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老与抗衰老
皮肤老化与抗衰老技术研究

皮肤老化与抗衰老技术研究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皮肤逐渐出现各种问题,如皱纹、松弛、色斑、痤疮等。
这些都是皮肤老化的表现,其中最为直观的便是皱纹。
只要人活着,就会有皮肤老化的过程,关键是如何缓解和延缓这一过程。
因此,抗衰老成为了许多人关注的话题。
皮肤老化是怎样发生的?皮肤的组成主要包括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
皮肤中有许多结构和成分,如胶原蛋白、弹性纤维、水分、皮脂等,这些在过去的岁月里不断地流失。
当我们年龄增长时,皮肤的自我修复能力也会逐渐下降,导致皮肤老化的过程。
此外,长期接触紫外线、吸烟、饮酒、不良的作息等不利因素也会加速皮肤老化。
那么我们该如何对皮肤进行抗衰老呢?首先,我们需要从生活的方方面面入手,如良好的作息、均衡的饮食、适当的运动等。
此外,还有一些最新的抗衰老技术可以帮助我们缓解和延缓皮肤老化的过程。
一、光子嫩肤光子嫩肤又称光子祛斑,是目前非常流行的一种抗衰老技术。
该技术采用可见光和红外线的某一频谱波段,针对皮肤中的色素沉着、毛孔粗大、皱纹等问题进行治疗,从而使皮肤更加嫩滑、有光泽。
光子嫩肤技术使用极短光脉冲的高能光束穿透皮肤表面,作用于深层组织,促进胶原蛋白再生,促进血液循环,达到肌肤抗衰老效果的提升。
二、无针水光无针水光是一种临床最为安全的无创护肤方法,与传统注射美容技术相比,无针水光治疗具有较小的损伤和较短的恢复期。
其主要特点在于利用负离子开启肌肤通道,不需打针,将极其渗透性的营养液导入皮肤,同时在皮肤内进行角质代谢和美白、滋养、嫩肤等多种功效。
利用这种方法,皮肤细胞代谢得到明显改善,肌肤变得更加光滑细腻,且对皮肤无刺激。
三、微针美肤微针美肤是一种采用微小针头将营养液注入肌肤的美容方法。
该技术可以刺激皮肤产生肽和胶原蛋白,刺激皮肤细胞的分裂再生,使皮肤更加细致、紧致、有光泽。
此外,微针美肤的注入物可根据不同的肤质和需求进行调整,达到更加针对性的护理效果。
总之,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抗衰老技术被发展出来,我们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进行改善。
人体衰老和抗衰老研究

人体衰老和抗衰老研究人体衰老和抗衰老是人类长期以来关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类寿命的延长,人们对于衰老的探索变得越发深入和广泛,尤其是对于如何延缓衰老和保持身体的健康状态的研究更加引人关注。
本文将从人体衰老的原因、特征,以及目前的抗衰老研究几个方面展开探讨。
首先,人体衰老是多种因素的综合结果。
一般来说,人体衰老可以分为自然衰老和病理性衰老两种类型。
自然衰老是指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各个系统逐渐与退化。
病理性衰老则是由于疾病、酸化应激、染色体缺失等原因导致身体功能的下降与退化。
此外,环境因素、基因突变、生活方式、心理等也会对人体衰老产生一定的影响。
其次,人体衰老的特征是多方面的。
外部表现上,皮肤失去弹性、皱纹加深;头发变白、变稀;骨骼变脆、容易骨折;肌肉萎缩、力量下降等。
内部表现上,免疫功能下降;器官功能减弱;代谢过程减慢;细胞功能受损等。
此外,衰老还会引起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下降、抑郁等心理问题。
目前,关于抗衰老的研究主要包括药物疗法、营养疗法、基因治疗、细胞治疗和生活方式干预等几个方面。
药物疗法是抗衰老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例如,抗氧化剂被认为可以延缓细胞的老化过程,如维生素C、维生素E和多酚类化合物等。
此外,有一些药物针对具体的衰老相关疾病进行研究,如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
然而,目前的药物疗法仍面临副作用大、疗效有限、长期安全性不确定等问题,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开发。
营养疗法是通过调整饮食来延缓衰老的一种方法。
例如,富含抗氧化剂和抗炎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等)可以降低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有助于延缓老化。
此外,适量的蛋白质摄入和饮食的节制也被认为有助于延缓衰老。
然而,营养疗法的具体原理和效果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来证实。
基因治疗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来干预衰老过程的方法。
研究发现,一些基因与衰老过程相关,如SIRT1基因、mTOR基因等。
通过拟南芥实验、小鼠模型研究发现,SIRT1基因的过度表达可以延缓衰老过程,mTOR基因的下调也可以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
细胞衰老与抗衰老

细胞衰老与抗衰老细胞是构成人体的基本单位,随着时间的推移,细胞也会经历衰老的过程。
细胞衰老是导致人体各种老年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然而,在现代科学的发展中,人们逐渐意识到细胞衰老是可以被延缓甚至逆转的。
抗衰老成为了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文将探讨细胞衰老与抗衰老的相关内容。
一、细胞衰老的原因细胞衰老是多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首先,遗传因素在细胞衰老中起着重要作用。
每个人的基因组都会在特定的时间内累积突变或损伤,从而导致细胞功能下降。
其次,与年龄相关的衰老也是细胞衰老的重要原因。
随着年龄的增长,细胞内的代谢过程会变得不稳定,维持和修复细胞的能力逐渐降低。
此外,外部环境因素如紫外线、化学物质和辐射等也会引起细胞损伤,加速细胞衰老的进程。
二、细胞衰老的表现细胞衰老会引起一系列的生理和形态学变化。
在细胞水平上,细胞的功能逐渐下降,代谢和修复能力减弱。
细胞的反应速度变慢,对外界刺激的敏感性下降。
在组织和器官水平上,细胞的数量减少,组织变得更加脆弱,功能减弱。
这些变化表现为皮肤皱纹的出现、骨质疏松、免疫力下降、记忆力减退等。
三、抗衰老的方法随着对细胞衰老机制的深入研究,人们逐渐找到了一些抗衰老的方法。
首先,健康饮食对抗衰老起着重要作用。
摄入富含抗氧化剂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和坚果,可以中和体内自由基的过量产生,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
其次,适度的运动也可以延缓细胞衰老。
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新陈代谢水平,增强细胞的功能和修复能力。
此外,科学的药物干预和基因治疗也是抗衰老的研究方向。
通过干预关键基因的表达,延缓细胞衰老的进程。
四、未来的展望尽管对细胞衰老和抗衰老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突破,但仍有许多未解之谜等待我们去探索。
未来的研究将更深入地了解细胞衰老的机制,发现更多的抗衰老治疗方法。
一些新兴的技术,如干细胞治疗和基因编辑技术,也有望为抗衰老领域带来新的突破。
同时,教育和普及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也是抗衰老工作的关键。
《中国衰老与抗衰老专家共识(2019 年)》要点

《中国衰老与抗衰老专家共识(2019 年)》要点人口老龄化是世界各国亟待解决的问题。
中国作为人口大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尤为严重。
1 衰老是随着年龄增加而缓慢出现、普遍发生的生物学过程一般而言,人体衰老是缓慢出现、必然发生的生物学过程。
衰老是个体走向自然死亡的必经步骤,其生物学意义是为新个体留下生长和生活条件,以保持物种在地球上的生存和延续。
衰老与发育过程差异显著。
2 衰老细胞是人体器官和组织衰老的基本结构单元细胞是组成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体衰老的基本单位。
细胞衰老的概念由美国科学家Hayflick首先提出,表现为体积膨大、颗粒物增多、代谢紊乱、原本具有增殖能力的细胞出现逐渐停止增殖的现象。
细胞衰老也包括增殖不活跃和终末分化的细胞,如:神经元、心肌细胞等的衰老。
一般认为,在机体衰老过程中,成体干细胞的衰老乃至耗竭是组织器官衰老和老年性疾病的重要诱因;以神经元、肌肉细胞衰老为代表的损伤积累及其功能失衡,在DNA、表观遗传、蛋白质功能方面的变化,也起重要作用。
系列研究表明,清除衰老细胞可能有效缓解人体衰老相关疾病的症状。
这些研究结果证明了细胞衰老与机体衰老及老年疾病之间的紧密关系,也为通过清除衰老细胞或促进细胞去衰老,从而为减少衰老相关疾病的发生提供理论基础。
3 衰老是老年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老年病是指随着增龄发病率明显升高、且与衰老密切相关的多种疾病的总称,属于慢性病的范畴。
大量的研究表明:衰老与老年病发生发展的因果联系紧密,是老年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
衰老机制是老年医学基础理论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
它使我们明确认识到了老年病是难以根治的疾病,其根源在于衰老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是必然发生的生物学过程。
深入研究衰老机制,对于指导“老年人的健康与疾病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
4 在老年慢病中,血管衰老是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血管衰老涉及血管钙化、脉压波等特征性改变,是中老年人群多种慢性病(例如: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心、脑、肾血管疾病和周围血管疾病等)发生的共病基础和关键环节,严重威胁中老年人群的健康。
细胞衰老与抗衰老的研究

细胞衰老与抗衰老的研究在人类体内,细胞衰老是一个自然不可避免的过程。
细胞衰老带来了人们身体机能的下降,使得人们更加容易受到疾病的侵袭。
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对细胞衰老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突破。
本文将探讨细胞衰老的原因以及抗衰老研究的进展。
一、细胞衰老的原因1.1 染色体末端及DNA伤害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末端的DNA容易受到损伤。
当细胞分裂次数达到一定阈值后,染色体末端的DNA损伤会导致细胞进入衰老状态。
这是细胞衰老的重要原因之一。
1.2 氧化应激氧化应激是细胞衰老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细胞内的氧化反应会导致氧自由基生成,这些氧自由基具有高度活性,会攻击细胞内的脂质、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分子,从而导致细胞功能下降,加速衰老过程。
1.3 染色质结构的改变染色质是细胞内一种重要的核酸蛋白质复合物,是调控基因表达和细胞功能的关键。
随着细胞的衰老,染色质的复杂性和结构会发生改变,进而影响到基因表达的正常调控,加速了细胞衰老的速度。
二、抗衰老研究的进展2.1 基因治疗基因治疗作为一种新兴的抗衰老研究领域,通过修复细胞内的基因缺陷,达到延缓细胞衰老的效果。
例如,研究人员可以利用基因治疗技术,增加细胞内的端粒酶活性,从而延缓染色体末端的DNA损伤,减缓细胞衰老速度。
2.2 干细胞治疗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的能力,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抗衰老的研究中。
通过将干细胞移植到衰老的组织或器官中,可以促进组织再生和恢复功能,延缓细胞衰老的过程。
2.3 药物治疗近年来,许多抗衰老药物被研究出来,并显示出显著的抗衰老效果。
例如,白藜芦醇、雷帕霉素和雷洛昔芬等抗衰老药物通过多种机制抑制细胞衰老的发生,并改善人体的健康状况。
2.4 生活方式改变除了药物治疗外,改变生活方式也是一种重要的抗衰老策略。
通过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合理的运动和充足的睡眠,可以减缓细胞衰老的速度。
此外,减少烟草和酒精摄入对于细胞健康也有积极的影响。
结论细胞衰老是人体衰老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但通过科学的研究与创新的抗衰老方法,我们可以延缓细胞衰老的速度,提高人类的健康水平。
衰老与抗衰老 ppt课件

传统护肤品能做到吗?
• 成分?---动植物提取物、化工原料、单一的生长 因子
• 吸收率?---不能让细胞自身吸收,吸收率很低, 只有0.3%—3%
• 作用---表皮的滋润 和防护,暂时性的让
皮肤有光泽,不能从 根本上改善衰老,更 不能逆转年龄。
传统产品能激活细胞吗?
传统护肤品作用方 法:涂抹
死细胞
让皮肤实现慢老梦想!!
顾客案例
顾客案例
顾客案例
纳米美塑有那些特点
• 靶向性:针对性强
• 主动性 :激活细胞、修复受损组织、促进 细胞代谢
• 高效持久性 :细胞因子,记忆叠加
• 安全性 :背景、成分、 GMP标准
让 美 丽 成 就 现 实 纳 米 美 塑
暨南大学资产经营管理公司基因工程药物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产学研示范基地独一无二国家级的产品研发平台研制的发酵发酵离心离心层析层析分装分装首届中国国际抗衰老博览会暨世界首届中国国际抗衰老博览会暨世界抗衰老论坛抗衰老论坛杭州杭州纳米美塑受到国内外专家及国际抗衰老协会主席高度好评及首肯
衰老与抗衰老
培训部总监 ----何溪溪
(角质层)
新生细胞
(基底层)
传统护肤品作用位 置:死皮
传统护肤品作用效 果:滋润
表 皮 层
真 皮 层
纳米美塑 是如何抗衰老的?
纳米美塑--品牌定位
美塑:美塑疗法(美容方法)
品牌定位:是一个尖端的,高科技的基因美 容皮肤抗衰老品牌 !
核心原理—细胞激活原理
• 三大功能: 一是激活堕化细胞
二是修复受损细胞
目
@新药证书号:
国药证字(2000)S-06号
专利情况
围绕FGF及其衍生项目,目前已申请发明专利22项,其中6 项获得授权:
临床医学技术培训衰老学与抗衰老治疗技术

保持充足的睡眠和规律的作息时间,有助于内脏器官的修复和再生 。
神经系统退行性变防治方法
药物治疗
针对神经系统退行性变的不同症状,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如 抗抑郁药、抗焦虑药、营养神经药等。
物理治疗
通过物理因子如光、热、电等作用于人体,促进血液循环和神经再 生,缓解神经系统退行性变的症状。
康复训练
THANKS
感谢观看
饮食养生
依据食物性味归经理论, 选择合适食材以滋补身体 、延缓衰老。
运动保健
运用传统武术、气功等运 动方式,增强体质,提高 抗衰老能力。
现代医学手段进展与挑战
细胞治疗
通过干细胞移植、细胞因 子等手段修复受损组织, 促进机体再生。
基因治疗
利用基因编辑技术,纠正 致病基因,从根本上延缓 衰老过程。
药物治疗
细胞衰老过程。
基因编辑技术
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如CRISPRCas9等,对衰老相关基因进行精 确编辑,从根本上改变细胞的衰
老命运。
04
组织器官层面抗衰老策略分析
皮肤紧致提升方法论述
激光治疗
通过激光照射皮肤,刺激胶原蛋白再生,达到紧 致提升的效果。
射频紧肤
利用射频能量作用于皮肤深层,促进胶原蛋白收 缩和再生,从而改善皮肤松弛。
认知训练
进行认知训练可以改善记忆力、注意力和思维能 力,有助于保持大脑活跃和延缓认知衰退。
06
法律法规、伦理道德及社会责任 意识培养
国家相关政策法规解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师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明确医师的权利、义务、考核与培训等方面的规定,保障医师合法权益。
《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
规范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加强技术管理,提高医疗质量。
人体衰老和抗衰老研究教学内容

衰老速度
❖人的四种年龄①历法年龄②生理年龄③心理年 龄④社会年龄
❖ 衰老是不知不觉的长 期积累的结果;衰老 速度因人而异(早老 综合征、长寿家族、 未老先衰、老而不 衰);遗传因素和生 活环境和方式决定
健脑益智、乌发固齿、提高免疫功能等。著名 的延年益寿方剂有几百首, 总的目的是‘ 固 本扶元’
抗衰老医学的新机遇
❖ “一切生物学关键问题必须在细胞中寻找”已成 为生物学家的共识
❖ 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衰老的基本 单位。细胞衰老引起的细胞增殖能力下降是器官 衰老、萎缩、机能减退的根本原因之一
人体衰老和抗衰老 研究
衰老:复杂的生物学过程
衰老是一种正常而复杂的生物学过程, 是所有生物的共同特征,衰老可以降低机体 面对环境威胁维持动态平衡的能力,从而增 加机体患病和死亡的可能性
预期寿命与寿限
❖ 人类平均寿命增长的两次飞跃:
▪ 第1次:从19世纪初到1900年,人寿30岁增至45岁 ▪ 第2次:从20世纪初到2000年,人寿45岁增至76岁
❖判断衰老速度的综合方法①观察外观(皮肤松弛、鱼尾纹, 老年斑, 头发稀疏灰白)②测试两项生理功能(相对肺活量 和视觉调节范围)③观察衰老速度的综合反应(吃、睡、便、 说、走)
❖ ①吃得快——食欲好,体内代谢正常。
❖ ②睡得快——神经系统正常、易入睡。
❖ ③便得快——大小便正常,表明消化、泌尿系统 处于健康状态。
❖ 促进脑细胞代谢药:具有扩张血管、补充脑神经 递质、促进大脑功能、增强记忆力、防止老年性 痴呆的作用。包括多不饱和脂肪酸、亚麻酸、十 八碳三烯酸、DHA (二十二碳六烯酸)、EPA (二 十碳五烯酸)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衰老与抗衰老衰老是机体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退行性变化,表现为细胞数减少,组织弹性降低,脏器萎缩变性,多种生理功能减退,机体的适应能力、抵抗能力、储备能力以及体内外平衡能力减弱,病患容易产生。
衰老是生命过程的必然规律。
一般认为:衰老是遗传设定的、源于基因,在生命活动过程中受内外因素配合作用而表现出来。
但生物为什么会衰老?衰老的机理是什么?目前尚未得到很好阐明。
一、衰老学说衰老问题是当今社会和自然科学研究的重点之一。
科学工作者已提出不少有关衰老机理的假说,例如1942年Bjorksten提出大分子物质交联学说、1956年Harman提出自由基学说、1958-60年Failla与Szilard提出射线导致细胞突变学说、1961年Medvdev 与Orgel 提出差错蛋白质学说、1979年Comfort 提出衰老基因调控学说、1980年Miquel等提出线粒体DNA损伤学说、1990年Hardy 提出端粒学说等等。
这些学说都只能从某一侧面反映衰老的因或果,很难完全解释衰老的机制。
下面只就目前较为流行的端粒学说和自由基学说作简要介绍。
1、端粒学说端粒(telomere)是线性染色体末端的特殊结构区,含有一些双链DNA重复序列,其终端是仅含多个G的单链。
端粒单链DNA的结合蛋白类似帽子,起稳定端粒的作用;双链上的结合蛋白有测量端粒长度和调控端粒酶活性的作用。
端粒的功能是保护染色体的完整性和稳定性,防止染色体末端被酶解或两条染色体的端区融合、丢失或重排。
每种生物的端粒都有特定的平均长度,但其总长度与生物体的寿命无关。
人的端粒长约10~15 kb。
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复制。
由于DNA链的‘不完全复制’,新链5′端留下一段缺隙,端粒因之缩短,但对其上游的结构基因没有影响,从而保证染色体结构基因复制的完整性。
人体细胞每分裂一次,端粒平均缩短50~200bp; 当细胞持续分裂端粒缩短至2~4kb时,正常人的双倍体细胞就不能再进行分裂,细胞进入M1期,开始衰老。
因而该假说认为:端粒的缩短是使细胞衰老死亡的根源。
端粒酶(telomerase)是合成端粒的一种逆转录酶,活化后能以自身RNA为模版合成端粒DNA并添加到染色体末端。
端粒酶由3个亚单位组成:①端粒酶RNA(hTR),②端粒酶相关蛋白(TP1),③端粒酶催化亚单位(hTRT);hTR是端粒酶延长端粒的模版,TP1起调节作用,hTRT具转录酶的催化活性。
端粒酶能延长端粒DNA富含G的单链,补上新链5′端的缺失;此外它也能修复断裂的染色体末端。
端粒在细胞内是动态地变化着的。
端粒的缩短可由端粒酶合成修补;但端粒酶活性高低并不与特定的端粒长度呈正相关。
一种细胞内端粒酶活性的高低有无、以及端粒修复的情况,是按细胞遗传特性设定的程序进行调控的。
人体内某些组织的细胞(例如造血干细胞、皮肤基底细胞、生殖母细胞、小肠陷窝细胞、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等)端粒酶活性很高,端粒修复良好,细胞不易衰老。
另一些组织细胞的端粒酶活性很弱,端粒长度明显随着年龄增大而缩短。
许多癌细胞在大量衍生过程中,端粒酶不断快速合成端粒DNA的重复序列,补充到已缩短的端粒上,所以癌细胞端粒的长度维持不变。
早老综合症(Werner′s综合症等)的病人,生长阻滞,皮肤、骨骼肌、心血管系统功能退化加速;病人的培养细胞,其端粒比正常个体中者短,端粒DNA修复能力降低。
可以看出,端粒长度及端粒酶活性与细胞衰老的确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端粒缩短可能是细胞开始衰老的关键性事件。
2、自由基学说自由基学说认为,引起人体衰老的主要原因是细胞代谢过程中不断产生的自由基(free radical)。
自由基能损坏膜结构、酶、蛋白质和DNA,使细胞受到损害;低水平自由基损害的长时间累积,能引起老化多病,导致人体的衰老和死亡。
同时,这种学说还认为凡能抑制和消除自由基的物质,均具有抗衰老作用。
动物实验表明,喂给动物各种氧化剂会加速动物死亡,而抗氧化剂可以延长动物寿命。
自由基是指:在电子轨道上带有一个或几个不成对电子的分子或原子。
自由基符号以“·”来表示,“·”代表分子上的不成对的电子。
单线激发态氧(1O2*)、超氧阴离子(O-*2)、羟自由基(OH·)、谷胱甘肽自由基(GS*)、类脂质自由基(L*)、有机过氧化物自由基(R-COO*)等都是自由基;过氧化氢(H2O2)本身不是自由基,但它很容易产生1O2*。
自由基性质非常活泼,有极强的氧化能力,能通过氧化反应破坏细胞组成中的有机大分子,伤害细胞器和细胞,造成细胞功能减退;所以自由基学说认为自由基是促使机体衰老的主要原因,而且几乎所有与年龄相关的退行性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老年痴呆、恶性肿瘤、糖尿病、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肺气肿、关节炎、肝硬化等)都与自由基造成的伤害有密切关系。
自由基学说在发展中将线粒体损害理论包括在内。
线粒体是细胞内进行氧化磷酸化的细胞器、产生能量的工厂;它的耗氧量约占机体耗氧总量的90%,而且所摄取的氧约2%在线粒体内变为氧自由基,是体内氧自由基的主要来源。
线粒体DNA未受组蛋白保护,易受自由基袭击,又不具核酸校读作用,错误率较高,结果使线粒体变性,影响能量供应,以致损害细胞、组织。
生物体内有防御自由基损害的抗氧化酶类: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等,也能利用一些抗氧化剂,例如谷胱甘肽、VitC、VitE等将自由基分解消除;但当自由基的量太多或酶活力减弱时,自由基的毒害作用便明显呈现。
随年龄增加,人体产生抗氧化酶类和利用抗氧化剂的能力逐渐降低,对自由基损害的防御能力下降,将导致衰老加速。
二、与衰老有关的基因近来在动物体内已发现一些与衰老有关的基因,例如age-1,ras2p,lag-1,lac-1,daf-2,daf-12,daf-16,daf-18,daf-23,clk-1,clk-2,clk-3,spe-26,gro-1等,它发生突变或缺失会延长线虫的寿命,其作用机理还未探明。
daf-2已在果蝇和老鼠体内找到;人体内可能也存在类似基因,找到并阐明其作用后对它进行干预,也许能延长人类的寿命。
在人类衰老相关基因研究方面,科学家已发现60余种与衰老有关的基因。
近来揭示p16基因和p21基因对人类细胞衰老进程有重要影响。
p16基因是一种细胞周期负调控因子,它抑制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CDK4和CDK6,而p21基因则是抑制cylin-CDK复合物,它们都使细胞周期阻滞于G1期。
在细胞衰老过程中它持续高表达,甚至高出年轻细胞的10~20倍。
在细胞受到伤害时,它们使细胞停止生长,并使细胞获得休息和自我修复的时间;当细胞老化时它们抑制细胞分裂,并启动其他与衰老和病患有关的若干基因;在细胞衰老、肿瘤发生等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些科学家认为p16与p21基因可能是人类可分裂细胞中控制衰老进程的主导基因。
p15与p16类似,p27与p21类似,也有相似的作用。
此外,一些长寿家族的遗传调查显示,父亲遗传到女儿的影响最弱,母亲遗传到儿子的影响最强。
三、抗衰老衰老的发生和发展取决于遗传因素、内外环境因素和社会心理因素的作用,而且是多因素诱发和多层次变化的综合结果。
因此抗衰老要采取多种途径和方法。
主要是通过: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注意合理的膳食结构、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坚持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加强学习提高自我保健意识等措施来获得。
下面简单介绍一些有关问题。
1、营养抗衰老动物实验表明适当限制热量摄入而保证其他营养素供应,可以降低代谢率、减少自由基生成、保持免疫系统活力,结果可延缓衰老;对人类是否适用尚无定论。
一般认为老年人饮食宜采用高质量蛋白、低脂、低盐,适当减少糖类(碳水化合物),增加青菜水果,补充一些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尤其是Vit C 、Vit E、硒和锌。
饮食要平衡,不偏食,忌烟少酒。
2、运动抗衰老运动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血管功能、消耗能量、锻炼肌肉、促使毒素分解排出,有明显的延缓衰老的作用。
运动的方式、时间、地点很宽松。
有条件的最好要运动到出汗,每次半小时至1小时,每周3-6次。
游泳、球类、武术、跳舞都是很好的锻炼项目。
慢跑、步行则是男女老少都适合的运动。
慢跑有别于一般中长跑,是一种随意的轻松自如不至于喘气的跑步;步行速度要略为快些才会有较好效果。
运动抗衰老要量力而行,贵在持之以恒。
3、心理抗衰老心理因素是影响人体健康和衰老过程的重要原因。
不良心理因素致病和致衰老有其神经生理和病理生理的基础,心因性刺激影响大脑皮层的高级整合功能,可通过大脑边缘系统—下丘脑—垂体—内分泌腺以及自主性神经系统(交感与副交感神经系统)广泛影响心血管活动和内脏生理功能;这些系统的活动又反馈影响大脑的高级功能。
我国对长寿者的调查研究表明,长寿者都具有性格豁达、开朗乐观、待人谦和、对生活充满信心的心理性格。
由于工作的时间紧张感和强烈的竞争意识,如不加强心理修养,往往会产生易激怒、暴躁、缺乏耐心的情绪,易诱生冠心病。
有忧郁、苦闷、悲观、自卑情绪的人往往易得癌症。
精神因素影响身体健康、影响衰老的事例举不胜举,必须给予足够重视。
建立良好的心理状态可以从这几方面去做:①认为自己是年轻的,或者至少不去想自己年纪有多大;②努力创造一个充满爱意、温馨的生活环境,和睦的环境能消除身心疲劳,焕发生命活力;③善于把握情绪,修心养性,保持心态平衡:④善于学习,多用脑;⑤培养业余爱好,丰富精神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