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人间四月天》文体学分析
《你是人间四月天》浅析

《你是人间四月天》浅析作者在《你是人间四月天》作品中通过塑造一系列具体的意象,运用诗化的独特的语言,呈现出富有美感的意境,传达出悠远绵长的情感意蕴,现就作品的形象美与语言美进行浅析。
一、形象美作者以四月春天的一系列景物为意象群,表面上是对春景的描写,其实质是对“你”的情感的外化。
文中的如“你”的“笑音”“点亮四面风”,将听觉化为触觉,读罢使人如沐春风,感受到“你”的天真无邪;“你”是云烟,是黄昏柔软的风,是无意中闪的星,是洒在花前的细雨点,以及后面一系列的比喻让人感受到春的生机、温暖、美好,“你”的天真、可爱、美丽的形象也随之脱颖而出。
其次,作者所使用的意象也具有典型性,“风”、“花”、“雨”、“星”、“月”、“白莲”、“燕”的意象组合产生令人意想不到的美的效果,整体营造出清新、清丽、柔美的意境。
二、语言美诗的整体韵律性虽不是很强,但诗化的处理贯穿全诗,尤其是其用字方面有独到之处。
在诗化的处理方面,首先是语序的变换,如第三、第四节开头两句,将宾语置于主语前,令人耳目一新;其次是炼字方面,动词如“点亮”富于动态美与画面美,其他如“吹”、“闪”、“洒”、“浮动”、“呢喃”虽说是常见的动词,组合在一起却恰到好处。
形容词如“软”形容风,将无形化为有形,将无感化为可感,生动地写出了春风的特点;再次是修辞方面,修辞手法多样,除上文已说的比喻、通感外,还有拟人、借代。
如以“鹅黄”、“绿”代指植物;最后是句式方面。
长、短句,整、散句结合,句式灵活多变,可读性强。
诗歌中体现的不管是文学的形象美还是语言美,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抒发感情,或直接,或含蓄。
诗歌作为抒情文学的最高形式,需要我们仔细品味其塑造的意象与意境,以求更好地在文学阅读、接受的基础再创造。
而一首好诗的艺术价值,只有在作者与读者合作的基础上才能创造出来。
我自知才疏学浅,对于《你是人间四月天》这一艺术作品的认识角度与认识深度还存在很大的局限性,需日后加勉。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诗歌赏析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诗歌赏析一、意象之美。
诗里充满了美好的意象。
“四月天”本身就是一个极美的意象,四月,大地回春,阳光正好,微风不燥,一切都充满了生机与希望。
这就像一个人最美好的状态,或者一段最美好的感情,有着无限的活力与可能。
诗中还提到“星子在无意中闪”,星星闪烁是一种灵动的美,那种不经意间的闪亮,就像生活中突然出现的小惊喜,给人一种俏皮又美好的感觉。
还有“细雨点洒在花前”,细雨轻柔,花是娇美的,这种组合营造出一种细腻、温婉的氛围,就像轻轻诉说着的情话,充满了诗意与柔情。
二、语言特色。
1. 用词清新。
林徽因的用词特别清新自然。
像“鲜妍”这个词,形容花朵的艳丽,比简单的“鲜艳”更有一种鲜嫩欲滴的感觉。
还有“娉婷”,用来形容女子姿态柔美,这个词一出现,就仿佛一个身姿婀娜的女子在眼前翩翩起舞。
这些词都不是那种很直白、粗俗的词汇,而是充满了古典美又不失清新感。
2. 节奏明快。
从节奏上来说,读起来朗朗上口。
它不是那种很沉重、拖沓的节奏。
比如“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这一句,简单的几个词,节奏明快地排列,就像轻快的脚步,一步步地把情感推向高潮,让读者能很容易地被这种积极向上的情绪所感染。
三、情感表达。
这首诗的情感表达很独特。
它没有那种直白的、热烈的爱情倾诉,而是一种含蓄的、充满了喜悦和赞美的情感。
它可以被理解为对爱人的爱,把爱人比作人间美好的四月天,这种爱里包含着欣赏,就像看着世间最美好的东西,满眼都是喜爱。
同时,也可以理解为对生活的热爱。
林徽因用这样美好的诗句,来表达自己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一种感恩和珍惜之情。
就好像在说,生活中有这么多像四月天一样美好的存在,我们应该好好地去感受、去热爱。
四、结构层次。
诗的结构层次很清晰。
开头就点明“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直接把主题抛出,让读者一下子就进入到她所营造的这种美好的情境之中。
然后,中间部分通过描写各种美好的意象,如“风”“云烟”“星子”“细雨”“百花”等,从不同的角度来丰富这个“四月天”的形象,就像在给这个美好的形象添枝加叶,让它更加立体饱满。
《你是人间四天》赏析

你是人间四月天赏析你是人间四月天,在这样美丽的一首诗面前,我们不是在于讨论的的所归出,而是在于体会诗中那些花,那些美,那些树,那些风,那些爱,那些温暖。
这首诗的魅力和优秀并不仅仅在于意境的优美和内容的纯净,还在于形式的纯熟和语言的华美。
诗中采用重重叠叠的比喻,意象美丽而丝毫无雕饰之嫌,反而愈加衬出诗中的意境和纯净——在华美的修饰中更见清新自然的感情流露在形式上,诗歌采用新月诗派的诗美原则:讲求格律的和谐、语言的雕塑美和音律的乐感。
这首诗可以说是这一原则的完美体现,词语的跳跃和韵律的和谐几乎达到了极致。
世界带着点点的笑意,那轻柔的风声是它的倾诉、它的神韵。
它是轻灵的,舞动着光艳的春天,千姿百态。
在万物复苏的天地间,一切都在跃跃欲试地生长,浮动着氤氲的气息。
在迷茫的天地间,云烟是复苏的景象。
黄昏来临后,温凉的夜趁着这样的时机展示自己的妩媚。
三两点星光有意无意地闪着,和花园里微微舞动的花朵对语,一如微风细雨中的景象:轻盈而柔美,多姿而带着鲜艳。
圆月升起,天真而庄重地说着“你”的郑重和纯净。
这首诗穷尽了作者之想象,把“你”——心中的理想——比喻成“人间的四月天”,充满诗情画意,柔情蜜意,“人间的四月天”,是爱,是希望,是温暖,是幸福。
因为在“人间的四月天”里,有和煦的微风在融融的春光里飞舞,有黄昏的云烟弥漫,有繁星在夜空闪烁,有细雨洒落在花瓣,有百花的润泽鲜鲜和婀娜多姿,有夜夜的月光皎洁明净如水。
在“人间的四月天”里,有着草的鹅黄,芽的嫩绿,莲的洁白,有一树一树的繁华绽放,有一双一双的春燕呢喃。
一切的一切,都让诗人热爱、眷恋。
”那鹅黄,是初放的生命;那绿色,蕴含着无限的生机。
那柔嫩的生命,新鲜的景色,在这样的季节里泛着神圣的光。
这神圣和佛前的圣水一样,明净、澄澈;和佛心中的白莲花一样,美丽、带着爱的光辉。
这样的季节里,“你”已经超越了这样的季节。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伴春飞翔的燕子一美丽轻灵,带着爱、温暖和希望。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分析

因为喜悦之情是十 分强烈、狂放不羁 的,所以诗人用"风 "这个意象来表达
因为喜悦之情是灿 烂明亮的,所以诗 人用"星子"这个意
象来加以表现
因为喜悦之情是无 孔不入的,所以诗 人用"细雨点"这个 意象来加以抒发
这样,"云烟"、"风 "、"星子"、"细雨 点"等意象便在诗人 所要表达的浓烈情
感中呈现出来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分析
这些意象的选择是别具 匠心的、十分考究的
它既表现了诗人内心的 喜悦之情,又使得整首 诗显得清丽自然、明亮
鲜妍
这就使诗歌既避免了抽 象、直露的表达而显得
含蓄委婉、意味深长
又使得整首诗具有了鲜 明的形象感和视觉感
这正是林徽因诗歌 之所以能吸引人的
原因之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分析
对比强烈,和谐自然 诗歌要打动人心就必须写出诗人对人与物的一种态度 没有对比就没有态度 没有对比就没有美丑之分、高下之别、优劣之异 有了对比就会让读者有深刻的认识与感悟 林徽因的这首诗《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在人与物之间进行了强烈的对比 这种对比既体现在宏观上——诗人把人与大自然相比 又体现在微观上——把大自然中的"风"、"云"、"星子"、"细雨点"与人类相比。"风"是柔和的," 云"是飘逸的,"星子"是闪耀的,"细雨点"是洒脱的 这些对比不仅突出了人与大自然的区别而且突出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人"与"大自然"本 就是息息相通的,"人"是大自然中的一部分,"大自然"也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根基。"大自然"之 所以美是因为它遵循了自由、鲜活与不竭的生命力所创造出来的奇迹。"人"只有在这样的"大自然 "里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
介绍你是我的人间四月天的艺术特点

介绍你是我的人间四月天的艺术特点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的艺术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形式纯熟,意象巧妙:诗人运用轻风、云烟、星子、细雨、百花、圆月白莲等意象,描绘出和风习习、百花吐蕊、阳光和煦、春色浓郁的景象,细腻而韵味无穷。
2. 大量比喻、感官描写:诗人通过大量的比喻和感官描写,对意象和情感进行雕琢和塑造,将深刻的感情隐藏在华丽的语言和修饰中,让人不觉被诗中唯美的意境和诗意的感情所打动。
3. 情感丰富:诗中情感丰富,包括对爱情的渴望,对生命的热爱,以及对自然景色的赞美。
这些情感相互交织,使得诗歌具有深厚的内涵。
4. 语言优美:诗歌的语言优美,用词精准,句式结构多样,既有古典诗歌的韵味,又有现代诗歌的节奏感。
5. 艺术创新:在艺术手法上,诗人突破了传统的诗歌形式和语言规范,采用了自由诗的形式,使诗歌更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总的来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以其独特的艺术特色,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如需更多关于这首诗的信息,建议查阅诗歌鉴赏类书籍。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作品赏析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作品赏析《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的一至四节句式结构基本相同,形成复沓,构成对称的乐章,将心中的爱以一幅幅四月天丰美的画面作比,节奏明快“排比的句式将画面连接,情感如水面涟漪层层叠叠荡漾起伏,作品不仅美而且易于吟咏,朗朗动人”诗的第五节/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是收束的乐章,以抽象的爱、暖、希望来比喻心中的你,极尽盛赞,美不胜收”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与诗的开篇呼应,重复中有变化,诗情回旋而流转,毫无滞涩之感。
作为诗歌最为形式化的表达上,此诗的节奏、韵律与语词的选取都处于语词的中性状态,没有大红大紫、纯黑纯白的俗艳与锋利,在声音上,也是温和的、静雅的,甚至走向旖旎和慵懒;十一个”你“字,既突出了主题,又起到了”衬韵“的作用,在诗歌运行的过程中,”你“字的每一次出现,就像乐队演奏中的节点,以”频率“的方式突出了”我“的指向,这是一种形式美感与内容美感的深层次结合,是一种尚未被人们研究和认识的精妙之处。
歌颂四月天,其实都是在向”你“倾诉,全诗只有一处破折号,这一处破折号写着:”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什么样的希望呢?联系林徽因的知识背景,我们会更加明确这首诗艳丽的画面背后,有着理性主义表达的节制和书写的雅致,完全能够体现出古典英国诗歌的高贵气象。
[5]语言艺术《你是人间四月天》这首诗的语言,画面感极强。
不同于当今一些诗歌注重思想的表达,它还保留着古典诗歌以形象毗类情感的特点,也就是说,在诗歌意象、思想和语言之间,这首诗追求的是一种整一的感觉,不是思想高于画面、意象和声音,而是以诉说为主,阅读者在吟诵的过程中参与创作,共同”呈现“意蕴的面貌,在这里,没有抽象的思想,只有敞开的画面,以形象的语言等待领悟。
作者巧妙地运用了色彩的象征意义,且以温暖的组合展示温馨柔媚的情调。
在这首诗中,直接展示色彩的文字有”鲜妍、鹅黄、绿、白莲“,我们对这些色彩进行光谱分析会发现,它们给人类视觉所造成的印象都是明亮的,都与人的温暖的心理感受相关,带给人们一种稳定的、甚至慵懒的感受,按照心理分析来说,则是一种温润的美感。
林徽因《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赏析

林徽因《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赏析《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的一至四节句式结构基本相同,形成复沓,构成对称的乐章,将心中的爱以一幅幅四月天丰美的画面作比,节奏明快"排比的句式将画面连接,情感如水面涟漪层层叠叠荡漾起伏,作品不仅美而且易于吟咏,朗朗动人"诗的第五节/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是收束的乐章,以抽象的爱、暖、希望来比喻心中的你,极尽盛赞,美不胜收“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与诗的开篇呼应,重复中有变化,诗情回旋而流转,毫无滞涩之感。
作为诗歌最为形式化的表达上,此诗的节奏、韵律与语词的选取都处于语词的中性状态,没有大红大紫、纯黑纯白的俗艳与锋利,在声音上,也是温和的、静雅的,甚至走向旖旎和慵懒;十一个“你”字,既突出了主题,又起到了“衬韵”的作用,在诗歌运行的过程中,“你”字的每一次出现,就像乐队演奏中的节点,以“频率”的方式突出了“我”的指向,这是一种形式美感与内容美感的深层次结合,是一种尚未被人们研究和认识的精妙之处。
歌颂四月天,其实都是在向“你”倾诉,全诗只有一处破折号,这一处破折号写着:“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什么样的希望呢?联系林徽因的知识背景,我们会更加明确这首诗艳丽的画面背后,有着理性主义表达的节制和书写的雅致,完全能够体现出古典英国诗歌的高贵气象。
[5]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语言艺术《你是人间四月天》这首诗的语言,画面感极强。
不同于当今一些诗歌注重思想的表达,它还保留着古典诗歌以形象毗类情感的特点,也就是说,在诗歌意象、思想和语言之间,这首诗追求的是一种整一的感觉,不是思想高于画面、意象和声音,而是以诉说为主,阅读者在吟诵的过程中参与创作,共同“呈现”意蕴的面貌,在这里,没有抽象的思想,只有敞开的画面,以形象的语言等待领悟。
作者巧妙地运用了色彩的象征意义,且以温暖的组合展示温馨柔媚的情调。
在这首诗中,直接展示色彩的文字有“鲜妍、鹅黄、绿、白莲”,我们对这些色彩进行光谱分析会发现,它们给人类视觉所造成的印象都是明亮的,都与人的温暖的心理感受相关,带给人们一种稳定的、甚至慵懒的感受,按照心理分析来说,则是一种温润的美感。
九年级语文部编教案:4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九年级语文部编教案:4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一. 教材分析《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是一首描绘四月美景、赞美生活的现代诗。
诗人林徽因以清新、优美的语言,通过对四月天的描绘,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本诗语言优美,情感丰富,意蕴深远,适合九年级学生阅读。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对现代诗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在理解诗歌的意象、情感和韵律方面,仍需加强指导。
此外,学生对生活的感悟和表达能力也有待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对四月天的赞美之情。
2.分析诗歌意象,提高审美能力。
3.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培养文学鉴赏能力。
4.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提高情感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诗歌意象的分析。
2.诗歌韵律的把握。
3.诗歌情感的体会。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营造四月天的美好氛围。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3.情感教学法:以情感人,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六. 教学准备1.图片:收集四月天的美景图片,如花开、阳光、春风等。
2.音乐:选择一首柔美的音乐,与诗歌氛围相符。
3.诗歌朗读视频:邀请专业人士朗读诗歌,以便学生模仿和欣赏。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展示四月天的美景图片,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四月天的印象。
同时,播放柔美的音乐,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诗歌,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随后,展示诗歌朗读视频,让学生进一步欣赏和模仿。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如“花开”、“阳光”、“春风”等。
每组选取一个意象,进行分享和讨论。
4.巩固(10分钟)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和指导。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谈谈自己最喜欢的四月天的景色或活动,分享对生活的热爱。
同时,鼓励学生进行诗歌创作,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悟。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的意象、韵律和情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的文体学分析摘要:林徽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
她在诗歌、散文等方面也早已颇深,《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是其代表诗作。
该诗意境清新,语言优美,堪称现代诗中的典范。
本文从文体学的角度分析了这首诗的结构特征和思想内涵。
关键词:偏离;过分规则现象;暗喻
中图分类号:g6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3-0008-02
1.引言
文体学是一门研究文本题材的特征,本质及其规律的综合性边缘学科,介于语言学,文艺学,美学心理学等学科之间。
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文体学成为独立的学科,注重研究问题的形式和功能。
文体学涉及到的文体类别主要是诗歌、小说戏、剧及散文,其研究对象是各类作品中的语言风格和文体特点,它最关心的是作品的语言运用技巧。
新月派是中国现代新诗史上的重要流派,提倡新格律诗,主张是的形式格律化和”理性节制情感”的美学原则。
林徽因是新月派的重要成员之一,她的诗歌在艺术表现形式上,注重感觉的微妙,比喻的新奇,意象的渲染及情绪的回旋。
她以其优雅芬芳,柔美细腻的特色显示了诗作独特的审美价值。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是一首新格律诗,该诗充分体现了新诗
创作的”三美”原则-音乐美绘、画美与建筑美。
关于本诗的创作意图,有两种说法:一是为悼念徐志摩而作,一是为儿子的出生而作。
无论该诗是为谁而作,都不影响我们对该诗的鉴赏。
这首诗语言简单,色彩鲜明,韵律优美,意境清新,充满欢快喜悦之情。
本文将从文体学的角度来探究其艺术特点,以展现不同的理解和欣赏视角。
全诗如下: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句爱的赞颂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笑音点亮了四面风;
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
黄昏吹着风的软,
星子在无意中闪,
细雨点洒在花前。
那轻,那娉婷,你是,
鲜妍百花的冠冕你戴着,
你是天真,庄严,
你是夜夜的月圆。
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
新鲜初放芽的绿,你是;
柔嫩喜悦,
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白莲。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
是燕在梁间呢喃,
——你是爱,是暖,是希望,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2.句法偏离
句法偏离是指违背常规的表达方式,这其中有句法结构的倒装、前置和混乱。
句法偏离比常规句法更能引起读者的注意,有时会产生一种强烈的修辞效果,起到强调作用,更好的表达文意。
本诗中”黄昏吹着风的软”是典型的句法偏离。
虽然”黄昏”被放到了主位的位置,但真正的主语是风。
”黄昏”是夕阳西下,落日余晖构成的一种景色,它不能是”吹”这个动作的执行主体,所以正常的语序应该是”风吹着黄昏的软”。
但是这样的次序调整是非常有必要的。
”黄昏”给人的是一种视觉感受,而”风”一般是通过触觉来感受的,”软”也是一种触觉感受。
因此,从感觉的逻辑性来看,”风的软”比用”黄昏”的软更合适、贴切。
另外,”一树一树的花开”也是一种句法上的偏离,把抽象的”花开”用”一树一树”来量化了。
我们常用”一树”来量化”苹果花”、”石榴花”等具体的花,却很少用”一树”来这样的量词来形容抽象词”花开”。
这是诗人独具匠心运用词汇的体现。
”一树一树”重叠使用,营造出一片片花之海洋的意境。
这种句法偏离可以使韵律更和谐,同时也更能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
此外,倒状也是句法偏离的中要特征,此诗中的第8、9与12、13行都是采用了倒装手法。
这些倒装的使用,起到了很好的突显作用,同时形成了两组小规模并行结构,使韵律更富有节奏感。
3.过分规则化现象
在文学中,过分规则主要是指文本中一些语言单元的重复和并列。
重复和并行结构的使用可以起到加强语气,增强气势和强调主题的作用。
本诗中第1行和第19行重复,首尾照应,有一种循环往复之感。
第1行中诗人直接提出”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这个主题,但”我说”二字表明诗人的态度是含蓄而矜持的,通过中间一系列的比喻论证,最后诗人非常直接肯定地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使用重复,再次表明主题。
并列结构可以使行文结构更加严谨,内容集中。
此诗中有三组小规模并列结构,第8、9行是一组,10、11行是一组,12、13行是一组。
第一组的描述让人觉得”你”仿佛是一个带着花冠的婷婷少女,姿态婀娜,在四月的万花丛里偏偏起舞,那种娉婷轻盈之美给人无限遐想。
中间的一组并行结构的描述说明,”你”不仅有天真可爱的一面,也有庄严肃穆的一面。
”夜夜的月圆”有一种庄严且朦胧的感觉。
第三组并行中,”鹅黄”与”绿”两种明亮的颜色放到了一起,给读者提供了视觉转化和想象的空间。
”雪悄然融化”与”嫩芽静静绽放”的情景浮现眼前。
重复和并行结构的运用,让整首诗结构更严谨,韵律更完美和
谐,主题更加突出。
4.暗喻的运用
暗喻诗诗歌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其心理机制诗通过类比联想或接近联想,用一种事物代替另一种事物。
暗喻的使用可以为读者提供更广阔的想象空间,让人联想翩翩。
本诗中暗喻无处不在,几乎每行都有暗喻修辞,营造了一个清晰明快的意境。
例如,第一行”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就是本诗中最典型也是最核心的暗喻。
把”你”比作”四月天”带给读者一种视觉、听觉与味觉等感官上的享受。
”四月天”虽然是个静态词,但却是色彩性很强的词,他给读者一种色彩斑斓,五光十色的视觉体验。
让人们自然而然联想到翩翩彩蝶,袅袅炊烟,微微南来风等春天里特有的自然美景。
”四月天”不仅有色彩美感而且也有音乐性,呢喃梁间燕便是四月天里最好的音符。
燕子的呢喃声与万物勃发的春天构成了一副魅力的画卷。
此句子可以说也有通感之功效。
此外,”四月天”是一种恒久的自然规律,象征着”你”的永恒,只要人间有四月,就有你的存在,爱的赞颂是恒久不变的。
第四行中的”云烟”比喻最妙。
”云烟”给人一种轻快飘渺自由之感,有时离你很近,有时却很远,飘忽不定,无根无踪迹,是自由洒脱的象征。
云与烟本质上不同却在外形上相似,早天里的云烟又如雾,朦胧缭绕。
让读者深切领会到”你”的轻盈自在,无拘无束。
”早天里的云烟”让人联想到清晨袅袅的炊烟,农人忙于做饭的情景,炊烟徐徐上升,最终与云朵融合在一起,这样的画面充
满了生活的气息。
第16行将”你”比作”一树一树的花开”也是绝好之笔。
这是一个开放性的比喻,”一树一树的花开”既可指一树的”桃花开”,也可指一树的”梨花开”“杏花开”等,春天的任何花都可以,任凭你展开想象的翅膀。
总之,本诗中既有抽象的暗喻,也有具体的暗喻;既有动态的暗喻,也有静态的暗喻。
正是这些暗喻的运用,让整首诗充满了画一样的美感,诗一样的旋律。
5.结语
林徽因,是”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的传奇女子,以其优雅娴熟的文字给我们描绘了一幅人间四月天的美丽画卷,华美的修饰中更见清新自然的情感流露,有着道不尽的真情礼赞,诉不完的绵绵爱怜,让我们尽情领略了爱的无限美丽。
参考文献
[1]陈学勇:《林徽因寻真》,中华书局,2004版。
[2]戴凡.对一首诗的功能文体学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
[3]章超. 诗歌《雪夜林中小驻》的文体学分析[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4]申丹:《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版。
[5]王守元:《英语文体学要略》,山东大学出版社,2000版。
作者简介:
张莉,华北电力大学(保定)外国语学院,教授。
张艳苓(1983-),山东临沂人,华北电力大学(保定)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