南 多国
ACR/EULAR APLAR
中国台湾 风湿病学会 2016中国 心血管共识 中国内分泌 2017中国多学科
2017BSR
•5个分类条目可为0: ① 未发现痛风石;② 血尿酸: 4-6 mg/dl;③ 未做关节液分析 ④ 无或未做超声,双能CT;⑤ 无或未做X线检查
分类标准总分之和为23,评分≥8分可诊断痛风
Ann Rheum Dis. 2015 Oct;74(10):1789-98.
与其他已有标准相比,2015 ACR/EULAR痛风分类标 准敏感度、特异度均较高
面血管覆盖,位于典型的部位:关节、耳廓、鹰嘴黏液囊、
存在
4
指腹、肌腱(如跟腱)
2015 ACR/EULAR痛风分类标准
项目
分类
评分
实验室检查 血尿酸:通过尿酸酶方法测定
理想情况下,应该在患者没有接受降尿酸治疗的 时候和症状发生4周后进行评分(如发作间期),如 果可行,在这些条件下进行复测,并以最高的数 值为准
时间
2011 2016 2012
2012 2014
2015 2015
2013 2011 2016 2011 2013 2017
2017
指南或共识
痛风和高尿酸血症诊断和治疗的推荐意见 基于循证证据的痛风管理指南(更新) 2012 年痛风治疗指南: 第一部分:系统性非药物及药物治疗高尿酸血国内相关指南、推荐意见、专家共识之我见; 第二部分: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和抗炎预防 2012 年高尿酸血症痛风治疗指南(第二版) 2014 年多国痛风诊断和治疗的循证推荐意见:基于3e(证据、专家、交换)的原则,结合系统文 献复习和广泛的风湿病学专家小组的意见 联合发布2015 年痛风分类标准 2015 年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关于痛风诊治的推荐意见:基于3e 原则,结合系统的文献回顾和专家意 见 2013 年台湾痛风与高尿酸血症诊治指引 2011 年原发性痛风诊断和治疗指南 中国痛风诊治指南 2011 年无症状高尿酸血症合并心血管疾病诊治建议(中国专家共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recommends possible initiation of ULT close to the first gout attack resolution——2016EULAR
降尿酸治疗时预防复发的措施
• Colchicine 500 mgs bd or od continued for up to 6 months— —2017BSR
severe renal impairment; / receiving strong Pglycoprotein and/or CYP3A4 inhibitors(such ascyclosporin or clarithromycin )
2015澳洲
renal impairment,
gastrointestinal disease and diabetes慎用
GC的相关证据
控制痛风急性发作的药物剂量推荐
2017BSR
2016中国 2016ACP
NSAID maximum dose / /
2016EULAR /
2015澳洲 / 2014多国 /
colchicine
Corticosteroids
0.5 mg bd-qds /
1.5-1.8mg/d 30mg/d,3d
痛风急性发作后降尿酸治疗的时机
• Commencement of ULT is best delayed until inflammation has settled——2017BSR
• recommends against initiating long-term ULT in most patients after a first gout attack or in patients with infrequent attacks——2016ACP
欧洲 澳洲
14 countries
控制痛风急性发作的用药选择推荐
• NSAID and colchicine without contraindications—— 2017BSR
• 首选NSAIDs→NSAIDs禁忌建议单独使用低剂量秋水仙碱 →对NSAIDs及秋水仙碱均不耐受建议使用GC——2016中 国
• 别嘌醇联合苯溴马隆对溶解痛风石比单用苯溴马 隆效果更好——2016中国
• Uricosurics are recommended combination with allopurinol in patients without proper control with allopurinol alone(probenecid-allopurinol or benzbromarone-allopurinol) ——2016EULAR
• Corticosteroids should be considered as first-line therapy without contraindications ——2016ACP
• first-line options are colchicine and/or an NSAID, oral corticosteroid or articular aspiration and injection of corticosteroids——2016EULAR
• 总不良反应、胃肠道不良反应、头晕:依托考昔<双氯芬 酸、吲哚美辛
• 发酸生>吲心哚血美管辛风>布险洛:芬依>托萘考普昔生>依托度酸>罗非昔布>双氯芬 • COX-2ibs可更有针对抑制COX-2,减少胃肠道损伤等副作
用,可用于胃肠道高危因素患者。 • 胃肠道出血风险:GC > NSAIDs,但无针对关节内注射的
痛风管理的最新国内 外指南比较
指南名称
BSR指南:痛风管理 中国痛风诊疗指南
ACP临床实践指南:急性和复发 性痛风的管理
EULAR循证建议:痛风的管理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痛风诊断和 管理建议
痛风诊断与管理的多国证据推 荐意见
制定时间 2017 2016 2016
2016 2015
2014
制定国家 英国 中国 美国
• Colchicine, NSAIDs and/or glucocorticoids depending on comorbidities and risk of adverse effects——2014多国
痛风急性发作的用药选择循证证据
• 疼痛缓解及控制痛风急性发作:依托考昔>双氯芬酸、塞 来昔布>吲哚美辛
1.2 mg followed 35 mg/d,5d
by 0.6 mg 1
hour later
a loading dose of 1 mg followed 1 hour later by 0.5 mg on day 1
30–35 mg/d, 3-5d
low-dose
low-dose
1.8 mg in 24 h /
• NSAIDs, colchicine and glucocorticoids are all effective in management of acute gout; comorbidities and concomitant medications influence choice ——2015澳洲
• Recommends considering combination therapy, such as colchicine and an NSAID or colchicine and corticosteroids for patients with particularly severe acute gout——2016EULAR
renal impairment and in
patients taking strong CYP3A4 inhibitors减量
renal impairment,
gastrointestinal disease and diabetes慎用
2014多国 Individual treatment decisions should be based on consideration of an individual’s
• The combination of allopurinol and benzbromarone allowed a reduction in SUA levels except in cases of severe renal dysfunction ——2014多国
控制痛风急性发作的用药禁忌
NSAID
colchicine
Corticosteroids
2017BSR
Choice of first line agent will depend on patient preference, renal function and comorbidities
2016中国 /
characteristics and each drug’s safety profile
控制痛风急性发作的联合用药
• In patients with acute gout where response to monotherapy is insufficient, combinations of treatment can be used ——2017BSR
/
/
2016ACP
renal disease, heart failure, renal or hepatic impairment /
or cirrhosis
with P450 3A4 inhibitors or
P-glycoprotein inhibitors
2016EULAR severe renal impairment
• 预防性使用小剂量秋水仙碱3-6个月)——2016中国 • prophylactic therapy with low-dose colchicine or low-dose
NSAIDs more than 8 weeks——2016ACP • Recommended prophylactic treatment is colchicine, 0.5–1
• The use of combination therapy was felt to be appropriate in certain situations such as severe or refractory disease or when comorbidities limit the use of individual agents——2015澳洲
降尿酸药物的联合使用
• A uricosuric agent can be used in combination with a xanthine oxidase inhibitor in patients w urate target with optimal doses of monotherapy——2017BS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