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的急救处理

合集下载

骨折现场急救处理

骨折现场急救处理

骨折现场急救处理骨折是指骨骼的完整性被破坏,通常由于外力作用引起的骨折。

在骨折发生的现场,正确和及时的急救处理是至关重要的,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疼痛,避免进一步损伤,并提高康复的成功率。

本文将详细介绍骨折现场急救处理的标准步骤和相关注意事项。

一、评估伤情1. 安全评估:确保现场的安全,避免进一步的危险。

2. 伤情评估:观察受伤者的症状和表现,包括疼痛、肿胀、畸形、皮肤破裂、出血等。

3. 了解伤情的详细信息:询问受伤者关于骨折发生的时间、地点、导致骨折的原因等。

二、急救处理步骤1. 给予安抚:与受伤者交流,稳定其情绪,使其保持镇静。

2. 制止出血:如果有明显的出血,应立即采取措施止血,如用纱布进行直接压迫、提高受伤部位等。

3. 固定骨折部位:在进行固定之前,应先检查肢体的神经、血管是否受到损伤。

然后,根据骨折的类型和位置,选择适当的固定方法,如夹板、绷带、石膏等,将骨折部位固定。

4. 提供疼痛缓解:可以给受伤者口服止痛药或使用冷敷物品来减轻疼痛。

5. 抬高受伤部位:如果可能,将受伤部位抬高,以减少肿胀和疼痛。

6. 安全转运:根据伤情的严重程度和现场条件,决定是否需要将受伤者转移到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处理。

三、注意事项1. 避免移动骨折部位:在急救过程中,应尽量避免移动骨折部位,以免进一步损伤。

2. 保持受伤部位稳定:固定骨折部位时,应确保固定稳定,避免骨折再次移位。

3. 不要尝试复位:非专业人士不要尝试复位骨折,以免造成进一步的伤害。

4. 寻求专业医疗帮助:即使进行了现场急救处理,仍然需要尽快寻求专业医疗帮助,以确保骨折得到正确的治疗和康复。

5. 留意伴随伤害:受伤者可能不仅仅有骨折,还可能有其他伤害,如软组织损伤、脑震荡等。

在急救过程中,应留意并及时处理。

总结:骨折现场的急救处理是一项重要且复杂的任务。

正确的急救处理可以极大地减轻受伤者的痛苦,避免进一步的损伤,并提高康复的成功率。

在实施急救处理时,应首先评估伤情,然后按照标准步骤进行处理,包括制止出血、固定骨折部位、提供疼痛缓解等。

骨折的现场急救措施

骨折的现场急救措施

骨折的现场急救措施骨折是在外力作用下骨骼发生破裂,伴随疼痛、肿胀和功能障碍,若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将会加重伤情的危险。

在现场急救时,应采用正确的方法和措施,以减轻受伤者的痛苦,保护骨骼,防止继续发生不必要的损伤。

软骨骨折的现场急救软骨骨折是指骨骼周围软组织的骨折,如手指、脚趾等部位。

在现场急救时,应采取以下措施:1.稳定伤害部位:先用手或物品轻轻的按住软组织处,避免运动造成进一步的伤害。

2.冰敷降温:在按住软组织后,尽快冰敷,可有效减轻肿胀和疼痛的程度。

3.拍打受伤部位:受伤后,将患肢竖起,用拳头或软物轻拍肌肉,加速血液循环,减轻肿胀程度。

骨折的现场急救措施在遇到明显骨折时,现场急救应采取更为严格的措施:1.避免移动患肢:患者受伤后应保持不动,避免任何移动的活动,以免加重骨折,并预先准备好需要的救援用品。

2.稳定伤口:可以用薄木板或者厚杂志加尼龙绳捆绑,或者使用一些特地的夹板、软塑料板等夹住患肢,使受伤的部位不再移动,从而减轻疼痛。

3.冰敷降温:及时冰敷患肢,帮助减轻肿胀和减少疼痛的程度。

4.紧急送往医院:第一时间紧急送往医院,由专业医生在正规的医学环境下治疗。

注意事项1.避免擅自移动患肢,这会错位,导致伤情加重。

2.转运受伤者时,应避免患肢在移动中发生任何的晃动或者磕碰。

3.冰敷时间不宜过长,一般15-20分钟左右,以免冻伤。

4.每个人对疼痛的感受是不同的,因此现场急救时,必须充分听取受伤者的意见和反应,避免过度的干预。

结语现场急救是为了保证受伤者能够尽快获得治疗,减轻疼痛最大化的生理和心理的保护的措施。

因此,在采取当前措施时,应充分熟悉基本的急救措施,并在正确的时间内采用挽救措施。

另外,有些损伤的情况并不明显,例如某些骨裂伤害,可能需要运用一些辅助检查方法。

骨折的急救知识点

骨折的急救知识点

骨折的急救知识点骨折是指骨头断裂或者骨骼发生错位的情况。

骨折是一种常见的外伤,可能发生在任何年龄段的人身上。

正确的急救措施对于骨折的康复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骨折的急救知识点,包括急救前的准备工作、骨折现场的处理和运送伤者的注意事项。

一、急救前的准备工作1.保持镇定:在面对骨折伤者时,保持冷静和稳定的情绪非常重要。

镇定的态度能够传递给伤者,减轻其紧张和恐惧感。

2.确保安全:在进行急救前,需要先确保自身和伤者的安全。

若骨折发生在交通事故现场或高空等危险环境中,应确保周围环境的安全,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如戴上手套、口罩等。

3.呼叫急救:紧急情况下,应立即拨打当地的急救电话号码,请求专业医疗人员的帮助。

同时,应向急救人员提供准确的信息,包括骨折的部位、程度和疼痛程度等。

二、骨折现场的处理1.止血处理:如果骨折伴有出血,应首先进行止血处理。

使用干净的纱布或衣物进行轻压,直到出血停止。

避免直接用手接触伤口,以免引起感染。

2.固定骨折部位:在进行急救前,应尽可能避免移动骨折部位。

如果需要转移伤者,应采取固定的方法,如采用夹板固定或使用布制绷带轻轻固定骨折部位。

3.减轻疼痛:骨折常伴有剧烈的疼痛,可以通过非处方止痛药或冷敷来减轻这种疼痛。

但在使用药物前,应与医生咨询或根据药物说明书的建议进行。

三、运送伤者的注意事项1.避免颠簸:在运送骨折伤者时,应尽量避免颠簸和剧烈摇晃。

可以将伤者放置在平坦的硬板上,然后固定住。

2.保持伤者平卧:对于骨折伤者,应尽量保持其平卧姿势,避免活动和错误的移动,以减少进一步的损伤。

3.密切观察:在运送过程中,应密切观察伤者的呼吸、血压和意识状态等,及时报告给急救人员。

总结:骨折是一种常见的外伤,在急救过程中,应注意保持镇定、确保安全、第一时间呼叫急救。

在处理骨折现场时,应先进行止血处理,固定骨折部位,并减轻伤者的疼痛。

在运送骨折伤者时,需避免颠簸和剧烈运动,保持伤者平卧,并密切观察其生命体征。

救护骨折患者的四种方法

救护骨折患者的四种方法

救护骨折患者的四种方法
救护骨折患者的四种方法如下:
1.抢救生命:首先检查病人全身情况,如处于休克状态应注意保温,尽量减少搬
动。

有条件时应立即输液、输血。

合并颅脑损伤处于昏迷状态者,应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

2.包扎伤口:开放性骨折,伤口出血绝大多数可用加压包扎止血。

大血管出血加
压包扎不能止血时,可采用止血带止血。

最好使用充气止血带,并应记录所用压力和时间。

创口用无菌敷料或清洁布类予以包扎,以减少再污染。

3.妥善固定:固定是骨折急救的重要措施,凡疑有骨折者均应按骨折处理。

闭合
性骨折者,急救时不必脱去患肢的衣裤和鞋袜,以免过多地搬动患肢,增加疼痛。

若患肢肿胀严重,可用剪刀将患肢衣袖和裤脚剪开,减轻压迫。

骨折有明显畸形,并有穿破软组织或损伤附近重要血管、神经的危险时,可适当牵引患肢,使之变直后再行固定。

4.迅速转运:病人经初步处理,妥善固定后,应尽快地转运至附近的医院进行治
疗。

简述骨折急救的原则。

简述骨折急救的原则。

简述骨折急救的原则。

骨折是指骨头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断裂或破裂的损伤,通常会导致严重的疼痛、肿胀和功能障碍。

在面对骨折急救时,遵循以下原则是非常重要的。

1.保护患者:在急救过程中,首要任务是保护患者的安全。

如有可能,确保患者处于安全的环境,并避免进一步的伤害。

2.停止出血:如果骨折伴有外伤性出血,应该尽快采取措施停止出血。

可以使用压迫止血法,用干净的纱布或绷带直接在骨折处施加压力。

3.固定骨折:为了减少疼痛和防止进一步的损伤,需要固定骨折部位。

可以使用夹板、绷带等物品将骨折部位固定住。

固定时要注意不要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4.冷敷:骨折后常伴有局部肿胀和疼痛,可以使用冰袋或冷敷物品进行冷敷。

冷敷有助于减轻炎症反应和肿胀,同时也能缓解疼痛。

5.就医:骨折急救只是暂时的治疗措施,必须尽快将患者送往医院接受进一步的治疗。

医生可以通过X光检查来确定骨折的类型和程度,并制定后续的治疗计划。

除了以上急救原则之外,骨折急救过程中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 不要试图矫正骨折的位置,以免加重伤势。

- 尽量保持患者的身体位置不变,避免不必要的移动。

- 如果患者有呼吸困难或其他严重伤情,应优先处理这些紧急情况。

- 在急救过程中,与患者保持沟通并提供心理支持,以减轻其紧张和恐惧感。

总之,骨折急救的原则是保护、出血止血、固定、冷敷和及时就医。

正确的急救措施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并为后续治疗提供必要的支持。

骨折的急救处理

骨折的急救处理

骨折的急救处理骨折是指骨头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断裂或者破裂的情况,常见于意外事故或者运动损伤中。

在遇到骨折的紧急情况时,正确的急救处理可以最大限度地减轻伤者的痛苦,并防止进一步的伤害。

本文将详细介绍骨折的急救处理步骤和注意事项。

骨折急救处理步骤如下:1. 保持镇静并安抚伤者:在面对骨折伤者时,首先要保持镇静,并安抚伤者的情绪,告诉他们会尽快提供匡助。

2. 制止出血:如果伤者有明显的出血,应尽快制止出血。

可以使用干净的纱布或者绷带进行压迫止血,如果止血效果不好,可以尝试提高伤肢的位置,以减少血液流动。

3. 固定伤肢:在急救处理过程中,应尽可能保持伤肢的初始位置,避免进一步的挪移和扭曲。

可以使用夹板、绷带或者纱布来固定伤肢,以减轻疼痛和防止进一步的骨折。

4. 提供支撑:如果伤者需要挪移,应提供适当的支撑,以避免骨折部位的进一步挪移和损伤。

可以使用软垫、毛巾或者折叠的衣物来支撑伤肢。

5. 冷敷:冷敷可以减轻伤者的疼痛和肿胀。

可以使用冰袋或者冷湿毛巾进行冷敷,每次冷敷持续时间不宜超过15分钟,每隔1小时重复一次。

6. 尽快就医:骨折是需要专业医生进行处理的,因此在进行急救处理后,应尽快将伤者送往医院或者拨打急救电话。

医生会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包括X 光检查和骨折复位。

骨折急救处理的注意事项如下:1. 不要试图复位:在急救处理过程中,千万不要试图复位骨折,因为这可能会导致更严重的伤害和并发症。

惟独专业医生才干进行骨折复位。

2. 不要用力拉扯:不要用力拉扯伤肢,以免加重伤者的痛苦和伤害。

3. 不要包扎过紧:在固定伤肢时,要确保绷带不要包扎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和引起其他并发症。

4. 不要挪移伤者过多:在急救处理过程中,尽量减少对伤者的挪移,以免加重伤害和疼痛。

5. 不要应用热敷:不要使用热敷物品,因为热敷可能会加重伤者的疼痛和肿胀。

总结:骨折是一种常见的急性损伤,正确的急救处理可以减轻伤者的痛苦并防止进一步的伤害。

简述骨折的急救处理

简述骨折的急救处理

简述骨折的急救处理骨折是指骨头断裂或破裂,通常是由于外力作用引起的。

骨折是一种常见的急症,需要及时的急救处理。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骨折的急救处理方法。

一、判断骨折类型在急救处理骨折之前,首先需要判断骨折的类型。

骨折分为开放性骨折和闭合性骨折两种类型。

开放性骨折是指骨头断裂后穿破皮肤,形成伤口,而闭合性骨折则是指骨头断裂但没有穿破皮肤。

判断骨折类型的目的是为了确定是否需要进行紧急手术。

二、止血处理如果是开放性骨折,需要先进行止血处理。

用干净的纱布或毛巾压在伤口上,直到出血停止。

如果出血量很大,需要紧急送往医院。

三、固定伤处在进行急救处理之前,需要先固定伤处。

固定伤处的目的是为了减轻疼痛,防止骨头移位,避免进一步损伤。

固定伤处的方法有很多种,可以用绷带、木板、枕头等物品进行固定。

固定时需要注意不要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四、冰敷冰敷是缓解疼痛和肿胀的有效方法。

将冰块放在塑料袋中,用毛巾包裹后敷在伤处,每次敷10-15分钟,每天敷3-4次。

冰敷时需要注意不要直接将冰块放在皮肤上,以免引起冻伤。

五、就医骨折是一种严重的伤害,需要及时就医。

在送往医院的途中,需要注意保持伤者的体温和呼吸畅通。

如果是开放性骨折,需要在送往医院的途中进行消毒处理。

六、预防骨折预防骨折是非常重要的。

骨折的发生往往与骨质疏松、运动不当、意外伤害等因素有关。

因此,我们需要注意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吃富含钙质的食物,如牛奶、豆腐、海产品等。

同时,我们还需要注意运动方式,避免高强度的运动,如跳高、跳远等。

在进行运动时,需要注意热身和拉伸,以免引起肌肉拉伤和韧带损伤。

骨折是一种常见的急症,需要及时的急救处理。

在进行急救处理时,需要注意判断骨折类型、止血处理、固定伤处、冰敷等方法。

同时,我们还需要注意预防骨折,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和运动方式。

骨折急救牢记五大原则

骨折急救牢记五大原则

骨折急救牢记五大原则骨折是指骨头完全或部分断裂的损伤。

当遇到骨折急救情况时,我们需要牢记以下五大原则来正确处理和处理这种紧急情况。

第一,不要移动患者:在发现骨折时,应立即停止患者的活动,并尽量不要移动患者。

假如骨折处移动过多可能会导致骨骼进一步损伤,增加患者的痛苦,甚至引起休克等严重后果。

第二,及时固定骨折部位:为了保护骨折处,可以使用固定物品如纱布、板条或者自制的夹板将骨折处固定起来。

夹板应该横跨与骨折处同侧的关节,以使受伤部位保持固定。

固定不当会加重伤病,在固定骨折时应注意佩戴手套,以防交叉感染。

第三,止血:当骨折伴有出血时,应及时止血以防止进一步失血过多。

首先应将裂口处直接按压,同时向血管上游施加压力,直到出血停止。

如出血无法停止,可以使用绷带或其他适当的压迫方式。

第四,保护伤肢:在骨折伤肢的处理中,应始终保持伤肢的姿势和位置,以减少疼痛和进一步损伤。

在固定伤肢时,应注意不要过于紧束,以免损伤神经和血管,但要确保固定牢靠。

第五,及时送医院:骨折是一种严重损伤,需要专业医生进行处理。

即使伤势不严重,也应及时送到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

因为骨折可能引起其他并发症,如感染、损伤血管和神经等。

除了以上五大原则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1.保持镇静:在遇到骨折急救情况时,旁观者也要保持冷静,避免患者恐慌和紧张情绪的加剧。

2.冰敷:对于骨折伴有肿胀和疼痛的病人,可以用冰块或冷水袋冷敷患处,以减轻肿胀和疼痛。

3.避免过度运动:骨折后应避免过度活动和负重,以免进一步损伤骨折处。

4.注意检查:在处理骨折紧急情况时,不仅要注意伤处,还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意识和生命体征,发现异常应尽快报警求助。

总之,骨折是一种严重的损伤,及时正确处理骨折急救情况对于保护患者的生命和健康至关重要。

牢记以上五大原则和其他相关注意事项,可在救护时提供更好的帮助和保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骨折的急救处理
教学目标:
1、了解骨折的急救处理方法。

2、掌握对骨折伤肢的固定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书本、树枝、布条等。

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书本,布条。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常常有意外情况发生,骨折就是一种较常见、后果比较严重的意外伤害。

同学们必须掌握急救知识,才能在老师和家长不在的情况下及时处理,将伤害降至最低。

这节课我们就学习骨折的急救处理,板书课题。

二、骨折的急救处理演示讲解
骨折往往是由摔伤、撞伤和击伤所致。

判断骨折主要看皮下是否出血、畸形、骨擦音、肿胀以及非正常(非关节)运动等现象。

如果自己判断可能是骨折了,应立即用夹板固定,无夹板时也可用书本等固定,否则触及血管,会造成畸形,这样做即使没有骨折也无坏处。

例外,准备急救物品和药品,如无菌敷料(纱布和纱垫等)、绷带、三角巾等。

●锁骨骨折
症状:锁骨变形,有血肿,肩部活动时疼痛加重。

处理:这时应尽量减少对骨折部位的刺激,以免损伤锁骨下血管,只用三角巾悬吊上肢即可。

如无三角巾可用围巾代替。

●上臂骨折(肱骨干骨折)
症状:上臂肿胀、瘀血、疼痛。

活动时出现畸形。

上肢活动受限制。

处理:用夹板先放后侧,再放前侧,最后放内、外侧夹板,然后用四条绷带或2—3条三角巾固定。

由于桡神经紧贴肱骨干,固定时骨折部位要加厚垫保护以防止桡神经损伤(桡神经负责支配整个上肢的伸肌功能。

桡神经一旦受损,便不能伸肘,不能抬腕和手指伸直有障碍)。

同时肘部要弯曲,悬吊上肢。

如果现场没有夹板等固定物,可用三角巾将上臂固定在身体上,方法是将三角巾叠成宽带后通过上臂骨折部位绕过胸前和胸后在对侧打结固定,同样上臂也要悬吊在胸前。

●前臂骨折
症状:前臂骨折分桡骨或尺骨,或桡尺骨双骨折。

活动时有非关节运动,显现畸形。

处理:前臂骨折对血管神经损伤机会不大。

可用小夹板或用上下两块木板固定,肘部弯曲90度悬吊在胸前。

也可用书本垫在前臂下方直接吊起前臂。

●股骨骨折(大腿骨骨折)
症状:股骨干粗大,只有巨大暴力如车祸等所致。

损伤大时出血多,易出现休克。

骨折后大腿肿胀、疼痛、变形或缩短。

处理:如果有条件,可用一块长夹板从伤侧腋窝下到脚后跟,一块短夹板从大腿根内侧到脚后跟,同时将另一条腿与伤肢并拢,再用
七条宽带固定,固定时在膝关节、踝关节骨突出部位放上棉垫保护,空隙的地方要用柔软物品填充。

固定时先从骨折上下两端开始,然后固定膝、踝、腋下和腰部。

足尖保持垂直位置固定。

如果没有夹板也可用三角巾、腰带、布带等将双腿固定在一起,注意两膝、两踝及两腿间隙之间垫好衬垫。

●小腿骨折
症状:出血、肿胀。

处理:小腿骨折固定时切忌固定过紧,同时在骨折部位要加厚垫保护。

用夹板固定时,最好用五块夹板,如果只有两块木板则分别放在伤腿的内侧和外侧;如只有一块木板,就放在伤腿外侧或两腿之间,再用绷带或三角巾分别固定膝上部、膝下部、骨折上、骨折下及踝关节处。

同样要保持足尖垂直,“8”字固定;如果没有夹板,可将两条腿固定在一起。

方法同股骨骨折固定。

●脊柱骨折
脊柱骨折发生在颈椎和胸腰椎。

所以怀疑有骨折,尤其是脊柱骨折时,不能让受伤者试着行走,并且搬运脊柱骨折者一定要用木板,防止脊髓损伤加重。

否则一旦骨折块移位压迫脊髓、损伤马尾神经会导致瘫痪。

●颈椎骨折
一是将围领套在脖子上,防止颈椎活动。

二是现用报纸、毛巾、衣物等卷制成颈套,从颈后向前围在颈部。

颈套粗细要能限制双侧下颌活动。

●胸腰椎骨折
有条件可用一长、宽与伤者身高、肩宽相仿的木板固定。

固定时先将伤者侧卧,动作要轻柔,并自始至终保持伤者身体长轴一致。

头颈部、足踝部及腰后空虚部位要垫实。

另外,运往医院前要把伤者双肩、骨盆、双腿及双脚用宽带固定,以免颠簸、晃动。

三、演示操作
1、找一患者家属做模特,演示骨折伤肢的固定方法。

2、小组练习,医生巡视指导。

四、医生总结
意外伤害面致骨折,出现局部疼痛、畸形、功能障碍等情况。

有的骨折外观无创口,称为闭合性骨折。

同时存在有创口的骨折,称为开放性骨折。

骨折后要限制伤处活动,避免加重损伤和减少疼痛。

用夹板固定骨折是最简单有效的方法。

所用固定材料可就地取材,如小木板条、木棒、竹片、手杖、硬纸板等。

上夹板前,可用棉花、软物垫好,绑扎时应将骨折上下两个关节都心须同时固定,才能限制骨折处的活动。

四肢固定要露出指(趾)尖,以便随时观察末梢血液循环。

如果指(趾)尖苍白、发凉、发麻或发紫,说明固定太紧,要松开重新调整固定压力。

上肢骨折固定的位置要取屈肘位,绑好后用带子悬吊于颈部,下肢骨折要取伸直位固定。

脊柱骨折要将伤员平抬平放在硬板上再给予固定。

千万不能用帆布、绳索等软担架运送,一定要保持脊柱挺直位置,更不能扶持伤员试图行走。

如果处理不当,可造成脊髓神经损伤,导致截瘫,后果不堪设想。

肋骨骨折往往伴有胸腔脏器损伤,要注意有无血气胸发生。

对没有明显呼吸困难的肋骨骨折,可在呼气未了时用宽胶布或三角巾紧贴廓扎好,以便限制呼吸运动,减少痛苦。

五、效果考查
说一说,如果同学摔伤,怀疑骨折,在送医院时须注意什么? 学生自由畅谈。

第8课头部受伤应警惕
教学目标:让患者家属了解哪些头部外伤需要高度重视。

教学准备:医生搜集有关头部受伤没有重视导致的后果的案例。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玩耍中难免会发生磕磕碰碰。

发生头部外伤,如果没有明显的伤口时,同学们往往觉得无所谓。

其实,这是不够慎重的。

因为有些时候已有颅内损伤,不立即就医会延误诊治导致不良后果的。

这节课我们一起了解哪些头部外伤需要高度重视呢?板书课题。

二、新授
(1)案例分析:头部受伤没有重视导致的后果的案例。

教师根据资料分析讲解。

(2)哪些头部外伤需要高度重视呢?教师讲解
1、伤后短暂失去知觉,醒后不记得发生了什么事,不知何时何地受伤,更为严重时,连受伤前的一些事也忘记了。

2、伤后越来越疲倦、昏睡,或者清醒过来后又失去知觉。

3、伤后出现恶心、呕吐。

4、头痛剧烈,或呈持续性加重。

5、伤后行为及注意力发生变化。

出现以上症状皆应立即求医,做CT检查有无颅脑损伤。

四、效果考查
说一说,当头部摔伤时,我们怎样判断伤势是否严重,是否需要去医院检查?家属自由畅谈。

五、总结
当头部摔伤时,一定要高度重视。

(此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内容,
供参考,感谢您的配合和支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