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课程设计模板
简单的plc课程设计

简单的plc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了解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基本概念、结构和功能;2. 掌握PLC编程语言的基本语法和使用方法;3. 理解PLC在工业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PLC进行简单电路设计和程序编写的能力;2. 培养学生运用PLC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提高学生团队协作、沟通表达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PLC技术及工业自动化控制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未知、勇于创新的热情;2. 培养学生严谨、细心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对实际操作的安全意识;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认识到PLC技术在节能减排方面的重要性。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旨在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使学生对PLC技术有更深入的了解。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电子、电气基础知识,对PLC技术有一定的好奇心,但编程实践经验不足。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PLC基本概念:介绍PLC的定义、发展历程、分类及工作原理;2. PLC硬件结构:讲解PLC的输入/输出模块、中央处理单元、存储器等组成部分;3. PLC编程语言:学习PLC的指令系统、编程语法和编程软件的使用;4. PLC程序设计:掌握PLC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流程和技巧;5. PLC应用案例:分析PLC在工业自动化控制中的典型应用,如顺序控制、逻辑控制等;6. 实践操作:开展PLC硬件连接、程序编写、调试与故障排查等实践活动。
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1. 第一周:PLC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分类和工作原理;2. 第二周:PLC硬件结构及各部分功能;3. 第三周:PLC编程语言及指令系统;4. 第四周:PLC编程软件的使用及程序设计方法;5. 第五周:PLC应用案例分析与实践操作;6. 第六周:总结与评价。
plc课程设计论文模版

plc课程设计论文模版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基本概念、结构和原理,掌握PLC 编程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2. 使学生掌握PLC的常用指令及其功能,并能运用这些指令进行程序设计。
3. 帮助学生了解PLC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应用及其优势。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PLC进行程序设计和调试的能力,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自动化控制任务。
2.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设计合理的PLC控制系统。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能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进行有效沟通和协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PLC技术及其在工业自动化领域应用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2. 培养学生勇于尝试、不断探索的精神,使其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保持积极态度。
3.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其认识到PLC技术对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专业技术类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PLC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应用能力,为今后从事自动化领域工作打下基础。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处于中等职业学校或技工学校年级,具有一定的电工电子基础和计算机操作能力,对新技术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学要求: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实践操作环节,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2. 采用项目驱动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注重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分为五个模块:模块一:PLC基础知识1. PLC的定义、发展历程和分类2. PLC的硬件结构、工作原理和性能指标3. PLC的编程语言和数据类型模块二:PLC编程指令1. 基本逻辑指令及其应用2. 定时器、计数器指令及其应用3. 比较指令、传送指令及其应用模块三:PLC程序设计1. PLC程序设计方法与步骤2. 顺序控制程序设计3. 循环程序设计4. 子程序设计与应用模块四:PLC应用案例1. PLC在工业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实例2. PLC在过程控制中的应用实例3. PLC在运动控制中的应用实例模块五:PLC控制系统调试与维护1. PLC控制系统的调试方法与步骤2. PLC控制系统的故障诊断与排除3. PLC控制系统的日常维护与保养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1. 模块一:2课时,了解PLC的基础知识,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plc专业课程设计

plc专业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基本原理和结构,掌握其工作流程。
2. 使学生掌握PLC编程语言,能进行基本的逻辑控制程序编写。
3. 帮助学生了解PLC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应用,熟悉常见的PLC系统及其功能。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PLC进行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编程和调试能力。
2. 培养学生分析实际工程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运用PLC技术进行实现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能在项目实践中与他人共同完成任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PLC技术及其在工业自动化领域应用的兴趣,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2.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工程观念,注重实践,严谨求实,追求卓越。
3.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关注社会发展,为我国工业自动化事业做出贡献。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实践课程,以PLC技术为核心,结合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电气基础和编程能力,对PLC技术有一定了解,但对实际应用尚缺乏经验。
教学要求:结合课程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将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PLC基本原理与结构:介绍PLC的发展历程、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及性能指标,以教材第一章内容为基础,使学生建立对PLC的初步认识。
2. PLC编程语言:讲解PLC编程基础知识,包括逻辑运算、指令系统、编程软件的使用等,以教材第二章内容为核心,让学生掌握PLC编程的基本技能。
3. PLC应用案例:分析典型PLC控制系统案例,涵盖工业生产、智能制造等领域,结合教材第三章内容,让学生了解PLC的实际应用。
4. PLC控制系统设计:介绍PLC控制系统设计流程、硬件选型、软件编程和调试方法,以教材第四章内容为参考,培养学生独立设计PLC控制系统的能力。
PLC课程设计完整版DOC

一、课程设计目的和任务1.1 设计目的PLC课程设计A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在学生修完《可编程序控制器 A》理论课程后,进行的实践教学。
通过课程设计既能验证所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与设计能力,使课堂上所学理论知识得以在实践中运用,做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
主要做到以下几点:1)掌握可编程序控制器在本专业上具体应用的设计过程和实现方法;2)加深对可编程序控制器原理、应用、编程的进一步理解;3)结合对有关顺序控制系统和保护控制系统的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实现过程加深对 PLC控制系统的理解与掌握;4)拓展可编程序控制器及其在相关行业中应用的相关知识。
1.2 设计任务本次设计的主要任务是在研究喷雾干燥塔系统的工艺流程的基础上,基于M340 PLC 对喷雾干燥塔控制系统硬件设计,编写喷雾干燥塔控制系统下位机软件,并对控制系统进行调试。
本课程设计为后续实践课程《计算机控制系统课程设计》的下位机部分,并与《计算机控制系统课程设计》的上位机程序设计组成一套完整的计算机控制系统实践环节体系。
二、控制对象喷雾干燥塔的分析2.1喷雾干燥塔背景描述喷雾干燥塔将液态的料浆经喷枪雾化后喷入干燥塔内,干燥塔利用燃料燃烧的能量将鼓风机送入的空气进行加热;热空气在干燥塔内将雾化的料浆干燥为超细颗粒粉态成品。
粉状成品在塔内利用旋风分离原理从热空气中分离出来,有塔的底部翻版阀定期排入收集袋中的合格原料。
热空气则通过布袋除尘器除尘后排除。
喷雾干燥塔控制系统主要由燃烧、干燥、投料、除尘等几个主要部分组成。
主要用于把液态原料制备成固体粉末原料的设备。
它被广泛得使用于化工、食品、陶瓷等诸多行业,作为原料或成品加工的设备,该设备一般都作为一套相对独立的系统进行成套供应。
2.2 喷雾干燥塔工艺流程简介喷雾干燥塔P&ID图如图1-1所示。
按工艺流程,喷雾干燥塔控制系统可以分为燃烧系统、干燥系统、投料系统、布袋系统等。
1-1 喷雾干燥塔P&ID图2.3 燃烧系统燃烧系统的主要设备有供油泵、增压泵、溢油阀、油包、截止阀、调节阀、点火变压器、火检探头、助燃风机等。
plc编程简单课程设计

plc编程简单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PLC编程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够运用PLC进行简单的控制系统设计。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知识目标:学生需要了解PLC的基本工作原理、硬件结构和编程语言,掌握PLC编程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熟练使用PLC编程软件进行程序设计,能够根据控制要求进行PLC程序的编写和调试,能够对简单的PLC控制系统进行故障排除。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增强对工程技术的兴趣和热情,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PLC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硬件结构,包括PLC的组成部分、工作原理和性能指标。
2.PLC编程语言和编程方法,包括指令系统、编程规则和编程技巧。
3.PLC程序的设计和调试,包括控制系统的分析、程序的编写和调试方法。
4.PLC应用案例分析,包括常见的PLC应用领域和实例分析。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讲授法:通过讲解和演示,让学生了解和掌握PLC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的PLC应用案例,让学生了解PLC的应用场景和编程方法。
3.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手实践,加深对PLC编程的理解和掌握。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教材:选用合适的PLC编程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资料。
2.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和教学视频,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学习资源。
3.实验设备:准备PLC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三个部分,每个部分占比分别为30%、30%和40%。
1.平时表现:主要评估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以及团队合作表现。
2.作业:主要评估学生的编程实践能力,包括PLC程序的设计和调试。
3.考试:包括理论知识考试和实际操作考试,主要评估学生对PLC编程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实际应用能力。
PLC课程设计总结模板

PLC课程设计总结模板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基本原理和结构,掌握其工作流程。
2. 学生能掌握PLC编程语言,如梯形图和指令表,并能运用这些语言编写简单的控制程序。
3. 学生能理解并描述常见PLC输入输出设备的功能及其在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独立操作PLC实验设备,进行基本的程序编写、调试和故障排查。
2. 学生能够运用PLC实现简单的自动化控制任务,如逻辑判断、时序控制等。
3. 学生能够通过团队合作,共同完成一个综合性的PLC控制项目,提高实际操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自动化技术及PLC控制的兴趣,激发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2. 学生通过实践操作,认识到PLC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增强职业认同感。
3. 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学会尊重他人意见,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高年级阶段,具备一定的电子、电气基础知识,对新技术充满好奇,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未来从事自动化领域工作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1. PLC基本原理与结构:包括PLC的定义、发展历程、基本组成(中央处理单元CPU、存储器、输入输出模块、通信接口等)。
相关教材章节:第一章“PLC概述”2. PLC编程语言:重点讲解梯形图和指令表的编程方法,通过实例使学生掌握基本逻辑控制程序的编写。
相关教材章节:第二章“PLC编程语言”3. PLC输入输出设备:介绍常用输入输出设备(如传感器、执行器等)的工作原理及其在PLC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相关教材章节:第三章“PLC输入输出设备”4. PLC程序编写与调试:讲解程序编写的基本步骤,教授调试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现成的plc课程设计

现成的plc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基本原理与结构,理解其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应用。
2. 使学生了解PLC编程语言,学会使用PLC进行基本的逻辑控制程序编写。
3. 让学生掌握PLC的输入输出接口特性,了解常见的传感器与执行器的使用。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PLC进行实际控制系统设计的能力,能独立完成简单的控制程序编写。
2. 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学会使用PLC编程软件进行程序的输入、调试与修改。
3.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在遇到实际控制问题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有效解决。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自动化技术及PLC控制技术的兴趣,激发其探索精神与创新意识。
2.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使其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学会与他人沟通、协作。
3.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认识到PLC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其学以致用的意识,为未来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基础。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强调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电子、电气基础知识,对PLC有一定了解,但实际操作经验不足。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课程设计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实际操作为主,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在学习中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课程目标的分解与实现,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取得具体的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1. PLC基本原理与结构:介绍PLC的发展历程、组成结构、工作原理,使学生了解PLC的基础知识,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对应教材第一章)2. PLC编程语言:讲解PLC的编程语言,包括指令表、梯形图、功能块图等,使学生掌握PLC编程的基本方法。
(对应教材第二章)3. PLC输入输出接口:介绍PLC的输入输出接口特性,讲解常见的传感器与执行器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提高学生在实际应用中选用合适设备的能力。
大专plc课程设计

大专plc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PLC的基本原理、编程方法和应用技巧。
通过学习,学生应能理解PLC的工作原理、熟悉各种编程语言和指令系统、掌握PLC的编程方法和技巧,并能够运用PLC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了解PLC的基本原理和结构、掌握PLC的编程语言和指令系统、熟悉PLC的应用领域和工程实践。
技能目标包括:能够使用PLC编程软件进行编程、能够进行PLC的系统配置和调试、能够运用PLC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培养学生对PLC技术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创新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PLC的基本原理、编程方法和应用技巧。
首先,将介绍PLC的定义、分类、结构和原理,使学生了解PLC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然后,将介绍PLC的编程语言和指令系统,包括指令的编写、调试和优化。
接着,将介绍PLC的应用领域和工程实践,包括PLC在工业自动化、机电一体化、机器人等方面的应用案例。
教材将按照章节顺序展开,每个章节都会有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案例分析。
例如,第一章节将介绍PLC的基本原理和结构,包括PLC的工作原理、硬件组成和软件系统。
第二章节将介绍PLC的编程语言和指令系统,包括指令的分类、编写方法和调试技巧。
第三章节将介绍PLC的应用案例,包括PLC在工业自动化、机电一体化、机器人等方面的应用实例。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将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首先,将采用讲授法,通过讲解和演示的方式,向学生传授PLC的基本原理和编程方法。
其次,将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应用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PLC的应用领域和工程实践。
同时,将采用实验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PLC编程和调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此外,还将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和分享,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编程技术课程设计(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基于PLC的液位控制系统姓名:张某某学号:专业:指导老师:赵运基成绩评定:2016年5 月3 日目录1 绪论 (1)1.1 引言 (1)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3 课题液位控制系统的介绍 (2)1.3.1 课题的设计思路 (2)1.3.2 课题主要完成的工作 (3)2 基于PLC的液位控制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 (4)2.1 液位控制系统的流程 (4)2.2 液位控制系统的主要功能 (5)3 液位控制系统的硬件方案与设计 (6)3.1 上位机硬件与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 (6)3.2 PLC的选型及模块配置 (6)3.3 系统的硬件结构图 (7)3.4 下位机PLC的选型及附件的选取 (8)4 液位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 (11)4.1 上位机监控系统的设计 (11)4.1.1 组态软件组态王的简介 (11)4.1.2监控程序的设计步骤 (12)4.1.3监控系统的组成 (12)4.2 下位机程序设计 (15)4.2.1 PLC的程序设计 (15)4.2.2 PLC控制编程 (17)4.3 本章小结 (18)5 样机试制及实验分析 (19)5.1 样机试制 (19)5.2 调试分析 (19)5.3 本章小结 (20)致谢 (21)参考文献 (22)附录 (23)附录1:实物拍摄图 (23)附录2:PLC串口通讯程序 (24)附录3:组态王组态画面 (25)摘要液位控制系统是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
它是在固定的容器中通过保持溶液位置在某一特定的范围内上下波动的闭环系统,有了人工设置液位的特定的范围,能够保证后续的生产、生活处在低风险的环境下。
液位自动控制系统经历了久远的发展历史,随着工厂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发展,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的需求,信息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的不断发展,相比于以前的人工看守、机械报警观察等方法,新一代的液位控制系统必将朝着信息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快速发展。
本文主要研究了一种通过可编程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以下简称PLC)和系统组态软件组态王相结合的自动液位控制系统的设计首先对自动液位控制系统的发展现状,应用前景进行了论述,在传统液位控制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和基本组成结构,并对系统的相关设备,如液体流量计的计算和控制原理,技术参数等进行了介绍。
然后,论文给出了液位控制系统电气控制部分的主要组成及采用PLC实现与上位机进行数据通讯,并将在上位机界面实时的显示液位,并且控制液位的流程。
最后,论文阐述了系统如何采用工控组态软件实现现场数据实时记录和监控,设计了配比系统的工艺流程、报表管理、设备监控、状态显示、故障显示及报警等功能界面,并详细介绍了每个界面的功能和使用方法,使现场的运行状况、运行数据都可以在中央控制室中掌握,并且可以通过人机界面来实现参数设置、状态控制的下达等功能。
关键字:组态王;PLC;自动液位控制Abstract(这部分内容可以不要)Level control system is in industrial production and daily life in the essential key. It is in a fixed position of the vessel by maintaining the solution in a closed-loop system fluctuate within a certain range, with manually set a specific range of liquid level, to ensure that the next follow-up of production and living in a low-risk environment. Liquid level control system has experienced a long history of development, with the constant expansion of factories and enterprises and development, and constantly develop and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needs of peopl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mpared to the previous manual guards, mechanical alarm observation method, a new generation of liquid level control system will toward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telligent direction.This paper studies the design of a 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 (PLC) and system configuration software configuration Xiang combination of automatic level control systemFirst, the status of the development of automatic level control system, applications were discussed, based on the traditional level control system based on the proposed design of the overall system and the basic structures, systems and related equipment, such as liquid flowmeter calculation and control principle, technical parameters were introduced.Then, the paper gives a level control system electrical control of major components and the use of PLC and PC to achieve data communications, and real-time display of the level in the PC interface, and control the level of flow.Finally, the paper describes how the system uses control configuration software for field data in real-time recording and monitoring, the process was designed matching system, report management, equipment monitoring, status display, fault display and alarm function interface, and details function and use of each interface to make the health field, operating data can be controlled by the central control room, and the man-machine interface can be implemented by parameter settings, state-controlled release and other functions.Keywords: Kingview PLC automatic level control1 绪论1.1 引言在工业生产中,电流、电压、温度、压力、液位、流量、和开关量等都是常用的主要被控参数,这其中,液位控制越来越重要。
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液位在人们正常生活和生产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例如小区单元楼的供水系统,如果液位控制比较低,则会出现经常断水的问题,给日常生活的我们带来不便;而如果液位控制比较高,则有储水箱或者供水水管爆裂的重大事故出现。
因此液位工程往往成为高层建筑或工矿企业中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
任何时候都能提供足够的用量、平稳的液压、实时的数据观察、未来的液位走势趋势是对液位控制系统提出的基本要求。
就目前而言,多数工业、生活液位控制系统都采用水塔、层顶水箱等作为基本储水设备,并且需要留有专业的压力表或者液位观察窗。
对于传统的液位储箱来说,由于所储备液体的酸碱度不同,会导致控制方式存在控制精度低、能耗大、可靠性差等缺点。
可编程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以下简称PLC)是根据顺序逻辑控制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是专门为工业环境应用而设计的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装置。
鉴于其种种优点,目前液位控制的大多数方式被PLC控制取代。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国外先进技术的影响,工业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如何建立一个基于PLC控制的且可靠安全、又易于维护的液位控制系统是值得我们研究的课题。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近年来,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液位控制系统进行技术方面改进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提出了通过数据采集、自动控制、远程监视、报警、运行管理、变频调速等多方面的技术改进方法。
在生产任务繁重的时候,要求系统能够加快生产速度,集中控制电机的启动、浏览生产工业流程图、作出事故报警响应、调节电机运行速度等功能,实现所需功能的集中控制,这就要求系统可以实现远程控制功能,并且实时对现场设备进行监控。
组态软件技术作为用户可定制功能的软件平台工具,在PC(Personal Computer以下简称PC)机上可开发出友好的人机界面,恰恰能满足这一要求。
通过多方面的研究,结合现代先进的控制技术,可采用PLC 控制技术、调速技术、组态软件监控技术,等来对液位控制系统进行设计,形成自动液位控制系统,应用液位控制系统不仅能够提高控制的精度,相较于以往的人工控制,节省了人力物力,大大提高了人力的利用效率;相较于古老的液位机械式传感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控制精度,降低了事故发生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