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学制医学生焦虑抑郁因素分析及其干预措施
浅析医学院学生心理问题影响因素及心理委员工作对策

浅析医学院学生心理问题影响因素及心理委员工作对策医学院学生由于特殊的学习环境和要求,存在着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如学习压力大、心理调适困难、抑郁焦虑等。
这些问题的产生与多方面的因素有关,包括个体因素和环境因素。
医学院学生学习压力大是主要的心理问题之一。
他们需要面对繁重的学业任务,需要掌握大量的医学知识,同时还要完成临床实践和实习。
这种学习压力会导致学生产生焦虑、紧张甚至抑郁等心理状况。
医学院学生的心理调适困难也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由于学习任务繁重,医学院学生常常需要面对不断变化的医学知识和技能要求,这会给他们带来压力和困扰,使他们很难适应新的环境和要求。
医学院学生由于专业性质,他们的学习和工作时间相对较长,这会导致他们缺乏休息和社交的时间。
长时间的工作和学习使得医学院学生往往忽视了自己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容易出现身心疲惫和心理压力过大的问题。
对于这些问题,心理委员在医学院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心理委员需要具备相关的心理知识和技能,帮助学生解决各种心理问题。
具体而言,心理委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心理委员应该及时发现学生心理问题的线索。
他们可以通过组织心理测评、进行学生心理谈话和观察学生的表现等方式来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
心理委员应该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和心理辅导。
他们可以通过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等方式,帮助学生缓解学习压力和焦虑状况,帮助他们调整心态,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
心理委员还可以组织各种心理活动,提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他们可以组织丰富多彩的心理讲座、培训班和沙盘游戏等活动,帮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知识,增强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
心理委员还可以与学院相关部门共同合作,建立健全的心理支持体系。
他们可以与教务处、辅导员、心理咨询中心等部门合作,共同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措施,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心理支持和帮助。
医学院学生的心理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来解决。
心理委员作为学校心理工作的骨干力量,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大学生抑郁症成因分析及有效干预举措

大学生抑郁症成因分析及有效干预举措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对个人和社会具有极大的危害性。
据统计,大学生群体中抑郁症的发病率相较于一般人群更高,造成了较大的社会问题。
本文将针对大学生抑郁症的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有效干预举措。
一、成因分析大学生的抑郁症成因很复杂。
大多数是由心理、社会、生理等多方面的因素相互作用导致。
1.心理因素大学生处于人生的转折期,承担了更多的责任和压力,缺乏心理调适能力。
次数进行长时间的学习和生活,导致了情绪上的波动,可能会感到无助、失落等,难以自我调适。
2.社会因素大学生对自己的期望过高,越来越发现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心理逐渐受到冲击。
这也和校园文化整体上的认知偏差、不正常标杆数值的设置有关。
压力反应与生理机制有关,王建民(2002)研究认为长时间的学习过程会导致神经系统的紊乱。
促性腺激素和醒脑酶等激素的异常分泌,导致情绪紊乱。
二、有效干预举措心理疏导是大学生抑郁症干预的主要方式之一。
心理教育和疏导可以通过咨询、沟通等方式帮助大学生摆脱心理上的困境,逐渐适应自己的人生规划和自我期望。
心理疏导可以帮助学生降低情绪的波动,提高与困难的应对能力和自我调适能力。
2.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大学生应该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睡眠充足、健康饮食、适当的运动是保持身心健康的关键。
学生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中应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养成合理膳食、合理锻炼、规律睡眠等一些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生活习惯。
3.降低学生压力在保证学业完成的同时,学生需要注意自己的心理健康,降低压力。
建议大学生优化学习周期、把握个人能力、减少不必要的压力和焦虑。
可以通过积极锻炼、增强自信、参加社会实践等方式减轻压力。
4.多样化的时间安排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
建议学生加强自身学习能力、通过课程自适应学习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避免因课业繁重而产生压力,最大程度保证自己的学习效率。
三、结论以上为大学生抑郁症成因分析与有效干预举措,大学生的抑郁症主要有心理、社会、生理等多方面因素所致。
大学生抑郁症成因分析及有效干预举措

大学生抑郁症成因分析及有效干预举措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当今社会,大学生群体中出现抑郁症的现象逐渐增多,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大学生是一个处于转变期的特殊群体,他们面临着诸多心理压力和社会压力,而抑郁症的发生往往与这些压力密切相关。
深入研究大学生抑郁症的成因,探讨有效的干预举措对于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大学生抑郁症的成因进行分析,可以有针对性地制定干预措施,为大学生群体提供更好的心理健康服务和支持,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
本文将从大学生抑郁症的成因分析及有效干预举措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为社会和学校提供参考和借鉴,提升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
1.2 研究目的大学生抑郁症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分析抑郁症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成因,探讨社会压力、学业压力、人际关系压力等因素对大学生抑郁症的影响,为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理论支持。
通过对大学生抑郁症的成因进行深入研究,可以帮助学校和社会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严重性,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帮助更多的大学生早日走出抑郁症的困境,实现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1.3 研究意义深入了解大学生抑郁症的成因有助于帮助大家更好地认识和了解这一心理问题,有助于提高学生们对抑郁症的认知水平,从而更好地预防和干预抑郁症的发生。
通过分析大学生抑郁症的成因,可以为学校和社会提供更科学有效的干预措施,帮助那些患有抑郁症的大学生尽早得到治疗和帮助。
研究大学生抑郁症的成因还有助于提高社会对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度,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普及和推广。
这对于建设和谐、健康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环境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有助于增强大学生们的心理韧性和抗压能力,提升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质量。
研究大学生抑郁症的成因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2. 正文2.1 大学生抑郁症成因分析大学生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受到关注。
抑郁症的发生并非单一原因所致,而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导致的。
医学生的心理问题成因分析及其对策

医学生的心理问题成因分析及其对策在当今社会,医学生作为未来医疗行业的中坚力量,承受着巨大的学业压力和职业期望。
然而,在这一过程中,他们也面临着诸多心理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着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质量,还可能对未来的医疗服务产生潜在影响。
因此,深入分析医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并提出有效的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医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1、学业压力医学专业知识体系庞大、复杂,课程繁多且难度较大。
医学生需要记忆大量的医学术语、生理病理机制、药物配方等,同时还要具备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
长期处于高强度的学习状态下,容易导致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2、就业竞争医疗行业的就业竞争激烈,对医学生的学历、实践经验和专业技能要求较高。
在毕业前,医学生就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担心自己无法找到理想的工作岗位,这种不确定性和担忧会给他们带来心理负担。
3、临床实践带来的心理冲击在临床实习和实践过程中,医学生可能会目睹患者的痛苦、死亡等场景,这对他们的心理产生强烈的冲击。
面对生死、疾病等沉重的话题,一些医学生可能会出现恐惧、无助、自责等情绪。
4、人际关系问题医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需要与同学、老师、患者及其家属等各种人群打交道。
如果在人际交往中出现矛盾、冲突或不被理解,可能会引发心理问题。
5、经济压力医学教育的时间较长,学费相对较高,而医学生在学习期间往往没有稳定的经济收入。
一些家庭经济条件不太好的医学生可能会因为经济压力而产生焦虑和自卑心理。
6、个人期望与现实的差距很多医学生怀着崇高的理想和抱负投身医学事业,但在实际学习和工作中,可能会发现现实与自己的期望存在较大差距,从而产生失落感和挫败感。
二、医学生心理问题的对策1、学校方面(1)优化课程设置学校应合理安排课程,避免课程过于集中和繁重。
同时,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小组讨论、模拟临床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向医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他们的心理调适能力。
医学院校大学生学习焦虑的成因和对策

医学院校大学生学习焦虑的成因和对策作者:张丹丹校益章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17年第15期摘要:学习焦虑是指学生在学习上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或不能克服学习困难而形成的一种紧张的情绪状态,对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
医学院校大学生课程专业性强,学习科目繁多、任务繁重,学习过程艰苦,学习引发的焦虑现象日益普遍和严重,这直接影响着其身心健康和发展,因此教育中必须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
本文探讨医学院校大学生学习焦虑产生的主客观因素,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帮助其更好的发展和成长。
关键词:医学院校大学生;学习焦虑;成因和对策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5-0056-02一、前言心理学认为焦虑是对当前或预计到对自尊心有潜在威胁的任何情境具有一种担忧的反应倾向,是人类一种常见的情绪反应。
适度的焦虑可以成为学习的一种内驱力,激发个体改变自身现状的紧迫感,从而为实现某种学习目标而努力。
但焦虑水平过高则使得注意力难以集中,干扰记忆的过程,影响思维的活动,对身心健康产生巨大的危害[1]。
学习焦虑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自己自尊心和价值感构成威胁的特定学习结果担忧的情绪反应,通过一系列生理反映所表现出来的苦恼、无助、忧虑及自我否定、自尊心、自信心受挫的情绪状态。
被学习焦虑所困扰的学生对考试担心不安与恐惧,课堂上害怕提问,趋向回避、退缩,常表现出烦躁不安、思维受阻、行为不灵活、动作不敏捷、身体不舒服、失眠、食欲不振等。
严重的学习焦虑能使人失去生活情趣和希望,甚至导致心理疾病[2]。
二、造成医学院校大学生学习焦虑的原因学习焦虑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学业水平发挥、考试成绩及综合素质培养均有重要影响,那么究竟是哪些因素造成了医学院校大学生的学习焦虑呢?1.医学生学习任务繁重。
医学生的专业课程种类繁多,而且专业性极强,不仅要求学习各种专业理论知识,还要熟悉临床操作技能。
医学专业的学生普遍要比别的专业的学生多学习很多理论知识,无形中给他们造成一定的心理负担,他们的学习压力就会增加。
医学大学生学习焦虑情绪的影响因素与对策

和护理专业学生。
表 3 焦 虑 情 绪 与 不 同 专 业 的 比 较 人 次 (% )
中医类专业 项目
(384)
中药专业 (386)
护理专业 全 组 (1150)
(380)
SAS 39.61±5.12 36.45±6.35 37.53±4.12 37.86±5.20
(x±s)
SAS≥ 156(40.6) 28(11.43) 102(26.84) 286(24.87)
SAS≥ 73(19.01) 102(26.42) 88(23.16) 263(22.87) 45.51
SAS≥ 10 (2.60) 19(4.92) 54.51
7(1.84) 36(3.13)
合计 83(21.61) 121(31.35) 95(25.00) 299(26.00)
注 :SAS 标 准 分 平 均 值 二 年 级 组 高 于 其 它 组 ,P<0.01。
2.3 焦 虑 情 绪 与 不 同 专 业 的 关 系 见表3。从表 3 可 见,中 医 类 专 业 学 生 SAS ≥
45.51 分 者 156 人,占 40.6%,SAS≥54.51 分 者 7 人,占1.82%;中 药 专 业 学 生 分 者 SAS≥45.5 分 者 28人,占11.43%;护 理 专 业 学 生 SAS≥45.51 分 者 102人,占 26.84%,SAS≥54.51 分 者 6 人,占 1. 58%。三个专业焦虑状态差 异 显 著(χ2=22.49,P< 0.001),中 医 类 专 业 学 生 焦 虑 情 况 要 高 于 中 药 专 业
在回收的有效问卷 1150 份 中,其 中 男 生 与 女 生 出现 焦 虑 状 态 的 人 数 分 别 是 男 生 103 人,女 生 196
医学生的心理问题成因分析及其对策

医学生的心理问题成因分析及其对策作为一名医学生,在接受严格的专业训练和高强度的学习压力下,心理问题是常见的。
这些问题可能会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深入了解医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并通过采取相应的对策来应对这些问题,对医学生的健康和发展至关重要。
首先,医学生面临的压力是造成他们心理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之一。
医学生需要处理大量的学术知识,同时还要承担临床实习和实验室工作等任务。
这些要求使得他们的时间和精力都受到很大的压力,容易导致心理负担过重。
此外,对患者生命和健康负责的责任感也会给医学生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
他们需要承受考试和临床评估等审查机制的压力,以保持对专业任务的恢复和应对能力。
其次,社交压力也是医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之一。
医学生需要在同行中竞争,以获得理想的实习和工作机会。
这种竞争所带来的焦虑和紧张感会对医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重大影响。
此外,医学生可能会遇到困难的患者和家属,这些困难可能会影响到他们与他人的交流和互动,进一步加重了他们的心理负担。
第三,医学生常常被要求保持高度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
这些要求可以对医学生的心理状态产生负面影响。
医学生必须时刻准备应对紧急情况和不可预见的事件,这种不确定性会加剧他们的压力。
此外,工作中的病例复杂性、患者病情的严重性以及工作环境的压力等因素也会对医学生的心理造成冲击。
针对医学生的心理问题,可以采取一系列对策来应对这些问题。
首先,学校和教育机构可以提供心理健康支持服务,包括心理咨询和支持小组等,帮助医学生释放压力和解决心理问题。
其次,医学生可以参加各种形式的放松活动,如瑜伽、冥想和运动等。
这些活动有助于缓解压力和焦虑,并提高心理韧性。
此外,建立良好的社交支持系统也是重要的,医学生可以寻找志同道合的人互相支持和倾诉。
同时,教育机构和医疗机构应该提供系统的培训,帮助医学生建立适应压力和应对困难的技能。
此外,医学生也应意识到重要的自我照顾和心理健康。
他们可以通过确保良好的睡眠、均衡的饮食和适度的运动来维持身体健康。
大学生抑郁症成因分析及有效干预举措

大学生抑郁症成因分析及有效干预举措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大学生抑郁症的发病率逐渐增高,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
抑郁症不仅对患者的生活造成影响,还对整个社会带来了负面影响。
深入探讨大学生抑郁症的成因和有效干预举措对于预防和治疗抑郁症具有重要意义。
一、大学生抑郁症的成因分析1. 社会压力社会压力是大学生抑郁症的主要成因之一。
大学生在学业、就业、人际交往等方面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尤其是在大学期间,他们需要面临课业压力、自我定位的焦虑、就业压力等。
这些压力会导致大学生产生自卑感、挫折感,甚至逐渐发展成抑郁症。
2. 心理问题大学生正处于一个成长发育的重要阶段,心理问题较为突出。
一些大学生可能存在因家庭原因、青春期问题、性格特点等而导致的心理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干预和治疗,可能会导致抑郁症的产生。
3. 生活方式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也是导致抑郁症的重要原因之一。
现代社会的快节奏、高压力,大学生可能因为过度疲劳、不良的饮食习惯、缺乏锻炼等生活方式问题而导致心理健康受到影响,进而引发抑郁症。
4. 社交问题大学生在校园生活中需要面对各种社交问题,如人际关系、友情、恋爱等,这些问题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给大学生带来心理压力,甚至导致抑郁症的发生。
二、有效干预举措1. 政府部门的干预政府部门应加大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和投入,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服务,帮助大学生有效应对压力和心理问题,预防和治疗抑郁症。
2. 学校的干预学校应该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和指导,增设心理咨询室和心理治疗室,培养专业心理辅导员,提供及时的心理咨询和治疗服务,为大学生提供专业的心理健康帮助。
家庭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支持系统,家长应该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积极沟通,注重培养孩子的心理素质和情商,及时发现和帮助孩子解决心理问题。
大学生个人也需要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学会有效地管理压力,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强社交能力,学会与他人沟通,寻求帮助,健康的心理素质将有助于预防抑郁症的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 考 文 献
[ 1 ] 李秋 燕, 肖 龙 华,刘华林 ,等 . 对 当前住院 医师规 范化培训的 问 题 分析 与思考 【 I l l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 o 1 6 ,3 3( 5 ) : 3 7 4 — 3 7 6
施健 ,林 勇,施 斌 ,等 C B L教 学模式在 消化 内科 临床教 学 中 的应 用探讨 [ 7 】 中国高等 医学教 育 ,2 0 1 2( 7) : 1 2 1 - 1 2 2 . 张朝晖 ,姚玲 ,瞿 星光,等 . C B L教 学法在重症 医学住 院 医师 规 范化培 训 中的优 势研 究 【 l 1 l临床 合 理 用药 ,2 0 1 2 ,5( 9 C) :
医学 教 育进 展 -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Z Z 9 卷 第1 9 期
5
综 上所 述 ,随着 医疗 技 术 的 发展 ,重 症 医 学体 系逐 渐 突显 其
在 医学 领域 的重 要地 位 ,因此 该 专业 的住 院 医规 范化 培 训 越来 越
汪华学 关 于重症 医学教 育的思考 【 1 ] . 中华 全科 医学 ,2 0 1 1 ,9
贾文妍 ,景惠荣 ,赵桂秋 ,等 . 住院 医师规范化培训 中医学人 文
教 育的思考 【 l 1 l 医学与哲学 ( 人文社会 医学版 ) , 2 0 1 4 , 3 5( 5 A) :
8 0-8 3
论著
长学制 医学生焦虑抑郁 因素分析及其干预措施
朱金水 黄艳霞
r a nd o m s a mp l i n g ,Th e c a u s e s o f a nx i e t y a n d d e pr e s s i o n we r e a na l y z e d, nd e a r l y ps yc h ol og i c al he al t h e d uc a t i o n i nt e r ve n t i on wa s a d o pt e d 【 摘要 】 目的 分析 7~ 8 年 长学制 医学生医院实习期 间焦虑抑郁 心理产 a o c ompa r e t he c h a ng e s o f a n xi e t y a nd d e pr e s s i o n b e f o r e a nd a f t e r 生的原 因并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提 高其健康 水平 。方法 采用焦虑 t n t e r v e n t i o n.Re s u l t s Th e s c or e o f SAS a n d S DS wa s f 5 8. 9 0  ̄5. 2l 1 抑郁 自 评 量表 ( S A S )及 自 评 量表 ( S D S ) 对上 海 市 9 0 名 7~ 8 年长 i o i n t s a n d( 6 8 . 9 3  ̄5 . 01 )p o i n t s b e f o r e i n t e r v e n t i o n , ( 2 8 . 1 9  ̄ 2 . 1 7 ) 学制 医学生及 8 2名 5 年 制医学生的焦虑抑郁状 况进行 随机抽 查 ,分析 p o i n t s a n d( 1 9 . 3 7  ̄1 . 2 9 )p o i n t s wh i l e a f t e r t h e i n t e r v e n t i o n . Co mp a r e d 其焦虑抑郁 的原 因,采取早期 心理健康教育 干预措 施 ,比较其 干预 前 p t h be f o r e i nt e r ve n t i on ,t h e di f f e r e n c e wa s s t a t i s t i c al l y s i g ni f i c a n t 后 焦虑抑郁・ 2 2 理 的变化。结 果 干预前 ,长 学制 医学生 S A S 、S DS评分 w i
分 别 为( 5 8 . 9 0 ±5 2 1 ) 分 和( 6 8 . 9 3 ±5 O 1 ) 分, 干预后分别为( 2 8 . 1 9 ±2 . 1 7)
f P<0. 01 、 .C onc l us i o n The s c or es o f a n xi e t y a nd d e pr e s s i on i n l on g s c ho ol i ng me di c al i nt e r ns wa s o bv i o us l y h i g he r t ha n t ha t i n 5 一 ye a r s c h oo1 i ng me di ca 1 i nt e r ns .w hi c h ma y b e c or r e l a t e d wi t h
( 4): 6 4 4 — 6 4 6
受 到 重 视 。然 而 ,重 症 医学 因 其 患者 的危重 性 、理 论 与 操作 技 术
的复 杂 性 ,使 得 众 多接 受 培训 的住 院 医师 望而 却 步 。作 为 承 办住 院 医师 规 范 化培 训 的教 学 单位 ,只有 根 据 学员 自身 特点 制 定个 体 化 培训 方 案 、采 取 以 患者 为 中心 的教 学模 式 、并 采 用严 格 的 理论
1 5 2 -1 5 3 .
卢珊荣 浅谈建立有效 医患沟通的现实意义 【 l 1 l 医院管理 , 2 0 1 1 ,
1( 1 5) : 8 2 — 8 3 .
与实 践考 核 制度 ,才 能培养 出有 专 业化 素养 的 I C U专科 人 才 。
罗飞,张泽华 , 侯 天勇 . 加强 医患沟通能力培养提 高临床 实践教 学质量 U 】 . 检验 医学与 临床 ,2 0 1 3,1 0( 7) : 9 0 1 — 9 0 2 周燕斌 结合 内科 学教 学实际培养 医学生医患沟通 能力 【 『 l l 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