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枣猕猴桃离体快繁技术的研究

合集下载

长白山软枣猕猴桃组织培养和快繁技术研究

长白山软枣猕猴桃组织培养和快繁技术研究

长白山软枣猕猴桃组织培养和快繁技术研究软枣猕猴桃(Actinidia arguta (Sieb. et Zucc.) Planch. ex Miq.),属猕猴桃科(Actinidiaceae),猕猴桃属(Actinidia),落叶大藤本,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本文针对长白山软枣猕猴桃的组织培养进行研究,探讨提高野生软枣猕猴桃繁殖数量和质量的有效途径,为其苗木产业化生产、优良种质保存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采用组培技术手段,应用均匀设计法,通过茎段直接再生芽苗和愈伤组织间接再生芽苗两个途径获得再生芽苗,进一步摸索一步成苗培养基的优化、以及利用节培法达到快速繁殖的目的,主要结论如下:1以带腋芽茎段为外植体直接再生芽苗,采用U<sub>10</sub>(10<sup>3</sup>)均匀试验设计,发现6-BA对腋芽萌发影响最大,其次是NAA,基本培养基浓度影响不显著,最佳培养基为MS+NAA0.20mg·L<sup>-1</sup>+6-BA1.08mg·L<sup>-1</sup>,启动率超过91%。

2以MS+6-BA0.5mg·L<sup>-1</sup>+2,4-D1.0mg·L<sup>-1</sup>为诱导培养基,MS+6-BA2.0mg·L<sup>-1</sup>+NAA0.3mg·L<sup>-1</sup>为分化培养基,研究不同外植体对愈伤组织的诱导及分化,发现愈伤组织诱导比较好的外植体为茎段,且茎段愈伤组织是最佳的芽分化材料。

3茎段诱导愈伤组织采用U<sub>10</sub>(104)均匀试验设计,发现IAA对诱导影响最大,其次是6-BA,2,4-D的影响最小,最佳培养基为MS+6-BA1mg·L<sup>-1</sup>+IAA2mg·L<sup>-1</sup>+2,4-D0.1mg·L<sup>-1</sup>,诱导率接近100%。

软枣猕猴桃茎、叶离体培养与植株再生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软枣猕猴桃茎、叶离体培养与植株再生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软枣猕猴桃茎、叶离体培养与植株再生的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意义猕猴桃是一种富含维生素C和膳食纤维的水果,具有营养丰富、口感独特的特点,深受消费者喜爱。

但是,由于它的外来物种地位,使其病虫害防治困难,生长周期长,种植费用高,因此其生产量和质量受到严重制约。

软枣猕猴桃是一种新型的猕猴桃品种,具有生长快、产量高、病虫害抗性强等优点,对于提高猕猴桃的种质资源和产业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软枣猕猴桃的繁殖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导致其生产规模无法扩大。

因此,需要开展软枣猕猴桃茎、叶离体培养与植株再生的研究,以寻求一种有效、可行的繁殖途径,为软枣猕猴桃的生产和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一)研究内容本研究以软枣猕猴桃茎和叶为材料,采用组织培养技术,建立软枣猕猴桃茎、叶离体培养体系,并优化培养基配方和培养条件,探讨软枣猕猴桃茎、叶离体培养体系对植株再生的促进作用。

(二)研究方法1.材料采集与处理:在软枣猕猴桃的生长期内选取生长健壮、没有病害的植株,通过茎、叶的切割、消毒和分离等步骤,获取茎、叶组织样品。

2.培养基配方的优化:在基础培养基的基础上,调整培养基中有机和无机营养物的浓度和比例,用以提高软枣猕猴桃茎、叶离体培养体系对植株再生的效果。

3.培养条件的优化:对培养基的光周期、光照强度、温度等因素进行调整,寻求软枣猕猴桃茎、叶离体培养体系对植株再生的最佳条件。

4.植株再生情况的观察与统计:观察软枣猕猴桃茎、叶组织在组织培养过程中的生长状态、形态特征、植株再生的数量和质量等指标。

三、研究预期结果通过软枣猕猴桃茎、叶离体培养和植株再生的研究,预期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成果:(一)建立软枣猕猴桃茎、叶离体培养体系,确定最适宜的培养基配方和培养条件。

(二)通过对软枣猕猴桃茎、叶离体培养过程中的观察和统计,了解其生长状态和植株再生情况,为探究其植株再生机制提供参考。

(三)实现软枣猕猴桃的无性繁殖,为软枣猕猴桃的生产和研究提供技术保障。

软枣猕猴桃苗木繁育技术的研究_陈晓东

软枣猕猴桃苗木繁育技术的研究_陈晓东

收稿日期:2005-01-20软枣猕猴桃苗木繁育技术的研究陈晓东(黑龙江林业职业技术学院,黑龙江牡丹江157009)摘 要:软枣猕猴桃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植物。

介绍了其栽培技术,并着重研究了其扦插繁殖的技术。

其绿枝扦插繁殖是创新技术,具有繁殖容易、快、成本低等特点,应大面积推广应用。

关键词:软枣猕猴桃;经济植物;扦插繁殖 软枣猕猴桃(Acti ni di a arg ut a Planch )是猕猴桃属中在中国地域分布最广泛的野生果树之一。

其中以东北三省的资源最为丰富。

软枣猕猴桃果汁柔软多汁,酸甜适口,芳香浓郁,维生素含量高(100~420mg/100g ),具有较高的医疗保健作用,同时也具有重要地利用价值。

随着人们食用鲜果及加工能力的不断扩大,单纯依赖收购野生果实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加之各产地无序的采收,造成野生资源已尽枯竭。

所以人工栽培软枣猕猴桃技术的成功,为我们保护和综合利用这一宝贵资源提供了可靠依据。

为了规范其人工栽培技术,使之更好的开发利用,为广大林区多种经营开发服务,鉴于生产环节出现的各方面的问题,重点进行了苗木繁殖方面的研究,并有了技术创新点,为今后软枣猕猴桃大面积人工栽培生产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1 软枣猕猴桃实生繁殖软枣猕猴桃实生繁殖不仅具有自然分离,不能保持母本的遗传性状,而且花期前雌雄无法鉴别。

因此,实生繁殖的苗木不能直接用于栽培,当然用于绿化等它用是可以的。

繁殖实生苗主要是为了繁殖嫁接苗砧木。

1.1 种子催芽处理:在春天播种前70天开始对种子进行催芽处理,露天条件下层积沙藏处理65天左右。

1.2 播种:黑龙江省5月中旬开始播种(其它地区据当地小气候而定)。

把经催芽处理的种子按1∶1的比例混沙,散播,播种量2g/m 2。

播后覆盖1~2cm 厚的细碎土,轻度镇压后,盖上草帘。

浇透水。

1.3 管理:播种后每天浇1次透水,如遇雨天可适当掌握。

当幼苗开始出土时,为避免草帘压苗,用5~6cm 粗的木杆(其它材料也可),顺放于床沿两侧,将草帘垫起。

野生软枣猕猴桃扦插繁殖技术探究

野生软枣猕猴桃扦插繁殖技术探究

野生软枣猕猴桃扦插繁殖技术探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野生软枣猕猴桃是一种珍贵的果树资源,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由于其种植过程较为困难,且生长周期较长,因此野生软枣猕猴桃的繁殖技术一直备受关注。

随着繁殖技术的不断进步,扦插繁殖已成为一种常用的方法。

目前对于野生软枣猕猴桃扦插繁殖技术的研究还比较有限,尚未形成系统完善的技术体系。

有必要针对野生软枣猕猴桃扦插繁殖技术进行深入研究,探索其适用性和可行性,为提高野生软枣猕猴桃的生产效率和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旨在通过对野生软枣猕猴桃扦插繁殖技术的探讨和分析,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促进野生软枣猕猴桃产业的发展和壮大。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野生软枣猕猴桃的扦插繁殖技术,通过实地调研和实验验证,深入分析和总结野生软枣猕猴桃扦插繁殖的方法和技术要点,为提高繁殖效率和成功率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具体目的包括:1. 探究野生软枣猕猴桃扦插繁殖的适宜方法,确定最佳扦插时机和方式,以提高苗木的生长速度和存活率;2. 分析影响野生软枣猕猴桃扦插繁殖成功的关键因素,包括环境条件、生长基质、光照等因素,为优化繁殖技术提供参考;3. 探讨如何优化野生软枣猕猴桃扦插繁殖技术,提高繁殖效率和质量,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4. 提出野生软枣猕猴桃扦插繁殖后期管理的策略和建议,包括灌溉、施肥、修剪等措施,确保苗木健康生长;5. 推广野生软枣猕猴桃扦插繁殖技术,促进其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和推广,提升农民收入和地方经济发展。

2. 正文2.1 野生软枣猕猴桃扦插方法探究野生软枣猕猴桃是一种珍贵的水果资源,由于其具有高营养价值和独特的口感,备受人们喜爱。

扦插繁殖是一种常用的种植方式,可以有效地保持品种的纯正和提高繁殖效率。

本文将探讨野生软枣猕猴桃的扦插方法,以期为种植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野生软枣猕猴桃扦插方法的关键是选择合适的扦插材料。

一般来说,应选取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年轻嫩枝作为扦插材料。

野生软枣猕猴桃扦插繁殖技术探究

野生软枣猕猴桃扦插繁殖技术探究

野生软枣猕猴桃扦插繁殖技术探究
野生软枣猕猴桃,是一种原产于中国南方的野生果树,有着浓郁的果香和美味的果肉,受到了很多果农和消费者的青睐。

为了提高其产量和质量,繁殖技术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野生软枣猕猴桃的扦插繁殖技术进行探究。

一、砧木的选定
砧木即扦插的树苗,采用优良的品种,比如采用产量高、抗病虫害能力强、树势健壮
的优质猕猴桃品种。

同时,选择一年生的砧木进行扦插,因为其体内植物生长素含量较高,便于形成新的根系,生长健壮。

二、扦插材料的选取
采取柔嫩、生长势强的果枝作为扦插材料,长度以10-15厘米为宜,两侧各留下约
1-2个芽眼,处理好切口。

三、硬质化处理
将扦插材料浸泡于1‰~2‰的生根粉水中,维持12小时以上,以促进其速成根,增强扦插成功的概率。

四、扦插
选取1年生的砧木,在上端切割口处留下3-4个芽眼,使砧木上部留有健康的树干。

将处理过的扦插材料插入砧木中,并拧紧,调整器型,保证扦插材料与砧木结合紧密,这
样能够避免因扦插材料与砧木之间没有紧密结合而导致扦插失败的情况出现。

五、移栽
将扦插好的砧木移植到标准苗床,并按照标准苗床的管理规范,合理浇水,注意施肥
与适当的喷雾防治病虫害,使它们能够尽早生根长势旺盛,成为有利于移栽的标准苗木。

六、缩枝修剪
在成苗的过程中,对于度枝、虚枝及病死枝进行及时的修剪,以促进底部分枝的生长,促进苗木的粗壮和强健成长。

通过以上步骤的实施,我们能够高效地完成野生软枣猕猴桃的扦插繁殖,提高果树的
发展速度和产量质量,让消费者能够品味到更好吃、更健康的水果。

软枣猕猴桃苗木繁殖及栽培技术

软枣猕猴桃苗木繁殖及栽培技术

落叶果树 2022,54(1):68-70Deciduous Fruits ·技术开发· DOI : 10.13855/ki.lygs.2022.01.021 软枣猕猴桃苗木繁殖及栽培技术闫梦瑶1,董兰英2,王三红1∗(1.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江苏南京210002;2.徐州市太阳泉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徐州221000) 摘 要:软枣猕猴桃适应性广,易栽培管理。

总结了软枣猕猴桃的生物学特性、简介了软枣猕猴桃的苗木繁育方法、栽培管理技术要点。

关键词:软枣猕猴桃;生物学特性;苗木繁殖;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6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910(2022)01-0068-03收稿日期:2021-01-18基金项目:江苏省苏北科技专项(xz -xz2017032)。

∗通迅作者:王三红(1973-),男,江苏南京人,教授,从事果树(苹果、葡萄等)抗逆与遗传改良、果树生殖发育学等方面研究。

E -mail:wsh3xg@作者简介:闫梦瑶(1996-),女,河南驻马店人,在读硕士研究生,从事苹果钙高效利用方面的研究。

E -mail:2019104031@njau. 软枣猕猴桃[Actinidia arguta (Sieb.et Zucc)Planch.ex Miq.],为猕猴桃科猕猴桃属多年生藤本植物。

果实富含维生素、微量元素、多糖、黄酮、酚类等多种活性物质,具有开胃健脾、美容健体、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多种药理功效[1]。

可鲜食,也可加工成果酱、果汁、果醋、果酒、果脯等产品[2]。

软枣猕猴桃适应性强,分布范围广,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南地区(云南、贵州、四川)、华南地区(广西、湖南)、华中地区(湖北、河南、安徽)、东南地区(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和台湾)、华北地区(河北、山西、山东、北京和天津)、东北地区(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以及日本大部分地区、俄罗斯远东地区。

软枣猕猴桃组培快繁技术研究进展

软枣猕猴桃组培快繁技术研究进展

2021.4 专题论述郭慧慧林丛发蒋元斌(宁德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福建福安355017)摘要:通过对国内关于软枣猕猴桃组织培养技术的相关文献进行归纳和总结,综述了国内软枣猕 猴桃组织培养中外植体、基本培养基、激素选择等方面的内容,以期为该领域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软枣猕猴桃;组织培养;研究进展软枣猕猴桃(Actinidia arguta Planeh.)为猕猴桃 科(Actinidiaceae )、猕猴桃属(Actinidia )多年生落叶 藤本植物,俗称软枣子、藤瓜、猴梨、藤梨,是我国珍 贵的抗寒果树资源。

其果实可食用,维生素C 含量很 高,可制成糖果、果酱、果脯、罐头等多种食品叭其根 的提取物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具有抗氧化活性,对 胃癌、宫颈癌、肺癌等有一定的治疗和抑制作用[2-5]遥 其花可以提取香料,是丰富的蜜源植物典因而其是 猕猴桃品种改良的重要种质资源。

我国已选育出红 宝石星、魁绿、绿王、龙成2号、恒优1号、天源红等 多个软枣猕猴桃品种。

传统的无性繁殖方式增殖系 数低、速度慢,故组培快繁技术对软枣猕猴桃种质资 源的保存及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未见软枣 猕猴桃组织培养方面的研究进展,笔者将对软枣猕 猴桃组织培养技术进行总结,以期为该领域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1外植体我国软枣猕猴桃组织培养技术研究始于1991年,张喜春等以软枣猕猴桃叶片为试材,成功诱导出适 合于建立悬浮细胞系的愈伤组织兀目前,软枣猕猴 桃组织培养主要是器官培养和原生质体培养。

适宜 的外植体有茎段、叶片、叶柄、茎尖、花药、胚等,但以 茎段为主。

胡桂珍等用软枣猕猴桃的胚获得再生植 株[8]遥王广富用软枣猕猴桃的花药获得配子体,发育单倍体植株[9]遥林苗苗等的研究表明,构建'天源红’软枣猕猴桃无菌系时,带芽茎段直接出苗的方法可以较快获得无菌苗,叶柄愈伤诱导率和出芽率都较 高,叶片的相对较低,愈伤获得苗的方法不如腋芽快捷㈣。

野生软枣猕猴桃种子萌发及离体快繁技术研究

野生软枣猕猴桃种子萌发及离体快繁技术研究

野生软枣猕猴桃种子萌发及离体快繁技术研究屈德洪;吴景芝;吴兴恩;吴红芝【期刊名称】《西部林业科学》【年(卷),期】2017(046)006【摘要】For well utilization of the rich Actinidia arguta genetics resources,taking the young shoots A.arguta as explants,key technologies on its rapid propagation such as sterile materials,multiplication culture,rooting,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eed germination were studi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The best disinfection way for young shoots explants was soaking in sodium hypochlorite 2.5% for 10min,then HgCl2 0.1% for 9min,and the pollution rate and death rate was 27.5% and 17.5% respectively;The best medium for multiplication culture was MS+ 6-BA 0.8mg/L+0.3mg/L NAA,and the multiplication coefficient was 4.84;The best medium for rooting was 1/2 MS+IBA 1.0mg/L+NAA 0.1 mg/L,roots robust and the rooting rate was 100%;The germination rate of seed was highest (70%) when they were soaking in the water with 45℃ constant temperature for 30min followed by 0.08% GA for 24h.%试验以野生软枣猕猴桃的幼嫩茎段为外植体,对软枣猕猴桃无菌系建立、增殖培养、生根培养技术等快繁关键技术及种子萌发特性进行研究,以期为野生软枣猕猴桃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技术支持.结果表明,采用2.5%次氯酸钠浸泡10min再用0.1%升汞浸泡9min为最佳消毒方法,外植体的污染率和死亡率都比较低,分别是27.5%和17.5%;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6-BA 0.8mg/L+NAA 0.3mg/L,增殖系数达4.84;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 1.0mg/L+NAA 0.1mg/L,根系健壮,生根率达到100%;种子在45℃恒温水中浸泡30min,然后用0.08%赤霉素处理24h发芽率最高,为70%.【总页数】5页(P56-60)【作者】屈德洪;吴景芝;吴兴恩;吴红芝【作者单位】云南农业大学园林园艺学院,云南昆明650201;云南农业大学园林园艺学院,云南昆明650201;云南农业大学园林园艺学院,云南昆明650201;云南农业大学园林园艺学院,云南昆明6502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663.4【相关文献】1.野生资源植物金荞麦离体快繁技术研究 [J], 黄仁术;王娟;卫欢欢;马振鹏2.“桓优1号”软枣猕猴桃离体快繁研究 [J], 卢华;林强3.3种软枣猕猴桃的离体快繁技术 [J], 韩德伟;关丽霞4.长白山野生软枣猕猴桃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J], 玄英实;周丽洁;周旭;李敏;张阳;朴雪梅;匙坤;金雪梅5.软枣猕猴桃种子萌发及快繁技术研究 [J], 吴端阳;张鸿杰;伍翔;王岩岩;柳忠玉;覃建兵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软枣猕猴桃离体快繁技术的研究
以野生软枣猕猴桃(Actinidia arguta(Sieb.et Zucc.)Planeh.)枝条萌发的腋芽、顶芽和茎段为外植体,建立了软枣猕猴桃的启动培养、继代增殖培养、生根培养及炼苗移栽培养的离体快繁技术体系。

探讨了外植体的灭菌时间,生长调节剂的种类及浓度,继代周期及次数,移栽基质等对软枣猕猴桃离体快繁的影响,为工厂化育苗提供技术支撑。

试验结果表明:1.以枝条萌发的腋芽、顶芽、茎段作为外植体,用0.05%的升汞对外植体进行不同时间的灭菌,腋芽和顶芽的最佳灭菌时间为4min,茎段的最
佳灭菌时间为6min。

2.在启动培养过程中,茎段腋芽萌发的最佳培养基为
MS+2.0mg/L6-BA+0.1mg/L IBA,萌芽率最高为92.37%,萌芽数量3.43,芽较粗壮,叶色浓绿。

顶芽最佳的启动培养基为MS+1.5mg/L 6-BA+0.25mg/L IBA,启动率为96.19%。

3.采用丛生芽增殖途径和茎段扦插增殖途径对组培苗进行继代增殖培养。

在丛生芽增殖途径中,最佳的增殖培养基为MS+2.0mg/L 6-BA+0.2mg/L IBA,增殖系数最高为4.69,生长健壮,叶色浓绿有光泽。

在茎段扦插增殖途径中,最佳培养基配方为MS+2.0mg/L 6-BA+0.3mg/L IBA。

茎粗壮,株高6.0-7.0cm。

增殖系数可达到7.28。

继代增殖培养过程中,最佳的继代周期为40d,增殖系数为4.72,继代次数不宜超过6次。

定植株数为每瓶9株,增殖系数最高为4.67。

组培苗生长健壮,长势一致,茎坚韧,粗壮。

4.在MS基本培养基中加入生长调节剂2.0mg/L 6-BA、0.2mg/L IBA和30g/L蔗糖为最佳的壮苗培养基。

丛生芽长势一致且健壮,叶色浓绿,叶片大且平展。

利于下一步的生根培养试
验。

5.最适的生根培养基为1/2MS+0.4mg/L IBA+30g/L蔗糖+2.0g/L活性炭。

加入2.0g/L的活性炭使组培苗根部无愈伤组织且植株健壮,根系坚韧粗壮,呈放射状。

生根率高达100%,平均根数达到最大为8.09。

6.最适合软枣猕猴桃移栽的基质配比为草炭:园土:珍珠岩(V:V:V)=2:2:1的混合基质,移栽成活率达到96.36%。

用透明薄膜覆盖在移栽苗上,保持空气湿度。

移栽苗长势健壮,叶片富有光泽且植株的茎粗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