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专业知识一中药药剂学部分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_中药药剂学(第十、十一、十三章)_2010年版

中大网校引领成功职业人生
中大网校 “十佳网络教育机构”、 “十佳职业培训机构” 网址: 1、将脂溶性药物制成起效迅速的栓剂应选用下列哪种基质
A:可可豆脂
B:半合成山苍子油酯
C:半合成椰子油脂
D:聚乙二醇
E:半合成棕榈油脂
答案:D
解析:药物因素对栓剂中药物吸收的影响:药物的溶解度、脂溶性与解离度以及粒径大小影响药物的直肠吸收。
难溶性药物因直肠中分泌液较少,溶解吸收较少,宜减小粒径,以增加溶出。
脂溶性、非解离型的药物较解离型的药物易吸收。
基质因素对栓剂中药物吸收的影响水溶性药物分散在油脂性基质中,药物能较快释放于分泌液中,而脂溶性药物分散于油脂性基质,药物须由油相转入水性分泌液中,这种转相与药物在油和水两相中的分配系数有关。
脂溶性药物分散于水溶性基质中能较快释放。
2、水溶性基质栓全部溶解的时间应在
A:20min
B:30min
C:40min
D:50min
E:60min
答案:E
解析:栓剂的质量要求:药物与基质应混合均匀,外形应完整光滑,应有适宜的硬度,不起霜,不变色。
栓剂的质量检查:重量差异、融变时限等项目检查应符合规定。
其中,油脂性基质检应在30min 内全部融化、软化,或触压时无硬心;水溶性基质栓应。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_中药药剂学(二十四-二十七章)_2010年版

中大网校引领成功职业人生
中大网校 “十佳网络教育机构”、 “十佳职业培训机构” 网址: 1、酒制药物时,除哪种药物外,一般都为黄酒
A:大黄
B:乌梢蛇
C:蟾酥
D:桑枝
E:白芍
答案:C
解析:药物用酒拌润时,容器上应加盖;酒炙药物时除蟾酥外以黄酒为主,一般为药物每100kg 用黄酒10-20kg 。
若酒的用量较少,不易拌匀 药物时,可加适量水稀释;酒炙药物一般文火,勤翻动,炒至近干,颜 色加深时,即可取出,晾凉。
2、酒制药物时,先拌酒后炒药物的炮制方法适用于
A:质地较坚实的根及根茎类药物
B:质地较疏松的药物
C:酒制五灵脂
D:酒制大黄
E:酒制川芎
答案:A,D,E
解析:先拌酒后炒药的方法适用于质地较坚实的根及根茎类药物,如黄 连、川芎、白芍等。
先炒药后加酒的方法仅用于质地疏松的药物,如五 灵脂。
该法酒不易渗入药物内部,加热翻炒时易迅速挥发,所以一般少用。
3、下列药物中用扣锅煅法炮制的药物是
A:明矾。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_中药药剂学(第二至三章)_2010年版

中大网校引领成功职业人生
中大网校 “十佳网络教育机构”、 “十佳职业培训机构” 网址: 1、根据《部颁药品卫生标准》规定,对药酒的要求为
A:细菌数≤100个/毫升,霉菌数≤100个
B:细菌数≤100个/毫升,酵母菌数≤100个
C:细菌数≤500个/毫升,霉菌数≤500个
D:细菌数≤500个/毫升,酵母菌数≤100个
E:细菌数≤500个/毫升,霉菌数+酵母菌数≤200个
答案:D
2、制药厂的生产车间根据洁净度的不同,可分为控制区和洁净区。
控制区一般要求达到
A:100级标准
B:1000级标准
C:50000级标准
D:10000级标准
E:100000级标准
答案:E
3、F0值是验证灭菌可靠性的重要参数,我国《GMP 》规定其值为
A:≥4
B:≥6
C:≥8
D:≥10
E:≥12
答案:C。
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科目分为

各科单独考试,单独计分,每科试卷满分为100分,其中:中药学专业知识(一):中药学部分和中药药剂学部分卷面分值比例为6:4;中药学专业知识(二):中药鉴定学部分与中药化学部分卷面分值比例为6:4;药学专业知识(一):药理学部分与药物分析部分卷面分值比例为6:4;药学专业知识(二):药剂学部分与药物化学部分卷面分值比例为6:4.单选题:第 1 题不属于药事管理活动的是()。
A.制定药品储备计划B.医疗保险定点药店管理C.医药企业工商登记管理D.药品配送管理E.政府制定药品价格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本题考查药事管理活动的内容。
医药企业工商登记管理不属于药事管理活动。
新大纲已不作考查点。
中国执业药师考试网添加时间:2009-4-21 14:01:04 阅读数:阅读次数:3654次药事管理与法规是执业药师职责和执业活动所需要的必备知识与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的必考科目。
药事管理与法规科目的考试内容总体上分为药事管理相关知识、药事管理法规和药学职业道德三个大单元。
其中的细目与要点是与执业药师日常工作直接相关的具体内容,纳入考试的范围。
药事管理与法规科目的考试内容以本考试大纲为准。
每年国家新修订的或新颁布的药事管理法规,需要纳入考试内容范围的,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执业药师管理机构确定,并在考试6个月之前予以公布。
大单元小单元细目要点一药(一)国家药物政策与相关制度1.国家药物政策与基本药物(1)国家药物政策的目标、内容(2)制定基本药物目录的目的、遴选事管理相关知识原则2.医药卫生改革与发展的相关政策(1)卫生事业奋斗目标、性质、方针(2)力强药品管理、促进医药协调发展的要求(3)建立医师、药师执业资格制度的意义(4)加强医疗卫生服务的专门规定3.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1)实行医药分开核算、分别管理的内容(2)建立健全社区卫生服务。
加强卫生资源配置的宏观管理(3)社区服务和个体诊所经销药品的限制(4)城镇职工医疗保障制度4.农村药品市场管理(1)农村药品供应(2)农村药品监督(3)农村偏远地区药柜设置的规定(二)药事管理体制 1.药事组织药事组织的类型(续表)大单元小单元细目要点一药事管理相关知识(二)药事管理体制2.药品监督管理组织(1)药品监督管理机构设置、名称(2)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职能(3)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国家药典委员会、SFDA药品审评中心、药品评价中心、药品认证管理中心、执业药师资格认证中心、国家中药品种保护审评委员会的主要职责3.药品监督管理相关部门卫生行政部门、中医药管理部门、发展与改革宏观调控部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海关负责有关药品监督管理工作的主要职责(三)药品质量及其监督检验1.药品质量特性(1)药品的质量特性(2)药品作为特殊商品的特征2.药品质量和药品质量监督检验(1)我国药品质量管理规范的名称、制定目的和适用范围(2)药品质量监督检验的性质、类型(四)行政法的相关内容1.法的基本知识法律渊源、法律效力、法律责任2.行政许可(1)行政许可的设定、实施行政许可的原则、设定行政许可的事项(2)申请与受理(3)行政许可的费用(4)撤销行政许可的情形3.行政处罚(1)行政处罚的原则、种类、管辖和适用(2)行政处罚的决定及其程序4.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1)行政复议范围、申请、期限(2)行政诉讼受案范围、起诉和受理(五)中药管理1.中药管理有关规定(1)药品管理法及其实施条例对中药管理的规定(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对中药管理的规定(3)《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对中药管理的规定(4)《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对中药材、中药饮片的管理规定(续表)大单元小单元细目要点一药事管理相关知识(五)中药管理2.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管理(1)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管理的原则(2)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药材物种的分级(3)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药材的采猎管理规定(4)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药材的出口管理规定(5)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材物种的药材名称3.中药品种保护(1)中药品种保护的目的、意义(2)《中药品种保护条例》的适用范围(3)中药保护品种的范围、等级划分(4)中药保护品种的保护措施4.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1)制定GAP的目的、G船的适用范围(2)采收与加工的要求(3)包装运输与储藏规定(4)质量管理(5)GAP认证的程序(6)GAP证书的有效期二药事(一)药品管理法1.总则(1)立法宗旨、适用范围(2)药品监管体制2.药品生产企业管理(1)开办条件管理法规(2)审批主体及许可证(3)GMP认证(4)药品生产行为的管理3.药品经营企业管理(1)开办条件(2)审批主体及许可证(3)GSP认证(4)药品经营行为的管理4.医疗机构的药剂管理(1)配备药学技术人员的规定(2)配制制剂的必备条件(3)配制制剂的审批主体、程序及许可证(4)配制制剂的管理(5)药品采购、保存及调配处方的管理(续表)大单元小单元细目要点二药事管理法规(一)药品管理法5.药品管理(1)新药研制、审批(2)生产新药或已有国家标准药品的审批(3)国家药品标准制定、修订的机构(4)购药渠道(5)特殊管理的药品、药品管理制度(6)进出口药品的管理(7)指定药品检验机构检验的药品(8)药品评价与再评价的组织及处理(9)中药管理(10)假、劣药的认定及按假、劣药论处的情形(11)药品名称规定(12)健康检查6.药品包装的管理(1)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2)药品包装、标签、说明书7.药品价格和广告的管理(1)药品价格管理依据及原则(2)医疗机构价格管理(3)禁止药品回扣(4)药品广告的审批和内容管理(5)发布处方药广告的刊物要求8.药品监督(1)药品监管部门的权力和义务(2)行政强制措施和紧急控制措施(3)药品质量公告(4)药品检验复验申请(5)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9.法律责任(1)无证生产、销售药品的处罚(2)生产、销售假药、劣药的处罚及对有关人员的资格处罚(3)未实施有关质量管理规范的处罚(4)从无证企业购进药品的处罚(5)医疗机构配制制剂在市场销售的处罚(6)药品经营企业违反购销记录和法定销售要求的处罚(7)药品标识不符合法定要求的处罚(8)违反药品价格管理规定的处罚(9)有关单位和人员在药品购销中违法行为的处罚(10)违反药品广告管理规定的处罚(续表)大单元小单元细目要点药事管理法规(二)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1.总则药品检验机构的设置及确定2.药品生产企业管理(1)《药品生产许可证》的有效期及变更(2)GMP认证机构及程序(3)药品委托生产的规定3.药品经营企业管理(1)《药品经营许可证》的有效期及变更(2)GSP认证机构及程序(3)非处方药分类(4)零售处方药、非处方药的人员配备(5)城乡集贸市场零售药品的规定4.医疗机构药剂管理(1)《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有效期及变更(2)医疗机构制剂审批和调剂使用的规定(3)医疗机构审核调配处方人员的资质(4)医疗机构购药记录的规定(5)医疗机构处方调配的规定(6)个人设置的门诊部、诊所配备药品的品种5.药品管理(1)新药监测期的规定(2)申请药品进口及医疗机构急需药品进口的规定(3)在销售前或进口时须按国家规定进行检验或审批的生物制品(4)药品的再评价(5)药品批准文号、《进口药品注册证》、《医药产品注册证》及有效期(6)非药品不得宣传的内容6.药品包装的管理(1)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的标准及注册(2)中药饮片包装及标签(3)药品包装、标签、说明书印制及药品商品名称(4)医疗机构配制制剂的包装、标签、说明书7.药品价格和广告的管理(1)实行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的药品范围(2)药品政府定价和政府指导价制定、调建方式(3)发布药品广告的审批(4)应立即停止发布的药品广告(续表)大单元小单元细目要点二药事管理法规(二)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8.药品监督(1)药品抽样的规定(2)药品质量公告(3)采取查封、扣押的行政强制措施(4)药品检验费用的规定9.法律责任(1)新开办企业在规定时间内未通过GMP、GSP认证仍生产经营药品的处罚(2)违反集贸市场设点零售药品的处罚(3)医疗机构擅自使用其他医疗机构配制制剂以及使用假劣药品的处罚(4)违反个体诊所有关规定的处罚(5)不办理许可事项变更手续的处罚(6)从重处罚的规定(7)无过错销售、使用假劣药品的处理(三)刑法(节选)1.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1)生产、销售假药罪(2)生产、销售劣药罪(3)生产、销售假药、劣药未构成相应犯罪的定罪处罚2.扰乱市场秩序罪非法经营罪3.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非法提供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定罪处罚(四)高法、高检关于办理生产、销售伪劣商品刑事案件具生产、销售伪劣商品刑事案件的认定(1)生产、销售假药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使用后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及对人体健康造成特别严重危害的三种情形的认定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知道或应当知道他人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而提供便利条件的犯罪认定(续表)大单元小单元细目要点二药事管理法规(五)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管理条例1.总则(1)立法宗旨、适用范围(2)精神药品分类(3)管制要求(4)监管部门的职责2.种植、实验研究和生产(1)总量控制(2)定点生产制度3.经营(1)定点经营制度(2)定点批发企业必备条件(3)全国性、区域性批发企业的审批及供药责任区域(4)购药渠道及供药方式(5)零售规定4.使用(1)印鉴卡及获取条件(2)专用处方(3)医疗机构借用及配制的规定5.储存(1)专库的要求(2)储存管理制度(3)第二类精神药品经营企业储存要求6.运输(1)运输管理(2)邮寄的要求7.审批程序及监督管理(1)监控信息网络(2)对未连接监控信息网络单位的要求(3)过期、损坏药品的处理8.法律责任(1)定点生产、批发企业违规的处罚(2)第二类精神药品经营企业违规的处罚(3)取得印鉴卡的医疗机构违规的处罚(4)处方调配、核对人员违规的处罚(5)生产、销售假劣药品及现金交易的处罚(6)发生被盗、被抢、丢失案件单位的处罚9.附则罂粟壳使用规定(六)关于公布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品种目录(2007年版)的通知麻醉药品的品种和精神药品的品种(1)我国生产及使用的麻醉药品品种(2)我国生产及使用的第一类、第二类精神药品的品种(续表)大单元小单元细目要点二药事管理法规(七)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购用印鉴卡管理规定印鉴卡的规定(1)印鉴卡用途(2)申请印鉴卡的必备条件(3)印鉴卡有效期(4)印鉴卡的申请程序、审批主体、变更手续(八)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医疗用毒性药品的生产、经营、使用管理(1)年度生产、收购、供应和配制计划管理(2)生产、加工、收购、经营、配方用药的规定(3)保管、领发、核对制度(4)医疗单位供应和调配规定(5)擅自生产、收购、经营毒性药品的处罚(九)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1.总则易制毒化学品的分类2.生产、经营管理(1)生产、经营第一类中的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的审批主体(2)第一类中的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药品单方制剂的经营规定3.购买管理购买第一类中的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的审批主体、购买条件4.附表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的品种(十)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1.总则疫苗的分类2.疫苗流通(1)从事疫苗经营活动的条件、审批主体和许可(2)第一类疫苗的供应和限制(3)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最小外包装标注要求(4)第二类疫苗销售和供应的范围和限制(5)购进、销售疫苗的证明文件(6)购销记录和保存期限3.监督管理发现假劣或质量可疑的疫苗的处理措施4.法律责任(1)未按规定建立并保存销售或购销记录的处罚(2)违法销售或购进第二类疫苗的处罚(3)不具备疫苗经营资格而经营疫苗的处罚药理学知识是执业药师必备的药学专业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药专业知识一(中药学部分)第一节课第一章和第二章

教学目的❤掌握作者、成书年代、学术价值。
对应教材第12页
第一章 历代本草代表作简介
• 5.《本草纲目》
公元 1578年,共五十二卷,卷首附图1100余幅,载药1892种 。李时珍。
自然属性,分为十六部,六十类,不分三品。 该书不仅集我国16世纪以前药学成就之大成,将本草学的发展提 高到一个空前的高度,而且在生物、化学、天文、地理、地质、采矿 等方面也有突出的成就,对世界医药学和自然科学的许多领域做出了 举世公认的卓越贡献。 思考:为何称为“纲目”。 6.《本草纲目拾遗》 简称《纲目拾遗》,为清代本草代表作。作者: 赵学敏。 专为补遗、正误《本草纲目》而作,载药921种,其中《本草纲目 》未收载的716种; 总结了16~18世纪本草学发展的新成就,而且还保存了大量今 已散佚的方药书籍的部分内容,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文献价值。
《本草纲目》 明代李时珍
1892 图1100余副,方11000余首;突出中医辨证用药特色; 按自然属性分类;对世界医药学产生了巨大影响
《本草纲目拾 遗》
《中华本草》
清代赵学敏
921 新增716种;补充、修订《本草纲目》;按自然属性分类
当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持
34卷
总结了中华民族2000余年来的传统医学成就;共34卷 (10册)
中药鉴定学占60分
A型题:24道(1分一道)
B型题:48道(0.5分一道)
X型题:12道(1分一道) ——共计60分
中药化学占40分
A型题:16道(1分一道)
B型题:32道(0.5分一道)
X型题:8道(1分一道) ——共计40分
药事管理与法规
执 业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
中
药 师
中药学专业知识二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_中药药剂学(十七-二十章)_2010年版

中大网校引领成功职业人生
中大网校 “十佳网络教育机构”、 “十佳职业培训机构” 网址: 1、下列哪种方法不宜作为环糊精的包合方法
A:饱和水溶液法
B:重结晶法
C:沸腾干燥法
D:冷冻干燥法
E:喷雾干燥法
答案:C
解析:包合技术常用的方法 (1)饱和水溶液法 将环糊精配成饱和溶液,加入药物(难溶性药物可加少量有机溶剂溶解),在一定温度下搅拌使药物与环糊精发生包合形成包合物,经冷藏析出包合物(必要时加入某些有机溶剂促进析出),滤过,洗涤,干燥即得。
此法亦称重结晶法或共沉淀法。
(2)研磨法 将环糊精与2-5倍量水研匀,加入药物(难溶性药物,先溶于少量有机溶中),研磨成糊状,低温干燥,再用适宜的有机溶剂洗净,再干燥,即得。
(3)冷冻干燥法将药物和环糊精混合溶解于水中,经冷冻干燥得粉末状包合物。
该法适用要求所制成的包合物易溶于水,且在干燥过程中易分解、变色的药物。
所得成品疏松,溶解度好。
(4)喷雾干燥法 将药物分散于环糊精的饱和水溶液中,搅拌,喷雾干燥,制得包合物。
该法适用于难溶性药物包合物的制备。
2、属于靶向给药的制剂有
A:脂质体
B:毫微囊
C:微囊
D:微丸
E:磁性制剂。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_中药药剂学(第四章)_2010年版

中大网校引领成功职业人生
中大网校 “十佳网络教育机构”、 “十佳职业培训机构” 网址: 1、浸提药材时,下列哪一种药材与水性溶媒接触角小一些
A:熟地
B:丹参
C:杏仁
D:当归
E:淫羊藿
答案:A
解析:药材与水性溶媒接触角小可以体现出药材被润湿的难易,接触角以θ来表示。
θ越小越易被润湿,丹参、杏仁、当归、淫羊藿药材中含有较多的脂溶性成分,尤其杏仁含有较大量的杏仁油,亲脂性较强,极性弱,对水亲和性较差,不易被润湿;而熟地含较多的糖,带有较大量的极性基团,与水性溶媒有较强的亲和性,因此易被润湿,接触角小。
2、下列不属于常用浸出方法的是
A:煎煮法
B:渗滤法
C:浸渍法
D:蒸馏法
E:醇提水沉淀法
答案:E
解析:醇提水沉淀法是一种精制方法。
3、浸提乳香、没药宜采用的方法是
A:煎煮法。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_中药药剂学(第七章)_2010年版

中大网校引领成功职业人生
中大网校 “十佳网络教育机构”、 “十佳职业培训机构” 网址: 1、下列液体药剂的叙述错误的是
A:溶液剂分散相粒径一般小于1nm
B:高分子溶液分散相粒径一般在1-100nm
C:混悬剂分散相微粒的粒径一般在500nm 以上
D:乳浊液药剂属均相分散体系
E:混悬型药剂属粗分散体系
答案:D
解析:乳浊液药剂属均相分散体系与混悬型药剂同属粗分散体系。
故答案选D
2、下列( )不属于表面活性剂
A:脱水山梨醇脂肪酸脂类
B:聚氧乙烯去水山梨醇脂肪酸脂类
C:聚氧乙烯脂肪酸脂类
D:聚氧乙烯脂肪醇醚类
E:聚氧乙烯脂肪酸类
答案:E
解析:聚氧乙烯脂肪酸类分子结构中仅具有亲水基团,因此不是。
3、表面活性剂不具备的性质是
A:显著降低界面张力
B:亲水亲油平衡值
C:临界胶团浓度
D:克氏点和昙点
E:适宜的粘稠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考题分析 (一)A 型题(最佳选择题):
例1.除另有规定外,散剂的含水量不得超过( ) A.6.0% B.9.0% C.10.0% D.11.0% E.12.0%答案:B 考点分析:散剂(§5.3):散剂的质量要求。 散剂的质量要求:一般内服散剂应通过六号筛,用于消 化道溃疡病、儿科和外用散剂应通过七号筛,眼用散剂 则应通过九号筛。散剂一般应干燥、疏松、混合均匀、 色泽一致。毒性药或贵重药的散剂,应采用等量递增配 研法混匀并过筛。用于深部组织创伤及溃疡面的外用散 剂及眼用散剂应在清洁避菌环境下配制。 一种或多中药材混合而制成的粉末状制剂称为散剂。
四、考题分析 (一)A 型题(最佳选择题): 4.具有滋阴补血、益精填髓功能的地黄制品是 A.鲜地黄B.生地黄C.熟地黄D.生地炭E.熟地炭 答案:C 5.川乌炮制去毒的原理是( ) A.使乌头碱溶于水B.使双酯型生物碱水解 C.使总生物碱含量降低D.保留总生物碱 E.使麻舌感降低 答案:B
二、考题分析 (三)X型题(多项选择题):
例5.可作为混悬型液体药剂稳定剂的有( ) A.助悬剂 B.助溶剂 C.润湿剂 D.助流剂 E.絮凝 剂 答案:ACE 考点分析:液体药剂(§7.4):混悬液型液 体药剂常用附加剂的种类与作用。
二、考题分析 (三)X型题(多项选择题):
,用“流程图” 表示:内容简介(介绍一备的工艺流程→质量控制,通过比较可较容
易地区分各种剂型的相同与不同之处,增强章节与 章节之间的联想,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湿法制粒压 片
适用于不能直接压片,遇湿、热等不起变化的物料
干法制粒压片
主药 粉 碎 辅料 过 筛 混 合 压 块 粉 碎 整 粒
二、考题分析 (一)A 型题(最佳选择题):
例3.某药物按一级反应降解,若K25℃= 0.000248 (天-1),则该药物的有效期为( ) A.279 天 B.375 天 C.425 天 D.516 天 E.2794 天 答案:C 考点分析:中药制剂的稳定性(§18.2): 在制剂稳定性研究中,药物含量降低10%所需的时 间(即t0.9=0.1054∕ K25℃)为有效期,药物含量降低50 %所需的时间(即t1/2 =0.693∕ K25℃ )为半衰期。
四、考题分析 (一)A 型题(最佳选择题): A 型题: 1.熟大黄能缓和泻下,减轻腹痛的原理是( ) A.结合型葸醌含量减少 B.结合型蒽醌含量增高 C.游离型蒽醌含量减少 D.游离型蒽醌含量增高 E.番泻苷含量增高 【答案】A
四、考题分析 (一)A 型题(最佳选择题): 2.清气分湿热,散肝胆郁火宜选用( ) A.黄连B.酒黄连C.萸黄连D.姜黄连E.以上均非 【答案】C 3.盐车前子的炮制方法为( ) A.盐水浸透后文火炒爆B.文火微爆,喷盐水再炒干 C.青盐与车前子共炒至深黄色 D.盐水拌匀后武火急速炒干E.以上均非 【答案】B
例6.关于散剂的叙述,正确的有( ) A.剂量在0.01g 以下的药物应配成1:100 或1:1000 倍 散 B.刺激性大、腐蚀性强的药物不宜制成散剂 C.眼用散剂应通过九号筛,且应无菌 D.倍散制备时,混合应采用等量递增法 E.含毒性药的内服散剂应单剂量包装 答案:ABCDE
三、中药炮制学课程简介
(三)中药药剂学考试内容
6、影响中药药剂稳定性的因素及生物药剂学和药物动
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内容 ; 7、中药制剂物理和化学配伍变化的基本知识。
8、中药炮制的基本理论和重要的基本概念,主 要炮制作用、方法及操作要点,有毒中药的炮 制等。
(四)中药药剂学复习技巧
“听懂容易,灵活应用较难,考试更难”。 (1)制作“流程图” 用图表的形式将药剂学每章的基本内容归纳总结
、高效、稳定、易得。学习中,结合各剂型的特
点,就很容易地将各附加剂的要求列举出来。
(四)中药药剂学复习技巧
“听懂容易,灵活应用较难,考试更难”。 (2)归纳总结 运用提纲挈领的学习方法,可使学习事半功倍。
例如对于中药各剂型的制备,均需要寻找适宜辅
料。辅料的选择原则,只需记住八字方针,安全
二、考题分析 (二)B 型题(配伍选择题):
例4(1~3 题共用备选答案) A.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 B.丙烯酸树脂Ⅱ号和Ⅲ号混合液 C.甘油明胶 D.滑石粉 E.胶浆 1.片剂薄膜衣材料常选用( A ); 2.片剂肠溶衣材料可选用( B ); 3.栓剂的基质可选用( C )。
四、考题分析 (一)B型题(最佳选择题):
A.炮附片B.淡附片C.盐附子D.生附片E.制川乌 1.可用于风寒湿痹( E ): 2.以温肾暖脾为主用于心腹冷痛、虚寒吐泻 A : 3.长于回阳救逆、散寒止痛( B ): 4.盐附子去盐后与甘草、黑豆加水蒸制而成(B)。
二、考题分析 (一)A 型题(最佳选择题): 例2.外用膏剂中药物的透皮吸收过程为( ) A.浸润、渗透、吸收B.解吸、溶解、吸收 C.渗透、穿透、吸收D.释放、穿透、吸收 E.释放、溶出、吸收 答案:D 考点分析:外用膏剂(§9.1):药物透皮吸收的 过程。
。
一、应试几点说明
(一)考试的题型、题量与分值 均为选择题 ,共计49道,分值共计34.5 分; A 型题:13道(1分一题); B 型题:29(0.5 分1 题); X 型题:7(1分1题); 中药药剂学全书20 章,共88 节;每章2 分, 个别章节为1 分。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考试时间150分钟,考试
、高效、稳定、易得。学习中,结合各剂型的特
点,就很容易地将各附加剂的要求列举出来。
(四)中药药剂学复习技巧
(2)归纳总结 运用提纲挈领的学习方法,可使学习事半功 倍。例如对于中药各剂型的制备,均需要寻 找适宜辅料。辅料的选择原则,只需记住八 字方针,安全、高效、稳定、易得。学习中 ,结合各剂型的特点,就很容易地将各附加 剂的要求列举出来。
三、中药炮制学课程简介
要确认炮制品的质量优劣,还必须知道原药材的质 量优劣,故而也需要应用中药鉴定学的有关知识和 技能;炮制与制剂紧密相连,因为炮制往往是调剂和 制剂的前一段工序,所以和制剂密不可分。
三、中药炮制学复习要点
执业药师考试对炮制学要求的内容较少,大家在 学习总论时可以联系各论中具体药物炮制实例加 以理解,而在讲解具体药物的炮制方法和炮制作用 时,要善于与总论中的知识联系、比较,起到复习巩 固的作用,强调个性,对特殊的方法和内容要具体药 物具体分析,明白中药炮制的灵活性,一切从实际出 发,以临床疗效为核心。
中药炮制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学科,与其他学科 有着密切的关系,应充分利用相邻学科的交互性。 首先中药炮制是以中医药理论为依据,并且以此理 论来解释炮制作用的。中药炮制后往往引起成分 质和量的变化,故而要应用中药化学和分析化学的 知识和技能进行解释和测定。中药炮制后也会引 起药理作用的改变,故而也需要应用药理学和中药 药理学的有关知识和技能;
压 片
混 合 润滑剂
粉末直接压片法
主药
混合 辅料
穿心 莲片
混 合
压片
润滑剂
木糖醇 牛黄 解毒片
(四)中药药剂学复习技巧
“听懂容易,灵活应用较难,考试更难”。 (2)归纳总结 运用提纲挈领的学习方法,可使学习事半功倍。
例如对于中药各剂型的制备,均需要寻找适宜辅
料。辅料的选择原则,只需记住八字方针,安全
(三)中药药剂学考试内容
1、中药药剂学的考试内容主要包括中药药剂学的重要
基本概念与常用术语; 2、药剂生产中粉碎、浸提、分离、精制、浓缩、干燥、 混合、制粒、灭菌的基本原理、方法及应用; 。 3、中药制剂常用剂型的特点、制备、质量要求与检查;
4、常用辅料主要品种的性质、特点与应用。
5、中药制剂新技术与新型给药系统的概念、特点和应 用。
时间充足。
(二)中药学专业知识一考试内容及比例
第一部分 中药学部分约占60%
第二部分 中药药剂学包括部分中药炮制 学知识,约占40%(炮制占2~3%)。
(三)中药药剂学课程简介
《中药药剂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 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药剂的配制理论、生产技 术、质量控制和临床疗效等内容的一门综合性应 用技术科学。 它是中药专业的主干专业课,不仅与本专业的 各门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其他专业课有密切联 系,而且与生产实际和临床用药也密切相关,是 联结中医与中药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