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中国案例_沪上_生态家绿色建筑实践

合集下载

世博“生态建筑”案例分析

世博“生态建筑”案例分析

世博“生态建筑”案例分析【“汉堡之家”】不消耗能源的密封“被动房”在上海世博会园区内,有一幢地下一层、地上四层的红砖建筑,这就是科技含量极高的“汉堡之家”。

从上午9点到下午5点半的运营时间里,“汉堡之家”的大门始终不敞开,不过,只要你走到门前,自有工作人员为你开门。

尽量减少大门的开关次数,是保证“汉堡之家”无须空调和暖气就能维持25℃恒温的一个诀窍。

目前,“汉堡之家”每天都会控制参观人数,原则上每天不超过200人,这同样是出于恒温的考虑。

为了切断与外界的“热交换”,游客进入参观时,工作人员都要先把第一道门关上后,再打开第二道门。

如果这样,室内空气还能确保新鲜吗?别担心!专家咨询表明“汉堡之家”的屋面安装了中央通风设备,为楼内所有房间提供经过加热或制冷的除湿新风。

而且,这个通风设备还带有热回收功能,夏天提供新鲜空气的同时回收屋内产生的热量,回收率至少可达90%。

“汉堡之家”与中国人传统观念中的“坐北朝南”房屋坐落截然相反,而是“坐南朝北”,这种异常其实是适应上海水土的表现,因为地处德国北部的汉堡远比上海冷,如果朝南,就没法实现“夏凉”了。

有趣的抽屉式结构也有讲究,那是要扩大朝北的空间,以获取额外的光线。

看似普通的窗户更有门道,每一扇都是汉堡“被动房研究所”认证过的特殊材料制成的三层玻璃,窗外还配有防热辐射层和可移动的网状遮阳板。

建筑屋顶还有厚达18厘米的隔热墙,外墙的红砖也并非普通墙砖,其烧制方法十分特殊,能提供很好的隔热效果。

在地下一层,可以看到数根类似巨大“枝蔓”的红色管道蜿蜒立着。

工作人员告诉游客,这些红色“枝蔓”是“愿望树”的树根,一旁有不同国家的居民正在三维影像里讲述对未来低碳城市的愿望。

用规划设计师克里斯蒂娜·鲁姆舒瑟尔的话来说,“汉堡之家”是最好的节能建筑,也是上海乃至中国境内首栋获得认证的“被动房”(即“超低能耗房”)。

冬天无须暖气,夏天不用空调,利用太阳能、地热、人体热等就能保持四季恒温。

绿色建筑 案例分析

绿色建筑 案例分析

3.5 废
• 混凝土结构 • 零碳馆采用的混凝土结构是利用火电厂
煤燃烧产生的粉煤灰作为原材料以一定 的比例和水泥配比而成,其最大的好处 是充分利用工业废料,就地取材,既环 保又节能。
• 外墙是 1 3 m m 抹灰层 + 1 4 0 m m 混凝土砌块+300mmXPS+ 外墙面材料 ,其墙体保温U 值0.11~0.3W/(m2·K) 。外窗选用的是绝热效果极佳的断桥窗 框 + 中空玻璃窗。具有极佳的保温隔热 效果。
• 机械通风:在外界风力不足时启动 ,通过来自光电板收集的能量进行 通风。
• 这种通风方式使得能耗降低为常规 系统的1/5,大大地减低了通风的成 本。与此
• 同时,灵活转动的风帽利用风能驱 动了室内的通风和热回收。由风帽 和吸收式制冷系统相结合的体系同 时提供循环风的解决方案,提高室 内人员的热舒适度。
3.7 热
3.4绿
• 屋顶绿化
• 在零碳馆的屋顶设置了部分屋顶绿化 ,通过过滤膜、植被层、腐质土、蓄 排水盘、保湿毯、隔根膜、楼顶版和 防水层等组成的屋顶绿化,在烈日下 ,具有遮热、断热与冷却的作用。
• 植物的蒸腾作用,会带还设置了滴灌系统,保 持植被保温,有利于植物的生长。
3.3 光
•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
•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是通过安装在建筑顶 部的太阳能电池板的光电效应,将太阳的 辐射能通过直接转换的方式,将太阳辐射 能直接转换成电能,光电转换的基本装置 就是太阳能电池。
• 太阳能电池是一种由于光生伏特效应而将 太阳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器件,是一种 半导体光电二极管,当太阳光照到光电二 极管上时,光电二极管就会把太阳的光能 变成电能,产生电流。
3.7 热
• 江水源热泵系统 • 江水源热泵技术的工作原理就是通过输入

绿色建筑 案例分析讲解

绿色建筑 案例分析讲解
• 2010年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以可持续的城市化为展示主题,集中展示了全球有代表性的城市为提高城市生活 质量所做的公认的、创新的和有价值的实践方案和实物。
• 沪上·生态家是唯一代表上海参展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实物案例项目。
2.理念定位——沪上
• 针对上海作为发展中国家之夏热冬 冷地区、高密度大城市代表的地域 气候特征和经济发展水平,开展文 化创意和理念研究。
3.5 废
• 混凝土结构 • 零碳馆采用的混凝土结构是利用火电厂
煤燃烧产生的粉煤灰作为原材料以一定 的比例和水泥配比而成,其最大的好处 是充分利用工业废料,就地取材,既环 保又节能。
• 外墙是 1 3 m m 抹灰层 + 1 4 0 m m 混凝土砌块+300mmXPS+ 外墙面材料 ,其墙体保温U 值0.11~0.3W/(m2·K) 。外窗选用的是绝热效果极佳的断桥窗 框 + 中空玻璃窗。具有极佳的保温隔热 效果。
3.7 热
毛细管辐射 • 零碳馆冷辐射毛细管用于大厅墙面,
将江水源热泵制取的中温冷水或低温 热水,经传输系统,传递到末端辐射 模板的表面。通过辐射和对流的方式 (以辐射为主)直接与室内环境进行 冷热交换。这种以辐射方式为主的冷 热交换极大地简化了能量从冷热泵到 终端用户——室内环境之间的传递过 程。大大减少了不可逆损失,提高了 低品质自然冷热源的可利用性。
3.2 光
• 南向坡屋面和南立面阳台设置建筑一体化 薄膜式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可产11KW 清洁电能,同时作为屋顶花园遮阳棚架, 降低屋面直接辐射得热。
• 南向坡屋面平板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屋面 光伏发电系统一体化设置,可制备平均日 热水量 900L,约占生活热水消耗量的 50%。

2010年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上海实物案例_沪上_生态家_展馆建筑设计和技术

2010年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上海实物案例_沪上_生态家_展馆建筑设计和技术

出十大技术亮点: 自然通风强化技术、 夏热冬冷气 候适应性围护结构、 天然采光和室内 +,- 照明、 燃 料电池家庭能源中心、 (* 预制式多功能阳台、 &’() 非晶硅薄膜光伏发电系统、 固废再生轻质内隔墙、 生活垃圾资源化、 智能集成管理和家庭远程医疗、 家用机器人服务系统等 5 见图 1 6 。 !" # 自然通风强化技术 建筑为南北朝向, 通过合理的开窗设计, 可形 成南北贯穿通风, 异型楼梯井顶部设置机械拔风装 置, 则可强化竖向空气流动。 模拟分析表明, 过渡季
燃气
图&
未来家庭用能模式示意
化、 工厂化、 装配化和一体化 4 . 5 。 !" $ )98: 非晶硅薄膜光伏发电系统
! "# !
规划与设计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 * 见图 "$ + 容量约 ", -., 分为光伏屋顶发电系统和南立面光伏外墙发电系统 两部分。 鉴于非晶硅电池在外界温度较高以及弱光 条件下比传统的单晶硅和多晶硅电池有更好的工作 能力, 选用了国内自主品牌的非晶硅太阳能电池板 进行一体化设计安装和相关技术应用。 其中, 南立面 光伏发电子系统采用工厂预制阳台技术进行细化设 计、 整体制作和现场吊装。
夏热冬冷地区 气候适应性 围护结构
自然通风 强化技术
天然采光和 室内 +,- 照明
燃料电池 家庭能源中心
(* 预制式 多功能阳台
&’() 非晶硅 薄膜光伏发电 系统
固废再生轻 质内隔墙
生活垃圾 资源化处理 智能集成管理中心 和家庭远程医疗
家用机器人 服务系统
图 % “沪上・生态家 ” 十大技术亮点
图&
信息中心
大屏

我的世博之旅——城市最佳实践区馆

我的世博之旅——城市最佳实践区馆

我的世博之旅——城市最佳实践区馆我的世博之旅——城市最佳实践区馆2010-06-13 11:39:22| 分类:游记 |字号订阅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设立城市最佳实践区在世博会上属首次,目的是希望众多城市通过自身的生动案例阐明,实现了城市与环境、城市与过去、城市与个人的综合平衡、良性互动,“城市,才会让生活更美好”。

让我们感悟:城市,可以这样让生活更美好城市最佳实践区位于世博会围栏区的浦西E片区,占地面积约为15.08公顷,由南至北将形成主题区域、系列展馆和模拟街区三个功能区域,分别展示宜居家园、可持续的城市化、历史遗产保护与利用和建成环境的科技创新。

据介绍,5月19日起,每天开园后,游客可在世博浦西园区的城市最佳实践区北部问讯处凭当日门票领取一份《城市名片册》,一人一票一份。

《城市名片册》每天将发放1000份左右,其中详细地介绍了游客参与“城市最佳实践区集章直通观博活动”的细则。

前来城市最佳实践区参观并领取到《城市名片册》的游客,只需按活动要求在《城市名片册》内盖满一定数量的印章,就能确保获得部分场馆的免排队直通参观待遇。

目前,已经确认参加“城市最佳实践区集章直通观博活动”的国家馆有:中国馆、沙特馆、德国馆、西班牙馆和捷克馆。

可惜的是,我是在临回来的前一天才知道这个消息的,等我拿到城市名片进入宁波滕头案例馆敲完章时,看看时间,根本不可能让我敲满15个章,就算敲满15个,我也已经没有时间再去进热门馆参观了,只好忍痛割爱,放弃敲章,直奔中国馆,看能否找工作人员帮我在护照上敲章,工作人员说他们不能帮我,因为他们不能随便离开岗位。

我无奈放弃,一本15页的明信片,有11个国家的历届世博最有影响的资料,其他10个国家的14页全盖完章了,就剩中国本次世博的章没能盖上,我非常不愿意就此放弃,可我又不得不放弃,因为下午16点的飞机,我必须在12点前回到同伴的表姐家,同伴再三叮嘱我不能晚回。

未来的家与生活——记上海世博会“沪上·生态家”

未来的家与生活——记上海世博会“沪上·生态家”

的 健 康 状 况 . 什 么 问题 就 可 以及 时地 有
帮 助 你
三 楼 展 区 叫 ” 代 天 地 ” 不 少 参 观 三 。
者 都 被 三 楼 展 区 中 的 ” 来 厨 房 ” 吸 未 所 引 . 个 高 科 技 的 “ 来 厨 房 ” 让 人 们 这 未 . 对 未 来 科 技 生 活 有 了更 多美 好 的 遐 想 。
在 位 于 上 海 世 博 园 浦 西 城 市 最 佳 实 践 区 北 部 的 上 海 案 例 馆 “ 上 ・ 态 沪 生 家 ” ( 1是上海最佳 案例 的项 目 . 图 ) 别 未 来 客 厅 里 的 沙 发 ( 3) 不 仅 温 图 .
作 者 :本 刊
wr e : i M a i r Th s t g
F niur 家 具 ur t e
TE[HNI [开L NEW 5 技术动态
The F ure Hom e and l f ut  ̄ Show ed i _e n 51ancha ̄ 7 j ’ UBPR Case 5
未 来 的 家 与 生 活
记 上 海 世 博 会 “ 上 ・生 态 家 ” 沪
馨 舒 适 , 添 加 了 多 种 健 康 元 素 。 种 更 这
沙 发 看 起 来 非 常 普 通 . 是 它 有 一 些 特 但 殊 的 功 能 , 人 坐 上 去 以后 . 分 钟 的 当 两 时 间 就 可 以量 出 你 的体 重 血 压 、 氧 血

看 这 幢 4 楼 房 子 的 窗 户 和 屋 顶 都 很 普 层
厨 电设 施 , 会 遥 控 报 告 使 用 者 的 身 体 还 状况 、 温 、 重 、 息 . 搏 . 体 体 气 脉 并提 出相
下 其 中 某 个 人 . 可 自动 开 始 拨 打 他 就 的 电话 。

浅析“沪上生态家”中的绿色节能技术

浅析“沪上生态家”中的绿色节能技术
g r e e n e n e r g y e ic f i e n t t e c no h l o g y u s e d i n” S h a n g h a i E c o - h o -
入 口 自然通风 ,是夏季遮荫的场所。
( 2 )中庭 拔 风
me ” wh i c h i s t h e Ur b n a B e s t P r a c t i c e s A r e a( UB P A )i n Wo r - l d
E x p o 2 01 0 S h a n ha g i. h a s a d e e p e r u n d e r s t nd a i n g o f g r e e n b u i —
l d i n g s .
建 筑 内有 一 个 绿色 中 庭 , 中 庭 顶 部 设计 有 中庭
城市建筑 l 绿色建筑・ 节能 l U R B A N I S M A N D AR C H I T E C T U R E I B I O C L I M A T I C B U I L D I N G・ E N E R G Y S A V I N G
浅析 “ 沪上生态家’ ’中的绿色节能技术
模 拟 还 是 实 际感 受 ,夏 季 建 筑 室 内 的 自然 通 风 情 况
良好 。
引 言
未来建筑 的发展之路是 怎样 的?吴 良镛大师在 《 关于建筑学未来 的几 点思考 》中写道 : “由于城市
A Pr e l i mi n a r y An a l y s i s o f Gr e e n En e r g y E fi c i en t Te c h n o l o g y i n“ Sh a n g h a i Ec o — h ou s e ’ ’

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

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

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大纲一、项目概况1. 项目背景2. 项目意义3. 场址状况二、策展方案1. 四个展示领域2. 三种展示方式三、规划构思1. 核心概念2. 空间结构3. 工业遗产利用4. 北部模拟街区四、参展案例的遴选1. 遴选机构:国际遴选委员会2. 遴选原则3. 遴选结果五、实物案例的集成:北部模拟街区1. 对案例进行适应性设计修改2. 参展设计方案六、工业遗产的再生七、环境设计创新知识点汇总T01:城市最佳实践区T02:项目意义T03:工业遗产利用T04:北部模拟街区正文一、项目概况1. 项目背景为了更好地演绎“城市”这个主题,上海在申办2010年世博会时即提出了在世博园区中设立“城市实验区”(Urban Laboratory)的设想。

“申博”成功后,世博会组委会在向国际展览局提交的注册报告中,再次确认了“城市实验区”的设想。

之后,经与国际展览局协商,并听取了国际社会的多方建议后,世博会组委会把“城市实验区”改名为“城市最佳实践区”(Urban Best Practices Area)。

2. 项目意义城市最佳实践区是2010年世博会的一个亮点项目。

其一,它是世博会历史上的一个创举,使城市首次能够直接参与世博会;其二,它为城市发展、管理、规划、建设领域的最佳实践提供全球层面上的展示、交流和推广平台,将对城市未来发展产生重要的积极影响;其三,它也将成为世博园区中新理念、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集中示范基地。

3. 厂址状况城市最佳实践区位于世博会围栏区的浦西E区,同时邻接世博园区的陆上和水上门户,基地面积约为15公顷,包括南北两个街坊,将用人行天桥加以连接。

基地范围内原来是以工厂为主,在未来的建设中,相当部分的厂房将被保留并改造作为展馆。

二、策展方案1. 四个展示领域根据2010年世博会的主题演绎计划,城市最佳实践区将是世博会“主题呈现”的主要载体之一。

与城市人、城市、地球、足迹、梦想作为世博会的五个主题领域相关联,城市最佳实践区的四个展示领域是宜居家园、可持续的城市化、历史遗产保护和利用、建成环境的科技创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 . 节能减排”技术体系 为了解决“沪上·生态家”的热、冷和湿问题以及资源再利

季节建筑内部的自然通风,南面的景观水体通过生态浮床等技术
用需要,建筑的部分外墙将采用长江淤泥砖作为填充墙,建筑外
实现水体自然净化,达到生态保持的效果;人行步道采用透水铺
墙外立面将采用隔热涂料或隔热砂浆,保温层采用无机保温砂浆,

具体而言,设备控制中心采用智能化监控技术,对建筑内
期的传统民居、近代里弄住宅、当代住宅改造一直到近期现代
外各相关设备进行模式控制,实现最优运行;能源管理中心拟 将建筑物内各个居室的用电、用水、用气情况,公共区域的用
化生态节能住宅的历年住宅演进之路;“现在篇”旨在展示全寿 命周期住宅理念,探索普适型的绿色宜居模式,以贯穿人生全
高能源利用效率。该系统以燃料电池技术为核心,接入城市燃气,产生电能 和热能,结合建筑一体化的可再生能源系统,形成建筑分布式高效能源中心, 成为城市电网有效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为:屋顶设置采用 1kW 的燃料电池, 利用燃料电池供应照明用电,同时利用发电后的尾气余热回收利用供应热水。 未来家庭用能模式如图 5 所示。
绿色建筑专题·项目篇
作为对“上海生态建筑示范楼”的传承创新,项目采用因地制宜设计原则和自主创新关键技术, 集上海和国内外之大成,应对“夏热冬冷地区、高密度、大城市”的地域特点,以“节能减排、资源 回用、环境宜居、智能高效”为技术目标,展现上海的本土特色、成功经验和最高水平,最终力求形 成可供全球城市交流、借鉴、推广的适宜技术体系。
结语
“沪上·生态家”以 2010 年上海世博会展示旨在提高城市 生活质量的建筑科技发展成果为需求,提出 “关注节能环保、 倡导乐活人生”的主题,确立了“节能减排、资源回用、环境 宜居、智能高效”的十六字技术理念。该项目建成之后,将成 为 2010 上海世博会期间展示发展中国家之夏热冬冷地区超大城 市的智能化生态住宅发展理念、先进科技产品的普及教育基地 和国内外合作交流平台,其技术集成体系将为未来住宅建设提 供有益借鉴,有助于进一步提升我国生态建筑相关领域的技术 水平,拉动相关产业发展。 c

电、用水情况,以及新能源使用情况包括太阳能发电、风力发 电及中水回用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分析与展示;环境监测中心
过程的“青年公寓、两代天地、三世同堂、乐龄之家”等四个 年龄段共八套主题单元,给每个人一个理想的家;“未来篇”以

通过在楼内布置传感器网络,对建筑的实际室内环境及水质进
虚拟现实影片畅想未来绿色人居生活,展现科技的发展对于居
遵循“天和——节能减排、环境共生,地和—因地制宜、本土特色,人和——以人 为本、健康舒适,乐活——健康可持续的价值导向”的主题,在方案的策划和设计中提 炼出了“关注节能环保,倡导乐活人生”的全新生态居住理念。
作为对既有最佳实践“上海生态建筑示范楼”的传承创新,采用因地制宜设计原则
图 1 “沪上·生态家”区位图
建筑屋面高度为 18.9 米。
多功能阳台、BIPV 非晶硅薄膜光伏发电系统、固废再生轻质内隔
·
方案充分汲取江南民居的传统文化精髓,提炼了山墙、里 弄、老虎窗等上海住宅要素并进行了符号化的展示。趋风避寒、
墙、生活垃圾资源化、智能集成管理和家庭远程医疗、家用机器 人服务系统等(如图 3)。

流水不腐、以土养水、草木葱郁等本土生态手法也在建筑设计中 得到了传承和演绎,例如,通过楼梯井形成竖向拔风,强化过渡
和自主创新关键技术,集上海和国内外之 大成,应对“夏热冬冷地区、高密度、大城 市”的地域特点,以“节能减排、资源回 用、环境宜居、智能高效”为技术目标,展 现上海的本土特色、成功经验和最高水平, 最终形成可供全球城市交流、借鉴、推广 的适宜技术体系。
方案体现四个特征:主题延续性,生
理念定位
“沪上 · 生态家”紧扣城市最佳实践区居住建筑案例需求,针对上海作为发展中 国家之夏热冬冷地区、高密度大城市代表的地域气候特征和经济发展水平,开展文化创 意和理念研究,旨在建设一个诠释世博主题、展示最新成果、引领未来发展的智能化生 态住宅展项。

地,涵养地表水源;南向模块绿化、西墙爬藤绿化、屋面轻型绿
内立面采用相变材料与脱硫石膏复合系统,在保护环境的同时,
化等立体配置的绿化策略,使建筑物融入绿色盎然之中。
技术体系
1 . 技术目标
使建筑外墙具有随室外环境变化而变化的复合节能系统,如图 4 所示。

“沪上·生态家”的空调系统按照不同用户需求进行多样化、
环境宜居、智能高效”四大技术体系共三十个技术专项,达到建
筑综合节能 6 0 % 、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占建筑设计能耗值的 5 0 % 、

建筑概况
“沪上·生态家”位于 2010 年世博会浦西片区城市最佳实践
非传统水源利用率 6 0 % 、固废再生的墙体材料使用率 1 0 0 % 、室 内环境达标率 1 0 0 % 等技术指标。
根据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占建筑住宅部分总能耗的 50% 以上的技术目标要 求,“沪上·生态家”设计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容量达到约 15kW ,分为光 伏屋顶发电系统和南立面光伏外墙发电系统两个部分。鉴于非晶硅电池在外 界温度较高以及弱光条件下相比于传统的单晶硅和多晶硅电池有更好的工作 能力,因此,本项目选用了国内自主品牌的非晶硅太阳能电池板进行一体化 设计安装和相关技术展示。其中,南立面光伏发电系统采用工厂预制阳台技 术进行精细化设计、整体制作和现场吊装。
4 6 建设科技

绿

对场地通风、环境生态等功能的要求,还能提供清新自然、富

有灵动的水面景观效果,而且具有类似湿地的生态功能,有水 质净化和生物栖息地等多种生态作用。墙面采用传统的壁面

绿化与壁挂式种植模块技术相结合的绿化形式,其中南侧墙

面采用集成植物选择技术、自动化精准灌溉系统、根系介质一 体化技术的壁挂式种植模块绿化。
4 4 建设科技
绿
态理念的传承和世博主题的呼应;文化地域性,中国上海地域文
50378 最高等级三星级为设计目标,通过 3 0 % 前瞻技术研发集

化和本土建筑特色;创新自主性,自主创新适宜技术应用和集成
成和 70% 成熟技术应用,因地制宜地形成“节能减排、资源回用、

示范;水平先进性,中国上海 2 0 1 0 国际先进技术水平。

行监测、评价发布,而且在后续运行中可以作为后评估的基础; 信息中心通过 RFID、红外技术采集场馆内人流信息和分布,并
民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的革命性影响。在高科技策展的氛围中, 让观众在参观过程中穿越时空,感受住宅科技发展的魅力,再

对信息统一管理和存储。
次呼应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
“沪上·生态家”还将展示多功能家用机器人服务系统,其
4 “ . 环境宜居”技术体系 建筑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了自然通风的可能 性,包括纵向的中庭拔风井以及每层设置的横向风 道。中庭作为共享空间,顶部设置由风力发电系统 驱动的机械拔风装置强化拔风效果。 充分利用天然采光,建筑室内主要功能空间的 室内采光系数均能满足现行国家规范要求。同时通 过分区照明设计及控制方式辅以人工照明,节约照 明能耗并提升室内光环境品质,实现自然与人工的 交影效果。 “沪上·生态家”景观绿化设计从室外水景、墙 面绿化、屋面绿化、室内公共区及室内绿化四方面 增大绿化面积,提供移步异景的自然景观,改善室 内微环境,同时满足生态环境功能、休闲活动功 能、景观文化功能的需要。其中,建筑南侧水体采 用水中树池与人工浮岛的绿化方式,不仅符合园区
技术应用方案紧扣建筑设计和参展流线,根据各种机器人的不 同特色,设置不同的场景,充分展示家用机器人给人带来安康、 便捷的生活享受。拟采用的机器人包括:迎宾和娱乐机器人、 智能清洁机器人、助老机器人(诊疗床机器人、家居监控机器 人)、烹饪机器人、教育机器人等。
6 .展示策划方案 “沪上·生态家”紧紧围绕世博会参展案例趣味性、体验性 和参与性的策展原则,以“住宅科技时空之旅”为主题,在建 筑垂直高度上组织“过去、现在、未来”三部曲式的展示空间。 “过去篇”以上海的母亲河苏州河为线索,展示上海从明清时

5 “ . 智能高效”技术体系
“沪上·生态家”将建成能源管理、环境监测、设备管理和 信息管理四个智能管理中心,并由智能集成管理平台统一调
·
控。其中,能源管理中心、环境监测中心、设备管理中心底层
图 6 智能化系统框架图

数据基于楼宇自控系统,信息管理中心的人流数据基于采用
R F I D 和红外技术的人流引导系统。系统框架如图 6 所示。
2010 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中国案例——
沪上·生态家绿色建筑实践
□ 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韩继红 张颖 汪维 杨建荣 廖琳
前言
2010 世博会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体现在建筑领域,可诠释为“生态建筑, 让城市生活更美好”。而作为 2010 年世博会的东道主,上海近年来在资源匮乏、能源短 缺、污染加剧的情况下,面临着可持续发展的严峻考验,应借本次世博会的机会,展现 为实施国家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城市人居生活质量、实现城市建设和运营管理中 有效节能降耗减排的生态建筑领域最高技术水平和最佳实践成果,体现生态建筑让城市 生活更美好的理念。2004 年 9 月建成并开放的上海生态建筑示范楼,率先提出并全面 阐释了我国生态建筑核心理念——节约能源、节省资源、保护环境、以人为本,并获得 了 2005 年建设部首届“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一等奖”和 2006 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等多个奖项,称得上是东道主展现 “节能环保、以人为本” 建筑科技发展水平的最佳 实践成果。由上海市建筑科学院总体负责、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进行建筑设计、上海 建筑相关领域多个交叉学科团队协同参与的项目组,正是以上海生态建筑示范楼为母 体,在建筑形态和技术应用上进行传承创新,为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提供了上海案例 “沪上·生态家”的建筑设计和技术集成方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