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经济生活坐标曲线图专题
高中政治 经济生活 坐标曲线图 专题

一、必须注意的两个问题
• ㈠ 一个“习惯” • 【例1】 (2009•北京)数据、图形、表格是分析经济现象和经济
活动的重要工具。北京市下调公交车票价格,乘坐公交车的人 次增加,能够正确反映这一变化的图形是
答案:A
D. ②→④→③
【D】解析:题目涉及的四个变量,依其直接关系,依次应为社
会劳动生产率影响价值量、价值量影响价格、价格影响需求量,
即L→ V→P→D,这样最后选出正确选项为D。
变式练习二 两条曲线的交点
• 在同一坐标系内画出两条曲线,可以用来 表示同一自变量对两个因变量的不同影响, 这样就有可能出现两条曲线的交点问题。 最常见的是商品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的交 点,即均衡点。均衡点上的价格与数量, 分别是该商品市场需求量与供给量相等时 的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交点”问题本 身其实并无可考查之处,不过却可以作为 考查其他问题的基础。
• 【例2】( 2011•安徽) 图中的曲线反映的是某种商品在一定时 期内的价格走势。同期,该种商品的价格变动引起其需求量发 生反方向变化。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①该种商品的互补商品需求量会有所增加 ②该种商品的互补商品需求量会有所减少 ③该种商品的替代商品需求量会有所减少 ④该种商品的替代商品需求量会有所增加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例1(2010年山东文综-19):甲商品价格(P甲)与乙商品需求量(Q乙) 之间存在如图
1所示关系。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①甲商品的需求量受乙商品价格的影响 ②甲商品价格上升会使乙商品价格下降 ③甲商品价值量降低时,人们对乙商品的需求增加 ④人们的某一特定需要,甲乙两种商品都可以满足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答案:B解析:曲线图显示,Q乙(乙商品需求量)与P甲(甲商品价格)存 在正相关关系,由此可以作出判断:甲、乙两种商品互为替代品,从而在四 个题肢中作出选择。
高三《经济生活》专题解读经济生活曲线图

高三政治《经济生活》专题解读——经济生活曲线图【重点难点突破】如何读懂经济生活曲线图(一)明确自变量和因变量(谁引起谁的变化)注意:在数学中,一般用横轴表示自变量,纵轴表示因变量,但是在经济学中研究需求曲线和供应曲线时,人们习惯用纵轴表示自变量——价格,用横轴表示因变量——数量(二)回归书本,明确变量之间的关系(三)明确曲线的走势,判断量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移动方向)1、沿着曲线变动(由价格变动引起的需求量或供给量的变化)(1)需求曲线(2)供给曲线2曲线平移(由价格以外的其他因素引起的需求量或供给量的变化)无论是需求曲线还是供给曲线,曲线向左(或者向下)移动表示量的减少,向右(或者向上)移动表示量的增加。
需求曲线的移动供给曲线的移动3、区分需求曲线的移动(平移或者向上或向下移动)与沿着需求曲线的变动(即需求曲线上点的移动)(1)通过公益广告、香烟盒上有害健康的警示以及禁止在电视上做香烟广告等限制吸烟的政策减少香烟的需求量,由于香烟的价格不变,需求曲线是向左移动,见下图(a)(2)政府通过对香烟制造商征税,烟草公司就会以提高价格的形式把这种税的大部分转嫁给消费者,较高的价格促使吸烟者减少吸烟量,由于此方法是通过价格变动影响需求量,表现为沿着需求曲线点的移动,见图(b)需求曲线的移动与沿着需求曲线的变动4、区分供给曲线的移动(平移或者向上、下移动)与沿着供给曲线的变动(即供给曲线上点的移动)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但不同的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
生活必需品价格的上涨往往不会导致消费者对其需求量的急剧减少,需求弹性较小;高档耐用品价格的大幅度下降,则会导致消费者对其需求迅速增加,需求弹性较大;一般来说,通过某一点的需求曲线越平坦,需求的价格弹性就越大;通过某一点的需求曲线越陡峭,需求的价格弹性就越小。
(五)均衡价格1、均衡价格:是指一种商品需求量与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这时该商品的需求价格与供给价格相等称为均衡价格,该商品的需求量与供给量相等称为均衡数量。
高中政治常见曲线图解通用课件

总结词
均衡价格曲线的应用。
详细描述
均衡价格曲线可用于分 析市场均衡状态、预测 市场价格走势、制定经
济政策等。
边际收益曲线
总结词
描述企业每增加一单位产量所 获得的收益变化的曲线。
详细描述
边际收益曲线表示企业在其他 投入保持不变时,增加一单位 产量所引起的总收益的变动量 。
总结词
边际收益曲线的应用。
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调整
经济增长曲线
描述一国或地区经济增长与时间的关系,通常呈S型增长曲线。产业结构调整 会影响经济增长速度和趋势。
产业结构调整效果曲线
展示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通过调整曲线的参数,分析不同产业结 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洛伦兹曲线
描述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的曲线 ,弯曲程度越大表示收入越不平 等。政府可以通过税收、转移支 付等政策手段调整洛伦兹曲线。
答案解析
当市场受到外部冲击导致供求失衡时,均衡 价格曲线会相应地发生移动。具体来说,如 果需求增加而供给减少,均衡价格曲线会向 右移动;反之,如果需求减少而供给增加,
均衡价格曲线会向左移动。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数据解读的误区
数据单位忽视
学生在解读数据时可能忽视了单位的 存在,导致对数据大小的误解。
数据来源忽视
学生可能未能关注数据来源的可靠性 和权威性,从而影响了对数据的信任 度和使用价值。
理论与实践的脱节
理论应用生搬硬套
学生在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可能未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而是生搬硬套 理论框架。
预测经济效益等。
03
曲线图在政治经济学中的应 用
市场供需与政策调控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坐标曲线题(共21张PPT)

P
T
I
E
O
QO
Q
①
②
O
Q
③
O
Q
④
A.①②
B. 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 北京等房价持续上涨的城市陆续出台了房地产调控政策, 本轮房地产调控,出台的政策一方面可以概括为限购+限贷,另 一方面城市将加大土地供给,严查开发商捂盘惜售等行为。下 图中的商品房需求曲线(D)和供给曲线(S)相交于E点。不考 虑其他因素,本轮楼市调控政策可能会引起E点向E′点的方 向 移动,能够正确反映这种变化的是( )
A
A.推动企业科技创新,采用先进技术 B.强化政府经济监管,激发劳动热情 C.增加劳动市场需求,减轻就业压力 D.优化企业人才结构,增强竞争优势
11> 出境 游作为一 种大众消 费 , 其需 求量 (Q) 受 出境游价 格
(P)、居民收入(M)等因素影响。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图中能正
确反映P与Q、M与Q关系的图形有( )
A.①④ C.②④
B.②③
D.①③
D
15> 图中商品甲、乙是两种互不关联的商品。在其他条件不变
的情况下,下列判断正确的有
①甲商品可能是高档耐用品,当其价格从P2到P1时,企业会扩
大该商品的生产
②当乙商品价格从P1到P2时,其需求量会迅速增加
③当甲商品价格从P2到P1时,政府应对低收入者发放生活补贴
象。 一、无私奉献,爱岗敬业 没有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的精神,就不 可能成 为一名 好教师,也决不 可能为 人民的 教 育事业创造业绩,作出贡献。在市场经 济浪潮 的冲击 下,教师 队伍中 ,有的 人心理 不 平衡,见异思迁,弃教跳槽的事时有发生 。也有 的人,受拜金 主义和 享乐主 义思潮 的 影响,热衷于“家教“,说什么“课堂为 温饱,家教奔 小康“ 。在社 会上造 成了极 其 不良影响,玷污了人民教师这个光荣的 称号。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坐标曲线图专题

答案:A
• 思考结论:
• 结论:第一个习惯数学上习惯以横轴为自变量 纵轴为因 变量;而经济上的习惯恰恰相反;以纵轴为自变量 横轴为因 变量;当然具体题目也有依数学习惯的 做题务必注意;不要 想当然地认为是横轴为自变量 纵轴为因变量
该产品的支持价格和供给数量分别为 A P0;Q0 B P1;Q2 C P1;Q4 D P2;Q1
知识拓展 —— 均衡价格
• 一 一种商品需求量与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 如图所示: P0就是均衡价格;指的是当商品的价格为P0时;供求
平衡
思考:1 DLeabharlann S哪个表示供应 哪个表示需求2 当商品的价格为P1时;表示什么样经济现象 政府如何调控
友情提醒
• 自变量与因变量在坐标轴上的位置不同; 对前述数量关系曲线的基本方向没有影响; 正相关总是从左下到右上 负相关总是从左 上到右下;但拟合二次函数抛物线的开口 方向 曲线的倾斜角度 曲线的平移方向;都会 有所不同
㈡ 两样关系
• 思考: • 价格影响供应——某商品价格下降;供应如何 画出坐标图
考情分析:数据 图形是分析经济现象和经济活动的重要工具 现行高中政治教材 经济生活引入供给法则 需求法则 需求弹性 互补品与替代品等西方经济学理论;相关的曲线图在教与学中变 得必不可少 自2008年高考山东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第15题以来;曲 线图类选择题逐渐成为高考政治试题的一个重要类型 2012年 2013年 2014年高考;都有多套试卷出现此类题目 2013年高考有 新题型出现;且试题的综合性明显增强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坐标曲线图-专题-(共14张)PPT课件

答案:B2021源自11• 9.与 3G通信技术相比,4G通信技术最明显的优 势在于通话质量及数据通信速度,其所具备的更佳 性能和网络能力将充分满足快速增长的移动宽带用 户的需求。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图示能 够反映推出4G通信对3G通信需求的影响的是(注: P为3G通信价格,Q为3G通信供求数量)( )
【D】解析:题目涉及的四个变量,依其直接关系,依次应为社
会劳动生产率影响价值量、价值量影响价格、价格影响需求量,
2021
13
即L→ V→P→D,这样最后选出正确选项为D。
方法提示
• 解题的关键,首先在于明确图中交点(即“均衡
点”)的涵义,进而观察图中各交点所对应的横
轴、纵轴数量上的差异,从而做出正确判断。
4
• [例1] 若生产某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30%,同期货币 流通速度提高40%,不考虑其他因素,这一变动给该商品的 需求带来的影响用图示表示是( )
答案:D
2021
5
• [例2] (2013·江苏高考)一般来说,一国粮 食产量大幅度增加,将会导致粮食价格和 需求量的变动。 在下图中,可以较为准确 反映这种变动的是( )
答案:C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21
7
• [例2] 随着科技进步,生产某商品的劳动
生产率不断提高。不考虑其他因素,若将
这一情况对该商品的影响用图形描绘出来
(E1表示劳动生产率提高前,E2表示劳动生 产率提高后),正确的是( )
答案:C
2021
8
• [例] (2015·江苏高考)在供需平衡的某商品市场
2021
14
上,假设政府基于某种目标,决定对该商品实施
2022高三政治二轮复习:经济生活 经济生活中的坐标曲线图题 Word版含答案

经济生活中的坐标曲线图题数值的变化曲线这类题目都属于“以图求文”题,曲线图呈现某一数值在肯定时间内的变动状况。
一般状况下,这类曲线图,以时间为自变量,相应的数值为因变量。
解题技巧:解决这类题目比较简洁,可依据曲线图在肯定时间内的变化趋势,对相应的数值如何变化(升或降、增加或削减等)做出正确的推断。
要娴熟把握供应法则、需求法则、互补与替代商品需求量变化等基础学问。
[例1]商品价格与需求量成反比,P为商品价格,Q为需求量,二者存在如右图所示的关系。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状况下,下列推断正确的有()①若该商品价格由P B向P A运动时,可能会导致高档耐用品的需求量削减②若该商品需求量由Q A向Q B运动时,说明生活必需品的需求量有了大幅度增加③若该商品的价格由P A向P B运动时,会引起其替代品需求量的相应削减④若该商品需求量由Q B向Q A运动时,会引起其互补商品需求量的大幅度增加A.①② B.①③C.②③ D.②④[具体分析]商品价格由P B向P A运动时,意味着该商品的价格提高,这会引起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削减,①可选;商品价格由P A向P B运动时,意味着该商品的价格降低,这会引起其替代品需求量削减,③符合题意;②观点不精确,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影响比较小;④表述不正确,商品需求量由Q B向Q A运动时,意味着该商品的需求量削减,这会引起其互补商品需求量的削减,而不是增加。
[答案] B数量关系曲线这类题目以曲线图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有以图求文类,也有以文求图类。
《经济生活》所涉及的基本数量关系不外乎两种:正相关(两个变量同方向变动)和负相关(两个变量反方向变动)。
解题技巧:解决这类题目,基础和关键在于对相应数量关系的断定。
不论是“以图求文”还是“以文求图”,关键的问题是弄清两个变量之间是正相关还是负相关,即曲线的方向是从左下到右上,还是从左上到右下。
[例2]汽车需求量(Q)随着汽车价格(P)、汽车购置税(T)、汽油价格(E)、居民收入(I)的变动而变动。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坐标(曲线)图小结(共18张ppt)

人民币对美元贬值1.64%,市场对人民币的贬值预期较强。在此 背景下,假设其他条件不变,下列图示中,能反映以进口大豆为原 料的国内企业对进口大豆需求变动的是( )
下图中,X为自变量,Y为因变量,假定其他条件不变, 下列选项与图反映的变动关系相符的是
A X为汽车的价格,Y为汽油的需求量 B X为物价总水平,Y为货币的实际购买力 C X为居民可支配收入,Y为恩格尔系数 D X为出口额,Y为外汇收入 答案 D
解析 由材料提供的条件可知,X和Y是正比例的关系。A项中汽 车与汽油是互补品,汽车价格与汽油需求量是反相关关系,不符 合题意;B项中物价总水平与货币的实际购买力是反相关关系, 与题意不符;C项中居民可支配收入与恩格尔系数是反相关关系, 与题意不符。D项中出口额与外汇收入是正相关关系,符合题意。
M商品的价格与需求量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在一般情况下, 下列哪种情形可能导致曲线S1向S2平移 ①M商品是汽车,汽油价格上涨 ②M商品是大米,面粉价格下降 ③M商品是商品房,房贷利率下调 ④M商品的供给量不变,M商品供不应求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价格与需求的关系。S1向S2平移表明 需求量减少,当汽油价格上涨时,汽油需求量下降,汽车需求量下 降,①符合题意;面粉价格下降时,面粉需求量上升,大米的需求 量会下降,②符合题意。房贷利率下调,商品房的需求会上涨,③ 不符合题意;M商品供给量不变,而又供不应求,表明需求增长, ④不符合题意。
3.细析“均衡点,看方向”。 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相交于一点,这一点为均衡点。
这两条曲线相交时的价格称为均衡价格,相交时的数 量称为均衡数量。
均衡价格不是永远不变的,它会随着商品的供给和需求的变化 而变化。如图16,供给曲线保持不变,需求曲线向右移动,曲线 交点由原来的E0向E1变动,相应的纵轴价格由P0向P1上移,横轴 数量由Q0向Q1右移,这表明在供给曲线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需求 曲线向右移动时,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引起了商品的价格上涨, 原来的均衡点往右上方移动才能保持市场的供求平衡。图17、18、 19以此类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例2】( 2011•安徽) 图中的曲线反映的是某种商品在一定时 期内的价格走势。同期,该种商品的价格变动引起其需求量发 生反方向变化。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①该种商品的互补商品需求量会有所增加 ②该种商品的互补商品需求量会有所减少 ③该种商品的替代商品需求量会有所减少 ④该种商品的替代商品需求量会有所增加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另外 :
•
前一组关系中纵轴是自变量,横轴是因变量;而后一组关系中横轴是
自变量,纵坐标是因变量
二、问题设置的两种类型
• 1.以图求文:以一幅(个别题目也有两幅的)曲线图作为题干,辅之以简短的文字说明,展现某一经济现象、经济规律,如数值 变化、数量关系;四个选择肢则以文字形式呈现,涉及对相应经济现象、经济规律的识认、理解。
• 例1(2010年山东文综-19):甲商品价格(P甲)与乙商品需求量(Q乙)之间存在如图
•
1所示关系。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①甲商品的需求量受乙商品价格的影响
•
②甲商品价格上升会使乙商品价格下降
•
③甲商品价值量降低时,人们对乙商品的需求增加
•
④人们的某一特定需要,甲乙两种商品都可以满足
• (2013年新课标版全国Ⅱ卷-15):当前,我国农业补贴的重 心已由流通环节向生产环节、由消费者向生产者转变,初步形 成了支持价格、直接补贴和一般服务支持相结合的农业 补贴模 式。支持价格是指一国为了支持农业的发展而对粮食等农产品 所规定的最低收购价格。我国某农产品的需求曲线(D)和供给曲 线(S)如图所示。
高三政治二轮专题复习
• -----坐标(曲线类)选择题 • • • •
高考政治复习-----坐标曲线图选择题
考纲要求:坐标曲线图在高考选择题中出现的频率较高,此种题型不仅要求学生有较高获取和解读试题信息的能力,能准确把握图形提供的经济信息,而且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经济生活相关知识, 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因此,这类试题对学生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要求颇高。如果学生在做坐标曲线图选择题时没有掌握相应的技巧和方法,就很难在做题过程中理清思路,提高效率。 考情分析:数据、图形是分析经济现象和经济活动的重要工具。现行高中政治教材《经济生活》引入供给法则、需求法则、需求弹性、互补品与替代品等西方经济学理论,相关的曲线图在教 与学中变得必不可少。自2008年高考山东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第15题以来,曲线图类选择题逐渐成为高考政治试题的一个重要类型。2012年、2013年、2014年高考,都有多套试卷出现此类题目
思考:基本方法
• 解决这样“数量关系曲线”类题目,基础 和关键在于对相应数量关系的断定。不论 是“以图求文”还是“以文求图”,首要 的问题是,弄清两个变量之间是正相关还 是负相关,即曲线的方向是从左下到右上 还是左上到右下。
基本题型过关
• (2009年天津卷-3)汽车需求量(Q)随着汽车价格(P)、 汽车购臵税(T)、汽油价格(E)、居民收入(I)的变动而 变动。下列曲线图中正确反映其变动关系的是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答案:B解析:曲线图显示,Q乙(乙商品需求量)与P甲(甲商品价格)存在正相关关系,由此可以作出判断:甲、乙两种商 品互为替代品,从而在四个题肢中作出选择。
2.以文求图:
• 题干以文字形式描述某一经济现象、经济规律,而以四幅曲线图作为选择肢,要求考 生从中选出符合题干文字描述的一幅。
•
【C】 解析:汽车需求量(Q)与汽车价格(P)负相关、 与汽车购置税(T)负相关、与汽油价格(E)负
变式题型一 对四幅曲线图的选择、排序
• 2011年山东文综卷18 下列四幅图描述了某商品的价格(P)、 需求量(D)、价值量(V) 以及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 率(L)之间的关系图4 若社会生产率提高,在其他条件不变 的情况下,下列传导过程正确的是
。2013年高考有新题型出现,且试题的综合性明显增强。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今年考纲说明的第1个例题由经济计算题更新成坐标图题。这传递的信息很明确
一、必须注意的两个问题
• ㈠ 一个“习惯” • 【例1】 (2009•北京)数据、图形、表格是分析经济现象和经济
活动的重要工具。北京市下调公交车票价格,乘坐公交车的人 次增加,能够正确反映这一变化的图形是
• 例2(2008年山东文综-15):政府给农民一定的家电购臵补贴,会影响农民对家电 的市场需求量。下列曲线图(横轴为需求量,纵轴为价格,d1为补贴前市场需求曲 线,d2为补贴后市场需求曲线)能正确反映这一信息的是
• 【C】解析:依据相关经济规律及题干文字描述,需求量与价格为负相关关系,需求 曲线应从左上画至右下,即可排除B、D选项;补贴后同样价格下需求增加,需求曲 线应向右平移,从而选出正确选项为C。
答案:A
• 思考结论: • 结论:第一个习惯-----数学上习惯以横轴为
友情提醒
• 自变量与因变量在坐标轴上的位置不同, 对前述数量关系曲线的基本方向没有影响, 正相关总是从左下到右上、负相关总是从 左上到右下;但拟合二次函数抛物线的开 口方向、曲线的倾斜角度、曲线的平移方 向,都会有所不同。
㈡ 两样“关系”
A. ①→③→④
B. ②→①→③
C. ①→②→④
D. ②→④→③
【D】解析:题目涉及的四个变量,依其直接关系,依
次应为社会劳动生产率影响价值量、价值量影响价格、
变式练习二 两条曲线的交点
• 在同一坐标系内画出两条曲线,可以用来 表示同一自变量对两个因变量的不同影响, 这样就有可能出现两条曲线的交点问题。 最常见的是商品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的交 点,即均衡点。均衡点上的价格与数量, 分别是该商品市场需求量与供给量相等时 的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交点”问题本 身其实并无可考查之处,不过却可以作为 考查其他问题的基础。
• 思考:
•
价格影响供应——某商品价格下降,供应如何?画出坐标图; 反之
某商品供应减少,价格如何?画出坐标图。
• 结论:
•
某些变量之间存在双向关系,即甲影响乙,乙也影响甲。但这两个方
向的数量关系性质可能截然相反,即一个是正相关,另一个是负相关, 其关系曲线图也就正好相反。(例如:思考价格影响供应——某商品价 格下降,供应减少是正相关; 某商品供应减少,价格上升是反向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