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主要生理性病害

合集下载

葡萄六种主要生理病害及其防治(水罐子病、日烧病、裂果等)

葡萄六种主要生理病害及其防治(水罐子病、日烧病、裂果等)

葡萄六种主要生理病害及其防治(水罐子病、日烧病、裂果等)葡萄的生理性病害是由于葡萄生产过程中遇到特殊的气候条件、不良的土壤条件或有害物质时,正常的代谢作用受到干扰,生理机能受到破坏而在外部形态上所表现出来的症状。

葡萄主要的生理性病害有以下几种:一、水罐子病。

也称“转色病”,是葡萄产区常见的生理病害。

此病主要是营养不足或失调所致。

发生时期:主要发生在浆果成熟期。

主要症状是:发病初期是在果柄、穗轴、穗柄处出现深色坏死斑,逐渐扩大,严重时会造成某个部位环状坏死。

由于这些部位受伤,影响了光合作用、水分和矿质输导,使浆果在成熟时因营养不良而表现出症状。

果粒始熟后,果粒松软、病果糖度降低、味酸、果皮与果粒极易分离,用手轻掐水滴成串溢出,成为一泡酸水,受害严重时会使浆果脱水干缩,从果穗上脱落或以完全干缩状态保留在果穗上。

该病会阻碍有色品种的着色,表现出着色不正常,色泽暗淡,白色品种表现为水泡状。

发生部位:该病大多发生在穗尖、歧尖或副穗尖上,全穗发病的很少;果粒与果柄外易产生离层,极易脱落。

发病规律:此病一般在树势弱、摘心重、负载量过大、肥料不足和有效面积小时发生较重。

地下水位高或成熟期遇雨,尤其在高温后遇雨,田间湿度大、温度高时发病也重。

防治措施:1、采用抗病品种。

不同品种对该病敏感程度不同,有的比较敏感,有的品种不敏感。

所以在品种选择时应予考虑。

另外生产中应选择非生长旺盛的砧木。

2、控制树势,加强田间管理。

降低氮肥使用量,防止徒长,花期修剪、去叶、环剥等栽培措施都可降低该病发生。

加强土、肥、水的管理,增施有机肥和根外喷施磷、钾、镁、钙肥,可有效防止该病发生。

有专家认为高、宽、垂整形可以减少该病发生。

3、合理控制果实负载量,增加叶片数量,减少二次果。

4、多留主副梢叶片。

在适当多留结果枝、保证产量的前提下,采用“一枝一穗”的办法可减少该病发生。

掐穗尖和掐副穗的办法也可有效减少访病的发生。

二、日烧病。

日烧病主要是果面局部失水而发生的日灼伤。

史上最全葡萄生理病害大集合

史上最全葡萄生理病害大集合

史上最全葡萄生理病害大集合!1、水罐子病症状此病于浆果着色期至成熟期发生。

病果呈褐色软化,果实充满水份,糖度低、酸度高,肉质松软,果皮与果肉极易分离,用手轻捏,即流出水滴。

有色葡萄的果实、果色暗晦,无光泽;此病通常发生于穗尖或副穗上的果粒,每个果穗的病果数由数粒至数十粒不等,严重时全树果穗都可发生。

【发病原因】主要是树体内营养不足,而导致的生理机能障害。

1、结果过多,叶面积小,叶果比值低,果实处于营养匮乏状态,发病就重。

凡一个结果新梢留一穗果的比留二穗的发病就轻;2、肥水管理水平低、缺肥、干旱缺水,或受渍水为害的,树势衰弱的发病重;3、凡葡萄树体处于缺钾状态,或钾肥施入不足,该病发生就重。

【防治方法】(1)加强土壤管理,创造疏松透气肥沃的土壤条件,使根系分布深,树势强,是防治该病的根本措施。

(2)控制产量,严格疏穗,增大叶穗比值(一般叶穗比应在15-20:1),改善果实的营养状况。

(3)幼果膨大期冲施用磷、钾、镁、钙套餐肥2-3次,整个果实生长期,结合喷施农药,叶面追肥2-3次。

(4)低洼园子要特别注意排水,干旱季节要注意及时灌水。

2、生理性裂果【发病原因】(1)果皮薄的品种易裂果。

(2)温度高、土壤干旱,氮肥偏多造成对钙、硼吸收障碍引起裂果。

(3)主要发生在浆果近成熟期,由于土壤水分和空气湿度强烈变化引起,前期干旱、近成熟期连降大雨,土壤湿度急剧升高,根系大量吸水,致使果皮开裂,裂口从果蒂向下纵裂,果汁外溢,造成病虫害蔓延。

(4)果园灌溉条件差,地势低洼,土壤粘重,排水不良的地区和地块发生严重。

【防治方法】(1)及时补充中微量元素可冲施2-3次,同时喷施含有钙、硼、锌等养分肥2-3次可有效防治生理性裂果的发生。

(2)合理补施基肥。

在收获前1个月,在地表铺上一层2-3厘米厚的机肥,随即中耕,与表土混合,改良土壤结构,可起到蓄吸雨水作用,缓冲对根系的水压。

(3)合理调节土壤水分。

调节好土壤水分最根本,做到旱不缺水,涝不渍水。

鲜食葡萄的主要生理病害及其防治

鲜食葡萄的主要生理病害及其防治
生物防治
利用天敌和生物农药,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保护生态环境。
提高公众对葡萄生理病害的认识与预防意识
宣传教育
通过媒体、网络等渠道,普及葡萄生理病害防治 知识,提高公众的预防意识。
技术培训
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果农进行培训,提高他们对 葡萄生理病害的识别和防治能力。
社会参与
鼓励社会各界参与葡萄生理病害防治工作,形成 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根据生理病害的种类和发生规律 ,选择合适的化学药剂进行防治 。
02
03
控制用药量和频率
科学施药
按照药剂使用说明和安全间隔期 ,合理控制用药量和频率,避免 产生药害和残留。
选择适当的施药方式和时间,避 免在高温、高湿等不利条件下施 药。
生物防治
筛选和培育抗病性强的微生物
通过实验室筛选和培育抗病性强的微生物,用于防治生理病害。
智能监测
研发高精度、自动化的生理病害 监测设备,实时监测葡萄生长状 况,及时发现并预防生理病害。
精准施药
利用无人机和智能喷药系统,实 现精准施药,减少农药使用量, 降低环境污染。
综合防治策略的优化
农业防治
推广生态农业,合理施肥、灌溉,提高葡萄抗病能力。
化学防治
研发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降低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
叶斑病
叶斑病是鲜食葡萄叶片上常见的一种病害,主要症状为叶片上出现圆形或椭圆形的褐色斑点,病斑边缘清晰,后 期病斑内呈灰白色,上生黑色小点。防治方法包括加强田间管理,增施有机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及时清除落 叶,减少病原菌的越冬场所;在发病初期,可喷洒波尔多液或代森锰锌等药剂进行防治。
葡萄霜霉病
葡萄霜霉病主要危害叶片,症状为叶片上出现淡黄色或黄绿色的小斑点,随后扩大成褐色或紫褐色的大斑块,病 斑形状不规则,边缘不明显,严重时叶片枯死。防治方法包括加强田间管理,保持适宜的温湿度;在发病初期, 可喷洒甲霜灵、乙磷铝等药剂进行防治。

常见的葡萄病害有哪些?

常见的葡萄病害有哪些?

常见的葡萄病害有哪些?葡萄病害因为病原的不同,可以划分为4大类,即真菌病害、细菌病害、病毒病害以及生理性病害,以下列出了一些较为常见的病害。

1、霜霉病,属真菌病害,遍布世界各地,严重危害全球的葡萄产业。

2、白粉病,属真菌病害,遍布世界各地,严重危害全球的葡萄产业。

3、灰霉病,属真菌病害,遍布世界各地,严重危害全球的葡萄产业。

在葡萄贮藏保鲜期间发生的病害中,葡萄灰霉病所造成的损失最为严重。

4、黑腐病,属真菌病害,是一种世界性的葡萄病害,以美国密西西比河东部葡萄产区最为流行。

5、溃疡病,属真菌病害,是一种世界性的葡萄病害,以欧洲意大利、法国、德国等葡萄产区最为流行。

6、炭疽病,属真菌病害,由半知菌亚门、炭疽菌属胶孢炭疽菌侵染引起。

该病是全球性病害,在中国各葡萄产区发生较为普遍。

7、黑痘病,属真菌病害,是一种世界性的葡萄病害。

8、葡萄树干病,属真菌病害,并且往往是由多种葡萄内生真菌一同诱发的。

葡萄树干病是目前一个全球性的葡萄疾病,在欧洲法国、意大利葡萄产区最为流行。

9、酸腐病,病原是真菌(酵母菌以及多种其他真菌)、细菌(醋酸细菌)、昆虫(果蝇幼虫)三方联合危害的结果。

该病是葡萄二次侵染病害的结果,是全球性病害,近几年在我国已成为葡萄的重要病害。

10、皮尔斯病,属细菌类病害,遍布世界各地,严重危害全球的葡萄产业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墨西哥、智利、委内瑞拉、哥斯达黎加、法国等地较为流行。

11、根瘤蚜,属虫害,但因为病症出现在地上部分,所以常常被归为葡萄宾害一类。

在全球范围内均有发现,严重危害欧洲和美国西部的葡萄产地。

12、裂果病,属生理性病害。

主要是由于土壤水分失调引起,即前期土壤过于干旱,果皮组织伸缩性较小,后期如遇连续降雨,或土壤浇水过多,果水分骤然增多,果实膨压增大使果粒开裂。

13、缺素症,属生理性病害。

葡萄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因缺之氮、磷、钾大量元素,或者缺乏钙、镁、铁、硼、锰、锌等微量营养元素,而在生产中出现的营养不良的病害。

浅谈葡萄常见病害

浅谈葡萄常见病害

植保土肥 2021.3浅谈葡萄常见病害贾 慧,韩爱谦(太原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山西 太原 030027)摘 要:葡萄常见的生理病害主要有水罐子病、日灼病、裂果病;病毒性病害主要有扇叶病、卷叶病、栓皮病;侵染性病害有白腐病、炭疽病、霜霉病。

通过概述这三大类病害的发病症状、发病规律和防治方法,为葡萄的生产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葡萄;生理病害;病毒性病害;侵染性病害葡萄距今已有7000年左右的历史,被誉为世界四大水果之一,因其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而广受消费者喜爱。

全国各地都有葡萄生产区,然而,近年来随着各种病害及虫害的混发,影响着葡萄生长发育,不仅危害葡萄茎叶,更严重的是危害葡萄的果实,从而严重影响葡萄的品质,给葡萄产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因此,正确识别葡萄病害并及时防治,对减少葡萄病害发生有重要意义。

1 生理病害葡萄的生理病害主要是由生长环境不良、栽培管理技术不当以及品种自身缺陷造成的病害。

具体表现为裂果、落果等不良症状。

1.1 水罐子病症状:水罐子病又称为转色病。

常见于葡萄果实转色期到成熟期之间。

多发生于穗尖或副穗的果粒,受害果实的果皮软化,失去光泽,用手轻捏,果皮果肉易分离,有酸水溢出。

发病严重时,则表现为以干缩果粒悬挂在果穗上或者完全脱落。

发病规律:水罐子病主要由于养分失衡或养分不足引起。

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不注重水肥管理,致使葡萄树势生长较弱。

二是结果过多、摘心过重时容易发生。

三是高温高湿、果园湿度大、地下水位较高时,容易出现根系腐烂现象,从而营养吸收受阻,树体养分匮乏,导致果实发育迟缓。

防治方法:一是加强水肥管理。

控制土壤水分,保持土壤透气,避免根系湿度过大;合理施肥,增施有机肥,避免氮肥过度。

此外,转色后适当喷施含钾的叶面肥,如可用磷酸二氢钾,有助于促进果实转色,提高抗病性。

二是控制树势负载量。

合理修剪,增加叶果比,尽量多保留主梢叶片,适当疏果穗,少留二次果,“一枝一穗”能明显减少水罐子病的发生。

大棚葡萄常见生理性病害及预防策略

大棚葡萄常见生理性病害及预防策略

大棚葡萄常见生理性病害及预防策略作者:***来源:《果农之友》2024年第07期摘要:大棚葡萄种植中因管理不到位、气候特殊等易发生多种生理性病害,常见的有落花落果、裂果、日烧病、葡萄大小粒、叶缘枯焦病等。

逐一总结以上葡萄生理性病害的症状与病因,探究与预防策略,以期为大棚葡萄生理性病害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棚葡萄;生理性病害;预防策略近年来,安徽省歙县大棚葡萄栽培面积不断扩大,经济效益较高。

但大棚葡萄因为自身特殊的生长环境极易出现生理性病害,这类病害虽不是由致病微生物引起的,但症状和一些普通病害之间的相似度较高,种植管理中易将两者混淆,部分果农盲目地增施农药种类或增加用药频次,很可能导致农药残留量超标,对果实品质及安全均能产生较大的影响。

为此,笔者在本文中重点分析大棚葡萄种植中常见生理性病害的发病症状、发病原因及预防办法。

1 落花落果1.1 症状这是大棚葡萄种植中一种十分严重的生理性病害。

大棚葡萄通常在开花前1周出现花蕾大范围脱落的情况后,子房随之掉落,导致藤蔓上果粒稀疏,带来减产与果穗品质降低的问题。

1.2 病因第一,大棚室温超过32 ℃或夜间环境条件不适宜时,葡萄开花前后不能正常受精。

引发这种病害。

第二,棚室内缺少足够的受精用介体昆虫或未及时打开风口通风,也容易引起落花落果;开花前一晚未及时对新梢进行摘心,营养生长过旺,枝丫繁密导致透光性较差等,都可引起落花落果。

第三,大棚土壤缺乏硼元素,不利于葡萄花粉正常萌发与花粉管伸长等[1],进而引起落花落果。

1.3 防治方法第一,在葡萄开花前后5~7天内加强大棚室温的调控,昼、夜间温度分别维持在25~30 ℃、15~18 ℃为宜。

在行间配置电扇,以机械化扇风形式提高葡萄授粉的效率。

第二,花期前2周左右灌水。

调配0.3%硼砂+芸薹素500倍液进行叶面喷雾,花期內严格控制大棚内灌水量及频次,以防出现土壤含水量过高、棚内湿度过大及部分枝叶徒长等情况。

第三,葡萄果穗明显伸长后尽早消除顶端优势,比如摘除副穗、穗尖等,避免出现营养生长过旺的问题,提高坐果率。

葡萄主要生理病害的症状及防治措施

葡萄主要生理病害的症状及防治措施

葡 萄生理病害是 指因栽培 和生 理性原 因形 成的一些症 状。 近年来 , 笔者调 查发 现 , 由于新 品种 的不 断增加 和栽 培
技 术 的参 差不齐 , 种不 同的生理 病害在各 个葡萄 园都 有 各 发 生 , 且有 逐年 加重 的趋 势 , 而 防治葡 萄生 理病 害 已成 为 提 高葡 萄产量 和品质 的重要途径 。 常见 的葡萄生理 病害 有
下 面几种 :
侵染 , 是一种典 型的外 因引起 的生理病 害。
22 发 生 规 律 .
葡萄 果实 日灼病 的发 生是 由于果 穗缺 少荫蔽 , 烈 日 在 暴晒下 , 果粒 表面局部受高 温失水 , 发生 日灼伤 害所 致 。
23 防 治 措 施 .
1水罐 子病
11 病 症 .
lO 5
安 徽 农 学通 报 ,An u A r S iB l2 1 ,6 1 ) h i gi c. u1 0 01 (0 . .
葡 萄 主要 生 理 病 害 的症 状 及 防 治 措 施
丁 波
( 海安县 墩头农技站 , 江苏海安2 6 9 ) 2 6 1
摘 要: 介绍 了葡萄生理 病害主要有 : 水罐 子病 , 日烧 病、 氮症 、 缺 缺磷 症 、 缺钾症 、 缺硼 症、 缺锌 症 、 缺铁症 等, 并提
为02 ~03 ( 全 年均 衡施 用氮 肥 。 季葡 萄植 株缺 .% _ %。2) 春
负载量 。 合理 控制 单株 果 实负 载量 , 加 叶果 比。 3) 副 增 ( 主
梢 处 理 。 梢 叶 片 是 一 次 果 所 需 养 分 的 主 要 来 源 , 其 是 主 尤
在 留二次 果 的情况 下 , 次果 常与一 次 果争 夺养 分 , 发 二 在

葡萄主要生理病害简介!应该如何防治

葡萄主要生理病害简介!应该如何防治

葡萄主要生理病害简介!应该如何防治老刀注:葡萄的生理性病害主要有:日灼病、水罐子病、酸腐病、生理性裂果病、落花落果病、缺素症等。

葡萄生理性病害简介葡萄的生理性病害主要有:日灼病、水罐子病、酸腐病、生理性裂果病、落花落果病、缺素症等。

日灼病是幼果生长期遇到强光照射,导致水分失调所产生的一种生理病害。

发病时期在幼果膨大中后期,高温多雨、树势徒长、叶果比例小发病重。

防治果穗附近要多留叶片,夏季高温季节要及时灌水,保证架面通风;果穗套袋,最好采用专用的防日灼套袋,严格控制氮肥,多施有机肥、磷、钾肥。

水罐子病是葡萄在转色期发生的一种综合性生理病害。

发病后果粒成水泡状,病果糖度降低、味酸、果皮与果粒极易分离,用手轻掐水滴成串溢出,受害严重时会使浆果脱水干缩,容易从果穗上脱落,高温多雨,树势弱,产量高发病尤为严重。

防治多留主副梢叶片,掐穗尖和掐副穗,控制产量,保证树势;多施有机肥和磷、钙肥,降低氮肥施用量,防治徒长;做好排灌工作,保持土壤透气,促进根系发育。

酸腐病酸腐病是由酵母菌、果蝇幼虫等混合作用导致的,属于二次侵染病害,当葡萄出现机械损伤时,会招来果蝇传播细菌,从而造成腐烂,而且腐烂的葡萄内可以看到蝇蛆,当果粒干枯后剩下的只有果皮和种子。

防治合理使用或不使用激素类药物,避免果皮伤害和裂果;合理疏粒,避免果穗过紧;合理使用肥料,尤其避免过量使用氮肥,要经常检查,发现病粒及时摘,。

生理性裂果葡萄裂果主要发生在成熟期,出现裂果的果实完全失去商品价值,浆果排列过密、树体水分供应不均、早期黑痘病形成病疤、浆果膨大压力不均等都可造成裂果。

防治避免土壤水分变化过大,干旱浇水及下雨排水工作要做好;对果粒紧密的品种,要做好疏花疏果;对果实进行套袋,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通透性;幼果期叶面钙肥与钾肥交替喷施4~6次,可降低葡萄裂果率。

落花落果病由于遗传因素和环境条件影响,受精座果率在20%以下,其余的花朵均脱落,称为落花果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病快,结束也快。
精品课件
防治措施
严格控制氮肥,多施有机肥、磷、钾肥 ,做好排水工作。保证架面通风透光。 幼果期不能使用草日一磷。
精品课件
第三节 日灼病
又称日烧病,是高温、强光照射对果实、叶片 造成的伤害。美人指发病重,红地球、亚历山 大、黑玫瑰、巨峰次之,京玉、早玉、奥占斯 特、意大利、泰龙大穗发病轻或不发生。
改良土壤是防止缺锌的基本措施。生长 季节于花前喷1-2次0.3硫酸锌或安泰森 600-800倍液,杀菌时可配合补锌,也可 冬施基肥时,每667m2加硫酸锌7-15 kg 混入有机肥施入。
精品课件
4.缺镁症
缺镁症是葡萄上常见的一种缺素症。 最初基部老叶发生,表现叶脉间退绿,继而叶 脉间发展成带状黄化斑点。多从叶片的中央向 叶缘发展,逐渐黄化,最后叶肉组织黄褐喜形 坏死,仅剩下叶脉仍保持绿色,叶肉与绿色的 叶脉界限分明。该病多发生在果实膨大后期, 产量过高的植株果实转色前就出现大量黄叶, 使浆果着色差,糖度低,成熟期推迟,严重影 响果实品质。
精品课件
矫治措施
因此,要注意葡萄幼果期增施钙肥,如 叶面肥绿明3号1000倍液、氨基酸钙1000 倍液。
精品课件
3.缺锌症 葡萄缺锌症状多出现于初夏。副
梢的先端首先受害,节间变短,叶片变 小。叶片斑块失绿萎黄,甚至扭曲。缺 锌可严重影响着果和浆果的膨大。易形 成小青粒。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矫治措施
在幼果期,幼果出现缺硼症状时,每株 可浇施0.5%硼砂溶液10kg,也可在波尔 多液中加入硼砂。硼砂要用热水溶解。
精品课件
2. 缺钙症
钙在葡萄体内含量比其他果树高,目 对产量和品质影响较大。葡萄整个生育期直至 果实完熟均在不断吸收钙。夏季温暖多雨,钙 和镁容易流失。因钙不能从叶片向果实转移, 需全年供应。葡萄对钙肥吸收的高峰期在果实 膨大初期,中、后期吸收少。
精品课件
第六节 缺素症
1.缺硼症 葡萄缺硼区,在红壤土上表现尤为严
重。
精品课件
症状特征
新梢节间短,生长缓慢,卷须发黑。 花序弯曲,落花落果,大小粒、单性果
多,幼果内部果肉变褐色。果皮部并不 四陷,时间长颗粒十缩发硬。幼叶及新 梢有虎斑状花纹。
精品课件
矫治措施
秋施基肥时每667m2加入硼砂2-3kg或春 季施硼砂0.5kg,开花前2-3周叶面喷 0.2%硼砂。大棚葡萄及欧亚种喷0.05%0.1%硼砂或0.05%-0.1%速乐硼。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防治措施
采用避雨栽培及地膜覆盖降低根系、叶片及果 实对水分的过量吸收。
改善土壤结构,减小土壤水分变化。 适时灌水。 增施钾肥、钙肥,提高果皮的韧度与厚度。 控制产量,提高叶面积。
精品课件
第五节 生理落叶病
主要是土壤水分失调 引起的症状,为我国 葡萄秋叶早落的主要 原因。欧美杂交种比 欧亚杂交种严重。
精品课件
第二节 气灼病
是一种水分生理失调、高温气候所产生 的一种生理病害。幼果膨大中后期发病 重,硬核期后不再发病。高温多雨、树 势徒长、叶果比例小发病重。峰后、红 富士、红地球、黑玫瑰发病重;巨峰发病 次之。
精品课件
病害特征
在果实第一次生长中后期,发病时期与 果实日灼病相近。但发生部位不一样, 果穗的中下部及向阳面的相反部位也会 发生,不呈烫伤状,而是颗粒十缩。
发生黑痘病形成病疤,浆果膨大压力不均造成 裂果,以及成熟期炭疽病造成果皮腐烂裂果。 其主要原因是树体水分供应不均。
精品课件
颗粒、浆果膨大期雨水过多或灌水不当造成裂 果。产量过高,叶量不足,养分失调,氮肥过 多,使用膨大剂等也是造成生理裂果的重要原 因。
精品课件
品种间差别也很大。早玉、纠红、香妃、维多 利亚、贵妃玫瑰等裂果严重,美人指、奥古斯 特、巨峰、峰后次之,亚历山大、意大利、夏 黑、京亚裂果轻或不裂果。主要是葡萄的果皮 组织脆弱,特别是果皮强度随着果实成熟度的 增加而减弱有关。
精品课件
病害特征
发生在幼果膨大期至硬核初期,此后不再发病 。主要发生在果穗肩部和向阳面。果实受烈日 暴晒后,表面温度急剧升高,对果面造成灼伤 。受害颗粒,初期如开水烫熟状,后形成褐色 干疤、凹陷。
美人指、红地球品种的穗轴也会出现灼伤症状 。篱架比棚架发病重,产量高的发病重,套薄 膜袋比套纸袋发病重,果穗受太阳直射的发病 重。
精品课件
葡萄生理病害往往为侵染性病害 创造发病条件或二者合一,会严重影响 葡萄的产量和品质。因此,对葡萄生理 性病害的了解,对病害综合防治以及传 染性病害的控制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
精品课件
第一节 水罐子病
又称转色病,是一种综合性生理病害。 成熟期高温多雨,树势弱,产量高发病 尤为严重。
精品课件
病害特征
主要发生在浆果上色期至成熟期,表现为颗 粒着色异常。红、紫黑色品种果皮褐色软化 ,失去光泽,果实充满水分。
在红地球、美人指等硬肉型品种上,则果皮 与果肉极易分离,糖度低,酸度高,影响品 质。
精品课件
防治措施
控制产量,复壮树势,多施有机肥和磷、 钙肥。做好排灌工作,保持土壤透气,促 进根系发育。叶面施0.2%磷酸一氢钾,绿 明1号1000倍液、金满利1000倍液等营养 剂,改善果实的营养状况。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防治措施
重视架面竹理,夏季修剪不宜过重,果 穗着生部位多留叶片,防止太阳直射果 面。
套袋采用葡萄专用袋,美人指、红地球 等套袋可在硬核期套;或对太阳直射果 穗进行遮阳后套袋。要合理施肥,防止 氮肥过多。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第四节 裂果病
葡萄裂果病由多种原因所致。 少数是因浆果排列过密互相挤压裂果,或是粒
精品课件
病害症状
久雨转晴,天气出现强烈反差,根部 环境不适应,造成蒸腾与吸收水分失 衡而引起大量落叶。大量落叶影响光 合作用,使果实品质、着色下降,成 熟期延迟,也是水罐了病的原因之一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精品课件
防治措施
以加强栽培措施为主,改善根系的生态 环境,提高吸水功能及叶片抗高温的能 力。采用宽畦高垄耕作法,降低水位, 使根系透气良好。
Pathology
葡萄病理学 Grape
安德荣 教授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保学院
电话:13119100699 E-mail:andero精ng品3课2件3@
第二章 葡萄主要生理性病害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水罐子病 气灼病 日灼病 裂果病 生理落叶病 缺素症 农药药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