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 人教版必修2 第六章 第一节 行星的运动 课件(78张)

合集下载

2019-2020学年人教版物理必修二 第六章 第一节 行星的运动 课件(42张)

2019-2020学年人教版物理必修二 第六章 第一节 行星的运动 课件(42张)

[变式训练1] (多选)关于行星绕太阳运动说法正 确的是( )
A.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有一个共同的轨道焦点 B.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的轨道有的是圆形,并不都 是椭圆 C.行星的运动方向总是沿着轨道的切线方向 D.行星的运动方向总是与它和太阳的连线垂直
解析 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 椭圆,而太阳位于八大行星椭圆轨道的一个公共焦点上, A 正确,B 错误;行星的运动是曲线运动,运动方向总 是沿着轨道的切线方向,C 正确;行星从近日点向远日 点运动时,行星的运动方向和它与太阳连线的夹角大于 90°,行星从远日点向近日点运动时,行星的运动方向和 它与太阳连线的夹角小于 90°,D 错误。
(2)日心说
① □04 太阳 是宇宙的中心,是静止不动的,所 有行星都绕太阳做 □05 匀速圆周运动 。
②地球是绕 □06 太阳 旋转的行星;月球是绕 □07 地球 旋转的卫星。
③太阳静止不动,因为地球每天自西向东自转一周,
造成太阳每天东升西落的现象。
④日心说的代表人物是 □08 哥白尼 。
(3)局限性
例 2 飞船沿半径为 R 的圆周绕地球运动,其公转周 期为 T。如图所示,飞船要返回地面,可以在轨道上的某 一点 A 处,将速率降低到适当数值,从而使飞船沿着以 地心为焦点的特殊椭圆轨道运动,椭圆和地球表面在 B 点相切。如果地球半径为 R0,求飞船由 A 点运动到 B 点 所需的最短时间。
(1)飞船在做圆周运动时半长轴怎么算? 提示:飞船做圆周运动时,半长轴和半短轴长度相 同,长度都等于半径。 (2)飞船在椭圆轨道运动时半长轴是什么? 提示:飞船在椭圆轨道运动时,半长轴应是 AB 间距 离的一半,而 AB 间距离为 R+R0,故半长轴为R+2 R0。
提示:(1)这是日心说的观点,具有历史局限性。 (2)太阳每天东升西落,是由于地球每天自西向东 自转一周。

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6.1 行星的运动 课件 (共19张PPT)

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6.1 行星的运动 课件 (共19张PPT)
日心说: 太阳是静止不动的,地球和其它行星都 绕太阳转动 。
地心说
托勒密的“地心说”体系
地心说是长期盛行于古代欧洲的宇宙学说。它最初由古 希腊学者欧多克斯在公元前三世纪提出,后来经托勒密 (90-168)进一步发展而逐渐建立和完善起来。
地心模型
亚里士多德
■日心说
哥白尼的“日心说”体系
约在公元前260年,古希腊天文学家阿利斯塔克最早提出 了日心说的观点。但真正发展并完善日心说的,是来自 波兰的哥白尼(1473-1543)。
THE END 17、一个人如果不到最高峰,他就没有片刻的安宁,他也就不会感到生命的恬静和光荣。2021/3/182021/3/182021/3/182021/3/18
谢谢观看
球公转轨道半长轴的 5

(保留整数).
9、春去春又回,新桃换旧符。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在这醉人芬芳的季节,愿你生活像春天一样阳光,心情像桃花一样美丽,日子像桃子一样甜蜜。 2021/3/182021/3/18Thursday, March 18, 2021
10、人的志向通常和他们的能力成正比例。2021/3/182021/3/182021/3/183/18/2021 11:11:53 AM 11、夫学须志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2021/3/182021/3/182021/3/18Mar-2118-Mar-21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2021/3/182021/3/182021/3/18Thursday, March 18, 2021 13、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2021/3/182021/3/182021/3/182021/3/183/18/2021
A.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太阳、月亮及 其他行星都绕地球运动

新人教版中学物理必修二:6-1行星的运动 课件(共25张PPT)

新人教版中学物理必修二:6-1行星的运动 课件(共25张PPT)

需要注意:
(1)开普勒定律不仅适用于行星,也适用于卫星,只不过此时比值 k 是由 行星质量所决定的另一恒量.
(2)行星的轨道都跟圆近似,因此计算时可以认为行星是做匀速圆周运 动.
(3)开普勒定律是总结行星运动的观察结果而总结归纳出来的规律,它们 每一条都是经验定律,都是从观察行星运动所取得的资料中总结出来 的.
若是匀速圆 周运动……
开普勒(德国)
第 谷(丹麦)


四年多的刻苦计算 → 8分的误差 ←二十年的精心观测

否定19 种假设

行星轨道为椭圆
假设地球绕太阳的运动是一个椭 圆运动,太阳在焦点上,根据曲线运动的 特点,得在秋分到冬至再到春分的时 间比从春分到夏至再到秋分的时间短, 所以秋冬两季比春夏两季要短。
7.1《行星的运动》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
❖ 1.知道地心说和日心说的基本内容.
❖ 2.知道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 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 3.知道所有行星的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它的公转周 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且这个比值与行星的质量无关, 但与太阳的质量有关.
❖ 4.理解人们对行星运动的认识过程是漫长复杂的,真理 是来之不易的.
所有行星的椭圆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它的公转周 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
表达式:
半长轴
a3 =k
T2 行星绕太阳公转的 周期
探究2:
行星 半长轴(x106km) 公转周期(天)
水星
57
87.97
金星
108
225
地球
149
365
火星
228
687
木星
778

人教版物理必修二 6.1《行星的运动》 (共30张PPT)

人教版物理必修二 6.1《行星的运动》 (共30张PPT)

(图钉)上,以铅笔拉紧绳子所
画出的图形即为椭圆。这两个定
点称为此椭圆的两个焦点。从椭
圆上任一点至两焦点的距离之和
为一定值,既 PF1 P常F2数。O点
为对称中心点, OM称为O半N长 a
轴;
称O为R半短OS轴;b
OF1 OF2 c
【问题】:第一定律说明了行星运动轨 迹的形状,那不同的行星绕 大阳运行时椭圆轨道相同吗?
【牢记】:不同行星绕太阳运行的椭圆 轨道不一样,但这些轨道有 一个共同的焦点,即太阳所 处的位置。
ks5u精品课件
开普勒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
开普勒第二定律:(面积定律)
对于任意一个行星来说,它与太 阳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里扫过的面
M
N
积相等。SAB=SCD=SEK
试比较近日点和远日点地球的速度大小? 试求出近日点和远日点地球的速度大小的比值?
第六章 万有引力与航天
仰望星空
我仰望星空,
我仰望星空
它是那样寥廓而深邃; 它是那样自由而宁静;
那无穷的真理,
那博大的胸怀,
让我苦苦地求索、追随。 让我的心灵栖息、依偎。
我仰望星空, 它是那样庄严而圣洁; 那凛然的正义, 让我充满热爱、 感到敬畏。
我仰望星空, 它是那样壮丽而光辉; 那永恒的炽热, 让我心中燃起希望的烈 焰、响起春雷。
(2)彗星轨道的半长轴R1约等于地球公转半 径R2的18倍。
课堂训练
2、神舟六号沿半径为R的圆周绕地球运动,其
周期为T,如果飞船要返回地面,可在轨道上的某 一点A处,将速率降低到适当数值,从而使飞船
沿着以地心为焦点的特殊椭圆轨道运动,椭圆和 地球表面在B点相切,如图所示,如果地球半径 为R0,求飞船由A点到B点所需的时间。

新人教版必修二《6-1行星的运动》课件(共41张PPT)

新人教版必修二《6-1行星的运动》课件(共41张PPT)

若怎是么匀回速事圆 周呢运…动………
从资试料了分好析多,次我还认是为失火败星了绕。太或阳许的前轨人道的不观是点是错 误圆的形,、也而许是轨椭道圆不形是,正既圆然形从、资而料是的其分他析形得状到。先假 设这轨样道的是结椭果圆,来我试应试该看发好表了,!可能会被別人攻
击或想耻不笑到,竟但然既相然当我吻发合现,这难个道规前则人,真无的论都如错了吗? 被何相,信还那是么公久布的好观了点。怎么会是错的呢?但是资料真 的与椭圆轨道较符合啊!怎么办?要不要公布结果?
地心说中的本轮均轮模型,毕竟是托勒密根据有限的观察 资料拼凑出来的,他是通过人为地规定本轮、均轮的大小及行星 运行速度,才使这个模型和实测结果取得一致。但是,到了中世 纪后期,随着观察仪器的不断改进,行星位置和运动的测量越来 越精确,观测到的行星实际位置同这个模型的计算结果的偏差, 就逐渐显露出来了。
毕达哥拉斯(公元 我是毕达哥拉斯, 是毕氏定理的发
前6世纪古希腊数 明人; 我相信宇宙间的万事万物都是被
学的奠基人)
数学主宰着, 我的基本信条是“万物皆 数也”; 数字具有无上的神力, 不但
关系人的生死, 而且涉及到宇宙的结构.
我认为: 宇宙天体模型必然遵循数学
的原则, 便是以地球为中心, 且日、
我们不妨将人们最熟悉的地球到太阳间的距离R定
为1,地球绕太阳的公转周期T是1年,以此为标准再换 算其他行星的周期和距离,便得到这么一堆数字:
行星 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木星
土星
T
R
T2
R3
0.241 0.387 0.058 0.058
0.615 0.723 0.378 0.378
1.000 1.000 1.000 1.000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第六章第一节 行星的运动 课件(共19张PPT)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第六章第一节  行星的运动 课件(共19张PPT)
2.环绕天体做最完美、最和谐的匀速圆周运动
万有引力定律
年份 2008
一、行星的运动
表一:各年四节气具体日期统计表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3月20日
6月21日
9月22日
12月22日
2009 2010
3月20日 3月21日
6月21日 6月21日
9月23日 9月23日
12月22日 12月22日
分析数据,你得到了什么? 春天:92天 夏天:94天 秋天:88天 冬天:90天
月球、卫星的比值也相等
K值与环绕天体无关,与中心天体有关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第六章第一节 行星的运动 课件( 共1 9 张P P T )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第六章第一节 行星的运动 课件( 共1 9 张P P T )
万有引力定律
知识链接 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不仅适用于行星围绕太阳的 运转,也适用于卫星围绕行星运转。在开普勒第 三定律中,同一中心天体系统中,k值相等;在不 同中心天体系统中,k值不相等,k值大小由系统 的中心天体决定。
K(m³/s²)
3.36×10^18 3.36×10^18 3.36×10^18 3.36×10^18 3.36×10^18 3.36×10^18 3.37×10^18 3.37×10^18 1.03×10^13 1.03×10^13
动手计算后,你得到了什么?
所有行星的半长轴的三次方与周期的平方的比值都相等,
四季的时间是不相等的
地球绕太阳的运动并不是完美的匀速圆周运动
万有引力定律 一、行星的运动
开普勒

普(
勒轨

道 定
一律
定)

所有的行星围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所有椭圆的一个 焦点上

人教版必修2 第六章 第1节行星的运动 课件(18张)

人教版必修2 第六章 第1节行星的运动 课件(18张)
第1节 行星的运动
高中物理 必修2 第六章 万有引力与航天
学习目标
1. 了解人类对行星运动规律的认识历程 2. 知道观察是研究行星运动规律的一种重要的方法 3. 知道如何画椭圆及椭圆的特征 4. 知道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知道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的科学价值
高中物理 必修2 第六章 万有引力与航天
➢ 了解:古人对天体运动有哪些看法?
题5 [2018•全国Ⅲ卷]为了探测引力波,“天琴计划”预计发射地球卫星P, 其轨道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16倍;另一地球卫星Q的轨道半径约为地球半径 的4倍。P与Q的周期之比约为( ) A.2∶1 B.4∶1 C.8∶1 D.16∶1 【解析】卫星P、Q均围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由开普勒第三定律可得
3
RP
2
TP
=
RQ3 TQ2
,解得
TP TQ
=
RP3 RQ3
= 8,选项C正确。 1
【答案】 C
开普勒第三定律的应用方法 1.应用开普勒第三定律求解涉 及椭圆轨道、运动周期相关 问题的步骤: (1)判断两个行星的中心天 体是否相同,只有对同一个 中心天体开普勒第三定律才 能适用; (2)明确题中给出的周期或 半径关系; (3)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列 式求解。 2.如果将椭圆轨道近似按圆轨 道处理,那么开普勒第三定 律中椭圆的半长轴即近似为 圆的半径。
【解析】 A、C错,B对:在行星运动时,行星和太阳的连线,在相 等的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故远日点速度小,近日点速度大。 D对:行星运行时速度的大小、方向都在改变,所以是变速曲线运动。
【特别提醒】 (1)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也适 用于其他天体的运动,如月球 (或人造卫星)绕地球的运动, 卫星绕行星的运动。 (2)开普勒第二定律与第三定 律的区别:前者揭示的是同一行 星在距太阳不同距离时运动快慢 的规律,后者揭示的是不同行星 运动快慢的规律。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2 6.1行星的运动 课件(41张PPT)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2 6.1行星的运动 课件(41张PPT)
(1)多数大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十分接近圆,太
阳处在圆心
(2)对某一行星来说,它绕太阳做圆周运动的角速
度(线速度)大小不变,即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
(3)所以行星轨道半径的三次方跟它的公转周期的
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 总体来说,就是变速椭圆运动作为匀速圆周 运动处理,对应的半长轴即为圆的半径。
课堂小结
1 .地心说与日心说
1、太阳并不是位于椭圆中心,而是位于焦点处。
2、不同行星轨道不同,但所有轨道的焦点重合。
(2)开普勒第二定律 (面积定律)
对于每一个行星而言,太阳和行星的 联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
(3)开普勒第三定律 (周期定律)
所有行星的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公
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
a3 T2
(2)德国物理学家开普勒的研究.
总结了他的导师第谷的 全部观测资料,在他最初研 究时,他得到的结果与第谷 的观察数据相差8′,而当时 第谷公认的误差位2′,开普勒 想,这8/可能就是认为行星绕 太阳匀速圆周运动造成的.后 来他花了四年时间一遍一遍 地进行数学计算,通过计算 这一怀疑使他发现了行星运 动三大定律.
经过长期繁复的计算和无数次失败,他终于发
现了行星运动的第三条定律:“行星公转周期的平
方等于轨道半长轴的立方。”这一结果发表在1619
C. 天穹不转动,因为地球每天自西向东自转一周,造 成天体每天东升西落的现象。
D. 与日地距离相比,恒星离地球都十分遥远,比日地 间的距离大得多。
分析
所有行星围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 太阳处在所有椭圆的一个焦点上;行星在椭圆 轨道上运动的周期T和轨道半长轴满足恒量,故 所有行星实际并不是在做匀速圆周运动,整个 宇宙是在不停运动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案
解析 设木星和地球绕太阳运动的周期分别为T1和T2,它们绕太阳运动
的轨道半径分别为R1和R2,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得:
R31 T21

R32 T22
,则
R1 R2

3
T21 T22
= 3 122 =2 3 18 。所以木星绕太阳运动轨道的半径是地球绕太阳运动轨道的
半径的23 18倍。
解析
03课后课时作业
提示
活动 3:讨论、交流、展示,得出结论。 (1)开普勒行星运动三定律的描述及意义
(2)补充说明 ①行星的轨道都是椭圆,不同行星轨道半长轴不同,即各行星的椭圆轨 道不同,但太阳是所有椭圆轨道的共同焦点。 ②近日点、远日点分别是行星距离太阳的最近点、最远点,同一行星在 轨道上离太阳越近时,速度越大,在近日点速度最大,在远日点速度最小, 且离太阳越近,行星的速率越大。
A.所有行星都在同一椭圆轨道上绕太阳运动 B.行星绕太阳运动时,太阳位于行星轨道的中心处 C.离太阳越近的行星运动周期越长 D.所有行星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 等
答案 D
答案
解析 由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可知所有行星轨道都是椭圆,太阳位于椭
圆轨道的一个焦点上,由于不同行星轨道半长轴不同,故各行星的椭圆轨道
(2)日心说
① □04 太阳 是宇宙的中心,是静止不动的,所有行星都绕太阳做 □05 匀速圆周运动 。
②地球是绕 □06 太阳 旋转的行星;月球是绕 □07 地球 旋转的卫星。
③太阳静止不动,因为地球每天自西向东自转一周,造成太阳每天东升
西落的现象。
④日心说的代表人物是 □08 哥白尼 。
(3)局限性
解析
2.(开普勒第三定律的理解)关于开普勒第三定律Ta32=k,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
A.公式只适用于绕太阳做椭圆轨道运行的行星 B.a代表行星的球体半径 C.T代表行星运动的自转周期 D.围绕不同星球运行的行星(或卫星),其k值不同
答案 D
答案
解析
开普勒第三定律
a3 T2
=k,适用于所有天体,即适用于行星围绕恒
提示
活动2:表二平均轨道半径究竟代表什么意义?
提示:行星轨道的半长轴和半短轴的相对差别小,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 道与圆十分接近,所以这个平均轨道半径就是指开普勒第三定律里的半长轴 a。把行星的轨道当做圆处理,半长轴和半短轴就相等,都是半径。 Ta32=k就 变成Tr32=k。
提示
活动3:表格中几个行星的k值揭示的是什么规律? 提示:在误差范围内,这些数据是相等的,也就是对于同一个中心天 体,k值是相同的。
提示
活动4:讨论、交流、展示,得出结论。 实际上,行星的轨道与圆十分接近,在中学阶段的研究中我们按圆轨道 处理。这样就可以说: (1)半长轴就是半径 椭圆近似为圆,就不存在半长轴半短轴,轨道上各处到中心天体的距离 都相等,半长轴就是圆轨道的半径。
(2)开普勒三定律就可以这样表述 ①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十分接近圆,太阳处在圆心。(焦点变为圆心) ②对某一行星来说,它绕太阳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或线速度)不变,即 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 ③所有行星轨道半径的三次方跟它的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 即Tr32=k。
解析
例2 飞船沿半径为R的圆周绕地球运动,其公转周期为T。如图所示, 飞船要返回地面,可以在轨道上的某一点A处,将速率降低到适当数值,从 而使飞船沿着以地心为焦点的特殊椭圆轨道运动,椭圆和地球表面在B点相 切。如果地球半径为R0,求飞船由A点运动到B点所需的最短时间。
(1)飞船在做圆周运动时半长轴怎么算? 提示:飞船做圆周运动时,半长轴和半短轴长度相同,长度都等于半 径。
提示
[规范解答] 根据开普勒第二定律:行星和太阳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 扫过相等的面积,得到行星在近日点速度最大,远日点速度最小。因为行星 在 A 点的速率比在 B 点的速率大,所以太阳位于离 A 点近的焦点 F2 上,A 正确。
[完美答案] A
答案
各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迹不相同,但都是椭圆,且所有轨道都有一个共 同的焦点——太阳,同一行星在近日点速度最大,在远日点速度最小。
(3)行星的运动遵循匀速圆周运动规律 既然行星的运动当做了圆周运动处理,则其就是匀速圆周运动,所以行 星的运动遵循牛顿运动定律及匀速圆周运动规律,与一般物体的运动在应用 这两个规律上没有区别。比如向心力向心加速度的公式在行星运动中照样适 用。
例3 长期以来“卡戎星(Charon)”被认为是冥王星唯一的卫星,它的 公转轨道半径r1=19600 km,公转周期T1=6.39天。2006年3月,天文学家新 发现两颗冥王星的小卫星,其中一颗的公转半径r2=48000 km,则它的公转 周期T2最接近于( )
都把天体的运动看得很神圣,认为天体的运动必然是最完美、最和谐的
□09 匀速圆周
运动,但计算所得的数据和丹麦天文学家 □10 第谷 的观
测数据不符。
2.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
(1)开普勒第一定律: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 □11 椭圆,太阳处 在 □12 椭圆的一个焦点 上。
(2)开普勒第二定律:对任意一个行星来说,它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的时
r31 T21

r32 T22
,解得T2=
6.392×480003 196003
天≈25天。
[完美答案] B
T21r32 r31

答案
[变式训练3] 木星绕太阳运动的周期为地球绕太阳运动周期的12倍, 那么,木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半径是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半径的多少倍? (可用根式表示)
答案
3 2 18
③公式Ta32=k 不只适用于太阳,还适合所有的行星绕着恒星运动,也适 合卫星绕着行星运动,其中的 k 是只与中心天体有关,与环绕天体没有关系。 比如:月球和其他人造卫星都绕地球的运动,其中常数 k 只与地球有关。
④公式Ta32=k,对于同一中心天体来说,k 的数值相同;对于不同的中心 天体,k 的数值不同。
间内扫过 □13 相等的面积

(3)开普勒第三定律:所有行星的轨道的 □14 半长轴的三次方 跟它的
□15 公转周期的二次方
的比值都相等。其表达式为 □16 Ta32=k ,其中
a 是椭圆轨道的半长轴,T 是行星绕太阳公转的周期,k 是一个与行星
□17 无关 (填“有关”或“无关”)的常量。
判一判 (1)太阳是整个宇宙的中心,其他天体都绕太阳运动。( × ) (2)太阳每天东升西落,这一现象说明太阳绕着地球运动。( × )
提示
02课堂探究评价
课堂任务 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 仔细观察下列图片,认真参与“师生互动”。
活动 1:图甲中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迹是圆吗? 提示:近似圆,但实际轨迹是椭圆。
提示
活动 2:图乙表述的是什么,能看出些什么结论?
提示:图乙是行星绕着太阳运动的示意图。从图可以看出:(1)行星沿着 椭圆轨道运行,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2)两扇形的面积相等,即行星 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时间扫过相等的面积。
A组:合格性水平训练 1.(地心说和日心说)(多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太阳、月球及其他行星都绕地球运动 B.太阳是静止不动的,地球和其他行星都绕太阳运动 C.地球是绕太阳运动的一颗行星 D.日心说和地心说都不完善
答案 CD
答案
解析 地心说和日心说都不完善,太阳、地球等天体都是运动的,不可 能静止,故B错误,D正确。地球是绕太阳运动的普通行星,并非宇宙的中 心天体,故A错误,C正确。
B点所需的最短时间为t=T2′=R+4RR0T
R+2RR0。
[完美答案]
R+R0T 4R
R+R0 2R
答案
开普勒第三定律揭示的是不同行星运动快慢的规律,应用时要注意以下 两个问题:
1首先判断两个行星的中心天体是否相同,只有对同一个中心天体开 普勒第三定律才成立。
2明确题中给出的周期关系或半长轴关系之后,再根据开普勒第三定 律列式求解。
A.15天 B.25天 C.35天 D.45天
(1)卡戎星和冥王星的小卫星的中心天体是一个吗? 提示:卡戎星和冥王星的小卫星都围绕着冥王星转,它们的中心天体都 是冥王星。
提示
(2)用什么规律解决轨道半径与公转周期问题? 提示:用开普勒第三定律Tr32=k解决。
提示
[规范解答]
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得:
第一节 行星的运动
1.了解地心说和日心说的主要内容和代表人物。 2.知道人类对行星运动的认识过程。 3.理解并应用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分析一些简单问题。
01课前自主学习
1.两种对立的学说
(1)地心说
① □01 地球 是宇宙的中心,是静止不动的。 ②太阳、月亮以及其他行星都绕 □02 地球 运动。 ③地心说的代表人物是古希腊科学家 □03 托勒密 。
天王星
半长轴(106 km) 57.9 108.2 149.6 227.9 778.3
1427.0
2882.3
半短轴(106 km) 56.7 108.1 149.5 226.9 777.4
1424.8
2879.1
海王星
4523.9
4523.8
表二 行星的平均轨道半径、公转周期和太阳系的k值
活动1:从表一中能得出什么结论? 提示:行星轨道的半长轴和半短轴的相对差别小,基本可以认为相等。
答案 2062年
答案
解析
由开普勒第三定律
a3 T2
=k得:
a哈
a地
3=
T哈
T地
2,解得:T哈=
183 T地
≈76年。即下次飞近地球大约是(1986+76) 年=2062年。
答案
课堂任务 行星运动的近似处理
仔细观察下列图片,认真参与“师生互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