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外滩白玉兰广场抗震送审项目汇报
工程抗震设防情况汇报

工程抗震设防情况汇报根据最新的抗震设防要求,我们对工程进行了全面的抗震设防情况检查和汇报。
在此,我将向大家汇报我们工程的抗震设防情况,以及我们接下来的改进计划。
首先,我们对工程的结构进行了详细的抗震设防评估。
我们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了设计和施工,并且在施工过程中加强了对材料和工艺的质量控制。
在结构设计上,我们采用了抗震设计的先进理念,确保了工程的整体稳定性和抗震性能。
其次,我们加强了对工程材料的选择和使用。
我们严格按照抗震要求选用了符合标准的建筑材料,并且在施工过程中进行了严格的质量控制和监督。
我们还对工程材料进行了抗震性能测试,确保了材料的抗震性能符合要求。
另外,我们在施工过程中加强了对工程质量的监督和检查。
我们成立了专门的抗震设防监督组织,对工程施工过程进行了全程监督,并且对工程质量进行了详细的检查和评估。
我们还对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抗震隐患进行了及时的整改和处理。
最后,针对目前工程抗震设防存在的问题,我们已经制定了改进计划。
我们将加强对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的宣传和培训,提高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抗震设防意识和水平。
我们还将加强对工程抗震设防的监督和检查,确保工程抗震设防工作的全面落实。
同时,我们将继续加强对工程抗震设防技术的研究和推广,不断提高工程抗震设防的水平和质量。
总的来说,我们工程的抗震设防情况良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工程抗震设防工作,确保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我们也希望得到各位的支持和监督,共同努力,确保工程的抗震设防工作做到位、做到好。
谢谢大家!以上就是我们工程抗震设防情况的汇报,请大家查阅。
如果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
北外滩白玉兰广场进度计划分析(090818) (1)

工程施工关键路线
A区地下工程
桩基
2010-11-1开始,150日工期,2011-3-30结束。
2011-3-15开始,150日工期,2011-8-11结束。
基坑开挖
2011-4-14开始,200日工期,2011-10-30结束。
2011-9-15开始,200日工期,2012-4-1结束。
与原方案相比:施工周期短,前期投入少。
地上酒店工程
2011-2-24开始,2013-8-10结束。
2012-2-9开始,2014-5-30结束。
与原方案相比:
由二幢改为一幢,公共区域面积减少,客房减少,精装饰工程量减少。
考虑到与市政供电相衔接,地上开工时间推迟8个月,减少前期投入。
裙楼工程
2011-12-14开始,2013-7-29结束。
与政府部门沟通6个月;(按规划专业咨询单位的意见)
新方案内部整理完善3个月;
新方案规划调整报批、公示、批复意见书3.5个月;
建筑师深化设计3个月(拟与政府报批时穿插进行,但需与SOM和华东设计院商讨后确定);
扩初审批2.5个月;
桩基调整施工图设计至桩基施工手续办理2个月(含春节)。
世博影响
从2010年4月至2010年10月底施工受限。
与原方案相比:
柱构件数量减少2/3,横向构件数量减少1/2(见示意图),同时上下垂直,构件型号少,提高工效15%。
办公楼幕墙
2012-9-11开始,522日工期,2014-2-14结束。
2013-1-17开始,430日工期,2014-3-22结束.
与原方案相比:14-2-11开始,365日工期,2015-2-10结束。
上海北外滩白玉兰广场项目围护及桩基工程技术标

1、工程概况1.1工程地理位置本工程北外滩白玉兰广场B区位于东长治路和旅顺路路口,与临近12号线地铁车站西段合并为一个基坑同步施工。
1.2 工程概述B区酒店东西塔楼及裙楼块为地下四层结构,车站块为地下两层结构。
基坑开挖深度车站块开挖深度为13.04m,端头井为15.26m(本方案中深度均以自然地坪标高-1.100m往下计算),裙楼块开挖深度21.2m/23.6m。
基坑北面和西面围护结构采用地下连续墙形式,东面和南面采用钻孔灌注桩排桩外加三轴搅拌桩止水帷幕。
坑内加固采用三轴搅拌桩加固。
整个B块施工与地铁12号线车站东段同步施工。
1.3地下连续墙工程概述B区地下连续墙主要分4种。
A型地墙厚度0.8m深27.04m,墙顶标高-2.300m,墙底标高-28.140m;B型地墙厚0.8m,深度为42.1m,墙顶标高-2.300,墙底标高-43.200m;C型地墙厚1m,深度为42.1m,墙顶标高-2.300,墙底标高-43.200m;D型地墙厚0.8m,深32.6m,墙顶标高-14.700m,墙底标高-33.700m。
地下连续墙接头形式采用圆形柔性接头,如需加强对地铁基坑的保护,减少B 区施工对地铁施工所造成的影响,也可考虑采用刚性接头。
(标高均为设计相对标高)1.4钻孔灌注桩工程概述本工程钻孔灌注桩主要分为工程桩、立柱桩、围护排桩三种:酒店东西塔楼下工程桩为Φ850桩374根,Φ700桩227根,Φ1000桩24根,桩长、配筋等目前图纸还未给出;立柱桩桩径为Φ800,桩长48m,共计54根。
上部钢立柱采用4L180×18角钢拼接,截面为460×460,缀板尺寸为440×300×12@700,钢材牌号Q345B。
立柱长23.406m,插入桩身3m。
围护排桩延长米为197m,采用Φ1200钻孔灌注桩,桩心间距1400mm,桩深42.3m,桩长40.95m,共计141根。
2024年一个灾备项目的总结范文(2篇)

2024年一个灾备项目的总结范文2024年灾备项目总结一、背景介绍2024年,我国遭遇了多起自然灾害,包括地震、洪水、台风等。
这些灾害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和损失。
为了提高我国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保障人民的安全,政府启动了灾备项目,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本文将对2024年灾备项目的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估。
二、项目目标2024年灾备项目的目标是提高我国在面对自然灾害时的应对能力,包括减少人员伤亡、降低财产损失、加强灾害预警和救援能力等方面。
为了达到这些目标,项目制定了一系列工作计划和具体措施。
三、项目实施1. 加强灾害预警技术为了提高灾害预警的准确性和及时性,项目对现有的灾害预警系统进行了升级和改进。
项目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资源,建设了一套覆盖全国范围的灾害监测系统,并与各地的气象、地质等部门进行了合作,共享数据和信息资源。
通过这些措施,项目使得我国在面对自然灾害时能够更早地发现灾害的迹象,并提前采取应对措施,减少损失。
2. 建设灾害应急救援队伍项目还组建了一支专业的灾害应急救援队伍,包括医疗团队、救援队、后勤保障等。
这支队伍由专业人员组成,拥有丰富的救援经验和技能。
他们在灾害发生后能够迅速组织救援行动,提供及时的救助和援助,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 加强地震防护和建筑抗震能力由于地震灾害对我国安全造成的威胁较大,项目还把地震防护和建筑抗震能力提升作为重点工作内容。
项目对现有的建筑物进行评估和改造,加强了抗震能力,提高了人员的安全性。
同时,项目还加强了地震灾害的预警系统,能够更精确地预测地震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提前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4. 提供灾后重建支持除了加强防灾减灾能力,项目还提供了灾后重建的支持。
项目为受灾地区提供了资金和技术支持,帮助他们在灾后尽快恢复生产生活,减少灾后的影响和损失。
四、项目效果评估2024年灾备项目的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灾害预警能力的提高通过对灾害预警系统的升级和改进,我国的灾害预警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
创白玉兰汇报材料

上海核工院核电研发设计中心楼改扩建项目创上海市建设工程“白玉兰”奖(市优质工程)汇报材料建设单位: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设计单位: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监理单位:上海海龙工程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施工总承包单位:中国核工业第二四建设有限公司参建单位:南通三建建筑劳务有限公司一、工程概况上海核工院核电研发设计中心楼改扩建项目位于上海市徐汇区虹漕路29号,是为完成国家积极发展核电的新战略,引进消化吸收第三代核电先进技术和再创新而建设的科研办公楼,由上海市保密局“沪保发[2007]236号文”列为保密工程。
本工程为地下2层、地上15层的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面积34831.65m2,其中地下室建筑面积11198m2,建筑总高度68.1米。
本工程于2008年1月进行桩基施工,2008年4月土方开挖,竣工验收日期为2010年4月23日。
二、工程质量特色1、基础:本工程基础为桩+筏基形式,工程桩采用Φ600,L=26m和L=23m 的高强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动静载试验均合格,无Ⅲ类桩。
地下室外墙采用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顶板采用APP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工程建设至今无渗漏现象。
2、外墙:本工程外墙为单元式玻璃幕墙和采用新型环保材料的干挂陶土板幕墙,屋面机房外墙为弹性氟碳漆。
幕墙分格合理,外形典雅庄重,大气美观,现代感强,铝合金装饰条及陶土板线条顺直、整齐、一致。
3、屋面:本工程屋面为倒置式保温屋面。
采用2mm厚JS聚合物水泥基防水涂料+1.2mm厚三元乙丙橡胶防水卷材,保温隔热材料采用35厚XPS挤塑板,细石混凝土保护层上做现浇整体塑胶面层。
防水材料铺贴严密,细部节点处理规范,整体塑胶面层颜色一致、表面平整,天沟线条顺直,坡度合理、无积水现象。
4、室内:楼梯间及地下室墙面,顶棚为环保涂料(地下室顶棚未抹灰),室内办公区筒体部分墙面为大理石,其余为墙纸贴面或环保涂料,顶棚为吸音矿棉板或石膏板吊顶,地面为网络地板+地毯或花岗石地面,地下室为环氧地坪,卫生间为大理石地面和墙面砖。
楼房抗震总结报告范文(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高楼大厦在我国各大城市中屡见不鲜。
然而,地震作为自然界的一种灾害,对高层建筑的抗震性能提出了严峻考验。
为了提高建筑的抗震能力,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本报告对近年来我国楼房抗震技术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旨在为今后的建筑设计提供参考。
二、楼房抗震设计原则1. 安全性原则:确保在地震作用下,建筑结构不会发生倒塌,人员可以安全撤离。
2. 可靠性原则:建筑结构在地震中应具有良好的承载能力和变形能力,保证结构的长期稳定。
3. 经济性原则:在满足抗震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降低建筑成本。
4. 合理性原则:结构设计应合理,便于施工和后期维护。
三、楼房抗震设计关键技术研究1. 抗震设防烈度与抗震等级抗震设防烈度是指建筑所在地区的地震基本烈度,抗震等级则反映了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我国将抗震设防烈度分为六个等级,分别为Ⅰ级至Ⅵ级。
在设计过程中,应根据建筑物的用途、重要性和设防烈度来确定抗震等级。
2. 结构体系(1)框架结构:框架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适用于高层建筑。
其特点是柱、梁、板组成一个整体,通过节点连接形成空间框架。
(2)剪力墙结构:剪力墙结构主要由墙体和楼板组成,墙体起到抗震墙的作用。
适用于地震多发地区。
(3)框架-剪力墙结构:结合了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结构的优点,适用于中等高度的建筑。
3. 基础设计(1)地基处理:地基处理是提高建筑抗震性能的重要手段。
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有:换填、加固、桩基等。
(2)基础形式:基础形式的选择应考虑地基条件、建筑高度、荷载等因素。
常用的基础形式有:筏板基础、箱形基础、桩基础等。
4. 非结构构件设计(1)隔墙:隔墙的设置应考虑抗震要求,提高建筑的整体稳定性。
(2)门窗:门窗的设置应满足抗震要求,防止地震作用下产生较大变形。
(3)装饰装修:装饰装修材料应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避免在地震中脱落。
5. 抗震构造措施(1)节点连接:节点连接是建筑结构的关键部位,应保证节点连接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抗震改造进展情况汇报

抗震改造进展情况汇报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建筑的抗震能力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为了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我单位积极开展了抗震改造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现将抗震改造进展情况进行汇报如下:一、抗震改造项目开展情况。
我单位以市区内多层建筑为重点,对建成10年以上的住宅楼、学校、医院、办公楼等进行了抗震改造项目的开展。
通过对建筑结构的全面检测和评估,确定了改造的重点和难点,制定了详细的改造方案,并逐步实施。
二、抗震改造技术应用情况。
在抗震改造工程中,我们采用了一系列先进的抗震技术,包括增加剪力墙、设置支撑结构、加固柱和梁等措施,以提高建筑物的整体抗震性能。
同时,我们还利用了新型的抗震材料,如碳纤维布、橡胶减震器等,有效提高了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三、抗震改造效果评估情况。
经过一段时间的抗震改造工程实施,我们对改造后的建筑物进行了全面的抗震性能测试和评估。
结果显示,经过改造后的建筑物在抗震性能方面有了明显的提升,结构稳定性得到了有效加强,为居民和工作人员提供了更加安全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四、抗震改造工程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计划。
在抗震改造工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如部分建筑结构难以加固、施工难度大等。
为了进一步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我们将加强技术研究和经验总结,不断完善抗震改造技术,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确保改造工程的顺利进行。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入推进抗震改造工作,加大对老旧建筑的改造力度,提高城市建筑的整体抗震能力。
同时,我们还将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共同推动抗震改造工作的开展,为城市的安全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以上就是我单位抗震改造工程的进展情况汇报,希望得到领导和同事们的关注和支持,共同努力,为城市的抗震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
谢谢!。
某酒店项目塔楼结构设计与分析

某酒店项目塔楼结构设计与分析
雷孝通;周琪
【期刊名称】《福建建设科技》
【年(卷),期】2024()1
【摘要】某酒店项目因规划指标的控制要求,占地面积较小而容积率较高,设备管线的变化和转换给结构设计带来较大影响。
结构设计出现了扭转不规则、穿层柱、转换、刚度突变、净高受限等多种不利情况。
本文通过多种结构方案的比选,确定了既能满足净高需要又能满足结构指标的布置方案;分析了各项不规则情况,并对不规则情况进行详细计算与分析,找出潜在的抗震薄弱部位,对关键部位(构件)采取相应的构造加强措施,保证建筑结构的安全可靠。
【总页数】4页(P30-33)
【作者】雷孝通;周琪
【作者单位】厦门佰地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3
【相关文献】
1.北外滩白玉兰广场酒店塔楼超高层结构设计
2.汕头国际大酒店塔楼旋转餐厅结构设计
3.泰安万达高层酒店塔楼超限结构设计
4.某综合体酒店超高层塔楼结构设计
5.某地块项目高层塔楼结构设计及工程用量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工程概况
本工程包括一座66层319.5米高的办公塔楼,一座39层 171.2米高的酒店西楼和一座24层111.2米高的酒店东楼。4 层高的裙楼A包括2-4层(包括2层宴会厅)的酒店休闲娱 乐层以及首层零售。裙楼B和C均为4层高,形成逐层下降 的屋顶露台,包括餐厅/零售。
办公塔楼结构体系
白玉兰广场办公塔楼是一个七十层大楼,包括地面六十六层及 地下室四层。塔楼屋顶面高度是297.00m。楼顶环冠高度是 319.50m(基于地面层标高为0.00m)。
结构系统采用内部混凝土核心筒及以钢梁和柱组成的外围抗弯 矩框架外加钢外伸桁架及带状桁架的双重系统。塔楼外围共有 二十四个外围组合柱,其中有八个组合柱对应连接于由核心筒 角落延伸向外的外伸桁架。位于塔楼四个外围角落各有两根柱 子使用斜角柱网。其余八个外围组合柱将平均分布在塔楼四边 于外伸桁架柱轴线之间。
对于二个酒店塔楼的结构系统二者均用钢筋混凝土核 心筒及外围抗弯矩框架的双重系统。除混凝土核心筒 及外围抗弯矩框架之外,较高酒店塔楼另外加有钢外 伸桁架及带状桁架。基于高宽比例的限度,使用外加 钢外伸桁架及带状桁架对较高酒店塔楼为有效。
地上总面积为248,577平方米,地下总面积为146,585平方 米。
319.5米高的办公塔楼有135,972平方米的办公面积。 两座酒店塔楼和部分裙楼内的酒店功能,地上面积总计
89,252平方米。
7
工程概况
酒店提供603套客房和辅助服务设施,包括 游泳池、宴会厅和会议室、水疗中心、健 身中心和特色餐厅等。
北外滩白玉兰广场抗震送审项目 汇报
主要内容
1.工程概况 2.结构设计条件和参数 3.结构体系 4.基础设计 5.结构超限判别 6.超限设计的措施和对策 7.超限设计的计算分析论证 8.关键构件设计 9.动力弹塑性分析
2
1.工程概况
3
工程概况
4
工程概况
5
工程概况
上海北外滩白玉兰广场项目地处北外滩的重要位 置,将在沿黄浦江地区的开发建设中起到重要的 改革作用。这种优越的地理位置为人们到达自然 休闲区提供了良好的出入通行系统以及便捷的交 通。
21
酒店较高塔楼
22
酒店塔楼结构体系
二个酒店塔楼是由一个四十四层大楼(包括地面四十 层及地下室四层), 以及一个二十九层大楼(包括 地面二十五层及地下室四层)。较高酒店塔楼的屋顶 面高度是162.70m,楼顶环冠高度是171.70m;较低 酒店塔楼的屋顶面高度是103.60m,楼顶环冠高度是 111.20m (基于地面层标高为0.00m)。
机械设备层/避难区:办公楼第3-4,35-36层以及第64-66 层为主要机械设备空间,为办公塔楼提供服务。避难区将 位于第3、19、35、51层。
9
2.结构设计条件和参数
中华人民共和国规范,标准和规程 上海市地方规范、规程、标准 美国规范,标准和规程 《上海北外滩白玉兰广场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勘) 《上海北外滩白玉兰广场项目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 》 加拿大Rowan Williams Davies & Irwin 有限公司( RWDI)完成
大部分的钢柱和钢梁由热轧宽翼型钢组成,组合柱则由宽翼型 钢截面外包钢筋混凝土组成截面。塔楼的高宽比例约为7.4,稍 为高于JGJ3-2002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第4.2.3章节中 建议的最高7.0比例。
20
办公塔楼结构体系
重力荷载由组合钢梁楼面框架及混凝土金属压型钢板共同承担。 通过跨于核心筒及抗弯矩框架之间相对较浅薄的钢梁,设备管 道可从梁下而过,无需从梁中穿洞。弯矩桁架需要采用高深钢 梁,其可容纳小型穿洞,令有必要的设备通过并到达外墙。重 力荷载从各层之楼板传递往内部混凝土核心筒及外围抗弯矩框 架。
商业零售地上面积33,145平方米,地下面积 37,743平方米,总计零售面积70,888平方米。
位于B1层的电影院面积为4,121平方米,共 有6个电影院。
8
工程概况
地下层:塔楼共有地下4层。地下1-2层包括商业零售空间、 影院、装卸设施、机械、电气和电话设备空间以及大楼主 要进线服务。地下3-4层包括停车场和给排水设备空间。 项目B1层在北面与地铁站相连,在南面与上海港国际客运 中心相连。在B3-B4地下层共提供了2163个车位。在B1层 东面以及B2层西面提供了自行车停放空间,总计可以停放 4400辆自行车。
Code Frequent
规范要求的地震反应谱100年超越概率2%
3.0
Code Rare
2.5
2.0
1.5
1.0
0.5
0.0
0
1
2
3
4
5
6
7
8
周 期 Period T (s)
15
3.结构体系
办公塔楼 酒店塔楼 裙房
16
办公塔楼结构体系
17
办公塔楼加强层平面
18
办公塔楼典型楼层平面
19
塔楼核心筒之外墙、隔离墙及楼板均使用钢筋混凝土。钢筋混 凝土连接梁结合各核心筒之剪力墙,并提供通往机房、楼梯间 及电梯的通道。在电梯间开口及机械室隔墙及楼板开洞使用钢 筋混凝土梁。楼面钢梁与钢筋混凝土筒体平面交接处使用埋式 剪力键钢板及剪立钢板与螺栓的连接。在核心筒外墙个角落设 置全高埋设型钢柱连接楼面钢梁。在机械楼层的外伸桁架并埋 设于核心筒墙内且与埋设型钢柱连接结合。
的《中国上海北外滩白玉兰广场风致结构响应研究最终报 告》
10
结构设计条件和参数
11
结 构 设 计 条 件 和 参 数
12
结构设计条件和参数
13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规范风荷载与风洞试验风荷载比较
14
地震作用反应谱
频谱加速度 Spectral Acceleration (m/s 2)
5.0
50年超越概率63%的场地地震反应谱
Site-Specific 50-yr 63% Exceedance
4.5
50年超越概率10%的场地地震反应谱
Site-Specific 50-yr 10% Exceedance
4.0
100年超越概率2%的场地地震反应谱
Site-Specific 100-yr 2% Exceedance
3.5
规范要求的地震反应谱50年超越概率63%